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
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规则(试行)

自然资办函〔2021〕371号附件3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规则(试行)二〇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3)1范围 (4)2引用标准和规范 (4)3术语和定义 (4)4提交成果 (5)5质检规则编码 (5)6质检规则分类 (12)6.1业务类质检规则 (12)6.1.1调查界线调整 (13)6.1.2土地权属状况更新 (15)6.1.3土地利用现状更新 (15)6.2通用类质检规则 (19)6.2.1成果数据完整性 (20)6.2.2元数据规范性 (20)6.2.3矢量数据规范性 (20)6.2.4变更规则 (22)6.2.5编号唯一性 (26)7附录质检规则 (27)前言为规范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工作,参照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适用于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工作需要的质量检查规则。
该质检规则将根据国土变更调查相关技术要求实时更新。
1 范围质检规则对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的质检对象、质检内容、质检尺度进行了说明。
质检规则主要适用于国土变更调查县级数据库质量检查。
2 引用标准和规范下列标准和规范所包含的条文,直接或间接决定了本质检规则中的条文。
本规则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质检规则的各方应留意使用下列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制定质检规则的依据,是以目前已经颁布的相关标准规范,包括: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28405 农用地定级规程GB/T 28407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 1053 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TD/T 1057-2020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国土变更调查技术规程(2020年度试用)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变更规则3 术语和定义(1)质量元素产品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征。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调查内容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调查内容(一)农村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调查及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县级为单位实施。
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调查农村土地调查范围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以相关权利人认定的权利界线进行调查。
第一次土地调查时已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且权属无变化,经核实无误的,可继续使用;已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经核实无误的,可继续使用,权属发生变化的,重新进行调查,并签署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土地权属有争议的,须进行调处,达成一致的,签署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达不成协议的,搁置争议,按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并填写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2、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类调查范围包括县级行政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
其中,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和特殊用地单独作为图斑处理,具体地类按《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细分。
3、调查方法农村土地调查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在调绘中,采用实地定性、影像定位相结合的原则,在计算机上,以影像为依据,将实地调查信息进行整理入库。
对于影像没有显示或影像不够清晰的地物,根据地物的多少、难易、大小等情况,可采用直接补测法、间接补测法、仪器补测法等方法,进行地物的位置、形状、范围补测。
(-)基本农田调查将划定和调整的基本农田图件上的基本农田位置、范围等,标绘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统计汇总出各级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状况,并登记上证,造册。
(三)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包括对已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地区的变更地籍调查和对未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地区的地籍调查,并对各类数据进行汇总统计。
具体调查执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
对已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宗地,经核实无误的,可继续使用。
权属发生变化的,重新进行调查,并签署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1、调查范围城镇土地调查包括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的地籍调查,按城市建城区和建制镇图斑划分原则确定范围界线。
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流程及技术方法

三调影像1米分辨率
航空正射影像图0.1米分辨率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勾绘要求)
勾
绘
要
求
3
新
增
地
三调影像1米分辨率
物
补
充
勾
绘
航空正射影像图0.1米分辨率
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外业调查图斑提取)
国家下发的不一致图斑 自主提取的不一致图斑 建设用地细化调查图斑 需调查标注土地利用特征的图斑
6外业调查及举证
对于交通便利,图斑集中的区域采用手持设备调查举证,图斑面积较大, 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利用无人机拍照举证。
举
证 及
注:红色范围
调
为国家提取的
查
不一致图斑、
图 斑
黄色范围为自
分
主提取的不一
布
致图斑(举证
图
及调查)
6外业调查及举证
建设用地细化调查
教堂,特殊用地 (09)
6外业调查及举证
谢 谢!
10 成果编制
(1)在成果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县级第三次土地调查报告。 (2)依据调查数据库应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县级土地利用挂图和 其他专题图件等。
11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按照作业的流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资料 搜集阶段、权属数据整合阶段、内业解译(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城镇村庄细 化打开)阶段、外业调查及举证阶段、数据库建设阶段、数据汇总分析阶段、 成果编制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国家、省厅的方案及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质检 标准。
2 县级土地调查流程
3资料搜集及应用
三权数据
不动产登记数据
国
农转用数据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界线及控制面积

9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坐标转换方法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1980西安坐标系向CGCS2000转换采用全国 统一的高精度高分率格网改正量。开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 转换软件,实现矢量数据(DLG)、影像数据(DOM)坐标转换。 优点: ①不受成图比例尺与成图区域大小的限制,确保同一地
理位置的转换改正量相同;②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的连续的转换改
(四)任意图斑椭球面积计算
③ 指 定 一 条 经 线 L0 ( 如 L0 = 60 ° ) , 这 样 多 边 形 ABCD 的 各 边 AB 、 BC 、 CD 、 DA 与 L0 就围成了 4 个 梯 形 图 块 ( ABB1A1 、 BCC1B1 、 CDD1C1 、 DAA1D1);
(四)任意图斑椭球面积计算
(六)计算中的取位及要求
① 高斯平面坐标保留4位小数,小数点后第5位四舍五入。 ② 高斯投影反解变换后的B、L以秒表示,秒后保留6位小数, 小数点后第7位四舍五入。
③ 椭球面积计算结果以平方米为单位,县级及以上控制面
积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小数点后第 2位四舍五入;其 他面积计算结果保留 2位小数,小数点后第 3 位四舍五入。
(三)高斯投影反解变换公式
(四)任意图斑椭球面积计算
1. 任意封闭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原理 应用公式(D.3)将任意封闭图斑高斯平面坐标进行高斯 投影反解变换计算,将高斯平面坐标换算为相应椭球的大 地坐标,再应用公式(D.1)计算图斑椭球面积,从而得到 任意封闭图斑的椭球面积。
(四)任意图斑椭球面积计算
(二)坐标系转换
鉴于坐标转换软件中转换数据为涉密资料,为确保软 件使用安全,要求各省(区、市)土地调查办指定一 家事业单位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对坐标转换软件进行管 理和使用,做好数据保密工作,组织完成本省、地、 县各级三次调查相关数据坐标转换工作。 6 月 27 日全国调查办在西安召开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坐标转换软件培训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定的事业单位参加了培训,会后 签订保密协议,并下发了转换软件。 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建立了“三调坐标转换技术服 务”微信群,各省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 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会负责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流程解读

州调查办职责:负责本地区三调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全省 统一要求,根据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编制本地区土地调查实 施方案和细则,并报省土地调查办批准;组织有关宣传培训;负 责县级成果质量和进度的监控并及时进行信息报送,对成果全面 检查;负责州级成果汇总;编制州级报告和图件。
县调查办职责:负责本地区土地调查的组织实施,对调查区 域内成果质量负总责,负责编制全县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细则;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当地群众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充实调查工作 人员,保证调查工作经费,并加强经费监督审计;开展实地调查 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对成果进行100%自查;按要求编写各类报 告和图件。
6、基于2000国家坐标系的坡度图及成果资料; 7、国家下发的疑似变化图斑; 8、田坎系数测算资料; 9、现有建制镇以上城镇地籍数据成果(需自行收集原城镇地籍基础控 制资料转换为于2000国家坐标系成果)。
二、由技术单位收集的资料有: 1、权属资料 1)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编制的权属界线图以及签订的《 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 2)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登记资料(县 国土资源局); 3)政府最新划定、调整、处理争议权属界线的图件、说明及有关文件 等确权资料(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4)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资料(县国土资源局); 5)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资料(县国土资源局);
省调查办职责:负责全省三调工作的组织实施,根据国家有关 调查方案、技术标准、规程等文件,编制青海省三调实施方案、 实施细则和相关文件,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备案核准后实施;负责 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日常性工作,组织召开相关会议; 对国家下发的调查资料和控制面积进行核实,及时将发现的问题 和意见进行反馈;以行政区域勘界资料为基础,确定省以下调查 界线和控制面积;负责完成各类基础资料的坐标转换工作;
0522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牛春盈

05 省级可通过土地调查云与国家同时获取互联网+照片,开展省级全面核查。
06
对地方拒不按照国家核查结果修改的,国家直接修改地类,并发给地方, 限期(15个工作日)内不上诉的,视为地方确认了国家修改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主要特点四:三次调查采用工作分类
在国标分类基础上,为满足管理需要和减轻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 作量,工作分类是对国标分类进行了适当的归并和增加。
3.调查精度
4.土地利用 现状分类 5.分幅、编号 及投影方式
优于1米分辨率、优于0.2米分辨率。 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200平方米; 农用地(不含设施农用地):400平方米; 其他地类:600平方米,不得低于1500平方米; 可统一提高最小调查面积。
采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
执行GB/T 13989-2012标准。
三次调查前期工作回顾
2016年下半年
总结二次调查经验,征集需求,梳
理调查技术条件,综合提出三次土地调查 任务和技术路线初步建议。
2017年下半年 形成《总体方案》,按照分步报批 的要求,先向国务院呈报开展三调的《请 示》,国务院发文部署三次调查工作。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2017上半年 开展了三次调查前期研究,土地调查新 技术试点,对任务、技术路线、技术方法 等进行验证。
01
三是三次土地调查对国家级内外业核 查中发现的不实地块信息,由国家组 织队伍依据核查结果,对调查成果进 行修正,并反馈地方予以确认,确保调 查成果的质量。
03
02
成果质量控制de措施:
为防止虚报瞒报建设用地,要求对遥感影像不能十分确定为建设用地的建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要点

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技术要点(一)调查比例尺及数学基础贵州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的比例尺不小于1:1万,城镇土地调查比例尺采用1:500,独立工矿调查比例尺不小于1:2000o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黄海高程系;标准分幅图采用3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
省级数据汇总完成后,统一进行转换为80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报国土资源部。
(二)基础数据选用原则为满足地类调查的准确性和现势性,采用国家统一提供的正射影像图(DOM)或我省更新调查制作的正射影像图(DOM)作为工作底图。
当同一地区具有多种数据时,数据选用原则:同时具备航空和航天影像时,优先选用航空影像;同时具有多个时相遥感数据时,优先选用最新时相的数据;同时具有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时,优先选用高分辨率数据;同时具有彩色和黑白遥感数据时,优先选用彩色数据。
(三)充分利用已有更新调查成果做好农村土地调查2004年以来,我省陆续完成了9个县(市、区、特区)的更新调查,并开展了41个县(市、区、特区)的更新调查,共投入经费约4000万元。
要充分利用已有更新调查资料,按照二次调查的技术要求,把更新调查的成果统一到二次调查的标准上来。
(四)行政区域界线及控制面积的确定第二次土地调查采用国家提供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以及民政部门提供的县级行政区域勘界成果,作为各级行政区域控制范围;由该界线计算所得行政区域面积,作为调查控制面积。
1、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确定省级的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国家提供的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作为我省土地调查的行政区域界线控制。
以图幅理论面积作为控制,计算图幅内界线各方椭球面积,汇总行政区域控制界线内所有图幅的面积,作为省级行政区域面积控制。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参照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的确定方法,由省统一制作计算。
2、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提供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和行政区域控制面积由国家统一提供。
土地调查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土地调查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31.汇总分为市(地)级、省(区、市)级和国家级汇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2. 汇总分为县级、市(地)级、省(区、市)级和国家级汇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3. 成果汇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调查成果汇总,第二阶段为统一时点调查成果汇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4. 成果汇总仅对初始调查成果进行汇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5 成果汇总仅对统一时点调查成果进行汇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6. 土地调查面积的计算,采用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斑面积。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7. 土地调查面积的计算,采用平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图斑面积。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8.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9.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0.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和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面积统计汇总单位采用平方米(m2)。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2. 汇总表中,所有表格中的耕地面积是一致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3. 汇总表中,所有表格中的耕地面积不全是一致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4. 《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5. 《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不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6. 《耕地种植类型面积统计表》中的耕地面积与《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中的耕地面积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2.土地调查控制界线的确定及调整
调查界线的调整
第三次土地调查乡级及乡级以上调查界线原则上应继承 最新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界线。县级及县级以上调查界线 如果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必须依据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文件,报全国土地调查办审核批准后方可调整。
15
2.土地调查控制界线的确定及调整
调查界线的调整
13
2.土地调查控制界线的确定及调整
调查控制界线的总体要求
第三次土地调查以各级行政界线为基础作为调查范围的 控制界线。 土地调查控制界线采取国家总体控制,国家负责统一组 织制作以省级行政界线为基础的调查界线,确定省级控 制面积;地方分级负责,省级负责省以下县级调查界线 和控制面积制作与确定,县级级负责县以下调查界线和 控制面积制作与确定。 各级调查的控制界线、控制面积,应在调查之前采取分 级统一制作、统一确定的方法,分级提供调查使用。 调查控制界线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调查界线(面积)与汇总 表格填写
2018年5月
第一部分 调查界线与面积
调查界线与面积
数学基础及坐标转换
土地调查控制界线的确定及调整
椭球面积计算及要求
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3
1.数学基础与坐标转换
1. 平面坐标系统 ☞ 大地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 高程系统
☞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 投影方式
省、市(地)、县级调查界线,应依据各级民政部门行 政区划调整相关文件调整。市(地)、县级调查界线由 省级负责完成调整,发到各县使用。 县级及县级以上界线调整的要求与年度变更调查一致。 乡(镇)级调查界线,依据县(区、市)人民政府等相 关文件由县级负责完成调整。 因成图精度等客观因素造成调查界线与DOM相对位置产 生位移的,由省统一组织,依据行政区域勘界成果中有 关界址的描述与DOM进行调查控制界线的调整,经界线 双方同意并提请双方民政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使用。界 线双方如有异议的不得调整。
不等应按面积比例平差。
通过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计算界线范围内总面积,从 而得到调查区域的控制面积。
31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调查区域控制面积计算
通过《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计算得到调查区域的控
制面积。 依据《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分别计算界线范围内本
6
1.数学基础与坐标转换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1980西安坐标系 转换方法是采用1:1万、1:5万图幅改正量进行坐标转换。 缺点: ①不同比例尺使用不同改正量,使得同一地理位
置在不同比例尺图中坐标转换改正量不同; ②同一比例尺转
换到80系可能存在缝隙,需要重新接边; ③坐标转换过程 需要人工操作,转换效率比较低。
行政区域的破幅控制面积之和,及整幅面积之和,调查区域控制面
积为本调查区域内所有整幅和本方破幅图幅面积之和。 下级调查区域控制面积之和应等于上一级调查区域控制面积。
33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调查区域控制面积计算
省级土地调查办公室组织依据国家下发的省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 县级控制界线制作数字化县级调查界线图,并制作全省及各县《图
17
3.椭球面积计算及要求
•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以不同调查比例尺(主比例尺为1: 5千)遥感影像为主要依据开展的调查。 • 地球是个椭球体。由于地球椭球表面同一纬度带上标准分 幅图的图幅理论面积是相等的,每一幅图中的图幅理论面
积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因此,土地调查获得的各种土地
面积,采用地球的椭球面积。 •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附录D《图幅理论面 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对图幅理论面积与图 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方法及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7
1.数学基础与坐标转换
•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为了充分利用二次调查以来 形成的各类数据,需要将已有“ 1980西安坐标系” 下的数据转换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才能 在三次调查中得到充分利用。
8
1.数学基础与坐标转换
全国调查办已委托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地测
量数据处理中心以省为单位制作“土地数据 2000国
24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三次调查沿用二次调查的方法,在调查之前先确定 各调查区域的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将矢量化的调 查界线落在标准分幅图上,采用逐级、逐图幅面积 控制方法,对各辖区调查面积进行控制。
25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标准分幅界线图制作及控制面积确定
省级土地调查办依据国家下发的省级调查控制界线,三
20
3.椭球面积计算及要求
计算中的取位及要求
• 高斯平面坐标保留4位小数,小数点后第5位四舍五入。
• 高斯投影反解变换后的B、L以秒表示,秒后保留6位小数,
小数点后第7位四舍五入。
• 椭球面积计算结果以平方米为单位,县级及以上控制面积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小数点后第2位四舍五入;其他面 积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小数点后第3位四舍五入。
21
3.椭球面积计算及要求
计算中的取位及要求 • 各种比例尺标准分幅图经差、纬差见表D.1。
• 在用大地坐标生成标准分幅图框时,要求在每条边框线的 整秒处插入加密点。 • 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下进行数据采集时,确保县级及以上行 政界线线段长度≤70米。
22
3.椭球面积计算及要求
计算中的取位及要求
• 在椭球面积计算过程中,线段长度>70米需要进行插值计 算,内插点仅作椭球面积计算使用,不应对线段进行分割; 内插点个数等于线段长度除以70,计算结果取整;在该线
度分幅。标准分幅图编号均以1:1 000 000地形图编号为基础采用行列编号
方法。
4
1.数学基础与坐标转换
5
1.数学基础与坐标转换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坐标系统采用的是“ 1980 西 安坐标系”,当时为了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全国 调查办制作了 1954 年北京坐标系向 1980 西安坐标 系转换软件提供各省使用。
11
2.土地调查控制界线的确定及调整
调查界线的来源
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批准的行政区域相邻的各有关人民政府行使行政 区域管辖权的分界线,包括省界、市(地)界、县(市、 区)界、乡(镇)界。 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采用最新的全国陆地行政 区域勘界成果确定的界线。 乡镇级行政区域界线,采用各县(市、区)最新确定的 界线。 民政部门行政勘界形成的成果主要有:勘界过程中形成 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及附图、界 桩成果表、界桩登记表、界桩照片和文字记录等。
次调查确定的坐标系、比例尺,对县级年度土地变更调
查界线进行坐标转换和调整更新,制作标准分幅数字化 的县级界线图,作为县级调查控制界线,发至各县使用。
26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标准分幅界线图制作及控制面积确定
县级土地调查办依据省下发的县级调查控制界线,三次 调查确定的坐标系、比例尺,制作标准分幅数字化的乡 级界线图,作为乡级调查控制界线。
16
2.土地调查控制界线的确定及调整
调查界线的调整
涉及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的,应以省为单位, 上报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的相关材料。提交的材料包 括: ——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调整的省级报告(包括行政区域 界线调整说明、并附省级及以上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调整前后全省分县控制面积对比表(包括调整前控 制面积、调整后控制面积及调整面积差值); ——涉及调整县区调整后的控制界线(shp格式)。
具体调查时,将标准分幅界线数据与正射影像图套合制
作调查底图,开展本行政辖区内的土地调查。
27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标准分幅界线图制作及控制面积确定
标准分幅控制界线图制作完成后,以标准分幅图为单位, 以图幅理论面积为控制,对标准分幅内的矢量界线数据 按椭球面积计算公式(《规程》附录D的D.1)分别计算
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软件,提供各省使用。
9
1.数学基础与坐标转换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1980西安坐标系向CGCS2000转换采用高 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 优点: ①不受成图比例尺与成图区域大小的限制,确保同一 地理位置的转换改正量相同;②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的连续的转换
改正量,克服了分区转换方法计算的改正量在相邻分区之间改正
12
2.土地调查控制界线的确定及调整
调查界线的总体要求
土地调查,是以完整的县级行政辖区为基本调查单位开 展调查。原则上一个土地调查单位只有一个控制范围, 不得以权属界线代替行政界线,形成一县多区域。 飞地由所在行政辖区调查统计,即调查的飞入地面积统 计在所在行政辖区内。 调查界线仅用于面积统计汇总,不作为权属调查的依据, 与之不相符的权属界线予以保留。 我省土地调查界线是以各级行政区界线为基础制作,包 括:省界、市(地)界、县(市、区)界、乡(镇)界。 调查界线不代表辖区行政管辖范围。
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计算各县级调查区域控制面积。
34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调查区域控制面积计算
各级控制面积计算完成后,按《规程》中附录 E的表 E.1控制面积汇
总表汇总本调查区域内各调查单位的控制面积,辖区总面积(控制 面积)=陆地总面积+岛屿面积。
段上进行均匀插值参与计算(如线段长度76米,内插点应
在38米处),内插点坐标为大地坐标B、L,单位为秒,保 留6位小数,小数点后第7位四舍五入。
23
4.土地调查控制面积的确定
控制面积是土地调查中调查面积的总体控制,是以 各级行政区域界线为控制界线,标准分幅图幅理论 面积为基础控制,计算的调查区域总面积(即控制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