中医五脏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五脏六腑ppt课件

受纳与腐熟水谷 胃以降为和,主 通降
22
小肠
主要功能:受盛、化物和 泌别清浊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
将经过小肠消 化后的食物分 别为水谷精微
各食物残渣
将水谷精微吸 收,将食物残 渣向大肠输送
在吸收水谷精 微的同时也吸 收了大量的水
液
导致水走肠道,而见大便溏泄、小便短少 等症。故临床上采用“分利法”来治疗 “泄泻”,即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五脏六腑
主讲人:XXX
1
目
录
一 藏象学说 二 五脏的功能作用 三 六腑的功能作用 四 五脏六腑的功能总结
2
什么叫藏象
1 藏象—藏:通“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 藏象学说: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 人体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系的学说
3
3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附、
27
五脏生理功能总结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 殖、主水、主纳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
肝:主疏泻、肝藏血
脾:主运化、脾主统 血、主升清
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 节
28
六腑的生理功能总结
胃:受纳和腐熟水 谷,主通降
胆:贮存和排泄
胆汁
2
小肠:受盛、化物 和泌别清浊
3
膀胱:贮尿和
五脏的 特点
5 藏而不泻
3
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4
多数跟人的精神活动密 切相关
6
六腑的特点
1、形态中空
2、多数直通体外
3、生理功能是承受和 传化水谷
六腑的特 点
6、实而不满
5、泻而不藏
22
小肠
主要功能:受盛、化物和 泌别清浊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
将经过小肠消 化后的食物分 别为水谷精微
各食物残渣
将水谷精微吸 收,将食物残 渣向大肠输送
在吸收水谷精 微的同时也吸 收了大量的水
液
导致水走肠道,而见大便溏泄、小便短少 等症。故临床上采用“分利法”来治疗 “泄泻”,即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五脏六腑
主讲人:XXX
1
目
录
一 藏象学说 二 五脏的功能作用 三 六腑的功能作用 四 五脏六腑的功能总结
2
什么叫藏象
1 藏象—藏:通“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 藏象学说: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 人体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系的学说
3
3 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附、
27
五脏生理功能总结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 殖、主水、主纳气
心:主血脉、主神志
肝:主疏泻、肝藏血
脾:主运化、脾主统 血、主升清
肺:主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 节
28
六腑的生理功能总结
胃:受纳和腐熟水 谷,主通降
胆:贮存和排泄
胆汁
2
小肠:受盛、化物 和泌别清浊
3
膀胱:贮尿和
五脏的 特点
5 藏而不泻
3
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4
多数跟人的精神活动密 切相关
6
六腑的特点
1、形态中空
2、多数直通体外
3、生理功能是承受和 传化水谷
六腑的特 点
6、实而不满
5、泻而不藏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六腑之大主” ❖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专业版》课件

三焦:调节气机, 推动水液运行
心与小肠: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小肠主化物,分清浊 肝与胆:肝主疏泄,胆主藏泄,二者相表里 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相表里 肺与大肠:肺主宣发,大肠主传导,二者相表里 肾与膀胱:肾主水,膀胱主排泄,二者相表里
PART FOUR
常见心脏疾病类型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摄入量
饮食调理:保持 饮食均衡,多摄 入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
果等
睡眠充足:保 证充足的睡眠 时间,有助于 身体恢复和修
复
遵循中医理论,根据个人体 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
针对五脏六腑的不同功能,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
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对身体 造成损害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 物调理
诊断方法:介绍肺疾病的诊 断流程和常用检查方法
肺疾病概述:介绍肺疾病的 种类、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
治疗原则:介绍肺疾病的治 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介绍肺疾病治疗过 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患者护理要
点
肾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病因治疗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 查等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课件目标:介绍五脏六腑的基本知识、功能和疾病防治
课件内容:包括五脏六腑的解剖、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适用人群:中医学生、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等 课件特点: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和学习
诊断方法与步骤 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ppt课件(2024版)

2024/11/12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五脏PPT精品医学课件

❖ 如:大肠经,小肠经,胃经的循环部位反复出现 痤疮者,胃肠积热是其发病内因,大多伴有便秘, 消化不良,腹胀,胃部不适等症状;
❖ 下唇部反复发作的痤疮,为内分泌失调,常伴有 月经不调的症状;
❖ 两颧部出现黄褐斑深而没有光泽,说明病程日久, 气滞血瘀。
脸部经络所过的重要穴位
❖ 督脉:风府—百会—上星—印堂—素 --水沟—龈交 ﹚
❖ 肺气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经肾 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保持小便的 通利。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 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如果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 职能,水道不调,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如痰 饮、喘促气逆、 水肿多见 。
肺
❖ 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 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 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 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 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 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 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 门
❖ 大肠经 大椎—迎香﹚ ❖ 手太阳小肠经 颧 ---听宫 ﹚ ❖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攒竹, ❖ 手少阳三焦经 翳风—耳门—丝竹空﹚ ❖ 足少阳胆经穴 ﹙瞳子 --听会—阳白--风池--肩井
面部分区所对应的脏腑及经络
❖ 前额--肺--督脉 胃经 膀胱经 胆经 --痤疮肺胃热 盛,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
❖ 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 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 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 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 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 两眉间--肺脏--督脉 膀胱经--毛囊炎 丘疹--肺热 内分泌失调
❖ 下唇部反复发作的痤疮,为内分泌失调,常伴有 月经不调的症状;
❖ 两颧部出现黄褐斑深而没有光泽,说明病程日久, 气滞血瘀。
脸部经络所过的重要穴位
❖ 督脉:风府—百会—上星—印堂—素 --水沟—龈交 ﹚
❖ 肺气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经肾 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保持小便的 通利。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肺的 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如果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 职能,水道不调,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如痰 饮、喘促气逆、 水肿多见 。
肺
❖ 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 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 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 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 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 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 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 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 门
❖ 大肠经 大椎—迎香﹚ ❖ 手太阳小肠经 颧 ---听宫 ﹚ ❖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攒竹, ❖ 手少阳三焦经 翳风—耳门—丝竹空﹚ ❖ 足少阳胆经穴 ﹙瞳子 --听会—阳白--风池--肩井
面部分区所对应的脏腑及经络
❖ 前额--肺--督脉 胃经 膀胱经 胆经 --痤疮肺胃热 盛,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
❖ 因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 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 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 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 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 两眉间--肺脏--督脉 膀胱经--毛囊炎 丘疹--肺热 内分泌失调
五脏六腑教学课件ppt

肺
总结词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详细描述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脏器,主要负责呼吸功能和调节气机,通过宣发肃降的作用,维持人体正常呼吸和气机 调畅。
肾
总结词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详细描述
肾是人体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脏器,主要负责贮藏精气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对 人体健康和繁衍后代有重要作用。
总结词
主血脉,主神志
02
详细描述
心是主宰人体血脉和精神的脏器,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 ,并且泄,主藏血
详细描述
肝主要负责疏泄气机和调节情志,同时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对人 体情绪和血液运行有重要影响。
脾
总结词
主运化,主统血
详细描述
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脏器,主要负责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物质,同时具有统 摄血液的功能,维持血液在脉管中的正常运行。
03
五脏腑的保养与调理
五脏腑的饮食调理
饮食平衡
保持饮食的平衡,摄入足够的营养 物质,以满足五脏腑的需求。
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五脏腑的重要物质, 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控制脂肪摄入
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脏腑负担,应 控制脂肪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 和反式脂肪。
多摄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保 持肠道健康,对五脏腑的保养有益 。
五脏腑的相互关系
心与肝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两者相互协调, 维持气血运行。
心与脾
心主血脉,脾主运化,两者相互配合, 维持气血生成和运行。
心与肺
心主血脉,肺主呼吸,两者相互影响, 共同维持气血运行和呼吸功能。
心与肾
心主血脉,肾主藏精,两者相互调节, 维持整体平衡和生命活动。
五脏 中医学.ppt

呼吸不畅,胸闷、喘 、咳 卫气郁遏,腠理、闭塞 、恶寒无 汗 病津液失布,内生痰饮,阻塞气道 肺窍不利鼻塞不通 ,喷嚏等
理
肺气肃降
• 定义
肺气具有向内向下布散气和津液
•
• A 将吸入的清气和合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 下,以资元气 • B 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布 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 C 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3)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接受外界 信息并作出反应的是心。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 舍也”
(4)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气者,人之神” 因心主血脉,故才有心主神志
(5)现代科技发展为其提供了证据 心可据人的需要来控制其他器官的血量调整 ,松弛血管影响血压。 心还分泌“心激素”的作用。将心的指令 传到全身(包括大脑),使人具有整体的协调功 能。帮助大脑思维,一旦缺乏,人就会反应迟钝 ,精神萎靡。 心磁场比脑磁场强百倍,心磁场可干扰、 调控脑磁场而达到调控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 动。
淡红舌薄白苔
舌下络脉
舌有瘀斑
舌尖深红
舌下络脉怒张
心主血脉记忆要素?
• • • • A心主血脉定义 主血(推动;生血) 主脉 B 主血的基本条件
(二)心主藏神
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藏神 :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
神
广义:是整个人体生命的主宰和总体现。 狭义: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
秋季凉燥之气容易伤肺 秋季不可过度发散肺气。
课题设计
名词解释 1.华盖 2.娇脏 3.肺主气 4.肺主通调水道 5.肺为水之上源 6.肺朝百脉 7.肺主治节 简答 1.简述肺主治节功能的具体作用。 2.试述肺是如何完成行水功能的? 3.肺主宣发肃降?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肾在五行中属水,藏精气,主生长发育与 生殖,主水液代谢。肾所藏之精气包括先 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构成人体胚胎及维 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 质。肾主水液代谢则是指肾气具有调节体 内水液平衡的作用。
03
六腑详解
胆
总结词
胆是储存胆汁的器官,具有疏泄功能,有助于消化。
详细描述
胆是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有助 于消化脂肪。胆还具有疏泄功能,能够调节情志,保持人体气机调畅。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 五脏详解 • 六腑详解
01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五脏定义及功能
肝
主疏泄,主藏血,与 情绪、筋脉、眼睛、 指甲等有关。
心
主血脉,主神志,与 舌、面、汗液等有关 。
脾
主运化,主统血,与 肌肉、口唇、涎液等 有关。
大肠
传导和排泄糟粕。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人体生理 功能。
五脏与六腑在生理上 相互协调,在病理上 相互影响。
五脏主藏精气,六腑 主传化物,两者相互 为用,互为表里。
02
五脏详解
心
总结词
主宰精神意识,主血脉,藏神志
详细描述
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 主宰。“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藏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肺
总结词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详细描述
肺在五行中属金,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维持人体气体的正常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知识
——五脏
.
1
五脏
▪ 定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的合称。
▪ 脏,古称“藏”。生理特点是藏精气 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
2
中医的五脏和西医的 器官是一样的吗?
▪ 中医五脏不局限于解剖概念。
▪ 西医指单纯的器官,中医是以该器官为主 体的整个系统的总称。
.
3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一、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 脏六腑之大主” 。
▪ 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 1.心主血脉:①.血液生成、输送;②.血管 通畅。
▪ 2.心主神(藏神):狭义之神,包括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等。
.
4
▪ 三、心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喜:“喜 则气缓”:①.适度 的喜可促进血液循 环;②.大喜伤心。 如“范进中举”。
▪ 2.在体合脉,其华 在面:面部的色泽 是心气心血盛衰的 反映。
▪ 4.在液为泪:肝 开窍于目,泪有 润泽和保护眼睛 的功能。
.
9
脾——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
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 1.脾主运化:①.运化水谷;②.运化水湿。 ▪ 2.脾气主升:①.脾主升清;②.维持脏腑的
位置。 ▪ 3.脾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
.
17
▪ 3.开窍于耳及二阴:
▪ ①.肾精足则耳聪,不 足则失聪。②.肾气虚 见小便清长,尿频, 遗尿,尿失禁等。③. 肾阴虚,可见大便秘 结;肾阳虚则大便溏 泻;肾气不固,则久 泄滑脱。
▪ 4.在液为唾:肾阴不足: 口干咽燥。肾阳不足: 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
18
五脏的五行属性及相关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志 五官 五味 形体 木肝胆春怒目酸筋 火 心 小肠 夏 喜 舌 苦 脉
▪ 3.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液通过肺脉流 注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然后再输布全身。
.
13
▪ 三、肺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忧(悲): 悲则气消:悲伤过 度容易造成元气的 消耗:如“黛玉葬 花”。
▪ 2.在体合皮,其华
在毛:肺的生理病
理与皮肤、汗腺的
功能,以及毫毛的
润泽荣枯密切相关。
土 脾 胃 长夏 思 口 甘 肉
金 肺 大肠 秋 悲 鼻 辛 皮毛
水 肾 膀胱 冬 恐 耳 咸 骨
.
19
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
20
出脉外。
.
10
▪ 三、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思:思则气 结:脾气结滞,影 响脾的功能。如相 思则“茶不思饭不 想”、考前压力大 影响食欲等。
▪ 2.脾主肌肉、四肢: 指脾能维持肌肉的 正常功能。
.
11
▪ 3.开窍于口,其 华在唇:开窍于 口表现在口味、 食欲上;其华在 唇,表现在唇色 的颜色和润泽上。
血、津液的运行。 ▪ 2.肝主藏血: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病理: ①.肝血不足; ②.肝不藏血。
.
7
▪ 三、肝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怒:“怒则 气上”:面红目赤、 头晕头痛、甚则吐 血。如“三气周 瑜”。
▪ 2.在体合筋,其华在
爪:筋:筋膜、肌
腱;爪:爪甲,指
甲和趾甲。
.
8
▪ 3.开窍于目:肝 经上联目系。病 理:肝血不足、 肝火上炎、肝阳 上亢等。
.
5
3.开窍于舌:
心的功能正常——舌 头灵巧;
异常——舌头的活动 障碍。
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 ;心火上炎,舌头生 疮。
4.在液为汗:心虚紧张
、心悸心慌等易出汗
。
.
6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血海”、 “肝为刚脏” 。
二、肝的生理功能: ▪ 1.肝主疏泄:疏:疏导;泄:宣泄: ▪ ①.调节情志;②.帮助消化吸收;③.促进气、
▪ 2.肾主水:①.参与水液代谢;②.促进尿液的 生成和排泄。
▪ 3.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而 调节呼吸的功能。“肾为气之根”。
.
16
▪ 三、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恐:恐则气下: 恐惧过度而伤及肾气,肾 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等。 如:“屁滚尿流”。
▪ 2.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 肾精的充足与否影响到骨 骼、髓、脑及齿的生长情 况,并可以通过头发的枯 荣、润泽体现出来。
.
14
▪ 3.在窍为鼻:鼻是肺之门户,鼻的功能主 要依赖肺气的作用。
▪ 4.在液为涕:涕有润泽鼻窍的功能。肺寒, 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 鼻干。
.
15
肾——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一、肾为“先天之本”、“气根”、“水脏”
▪ 二、肾的生理功能:
▪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①.藏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②.主生长发 育生殖:肾精及其所化精气的生理功能。
▪ 4.在液为涎:① 脾胃有热:口水 多且较臭;②.脾 胃虚寒:口水多 且较清稀。
.
12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一、肺为“娇脏”、“华盖”、“水之上 源”。
▪ 二、肺的生理功能:
▪ 1.主气、司呼吸:
①.主呼吸之气:吐故纳新(宣发、肃降);
②.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的生成。
▪ 2.通调水道:上调养皮毛肌腠,下输养脏腑。
——五脏
.
1
五脏
▪ 定义: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 的合称。
▪ 脏,古称“藏”。生理特点是藏精气 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
2
中医的五脏和西医的 器官是一样的吗?
▪ 中医五脏不局限于解剖概念。
▪ 西医指单纯的器官,中医是以该器官为主 体的整个系统的总称。
.
3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 一、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 脏六腑之大主” 。
▪ 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 1.心主血脉:①.血液生成、输送;②.血管 通畅。
▪ 2.心主神(藏神):狭义之神,包括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等。
.
4
▪ 三、心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喜:“喜 则气缓”:①.适度 的喜可促进血液循 环;②.大喜伤心。 如“范进中举”。
▪ 2.在体合脉,其华 在面:面部的色泽 是心气心血盛衰的 反映。
▪ 4.在液为泪:肝 开窍于目,泪有 润泽和保护眼睛 的功能。
.
9
脾——谏议之官,知周出焉 。
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 1.脾主运化:①.运化水谷;②.运化水湿。 ▪ 2.脾气主升:①.脾主升清;②.维持脏腑的
位置。 ▪ 3.脾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
.
17
▪ 3.开窍于耳及二阴:
▪ ①.肾精足则耳聪,不 足则失聪。②.肾气虚 见小便清长,尿频, 遗尿,尿失禁等。③. 肾阴虚,可见大便秘 结;肾阳虚则大便溏 泻;肾气不固,则久 泄滑脱。
▪ 4.在液为唾:肾阴不足: 口干咽燥。肾阳不足: 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
18
五脏的五行属性及相关
五行 五脏 六腑 季节 情志 五官 五味 形体 木肝胆春怒目酸筋 火 心 小肠 夏 喜 舌 苦 脉
▪ 3.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液通过肺脉流 注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 然后再输布全身。
.
13
▪ 三、肺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忧(悲): 悲则气消:悲伤过 度容易造成元气的 消耗:如“黛玉葬 花”。
▪ 2.在体合皮,其华
在毛:肺的生理病
理与皮肤、汗腺的
功能,以及毫毛的
润泽荣枯密切相关。
土 脾 胃 长夏 思 口 甘 肉
金 肺 大肠 秋 悲 鼻 辛 皮毛
水 肾 膀胱 冬 恐 耳 咸 骨
.
19
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
20
出脉外。
.
10
▪ 三、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思:思则气 结:脾气结滞,影 响脾的功能。如相 思则“茶不思饭不 想”、考前压力大 影响食欲等。
▪ 2.脾主肌肉、四肢: 指脾能维持肌肉的 正常功能。
.
11
▪ 3.开窍于口,其 华在唇:开窍于 口表现在口味、 食欲上;其华在 唇,表现在唇色 的颜色和润泽上。
血、津液的运行。 ▪ 2.肝主藏血: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病理: ①.肝血不足; ②.肝不藏血。
.
7
▪ 三、肝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怒:“怒则 气上”:面红目赤、 头晕头痛、甚则吐 血。如“三气周 瑜”。
▪ 2.在体合筋,其华在
爪:筋:筋膜、肌
腱;爪:爪甲,指
甲和趾甲。
.
8
▪ 3.开窍于目:肝 经上联目系。病 理:肝血不足、 肝火上炎、肝阳 上亢等。
.
5
3.开窍于舌:
心的功能正常——舌 头灵巧;
异常——舌头的活动 障碍。
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 ;心火上炎,舌头生 疮。
4.在液为汗:心虚紧张
、心悸心慌等易出汗
。
.
6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血海”、 “肝为刚脏” 。
二、肝的生理功能: ▪ 1.肝主疏泄:疏:疏导;泄:宣泄: ▪ ①.调节情志;②.帮助消化吸收;③.促进气、
▪ 2.肾主水:①.参与水液代谢;②.促进尿液的 生成和排泄。
▪ 3.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清气而 调节呼吸的功能。“肾为气之根”。
.
16
▪ 三、肾的附属功能:
▪ 1.在志为恐:恐则气下: 恐惧过度而伤及肾气,肾 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等。 如:“屁滚尿流”。
▪ 2.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 肾精的充足与否影响到骨 骼、髓、脑及齿的生长情 况,并可以通过头发的枯 荣、润泽体现出来。
.
14
▪ 3.在窍为鼻:鼻是肺之门户,鼻的功能主 要依赖肺气的作用。
▪ 4.在液为涕:涕有润泽鼻窍的功能。肺寒, 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 鼻干。
.
15
肾——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一、肾为“先天之本”、“气根”、“水脏”
▪ 二、肾的生理功能:
▪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①.藏精: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②.主生长发 育生殖:肾精及其所化精气的生理功能。
▪ 4.在液为涎:① 脾胃有热:口水 多且较臭;②.脾 胃虚寒:口水多 且较清稀。
.
12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一、肺为“娇脏”、“华盖”、“水之上 源”。
▪ 二、肺的生理功能:
▪ 1.主气、司呼吸:
①.主呼吸之气:吐故纳新(宣发、肃降);
②.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的生成。
▪ 2.通调水道:上调养皮毛肌腠,下输养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