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的分类
钛合金介绍精品PPT课件

钛及钛合金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
内容提要
一、 简介 二、纯钛 三、钛合金物理冶金基础
四、钛合金的发展与应用
一 、 简介
简介
1791年,英国牧师格累高尔发现了一种新元素。 1795年,法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以日耳曼神话中 女神坦的名字为它命名“Titanium”,译成中文就 是“钛”。从此,钛便进入了科学家的实验室。
仍保持良好的塑性及韧性)
➢耐腐蚀性(钝化层(TiO2),纳米尺度,室温下长大极慢) ➢吸气性能(储气、干燥)
纯钛特点
纯钛: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特点:
是很活泼的元素。
有很好的钝化性能,钝化膜很稳定,在许多环境中表现出 很好的耐蚀性。有“耐海水腐蚀之王”之称。
高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高,能与卤素、氧、氮、碳、硫 等元素发生剧烈反应。
α+β型钛合金的退火组织为α+β,以TC加顺序号表示其合金
的牌号。 合金同时含有β相稳定元素和α相稳定元素。组织以α相为主,β 相的数量通常不超过30%。 合金可通过淬火及时效进行强化,多在退火状态下使用。α+β型 钛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塑性高于α型钛合金,生产工艺比较简单,通 过改变成分和选择热处理制度又能在很宽的范围内改变合金的性 能,应用比较广泛,尤以TC4用途最广,用量最多。
钛合金的分类
β型钛合金: 合金加入了大量的多组元β相稳定元素,同时还
加入α相稳定元素Al。应用的β型钛合金主要为亚稳定的β钛 合金,退火状态为α+β两相组织,将其加热到β单相区后淬火, 因α相来不及析出而得到的过饱和的β相,称为亚稳β相。
该类合金塑性好,易于冷加工成形,成形后可通过时 效处理,使强度提高;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市场供货的钛产品主要有工业纯钛和钛合金两大类:一.工业纯钛:钛属于多晶型金属,在低于882℃为a晶型,原子结构呈密排六方晶格,从882℃至熔点都是B晶型,呈体心立方晶格。
工业纯钛在金相组织上呈现a相,如果退火完全的话,是大小基本相等等轴状单项晶格。
由于存在着杂质,所以工业纯钛中也存在着少量的B相。
基本上是沿着晶界分布。
工业纯钛按GB/T3620.1—2007新标准共有九个牌号,TA1类型的有三个,TA2—TA4每个类型的各有两个,它们的差别就是纯度的不同。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TA1—TA4每个牌号都有一个后缀带ELI的牌号,这个ELI是英文低间隙元素的缩写,也就是高纯度的意思。
由于Fe,C, N, H, O在a—Ti 中是以间隙元素存在的,它们的含量多少对工业纯钛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C,N,O固溶于钛中可以使钛的晶格产生很大的畸变,使钛的被强烈的强化和脆化。
这些杂质的存在是生产过程中由生产原料带入的,主要是海绵钛的质量。
要是想生产高纯度的工业纯钛钛锭,就得使用高纯度的海绵钛。
在标准中,带ELI的牌号在这6个元素含量的最高值均低于不带ELI的牌号。
这些标准的修改是参照国际上或者说是西方国家的标准(我们国家的标准正在努力向西方国家靠拢,因为我们国家的很多基础工业还是比他们落后一些,很多老标准都是沿袭前苏联的),特别是在杂质的含量以及室温力学性能上各牌号的指标和国际上,以及西方国家基本上保持一致。
这个新标准主要是参照ISO(国际标准)外科植入物和美国ASTM材料标准(B265, B338, B348, B381, B861, B862, B863这七个标准)。
并且与ISO和美国的ASTM标准相对应,例如TA1对应Gr1, TA2对应Gr2, TA3对应Gr3, TA4对应Gr4。
这样有利于各个行业在选材和应用上明晰各国标准的参照,也有利于在技术和商贸上与国际上的交流。
钛合金介绍

• 当加入少量β相稳定元素时,可以得到近α钛合金,显微组织上除α相基体外,还有少 量β相。典型的钛合金有Ti-8Al-1Mo-1V等。
(3)性能:高温性能好(<500℃),组织 稳定性好,焊接性好,是耐热钛合金的主 要组成部分;但α钛合金是单相合金,不能 热处理强化,常温强度低,塑性不够高
(3)用途:适用于制造螺栓、铆钉、冷轧板 材、带材等,用于宇航工业的结构材料。
钛的特性及钛冶金基础
一、钛的基本性质 1、钛存在两种同素异构体α及β。 • α-Ti在882℃以下稳定,具有h.c.p.结构。 • β-Ti稳定于882℃~熔点1678℃,具有体心
立方结构。 • 铝的熔点660℃,镁651℃,铁1535℃,镍
1445℃。
2、钛的密度小(4.51g/cm3),比强度高,熔 点高,塑性好,虽然其强度随温度升高而 下降,但其比强度高的特性仍可保持到 550-600℃。与高强合金相比,相同强度水 平可降低重量40%以上,因此在宇航上有 巨大应用潜力。
同,分为三个牌号:
• TA1:杂质元素O,N,H,C,Fe较少,σb = 350-500 MPa ,δ=30-40%
• TA2:杂质元素稍多,σb =450-600 MPa,δ=2530%
• TA3:杂质元素较多,σb =550-700 MPa。δ= 2025%
• 高纯钛TA0: Ti>99.90% , σb =300-350 MPa, δ=40-45%
• 碘化法:分解TiI4生产的钛,纯度可达 99.9%。原理是利用金属碘化物的高温分解 温度不同的特性来提纯,杂质含量降至很 低水平。
钛及钛合金焊接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1.钛及钛合金的种类及其特性 (2)1.1钛及钛合金的基本性能 (2)1.2钛及钛合金的分类 (3)2.钛及钛合金的焊接特点 (5)2.1钛的化学活性大 (5)2.2钛的熔点高、热容量大、电阻系数大、导热性差 (6)2.3焊接变形大,而且校正较困难 (6)2.4焊缝有形成气孔的倾向 (7)2.5接头区的脆化 (8)2.6焊接裂纹 (8)3.钛及钛合金的钨极氩弧焊 (9)3.1坡口制备 (10)3.2焊件及焊丝的清理 (10)3.3点固焊及装配 (11)3.4焊接材料选择 (11)3.5气体保护措施 (12)3.6气体保护措施及其使用范围 (13)3.7气体保护效果 (14)3.8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14)3.9焊后热处理 (15)1.钛及钛合金的种类及其特性钛及钛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好的耐蚀性能和较高的高温强度。
最突出的是其高的比强度(强度极限与比重之比称为比强度),这使钛在化工、航空航天及其他的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1.1钛及钛合金的基本性能钛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ⅣB族。
钛原子序数为22,原子量为47.9。
钛具有金属光泽,熔点1668°C,密度为4.51g/cm3。
钛在高温及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性能。
例如铝在150℃,不锈钢在310℃时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性能;而钛在550°C时,其性能还保持不变。
在超低温下(-253°C)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利用其制成的零件,既可以减轻重量又不影响其强度。
表6-1中对钛、铁、铝、铜物理性能进行比较。
从表来看,钛的密度较小。
约为铁的一半。
钛的熔点和沸点都较高,比热介于铝与铁之间。
由于钛的导热系数是铁的四分之一,是铝的十三分之一。
与钢材焊接相比,钛材焊接时能量损失较小。
表6-1钛、铁、铝、铜物理性能比较金属性能Ti Fe Al Cu原子量47.955.8426.9863.54密度(g/cm3) 4.517.87 2.78.96熔点(°C)166815366601083沸点(°C)3260293024502595导热系数(W/(m°C))15.0667.36200.83384.1电阻率(20°C)(×10-6Ωcm)429.71 2.69 1.673比热(20°C)(J/kgK)544.28711.75895.78380.99线膨胀系数(×10-6°C-1)8.4111.7624.316.5弹性模量(×103MPa)115.6419661.74107.8钛的弹性模数较小,这是它的缺点。
钛合金介绍[文字可编辑]
![钛合金介绍[文字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f4bd6a48770bf78a64295449.png)
?耐腐蚀性能(钝化层(TiO2),纳米尺度,室温下长大极慢) ?吸气性能(储气、干燥)
纯钛特点
纯钛: 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特点:
? 是很活泼的元素。 ? 有很好的钝化性能,钝化膜很稳定,在许多环境中表现出
很好的耐蚀性。有“耐海水腐蚀之王”之称。
? 高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高,能与卤素、氧、氮、碳、硫 等元素发生剧烈反应。
≥882.5℃体心立方结构的β相
钛在氮气中加热可发生燃烧,因此钛在加热和焊接时应采 用氩气保护。
钛的十大性能
?密度小,比强度高(比强度高的特性仍可保持到550~600 ℃。
与高强合金相比,相同强度水平可降低重量 40%以上)
?弹性模量低(120GPa),约为铁的54%。 ?导热系数小(比铁低4.5倍) ?抗拉强度与其屈服强度接近 ?无磁性、无毒 ?抗阻尼性能强 ?耐热性能好 ?耐低温性能好(在液氮温度下仍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强度高而
?但总的说来,钛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它超过了任何一种其他 有色金属的发展速度。这从全世界海绵钛工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出: 海绵钛生产规模60年代为60kt/a ,70年代为1l0kt/a ,80年代为 130kt/a ,到1992年已达140kt/a 。
二、纯钛
纯钛
Ti :
?ρ: 4.507 g/cm 3 ?Tm :1688℃ ?具有同素异构转变: ≤882.5℃为密排六方结构的α相
钛合金的分类
β型钛合金 : 合金加入了大量的多组元β相稳定元素,同时还
加入α相稳定元素 Al。应用的 β型钛合金主要为亚稳定的 β钛 合金,退火状态为α+β两相组织,将其加热到β单相区后淬火, 因α相来不及析出而得到的过饱和的β相,称为亚稳β相。
全方位的讲解钛及钛合金材料_钛及钛合金_

160
5 级 MHT-200 98.5 0.40 0.06 0.30 0.05 0.10 0.30 0.08 0.15 0.030
200
化学成分
牌号
Ti
组
Fe
TA0 工业纯钛 余量 0.15 TA1 工业纯钛 余量 0.25 TA2 工业纯钛 余量 0.30 TA3 工业纯钛 余量 0.40
4. 钛合金
所以,实际再结晶退火温度:工业纯钛为 650-700℃; TC4 钛合金为 800-850℃。
(2) 消除应力退火 消除金属材料因变形加工、切削加工、焊接加工及深加工制造 等过程引起的内部应力,又不发生再结晶的退火称为消除应力退火。 如:工业纯钛消除应力退火温度 550-600℃,TC4 钛合金消除应 力退火温度 550-600℃。 4. 加热 (1) 非真空加热
产品的出炉温度<200℃才能保证钛的表面不被氧化, 呈银白色的金属钛本色。
3. 退火 对产品加热到适合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冷却,获
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退火目的是均匀化学成分,改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例如:
消除因加工引起的硬化、如消除内应力、如实现再结晶、如真空退火 除气(一般是氢气)等。
江西工埠集团 詹小辉
(1)再结晶退火 对冷变形和热变形的金属加热到高于再结晶温度,使其破碎的
晶粒和拉长的晶粒重新成核并长大成为细小的等轴晶粒,不禁消除了 加工引起的硬化,还恢复了加工变形能力,这称为再结晶退火。
考虑再结晶退火温度受产品变形率和原始晶粒的大小等影响因 素,再结晶温度要比理论讲的再结晶温度高出 100-150℃为宜。
江西工埠集团 詹小辉
长发生了塑性变形称为压。
②轧制
使用两个旋转的轧辊之间的空隙或模具孔,对钛坯料加力,使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工艺一、常用钛及钛合金及其分类钛是一种活性金属,常温下能与氧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保持高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钛及钛合金的最大优点是比强度大,综合性能优越。
钛合金首先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应用,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化工、海水淡化、电站冷凝器等方面成功应用。
钛及钛合金按其退火态的组织分为α钛合金、β钛合金、α+β钛合金三类,分别用TA、TB和TC表示。
在压力容器制作中,牌号为TA2的工业纯钛使用居多,使用状态一般为退火态。
二、钛及钛合金的焊接性1、间隙元素沾污引起脆化由于钛的活性强,高温下钛与氧、氮、氢反应速度很快。
氧和氮固溶于钛中,使钛晶格畸变,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而氢含量增加,焊缝金属的冲击韧性急剧降低,塑性下降较少;碳以间隙形式固溶于钛中,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作用不如氮、氧显著,但碳量超过溶解度时,易于引起裂纹,因此钛及钛合金焊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
2、焊接相变引起的性能变化对于常用的工业纯钛,其组织为α合金,这类合金的焊接性最好。
在用钨极氩弧焊填加同质焊丝或不加焊丝,在保护良好的条件下焊接接头强度可与母材等强度,接头塑性较差。
焊接接头塑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有:①焊缝为铸造组织,它比轧制状态塑性低;②焊接时由于导热性差、比热小、高温停留时间长、冷却速度慢,易形成粗晶;③若采用加速冷却,又易产生针状α组织,也会使塑性下降。
3、裂纹由于钛及钛合金中杂质很少,因此很少出现热裂纹,只有当焊丝或母材质量有问题时才可能产生热裂纹。
由氢引起的冷裂纹是钛合金焊接时应注意防止的,例如选用氢含量低的焊接材料和母材,注意焊前清理,在可能的条件下,焊后进行真空去氢处理等。
4、气孔气孔是钛及钛合金焊接时最常见的焊接缺陷。
在焊接热输入较大时,气孔一般位于熔合线附近;而焊接热输入较小时,气孔则位于焊缝中部。
气孔主要降低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能使疲劳强度降低一半甚至四分之三。
影响气孔的主要因素是焊丝和坡口表面的清洁度,焊丝表面的润滑剂、打磨时残留在坡口表面的磨粒、薄板剪切时形成的粗糙的端面等等都可能使焊缝产生气孔。
钛合金的简介

钛是伴生金属元素
工业上生产金属钛的主要化学反应有两个:先用金红石矿中的二氧化 钛与碳、氯气,在高温达800~90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氯化钛; 再用金属镁与四氯化钛,在600~800℃的温度及惰性气体的保护下 (钛化学活性非常大,易于空气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反应生成金属钛。
优良性能
强度高 钛合金的密度一般在4.5g/cm³左右,仅为钢的60%,若按单位
重量的强度(称比强度)测定,钛合金是铝合金的1.3倍,镁合金的1.6 倍,不锈钢的3.5倍,是所有金属材料中的冠军。热强度高 使用温度比铝合金高几,可在450~500℃的温度下长期
工作 。
抗蚀性好 耐酸、耐碱、耐大气腐蚀,对点蚀、应力腐蚀的抵抗力特别
钛和钛合金简介
Presentation
主讲:### 组员:### ### ### ###
试验班
◆在介绍钛合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 面几个问题。
什么是钛?什么是钛合金 钛合金的性能有哪些 钛合金的分类 钛合金的应用
Your company slogan
Titanium
1791年,英国牧师格累高尔发现了一 种新元素。1795年,法国化学家克拉 普罗特以日耳曼神话中女神坦的名字 为它命名“Titanium”,译成中文就 是“钛”。从此,钛便进入了科学家 的实验室。
Your company slogan
分类
α型钛合金主要加入元素是Al,其次是中性元素Sn和Zr,起固溶强化作用。
在退火状态下的室温组织是单相α固溶体。 α型钛合金的牌号与工业纯钛相同,均划入TA系列。 α型钛合金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对于它们只是为了消除应力或消除 加工硬化。 β型钛合金: 合金加入了大量的多组元β相稳定元素,主要元素为铬、钴、锰、钨 、铁、镍、钽等,同时还加入α相稳定元素Al。应用的β型钛合金主要为亚稳定 的β钛合金,退火状态为α+β两相组织,将其加热到β单相区后淬火,因α相来不 及析出而得到的过饱和的β相,称为亚稳β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及钛合金的分类市场供货的钛产品主要有工业纯钛和钛合金两大类:一.工业纯钛:钛属于多晶型金属,在低于882℃为a晶型,原子结构呈密排六方晶格,从882℃至熔点都是B晶型,呈体心立方晶格。
工业纯钛在金相组织上呈现a相,如果退火完全的话,是大小基本相等等轴状单项晶格。
由于存在着杂质,所以工业纯钛中也存在着少量的B相。
基本上是沿着晶界分布。
工业纯钛按GB/T3620.1—2007新标准共有九个牌号,TA1类型的有三个,TA2—TA4每个类型的各有两个,它们的差别就是纯度的不同。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从TA1—TA4每个牌号都有一个后缀带ELI的牌号,这个ELI是英文低间隙元素的缩写,也就是高纯度的意思。
由于Fe,C, N, H, O在a—Ti 中是以间隙元素存在的,它们的含量多少对工业纯钛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力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C,N,O固溶于钛中可以使钛的晶格产生很大的畸变,使钛的被强烈的强化和脆化。
这些杂质的存在是生产过程中由生产原料带入的,主要是海绵钛的质量。
要是想生产高纯度的工业纯钛钛锭,就得使用高纯度的海绵钛。
在标准中,带ELI的牌号在这6个元素含量的最高值均低于不带ELI的牌号。
这些标准的修改是参照国际上或者说是西方国家的标准(我们国家的标准正在努力向西方国家靠拢,因为我们国家的很多基础工业还是比他们落后一些,很多老标准都是沿袭前苏联的),特别是在杂质的含量以及室温力学性能上各牌号的指标和国际上,以及西方国家基本上保持一致。
这个新标准主要是参照ISO(国际标准)外科植入物和美国ASTM材料标准(B265, B338, B348, B381, B861, B862, B863这七个标准)。
并且与ISO和美国的ASTM标准相对应,例如TA1对应Gr1, TA2对应Gr2, TA3对应Gr3, TA4对应Gr4。
这样有利于各个行业在选材和应用上明晰各国标准的参照,也有利于在技术和商贸上与国际上的交流。
表1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这个新标准的纯钛表上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GB/T3620.1—1994与GB/T3620.1—2007相对照,原来的TA0变为TA1,原来的TA1变为TA2, 原来的TA2变为TA3,原来的TA3变为TA4,而原来的TA4变为TA28, 二是随着牌号的数字增加,这5个杂质元素的含量也在增加,也就意味着强度增加,塑性逐步下降。
这里还要注意的一点是,Fe,这个元素是作为杂质存在的,而不是作为合金元素特意加入的。
从GB/T3620.1—2007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TA1~TA4杂质元素含量逐步增加,但主要是Fe,和O这两个元素增量明显,C, N, H的增加不是很明显。
工业纯钛有别于化学纯钛,化学纯钛是用于科研机构进行纯金属某些特性的科学研究,而工业纯钛是直接在各行业应用的材料,同时比化学纯钛含有较多的上述5种杂质,工业纯钛的特性就是其强度不高,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可以冲压.,焊接,机加工性能也较好,在各种氧化腐蚀的环境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特性。
所以在板材这个品种里大约70%以上的都是工业纯钛的,主要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反应釜,压力容器的加工成型。
在这几个纯钛牌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TA1,,其次是TA2.。
讲到工业纯钛有一点大家必须明确,就是工业纯钛不能用热处理的办法提高强度,如果某一批号的纯钛的力学性能低了,别幻想着怎么处理一下让它合格,那是白费劲。
工业纯钛金相组织TA2 650℃退火 100X二.钛合金钛合金的分类据资料介绍,有多种分类法,比较常见的是以退火后的金相组织形态进行分类:1. 退火后基本组织是a相的,称为a型钛合金。
TA7 100X,是比较典型的a合金组织。
2. 退火后基本组织是a+B,但是以a 相为主的,称为近a型合金这是TA15完全退火后的组织,a含量能占到接近70%左右。
3. 退火后基本相a+B,两个相相近,称为a+B型合金,也可以称为a等轴+B转或者a初生等轴+B转或者a初生等轴+a魏氏+B残余这是TC4完全退火后的典型两相组织照片200X,是a+B各相都接近50%的形态。
这是TC11完全退火后的等轴a与B转各占近50%的金相照片。
TC21 100X a相占35%~45% 也是典型的a+B组织4. 退火后基本上是B相,但还有一定的a相的,称为近B型合金这是TB3 100X的金相组织,a相的含量较少。
5. 退火后基本全是B相的,称为B型合金Ti—40 (Ti—25V—15Cr)阻燃钛合金100X铝的含量多少进一步分类,主要有:1.工业纯钛2.a型钛合金3.低铝当量近a型钛合金(<5)4.高铝当量近a型钛合金5.低铝当量马氏体a+B型钛合金(<5)6.高铝当量马氏体a+B型钛合金7.近亚稳定B型钛合金8.亚稳定B型钛合金9.稳定B型钛合金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把a+B钛合金称为马氏体钛合金,所谓马氏体就是指a+B 钛合金在淬火后的组织特点,而退火后的组织里是没有马氏体的。
在原始的B 相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的过饱和固溶体就是钛合金的马氏体,和钢铁中的马氏体有类似的特性。
因为在a+B钛合金中除了我们能看到的a(包括等轴的和片状的)以外,还有不少的B组织,只要B相中稳定B的合金元素超过某临界含量,都能够通过淬火保持到室温而不发生转变,B相淬火冷却时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低于室温,只要冷却速度足够快,避免冷却过程中自B相中析出a相以及可能发生的共析分解,就能将高温相B保持到室温。
(例如亚稳定B合金和B合金,它们的稳定B相的元素含量都超过临界含量)。
但是,在许多a+B合金中B相中稳定B的合金元素含量低于上述的临界含量,由于B相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高于室温,淬火冷却时高温相B就会部分或者全部(由B相的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Mf低于还是高于室温而定)。
通过无扩散的马氏体型相变转变成马氏体a′(过饱和a固溶体)。
这个马氏体a′用金相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的,可以在电子显微镜看到,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以上是轻易而举的。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钢铁通过淬火而获得的马氏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从HRC35到HEC70都可以,但是钛合金的马氏体却不能大幅度的提高硬把钛及钛合金中的杂质和有意加入的元素最常见的是十七个,它们是a.杂质H, C, N, O,b. Alc. Mo V Co Ni Cr Mn Cu Fe W Si D, Sn, Zr(一)先说杂质C, N, O, H,. 1. )H 在钛中是以间隙原子存在的,无论是在工业纯钛或者是钛合金中H 都是不受欢迎的,不论是铝合金,铜合金,镍基合金,还是钢铁中也都不希望有H 存在,因为都会产生氢脆。
H 的含量都是越低越好。
钛及钛合金可以说很害怕H 的,GB/T3620.1-2007新标准一般要求各个牌号H 的含量小于0.015%,因为H 在a--钛中的固溶度是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急剧下降,例如在320℃时达到0.18%,在120℃时下降到不超过0.003%, 含H 的钛在显微组织中会出现自a —Ti 中析出的氢化物TiH ,这是脆化相,虽然对静力学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冲击韧性却有明显和较大的影响,数据急剧下降,而且缺口效应增加了敏感性。
H 的含量对冲击韧性的影响纯钛中的氢化物(黑针)含H 0.023%但是在高纯钛粉的制造中,就利用H 的特性,把钛料放入特殊的加热炉中,升温并通入高浓度的氢气,待一定时间后关气,降温,取出已经基本粉化的钛料,再用球磨机磨成细粉,就可以用在钛的粉末冶金上了。
H 还有一个特殊的特性,就是它的可逆性,你在空气中加热钛材,或者经过酸洗,它会吸氢,而你在真空炉中加热一定时间氢可以从钛材中溢出来,用真空退火的办法可以把氢去除一部分,所以当我们某个产品的氢含量超出标准范围时,只要超的不多,就可以安排一次或几次真空退火,就可以合格了。
真空退火的条件是10ˉ3mm 水银柱(10-3帕真空度),温度在700~900℃,时间1~6小时。
2.) C, N, O 这三个元素首先要明确虽然是杂质,却是稳定a 相的主要元素,它们也是呈间隙原子的形式存在于钛中的。
氧元素是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吸收的浓度也升高。
但是却不能像H 那样用真空退火的办法去除,真空退火对O 来说,基本没有降低的作用。
下面举一个例子说明O 在加热过程中对钛的渗透力。
0.04%H抗氧化涂料,以保护材料不被O的玷污。
(二) Al这个元素在钛合金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元素,除了工业纯钛和TB7,TB11外,几乎没有那个钛合金牌号不含铝的。
在金属元素中它是唯一有效的a稳定元素。
不但比其他稳定a 的合金元素便宜,同时能对钛产生许多好的影响,因为铝能在钛合金中能降低熔点和提高B 转变温度,固溶入钛中能通过固溶强化而提高室温强度并且提高高温强度,所以含铝6%~7%的钛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并能提高钛的再结晶温度而改善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铝还能增加材料的抗氧化能力和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并通过增加氢在a相中的固溶度而降低合金的氢脆敏感度。
由于铝的比重比钛还要小,有利于降低钛合金的比重而提高比强度。
AL既然这么好,能不能多加入一些呢?这里有一个Al的含量最大值一般不能超过7%,为什么呢?Al 量超过后容易在合金中产生有序化的a2.相,这个相会使合金的性能下降,为了控制某一类的合金含铝量,特别提出了铝当量的概念,具体计算公式是Al= Al%+1/3Sn%+1/6Zr%+1/2Ga%+10(O)%≤8%~9%(二)Mo, V, Co, Ni, Cr, Mn, Cu Fe, w, Si这十大元素都是稳定B相的,但它们有些元素在稳定B相同时也能稳定a相,只不过作用相对稳定B相来说弱一些,就稳定B相来说其中作用最强的是Fe, Mn, Gr,密度比Mo, W 小,所以应用广泛,是高强亚稳定B性钛合金的主要添加剂。
尤其是对室温力学性能的提高作用很明显,但这三个元素在钛合金作用中不利的方面是与钛形成慢共析反应,在高温长期工作条件下,组织不稳定,蠕变抗力低。
在稳定B相的元素中最常用的是Mo, V这两种。
Mo, V与B—Ti属于同晶元素,都是体心立方结构,在B—Ti中无限固溶,而且在a—Ti中也有一定的固溶度,既能提高合金的强度,还能使合金保持良好的塑性,也能提高钛合金的热稳定性,使合金的高温拉伸和热持久性能数据得到提高。
但是缺点是无论是室温还是高温对钛的强度提高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Nb和Ta这两个元素的作用基本与V和Mo相近。
Fe元素在钛合金中最多不能超过0.4%,(纯钛中最高为0.5%例外),Fe元素在材料中某些部位富集后极易造成Fe偏析,也就是B斑。
Cu在钛合金中以固溶状态存在,有另一部分形成Ti2Cu或者TiCu2化合物,TiCu2具有热稳定性,可以提高热强化作用,并且铜在a相中的固溶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显着减少,所以含铜在0.5%左右的钛合金可以通过时效沉淀强化来提高合金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