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0课 青铜铸鼎教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

合集下载

青铜教案——精选推荐

青铜教案——精选推荐

青铜教案
青铜教案
第20课青铜铸⿍教案
〖内容标准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纹⽅⿍”(P106)。

这是在湖南宁乡发现的',同⼀地点出⼟的还有“四⽺⽅尊”(P110)。

“尊”是⼀种盛酒器。

尊⼀般为圆形、⿎腹、⼤⼝,也有少数⽅尊。

四⽺⽅尊便是其中⼀例。

△课堂⼩结
青铜冶铸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业部门,青铜铸⿍是商周⾼度⽂明的象征,青铜⽂化⼜是我国民族⽂化瑰宝。

今天通过商周青铜铸⿍的教学,使我们初步了解青铜铸造的复杂⼯艺过程,知道青铜器的种类和⽤途,欣赏青铜⽂化的艺术价值,明确青铜⽂物的历史地位和⽂物价值。

〖教学资料

爵位之爵,本是饮酒之器,今以其为阶位、权⼒之象征,这表明上古之时世俗政权以祭祖饮酒之爵之别以辨其阶位、权⼒。

《说⽂》:“爵,礼器也。

象爵之形,中有⾿酒,⼜持之也,所以饮……象形。

《左传桓公⼆年》:“舍爵策勋焉,礼也。

”杜预注:“爵,饮酒器也。

” 《集韵药韵》:“爵,爵位也。

”上古爵位有五,⽈公侯伯⼦男。

《周礼天官⼤宰》:“以⼋柄诏王驭群⾂,⼀⽇爵,以驭其贵,⼆⽇禄,以驭其富。

”郑⽞注:“爵谓公、侯、伯、⼦、男、卿、⼤夫⼠也。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男凡五等。

”《韩⾮⼦定法》:“官爵之迁与斩⾸之功相称也。

”上古之时,祭祀宗祖本是权⼒之象征,礼以饮酒之爵辨其阶序及其祭祀之权⼒范畴、受祐福之等级、⼤⼩。

5。

第20课 青铜铸鼎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PPT课件

第20课 青铜铸鼎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PPT课件
钩内戟 战国 矢簇 战国 燕王职戈 战国
书109页看图与思 考
答:代表:牛 联想和感觉:对
称、粗旷、方正、 严谨、神秘、威严。
汉语与鼎
鼎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也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丰 富了语言词汇。
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
成语“尝鼎一脔”,意即尝 一块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 比喻可以根据部分而知全体。
三星学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青铜铸鼎,分量当然很 重,故用“力能杠鼎”喻 人之神力,如司马迁笔下 的项羽。虽是一句话但作 用很大,便用“一言九鼎” 形容。
夏禹铸九鼎,鼎也成为王 权的象征,夏商周朝代沿袭, 都把九鼎奉成传国之宝,在 哪里建王都就把九鼎迁到哪 里。因此,后人用“定鼎” 表示建立政权;“迁鼎”表 示迁 都;“移鼎”表示改朝换代;
3、青铜器按用途可分为哪些
种类?
酒器、食器、武器、乐 器、礼器、生产工具等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器: 司母戊方鼎
你能说出青铜器铸造 的步骤吗? 塑成泥模----制作范具
---超、规模庞大、 特 周 组织有方、管理得法、 点 青 通力合作、名列前茅。 ?铜
鼎中煮食,水沸扬而且有
声响,“鼎沸”用以形容政 局动荡不定,或指声音嘈杂, 如“人声鼎沸”。鼎虽是炊 具,但毕竟是贵族王侯才能 使用的,贵族进食,“钟鸣 鼎食”,排列好几个鼎盛食 物,反映了奢华生活的一个 侧面.
鼎有三足,用“鼎足”、 “鼎立”、“鼎峙”形容三 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互 相制约。旧时科举,殿试一 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 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总称“鼎甲”,状元居鼎甲 之首,又称“鼎元”。
古斝 代 温 酒音 器甲
古斝
(jia )

陕西省长治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青铜铸鼎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陕西省长治第八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青铜铸鼎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青铜铸鼎【学习目标】1.把握青铜的原料、颜色、优点、历史地位。

2.把握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3.把握青铜器的种类和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重点:青铜器的历史地位、工艺制作、基本种类和用途。

难点:青铜器的构造和艺术价值。

【自主学习】1、你知道“青铜”是什么金属吗?青铜冶炼是商周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乳丁纹平底爵”(见课本98页图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具;“司母戊方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达833千克。

想想此大的青铜器制作需要哪些步骤?说明了什么?2、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你能分别举几个例子吗?【合作探究】1、观赏课本100页青铜器图片说一说青铜器的特点。

【达标测试】1、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A、商周B、夏商C、春秋D、战国2、商周时期工艺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的最重要手工业部门是()A、青铜冶炼B、制陶C、丝织D、冶铁3、构成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不包括()A、铜B、铁C、锡D、铅4、青铜铸造工艺生产环节的先后顺序是()A、制范——塑模——铸造B、塑模——制范——铸造C、制范——铸造——塑模D、塑模——铸造——制范5、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乳丁纹平底爵D、象尊6、目前最早的青铜器为()。

A人面纹方鼎B乳丁纹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7、目前最大的青铜器为()。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毛公鼎8、请将下列工序按青铜制作顺序排列出来()。

a冷却加工 b塑成泥模 c 熔化合金 d制作范具 e 铜液浇注9、就青铜器的用途而言,你认为“鼎”应属于()A、食器B、酒器C、礼器D、乐器【课外补充】1、“鼎”是一种食器,用来煮食物的,和现在的锅的作用差不多,当然一般的“鼎”都挺大的。

它的形状多为“三足两耳圆形”也有“四足方形”。

2、“尊”是一种盛酒器。

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尊。

如:四羊方尊。

《青铜铸鼎》教学设计

《青铜铸鼎》教学设计

第20课《青铜铸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自己的历史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象,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白高度智慧的”(江泽民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要点教学重点: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对“刻在青铜器上文字——金文”的简单了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商周的青铜铸造教师:要求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铜制品,观察铜的特性。

考虑到学生要了解青铜,首先要了解铜,而且铜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此环节设计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

这种生活式的教学设计,也容易与学生形成近距离的交流。

教师:金属铜有哪些缺点?教师:“如果你是商朝的工匠,你该怎样做才能既解决铜软的特性,又降低铜的熔点?”学生: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融入特定的情境,分析得出青铜的含义。

教师:“青铜器是怎样铸造的?”学生:根据搜集的材料,复述商周青铜铸造业的发展过程。

通过这种设计锻炼学生通过相关的信息渠道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过程的锻炼使学生能够自己较为清晰的把握住历史脉络。

教师: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

1、青铜艺术达到高峰是在什么时期?2、你们有什么证据呢?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学生:搜集大量的关于商朝青铜器的资料,从种类、纹饰、造型等各个方面对商朝的青铜器进行阐述。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参观博物馆时是否注意过那些古老的青铜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青铜艺术的奥秘。
-青铜器的类型、功能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不同类型的青铜器及其在祭祀、军事、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强调其在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夏、商、西周时期青铜艺术的特点:分析各个时期青铜艺术风格的演变,如夏代的古朴、商代的雄伟、西周代的精细。
-重要的青铜器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如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其次,关于青铜艺术与古代社会文化关系的探讨,我认为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更高。在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学生们积极发言,但我感觉他们对于如何将青铜艺术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还不够深入。我考虑在下次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与现代社会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青铜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模拟铸造实验非常受学生欢迎,他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对青铜器制作过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我也注意到,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指导还需加强,确保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能够注意安全。
5.青铜器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历史理解:通过学习古代青铜艺术,使学生理解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青铜艺术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产物。
2.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代青铜器艺术形式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3.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和保护国宝的意识。

第20课青铜铸鼎教案

第20课青铜铸鼎教案

第20课青铜铸鼎教案〖内容标准〗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①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青铜铸造的基本过程、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②了解青铜铸鼎(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工艺水平及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能力培养①通过课本各类青铜器图片,指导学生观赏商周青铜文物艺术水平。

②通过课本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指导学生了解饕餮所代表的动物。

③通过博物馆参观和观后交流(作品赏析或观后感),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④通过青铜器精品图片的收集和制作壁报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规模和范围,使学生明确商周时期我国已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文明时代,商周两朝是中国青铜朝代的高峰,商周的青铜文明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②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使学生了解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业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从而认识集体通力协作的力量。

③介绍商周青铜铸造器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教学要点〗1.重点商周青铜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作、基本种类和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这些重点是学生掌握青铜文化的基本要素。

2.难点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不易理解;青铜精品的赏析,其艺术价值的所在也不易为初一学生所掌握。

〖教学建议〗.商周青铜铸造①教师可通过“有谁知道青铜是什么金属”的提问,向学生讲明“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的知识。

并讲清青铜是相对红铜而言,红铜是纯铜,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颜色青绿,故称“青铜”。

其争优点在于熔点低,硬度较大。

②教师可以课文中“司母戊大方鼎”这一青铜器为代表,组织学生讨论青铜制作的生产步骤,然后将事先归纳的青铜器制作步骤和生产环节通过表格(图片更好)向学生展示。

③教师可根据青铜器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其高超的工艺水平在世界冶金史占有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从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等方面分析、认识集体协作的力量和商周青铜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前列地位。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20课 青铜铸鼎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20课 青铜铸鼎

这则材料说明了商朝工匠的什么精神?反映了 商朝青铜铸造的什么特点?
集体通力协作的精神 规模大

认一认
下列青铜器各有何用途?
西 周 梁 其 钟
青 铜 角
仔细观察,说说两者区别。
C A D B
E
兵 器 C 食 器 B 酒 器 A 乐 器 D
工 具 E
B
兵 器 B A 食 器 D 酒 器 C 乐 器 A 工 具 E
北京人、山顶 洞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是什 么?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夏商西周时期 用的生产工具 又是什么呢?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石 器 时 代
Hale Waihona Puke 青铜器青 铜 时 代
青铜特色
原料: 铜、锡、铅合金
颜色:
优点:
青绿,故名“青 铜” 熔点较低,硬度较大
认一认:
青铜器是如何制造的呢?
步骤: 塑成泥模 制作范具 熔化合金 铜液浇注 冷却加工

计算题:
铸造青铜器需用坩埚 熔铜,每个坩埚可溶铜 11.9公斤左右,司母戊鼎 重832.8公斤,请计算要 多少坩埚同时并用才能实 现同时浇灌?假如一个坩 埚的操作场地为2平方米, 运料、烧炭、观察火色、 运液浇灌等操作人员平均 每个坩埚3人,需多大场地, 多少工作人员? (70个坩埚,140平方米,210个人)
E
C
D
B A 兵 器 A 食 器 C 酒 器 D 乐 器 E
C D
工 具 B
E
B
A
兵 器 C 食 器 E D 酒 器 A 乐 器 B 工 具 D E
C
欣赏:
四 羊 方 尊
青铜器纹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第二十课青铜铸鼎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第二十课青铜铸鼎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二十课 青铜铸鼎年 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主备人:一、学习目标:1.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2.了解青铜铸鼎(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工艺水平及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重点:青铜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做、基本种类和用途。

难点:青铜的构造和艺术价值。

二、预习要点:知识点一:商周的青铜铸造:青铜是相对红铜而言的,红铜是纯铜,青铜是合金1、组成原料:由____、_____、____的合金冶炼而成;2、代表:乳丁纹平底爵、人面纹方鼎、司母戊鼎等。

其中以司母戊鼎最为突出,它是商朝青铜器中著名的代表作品,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3、步骤:塑成泥摸→制作磨具→融化合金→铜液浇铸→冷却加工;4、地位:青铜冶炼是西周手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商周时期青铜冶炼达到了全盛时期,其工艺、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知识点二: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1、种类:按用途分为: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2、艺术价值: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其造型奇巧,纹饰古朴,刻镂精细,堪称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三、预习反馈1.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___、____、___熔治在一起铸成__________。

2.著名的青铜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3.目前所见的最早的青铜器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珍品。

4.我国的青铜冶炼,已有__________年左右的历史。

5.青铜器种类繁多,按他们的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

6.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造型奇特,纹饰古朴,堪称精美绝伦的__________。

四、课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2.商朝时期工业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的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 )A.青铜冶炼B.制陶C.丝织D. 冶铁3.构成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铜B.铁C.锡D. 铅4.青铜器的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司母戊鼎的用途是( )A.食器B.酒器C.祭祀用的礼器D.乐器5.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大克鼎 D. 象尊6.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是中华璀璨文明的奠基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青铜铸鼎
〖内容标准〗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青铜铸造的基本过程、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②了解青铜铸鼎(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工艺水平及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能力培养
①通过课本各类青铜器图片,指导学生观赏商周青铜文物艺术水平。

②通过课本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指导学生了解饕餮所代表的动物。

③通过博物馆参观和观后交流(作品赏析或观后感),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④通过青铜器精品图片的收集和制作壁报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规模和范围,使学生明确商周时期我国已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文明时代,商周两朝是中国青铜朝代的高峰,商周的青铜文明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②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使学生了解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业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从而认识集体通力协作的力量。

③介绍商周青铜铸造器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商周青铜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作、基本种类和用途是本课的重点。

这些重点是学生掌握青铜文化的基本要素。

2.难点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不易理解;青铜精品的赏析,其艺术价值的所在也不易为初一学生所掌握。

〖教学建议〗
1.商周青铜铸造
①教师可通过“有谁知道青铜是什么金属”的提问,向学生讲明“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的知识。

并讲清青铜是相对红铜而言,红铜是纯铜,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颜色青绿,故称“青铜”。

其争优点在于熔点低,硬度较大。

②教师可以课文中“司母戊大方鼎”这一青铜器为代表,组织学生讨论青铜制作的生产步骤,然后将事先归纳的青铜器制作步骤和生产环节通过表格(图片更好)向学生展示。

③教师可根据青铜器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其高超的工艺水平在世界冶金史占有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从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等方面分析、认识集体协作的力量和商周青铜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前列地位。

2.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
①教师可按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以及生产工具分类,通过电脑图片资料或图书图片资料――向学生进行讲解。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青铜器的种类之多、用途之广,认识商周青铜器的实用价值。

②教师可选择介绍青铜器精品的代表之作,比如,乳丁纹平底爵、大盂鼎、兽面扁足鼎、兽面纹双面铜鼓、四羊方尊、犀牛尊等,观察别出心裁的形制,形象各异的纹饰和精雕细凿的
刻镂工艺,引导学生了解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的艺术成就。

③教师可结合课文的“看图与思考”,指导学生对饕餮纹所代表的动物进行讨论与识别,并引导学生了解商周时期的宗教崇拜。

④教师可联系现实,从保护青铜器为起点,引导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文物保护意识。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导入〕
提问:利用小黑板写出“鼎”字的各种字形(参照教材P105的“汉字字形演变图”),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字体名称。

没有到黑板前的同学自己也试着写一写,看自己写的字形名称对不对。

(“篆”字写错的比较多。

“甲骨文”与“金文”,“隶书”与“小篆”写错的较多,“楷书”、“行书”、“草书”没有写错的)
师:刚才我们写了“鼎”的各种字形,请同学回忆一下大家学过哪些有“鼎”字的词语。

(三国鼎立、大名鼎鼎、人声鼎沸、一言九鼎等)
看来同学们对“鼎”挺熟悉的,谁知道什么是“鼎”吗?(生:“鼎”就是锅;是一种乐器;是一种烧香用的,庙里都有;是一种青铜器;是祭拜祖先用的)
同学们刚才对“鼎”进行了各种的描述。

“鼎”是一种食器,用来煮食物的,和现在的锅的作用差不多,当然一般的“鼎”都挺大的。

它的形状多为“三足两耳圆形”(板书)。

“这个‘鼎’是四足方形”(学生多会指出我话中的问题,三个班都有同学提出,说明我的小计还不错)
很好,这说明有同学认真阅读第20课的内容了,现在我们就来看。

第20课青铜铸鼎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学习新课〕
现在大家来看一看第20课里面的几个“鼎”。

人面纹方鼎、司母戊方鼎、大盂鼎、大克鼎、兽纹扁足鼎。

现在我们以“司母戊方鼎”为例来说明问题。

司母戊方鼎,又称司母戊鼎,因为它是方形的,所以称为司母戊方鼎;还因为它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所以又称为司母戊大方鼎。

为什么叫“司母戊”大家应该知道了吧?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戊”字,请同学们认一认这几个字:戍、戌、戎。

知道读什么?什么意思吗?这几个字我们在以后的历史课中要学到,特别是我们以后要学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

请同学们注意:点戍横戌戊里空,旁边有叉念个戎。

现在请同学们跟我读几次。

提问:司母戊鼎是由青铜铸造的,那什么是青铜器呢?(请一位同学看书回答)
生:“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铜、锡、锅熔冶在一起铸造成青铜器。


师:回答的很好,但有点儿多了。

准确的说法是:青铜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熔冶而成。

自然界中有大量的纯铜,我们安徽省的铜陵就盛产铜。

同学们一定见过电线里的铜丝,纯铜是红色的,熔点较高,不够坚硬,不适合作工具。

但当红铜与铅、锡熔铸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变化,熔点低了,也就是说容易冶炼了,硬度提高了,适合作各种工具了,而且颜色也变成了青绿色。

当人们知道青铜冶炼方法后,开始用来制作各种用品,取代石器。

人类历史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在我国,青铜铸作到了商周时期达到全盛时期。

提问:青铜器是的铸造过程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教材P107)
提问:青铜器按照用途可分为哪几类?(学生回答,教材P108)
师:回答的很好,本节课主要是欣赏青铜器,我们受条件限制,不能让大家见到实物,其实,我也从来没有见过青铜器,我们就来纸上谈兵,欣赏几件青铜器具。

刚才我们主要看了已发
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现在将同学们欣赏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乳丁纹平底爵(教材P106)。

乳丁纹指的青铜器上的纹饰。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公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请同学们看教材P109页的文字。

简单了解青铜器上有哪些纹饰,为什么兽面纹又称为饕餮纹?回答“看图与思考”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纠正错误,我的学生没有人看出思考题的饕餮代表的是“牛”)
师:现在我们再回到乳丁纹平底爵上来。

爵,是一种酒器。

大家没见过实物,但在电视里应该见过。

现在将大家仔细观察P108的“青铜角”。

分析“爵”与“角”这两种酒器的不同。

(学生分析后,教师总结:爵,有流有柱有尾;角:无流无柱两尾)
/images/artexpo/bronze/jiuqi/juejj.jpg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人面纹方鼎”(P106)。

这是在湖南宁乡发现的,同一地点出土的还有“四羊方尊”(P110)。

“尊”是一种盛酒器。

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尊。

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

△课堂小结
青铜冶铸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青铜铸鼎是商周高度文明的象征,青铜文化又是我国民族文化瑰宝。

今天通过商周青铜铸鼎的教学,使我们初步了解青铜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知道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欣赏青铜文化的艺术价值,明确青铜文物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

〖教学资料〗

爵位之爵,本是饮酒之器,今以其为阶位、权力之象征,这表明上古之时世俗政权以祭祖饮酒之爵之别以辨其阶位、权力。

《说文》:“爵,礼器也。

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象形。

《左传•桓公二年》:“舍爵策勋焉,礼也。

”杜预注:“爵,饮酒器也。

” 《集韵•药韵》:“爵,爵位也。

”上古爵位有五,曰公侯伯子男。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日爵,以驭其贵,二日禄,以驭其富。

”郑玄注:“爵谓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韩非子•定法》:“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上古之时,祭祀宗祖本是权力之象征,礼以饮酒之爵辨其阶序及其祭祀之权力范畴、受祐福之等级、大小。

中国青铜器
/artexpo/bronze/main.htm
中华青铜器
/
中华博物-青铜主页
/copper/copper_index.php
四羊方尊
/department/lishi/MYWEB12/siyangfangzuen.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