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选课申请表

增加选课申请表
增加选课申请表

增加选课申请表

申请。

、院、部对申请表签署意见后于改选周第一周结束前报教务处课程计划科。

通识教育

目录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起源 历史 中国 西方 现代教育 理念 概念论述 意义与价值 内涵外延 传承 基本理念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发展与现状 美国 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教学内容 广义 狭义

教育模式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变 养成教育 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区别 展开 编辑本段起源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将liberal education 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编辑本段历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中国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西方 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也很古老,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由人教育”,他的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被称为吕克昂式逍遥学派。伴随工业革命,由纽曼倡导的博雅教育,主张培养博学多才、行为优雅的人。 现代教育 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例如,较早开展自由教育的耶鲁大学倡导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哈佛大学则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文库”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在通识教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在通识教育中,也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编辑本段理念 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编辑本段概念论述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摘要: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高校缺乏对通识教育的准确把握,课程体系不健全;②师生缺乏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③高校缺乏通识教育发展环境及支持机制。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现实出路:①高校走出观念误区,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②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动机;③校内外专家积极交流,开展闽台高校合作。 关键词: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现实出路 一、通识教育的发展 通识教育的历史久远,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提出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并引入高等教育,逐渐形成以“核心课程”(哈佛大学)、“经典名著课程”(芝加哥大学)和“分类必修课”(其他多数高校)为主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格局。中国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起步较晚,研究分散且不够深刻,但不乏李曼丽教授运用马克思的“理想类型”方法,就通识教育的性质、内容和目的三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尚未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达成共识,但大多都认同:通识教育是随着近代高等教育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暴露的弊端应运而生的一般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它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二、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的现状

本文选取福建省不同层次各具代表的部分普通高校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厦门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一本高校———福州大学、福建省高水平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公办本科二本大学———闽江学院、省属地方本科院校———三明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据调查统计:厦门大学涵盖文学、哲学、艺术等11类38门通识课程,另设“厦门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用于课外讲座、科技竞赛、文艺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宣传与引导;福州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艺术、创新与创业四大模块通识课程,并于2015年颁布的《高水平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专项规划》中指出,将在未来三年打造20门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福建农林大学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体育、文学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五大模块通识课程,并按文科类、理工类、农科类学生制定不同的通识教育培养计划;闽江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等9门通识课程;三明学院涵盖历史和文化、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10门一般通选课程,另于2013年起将其引进的本科国际通识教育项目纳入高招计划;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语言、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创新创业教育等六大模块通选课,其中公共选修课占课程比例5.53%,实践课占课程比例28.4%。 三、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 2018年4—9月,笔者对上述高校开展的通识教育现状进行文献查阅,发放问卷582份,实际回收569份,实地访谈36人,发现普

学生选修课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

网上购物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目录 1. 引言 0 目的 0 项目范围 0 定义、缩略语、缩写 (1) 2. 系统需求概述 (2) 用例模型 (2) 假设和依赖 (5) 3. 系统详细需求 (6) Use-Case 清单 (6) 规格说明 (6) 功能性需求 (6) 可用性 (7) 可靠性 (7) 性能 (7) 保障性 (7) 设计上的限制 (8) 4. 术语表 (9)

软件需求说明书 1.引言 1.1目的 本文档描述了学生选修课管理系统的软件需求规格。目的在于向读者表述系统的环境,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的需求。 1.2项目范围 本次软件项目开发的是一个学生选修课管理系统。使用此系统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选课;使用此系统的管理员通过互联网进行系统的管理。系统的功能如下: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名来寻找课程,并获得课程的摘要信息。 学生能够通过输入某些关键字,对课程进行查询,并获得符合检索条件的课程的摘要信息。 学生能够在课程详细画面上获得课程的详细介绍信息。 学生能够在页面上修改自己的注册资料,更新原有的注册信息。 学生能够在输入合法的用户账号和密码后,登录系统。 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退出系统。 学生能够查看当前选课的最新状态。 学生能够对各科成绩进行查询。 学生能够对各科课程信息及老师信息的查询。 能够允许学生修改个人信息。 学生能够浏览基本的课程并实现主要的选课功能。 学生能够填写选课信息、查看已选课程、修改选课。 老师能够申请教课。 老师能够查询课程,申请教课。 老师能够查询课程报名人数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老师可以修改个人信息、浏览基本课程以及查看学生的选课情况。 管理员能够在输入合法的用户账号和密码后,登录系统。 管理员能够在任何时间退出系统。 管理员能够创建课程的指定任课老师、设定课程人数、统计学生选课信息、发通 知。 管理员能够维护课程数据,包括课程、老师数据的新增,更新,删除和检索。 管理员能够维护权限数据,包括新增,更新,删除,检索操作。 管理员使用子系统“选课管理”中的教学大纲信息和“科室分配管理”中的教师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识教育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管理,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建设经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养成文明意识与历史观念,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升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识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以下简称通识核心课)更加注重经典阅读、深度学习、问题探究和能力养成。 第三条通识课程重在启迪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识课程应更多地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力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第四条通识课程分为以下四个系列: 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

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III.艺术与人文。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文情怀。 IV.数学、自然与技术。这类课程目的是向学生打开自然世界,以科学思维和方法展现大自然内在的法则,使学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五条学校设立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为学校通识教育提供咨询建议并推动通识课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教务部。 第六条专家委员会根据工作情况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其职责为:

学生课堂参与数量观察量表

学生课堂参与数量观察量表 课题:写童话执教:孙业民观察:刘霞时间:2011年9月29日 说明:主动参与○被动参与□集体回答●小组讨论△

学生课堂参与数量统计表 “学生课堂参与数量”统计分析 根据课堂观察,我对学生课堂参与数量进行了统计:教师课堂提问共38次,其中,学生主动参与32次,占问题总数的86.7%;被动参与1次,占问题总数的2.2 %;集体回答4次,占问题总数的8.9 %;小组讨论1次,占问题总数的2.2%。 通过数字统计,了解到学生课堂参与活动的基本情况为主动性参与活动为主;A3同学在听课精力不够集中的情况下老师点名发言,虽属于被动回答,但学生的回答于教师的提问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是有效的。教师在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要求学生把没有展开的点写清楚时,组织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指出初稿中没有展开的点,然后进行独立修改,是有效的。 在本节课中,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活动虽然大都属于“老师提问后回答”、“集体回答”,但学生并不是消极回答,而是结合自己的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阅读材料的了解把握,对自己的观察记录的汇报、修改,对其他同学观察记录的评价、质疑等,因此应属于主动参与。

学生课堂参与质量观察量表 课题: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执教:李香菊观察:宋道晔时间:2010年12月24日

说明:指向性——学生的回答是否和教师的提问一致A完全一致B基本一致C完全背离 有效性——学生的回答对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度A高效B低 效C无效 学生课堂参与质量统计表 课题: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执教:李香菊观察:宋道晔时间:2010 年12月25日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课程问答 1.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化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 (2)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艺术境界,拓展国际视野; (4)提高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几个系列?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III.艺术与人文、IV.数学、自然与技术,各系列课程教学目的如下:系列I. 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系列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系列III.艺术与人文: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 系列IV.数学、自然与技术: 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3.通识教育课程、通选课、通识核心课是什么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对应2020版培养方案中1-2的部分,通识课程中包含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选课两类课程。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898 as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Being the first nation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n China, it was not only the highest seat of learning, but also the highest executive organ of educa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In May 1912, it changed its name to Peking University and famous educationist and enlightenment thinker Yan Fu took up its first presidency. Mr. Cai Yuanpei, who was appointed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in Dec, 1916, implemented the scholarly principle of “Diversity, accommodation/inclusiveness, and freedom of thought” and helped transform Peking University into the best university in China in term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cultural influence.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After the nationwide readjustment/restructuring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1952, Peking University became a research-le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comprising departments of both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此句按原文译则为:After…, Peking University became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focusing 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both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这样译完全译出了中文的意思,但英文显得滑稽:哪一所高校不以教学和研究为主呢?所以译文中强调了research-led)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hile emphasiz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basic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has mad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applied, interdisciplinary and emerging sciences which are urgently needed by the country in its econom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pril, 2000,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as merged into Peking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such diverse branches of learning as natural sciences, technologies, engineering,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sciences of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medicine and linguistic studies, playing an active role in fostering talents, conducting scientific studies and serving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drive.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七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Peking University has all along maintained its traditions of “being patriotic, seeking progress, and embracing democracy and science” (“patriotism, progress, democracy and science”) and the spirit of “diligence, prudence/precision, factualism and innovat ion” in its scholarly pursuit. Over the past hundred

通识教育

1.通识教育及专业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如最早(1829年)把通识教育(GenearlEduaciton)和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它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把通识教育定义为,“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说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用韦伯“理想类型”方法,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 通识教育是一种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与学的方式、学业评估、学生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内容。 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包括主要知识领域的基本观点、思维方式和历史发展趋势,在拥有基本知识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或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通识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专业教育(specialty education)指的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按专业实施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分化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有关。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目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纠正,即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再学一些本专业外的

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研究

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研究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已二十年有余,无论是就采取“通选课”的高校而言,还是就采取“复旦模式”的高校而言,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都不甚理想。究其缘由,核心在于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被准确领会,以及由此导致的通识课程目标不明和通识课程设置混乱。对于高校目前的通识教育改革而言,应采取对策如下:认清形势,顺应时代潮流,切实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重视通识课程改革,明确通识课程目标;认真着手通识课程设置和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 标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进程的深入、社会剧变和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人们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预期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之下,重新审视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推进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必将有所助益。 一、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高校在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模式,确立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专业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这种专业化教育在当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亟须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有其非常大的积极历史作用。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这种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如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等。20世纪60年代,高校认识到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对当时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知识结构失衡、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等弊病,教育部于1995年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现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等52所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1998年4月,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提出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时被界定为: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素养。不可否认,文化素质教育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非常有限。就目前而言,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仍然游离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不被学生重视,各高校也往往只把精力放在大量增加通选课的数目上,而没有从根本上考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学校现有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从而也就不能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学校的主体课程发生有机联系,这就使得最终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而是逐渐被虚化。

大学生通识教育比专业专业教育更重要--辩论稿

立论 1、通识教育概述:最早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博多因学院(Bowdoin College) 的帕卡德( Pack2ard) ,他声称:“我们学院将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为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做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业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整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使自己在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成为受专业束缚的奴隶。 换言之, 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 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 即什么都知道; 而是贯通的“通”, 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 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 收集资料, 与人交流合作, 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 术有专攻, 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 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李曼丽, 汪永铨1999)。加强通识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因为随着现代科技向着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 出现很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社会需要后劲足、反应快、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需要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结构, 加强通识教育。 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 Hutchins) 指出:没有充分的通识教育做基础,专业教育就只能培养出一些没有教养的专家。2、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构成本科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密切相关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我们不应把两者割裂开来、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要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它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各自独立又互为一体的作用 通识教育是基础,是前提;专业教育是通识基础上的知识掌握的深化,要培养创新型高级人才,两者缺一不可 通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追求的是理性主义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高等教育。 3.通识教育的意义:通识教育无论对哪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必要的,它实际是让学生学做人、学做事。 实行通识教育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有很多优势。通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如何独立学习、如何分辨是非;使学生变得更加智慧,聪明的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2002年5月14日在北京大学以“什么是一流大学的特色”为题的讲话中指出:“让我对知识进行一个总的评价,这就是,你根本没有办法说出最有用的知识是从何而来,你无法预测它来自何处;你也无法设计一些程序来找到最有用的知识形式是什么。……正因为我们不能预测到哪一类的知识会对我们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我们才能有信心地预言,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和聪明的想法对我们的未来是很重要的。”可见通识教育的重大意义。 实行通识教育是满足经济全球化对综合性人才需求的需要。 当今科技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全球化和国际化日益加强,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单纯的专业性人才已经不再符合其发展需要。另外,现代科学的重大进展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的相互借鉴与支持,现代科学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即使从事专门领域的研究,也需要广博的知识为后盾,因为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实施通识教育,不仅是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综合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 攻辩问题 1.既然对方辩友认为专业教育更重要,那么请问美国大学大一、大二两年时间里先集中修习通识课程,之后再进入专业阶段的学习。近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也采取了这种大学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大类培养”模式,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学院、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学校,请问您怎么看? 答: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前面1-2年通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认真思考个人和学科的关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有效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认识自己、认识学科的机会,培养自己更全面地看待知识、更正确地对待生活的观点,而这正是通识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看待个人、看待世界的功能之一。高校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实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当中去学习,当然具体操作还是要看其成绩来决定 自由辩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也曾指出:“如果专家受过广泛的教育,那么,必要时他就能通过自学来掌握新的科学而无需学习新课程。所以大学应反对过于专业化的倾向。专业教育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而通识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总体发展,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但通识教育并不是排斥专业教育,一定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生活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专业教育更侧重于掌握某一方面的技能: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因此,通识教育是比专业教育更加综合的教育形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照搬前苏联而来,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专业课程多,通识课程少;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知识狭窄;灵活性不足,通识科目种类单调。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人们逐渐体会到了本科教育中知识结构不合理而招致的缺陷:学生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变通性不足,适应性差;创造性不足,工作能力低下;道德及法制

教育部推荐的大学生通识教育阅读书目100种

教育部推荐的大学生通识教育阅读书目100种 一、文学作品(30部) 1.《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史记注译》,王利器,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3.《唐宋词选》,夏承焘,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4.《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安秋平点校,中华书局1987 年版 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张慧剑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 6.《雷雨》,曹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年版 7.《边城》,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六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8.《平凡的世界》,路遥,华夏出版社 1998年版 9.《尘埃落定》,阿来,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0.《余秋雨简要读本》,余秋雨,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11.《奥德赛》,(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丁著,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4.《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15.《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许渊冲译,译林出版社1992年版 16.《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57年版 17.《追忆似水年华》,(法)马塞尔·普鲁斯特著,李恒基、徐继曾译 , 译林出版社1995年版 18.《忏悔录》,(法)卢梭著,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9.《蒙田散文集》,(法)蒙田著,黄建华、黄迅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0.《德伯家的苔丝》,(美)托马斯·哈代,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1.《草叶集》,(美)惠特曼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 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对大学部学生的毕业要求来自以下四个层面:系、院、伯克利校区以及加州大学系统的要求。校区一级的要求一定广度和深度上掌握美国文化。每个学院会根据各自的特性而有不同的要求。不过,一般说来,伯克利校区非常强调培养高超的批判思考及沟通的能力。很多课程都要求长篇大论的报告,不少课程也提供说写的训练。除了大学系统规定的主题A(主题A之考试在确定学生已对英文及写作达到熟练的程度。)之要求,伯克利的文理学院极其他大多数的学院,要求两学期的作文课。 从1994年秋季班以后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规定,在此之前的要求是由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中至少选六门课(至少16个学分)。新的规定是在下述每个领域中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物理学、生物学、文学艺术、历史研究、哲学及价值、国际研究、社会及行为科学。 伯克利学生毕业最低学分为120个。新生的申请必须在中学修过两年的历史或社会科学、四年的英文、三年以上的数学、两年以上的实验科学、两年以上的外文。 ——黄俊杰著.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8-120 斯坦福大学的“博雅教育”认为:在人类各个重要知识领域中增广学生的知识及觉察,特别对其中的一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让他得以持续终生的学习而且把知识应用在事业及个人生活中。 每一个大学部学生的共同课程包含:满足的写作要求(the freshman writing requirement)、均匀要求(the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以及语言要求(the language requirement)。除了“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之外,斯坦福还用过“general studies requirements”及“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等词语来描述这方面的规划。此一要求要同学面对不同的观念及不同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各种不同的重要认知途径,认识它们的优点、缺点、它们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与其他途径的共同之处。其目的在于:一是向学生介绍,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及科学技术中含有一个极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欲使同学认识早就现代世界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历史力量、文化力量及思维力量,以帮助同学发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在1991年秋季后入学者要满足均匀要求则必须在下列九个领域中选修11门课(每一门至少3学分):1、文化、观念及价值;2、世界文化;3、美国文化(以上为“文化核心课程”)4、数理科学;5、自然科学;6、科技及应用科学(为“科学核心课程”)7、文学及美术;8、哲学、社会及宗教思想;9、社会及行为科学(以上为“人文及社会科学核心课程”)。此外,在修习上述二至九领域中的课程时,至少要有一门是着重于性别研究的。 “文化、观念及价值”领域简称CIV,被斯坦福视为核心中的核心,是一门连续修三学期的课程,一般在大一修习。这是一年连续三门课的学程(tracks),每门课程5个学分,每周上课5小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程,通常有六至十种学程可供选择。这些学程由各个学系提供,但在开设之前,必须先送交“CIV领域规划委员会”审核,判定该学程是否符合此一领域的教学目标。通过审核的学程在教过第三年以前要提出教学评量,在第四年如果想要继续开设,则得重新申请审核手续。事实上,斯坦福比较鼓励新学程的提出,而不是一直重复旧有的学程。 CIV领域的教学目标有五点:1、提供学生共同的智性测验,亦即,扩充他们对于我们自身文化中各种不同的观念及价值的理解,并且增加他们对于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互动过程的理解;2、让学生接触那些由于其表达的观念、表达方式及其影响而具有知性重要性的著

选修课申请书

篇一:选修课申请 关于申报2014年秋季公共选修课程的 通知 学院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开发更多有特色、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程,现向全院征集公共选修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设置 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分为: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b.自然、科学与科技 c.社会与文化 d.自我与人生 e.经济与管理思维 f.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g.军事理论与国防教育 h.心理健康与情商教育 i.社交礼仪与就业指导 j.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指导八大范畴,具体介绍见附件。 二、申报程序 1、由申请本人填写《公共选修课程申报表》、经所在教研室审核同意后,由系主任对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后提出初审意见,报教务处审批;行政管理和教辅单位的兼课教师由本人填写《公共选修课程申报表》经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可以直接报教务处审批。 2、教务处于2014年9月12日前根据课程介绍和开课条件,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开设的课程和教师进行审核,提出复审意见并报主管院长审批,批准后下达教学任务,公布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信息,并组织学生选修。 3、原已批准正在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如果计划下学期继续开设,也须按申报要求重新申报。若不重新申报,视为自动终止开课。 三、教材使用 1、公共选修课原则上可以不给学生提供教材。确需提供教材由任课教师进行推荐,在申报选修课时一并将教材信息报教务处审核确定,并纳入学院教材购买计划。不经审核批准,任课教师等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学生发售教材。 2、提倡任课教师使用自编的未经出版的校本教材或资料。获准印刷的少量学习资料,须按学院有关规定由教务处统一印制。 四、开设形式 1、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以课程形式开设; 30学时(4-18周),周学时为2, 2学分。 2、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7-8节,或其余时间,具体等候通知。由教务处负责编排课表、安排教室,由任课教师本人打印学生名单。 五、开课要求 1、开课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能较好地完成系(院、部)交给的教学任务。系统的讲授过一门(含)以上课程,学生评教得分都在良好(含)以上。 3、对申报的课程或内容有较深的研究,或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学术成果或造诣,且能多年连续开设。一名教师当学期只能申报和开设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同一教学内容的课程,若连续两学期选课人数没有达到开课标准(选修人数不够35人),予以停开。 4、所有公共选修课程及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社会性和实用性。原则上不再提倡申报和只讲授书本理论知识的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可以以这些课程为基础,申报和讲授与这些课程有关的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社会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如《唐诗宋词欣赏》、《明清文学欣赏》、《文学与人生》、《数学与文化》、《生活中的数学》、《体育欣赏》、《新形式下的多媒体应用技术》等能够增长学生社会知识、

人教三年级下册_《复式统计表》课堂实录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崇实小学南校宋菊香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6、37页及做一做第1题。 【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同时认识复式统计表。教材中的例题设计了分男女调查学生喜欢的活动的情境,要求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使学生认识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关系,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在填表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包括了几个单式统计表的全部内容,更加便于分析和比较各个数据,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复式统计表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后面复式统计图的教学垫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的结构填写方法、对表内数据的分析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多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合并,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分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并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