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六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六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六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带答案解析)

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一)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 35.5 K—39 Ca—40 Ti—48 Cr—52 Fe—56 Cu—64 Zn—65 Ag—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0种 B.12种 C.14种 D.16种 2.下列有关离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溶于足量水中的离子方程式:Na+2H2O===Na++H2↑+2OH- B.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Cl-可以大量共存 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氨水与盐酸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H+4)>c(OH-)>c(H+) D.等物质的量的二元弱酸H2X与其钾盐K2X的混合溶液中c(K+)=c(H2X)+c(HX-)+c(X2-) 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按 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D.熔沸点:X2R>X2Y

2020年高三理综化学全真试题模拟(3) 解析带答案

2020年高三理综化学全真试题模拟 化 学 试 题(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4 Na-23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第I 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制餐具可以长期使用 B .因废弃物易污染环境,腈纶不宜大量取代棉、麻等天然材料 C .SiO 2用途广泛,因其高熔点的特性成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D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 解析: A 项,Al 对人体是有害的,不能长期使用,故错误; B 项,棉麻成分是纤维素,容易降解,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故正确; C 项,SiO 2成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不是利用其熔点高的特性,故错误; D 项,根据有机玻璃的名称,应是发生加聚反应,故错误。 答案 B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的双键数目为0.1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2N A C .6.2 g 白磷分子中含P —P 键为0.2N A D .7.8 g Na 2O 2和Na 2S 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 A 解析: A 项,丙烯酸中含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故1 mol 丙烯酸中含2 mol 双键,即0.1 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2N A ,故A 错误; B 项,标况下水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 错误; C 项,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磷原子与其他3个P 原子形成3个P -P 共价键,每 个P 原子形成的P -P 共价键数目为12 ×3,6.2 g 白磷含有0.2 mol P ,则0.2 mol P 原子形成0.3 mol P -P 键,含P -P 键为0.3N A ,故C 错误; D 项,Na 2O 2和Na 2S 均由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构成,摩尔质量均为78 g/mol,7.8 g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则0.1 mol 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 A ,故D 正确。

2020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数学(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皖江名校联盟2017级高三第一次联考 数学(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2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用铅笔在答题卡... 规定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1,2,3,4},B {x 3}x ==<{,则A B =I A.1,2,3}{ B.1,2}{ C.1x 3}x ≤<{ D.1x 3}x <<{ 2.已知复数z 满足(1)z i -=,则z = A. 1+ B.1- C.i D.-i 3.某地甲、乙、丙三所学校举行高三联考,三所学校参加联考的人数分别为300,400,500,现为了调查联考数学学科的成绩,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这三所学校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那么在乙学校中抽取的数学成绩的份数为 A. 30 B. 40 C.50 D. 80 4.已知m =1og 40.4,n =40.4,p =0.40.5,则 A.m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 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环烃 (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分子中含有4个五元环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B.一氯代物只有4种D.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B.a、b、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D.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 S 224还原为Na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 3 --

高三上学期理综化学试卷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12 S:32 Cl:35.5 Al:27 O:16 H:1 N:1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文献记载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 明代《天工开物》之《燔石·青矾》卷中“取入缸中浸三个小时,漉入釜中煎炼”, 运用了过滤的化学操作。 B.“欲去杂还纯,再入水煎炼┄倾入盆中,经宿结成白雪”采用了重结晶的方法。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硫黄升而为银朱”该过程应用了升华的 物理方法。 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Fe溶于过量稀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 C.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 D.1L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过量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Ca2++HCO3-+OH-=CaCO3↓+H2O B.Fe(OH)3溶于氢碘酸: Fe(OH)3 + 3H+ =Fe3+ + 3H2O C.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2A13++3CO32-+3H2O=2Al(OH)3↓+3CO2↑ D.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并加热:Ba2++ 2OH-+NH+4+ HCO3-NH3 ↑+2H2O+BaCO3↓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Fe3+、Na+、NO3﹣、A13+ B.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溶液中:K+、S2﹣、Cl﹣、HCO3﹣ C.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Fe2+、SO42﹣、Cl﹣ D.与金属铝反应只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H4+、Cl﹣、Na+、NO3﹣ 11、下列实验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5月联考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5月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实践证明,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与文明教育,能够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供重要抓手。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虽然审美教育的概念出现较晚,但人们很早就懂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并付诸实践。我国古代曾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西方,古希腊雅典的教育分为体操教育和缪斯教育,都包含着审美教育。 总体来看,审美教育所具有的特征能有效推动公民道德建设。首先,审美教育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象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蕴含在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之中。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象,他们一旦被艺术作品所表现也就成为艺术形象。审美教育可以通过这些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激发人们见贤思齐、学习英雄模范的内在动力。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怡情养性的心灵教育,是针对人们心灵的“知、情、意”的整体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转化为情感的感染力量,触及人们心灵的深处,进而提升公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再次,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动态教育,可以把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的情感感染,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给受教育者日积月累、润物无声的熏染。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具体可以从三个层面的审美教育入手。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也是审美教育的肇始。家庭教育应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善于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这就要求广大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善于以生动活泼的审美形式和艺术形式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家长应注重通过审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观念,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让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孩子心中扎根。 学校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审美教育促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审美教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审美教育应

2021年高三第六次模拟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六次模拟理综化学试 题 Word版含答案 第I卷(共42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7.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B.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氯原子,也可以表示氯离子 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水分子,也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 D.结构简式(CH3)2CHOH:可以表示1—丙醇,也可以表示2—丙醇 8.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是因为其还原产物为O2,对环境没有污染 B.王水是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1:3配成的混合物,可以溶解Au、Pt C.氨水能导电,说明氨气是电解质 D.新制备的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四种离子 9.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10.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少 D. 无法判断 11.有一澄清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H+、Fe3+、Fe2+、Al3+、AlO2-、CO32-、NO3-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mol/L的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

淀,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消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不含Fe3+和Fe2+ B.一定含有Al3+,Fe3+、Fe2+至少含有一种或两种皆有 C.溶液可能含有NO3- D.一定含有Fe3+ ,但一定不含Fe2+ 12.CsICl2是一种碱金属的多卤化物,这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CsI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硫酸生成 B.Cs显+1价,Cl显+l价,l显-l价 C.在CslCl2溶液中通入C12,有单质碘生成 D.Cs显+3价,I、Cl均显一l价 13.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化合价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也可表示为PbO·Pb2O3 B.CaC2能水解:CaC2+2H2O= Ca(OH)2 +C2H2↑, 则Al4C3也能水解:Al4C3+12H2O =4A1(OH)3 +3CH4↑ C.O2与Cu加热生成CuO,则S与Cu加热生成CuS D.SO2通入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第Ⅱ卷(共58分) 26.(共15分) 物质A~M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每个小三角形内的三种物质均至少含有第三周期中的一种相同元素,其他信息见下表:

高考2020届全国I卷理综化学全真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高考2020届全国I卷理综化学全真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7.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B.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②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H2,故A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构成反应物中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①→②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正确;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则①→②的过程放出能量,故C错误;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的过程中Ni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正确。 8.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 mol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吲哚的分子式为C8H7N,故A错误;苯环是平面正六边形,—CHO中C是sp2杂化,立体构型是平面形,因此苯甲醛中所有原子可能全部共面,故B错误;苯甲醛中含有醛基,能使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时,出现红色沉淀,中间体中不含醛基,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无现象,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故C正确;1 mol中间体中含有2 mol苯环和1 mol碳碳双键,因此1 mol中间体最多与7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9.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新课标III卷】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全国(III)卷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A.取20.00 mL盐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 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配制浓度为0.010的 1 mol L- ? 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 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中,含有0.6N A个中子 11B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 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9年12月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毕业班联考数学(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 2020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12月联考 数学(理)试题 2019年12月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2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第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 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已知公式:台体体积公式121(3V S S h = +其中S 1,S 2,h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底面积,下底面积,高。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 满足(1-2i)z =4+3i(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模等于 C. D.2.已知全集为R,集合A ={-2,-1,0,1,2},102x B x x -??=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答案选A。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高三理综化学试卷及答案

理综化学试卷 7.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侯德榜制碱法制备NaHCO3的原理是利用溶解度较大的物质制备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NO ,此转化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B.“雷雨肥庄稼”含义是N2最终转化成 3 C.“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中“金”为铜,说明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各组分金属 D.我国科学家利用蜡虫肠道菌群将塑料降解的时间由500年缩减到24小时,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 问题 8.实验室用SO2还原MnO2制备MnSO4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试剂可为Na2SO3溶液,其作用是除去SO2中的HCl B.装置D中水浴温度应控制在80 ℃左右,温度过高时反应速率可能减慢 C.将装置D中所得MnSO4溶液蒸干可获得纯净的MnSO4·H2O D.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2-3+H2O 9.旋烷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碳氢化合物,其张力较大。如下给出了几种旋烷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旋烷①与三甲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B.旋烷②的二氯代物种类数小于其十四氯代物的种类数 C.1 mol旋烷③完全燃烧时消耗20 mol O2,生成10 mol H2O

D .旋烷系列分子中含碳量为0. 9 10.2019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W 、X 、Y 、Z 均 为短周期元素,Y 的氧化物易形成酸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W X Y Z A .X 的简单氢化物为强酸 B .Z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Y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 .WY 2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X 单质能够从Z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Z 单质 11.下列实验方案与现象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与现象 A 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 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且颜色保持不变 B 证明酸性条件下,氧化 性:H 2O 2 > Fe 3 + 向Fe(NO 3)2溶液中滴加用硫酸酸化的H 2O 2溶液,溶液变黄色 C 证明同温下,溶度积常数:()sp sp 24AgCl Ag C O ()r K K > 向体积为100 mL 、浓度均为0.01 mol·L -1 的NaCl 和Na 2C r O 4混合溶液中滴加 0.01 mol·L -1AgNO 3溶液,先产 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砖红色沉淀24Ag CrO D 证明溶液X 中含有2-4 SO 向溶液X 中先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12.我国成功研发一种新型铝-石墨双离子电池,这种新型电池采用石墨、铝锂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以常规 锂盐和碳酸酯溶剂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C x (PF 6) +LiAl 放电 充电 xC + PF - 6+Li + +Al 。该电池放电时 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2月联考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 2019 届高三 12 月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 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 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吴伏美部族的围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 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围腾,改信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 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并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 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又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 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 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 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类黄为租宗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 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 民族不断壮大。 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 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正如德国思想家谢林所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 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只有两个一龙和黄帝。”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 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罐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封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 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鯀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 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 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 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 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 结奋丰.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古代神话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滋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 B.上古时代,每个部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例如龙是太吴伏義部族的图腾。 C.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有两条途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与内向认同,夷变为夏。 D.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奋斗、奉献、团结等精神.促进了华夏民族发展壮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神话在华夏民族凝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B.文章按历史时代顺序.清晰地揭示了龙如何一步步成为华夏民族统一图腾的过程。 C.文章引用德国思想家谢林的盲论,有力论证了龙图腾旗帜对于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 D,文章较为具体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 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 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 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 环烃(),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一氯代物只有4 种 C.分子中含有4 个五元环 D.所有原子处于同 一平面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 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 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 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 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a、b、 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D.d的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 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 还原为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 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3- D.M是阴离子交换膜

陕西省西安市2020届高三模拟一理综化学试题版含解析

1.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及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A.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能被酒精还原成硫酸铬而呈灰绿色用于酒驾检验,利用乙醇的还原性,A项正确;B.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B项错误;C.硫酸钡用作“钡餐”是利用其难溶于水和盐酸,C项正确;D.过氧化钠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是利用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D项正确;故选B。 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HCl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71g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SO3的混合物,含硫原子的数目为N A D.0.5mol乙醇中含有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3.5N A 【答案】D 【点睛】N A题为新课标高考的常见题型,综合考查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常见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等。题目难度中等。A项要注意HCl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全部电离;B项要注意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C项要注意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D项要结合乙醇的结构式和极性键的概念进行分析。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氟利昂-12的结构式为,该分子是平面型分子 B.苯与液溴混合后撤入铁粉发生了加成反应 C.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D.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3molNaHCO3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A.氟利昂-12中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该分子是四面体型分子,A项错误;B.苯与液溴混合后撤入铁粉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B项错误;C.C4H9—有 CH3CH2CH2CH2—、CH3CH2CH(CH3)—、(CH3)2CHCH2—、(CH3)3C—,共4种结构,故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C项正确;D.1mol羧基能与1mol碳酸氢钠反应,醇羟基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故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2molNaHCO3发生反应,D项错误;故选C。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国卷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L -1NH 4Cl 溶液中,NH 4+的数量为0.1N A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 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 2SO 4—H 2C 2O 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 3+ + 3e - ==== Al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12.改变0.1mol ?L -1二元弱酸H 2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 (X)(H A)(HA )(A ) c c c c δ--= ++]。

2020高三模拟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设计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 B.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丙烷与氯气反应可得到沸点不同的4 种二氯代物 D.乙酸和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10.“同位素示踪法,可帮助人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机理。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O2+2H218O=4NaOH+18O2↑ B.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C.NH 4Cl+2H2O NH3·2H2O+HCl D.CH3COOH + CH3CH218OH CH3CO18OCH2CH3 + H2O 11.已知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四种元家均为金属,则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B.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 若Hm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D.若四种元素只有一种为金属,则Z与Y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 12.我国科研人员以Zn和尖晶石型锰酸锌(ZnMn2O4)为电极材料,研制出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该电池 的总反应方程式:xZn + Zn1?x Mn2O4充电 放电 ZnMn2O4(0 < x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Zn2+向ZnMn2O4电极迁移 B.充电时,阳极反应:ZnMn2O4?2xe—=Zn1-x Mn2O4+xZn2+ C.放电时,每转移1mol e-,ZnMn2O4电极质量增加65g D.充放电过程中,只有Z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加入水的体积V(H2O)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 b>c>a C. 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 D.醋酸溶液稀释过程中,c(CH3COO-)/c(CH3COOH)不断增大 26.(14分)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2017年皖江名校联盟大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 1.D(“不去营造表达情感的环境、气氛和载体”不正确。) 2.B(“反映了功利心的增长以及人伦情的消失”不正确,原文说的“消长”是指减少和增长,“消”不能理解为“消失”。) 3.C(“使年轻人放弃洋节”不准确。原文只是说增加传统节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4.C(A.科利亚的高兴主要不是因为得到书籍;B.强加因果,“因而”错;D.对科利亚妻子的性格分析不恰当,说她“唯利是图”错;“当成废品”也不准确,原文中有“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之语。) 5.①没有文化。没有读过多少书,藏的书只记着名字而不记得内容。 ②很想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想让人看着有文化,想把姑母的书保存下来。 ③健忘麻木,妥协迁就。生活中的痛苦、烦恼,过一阵就忘记,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 (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6.①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改善住房条件、购买床、沙发、电视等生活用品,而缺少了对文化的需求; ②受现代新型传播方式的冲击,电视,电子书、ipad等现代化的工具方便迅捷,书籍不再是唯一的获取知识的渠道; ③一些人读书少,没有文化,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缺少读书的迫切要求。(每点2分,共6分。) 7.A(“从此”的说法不准确。根据原文,“造座结实的大桥”的宏伟誓言是茅以升少年时立下的。) 8.BE(A.“夜以继日苦读”不准确,白天的实习不能算是苦读。C. 茅以升的学习成绩优异体现其“爱国精神”在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D.“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张”不准确。) 9.①少年桥梁梦。儿时就对建桥有兴趣,立下建桥的宏伟誓言。 ②青年学桥梁专业。为实现建桥梦,国内外求学,努力学习。 ③修建钱塘江大桥。学成归国后,为我国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④建设教育工程之桥。为国家培养了桥梁建设人才。 ⑤架设知识之桥。毕生致力于科普,在科学和人民之间架设知识桥梁。(每点1分,共5分) 10.A(正确标点:堑成,深沟高垒,不可近,存孝遂窘。城中食尽,登城呼曰:“儿蒙王恩,位至将相,岂欲舍父子而附仇雠,乃存信构陷之耳。愿生见王一言而死。” ) 11.C(“用来表彰功劳卓著的功臣或百姓”错。) 12.C(“驱使士兵修筑堑壕”错,应是“纵容晋王的士兵修筑堑壕”。) 13.(1)第二年,赵和幽州发生矛盾,因为害怕就与晋讲和,反而派兵三万帮助晋攻击存孝,存孝环城自守。 (“明年”“有隙”“反”“婴”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康君立平时和存信友好,正当二人关系恶化的时候,康君立常常帮助存信来排挤存孝。(“相善” “交恶”“左右”“倾”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李存孝,代州飞狐人。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扩大地盘在代北得到他,留在帐下,赐姓名,收为养子, 常常跟随太祖当骑将。出兵山东,与孟方立争邢、洺、磁三州,存孝一直在行军作战。方立死,晋攻占三 州,存孝立功最多。存孝长臂善射,身穿重铠,背着长弓带着长矛,手舞铁棍,出入阵中,用两匹马跟从 自己,战斗激烈时换坐骑,上下如飞。以前存孝取潞州功劳最多,然而太祖用大将康君立当潞州留后,存 孝当汾州刺史,存孝自恃有功,气得几天不吃饭。存孝平时和存信有矛盾,存信诬告说:“存孝有二心, 常常回避不肯进攻赵。”存孝心内不安,于是归附梁,私下与赵通好,自己归附唐,并请求会合诸镇兵伐 晋。第二年,赵和幽州发生矛盾,因为害怕就与晋讲和,反而派兵三万帮助晋攻击存孝,存孝环城自守。 太祖亲自率兵逼近城,挖沟包围,存孝出兵冲击,壕沟挖不成。裨将袁奉韬派人对存孝说:“你害怕的是 晋王!晋王等壕沟挖成,将留下军队离开,诸将都不是你的对手,虽有濠沟又有什么作用?”存孝认为说 得对,放任晋兵挖了濠沟。深沟高垒,无法接近,存孝被困。城中粮尽,登城大喊:“儿蒙受王恩,位至 将相,哪里想舍去父子之情而归附仇敌,是存信诬陷我罢了。但愿活着见王说一句话再死。”太祖可怜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