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滕州市水资源概述

合集下载

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刘华峰;汪继学;王增辉;张学松;张贵丽;纪汶龙;李双
【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
【年(卷),期】2024(40)2
【摘要】浅层地下水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基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按照1点/16km^(2)的密度对滕州市浅层地下水进行调查,共采集地下水样品95件,分析Fe、Mn等35项指标。

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pH、CN^(-)、Cr^(6+)、溶解性总固体等21项指标含量基本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地下水规定的阀值,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影响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子是Fe 和总硬度,由原生地质环境及人类活动引起。

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用水安全提供基础性资料和决策依据。

【总页数】8页(P15-22)
【作者】刘华峰;汪继学;王增辉;张学松;张贵丽;纪汶龙;李双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8
【相关文献】
1.因子分析方法在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为例
2.巨野县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成因分析
3.金塔县浅层地下
水质量现状评价与治理对策分析4.河南省南部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特征分析与质量评价5.安徽当涂县地下水质量及地下水浅层防污性评价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滕州市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

滕州市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

滕州市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
满孝营;刘艳明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 滕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8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75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6,亩均占有量621m3,占全国亩均水平的34.9%,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该市本着开源、节流、保护、管理并举的方针,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对水资源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用水一齐抓,大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滕州市水务局先后多次荣获"全省取水许可管理和省水资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满孝营;刘艳明
【作者单位】滕州市水务局;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十大亮点统筹城乡就业——山东省滕州市创新劳动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J], 张照坤;秦献泰;
2.滕州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J], 张利;常程;杨震
3.滕州市加强山石资源管理成效显著 [J], 苗培君
4.滕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检查成效显著 [J], 刘海鹰; 姜晓斌; 朱有刚
5.全方位抓工作落实成效显著——滕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猪定点屠宰工作 [J], 李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滕州市认真做好资源水利文章

滕州市认真做好资源水利文章

滕州市认真做好资源水利文章
马运科;王学军;朱玮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滕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85亿m3,人均占有量375m3,建有大中小型水库28座和217处固定机电排灌站,配套机电井1.98万眼,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88%,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04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8km2,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4.3亿m3,日处理污水8万t的工程建成运行,基本形成了灌、排、引、蓄、补、调综合运用的水工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近两年来,该市在大搞水利建设的同时,围绕提高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这一目标,努力做好水资源的经营文章,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马运科;王学军;朱玮
【作者单位】滕州市河道管理处;滕州市河道管理处;滕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抓住课改新契机,做好科研兴教大文章——滕州市教育科研工作剪影 [J],
2.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 [J], 汪
恕诚
3.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 [J], 汪恕诚
4.云南冶金集团认真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大文章 [J], 胡忠坤;吴鹏飞
5.科学利用水利风景资源认真做好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 [J], 陈新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滕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措施浅析

提高滕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措施浅析

均陆上水面蒸发量 1217.6mm,年陆地 大,连丰、连枯周期性发生。受季风 升趋势。工业、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
蒸发量在 400 ~ 600mm 之间。
影响,年内降雨多集中 7、8 月份,占 的支柱型产业,其用水也占较大比重,
境内河流众多,共有大小河道近 48.77%,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导致洪 提高水资源经济承载力迫在眉睫。
2. 水资源特点
给,水资源人口载量达不到预期人口
2. 实行计划用水,提倡节约用水
(1)人均水资源量贫乏 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288.5 m3, 亩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 393.1m3,是山
数量,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 和谐发展。如果提高到 95%缺水情况 将更加严重。
树立“以供定需”新理念,在水 资源量零增长或负增长的趋势下,保 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48.7
预期人口 数量
(104 人)
158
预期 需水量 (108m3)
5.51
预期可供水 资源量
(108m3)
4.56
缺水率 (%)
17.2
390.2
163
6.36
5.12
19.5
400.0
183
7.32
5.86
19.9
水资源人口 载量
(104 人) 131
131
147
准,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降低工 业万元产值耗水量 ;农业方面,科学 合理地推广水肥一体精准灌溉,减少 单位面积用水定额 ;城镇生活用水方 面,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推广、使用 节水设施、器具 ;加强城镇供水管网 改造,降低管损。
221 座, 总 调 蓄 能 力 1.822 亿 m3 ;西 的影响,滕州市东、西部水资源量分 社会系统对自然水资源的开发程度、

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气候特征分析

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气候特征分析

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气候特征分析摘要根据滕州市1956~2005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腾州市近50年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变化趋势、阶段性和突变特征。

结果发现:近50年来,滕州年及夏季水资源呈显著减少趋势,水资源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丰枯期交替变化。

1976年发生年水资源偏丰向偏枯的气候突变,突变后年水资源平均值减少了39%。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水资源与降水量和蒸发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关键词水资源;气候特征;山东腾州滕州市是鲁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之一,经济发达,水资源需求相当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了解滕州市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对保持经济发展和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利用滕州市1956~2005年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量资料,用高桥浩一郎公式[1]计算并分析了滕州市水资源50年来变化特征。

目前常用的气象水文变化趋势分析方法有线性回归、累积距平以及Mann-Kendall检验法、滑动t检验[2]等。

在水文气象序列中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使用参数检验方法在非正态分布的数据和检验中更为适合。

2结果与分析2.1水资源的基本气候特征滕州市1956~2005年水资源特征量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年平均值为275.4mm;极大值为737.4mm,出现在1957年;极小值为37.5 mm,出现在2002年,极差达到699.9mm。

从各季水资源来看,夏秋季水资源与年水资源显著相关,特别是夏季水资源与年水资源相关系数高达0.942,达到极显著水平。

夏季水资源最丰富,占全年的73%;秋季次之,占全年的14%;春季第3,占全年的10%;冬季最少,占全年的3%。

变差系数以冬季最大,秋季次之,春季第3,夏季最小。

2.2水资源年及四季变化趋势分析近50年来滕州市年水资源呈显著减少趋势(图1、表2),气候倾向率为-33.0mm/10a。

滕州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滕州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强 水 资 源 管 理 和 水 资 源 费 征 收 工 作 的 通 知 》 《 州 市 量 水 和 滕 计 量 设 施 远 程 监 控 系 统 工 程 实 施 方 案 》 等 一 系 列 规 范 性 文
发展 及经济建设为宗 旨 . 以实现水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支撑经
济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为 目标 . 取 用 水 管 理 为 重 点 . 合 运 以 综 用 经 济 、 术 、 政 、 律 等 措 施 , 实 资 源 管 理 基 础 , 进 水 技 行 法 夯 推
63 亿 m ,其 中:地下水 资源量 3 2亿 m ,地表水 资源量 .1 , . 5 ,
33 . 6亿 m : 除 两 者 重 复 计 算 量 05 s扣 .7亿 m . 复 计 算 量 包 括 s重 河 道 渗 漏 外 。 量 、 库 塘 坝 渗 漏 补 给 者 和农 业 灌 溉 回渗 外 给 水 给 量 等 。 年 平 均 水 资 源 可 利 用 总 量 4O 多 .5亿 m . 中 地下 水 ,其

滕恻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张 利 1 常 程 1 杨 震 2
( 1滕 州 市水 资 源 管理 委 员会 办公 室 2滕 州 市水 政 监 察 大 队 山 东滕 州 2 7 0 750
摘 要 介 绍 滕 州 市水 资 源概 况 源 管 理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V2 34 T 1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2 9 6 (0 00 — 0 8 0 1 7 — 0 42 1 )5 0 6 — 3
管 理 . 别 是 实 现 了 城 乡 供 水 统 管 。之 后 又 设 立 了 市 节 约 用 特 水 办 公 室 、 立 了 市 城 乡 供 水 中 心 , 务 部 门 真 正 实 现 了 从 成 水

滕州概况

滕州概况

★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滕州市地处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属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滨湖。

海拔最高点596.6米,最低点33.5米。

低山丘陵区面积453.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5%;平原区面积91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6%;滨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9%。

全市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部和东南部为石灰岩山区,北部和东北部是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砂页岩石区。

全市共有大小山头453个,最高峰为莲青山摩天岭,高596.6米。

其次为龙山,主峰高415米。

被称为古滕八景之一的"谷翠双峰",东峰高400米,西峰高408米,两峰并起,其间洞壑玲珑、虚谷相连。

其他著名的山有小白山、染山、马安山、谷山、吉山、孤山、南龙山、落凤山等。

【气候条件】滕州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为66.4%。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年均日照2383小时,历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

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毫米,年降水量最高为1245.8毫米(1964年),最低为388.9毫米(1981年)。

年平均降水日为81.8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

气压平均为1007.1百帕。

年平均风速2.8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2%。

★物产资源【矿产资源】滕州是鲁南的能源基地、建材之乡,境内探明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地质储量49亿吨,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石灰石储量28亿吨,花岗岩13亿吨,水泥年产量600万吨。

河沙资源丰富,全是黄沙,粒度均匀,杂质少,表面积大,强度高,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此外,铝钒土、石英石、花岗岩、白云石、黑色胆石、萤石等也有一定的储量。

★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滕州市地处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属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描述滕州的地理概况

描述滕州的地理概况

描述滕州的地理概况地理位置: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北纬34°50′至35°17′和东经116°49′至117°24′之间。

东邻枣庄市山亭区,南邻枣庄市薛城区,西濒微山湖、接济宁市微山县,北邻济宁市邹城市。

市境东西45公里,南北46公里,面积1495.14平方公里。

自然环境: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临南四湖,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市可分为三个地貌区:低山丘陵区、平原区、滨湖区(即湖退区)。

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大小山头453个,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5个。

最高峰是莲青山摩天岭,海拔597米。

其他较著名的山峰有龙山,主峰海拔415米;曾被称为古滕八景之一的“谷翠双峰”,西峰海拔408米,东峰海拔400米。

全市300~400米的山峰49个、200~300米的山峰174个、200米以内的山峰216个,著名的山有小白山、染山、马安山、龙山、谷山、莲青山、吉山、孤山、南龙山、落凤山等。

河流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

大都发源于滕州市东、北部的山丘地带,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微山湖。

大小河道近10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左右的有22条,市内较大的山洪河道5条,主要有界河、北沙河、城河、郭河、薛河,从北到南分布均匀,担负着排涝任务。

界河,又名白水河,境内长25.4公里;北沙河,曾名龙河,境内长37.5公里;城河,俗称荆河,境内长42.7公里;薛河,古称薛水,又名十字河,境内长30公里。

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

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

2019年,全市平均气温为15.4℃,比常年(1981—2010年)偏高0.9℃。

极端最高气温为37.4℃,极端最低气温为-9.1℃。

年降水量为637.3毫米,较常年(1981—2010年)偏少57.7毫米。

年日照时数为2022.0小时,比常年(1981—2010年)偏少248.6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滕州市水资源概述
2.1 滕州市基本概况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北依齐鲁孔孟圣地曲阜邹城,南邻苏淮平原,东连沂蒙山,西接微山湖,地处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四省交界处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

城区面积达74.9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42.03平方公里。

该市地处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属于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

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滨湖。

海拔最高点596.6米,最低点33.5米。

全市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部和东南部为石灰岩山区,北部和东北部是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砂页岩区。

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为66.4%。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历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

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毫米,年降水量最高为1245.8毫米(1964年),最低为388.9毫米(1981年)。

年平均降水日为81.8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

气压平均为1007.1百帕。

年平均风速2.8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2%。

2.2 滕州市水资源总况及特点
滕州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21亿立方米,总储量约6.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2.55亿立方米,是我国北方的富水区。

滕州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大都发源于市东、北部的山丘地带,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微山湖。

全市共有大小河道近100条,有的自成体系,单独出境。

其中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的有2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条,多为老年性季节河道。

主要河道有城河、郭河、界河、北沙河、薛河、小苏河、小魏河、小龙河等。

境内泉水众多,据明代县志记有18泉,清代记有32泉,著名的有荆泉、羊庄泉群、魏庄泉群、马庄古泉。

荆泉为市区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源泉。

根据有关数据分析,该市水资源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四条:
一、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这不仅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该市水资源的一个特点。

根据2009年人口普查结果,该市人口约169.5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因此虽然水资源总储量比较丰富,但是该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6。

并且,由于该市环境普遍较差,水污染严重,污水治理力度欠缺,这也使得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更少。

二、河川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
这主要是该市的气候造成的。

该市地处山东省南部,经纬度范围分别是:34°50′N至35°17′N,116°48′E至117°23′E,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型气候,约80%的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主要是6—9月),冬春两季比较干旱,河流出现断流现象。

三、年水资源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丰枯水期交替变化
根据滕州市1956年至2005年的水资源数据分析:1956—1975年是丰水期,正距平年占60%;1976—1990年是枯水期,负距平年占93%;1991—1993年是第二个丰水期,正距平年占68%;1994—2002年是第二个枯水期,负距平年占100%,持续近9年;2003—2005年是第三个丰水期,正距平年占100%。

图1是“滕州市1956~2005年水资源年际变化累计距平曲线”,累计距平曲线显示年水资源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丰枯期交替变化,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该市大体经历了3个丰水期和2个枯水期。

图1 滕州市1956~2005年水资源年际变化累计距平曲线
四、降水量是影响该市水资源最显著的因子
表1是“滕州市水资源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降水量是影响该市水资源最显著的因子,两者呈正相关,年及四季相关系数均达到0.001的极其显著水平;其次是蒸发量,两者也是正相关,年及四季相关系数均达0.05的显著水平。

表1 滕州市水资源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全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降水量0.937 0.912 0.951 0.915 0.882
蒸发量0.423 0.716 0.330 0.632 0.703
平均气温-0.223 -0.235 -0.276 -0.098 -0.013
2.3滕州市降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概况
根据滕州市1956—1999年降水系列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745.77㎜,离差系数C
v
=0.30。

年际年内降水量变化大,年内降水多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的71.7%;7—8月份的降水占全年的49.2%。

年际间极值比是2.77。

根据1956—1999年地表径流系列,利用矩法计算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是
33579万立方米,C
v
=0.65。

不同频率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

表2 滕州市不同保证率水资源量
频率降水量/㎜地表水资源
量/万m³地下水资源
量/万m³
地下水开采
量/万m³
水资源总量
/万m³
多年平均745.7 33579 35196.1 32544.7 63055.4 20% 924.4 49281 43630.0 40344.0 73291.0 50% 723.6 29001 34110.2 31740.6 57609.2 75% 585.1 17540 28000.8 27025.1 41006.4 95% 419.5 7258 19569.3 18672.3 23861.5 滕州市多年平均天然入境水量约为33049.3万m³,境内产流33579万m³,天然出境水量是66628.3万m³;多年平均现状入境流量25863.7万m³,出境水量53004万m³;当地拦蓄利用量6398.7万m³,拦蓄利用率低,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滕州市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华北型沉积地层发育较全,岩性复杂,地质构造严格影响着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

结合水文条件,全市由东道西依次分为:羊庄盆地、荆泉断块、官桥断块、凫山断块和滕西平原5个水文地质单元。

滕西平原
地下水主要是孔隙水,其他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是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分布不等。

按照GB/T 14157—1993《水文地质术语》分类,根据集中参数模型均衡计算,滕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即多年平均补给量为35196万立方米。

对该市潜水和微承压水覆盖型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计算,全市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32544.7万立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