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与适性1
印刷材料及适性

Al(OH)3 :透明,分散性好,可用来制作罩光油或撤淡剂, 但影响干燥性,需进行改良。
①铝钡白和高岭土也可用作油墨填充料,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 油墨。
2012.3
22
8-3 油墨连结料
连结料: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 墨等
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2012.3
6
8-2 油墨颜料
一、颜料:显色物质,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
黑色、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
外观:有色,微细粉末状固体,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 则形态,粒径大小10-7~10-5m;
作用:作为分散介质,连结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 度,是颜料粒子的载体,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和印刷 能力;作为成膜物质,连结料决定着油墨的干燥性和 膜层品质。
一、连结料的常用原料:
植物油: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 矿物油:机械油、油墨酮类,酯类等
树脂:天然、合成
2012.3
12
8-2 油墨颜料
(一)白色颜料
钛白(TiO2)
特点:①颗粒细小、均匀,平均0.2~0.3um; ②白度高,折射率高,遮盖力强,用于印铁或软 管印刷中的打底白墨中; ③耐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锌钡白(BaSO4·ZnS)
特点:①颗粒细软,平均0.25~0.35um; ②折射率比钛白高,遮盖力仅为钛白的1/4; ③耐碱性较好,毒性小。
2012.3
3
8-1 油墨概述
一、油墨的定义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成像 物质,它是由有色体、连结料、辅助剂等物 质组成的具有颜色、一定流动度和粘性的均 匀混合物,一般以液体或具有流动度的浆状 胶粘体的形式存在。
印刷适性

1. 2. 3.
光學質量
白度(總反射力)~影響對比 光澤度(規則反射力)~影響亮度、鮮豔 透明度(厚薄、密度)~影響閱讀干擾
1. 2. 3. 4.
表面性能
平滑度~影響网點呈現 塵埃度~影響耐印率 施膠度~影響滲透率 吸收性~影響濃度
1. 2. 3. 4.
強度
表面強度~影響掉毛 抗張強度~影響拉力 含水性~影響韌性、變形 伸縮性~影響套印
噴粉過多(白點) 表面刮傷
膠裝
膠的溶解、乾燥、韌性、接著力、空膠、溢膠 內文的摺齊、平整、刮削、裝配 封面的方向、絲向、壓線、書背包覆、刮傷、破裂、容易翻頁 裁切平整、垂直、避免破裂
騎馬釘
釘絲的型號、硬度、韌性、清潔、長短、位置、 牢固 內文的摺齊、平整、對齊、裝配、版面伸縮 封面的方向、絲向、壓線、書背包覆、刮傷、破 裂 裁切平整、垂直、避免破裂
⊿L為正值,表示印刷品比標 準樣為亮 ⊿a為負值,表示印刷品比標 準樣為綠 ⊿b為負值,表示印刷品比標 準樣為藍
COLOR BAR认识(一)
为什么需要用COLOR BAR? 色彩控制的方法 (1)肉眼+记忆 效果很差 (2)肉眼+样张 效果差(依赖经验) (3)肉眼+导表 效果可以 (4)分光浓度计 效果最佳
COLOR BAR认识(二)
color bar图示
環境--- 光源、溫溼度
四原色油墨的一次色和疊印色在 CIELAB 色空間的位置 紙張類型 1 銅版紙 L*/a*/b* Black Cyan Magenta Yellow Red Green Blue 18/0/-1 2 雪銅紙 L*/a*/b* 18/1/1 3 商輪銅板 4 非塗佈(白) L*/a*/b* 20/0/0 54/-37/-42 45/71/-2 82/-6/86 46/61/42 50/-62/26 26/20/-41 L*/a*/b* 35/2/1 62/-23/-39 53/56/-2 86/-4/68 51/53/22 52/-38/17 38/12/-28 5 非塗佈(黃) L*/a*/b* 35/1/2 58/-25/-35 53/55/1 84/-2/70 50/50/26 52/-38/17 38/14/-28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报告 1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报告(2010级)题目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学院轻工学院专业印刷工程班级印刷XXX班学号XXXXXXX学生姓名XXXXX指导教师XXXXXXX完成日期2013年1月6日目录1 绪论 (1)2 理论知识 (1)2.1 纸张的印刷适性 (1)2。
1。
1 印刷平滑度 (2)2。
1.2 光泽度 (2)2。
1。
3 白度 (2)2。
2 油墨的印刷适性 (2)2.2。
1 油墨颜色的评价指标 (2)2。
2。
2 色轮图 (4)3 实验内容 (4)3.1 纸张性能测试 (4)3.1.1 纸张白度的测定 (4)3.1。
2 纸张平滑度的测定 (4)3。
2 纸张的数字印刷实验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1 纸张性能测试数据处理 (6)4。
2 纸张的数字印刷实验数据处理 (6)4。
3 数据总结分析 (7)5 总结 (8)6 参考文献 (9)1 绪论纸张适性、油墨性能及适性对印刷质量有重要影响,本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印刷适性及材料》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纸张性能及适性、油墨的性能及适性的实验及设计,从而掌握纸张的组成及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纸张的主要性质及测量方法,纸张性质对印刷的影响;掌握油墨的组成成分,油墨的构造,油墨的性质及测量,油墨在印刷中的行为等主要内容。
能使学生提高对《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内容的掌握,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从而掌握本专业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技能。
2 理论知识印刷品是一种靠视觉评判的商品和艺术品,其质量好坏取决于许多因素,纸张特性无疑是一重要因素。
性能优良的纸张,能完整地完成油墨转移,使图文清晰、饱满地再现于纸张上,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复制效果。
但由于纸张等材料及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1],大多数彩色连续调图像得不到忠实复制和再现,而只能使印刷图像尽可能逼近于原稿。
纸张作为影响印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接下来就针对纸张的性能来分析它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2.1 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就是指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的性质包括纸张的平滑度、油墨吸收性、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
印刷材料及适性

3.涂布的要求:
① 对原纸的要求
木材纤维原纸,抗张强度、表面强度较高,表面性 质适中,吸收性适中,均匀度好;
② 对涂料的要求
能够形成平滑的涂料层,具有良好的油墨接受性; 颜料:颗粒大小适中,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 油墨接受性,白度高。常用:BaSO4,TiO2, CaCO3等。 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附力,使颜料粒子相互粘结, 与原纸牢固贴合。常用:PVA,淀粉等。
二、漂白
目的:选用适当的漂白剂,通过氧化、还原或分解等反应,使纸浆
中残留的木素进一步溶出,或去除其它有色物质,提高纸浆的纯度, 使纸浆变白。
常用漂白剂:
氧化性:Cl2、次氯酸盐等,氧化除去木素及有色物质, 使其溶出,提高纸浆纯度、白度及稳定性。
还原性:ZnS2O4、Na2O2等,使有色基团改变结构,保持 浆料特性,但不稳定,空气氧化颜色易恢复。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三、纤维的结构:
1. 纤维细胞的形态:
细而长,两端尖,中间空,呈纺锤体 柔韧性、绕曲性,相互交织后具有一定的结合力 纤维细胞在原料中含量的多少会影响纸张的性能
2. 纤维的特性:
3. 纤维细胞壁的层次结构:
初生壁:很薄,木素70%+少量纤维素,细纤维无规则 取向 次生壁:很厚,分外、中、内三层,各层细纤维排列 方向不同
3. 再生纤维——废纸,节约能源,减少消耗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二、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植物纤维的化学组分包括四类,主要为碳水化
合物和苯酚类物质两种,其中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为主要成分,它们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有很大的 影响。
材料及适性

表面施胶对印刷纸性能的影响:增加了纸的抗水性能;明显减少胶印中纸张的掉纸毛现象;对油渗性的影响,防止了油的渗透;减少了油墨的渗透,增加了表面纤维间的粘结,改进了纸张的可擦性;明显地增加了纸张的强度。
打浆可使纸张细纤维化。
加入填料的目的使为了改进纸张的印刷适性,如增加白度、平滑度和不透明度。
填料的加入减少了纤维间的结合,所以会使纸张强度明显下降。
抗张强度、耐折度和耐破度下降较大。
纸张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元素。
结构元素在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分布各向异性。
具有孔隙结构。
纤维间的结合,是纸张强度的基础。
大多数纸张的结构都具有两面性。
造纸过程中减少半纤维的含量可以提高纸张的形稳性。
去除木素,防止纸张时间长发黄变脆。
对纸张进行涂布加工的目的:是在表面存在的由纤维形成的凹凸不平和有较大孔隙的普通纸上,覆盖上一层由细微粒子组成的对油墨吸收性良好的涂料。
以便得到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的纸面。
提高纸张的光泽度,改善纸张的形稳性和不透明度。
印刷时发生透印是由于油墨的连结料渗入纸张内部孔隙,部分取代了孔隙中的空气,导致的散射界面减少,使纸张的光散射能力降低,不透明度变差,表现为透印。
颜料:是决定涂料纸油墨接受性,平滑度,光泽,白度和不透明度的主要部分。
胶黏剂:使颜料粒子间互相黏结,使涂层与原纸间牢固黏结。
助剂:改进颜料的分散性,提高涂层的耐水性,改善涂料的流动。
两面性原因:在纸页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过多所致。
*纸张的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低,即在印刷中更容易发生拉毛现象。
克服方法:采用立式加网造纸技术,网部采用两面性同时脱水。
方向性原因:纸页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性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正面平滑度较高,表面强度低,更容易发生拉毛现象。
反面临界拉毛速度高,网导致背面凹坑更多,背面紧贴网。
反面流失细小填料多。
《印刷材料及适性》考试大纲

《印刷材料及适性》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印刷材料课内总学时:54开课院系:数字出版印刷系开课教研室:数字印刷课程类型:理论课课程类别:必修课面向专业:印刷工程或相关专业授课教师:一、考试目的《印刷材料及适性》作为“制浆造纸工程”(印刷包装方向)专业课考试科目之一,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系统掌握了在印刷工艺中纸张及其它承印物、印刷油墨、印刷橡皮布、印刷墨辊、印刷版材等原材料的组成、分类、性质、规格及与印刷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各类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印刷适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检测这些材料性能的相关方法,综合评价考生是否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门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在印刷材料领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实验研究能力的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印刷用承印物、油墨的基本结构、性能及两者在印刷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
三、考试基本要求1.全面系统地掌握主要印刷材料的组成、结构、物化性能和印刷适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这些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
2.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纸张的组成、纸张的主要性质及测量方法,纸张性质对印刷的影响以及油墨的组成与结构体系,油墨的性质及对印刷质量的影响等内容。
3.考生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工程问题)抽象为数学或力学模型,并从纸张、油墨的性能出发,对印刷过程中纸张及油墨等问题建立具体的研究或实验方案,并完善研究或实验方法,从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四、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法。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1. 印刷纸张的组成与结构主要内容有印刷用纸的组成,纸张的结构,纸张的分类与规格。
2.印刷纸张的性能主要内容有纸张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光学性能、表面性能,纸张的水分平衡和纸张的力学性能等。
3.印刷纸张的种类常用印刷用纸的类型及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新闻印刷纸、书刊印刷纸、胶版印刷纸、涂布印刷纸、合成纸和复合纸等。
4.包装承印材料包括纸板和瓦楞纸板、塑料承印材料、金属承印材料、复合包装材料、玻璃与陶瓷包装材料的基础知识。
印刷材料及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印刷材料及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一、引言(一)纸张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就是指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的性质,包括纸张的定量、厚度、平滑度、油墨吸收性、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
现就与印刷品色域相关的性能作一下阐述。
(1)定量纸张的定量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又称为“克重”,是构成纸张规格的基本定量。
目前,生产和印刷部门都在降低定量的同时,保证纸张和印刷品的质量。
纸张的定量太低的话会降低纸张的挺度,进而对单张纸印刷带来困难。
(2)厚度纸张的厚度是指纸张的薄厚程度,是检测纸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印刷中,要求纸张的厚度要均匀一致,否则会给印刷质量带来大的影响。
厚度影响印刷压力的调节,影响印刷纸的不透明度和可压缩性。
(3)平滑度纸张的平滑度是发映纸张表面平整、光滑程度的性能指标。
纸张平滑度不同,印刷中油墨与纸张接触的紧密程度就不同,最终影响油墨的转移程度及图文是否清晰等方面。
平滑度的测量通常采用空气泄漏法,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采用通过一定体积空气所用的时间来表示,以秒为单位,另一种是用纸张粗糙度——PPS值表示。
(4)耐折度纸张的耐折度表示纸或纸板抵抗往复折叠的能力,其测定纸张受一定力的拉伸后,在经来回折叠而使其断裂,以折叠的次数表示,耐折度值是往复的次数,即单位是双折次;分纵向耐折度和横向耐折度两种,一般纵向耐折度比横向耐折度高些,是因为纤维的排列使其在纵向的结合力较大所致。
在联机折页过程中,要求纸张具有较高的耐折度。
否则,容易造成折页作业时纸页出现断裂问题。
(5)白度纸张是图文信息的载体,其白度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色彩。
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后,通过色料减色法和色光加色法形成色彩。
纸张白度低,则吸收过多的光线,油墨的色彩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影响图像颜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造成色彩灰暗,对比度差,画面呆板,层次少。
(6)油墨的吸收性能在实际印刷中,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可分为两个阶段:加压渗透和自由渗透,主要取决于印刷压力和纸张表面空隙结构的分布。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印刷材料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印刷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 学生能了解印刷材料适性的评价标准,掌握印刷品质量与材料选择的关系;3. 学生能掌握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印刷品制作的质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印刷材料适性检测的基本方法;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运用印刷材料知识,完成印刷品制作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印刷材料及适性研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印刷材料选择中关注资源节约和环保;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印刷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印刷材料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印刷材料基本知识:介绍印刷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景,如纸张、塑料、金属箔等;分析各类印刷材料的优缺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印刷材料的适用范围。
2. 印刷材料适性评价:讲解印刷材料适性的评价标准,如表面张力、吸墨性、耐摩擦性等;介绍印刷材料适性检测方法,使学生掌握如何评价印刷材料的性能。
3. 印刷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如糊版、蹭脏、墨迹不干等,探讨这些问题与印刷材料的关系;介绍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课时:印刷材料基本知识,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第二课时:印刷材料适性评价,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课时:印刷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张是纤维间通过氢键相互粘结起来的随机取向网络层次结构。
包括两层含意:a纤维间自身相互粘结b 随机取向(定向排列)。
定量在200g/m2以上,而又以印刷或装璜为主要目的的纸,称为卡纸。
如250g/m2铜板卡(纸),280g/m2玻璃卡(纸)等。
造纸纤维原料的分类:①木材类纤维原料:针叶木(木质由95%的管细胞构成,其杂细胞不多,木浆较纯,纤维长,造高强度的高级纸张)阔叶木(木质部由20%~40%是导管,纤维较短,含很多杂细胞,造出的纸疏松,不透明,制造印刷类纸)②非木材类纤维原料麦草(纤维一般长度在1.30~1.71mm之间,制造的纸强度较低,用来制造书写和印刷用纸)芦苇(纤维长度一般在0.95~1.52mm之间,杂细胞含量约占35%,芦苇制造的纸强度低,一般用来制造印刷用纸。
)蔗渣(纤维长度大部分为1.47~3.04mm,用来制造半透明纸,书写纸、印刷用纸。
)棉纤维(棉纤维长度20~56mm。
杂细胞含量很少,用于制造钞票纸、证券纸、晒图纸等高档纸)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纤维素:性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特点:①分子量高,分子大小不均一,分子呈直线状。
②分子间形成氢键,吸水,润胀等都与含有“-OH”有关。
③整个分子具有极性和方向性,在酸性或高温条件下可降解。
半纤维素:性质:在水中润胀度大,易溶于稀碱液。
特点:①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多糖,占植物纤维原料的20~30%,②有好几种单糖构成,分子结构中有支链,平均聚合度在150±30木素:特点:组成复杂,分子呈立体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木素呈黄褐色,一般情况,木素与纤维和半纤维之间有化学键联接,而纤维素与半纤维素之间不存化学联接。
性质:木素是疏水性物质,不易吸水润胀。
其他成分:主要有果胶质、矿物质和各种提物。
纤维长度及长宽比对纸张的影响:①长度较长,长宽比较大的纤维抄的纸强度较大。
②纤维长度大于0.3mm 时,就不影响抗张强度和耐折度,纤维长度小于0.3mm时,抗张强度和耐折度明显变差。
三、成纸的撕裂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四、壁腔比小,成纸强度大,即壁薄的,强度大。
纤维细胞的细微结构:次生璧内层次生璧中层次生璧外层初生壁果胶层辅料为满足纸张的不同使用性能而添加纸张中的各种助剂,可分为填料,胶料与色料。
二、胶料:定义:为了使纸张在一定程度上不被水或其它液体浸润,在纸张中加入某些具有抗液性的胶体物质或成膜物质,称为~。
胶料加入的方式称为施胶。
施胶方式:1内施胶(将胶料加入纸浆中,再抄造成具有憎液性的纸)2外施胶(将纸或纸板浸入胶料中,在纸的表面形成连续的憎液膜)施胶的原因:1纤维本身和纤维间存在大量毛细孔,纤维与半纤维分子中含有亲水的羟基(—OH),因此亲水。
2纤维与纤维,纤维与填料,填料与填料之间的结合强度,不能满足印刷(特别是胶印)的需要。
纸张获得抗水性的原因:施胶前,纤维素亲水,且纤维与纤维间存在毛细孔,因此水能在其表面渗入纸张。
施胶后,改变了固液界面的接触角,胶料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则外露的纤维减少,从而使纸表面能降低,同时堵塞了毛细孔,因此施胶后纸张获得了抗水性。
表面施胶对纸张性的影响:提高了纸张的抗水能力,表面强度,耐破度,抗张强度,耐油渗性等。
常用胶料:动物胶、变性淀粉、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石蜡胶和其他施胶剂。
加填的目的:1提高(或改善)了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平滑度与均匀性。
2降低了纸张的吸湿性与变形程度。
常用的填料:①高岭土②滑石粉,石膏粉,碳酸钙,硫酸钡,钛白粉等。
加填对纸张性质的影响:①提高了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平滑度和印刷适性。
②降低了纸张的强度,其中抗张强度,耐破度,耐折度表面明显,撕裂度降低较少。
③对挺度有一定影响。
生产有色纸而加入染料。
提高白度而加入蓝紫或红蓝色染料。
纸张抄造的基本过程:制浆→纸料的制备→纸页抄造→整饰加工。
制浆:用化学或机械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离解成本色浆或漂白浆的过程。
制浆方法:1化学法制浆(利用化学药品的水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处理植物纤维原料,将木素溶出,尽可地保留纤维素和不同程度地保留半纤维素,使原料彼此分离)2硫酸盐法特点:纸浆颜色较深,成纸强度大,得浆率低,可用于抄牛皮纸和纸袋纸。
缺点:得浆率低,颜色深,如果用抄造高档打字纸,漂白工艺复杂,环境污染严重。
3碱法制浆:①石灰法的特点:脱脂脱色能力强,脱木素能弱,得浆相对较高,成纸强度低。
②强碱法的特点:脱木素能力强,水解能力强,成纸强度低,但洁白柔软。
4机械法制浆:利用机械方法对纤维原料进行处理,使纤维离解5化学机械法特点:成纸强度高,得浆率高,能耗低,污染少。
种类:机械草浆机械木浆褐色磨木浆白色磨木浆漂白的目的使纸张中残留的木素和树脂等进一步溶出,或在保留木素的情况正点,使有色物质退色,以获得适当的白度的具有一定物化性能的纸浆。
漂白的方法:按原理分:①氧化法②还原法按工艺分:①单段漂白②两段漂白:分两次进行漂白,首先用1/2~3/4水洗再漂白,可节约25%的漂白剂。
③多段漂白:分多次进行漂白。
打浆:利用机械方法处理水中的纤维,使其具有满足造纸机生产要求的特性,同时使生产的纸张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为什么要打浆:未经打浆的纸浆抄造的纸张缺乏足够的柔曲性,疏松,多孔,表面粗糙,强度低,不能满足印刷对纸张的质量要求。
打浆的作用:①使细胞发生位移与形变;②破除初生壁和次生壁的外层;③使纤维润胀和帚化,并部分切断。
4利于形成更多的氢键,提高了成纸的强度,降低了纸的不透明度、撕裂度和吸收性。
调料在打浆完成的浆料中加入各种辅料,如填料,胶料,色料等。
抄造方法:介质分①干法(空气)②湿法(水)设备分:①长网机②园网机③夹网机双面脱水。
长网机抄造原理与过程:主要适应于纸张的抄造。
①网部向前移动,保证纤维定向排列,靠贮料箱一端的网部横向振动,保证纤维在纸的横向均匀分布。
②压榨部:挤出部分水分,减少两面差异,4对榨辊。
③纸页正反面交替在热辊上干燥。
园网机抄造原理与过程:主要适应于纸板的抄造,园网机上的丝网粗筛辊,在装有稀纸浆的缸中转动时,网上就粘有湿纤维,纸浆中的水分从网孔排掉,纤维转到一条连续的毛布下面,可串多组这样的单机,每组传递一层纸浆到同一毛布下,这样就得到纸板。
多缸复合的优点:①通过增加缸数增加纸板的厚度,因此有很大的灵活性。
②可在各缸中加入不同的的纸浆,可生产出不同成分重叠而成的纸板。
涂布的原因:①纸张表面较大的凹凸不平,会使细小的网点丢失。
②纸张表面的吸墨性和均匀性较差。
③不透明度较差。
涂布对纸张质量的影响:①提高了纸张的平滑度和光泽度;②改善了纸张的形变稳定性、不透明度、吸墨性与均匀性。
涂料纸的种类:①铜版纸②玻璃卡纸③粉卡纸涂布的方式:辊涂/喷涂/漏涂/刮涂/铸涂压光与超级压光的区别:①压光是简单或中等程度的压光,可在造纸机上完成,主要依靠压力来实现,未完全干燥时压光。
②超级压光是较高程度的压光,单独进行压光程序,不仅依靠压力,还有摩擦力和加热来完成,它是干燥后进行压光。
超级压光对纸张性质的影响:①正面:提高了光泽度,平滑度,厚度均匀性抗张强度。
②反面:降低了撕裂度,折光度和不透明性。
纸张的两面性:纸张正面为毛布面,较平滑,紧密;反面为网面,与网接触而较粗糙,疏松这种正反两面不均的现象纵向纸:纸张的纤维(丝缕)排列方向同纸张的长边方向平行时为纵向纸。
纵向与横向的差异:1纤维在吸水膨胀时直径方向的幅度比长度方向的幅度要大好几倍,胶印最好是使用纵向纸,原因是宽度方向尺寸变化可通过改变包衬来弥补,如纸张尺寸变大时,可通过增加橡皮辊包衬来弥补。
横向纸与纵向纸的确定○150x50②抗张强度③重叠法形成孔隙的原因:①纤维与纤维交织造成的空隙;②填料与纤维间的空隙;③填料与填料之间的空隙。
孔隙率:纸张空隙体积与纸张总体积之比平均孔半径:流体通过单位面积上所有孔隙的流体流量与流体流过一定孔半径的流体总量是相等的,这个孔径就为平均孔半径。
纸张纤维(丝缕)方向对印刷或产品的影响:1对印刷的影响(与滚筒轴平行)2印后加工(最后一折的折线应该与纸张丝缕方向平行为好。
)3对阅读的影响(纸张的丝缕方向和书脊的方向平行)4标贴5包装盒定量:单位面积的重量g/m2。
有关的因素:①与厚度成正比,定量越高,纸越厚;②耐破度,撕裂度抗张强度和挺度有关。
纸张与纸板的区分200 g/m2或250 g/m2 为标准, 大于为纸板;小于为纸张。
令重一令纸的重量 印刷对纸张厚度的要求:每批纸的厚度要求均匀一致,每张纸的不同位置的厚度也应一致,否则:①会造成图文深浅不一,影响印品质量。
②对书刊印刷,会造成装订,书脊图案和字号设计困难。
紧度(表观密度)每立方厘米纸张的质量,g/cm3紧度对印刷的影响:①紧度↑,吸墨性↓;②对光泽度、不透明度、平滑度有影响,一般情况,紧度↑,不透明度↓,平滑度和光泽度有所↑。
纸张的规格:卷筒纸 平板纸平滑度:纸张表面的平整程度,表观平滑度:自由状态下的纸张表面平滑度。
印刷平滑度:在印刷压力作用下的纸张表面平滑度。
平滑度对印品质量的影响:①印刷平滑度决定着纸与印版或橡皮布的接触程度,影响油墨的转移是否全面,字迹是否清晰的重要因素;②表观平滑度对印品光泽度有很大影响;③平滑度对细网线版印刷极为重要。
特别是凹版印刷纸尤其如此。
纸张具有吸收性的原因:网状纤维与填料之间形成无数的小缝隙或毛细孔,形成一个由无数窄小通道组成的结构,由于液体的毛细管作用,可将液体吸附上来,它包括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和吸水性。
纸张的油墨接受性与吸墨性的区别:①影响因素不同;②发生作用的时间不同;③对印品的质量造成的影响不同吸墨性对印刷的影响:①吸墨太大,则会造成小颗粒颜料的渗入和连接料的过分渗入,从而导致粉化与透印。
②吸墨性太小,则油墨干燥速度过慢,造成背面蹭脏。
吸水因①纤维与半纤维素都是亲水性物质②多孔性。
水份对纸张性质的影响:①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造成套印不准;②对印刷与后工序的影响:a.含水量大时,令)(定量面积kg/1000500⨯⨯=w降低干燥速度,造成粘脏,降低纸张的抗张、表面强度和耐折度b.含水量小时,纸张硬脆,易带静电,使印刷时出现空张与双张。
调湿的原因:使印刷纸与印刷车间的温湿条件相适应,减少在印刷过程中的吸水,从而提高尺寸稳定性,以适应印刷,卷曲性:纸张受到温湿度的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卷曲的现象,是由纸张不均匀的伸缩造成的。
影响纸张卷曲的因素:①与厚薄有关,薄的纸易卷曲;②与抄造工艺有关,如打浆度,易卷曲;③施胶度高易卷曲;④填料含量高,不易卷曲;⑤紧度高,纸张易卷曲。
纸张的Z向压缩形变:d为纸张的原始厚度;K为纸张的最大压缩量;R为纸张在压力消失后的弹性恢复量。
影响纸张压缩率、恢复率的因素:①纸浆(漂白浆较未漂白的压缩率大)②涂布量(涂层愈厚,压缩率愈小,而弹性率几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