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师生关系如何定位 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师生关系论文和谐师生关系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和谐师生关系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和谐师生关系论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义与方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和谐,课堂教学也同样需要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意义1、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学生自觉性发挥程度而定。

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

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用不尽”,即所谓的“授人以鱼,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则享用不尽”。

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一名学生害怕或厌烦的教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仿佛蒙上了一层阴影,而当一位受学生尊敬、在学生中有威信的教师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们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进步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

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

3、有利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导致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形成一种愉快、生动活跃的校园学习气氛。

可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方法1、关爱每一个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

【论文】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论文】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论文】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原则。

教师应该从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文化背景中了解学生,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性。

教师应该尊重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提供合理的选择和自主权。

不应该强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行事,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主动探索新知识和新领域,学会用批判的、独立的、创新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应该尊重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也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二、及时反馈和支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尊重和理解,还需要风险和信任的共同培养。

教师应该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支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和引导。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疑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问,并及时给出解答。

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鼓励和赞美,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在接受学生的反馈时,教师要以平和心态处理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和建议,了解学生们对自己授课的反应和感受,不断改进授课方式和方法。

三、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家庭是师生关系发展的重要环节。

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可以为教师的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和便利,有助于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

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家长的权威,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出谋划策。

四、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

一个愉悦、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课堂管理,保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稳定;同时,教师要及时有效地处理课堂纠纷,减少因教学管理问题引起的不良师生关系的发生。

师生关系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论大学师生关系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包含了很多关系,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领导之间的关系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师生关系。

看了《死亡诗社》,我感触颇深。

那个老师是个很好的老师,他善于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兴趣,然后自己摸索着去学习,而不是像学校其他老师一样墨守成规,只知道叫学生们按照课本认真学习。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老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怎么生活,怎么自己学习。

如果学生在学校只是学会了一些科学知识,那只能说是这个学生的悲哀,没有碰到好老师。

我们要学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怎么生活,怎么学习。

到了大学也是一样,也许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那大学就改学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了。

大学老师,我觉得可以分成三类:课程老师,辅导员,各级领导。

首先是课程老师。

对于这类老师,我觉得我们之间就真的只是单纯的学知识与教知识的关系。

专业课老师可能一周还会多见几次面,也许我们还会去问题目。

但如果是选修课老师,那就真的是一周见一次面了。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了,学了一学期,老师也不一定能把班上的学生认全。

其实,这也不是老师的责任,老师的任务就是上课嘛,没必要认识班里的每一个同学。

但对我们学生来说就不一样了。

老师不认识我,我们可以想办法让老师记住我们。

可以通过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方式,增进老师对我们的映象,以此来让老师记住我们。

这样,我们与老师的关系就进了一步,就可以很好的改善师生关系了。

接着是辅导员。

在大学里,我们心灵接触最多应该就是辅导员吧。

刚进大学校园时,有什么事都是去找辅导员帮忙的。

所以,和辅导员的关系应该是最好的了。

但是,也有些同学会对辅导员有这样那样的意见。

因为辅导员的工作有时候会涉及到每个同学的切身利益问题,做不到各尽人意,就会有些负面影响。

作为学生,我们应积极领会辅导员老师的安排。

有什么自己觉得不妥的地方,不可自己放着,对辅导员产生误解,要大胆说出来。

这样,我们与他的关系才可以一帆风顺。

论文、师生关系

论文、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

教师的任务不在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要求教师必须屏弃传统的师生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真诚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要以真诚、真实的自我出现在学生面前,表里如一、真实可靠。

学生最不喜欢的就是老师总是装腔作势,成天板着脸孔、一幅道貌岸然的样子。

只有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学生才能真诚的接纳老师。

我每到一个新班上课会做好三件事,一、在第一堂课上会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经历、兴趣爱好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第二、和同学谈心,一个个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周围环境,个人交往和兴趣等情况,熟悉学生,交上朋友;三、仔细留心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和心理、性格特点,尽可能在较短时间里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

同时也使消除学生对我的陌生感和害怕心理。

在真诚相待的环境中,学生将学会宽容和理解,能够善待和接纳每一个人。

二、尊重学校里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作为教师应当放下师道尊严,视学生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

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辩。

在课堂上,当有学生打断你的思路时,不是一味的加以斥责,而是心平气和,耐心倾听。

当有学生对你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时,不是妄下断论,而是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理解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明显失当的,也应看到其行为后面的合理因素。

学生破坏纪律,可能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可能是因为有尚不了解的具体原因等。

学生背后的原因,经常是学生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

作为教师,不能对上述行为简单加以训斥,而应比他们更为敏感的想到和看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且找出其中的联系,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

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

师生关系论文(共5篇)第一篇:师生关系论文现代理论下的师生关系研究——“我”与“你”【摘要】自有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以来,师生关系就成了教育研究领域里经久不衰的话题。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经过了哪些演变;“我”与“你”是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何在现代理论下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本文将要试着简单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师生关系;“我-你”;现状;对策;建议Abstract Ever since the dawn of education this social phenome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come enduring topic in education research field.Histo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what evolution;“I” and “you” is a kind of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How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under the modern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simple this article will try to discuss some questions.Key wor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I-you”;The 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advice 引言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其他有关人员发生〔1〕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毕业论文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毕业论文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毕业论文《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目录摘要.......................................................................................... ...4 Abstract .............................................................................................5 引言(导言\绪论) ....................................................................................6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6)1.什么是师生关系 (7)2.师生关系的特点.................................................................................7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9)1(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9)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10)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早日适应社会...13 三、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13)1(外表形象 (13)2(个性特征 (14)3(教学方式与态度 (18)4(心理特征.......................................................................................18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 (15)1.提高自身的素质 (16)2.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17)3.热爱学生,赏识教学 (17)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五、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浅谈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毕业论文

浅谈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毕业论文

浅谈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毕业论文浅谈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摘要: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师生关系又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现今社会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创建和谐教育,进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与精神层次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期望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希望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

所以现代社会中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是社会人际关系在学校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师生交往;师生平等;宽松和谐;创新教育;现代教育观O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n the 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Abstract: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cial life part, while education proces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the most basic relations, society now requir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harmonious education, and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ety has very importa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uma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is promote the main character, expect to meet personal all-round development, fully explore each person's potential, hope to achieve maximum efficiency and the highest development. So modern social text relationship i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ducation process direct communication and what happened is social interpersonal contact, the embodiment of the school. Throughout the entire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lations education process, reflected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t tak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eds as the basi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sociates as the condition, is both education means and education purpose, to teacher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hope teacher can break the bondage, increasing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and further correction, diagnosis, improve teaching ability, innovation, however back to practice verification, continuously circulation, spiral from "extensive operation, thus type" to "science reasonable" type.Key words:student exchanges; students equality; a relaxed and harmonious;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al concept引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师生关系又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现今社会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创建和谐教育,进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师生关系论文范文3篇

师生关系论文范文3篇

师⽣关系论⽂范⽂3篇处理师⽣关系论⽂⽂章摘要:在素质教育改⾰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的主体作⽤,教师的主导作⽤;如何调动学⽣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更好的进⾏创造教育;对我们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名新时期的教育⼯作者,我在⼯作中深有体会,与学⽣建⽴⼀种良好的师⽣关系相当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

下⾯就为什么要与学⽣建⽴良好的师⽣关系,怎样建⽴良好的师⽣关系,谈谈⾃⼰的⼏点经验。

师⽣关系作为学校⽣活中的⼀个最基本的⼈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作的主要⼼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且是教师和学⽣之间进⾏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

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影响。

师⽣关系作为学⽣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的影响是全⾯⽽深刻。

⼀、对学⽣学习的影响约弗夫(S.L.YOVEFF,1972)对28所学校中的1672名地球学专业的学⽣和43名教师做了调查。

他发现,学⽣对学科的兴趣,和学⽣对教师的评价存在正⽐的关系。

其中教师对学⽣的热情关怀是学⽣对学科形成积极态度的⼀个重要因素。

教师对学⽣热情关怀,会使学⽣获得了学习的⾃信⼼,⽽这正是学⽣坚持学习、热爱学习所必须的。

正如⼀些学⽣所说的,"是因为这显⽰了教师对你的真正关⼼,只要感受到这⼀点,就能使你⾃⼰想学习"。

师⽣关系影响学⽣学习的另⼀个作⽤⽅⾯是,师⽣关系本⾝就营造了⼀种课堂⽓氛,⽽课堂⽓氛本⾝是影响学习的。

师⽣关系不良,课堂⽓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

⽽师⽣关系良好,课堂⽓氛温馨和谐,学⽣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

快乐的情境是学⽣喜欢的、趋向的,⽽在不好的课堂⽓氛下,学⽣会不⾃觉的想要逃避。

经过⼀段时间,这种情感也会泛化到学业上,影响学⽣的学习兴趣。

⼆、对学⽣性格发展的影响师⽣关系是学⽣⽣活环境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

良好的师⽣关系为学⽣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提供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师生关系如何定位作者:***单位:***************摘要: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当代和谐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

老师和学生永远是大学校园里的主角,但这两大主角之间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师生冲突等诸多不和谐的音符频频出现,这使其再次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焦点。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定位、沟通、挑战、和谐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本文重点从人际关系角度说明师生关系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当代大学校园里的师生关系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建议。

提到“师生关系”,让当代的大学生和大学教师都感到很困惑。

究竟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过错,本文或许能帮您找到问题的答案。

百度百科对师生关系的解释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师生交往状况分析及其特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等院校学生已不再处于被动的局面,而老师也逐渐失去了“闻道有先后”的优势,“师道尊严”的传统亦渐渐淡去,“学生没了敬畏感,老师少了神圣感”,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师生已走向冷漠化。

下面来分析一下当代高校师生关系所呈现的特点:1.师生交往少,关系逐渐冷漠化。

当代的大学生同他们的老师已渐行渐远,与此同时,大多数学生认为当前师生交往存在冷漠化,功利化的特点,更有甚者,还有同学认为大学生没有必要和老师进行交往。

师生除教学交流外,各自行色匆匆,哪怕见面很多人也会因人而异地打招呼,而即使是上课,教师与学生相隔一个讲台,也似乎隔了一个鸿沟,他们仅仅是认识的人,而不是亲密的人。

2.师生沟通渠道减少,感情交流不足。

现在师生交往中,基本都倾向于短信、邮件交流,一般也只与专业老师接触最密切。

除了上课,大多数的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几乎为零,还有一些大学生只会在受到惩罚或者是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

这说明当前的师生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

3.师生互信程度低,学生偏于消极逆反。

大学生在未进大学前就为自己勾勒了心中理想的大学,心中理想的大学老师。

到了大学之后,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理想中的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彼此信任的朋友关系被现实冲破。

对象牙塔过多的憧憬与设计,与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王国”、“自由国度”叛若鸿沟,大学生们往往因此产生过多的消极逆反情绪。

4.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形成独立个性。

对于一个人来说,上大学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其地位的肯定。

在大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地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悄悄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已经消除了中小学时对老师的依附,敬畏的心理,师生关系也从而变得疏远。

5.学生期望值高,老师人格魅力下降。

大部分学生对大学老师的期待比较高,学生希望和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希望老师能够从“师道尊严”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向亦师亦友型的关系转变。

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是有“渊博学识,文雅举止,幽默风趣,人格高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等诸多的素质。

大学生对高校老师的期望值普遍偏高,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毕竟不都是学生心中理想的神话,老师的知识储备,人格素养毕竟不是十全十美的。

二、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工作、心理、个人、道德关系有融洽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信息浪潮的冲击,高校师生关系间的矛盾、冲突频频发生,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谐的高校校园的创建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

为此,新时期,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要引导高校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经初步统计分析,目前,引起师生关系紧张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学生因素1.学生太过于“现实”的思想阻碍。

有些大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幻想,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之后就没有老师管教了,也没有作业了,就可以天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到了大学之后,有些学生认为上课不听课,旷课和不写作业都很正常,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学生活,形成了自认为很“现实”的思想,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

2.学生老师缺乏必要的交流。

由于高校教育和教学任务的繁琐,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已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充分的条件。

走马灯式更换的教师,流水似轮转的学生,师生之间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大部分公共理论课采取多班合上的“大课”制,教师因上大课到学期末也叫不上学生的名字,更谈不上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思想与个性等。

师生双方只有彼此充分认识和理解,才能实施有效教育与教学活动。

3.学生单一文凭观,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外部环境的诱导下,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

对学术不感兴趣,对讨论提不起精神,对独立科研没有信心,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认为没有什么意义,目的只有一个,拿到文凭去谋生。

以前的大学生,他们都用很长的时间准备毕业论文,经常和老师交换意见,论文经过了多次修改,毕业后论文才有可能全文发表。

那么现在呢?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还有多少学生愿意努力地、高质量地去完成毕业论文?(二)教师因素1.大学师范教育与工作实际有差距。

有许多年轻教师开始走上工作岗位都是雄心勃勃。

可现实是无情的,一旦他们在工作中遭到许多挫折后,他们觉得在大学期间有点没有让他们知道“那个世界的真相”的感觉。

因此,他们情绪开始波动,状态开始动摇。

这就为他们以后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创造思想条件。

2.老师角色自认的误区。

教师要有角色意识,要符合角色要求。

但是如果这个角色意识与行为“过分”的话,就可能造成教师的“强权”意识,即所谓的“师道尊严”,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就容易造成冲突。

最后,师生的“代沟”问题。

师生之间在年龄上存在着差距,这是客观的事实。

由于不同时代的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对同一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一样。

有些教师报怨,今天的孩子实在难教,与过去所谓“自己时代”的孩子不一样。

教师在观念与行为与学生存在着“沟”,因而造成师生关系恶化就在所难免了。

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合理。

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合乎期望的行为而导致的不满意,就会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从而引起学生的压抑、不满或怨恨情绪。

这种情况下的师生矛盾往往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有正确的要求,但帮助的方式不正确。

学生对教师不合乎期的行为的不满也是造成师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由于教师的个人特征或行为方式引起学生不满,学生就可能有意无意制造冲突,表示他们的不满情绪。

4.部分教师自律精神的不足。

在高校,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模块中,部分导师只负责招而不负责教。

学生愿意来找就找,不来找也不过问。

这还算好的,还有的是从不主动找学生,没有任务,没有管理,没有要求,没有交流,让学生自生自灭。

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导师缺乏自律,另一方面是导师遴选过于宽疏,没有硬条件约束,部分人不知道该如何带学生,自己只有一碗水,如何给人一桶水?最好的办法就是避而远之,实在不行了才硬着头皮见一下。

(三)学校因素1.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如今的高校面临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学校忙于找资金、扩专业、建校园,强调硬环境的建设,应付没完没了的检查。

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又过多依赖于课堂秩序的维护,而对如何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构建生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则很少关注。

师生之间的关系仅限于一间教室之内,没有沟通的氛围,没有沟通的渠道,没有沟通的内涵,只要把学生招进来送出去就万事大吉,大学没有了大学味。

2.学校制度设计的偏差。

对于教师来讲,说不关心学生,不希望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对的。

但客观地讲,有这个愿望未必有这个可能。

如今教师要评职称,要提高待遇,强有力的指挥棒就是科研成果、项目、经费、获奖等,而这些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靠自己去挤时间,去拼命,去积累,至于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给学生作有份量的学术报告,给学生做学术辅导,评职称时都是不可能拿到桌面上来的。

故在这样的指挥棒下,教师也只能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做与利益最相关的事,其他的事情能放则放。

所以说,有的学生说很难见到老师,难就难在这里。

3.大学学术精神的衰退。

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是出思想的地方,也是影响几代人精神的地方。

但观今日之大学,行政色彩浓厚,官本位意识强烈,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有限的资源被错误地配置。

一些做研究、做学问稍有成就的人,不是给你扣顶官帽,就是争着去要官帽,这样一来,有水平的学者都忙于事务去了,哪有时间和学生交流?在校园又能见到多少精彩的讲座?冷清的校园带来的就是冷淡的师生关系,有的学生都快毕业了,对自己景仰的名家连面都未曾见过。

三、改善师生关系的措施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营造民主、平等的大学氛围的基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教风,引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高校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加强和改善高校师生关系是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有如下建议:(一)学生方面1.学生要信任和尊重老师。

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学生不要认为老师在学校工作纯粹就是为了赚钱,只关注自己的工资,不关系自己的学生。

学生要充分相信,教师不但可以成为学生的良师,传授知识,释疑解惑,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2.学生要理解和宽容老师。

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首先要明确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和爱好,同时,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不同,各自的生存性质又导致了师生之间关系的摩擦与误解。

不会理解、宽容他人,也同样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宽容。

因此,师生之间通过身份、角色的互换,用理解与宽容的原则来对待对方,学生要尽量理解教师的工作,不要认为老师上课批评了你就是故意和你过不去。

学生不要因为教师的严厉而回避教师,这样,和谐关系自然得以实现。

(二)学校方面1.学校要全面树立学生主体观 ,做好育人工作。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 ,教育要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教学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自身素质结构的一种特殊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知识最终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 ,问题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处理 ,这就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