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之隧道通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结课论文-隧道照明设计浅谈

硕士研究生课程«隧道工程»结课论文院(系):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任课教师: 研究生姓名:学号: 成绩:日期: 2014年月日隧道照明设计浅析【摘要】隧道照明不同于一般道路照明,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隧道的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照明具有隧道内外亮度差极大、空气污染严重、空间有限、噪音大、震动大等特点。
隧道的照明要根据这些特点来设计解决。
且隧道具有缩短里程、节省时间、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节省用地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等优点,但伴随着隧道照明设施的规模及数量与隧道的运营电费和维护费用必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高。
因此,在当前我国能源紧张、用电缺口巨大的形势下,做好隧道照明的节能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来本文重点介绍隧道照明的主要特点及照明设计方法、影响隧道照明因素、隧道照明应注意的问题及隧道照明节能措施。
【关键词】隧道照明;照明设计;照明节能一、隧道照明的特点隧道照明具有以下特点:隧道内外亮度差极大、空气污染严重、空间有限、噪音大、震动大等。
隧道照明的设计不同于道路照明,尤其在白天晴天的时候隧道内外的亮度差别极大(通常相差几百到几千倍),驾驶员进入隧道时,从外部向隧道内看是一个黑洞(对长隧道而言)或一个黑框(对短隧道而言);白天驾驶员通过较长的隧道接近出口时,看到的是一个刺眼的炫亮白洞。
为了消除黑洞和白洞现象,必须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使路面的亮度达到一定水平,即加强照明;隧道内由于车辆排除的烟气,受到汽车前照明灯的照射,光线被烟雾吸收形成光散射现象,造成光幕,从而是前方的障碍物与路面、侧壁亮度对比减弱,使驾驶员识别障碍物的能力下降,所以隧道内基本段的亮度也要比普通路面高,而且隧道内灯具的布置还应该尽量减少频闪现象。
二、隧道照明设计人眼对光的适应特性:从眼睛构造可知,视细胞有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两种,这两种细胞对光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杆体细胞对光的感受性很高,而锥体细胞对光的感受性很低。
分析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分析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施工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通风和照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如何设计合理的通风与照明系统。
1. 通风设计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风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工作区域内的有害气体、烟尘和湿气,保持空气清新,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
(1)通风系统的选择:根据隧道施工工艺和环境要求,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适用于较短、小断面的隧道,通过布置合理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
而机械通风则适用于长隧道或特殊工况,通过风机等设备强制对隧道进行通风。
(2)通风系统的布置:通风系统的布置应考虑风的输送与分布,通风效果与布置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通风系统应设置在通风阻力最小的位置,避免影响施工作业。
针对工况的不同,可采取纵向布置、横向布置或综合布置等方式,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运行。
(3)防火与防爆设计:隧道施工中常会涉及到火源与易燃物,因此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防火与防爆要求。
采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区域,确保通风系统在火灾或爆炸事故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照明设计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除了提供足够的光照,还需要考虑施工作业的特殊需求,例如抗振动、耐腐蚀、防爆等。
(1)照明强度的确定:根据隧道的用途和施工作业的要求,确定照明强度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隧道内部的平均照度应达到一定数值,同时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视觉需求和安全要求。
(2)照明设备的选择: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常用的照明设备有荧光灯、LED灯等。
根据隧道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其具备耐振动、耐腐蚀、防爆等特性,以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
(3)照明布置的合理性:隧道照明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照明布置。
合理的照明布置能够均匀地照亮隧道内部,避免阴影区域的产生,提高工作人员的视野和作业效率。
隧道照明设计

隧道照明设计隧道照明设计在道路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隧道照明设计能够提高行车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改善驾驶员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为行人提供良好的可见性和安全感。
本文将从隧道照明的需求、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隧道照明的需求隧道照明的主要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隧道内由于缺乏自然光线,所以需要照明来保证视野的清晰度,避免驾驶员因光线不足而产生眩光、刺眼等问题。
2. 均匀的照明分布:隧道内不应存在明暗交替的情况,要保证隧道的整体照明均匀、稳定,以提高驾驶员的视觉感受和行车安全性。
3. 良好的可见性:隧道内的道路标线、信号灯等信息要清晰可见,以帮助驾驶员正确判断车道位置和道路状况。
4. 节能环保:隧道照明设计应该注重能源的利用效率,选择节能灯具,并结合自动调光、感应控制等技术手段,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二、隧道照明设计的原则在进行隧道照明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充分考虑人眼的适应性:由于驶入隧道前后的照明亮度差异较大,人眼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因此,隧道入口和出口的照明亮度应该逐渐过渡,避免造成刺眼或视觉暗淡的情况。
2. 注意光色温度的选择:隧道照明的光色温度应该与室外自然光保持一致,以减少驾驶员的不适感和疲劳。
3. 避免光污染:隧道照明应避免过亮或过暗,以免造成光污染,影响周边环境和行车安全。
4. 考虑照明设备的可维护性:隧道照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耐用性和易于维护的特性,以降低维护成本和频率。
三、隧道照明设计的技术方案隧道照明设计的技术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灯具选择:传统的隧道照明灯具包括荧光灯、钠灯和LED灯等。
荧光灯具有高效能、高色温和较长寿命等特点,但容易受温度影响,不能承受较高的温度。
钠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色温偏低,对驾驶员视觉有一定影响。
LED灯具具备高效、低消耗、寿命长、冷光源和可调光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隧道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中的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一、引言在现代交通建设中,隧道的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安全通风和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隧道通风设计的重要性隧道通风设计是确保隧道内的空气流通,维持合适的氧气含量,控制有害气体浓度,保障人员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排除烟雾和废气,降低火灾爆炸的风险,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适宜的工作环境。
三、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1. 空气流动性:通风系统应设计成保持稳定的气流,并确保新鲜空气能够尽量覆盖整个隧道区域,确保人员在隧道中呼吸到良好的空气。
2. 管理恶劣气候:通风系统应能适应恶劣气候环境,如高温、低温和潮湿等条件,并能在这些情况下维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3. 应急管理:通风系统应具备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排烟功能,以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并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
4. 能效与环保:通风系统应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电。
四、隧道照明设计的重要性隧道照明设计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使驾驶员和行人能够清晰看到道路和交通标志,还能增强隧道的安全性和可见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有效的照明设计还有助于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视觉疲劳,提高行车舒适度。
五、隧道照明设计的要点1. 光线均匀分布:照明设计应确保隧道内的光线均匀分布,避免明暗不均造成的视觉疲劳和驾驶不适感。
2. 适宜的亮度:照明亮度应适宜,既不能过亮造成视觉干扰,也不能过暗影响行车安全。
适当的亮度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
3. 抗眩光设计:隧道照明应避免强烈眩光,特别在隧道入口处,以免造成驾驶员的视觉干扰和安全隐患。
4. 节能与环保:隧道照明设计应选用节能型灯具,并采用光控技术实现自动调节。
照明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清洁,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六、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之间的关系安全通风与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中密不可分。
通风系统的工作效果与照明设计紧密相关。
13 隧道通风、照明、防灾

第七章通风、照明、防灾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1交通隧道运营阶段的通风设计2交通隧道运营阶段的照明设计3交通隧道运营阶段的防灾设计一、隧道通风概述1、隧道通风的目的公路隧道:稀释CO,保证卫生标准稀释烟雾,保证可见度排除烟雾,用于火灾防排烟铁路隧道:稀释氮氧化物,保证卫生标准排出余热,保持正常工作条件排除烟雾,用于火灾防排烟有害气体(CO,No,SO2)烟雾(SiO2)异味总之,是为了保证隧道内的行车安全,改善隧道的运营环境。
稀释CO的目的是保证安全卫生条件稀释烟雾的目的是保证行车安全稀释异味的目的是提高行车舒适性。
通风处理对象:2、隧道通风处理对象3、隧道通风设计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人的忍受程度、行车安全视距●需风量计算问题:交通量和排放量●判断自然通风的能力●机械通风方式的讨论●通风方式及通风设备选择:经济性和耐久性二、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确定隧道内污染空气中有害物的设计浓度需要研究的问题●对汽车排放CO量的研究●对汽车排放烟雾量及透明度的研究●人在污染空气中的适应能力●分别研究CO设计浓度和烟雾设计浓度三、需风量计算1、按稀释CO浓度计算新风量2、按稀释烟雾浓度计算新风量3、需风量的取值①CO的排放量计算∑=⨯=n m m m iv h d a CO CO f N L f f f f q Q 16)(106.31其中:是隧道全长CO排放量;是CO基准排放量m3/辆km,可取0.01;为考虑CO的车况系数,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取1.0,对二、三、四级公路取1.1~1.2;是车密度系数,与车速有关,按表8.6取值;是考虑CO的海拔高度系数,按图8.3.1取值;为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为考虑CO的车型系数,按表8-7取值;为考虑CO的纵坡-车速系数,按表8.8取值;为车型类别数。
L 为隧道长度,mCO Q CO q a f d f h f m N m f iv f n②稀释CO到容许浓度的新风量计算600)(10⨯=T T p p Q Q CO CO req δ60)(10⨯=T T p p Q Q CO CO req δ式中:为隧道全长稀释CO的需风量;标准大气压取101.325;是隧址设计气压;是标准气温K ,取273;为隧道夏季的设计气温K 。
隧道照明工程方案设计

隧道照明工程方案设计一、选址概括隧道灯光设计方案为某地的隧道提供了一个安全、明亮、高效的照明环境。
该隧道全长约3000米,采用了双向四车道的设计。
由于地形复杂,该隧道穿越了山脉,其内部的灯光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光照均匀性、能耗和环境影响等问题。
设计方案将引入LED照明技术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照明效果的最大化,同时有效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并保护周边环境。
二、设计原则1. 光照均匀:考虑到隧道内部的地形特点和车辆行驶的安全需求,灯光设计方案需要保证在不同位置和距离上的光照均匀度。
2. 能耗最小化:引入LED照明技术,减少能耗,提高照明效果。
3. 维护成本低:采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的照明设备。
4. 环境友好:避免光污染,减少光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参数1. 光照均匀性:隧道内部需要保证在任何位置上的光照均匀度在0.7以上,以满足最小安全要求。
2. 亮度:车行道和人行道需要分别保证最低亮度为200lx和100lx。
3. 色温:为了提高驾驶者对隧道环境的舒适度,设计方案定为色温为4000K的白光,以保证视觉舒适度。
4. 能耗要求:隧道照明系统的功耗需低于每平方米5W。
五、设计方案及技术选型1. 照明灯具:考虑到隧道的特殊使用环境,选择防爆、防腐蚀、耐高低温等性能优异的LED照明灯具。
采用面板灯和筒灯的组合安装方式,以保证光照均匀度。
2. 灯具控制系统:选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单灯控制和整体控制两种模式。
单灯控制能够通过设置不同的亮度和照度来保证光照均匀,整体控制则能够实现对整个隧道的照明效果进行集中调控。
同时,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人脸识别技术和车辆检测技术,以达到智能化的节能管理。
3. 照明电源:为了保证隧道照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双供电方式,即市电和发电机组双备用,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4. 照明布局:隧道内部采用不同的灯具布局,例如车行道采用间隔布局,而人行道则采用紧凑布局,以满足不同位置的光照均匀度。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通风与照明设计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通风与照明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隧道建设需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而通风和照明正是直接关系到这两个因素的。
一、通风设计隧道施工中,通风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尘土、烟尘、气体等,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系统进行处理,将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
通风设计的目标是保证隧道内空气的新鲜度和适宜度。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通风系统的选型。
应根据隧道的长度、断面、交通流量等因素来选择通风设备,确保其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其次是通风布置。
通风系统应布置在隧道的合适位置,以便能有效的避免尘土、烟雾等有害物质的堆积和扩散。
同时,通风设备的布置也需要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工作位置,以确保其能够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此外,通风设计还需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在隧道中,一旦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通风系统应能及时启动并将烟雾排出,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对于隧道施工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照明效果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能提供给行驶车辆良好的视觉环境。
隧道照明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照明强度。
根据隧道的用途和长度,选择适当的照明设备和灯具。
在隧道入口和出口等需要更高照明强度的区域,可以使用更亮度更高的灯具,以提供良好的视野。
其次是照明布置。
为了确保整个隧道的照明均匀一致,应合理布置灯具和照明设备。
可以根据隧道的高度和宽度来确定灯具的数量和位置,以便充分覆盖隧道的各个区域。
另外,照明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能耗问题。
隧道的照明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应选择能效较高的灯具,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照明设计也应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在隧道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照明设备应能够自动切换到应急模式,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亮度来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综上所述,通风与照明设计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通风和照明系统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为行驶车辆提供良好的环境。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公路隧道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行车安全及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隧道的设计中,照明与通风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讨论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并探讨如何在设计中满足这些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要求在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照度要求:公路工程规范明确规定了隧道内的照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长度以及路段的环境条件,规范要求隧道内的照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视野来判断道路状况。
2.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位置也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且安装位置应能够提供均匀、充足的照明效果,不产生强烈的反射光线,以避免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和眩光。
3. 照明控制:照明系统应具有恰当的控制功能,以适应不同时间段、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通过光控和时控等方式实现自动调节,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照明效果。
二、通风设计要求良好的通风设计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乘车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1. 新风供应:规范要求隧道内应保持良好的新风供应,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员的呼吸舒适。
通风设计需要合理安排气口和排风设备的位置,以实现空气的流通和置换。
2. 烟雾排除: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等,通风系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烟雾,以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规范要求通风设计应考虑烟雾探测和报警装置,并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流量和排风口的位置,以实现快速的烟雾排除。
3. 应急供电:规范要求通风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应急供电系统,以确保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应急供电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通风设备的运行。
结论公路工程规范中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指导了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隧道的照明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的照度标准,并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行车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翠峰山隧道通风照明设计7.1通风设计7.1.1一般规定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应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地形,地物,地质条件,通风要求,环境保护要求,火灾时的通风控制,维护与管理水平,分期实施的可能性,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
隧道通风主要是应对一氧化碳(CO ),烟雾和异味进行稀释,隧道通风的目的是供给洞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冲淡,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风尘浓度,以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及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减少安全事故。
7.1.2 污染空气的稀释标准我国的CO 稀释标准 正常运行取250ppm交通阻塞时,阻塞段的平均CO 设计浓度取300ppm ,经历时间不超过20min 。
阻塞段的计算长度不超过1km 。
7.1.3需风量计算对于单向交通,可以用下列经验公式作为区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的限界,判断是否采用机械通风 LN≥2×610(7.1)式中:L —隧道长度(m )N —设计交通量(辆/h )取隧道长度2020m ,设计交通量按长期考虑取N=1241辆/h ,本隧道620201240.9 2.506610L N =⨯=⨯则用机械通风。
稀释CO 的需风量计算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CO 排放量为()6113.610nco co a d h iv m m m Q q f f f f L N f ==⋅⋅⋅⋅⋅⋅⋅⋅⨯∑ (7.2)式中 Qco —隧道全长CO 的排放量 (m3/s )qco —CO 的基准排放量(m3/辆km ),可取0.01m3/辆·km;fa —考虑CO 的车况系数,对于高速公路,取1.0; fd —车密度系数,对于100km/h 设计时速,取0.6;表7.1 车密度系数fdfh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系数,可取1.0; fm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按表6.1.2取值; fiv —考虑CO 的纵坡车速系数,按规范取1.4; Nm —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见表7.3。
表7.2考虑CO 的车型系数代入数据到(7-2)得 当Vt=100km/h 时, Qco=610.01 1.00.6 1.0 1.42020(645140351977)3.610⨯⨯⨯⨯⨯⨯⨯⨯+⨯+⨯⨯30.0189/m s =在各个工况速度下的CO 的 排放量如下表所示。
表7.4 各工况车速下CO 排放量(单位m3/h )注:交通阻滞按最长1000km 计算。
最大CO 排放量由上述计算可知在工况车速为10km/h 时,CO 排放量最大,为30.1089/co Q m h =稀释CO 的需风量隧址设计气温tm=20℃,换算为绝对温度为T=293K 。
稀释CO 到容许浓度的需风量为()60010⨯⋅⋅=T Tp p Q Q coco rep δ(7.3)式中:P0——标准大气压(kN/m2),取101.325 kN/m2P —隧道内设计气压, P=P0·RTgh e计算得到P=1.041632P0 代入数据到(7-3)得 Qreq(co)=630.1082101.32529310417.55/2671.041632101.325273m s ⨯⨯⨯=⨯ (2)烟雾排放量为QVI=6103.61⨯·qVI·fa(VI) ·fd·fh(VI) ·fiV(VI) ·L·1Dn m =∑(N m ·f m (V I)) (7.4)式中:QVI —隧道全长烟雾排放量(m3/s )qVI —烟雾基准排放量(m3/辆km ),可取2.5 m3/辆·km ; fa(VI)——考虑烟雾的车况系数,高速公路取1.0; fh(VI)——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系数,可取1.0; fiV(VI)——考虑烟雾的纵坡车速系数,按规范取3.1; fm(VI)——考虑烟雾的车行系数 nD —柴油车车型类别系数; L —隧道长度,2020m 。
表7.5考虑烟雾的车型系数fm(VI)柴油车代入数据到(7-4)得:当Vt=100km 时 QVI=612.5 1.0 1.03.10.62020(6450.4403 1.0194 1.5)3.610⨯⨯⨯⨯⨯⨯⨯⨯+⨯+⨯⨯31.4839/m s =在各个工况速度下的CO 的 排放量如下表所示。
表7.6 各工况车速下烟雾排放量(单位m3/s )注:交通阻滞时按最长1000m 计算。
最大烟雾排放量为当车速为10km/h 时,3() 4.164/req Q VI m s = 因此可由稀释烟雾到设计浓度所需通风量为()VIreq Q Q VI K=(7.5) 式中:K —烟雾设计浓度m-1,对于设计时速100km/h,取0.0065;代入数据得: 34.164()640.6154/0.0065req Q VI m s ==(3)稀释空气中异味的需风量 取每小时换空气8次,则有 Qreq (异)=363.5420208285.224/3600r A L n m s t ⋅⨯⋅=⨯= (4)考虑火灾时排烟的需风量取火灾排烟的风速为Vr=3m/s ,则需风量为 Qreq(火)=Ar·Vr=63.54×3=190.62 m3/s综上所述,需风量按较大值取值,故取需风量Q=640.615m3/s 7.1.4通风机数量计算隧道内所需升压力有以下三项决定(1)空气在隧道内流动受到的摩擦阻力及出入口损失为20p 2r e r r Lv D ρζζλ⎛⎫∆=++ ⎪⎝⎭(7.6)式中:△Pr —自然风阻力,N/m2ζe—隧道入口损失系数,可取0.6, vr —隧道设计风速,m/s,本隧道为vr=491.2363.54=7.731m/s λr—隧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可取0.02 ρ—空气密度,kg/3m ,可取1.2 Dr=r r C A 4—隧道断面当量直径 Dr=rr C A4==7.85m Ar —隧道净空断面积,本隧道为63.542m Cr —隧道断面周长, 本隧道为32.38m代入数据得:22020 1.2(10.60.02)7.73127.852r P =++⨯⨯⨯ 367.95a P = (2)隧道两洞口等效压差:引起隧道自然风流的两洞口等效压差取△Pn=10Pa 。
(3)交通风所产生的风压:22()()()()22tn tn t t r t r r r A A p n v v n v v A A ρρ++--=--+(7.7)式中:△pt —交通风力(N/m3)n +—隧道内与r v 同向的车辆数,()n 3600t N Lv +++⨯=⨯辆n -—隧道内与r v 反向的车辆数, ()n 3600t N Lv ---⨯=⨯vr —隧道设计风速,m/s,本隧道为vr=54.6323.491=7.731m/s ()t v -—与r v 反向的各工况车速 ()t v +—与r v 同向的各工况车速Am —汽车等效抗阻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7.8)式中:cs A —小型车正投影面积,可取2.13mcs ξ—小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可取0.5cl A —大型车正投影面积,可取5.372mcl ξ—大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可取1.01r —大型车混入率,为0.19计算可得汽车等效阻抗面积3(1.00.19) 2.130.50.19 5.37 1.0 1.88m A m =-⨯⨯+⨯⨯=代入数据到式7-7得()21.88 1.2p 52.5227.787.731374.7863.542t a p ∆=⨯⨯⨯-= 根据上述计算,采用可逆转的射流风机可充分利用交通风产生的风压,两洞1cs 1(1)cs cl clAm r A r A ξξ=-⋅⋅+⋅⋅口存在的等效压差由于较不稳定,应作为阻力计算,因此隧道需要的升压力为367.9510374.78 3.17r n t P P P P =+-=+-=Pa (4)1120型射流风机所需台数 1120型射流风机每台的升压力为jp ,由jA =0.98m2 φ=jr A A =0.01012jv =30m/s ψ=r jv v =0.05172(1)j j p v ρφψ=⋅⋅⋅-(7.9)代入数据得20.315/N m 则:9.663jpi p == 合计需要10台1120型射流风机,按5组布置。
7.2照明设计7.2.1照明设计1、中间段照明中间段的照明基本任务是保证停车视距,中间段的照明水平与空气透过率,行车速度以及交通量等因素有关。
对于设计时速100km/h,设计交通量为1241辆/h ,按规范要求,参照两车道的情况,中间段亮度应为4cd/m 2,隧道两侧墙面2m 高范围内,宜铺设反射率不小于0.7的墙面材料。
灯具布置应满足闪烁频率低于2.5H 或高于15HZ ,中间段灯具的平面布置形式可采用中线布置、两侧交错布置或两侧对称布置,本设计采用两侧交错布置。
紧急停车带宜采用荧光灯光源,其照明亮度应大于7cd/m2,连接通道亮度应大于2cd/m2。
中间段的照明选用功率为100W 的高压钠灯,以行车中线交错布置,灯具横向安装范围为行车道左右4 m 处,安装高度为距路面5 m ,纵向间距为5m ,灯具纵向与路面保持水平,横向倾角为9o 。
洞外接近段照明在隧道照明区段中,在隧道洞口(设有光过渡建筑时,则为其入口)前,从注视点到适应点之间的一段道路,在照明上称为接近段。
在照明设计中,车速与洞外亮度是两个主要的基准值,本隧道设计车速为100 km/h ,洞外亮度参照规范取值为4500cd/m 2。
由于发耳隧道的所处位置走向近于东西向,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洞外亮度。
接近段可以采取以下洞外减光措施(1)从接近段起点起,在路基两侧种植常青树; (2)大幅坡面绿化;(3)洞口采用翼墙式时,墙面宜采用冷色调,其反射率应小于0.17; 接近段长度应取洞外一个照明停车视距,对于纵坡为 1.75%,设计时速为100km/h ,取DS=167m 。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规定,在洞口土建完成时,应采用黑度法进行洞外亮度实测。
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如超出±25%,应该调整照明系统的设计。
洞外亮度实测时应测位置是接近段起点,接近段长度应取洞外一个照明停车视距。
接近段照明选用功率为200W 的高压钠灯,布置在路基两侧,对称布置,布置高度为5m ,纵向间距为4m 。
2、入口段照明在隧道照明区段中,进入洞口的第一段称为入口段。
其照明亮度Lth 计算 L th =k·L 20(s) (7.10)式中: L th —入口段亮度(cd/m2);k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本隧道按规范取值为0.035 L 20(s) —洞外亮度,本隧道设计为4500 cd/m 2 代入数据得:L th =0.035×4500=157.5cd/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