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 八上)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为了更好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开展“文化遗产”评选活动。

作为一位文物工作者,你将被邀请参加市里面举行的“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发布会,请你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向发言人提问。

1.作为文物工作者,你会向发言人提供哪些问题?请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文化遗产评选的对象是什么?)B文化遗产评选条件(或标准)是什么?C文化遗产评选的流程有哪些?D为什么要举行“文化遗产评选”活动?2.作为发布会的发言人,面对文物工作者的提问,请你结合课本资料一和“《世界遗产名录》评选标准”“世界遗产的申报程序”进行回答。

A文化遗产包含哪些?(根据资料一回答)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备课(部编版)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备课(部编版)
-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学生明白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举例解释:
-以故宫为例,讲解其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以传统节日为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关注其面临的现代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价值: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认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分布: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了解它们在我国地理和文化背景下的分布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分类、价值和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们设计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海报,以展示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3.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实践与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参与文化遗产的探访和保护活动,提高实践与探究能力。
5.塑造良好审美情趣:了解和欣赏各类文化遗产,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
6.培养家国情怀: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家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介绍标志:图案(按照一定顺序)+文字
(1)标志呈圆形,正中间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 飞行,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2)标志上方 是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是汉语拼音 “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寓意。
“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 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作品,所 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 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 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 命感。这个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 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们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持有的精神价值,是 各社会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让我们同心协力, 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这些宝贵的人类文 明吧。
推荐理由:特点、艺术价值、精神象征、历史作用、影响等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大___足__石___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①___雕___刻___技__艺___精__湛___,___具__有___极___高__的___艺__术___价___值_______ ②__内___容__丰___富___,__文___化__内___涵___深__刻___,___是__研___究__巴___蜀___文__化___的__重___要___历史资料。
人漆艺第三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冯才志先生来为大家做“巴人漆艺之传承”
主题讲座。学校让小明打电话邀请冯先生来参加,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
冯先生,您好,我是涪陵二十一中的学生小明。我们学校近期在开展 “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您作为巴人漆艺第三代非物质文 化传承人,相信您对漆画技艺的传承有很多感触。不知您能否在百忙中 抽出时间,于12月9日下午3点在我校五楼会议室为我们做一场“巴人漆 艺之传承”的主题讲座?我们非常期待您来分享你的创新之旅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是一个以学生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学习单元。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实例。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学生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意识可能较为薄弱,对于如何正确对待和保护文化遗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积累相关经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保护方法,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采访等实践活动,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保护方法,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身边的文化遗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和保护方法,介绍我国的文化遗产体系。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采访,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成果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建议。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

(4)请结合以下两则同学们收集的关于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谈谈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涢山祭祀歌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先祖们遭受到自然灾害的 袭击,又无法解释,为了生存而进行祭天、祭地、祭神的“郊祭”活动,以求获 得保佑。通过历代的演变,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祭祀议程。至今,仍流传于曾都 区三里岗、洪山一带。但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这一艺术情势及其渊源已 处于濒临湮没的地步。不仅如此,我市最为突出的特色文化随州花鼓戏、益阳大 鼓、随南民歌(打硪号子)、随州民间舞蹈“三独”(独角兽、独人轿、独轮 车)、板凳龙舞、民间体育舞蹈《摔跤》、九莲灯舞等,也由于多种原因,其中 一些正濒临灭亡。
A.炎帝神农传说 B.曾侯乙编钟 C.炎帝祭典
D.打锣鼓
E.大洪山金顶
F.随州花鼓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
(2)从统计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很多问题,其 中最大的问题是人们的认识不够。 (3)针对此种情况,你认为当前我们最需 要做的是什么?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非遗保护知识。
4.什么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2005年8月1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成都 金沙“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1)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标志呈圆形,正中间是四只神鸟环绕着太阳飞行,专家
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标志上方是简体中文“中国文化 遗产”;下方是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
某中学开展了“走进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 请你存 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 情势。它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 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八上 部编)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八上 部编)

严格调制,运用独特的雕刻艺术手法,经过古
法烧制而成。
它在艺术制作上既保持了古黑陶“黑、薄、
光、细”的传统风格,又结合各个历史时期 遗
产 的艺术精华,造型典雅、稳重、精美、别致,
概 述
无釉而乌黑发亮,突显高贵、典雅、古朴、
神秘的特色。济阳黑陶工艺品久负盛名,远
销世界各地。
申报书示例: 铁王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不但花艳,庶民还以其籽实制作河漏,很是美
味。”侍者说着,竟然流起口水。钩弋夫人新
奇不已,何种美味竟然令皇家侍从都流口水,
便将之告于汉武帝。汉武帝遂下诏,遍访民间
厨艺高超者进宫制作饸饹。汉武帝看着面前油
历 汪汪的饸饹,不觉胃口大开,一连吃了好几碗,
史 于是龙颜大悦,赐为御宴。荞面饸饹作为御宴
渊 源
佳品,配料红、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 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 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 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中华儿女 细心呵护。唯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 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研讨练习
题一: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 文化之乡,这里留存着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 遗产。资水中学201班开展以“益阳三国文化”为 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实地考察并撰写申请报告 (1)利用周末 休息时间,实地考察拟申报的项目。以某古代建 筑为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考察前,了解该建 筑背景资料,准备笔记本、相机、录音笔等工具, 并了解交通路线,注意组员安全。考察中,详细 记录观察所得,并注意摄取音像资料,访问权威 人士,深入了解该建筑的独特价值。另外,要注

部编版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6: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6: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课件
遗产类别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所在地
山东泰安
遗产概述
泰山,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5A级景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
申请文化遗产
1.实地考察或通过阅读书籍、网上搜索等情势获取资料。
2.小组分工合作,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3.报告最好图文并茂,注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景观的特殊魅力。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的撰写。
1.建筑概述;2.人文、历史价值;3.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4.拟采取的保护措施。
以古代建筑为例
《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的撰写。
以古琴艺术为例
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选一名“申遗代表”,负责介绍小组推举项目。 2.每小组推选一名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 3.语文老师、主持人、各组组长确定流程、规则、标准等内容。
思路分析: (2)根据诗中”秋影“可判断季节为秋季,由”九月“”登高“”菊花“等字眼可判断出节日为重阳节。因为重阳节为九月九日,有”登高“”喝酒赏菊“等习俗,可联系我们学过的重阳节的诗句。
答案示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课时作业(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1.八年级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妍加入了“最美乡音组”,小组将要在串场河畔的盐城水街举行淮剧汇报演出活动。

(1)【志愿服务】你准备做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要先征求妈妈的意见。

妈妈说:“淮剧重要还是学习重要?志愿服务能给你中考加分吗?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多做几道题吧!”你争辩道:“妈妈,。

”听完你的话,妈妈点了点头。

(2)【文化布置】演出前,你和小妍先到水街“漂舟戏苑”进行文化布置。

在小妍带来的三副对联中,你发现有一副不合适,请指出来,并向小妍解释原因。

第1副:一腔淮剧神舟韵万里盐场国库银第2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第3副:七尺躯扮千般样五丈台走万里天第副不合适,原因是(3)【乡音探究】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对淮剧的唱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妍找来此次演出曲目的唱本片段,现在请你和她一起探究:淮剧的唱词有哪些特点?客堂间,先打扫,厨房内把热水烧,煤炉子扇得火直冒,我再淘米下锅把粥熬,萝卜干子切切好,抽空档上街排队买油条。

——《买油条》街上行人少,店堂多萧条。

石灰店里头白靠白,剪刀店里头刀铲刀,铁匠店里头硬打硬,馒头店里糕堆糕。

——《刘贵成私访》自从去到金山后,那法海绊我在山头,想不到上山不肯让我走,勒逼许仙把心修。

……小和尚他将我来看守,许汉文未犯王法被幽囚。

——《白蛇传》2.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推荐文化遗产】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2)【邀请文化名人】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

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

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参考答案1.(1)淮剧是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师告诉我们要全方面发展,而且去做志愿者的同时,我也可以欣赏优美的淮剧,陶冶我的情操,劳逸结合,让我收获更多(2)2这副对联适合用于赞美风景,和淮剧主题不切合,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也不符合对盐城地理环境的描述,盐城没有山,是平原地貌,所以不适合放在此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认知文化遗产。

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

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假期里你们出去玩了吗,有没有去历史古迹旅游?
学生:有!学生:没有!
老师:我们来看几组照片,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名胜古迹,是不是有同学去过了。

(展示图片)
学生自由回答照片中所示的文物古迹。

长城故宫明清皇家陵墓秦始皇兵马俑云南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四川都江堰重庆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周口店
老师:对的。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名胜古迹,也包括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等。

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
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昆曲、古琴、木卡姆、蒙古长调、黄鹤楼传说、湖北大鼓、等都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4.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题一: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1.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题二: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

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

资水中学201班开展以“益阳三国文化”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请你参加。

材料一:吴蜀双方在益阳对垒争锋,留下了一批历史遗迹,如鲁肃堤、马良湖、关羽濑等。

材料二:益阳文化墨客历来喜欢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吟诗作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民间通过讲故事、演花鼓戏、唱歌谣等方式反映了三国历史,这些都成为益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信息收集
以上两则材料透露的共同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调查
在实地考察中,同学们发现许多三国遗迹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外地游客更不知道有这些名胜。

请你就这一情况向益阳市人民政府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艺汇演
班上排练了益阳花鼓戏《单刀赴会》,在全校师生会上汇报演出,请你以
主持人的身份作一个简短的开场白。

(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联探究
在考察资阳区林坳老武圣庙时,同学们录下了一副对联: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请写出对联中涉及的三国人物两个,并联系名著《三国演义》,写出其中一个人物的相关故事。

人物:(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益阳有丰富的“三国文化”遗产。

2.(1)加大对益阳三国文化遗迹的保护力度,对已损坏的遗迹进行有效修复。

(2)加大对益阳“三国文化”的宣传力度,并以此为契机开发益阳旅游资源。

3.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为了传承益阳民间艺术,弘扬“三国文化”,我们201班排练了益阳花鼓戏《单刀赴会》,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4.人物:刘备、张飞、诸葛亮、赵子龙(任意写出其中两个即可)故事名称:写出所填人物相关的故事即可。

示例:(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船借箭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向大家展示了很多关于文化遗产的相关图片,同时也讲述了很多文化遗产的现在的状况。

同学们兴趣都很大,而且都愿意自主探究文化遗产,效果非常好。

这一次我希望能够培养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