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22QCT695-2002汽车通用继电器

汽车通用继电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通用继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直流电路机械触点式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接插式小型通用继电器和其它安装方式的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分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08-1996 塑料燃攻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JB/T 4159-1999 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QC/T 73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QC/T 78-1993 汽车用插接式继电器和闪光器安装尺寸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常开触点是指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触点。
3.2 常闭触点是指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时,处于闭合状态的触点。
3.3 吸动电压是指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电压上升至衔铁吸动(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时,对应的线圈两端的电压。
3.4 释放电压是指当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下降至衔铁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时,对应的线圈两端的电压。
4 要求4.1 型号及一般要求4.1.1 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4.1.2 继电器的型号编制按QC/T 73规定。
4.1.3 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应符合表1规定。
4.2 外形及安装尺寸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按QC/T 78-1993或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则按用户要求进行。
4.3 外观表1继电器标志应清晰,塑料零件应无裂纹,塑料罩壳的外观质量应不低于JB/T 4159-1999中2.4.3二级要求。
继电器金属零件应有可靠的防腐蚀层或使用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制造,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均匀,不露出基底,无裂纹和缺陷。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汽车继电器是安装在汽车电子系统和电子部件之间的一种电动触发装置,它主要用于控制汽车系统的电源,以便使得汽车的电子系统正常运行。
由于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程度,汽车继电器的设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汽车继电器的选用对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于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度,汽车继电器的选用无法单靠常识来完成,而是要依靠专业的知识来完成,只有科学合理的选择才能确保汽车电子系
统正常运行,为此,需要了解一些有关汽车继电器技术知识,比如继电器
的类型、接线、工作原理等。
首先,汽车继电器的类型主要包括电磁继电器和热继电器两种,两种
类型的继电器各自有优点和缺点,具体应根据汽车电子系统的需要进行选用。
其次,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有标准接线,和非标准接线两种,标准接线
是最常见的,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一种接线,非标准接线是一种更加灵
活的接线方式,可以根据汽车电子系统的特殊需求进行接线。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7、绝缘电阻 继电器的绝缘电阻是指各不相连导电部分间的绝缘部分在外加一定直流电压时所呈现的 电阻值。
-4-
8、介质耐压 继电器的介质耐压系指互不相连导电部分间的绝缘部分承受规定电压而无击穿和过大漏 电流的能力。
-1-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
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4)极化继电器: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流继电器。 5)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
-6-
电磁兼容; 安装使用要求。 汽车继电器必须按整车的具体要求,外形、安装方式、安装脚位选择,一般采用以下原则: 1、满足同样负载要求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外形尺寸,根据所允许的安装空间,可选用低高度 或小安装面积的产品。 2、汽车继电器的安装方式有PCB板式、ISO插座安装式、ISO 280插座安装式和外壳固定、卡 装安装方式。对体积小、不经常更换的继电器,一般选用PCB板式,对经常更换的继电器, 选用插座安装方式。对主回路电流超过20A的继电器,一般选用插座快速连接式,防止大 电流通过线路板,造成线路板发热损坏(短期工作继电器除外)。对体积大的继电器,可 选用外壳安装式,防止在冲击、振动条件下,安装脚损坏。
最长边尺寸大于 25mm,但不大于 50mm 的继电器
三、按触点负载分
汽车继电器知识培训

汽车继电器知识培训汽车继电器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负责控制不同电气设备的开关和电流传输。
了解汽车继电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维修和保养汽车电气系统至关重要。
在本次培训中,我将介绍汽车继电器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技巧,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汽车继电器。
第一部分:汽车继电器的基本原理1.继电器的作用:汽车继电器用于控制电流的开关,根据输入电信号的大小来控制输出电路的开关,以实现不同电器设备的工作。
它可以将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保护电器设备和电路。
2.继电器的结构:汽车继电器由电磁铁、触点、弹簧等部件组成。
电磁铁通过通电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或断开,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传输。
3.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控制电路中的开关闭合时,电流通过电磁铁线圈,产生磁场,吸引触点闭合。
当控制电路中的开关断开时,线圈中的电流消失,磁场消失,触点断开。
通过不断的闭合和断开,实现电器设备的开关控制。
第二部分:汽车继电器的分类与应用1.按照功能分类:常用的汽车继电器有普通继电器、定时继电器、液压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不同的继电器具有不同的功能,用于控制不同的电器设备。
2.按照使用位置分类:汽车继电器主要分为发动机舱继电器和车厢继电器。
发动机舱继电器用于控制发动机相关的电器设备,车厢继电器用于控制车门、车窗、灯光等电器设备。
3.汽车继电器的应用:汽车继电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路中,如启动电路、充电电路、点火电路、灯光电路等。
它们起到了保护电器设备和电路的作用,确保汽车电气系统正常工作。
第三部分:汽车继电器的维修与故障排除1.继电器的维修方法:当汽车继电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维修:清洁继电器触点、检查电磁线圈的连接、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同时,维修时要注意安全,确保电路没有电流。
2.继电器的常见故障:汽车继电器常见的故障有触点接触不良、继电器卡滞、电磁线圈断路等。
当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检查并予以修复或更换。
3.故障排除技巧:在进行维修和故障排除时,应遵循以下几种技巧:先检查电源和接地是否正常,然后检查控制信号是否到达,最后检查继电器和电器设备的连接是否良好。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汽车继电器是一种用来控制汽车电气系统的电器设备。
它可以通过电流的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断,从而实现对汽车电器设备的控制。
汽车继电器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继电器适用于不同的电气系统,所以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汽车继电器的知识以及选用方法。
一、汽车继电器的原理设计1.电磁继电器原理汽车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吸引力来控制触点开合的一种继电器。
它由线圈、铁芯、触点、固定剂等组成。
当电磁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使铁芯受力,触点闭合,从而实现电路通断的控制。
2.固态继电器原理汽车固态继电器是使用半导体器件来实现对电路通断控制的一种继电器。
它由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组成。
当控制电路施加合适的电压信号时,输出端的电路会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
二、汽车继电器的选择方法1.电流和电压选型在选择继电器时,需要根据所需控制电路的最大电流和电压来确定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
一般来说,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控制电路的最大电流,额定电压应与控制电路的电压匹配。
2.触点类型选型3.继电器的特殊功能选型有些汽车继电器具有特殊功能,如防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时间延迟功能等。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具备所需特殊功能的继电器。
4.质量和可靠性选型选择汽车继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寿命。
可以参考厂家的产品资质、产品认证以及用户评价等来判断继电器的质量和可靠性。
5.兼容性选型为了确保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需要根据继电器和控制电路的兼容性来选择继电器。
兼容性包括继电器与控制电路的电气参数匹配、插座类型匹配等。
三、汽车继电器的应用范围1.启动电机控制2.灯光控制3.电动窗控制4.音响控制5.空调控制总结:汽车继电器在汽车电气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对各种汽车电器设备的控制。
在选用汽车继电器时,需要考虑电流和电压选型、触点类型选型、特殊功能选型、质量和可靠性选型以及兼容性选型等因素。
此外,汽车继电器在启动电机控制、灯光控制、电动窗控制、音响控制和空调控制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系列起动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起动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2.引用标准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 2864—1981 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ZB T35001—1987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191--1990 包装储存图示标志3.产品分类继电器按其标称电压分为:DC12V和DC24V。
继电器的型号按其标称电压和配套车型分为JDxx和JDxxx。
4.技术要求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工作环境条件继电器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温度-40℃~55℃b)相对湿度≤95%c)大气压力86kPa~106 kPa4.3外观4.3.1继电器零部件表面应光洁,保护层应均匀、无锈蚀、脱落等缺陷,冲印字迹应清晰、完整。
4.3.2 继电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JB 2864标准要求。
4.4 外形及安装尺寸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
4.5 继电器为短时工作制,定额时间为12s。
4.6 基本性能4.6.1 闭合电压性能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电压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且其触点应可能地一次闭合,不允许有跳动合接触不良等情况。
表1 基本性能要求4.6.2断开电压性能4.6.3闭合与断开电压差性能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与断开电压差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4.7 过电流性能继电器应能承受120A负载电流历时30s的过流试验,试验后触头不得有损伤,其基本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4.6条的规定。
汽车继电器标准

JD□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资料®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苏州继电器厂)2002年8月企业标准Q/320500 SJQ 020-2002JD□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2002-08-14发布 2002-08-14实施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苏州继电器厂)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根据2002年度工厂产品开发需求而修订的。
本标准编写格式和规则按照GB/T 1.1-2000和GB/T 1.21-2002。
引用标准均采用最新版本。
本标准由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技术科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技术科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苏宁邹浩群本标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企 业 标 准Q/320500 SJQ 020-2002JD □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JD □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的命名, 要求,检验规则, 试验方法, 标志, 包装、 运输、贮藏等。
本标准适用于JD □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此类继电器用于汽车电涡流缓速器线路中作为接通、断开缓速器线圈工作电源的中间元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73-93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JB/T 4159-1999 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抽查)3 定义本标准采用的定义, 符合 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的规定。
4 要求4.1 型号及一般要求4.1.1 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QC-T_695-2002_汽车通用继电器

一 1 83 一
Q C / T 6 9 5 -2 0 0 2
表1
工 作 电 压 ,v
1 0. 8- 1 6 2 1 . 6 ^ 3 2
继电器标志应清晰, 塑料零件应无裂纹, 塑料罩壳的外观质量应不低于 J B / T 4 1 5 9 -1 9 9 9 中2 . 4 . 3
一 1 8 5 一
Q C / T 6 9 5 -2 0 0 2 行高温储存试验 。试验后将继 电器置于室温下 1h后 ,性能应符合 4 . 8 . 2 规 定。 5 , 8 3 温度变 化试验 按QC / T 4 1 3中4 . 1 0 . 3 规定 的方法进行温度变化试验 ,试验后将继 电器置 于室温下 1 h后 ,性 能 应符 合 4 . 8 . 3 规定 。 5 . 9 温度/ 湿度组合循 环试验 按Q C / T 4 1 3中4 . 1 1 进行温度/ 湿度 组合循环试验 , 试验结束恢复至室温后 , 继 电器性 能应符合4 . 9
本标准 由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 出。 本标准 由全 国汽车标 准化 技术委员会归 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 位: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 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刘 哗、周左雁、李 徐 、汤逢春 。
1 82
Q C / T 6 9 5 -2 0 0 2
4 . 8 产 品耐 温 度性 能
4 . 8 门 耐低 温性 能 继 电器应能在Q C / T 4 1 3 中表1 所规定 的下 限工作 温度下按规定的要求工作 ; 并应按所选的下限储 存温度进行 8 h的低 温试验 ,恢复至 室温 后继电器吸动 电压 、释放电压及触点 电压 降应满足 4 . 6 . 1 及 4 ・ 6 . 2要求
4 . 6 . 3 对位 于特殊 场合具有特殊要求的继电器 ,按相关标准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Q/SQR·04·209—2001汽车直流电磁继电器(试行)代替1围本标准规定了安汽公司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汽车继电器。
2引用标准下面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GB2423.22-198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SJ2845.1-1987 电器继电器第七部分:总规:由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方法QBV.01-820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磁兼容性导线连接干扰QBV.01-821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子兼容性发射干扰3产品分类3.1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
3.1.1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1。
3.2结构尺寸外型结构和尺寸,见产品图纸规定。
表1汽车有限公司2001-01-10批准2000-01-30实施4技术要求4技术要求4.1环境条件4.1.1 温度贮存(无载):按5.2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2温度贮存(带载):按5.3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3温度变化:按5.4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4交变湿热:按5.5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外观应无锈蚀和变形,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
4.1.5振动:按5.6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6盐雾(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5.7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应无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1.7二氧化硫(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5.8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应无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2使用性能4.2.1定电流:按5.9条规定进行测试。
继电器的线圈额定电流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4.2.2动作和释放电压:按5.10条规定进行测试。
继电器的动作和释放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3接触压降:按5.11条规定进行测试。
继电器的任何一对闭合触点的静态接触压降应不大于表2中的规定的相应数值。
表24.2.5介质耐压:按5.13条规定进行试验。
应能承受500V(交流50Hz有效值)的试验电压而无损坏,漏电流应不大于1mA,也不允许有飞弧,闪烁或绝缘击穿的现象。
4.2.6线圈电压:按5.14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条规定,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7线圈瞬时过电压:按5.15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条规定,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8极限连续电流:按5.16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9过负载:按5.17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10电寿命:按5.18条规定进行试验。
在循环过程中,用指示灯监测电器触电的工作状态应无失效现象。
试验后,对继电器测试立即进行热寿命试验。
4.2.11热寿命:按5.19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Ω。
4.2.12电磁兼容性:按5.20规定进行试验。
继电器的干扰脉冲应符合下列要求:脉冲:U S≤-100V,T≤20ms。
4.2.13机械寿命按5.23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Ω。
4.3物理性能4.3.1外观和尺寸:按5.21规定进行测试。
继电器的金属零件应无锈蚀、绝缘零件应无裂纹和开裂,标志应完整、正确、清晰,外形结构和尺寸应符合归档图纸规定。
4.3.2机械强度:按5.22规定进行测试。
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引出端应无断裂、凹陷,外壳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应无完整无缺。
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规定。
5试验方法5.1试验条件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均在下列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
试验后,继电器的恢复均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
温度:23±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106kPa。
5.2温度贮存(无载)按GB2423.2试验B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 高温贮存:90℃,48h;b) 测试后的测量:按5.10,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 4.1.1规定。
5.3温度贮存(带载)按GB2423.1试验Ab和GB2423.2试验B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规定a) 低温贮存:-40℃,24h;b) 高温贮存:70℃,24h;c) 温度转换时间:≥1h;d) 激励值:额定电压;e) 通断时间:5a接通,5a断开;f) 试验期间的触点负载:按表1的规定;g) 试验后的测量:分别按5.10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电压,应符合4.1.2规定。
5.4温度变化按GB2423.22试验N a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 低温Ta: -40℃;b)高温Tb: 70℃;c)循环数:4次;d)暴露持续时间t1:1h;e)转移时间:t2:2h;f)激励值:额定电压;g)通断时间:5a接通,5a断开;h)试验期间的测量:按5.10、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1.3规定。
5.5交变湿热按GB2423.4试验D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温度:40℃;b)周期数:3d;c)降温阶段相对湿度下限值:95%;d)试验后的测量:检查继电器有无锈蚀和变形,分别按5.10、5.12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绝缘电阻,应符合4.1.4规定。
5.6振动按GB2423.10试验Fc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频率围:10~60Hz;b)振幅值:10~13Hz时,单振幅1.5mm,13~60Hz时,加速度20m/s2;c)方向:三个方向;d) 试验持续时间:24h(三个方向同时振动);e) 试验后的测量:检查继电器有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分别按5.10和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1.5规定。
5.7 盐雾(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GB2423.17试验Ka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试验持续时间:144h;b) 试验后的测量检查继电器镀层的脱皮、掉皮、起泡及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的裸露现象。
5.9额定电流在测试之前,继电器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不少于2h.线圈加额定电压,然后将标准电流表串结在回路中测量额定电流,应符合4.2.1规定。
5.10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按SJ2845第24条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a)继电器所处的方位,要防止外磁场的影响;b)预处理值;线圈加额定电压使其磁化,时间不少于3s,然后使其回复原状态;c)监测细节:逐渐增加线圈电压,用指示灯监测触点的切换,切换时的电压即为动作电压。
线圈电压升至额定值后逐渐低电压,用指示灯监测触点的切换,切换时的电压即为释放电压;d) 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规定。
5.11接触压降按SJ2845.1第23条的规定进行测试,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测量类别:静态;b)测试点:触电闭合时的引出端之间;c) 测试电流:10A,5.12绝缘电阻按SJ2845.1第22条的规定进行测试,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测试点:继开触点引出端之间、线圈引出端与触点引出端之间;b)测量电压:100V DC;c) 绝缘电阻:应符合4.2.4规定;5.13介质耐压按SJ2845.1第20条的规定进行测试,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试验电压施加点:断开触点引出端之间、线圈引出端与触点引出端之间;b)试验电压值:500V(交流50Hz有效);c)试验时间:1min;d) 最大漏电流;1Ma;5.14线圈过电压继电器触点应承受表1的额定负载,线圈施加表3 规定的过电压,使其处于吸合的工作状态,并保持1h.试验结束后,分别按5.9、5.10、5.11规定测量额定电流,动作电压合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2.6规定。
5.15线圈瞬时过电压继电器触点应承受表1的额定负载,线圈施加表4规定的瞬时过电压,使其处于吸合的状态,并保持2min.试验结束后,分别按5.9、5.10、5.11规定测量额定电流、动作电压合接触压降应符合4.2.7规定。
5.16极限连续电流按SJ2845.1第44条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环境温度:70℃;b)激励值:额定电压;c)动合触点的极限连续电流:按表1的额定负载;d)动断触点的极限连续电流:按表1的额定负载;e)持续时间:1h;f) 试验后的测量:分别按5.10、5.11的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合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2.8规定。
5.17过负载按SJ2845.1第45条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激励值;额定电压;b)触点负载:按表1的额定负载的两倍;c)试验持续时间;10min;d) 试验后的测量:分别按5.10、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3.2规定。
5.18电寿命按SJ2845.1第41条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a)总循环次数:3×104;b)监测方法:方法2;c)触点失效判据:动合触点粘结和不断开或断开触点不闭合;d)温度:常温;e)激励值:额定电压;f)循环次数和负载系数:循环速率10次/min,负载系数:50%;g)触点负载:按表1的规定;h) 试验后的测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