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卫生行业标准静疗规范解读

合集下载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解读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解读
解读
评估是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治疗的关键步骤。
标准
6.2.2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 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解读
PICC导管植入的长度是穿刺点与上腔静脉之间的距离,左侧置 管长度大于右侧,所以置管首选右侧;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 肘上穿刺,最大限度缩短导管置入体内的长度。
标准 5.1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解读 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的环境,应在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的 医疗环境内进行。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 ≤10cfu/m3
参照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标准 5.2 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
解读 最大化无菌屏障包括:穿刺人员手卫生、带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或隔离衣、带外科口罩和戴清洁圆帽、无菌孔巾覆盖除穿刺部位外的 患者全身、治疗车或穿刺盘上铺无菌单
解读 1.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 2.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 3.戴手套不能完全屏障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 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
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 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解读 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人员需要有一定的资
质,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而不是一次培训包终身。
标准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考
核合格且有5年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 PICC知识培训 血管解剖 血栓原因预防及处理 CRBSI预防及诊断 置管风险因素评估
简易流程:取体位---解释---选静脉---消毒---扎止血带--- 再次消毒--穿刺---固定---注明信息(日期、时间、操作者代号)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PPT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PPT

基本原则
标准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 别,询问过敏史
6.1.2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解读
❖置入中央血管通路装置,应使用以循证为基础的一系列干预措 施,以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管感染的风险*1 ❖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2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本要求 6.操作程序 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8.职业防护
缩略语
❖CRBS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 ❖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PVC: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层流净化台和有层流通风设备 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 )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 ≤10cfu/m3 *1
*1 来源: 2002版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
基本要求
标准
5.2 从事静脉治疗的护士应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应定期进行 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编制背景
❖权威:全国1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3名静脉治疗和护理
质量管理专家组成编制组
❖科学严谨:严格按照专家会议法为主、结合现场调研

静疗标准解读

静疗标准解读

第四章 缩略语
CVC: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N: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解读
导管置入的长度是穿刺点与上腔 静脉之间的距离,左侧置管长度 大于右侧,所以置管首选右侧
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
条款
6.2.3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 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解读
钢针的适用范围: 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 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 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 腐蚀性药物如:阿霉素、氮芥、西艾 克、柔红霉素等,避免使用钢针以免 造成外渗
PICC技能培训 (1)PICC置管操作 (2)置管中问题分析 (3)PICC维护流程 (4)各种并发症处理等
第六章 基本原则
条款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 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解读 1.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 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 识别患者 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 出姓名”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 敏史
第一章 范围
条款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 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解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 所有医院 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
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

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总结
留置针适用范围: 治疗周期:通常为少于1周的治疗 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输入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外周静脉留 置针持续输注,以免造成静脉炎及外渗等 建议穿刺工具具有防止针刺伤的保护装置 CVC宜用于短期、急救等静脉治疗,可用于CVP监测,不可用于高压注射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不能用于CVP监测和高压注射 CVC/PICC/PORT可用任何性质药物包括腐蚀性、高渗性、PH值极限等药物 PORT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
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的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文件。 • GBZ/T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操作程序——穿刺
PICC穿刺
PICC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核对确定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 确认已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 取舒适体位,测量置管侧的臂围和预置管长度,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对 患者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 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20cm,铺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 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 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按需要进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实施静脉穿刺,见回血 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退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至 预测量的刻度; 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内,冲封管后应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 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操作者签名: 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应记录穿刺静脉,穿刺日期,导管刻度、导管尖端位置等、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 置管前对照。

静疗规范

静疗规范

6并发症处理—静脉炎
谷城县人民医院
• 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 对症处理。
• 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 患肢静脉输液。
• 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谷城县人民医院
6并发症处理—药物渗出及药物外渗
• 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知 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 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长期留置。 共同点: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 管除外)。
2操作程序—穿刺
谷城县人民医院
成人不宜选择( )静脉进行穿刺,小儿不宜 首选( )静脉进行穿刺。
A.头静脉、下肢 B.下肢、头皮 C.贵要静脉、头皮 D.下肢
谷城县人民医院
2操作程序—穿刺
•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
•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
一定要按时 维护哦!
3导管维护—敷料的更换
谷城县人民医院
• 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无菌纱 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 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 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完全植入人体内 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 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 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谷城县人民医院
1术语和定义
谷城县人民医院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 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 的周围组织。
谷城县人民医院
WS/T 433-2013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04
操作注意事项和处理原则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操作:PVC穿刺
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目的及注意事项; 选择穿刺静脉,消毒; 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次进入少许; 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松止血带; 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护士签名。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 extrasavation: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溢 spill: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 地面等。
02
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基本原则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
03
操作前评估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操作前评估
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 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 短的导管。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 钢针。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静疗标准解读

静疗标准解读
解读 可用任何性质药物涉及腐蚀性、高渗性、PH值极限等物 耐高压注射导管:可耐受最大压力= 300 psi,且不受 加压注射次数旳限制
操作前评估
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旳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 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PORT不可用于血液动力学监测
穿刺
原则 6.3.1.1 PVC穿刺涉及头皮钢针穿刺和外周静脉留置针刺
解读 留置针旳合用范围:
v 需短期静脉输液旳患者、连续屡次采 Nhomakorabea血标本旳患者 v 输入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尽量防止使用外周静脉留置 针连续输注,以免造成静脉炎及外渗等
❖解读


不宜于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旳治疗
涉及连续发泡剂治疗,胃肠外营养,PH值
不不小于5或者不小于9旳补液、渗透压超
出600mOsm/L旳补液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旳闭合输液装置,涉及尖端位于上腔
静脉旳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旳注射座
术语和定义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预防一切微生 物侵入机体,保持 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旳技术
操作前评估
原则 评估患者旳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
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旳输注 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
解读 评估是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治疗旳关键 步骤
操作前评估
原则
6.2.2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 满足治疗需要旳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旳 导管
解读 导管置入旳长度是穿刺点与上腔静脉之 间旳距离,左侧置管长度不小于右侧, 所以置管首选右侧
解读 •有研究表白导管旳连接装置可造成0.4%旳污染 机会,增长连接装置,污染概率将成倍增长 •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和内腔,可造成管腔内细菌 繁殖,引起感染

医院培训课件:《规范静脉治疗-卫生行业标准编写解读(1-8章)》

医院培训课件:《规范静脉治疗-卫生行业标准编写解读(1-8章)》
elines (UK)英国卫生部
Soc of Healthcare Epidem ofAmerica美国流行病学会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美国CDC
Association of Practitioners in InfCntl 美国感染控制学会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America美国传染病学会
2003年
2009年
Chinese Nursing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2013年卫计委行业标准
中国静脉治疗护理日益规范化
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进步,各种新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难度、高风险的操作逐渐增多,这无疑对静脉治疗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规范静脉治疗 保证患者安全
—卫生行业标准编写解读(1-8章)
静脉治疗是临床最多的技术操作
临床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
•我国80%住院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液体生产量平均每人8瓶/年
•85%护士>75%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
变化:简单 复杂
• 工具变化:头皮钢针、留置针、输液港、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技术变化:PICC :盲插、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 途径变化:从单一的外周,发展到多途径穿刺与置管途径• 药物变化:从以单纯的几种药物,发展到几十至百余种药物• 病人变化:疾病的复杂性、手术的复杂性、治疗的复杂性提高
2011年INS推出了新的操作标准
Best Practices for Infusion Care
美国—输液护理的最佳实践
Standards-based practice基于标准的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标准
2019-11-14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行业标准 静脉治疗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制定标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提出 ?从护理操作、患者护理、文书记录、感染控制、设备、
工具、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维护、并发症的处理、专业 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输液港(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 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术语和定义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
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 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
术语和定义
标准
? 药物渗出 (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解读
按药物的理化性质分为腐蚀性药液和非腐蚀性药液 (强酸强碱属于腐蚀性药液) 常见腐蚀性药液有:
?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概要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基本要求 6.操作程序 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8.职业防护
术语和定义
?静脉治疗( infusion therapy )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 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 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 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 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中心静脉导管( centralvenous catheter )
导管末端位于 上腔或
术语和定义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 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 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 静脉的导管
基本原则
标准
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 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基本原则
标准
6.1.4 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基本原则
标准
6.1.5 在穿刺置管、导管维护等所有接触静脉导管穿刺部位 的操作前后应执WS/T313规定,不应用戴手套取代手卫 生
解读
? 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一63%、橡胶手套有3%-52% 的不可见渗透 ? 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 ? 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地保 护工作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
化疗药发疱剂:如蒽环类化疗药(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 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酰胺 、长春花碱等)
其他腐蚀性药:去甲肾上腺素、万古霉素等
术语和定义
药物外溢( spill)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 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 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基本要求
标准
5.1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 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 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 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 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 菌
基本要求
标准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
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
解读
PICC知识培训
PICC技能培训
(1)血管解剖 (2)血栓原因、预防及处理 (3)CRBSI预防及诊断 (4)置管风险因素评估等
(1)PICC置管操作 (2)置管中问题分析 (3)PICC维护流程 (4)各种并发症处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33-2019
《静脉治疗护理 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制定行业标准的意义
结合我国国情
?调研50余家二、三级医院及质控中心
基层医院静脉治疗调研提纲 1、外周静脉穿刺占静脉输液比例 2、安全性输液工具、采血工具使用情况 3、输液前评估及主动静脉治疗实施情况: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静脉选择、导管选择以及护士主动性建议 等 4、CVC 、PICC 使用适应症掌握情况,从业人员资质, 中心静脉管理情况 5、中心静脉维护基本情况:封管、定期换药、并发症 处理,使用材料,接头使用材料,更换敷料 6、静脉输液、输血、采血流程 7、各种静脉治疗导管拔除指佂及更换期限 8、药物配置的人员、环境 9、化疗药使用情况,输入途径,配置要求,护士安全 防护情况,医疗垃圾管理 10 、肠外营养液配置情况,环境要求,人员配置,质 量控制,科室管理 11 、输液港与止痛泵的使用流程、规范 12 、与静脉治疗相关的在职教育开展情况 13 、与静脉治疗相关的记录内容
基本原则
标准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
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解读
1、两种以上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 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 识别患者 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姓名” 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 史
解读
? 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的环境,应 在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3的 医疗环境内进行
? 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中完成 配液,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 ≤10cfu/m3
参照2019版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各种管路缩略语
?CVC 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N 肠外营养 ?PORT 输液港 ?PVC 外周静脉导管(留置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