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第六讲:趣味成语(教师版)

合集下载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看拼音写成语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看拼音写成语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看拼音写成语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通过拼音写成语的相关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拼音写法,以及研究成语的重要性。

常见成语及拼音写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拼音写法:
-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 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研究成语的重要性
研究成语对于语文研究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瑰宝,通过研究成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
语。

同时,成语也是一种文化传承,通过研究成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研究成语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课堂研究、阅读材料、写作练等方式来积累和应用成语。

遇到不懂的成语,学生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师请教,逐步拓展和丰富自己的成语词汇量。

总结
通过拼音写成语是学生学习成语的一种有效方法。

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第十一讲:趣味基础知识(教师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第十一讲:趣味基础知识(教师版)

第十一讲趣味基础知识【知识窗】小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察,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围绕成语、歇后语、俗语、惯用语、诗词和谜语等方面内容,考察学生相关知识活用和变通的能力,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考察方式比较灵活,趣味语文成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个难点。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各种知识的积累,并能够活学活用。

【习题练兵场】一、有一些数字俗语可以表达特殊的含义,下面这些话可以用什么数字俗语表达呢?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样东西两人平分(二一添作五)某人干事十分麻利(三下五除二)心里打小算盘(小九九)归根到底(九九归一)事情做成的把握大(十拿九稳)做的事很不容易,费了很大劲(九牛二虎之力)距离很远(十万八千里)二、他们的名字中都包含一个成语,想一想是什么?杜鹏程(鹏程万里)陈残云(风卷残云)王任重(任重道远)刘海粟(沧海一粟)丁慧中(秀外慧中)焦若愚(大智若愚)三、有一些歇后语通过汉字的谐音表达了特殊的含义,试着理解下面的歇后语并填空。

例句:宋江的军师---------- 吴用(无用)。

1.秃子打伞------------ (无发无天)(无法无天)2.孔夫子搬家---------- (尽(净)是书)(尽(净)是输)3.孕妇走独木桥-------- (挺儿走险)(铤而走险)4.针尖上挑毛巾-------- (不足为旗)(不足为奇)5.电线杆上绑鸡毛------ (好大的掸子)(好大的胆子)6.龙王爷搬家---------- (离海)(厉害)7.皮匠不带锥子-------- (针好)(真好)四、有一些句子由于所加标点符号不同会使表达的意思也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表义。

从前有一教书先生,他教书有一规矩,凡穷苦人家子弟,入学可分文不取,但凡富家子弟,学杂费以及各种孝敬必须非常优厚,他写下几句话,既代表了对前者的要求,也代表了对后者的要求,请各位同学来给这几句话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得出两个答案,以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 趣味语文-成语与数字 课件(共90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 趣味语文-成语与数字  课件(共90张PPT)
• 提高表达能力 • 了解时代变迁 • 认识历史人物 • 丰富文化积淀
再见
缩小
一叶知秋
从一片树叶的掉
落,知道秋天将要来 到,比喻由细微的迹 象看出形势的变化, 由现象或部分推知本 质或全体。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夸张
缩小
一叶知秋
千篇一律 一知半解 一席之地
对比
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
行对照比较的手法。
数量之比
一本万利
动作之比
一毛不拔
(连一根毛也不肯拔,比喻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铁公鸡——一毛不拔
四面八方 五光十色 千篇一律 万众一心
夸张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
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四面八方 五光十色 千篇一律 万众一心
夸张
夸大
千头万绪 一目十行 五颜六色 三令五申
夸张
成语与数字
猜猜成语
七上八下
(心中慌乱、不安)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三头六臂
(特别大的本领)
他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 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推三阻四
(以各种借口推脱)
半斤八两
(彼此不分上下)
他俩的本事是半斤八两。
七上八下 三头六臂 推三阻四 半斤八两
七上八下 三头六臂 推三阻四 半斤八两
一席之地
成语
简洁精辟 形象鲜明 内涵丰富 文化积淀
与 成语 数字
成语中包含着哪些数字?
一心一意
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 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三心二意
另一个学生呢,听着听着就走了神儿,好像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成语解释(完美打印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成语解释(完美打印版)

2020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一单元成语解释1.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

形容大地上到处充满明媚的春光。

2.风月无边形容美好的景色。

3.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或幻想中的脱离现实的场所或境地。

4.山外有山形容群山环绕的景象。

5.飞瀑流泉瀑布飞泻,泉水流淌。

6.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在天空中。

7.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8.蔚为壮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

第二单元成语解释9.浅尝辄止形容对事物不深入钻研,不求甚解。

10.囫囵吞枣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把枣整个儿吞下去。

比喻不加分析,不求理解,生吞活剥。

11.浮光掠影比喻印象很不深刻,像水面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12.不甚了了不是很明白。

13.天道酬勤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

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

14.熟能生巧技能熟练就会产生灵巧的办法。

15.寻根问底寻求根源,追究底细,形容什么事都要问个所以然。

16.无所不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形容人广见博识。

第三单元成语解释19.初出茅庐初次出来做事。

或比喻刚参加工作缺乏经验,还很幼稚。

20.才华横溢才能充分显露。

21.料事如神形容预料未来的事情非常准确。

22.胆大心细做事既果断又谨慎。

23.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24.死而后已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25.独木难支比喻崩溃之形势,非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支持、挽救。

也比喻艰巨的事情非一个人所能胜任。

26.回天无力比喻无法挽回严重的局势或病情。

第四单元成语解释27.白衣天使是人们对医护工作者的尊称。

28.玉洁冰清像玉和冰一样洁净。

比喻人的操行洁白。

29.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帮助受伤的人。

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0.处变不惊面对变乱,能镇定自若,不惊慌。

31.万众一心千千万万的人一条心。

32.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成语故事与用法学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成语故事与用法学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成语故事与用法学习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组,由于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于学习语文和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对成语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具体,下面我将为大家重点介绍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成语故事与用法。

一、趋之若骛成语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名叫暴女的女子,她聪明伶俐,才貌出众。

暴女一直暗恋着齐宣王,希望能得到他的芳心。

为了引起齐宣王的注意,她绞尽脑汁,不断变换打扮,并让人在她经常经过的地方撒满美丽的花朵。

齐宣王经常路过那里,被花朵的美丽所吸引,于是暴女很快就成为了宫廷中的有名人物。

这个故事寓意着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常常表现得毫不顾忌,甚至逾越道德底线。

用法解释:趋之若骛形容人们争相追赶、贪图名利的样子,常常夸张其词,表示对某种目标的高度追求。

二、掩耳盗铃成语故事:传说有一个小偷入室偷盗,而主人正在睡觉。

小偷为了不被主人听见,便用一只手掩住了自己的耳朵。

此时,主人的钟声突然响起,小偷以为是主人醒了,紧张地跳起来,一把抓住了主人的大铃。

小偷高兴地偷到了主人的铃,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就像掩着自己的耳朵,却被钟声所发现一样荒唐可笑。

用法解释:掩耳盗铃比喻明知道真相却故意回避,自欺欺人,不愿正视事实的愚蠢行为。

三、鹤立鸡群成语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名叫严子陵的画家,他画的鹤非常生动、栩栩如生。

世人称赞他的画作,说这些鹤站在群鸡当中,仿佛在高耸突出,独立不群。

因此,"鹤立鸡群"成为表示某人与众不同,突出出众的比喻。

用法解释: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因为才华、智慧或能力出众,而在大多数人中脱颖而出,独具特色。

四、画蛇添足成语故事:古代有一个人会画蛇,他一次在画上画了一条蛇。

一位路过的人告诉他:“你画的蛇已经很完美了,但是为了让它更加逼真,你可以为它加上一双脚。

”那个人听从了这个建议,在蛇的底部画上了两只蛇脚。

这样一来,蛇就多了一对多余的脚,看起来非常滑稽可笑。

2020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词语专项及答案精选

2020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词语专项及答案精选

词语专项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suì dào shā tān biān fú lǎo yīng bèn zhòng()()()()()chōng shuā yōu lǜ téng luó xiāo sǎ suì dào()()()()()zǐ sè wǎn xiáǒu rán pì rú mí màn()()()()()qiān bǐ yōng yǒu chú chòu qián kūn wéi chí()()()()()guī jǔ dù juān tǎo yàn tí xǐng jiě mèn()()()()()二、我会写出下面缺少的量词。

一()风景一()玻璃一()小河一()桃花一()画卷一()母鸡一()铃铛一()花瓣一()春雨一()鸭子一()丝绸一()松脂一()松树一()黑影一()衣服一()轮船一()毫毛一()刺刀一()项链一()民房一()材料一()枪响一()冰凌一()木桌一()光华一()冷汗一()盘子一()壮举一()线团一()醉拳一()芦苇一()阳光一()英雄一()活鱼一()钻石一()眼睛一()镜子一()火车一()花园一()死尸一()步枪一()下午一()森林一()帐篷三、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风趣——()朴素——()时令——()华丽——()独特——()鲜嫩——()率领——()照例——()倘若——()甜蜜——()慰藉——()闪烁——()真切——()阔达——()复杂——()怒吼——()仍旧——()推测——()详细——()冲刷——()迟钝——()轻灵——()浮现——()根据——()假说——()后代——()过程——()小巧——()支撑——()温顺——()生存——()开辟——()新奇——()兴起——()对象——()具备——()特性——()功能——()效力——()交叉——()指挥——()节拍——()寂静——()朦胧——()的确——()尽职——()解闷——()勇猛——()淘气——()跌倒——()反抗——()理由——()讨厌——()忠厚——()心事——()预备——()必然——()啼叫——()即将——()呵斥——()昂首——()不仅——()聚集——()允许——()主宰——()荒凉——()尸首——()岗位——()侍候——()附近——()敏捷——()譬如——()分辨——()明艳——()念书——()慌忙——()发愣——()规矩——()每逢——()观赏——()清静——()合适——()名目——()宽广——()四、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组-语文园地六-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六组-语文园地六-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
杏林春满 誉满杏林
救死扶伤 妙手回春
(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教学反思
积累成语一是为了理解,二是为了运用。一篇佳作如果是一幅织锦,那么点缀其间的成语就是增添上去的朵朵绮花,也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这则成语故事内容短,道理浅显易懂,因此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去学习。授课开始我就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让学生们对成语故事的内容有所了解。内容讲授完后让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等形式,给学生独立展示能力的平台。先初读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再精读课文,围绕课件中展示的几道思考题来学习,以便明白这则成语故事的深刻含义。最后将成语用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董奉为什么感到欣慰?最后,他得到报酬了吗?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你觉得董奉是一个怎样的医生?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感悟,全班交流。(板书: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3.教师:这样的一位好医生,人们怎能不夸奖他,不敬重他?看,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杏林春满。齐读最后一段。(板书:誉满杏林)
4.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成语故事,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进行补充。
《语文园地六-成语故事》课件(1)
三、研读故事,感悟体会。
1.(播放《语文园地六-成语故事》课件(2).ppt,出示要求,引导感悟。)研读成语故事,思考:
(1)董奉为病人治好病后,是怎么做的?
(2)从哪里能看出董奉治好了很多人?
引导理解:“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
(3)从“十几年”这个词语里能体会出什么?
2.板书成语:杏林春满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成语。
2
讲授新课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出示要求,引导理解。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杏林春满”这篇成语故事。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趣味成语活动课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趣味成语活动课

趣味成语活动课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

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语言文字的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朵娇艳无比的奇葩——成语!它看似三言两语、惜墨如金,却能有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也能有小桥流水的幽情逸韵;还包含着深入浅出的金玉良言……二、积累检测主持人和积分员上场。

第一关:看图片,猜成语。

第二关:帮成语找朋友。

第三关:成语填空(地名)。

第四关:填成语,猜谜语。

第五关:成语之最。

三、运用联系1.观看相声视频《戏说成语》。

2.师问:你看完相声有什么体会啊?3.师小结:滥用成语,导致有的词不达意,有的重复罗嗦,因而贻笑大方!小小成语作用大,写好文章离不开它!4.帮忙修改句子。

(1)出示短文:我有一个同桌,他非常爱看书。

课间,我们总爱围着他,听他讲述《西游记》里的故事;听他朗诵李白的诗词;听他描绘恐龙的世界……一个个听得舍不得离去。

(2)请在加括号的地方用上合适的成语,看能不能使句子增色不少?请每组先讨论,再填一填。

出示填空:我有一个(勤学好问)的同桌,他非常爱看书,(手不释卷)。

课间,我们总爱围着他,听他(有声有色)地讲述《西游记》里(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故事;听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诵李白的诗词;听他(绘声绘色)地描绘(多姿多彩)的恐龙世界……个个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舍不得离去。

(3)汇报、交流、展示。

四、拓展延伸老师选择了几个画面,请大家选择你最想写的画面,用上合适的成语描写画面上的内容。

1.出示画面2.学生自由练写。

3.交流、展示。

五、总结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趣味成语
【知识窗】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积累学习】
一、常见成语及其出处。

“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
“鹬蚌相争”出于《战国策•燕策》;
“画蛇添足”出于《战国策•齐策》;
“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
“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
“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
“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
“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
“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
“痛心疾首”取自《左传》;
“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
“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
“吴下阿蒙”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
二、不同字数的成语。

四字成语:咬文嚼字、阳奉阴违、天花乱坠、当头棒喝
少于四字的成语: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
多于四字的成语: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三、成语之最。

最荒凉的地方----- 不毛之地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大的手----- 一手遮天最高的人----- 顶天立地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最长的一天----- 一日三秋
最昂贵的文章----- 一字千金最快的流速----- 一泻千里
最有胆量的人----- 胆大包天最惨重的失败----- 一败涂地
最珍贵的承诺----- 一诺千金最全面的手术----- 脱胎换骨
最大的幸运----- 九死一生最绝望的前途----- 山穷水尽
最便宜的东西----- 一文不值最艰难的争辩----- 理屈词穷
最悬殊的区别----- 天壤之别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最无作为的人----- 一事无成最有分量的话----- 一言九鼎四、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蛇鼠一窝、狼狈为奸、龙腾虎跃、
虎头蛇尾、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
五、常见成语故事分类识记。

1.寓言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
2.神话成语故事:画龙点睛、叶公好龙、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开天辟地
3.历史成语故事: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三顾茅庐、卧薪尝胆
【习题练兵场】
一、趣味成语填空。

近义词:穷途末路——(走投无路)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石沉大海——(泥牛入海)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反义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畅所欲言—(哑口无言)高瞻远瞩—(鼠目寸光)惹是生非—(安分守己)
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二、成语不离“舌”。

例: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巴舌)
1.形容随声附和、学人说话。

(鹦鹉学舌)
2.形容惊诧无语,无言以对。

(瞠目结舌)
3.形容不擅辞令,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笨嘴拙舌)
4.形容能说会道,辩论激烈。

(唇枪舌剑)
三、数字猜成语。

例:12345609(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3.5 (不三不四)
5 10 (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四、你会补全这些带“马”的成语吗?
(快)马加鞭(汗)马功劳(天)马行空(老)马识途(青)梅竹马(走)马观花(指)鹿为马(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害)群之马(塞)翁失马(人)困马乏(金)戈铁马(车)水马龙(人)仰马翻(悬)崖勒马
五、照样子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所填的字应组成我国省、市的名称。

例:重于泰(山)(东)山再起
同舟共(济)(南)征北战人山人(海)(南)辕北辙
五湖四(海)(口)是心非跃然纸(上)(海)阔天空
见多识(广)(东)山再起风卷残(云)(南)柯一梦
声东击(西)(安)居乐业荣华富(贵)(阳)春白雪六、反义词组成成语。

在成语中有不少反义词组成的成语,你能根据示例填写吗?
示例:(大)同(小)异名(存)实(亡)(黑)(白)分明
扶(老)携(幼)一(劳)永(逸)争(先)恐(后)转(危)为(安)同(生/甘)共(死/苦)(冷)嘲(热)讽
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车库的小棍儿
在悉尼,正赶上朋友迁居,就一起高高兴兴地帮他忙活了。

这是樱桃小区的一栋别墅(shù),原房主是一对老年夫妇,迁居去了墨尔本。

人去楼空,留下的是一个整洁得几乎无可挑剔(tī)的空间,看得出老人离去前的精心。

意外的是,车库没有整理利索,在车库近墙的一头,悬空垂着一根细细的小棍儿。

当汽车驶入车库,不经意地发现这棍儿挡在前头,赶紧停车,还是碰着了,于是那小棍儿便轻晃着,拍打着车头。

我责怪主人的疏忽,正准备下车摘除这一多余的障碍物,却意外发现这根小棍的位置正好对准了车子的停放线。

进而悟到了一个小小的生活智慧,进入车库,
只要车头一碰到那小棍,就知道车正在恰当位置,而不必瞻前顾后
....,调校(jiào)车位,往复繁琐(suǒ)了。

于是拨动几下小棍儿,看其晃动,遥想着这对澳洲老人的幽默情趣,不禁会心一笑。

在厨房的餐桌上,进一步看到了有关这根小棍的文字说明。

那是老人留给新屋主的一封信,里面除了详列这把钥匙管什么,那把锁头怎么开,电表气表怎么结算一大堆必要交代外,还特别说到了这根小棍儿。

“以前我们常为泊车入库的位置费心。

开不够位,车库门下不来。

曾经在墙边做过记号,却不易识别对齐,也费事。

有次,我太太在车库给灯影‘碰’了一下,知是虚影,倒也生出这个主意,于是有了这根小棍儿,一碰,就停车,不会有差。

搬家清理时曾想卸去这一完全是我们自备的赘.(zhuì)物.,但转而想到您也许会有同样的需要,故意留下了。

如以为多余,则请代为摘除为谢。

祝您在这里生活得愉快。


为一根小棍儿,留下一段文字,犹如在读一篇小小说,好纯情。

之后,每一次泊车,碰动那小棍儿,就会想起那对老人从未见过的笑貌来。

1.根据词语意思解释带点字的含义。

①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②赘物: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2.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意外的是,车库没有整理利索。

”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意外?
答:因为作者先看到房子里收拾得十分利索,但车库里还遗留着小棍,所以感到意外。

②“搬家清理曾想卸去这一完全是我们自备的赘物。

”为什么称这小棍儿为赘物?答: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认为这个小棍不是原有的,也许新房主未必需要,显得多余无用,所以称之为“赘物”。

3.澳洲夫妇为什么在车库里留下一根小棍儿?
答:因为车入库后,车头一碰到那棍儿,恰好是停车的最好的位置,这给停车人带来方便。

4.作者为什么看着晃动的小棍儿会心一笑?
答:因为作者澳洲夫妇明白了老人的用意,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智慧、情趣,所以会心一笑。

【创意风暴】
刘伯温的画谏
朱元璋登基不久,准备封赏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和自己的亲戚朋友,可是他想了想倒是有点为难:功臣有数,而沾亲带故的七亲六戚却多如牛毛,要是每个人都封他个官职,不就成了无功受禄、滥竽充数吗?要是不封亲戚朋友为官,人家背后又会说三道四,讲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六亲不认,再说面子上也过意不去。

为此,明太祖举棋不定,闷闷不乐。

军师刘伯温深知明太祖的矛盾心情,又不便直言进谏,于是画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大丈夫,头上竖着一束束乱得如麻的头发,每束头发上都顶着一顶小帽子。

画毕,敬献给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细细观赏,百思不解画中含意。

想了一夜,终于恍然大悟。

次日一早,明太祖召见刘伯温,笑道:“爱卿此画进谏得好,朕即采纳。

”从此,朱元璋只封有功之臣,不再封亲戚朋友为官了。

你知道刘伯温那幅画的奥妙所在吗?
答案:冠(官)多发(法)乱
【资料库】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存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每课一诗】
入京
【明】于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自古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做到“三抓”:
1、抓态度: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准确、工整、清洁,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

2、抓技能: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

3、抓能力: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