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学句子摘录
如何利用英汉词典学英语

如何利用英汉词典学英语如今方面的书籍可谓品种繁多,要想找一本适合各种英语水平的人的辅导书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过,我们手边就有这样一种书,不仅适合各种层次的英语学习者,而且准确、实用,这就是英语词典。
说到词典,任何的人手边至少会有一本,但今天介绍的“巧用词典学英语”,要推荐使用这样几本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以及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of Synonyms and Antonyms(韦氏的同义词、词典)。
该如何有效使用这几本词典从而到达英语学习的目的呢?我们除了单词到底还能从中学到什么其他东西吗?下面我就把自己从英语学习以及教学中收获到的一些想法与大家提供一下。
学习单词,不仅仅是我们为了应试而使用的“背单词”,学单词首先要知道单词的读音、词性、主要中文意思,更深层次的还要去了解单词的用法(包括单复数、分词是否是特殊形式、通常如何用在中、是否是旧式用法(即现代英语不常用)、是否是书面语或者口语用法等等)。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以下简称牛津高阶)了。
牛津高阶的优点在于它是一部英汉双解词典,而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学习一个单词,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牛津高阶给出的音标而掌握这个单词的美式发音或者英式发音;其次可大致了解这个词可做哪些词性用,如:about这个词,就有副词、介词和形容词三种词性,而通过了解词性,就有利于我们掌握这个词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第三,了解在不同的词性下,这个单词的具体的中英文的解释及用法,还是以about为例,当它做副词使用时,通常有“大约”、“凌乱地”、“闲着、无所事事”、“附近”等7种具体的用法,作为介词时也有“关于”、“目的是、为了”、“从事于”等9种用法,而about作为形容词时,一般只出现在习语be about to do sth(即将、将要做某事)和not be about to do sth(不愿做某事)中。
柯林斯词典高频词汇

柯林斯词典高频词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柯林斯词典是出版历史悠久、口碑极佳的英语辞典,它涵盖了从日常用语到专业术语的各种词汇,被广泛应用于英语学习和翻译工作中。
在柯林斯词典中,有一些高频词汇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掌握了这些词汇不仅可以提升词汇量,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
本文将对柯林斯词典中的高频词汇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这些重要的词汇。
柯林斯词典中的高频词汇主要包括一些常见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掌握了它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各种情境。
常见的名词如"time"(时间)、"money"(钱)、"work"(工作)等,常见的动词如"do"(做)、"go"(去)、"make"(做)等,常见的形容词如"good"(好)、"bad"(坏)、"big"(大)等。
这些词汇贯穿于英语的各个方面,是学习英语的基础。
柯林斯词典中的高频词汇还包括一些常见的短语和习惯用语。
这些短语和习惯用语在日常交流中广泛应用,掌握了它们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常见的短语和习惯用语如"thank you"(谢谢你)、"how are you"(你好吗)、"take care"(保重)等,这些短语和习惯用语可以让交流更加流畅和自然。
柯林斯词典中的高频词汇还包括一些专业术语和行业术语。
这些术语在特定领域内被广泛使用,掌握了它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从事相关工作。
在法律领域中常见的术语如"lawyer"(律师)、"court"(法院)、"crime"(犯罪)等,在医学领域中常见的术语如"doctor"(医生)、"hospital"(医院)、"surgery"(手术)等,这些术语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语法英语怎么说

语法英语怎么说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所以学好语法,对于英语的学习上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下面为大家带来语法的英语意思和相关用法,欢迎大家一起学习!语法的英语意思grammar语法的相关英语例句1. While her English was correct, it was peppered with French phrases.她的英语语法上没错,但是里面夹杂着很多法语短语。
2. He was known for his poor grammar and punctuation.他不通语法和乱用标点是出了名的。
3. Modern word processors usually have spelling checkers and even grammar checkers.现代文字处理器通常带有拼写检查功能,有的还有语法检查功能。
4. Grammatical errors are always obvious to me, spelling mistakes stand out.语法错误对我来说总是非常明显,而拼写错误也很显眼。
5.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s are more restrictive.转换生成语法局限性更大。
6. One in five undergraduates cannot write grammatically.有1/5的本科生写作不合语法规则。
7. His vocabulary was sound and his grammar excellent.他的词汇丰富,语法也很精通。
8. He elucidated a point of grammar.他解释了一个语法要点。
9. the basic rules of grammar基本语法规则10. That sentence is not grammatical.那个句子不合语法。
11. a good grounding in grammar扎实的语法基本功训练12. The book deals with some of the oddities of grammar and spelling.这本书专讲语法和拼写方面的某些不规则现象。
蒙汉词典 语法

蒙汉词典语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蒙汉词典是一种特殊的词典,专门收录了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翻译。
由于蒙古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蒙汉词典在翻译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蒙汉词典进行翻译时,除了词汇的翻译,语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蒙汉词典中的语法部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语法差异。
一、蒙古语的语法特点蒙古语是蒙古族的语言,属于蒙古-满洲语族。
蒙古语的语法结构比较复杂,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下面列举几个蒙古语的语法特点:1. 主谓宾语的语序:蒙古语的语序是“主谓宾”的固定顺序,与汉语的“主谓宾”语序一致。
“Маш их сургуулиа аваад ир”(她正在读一个很大的书)。
在这个句子中,“Маш”是主语,“сургуулиа”是谓语,“аваад”是宾语。
2. 数量词的位置:在蒙古语中,数量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与汉语有一定的差异。
“Гурв нар”(三只马),在这个句子中,“гурв”是数量词,“нар”是名词。
3. 疑问句的构成:蒙古语中的疑问句通常是通过添加疑问词或者改变词序来构成的。
“Та юу хийж байна вэ?”(你在做什么?),在这个句子中,“та”是主语,“юу”是疑问词,“хийж байна”是谓语。
二、蒙汉词典中的语法部分1. 语法规则说明:蒙汉词典中通常会有一些关于蒙古语和汉语的语法规则说明,帮助读者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差异。
这些规则包括词序、句型结构、动词变位等方面。
2. 语法示例:蒙汉词典中通常还会提供一些语法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法规则。
这些示例可以是简单的句子,也可以是复杂的句子,涵盖各种语法现象。
3. 语法练习:一些蒙汉词典还会提供一些语法练习,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这些练习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句子翻译等形式,让读者通过练习提高语法水平。
新旧版《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动词释义对比研究

形成过程就是根据相似原则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而转喻则是相接近或相关的不同 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事物。与传统的词义理论相比来看,认知语言学不仅 可以知道词义演变的结果,还能细致地描写词义扩展的过程,探索出词义演变的内在联 系。可以说,对于词义演变原因,认知语言学的解释力更强,这恰好弥补了传统词义学 的不足。
3
段玉裁及其弟子对词义引申有诸多论述,他主要是在许氏说解本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 求字之本义及其依据,并以此为出发点,探求其引申义与假借义。近代学者章太炎、黄 侃等对引申也有论述,他们是从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着眼来考察字之本义、引申 义、假借义的。而现代训诂学家陆宗达、王宁两位先生更是集其大成,继承并发展了章 黄学说。陆宗达、王宁较早总结了传统引申的研究成果,他们指出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 本形式,词义引申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理性的引申、状所的引申、礼俗的引申。 此外对词义引申的依据他们也进行了探讨,认为词义的特点是引申的依据,词义被捕捉 到的特点往往不止一个,被捕捉的特点越多,引申的方向越多。因而显示出词义引申的 多向性和多重性。有的学者致力于对古代训诂材料中词义引申现象进行整理和分析,逐 渐将词义引申研究纳入到现代词义理论的范畴,根据词由本义到引申义演变过程的特 点,归纳出相应的类型,显现出词义引申过程的相似性和引申序列的规律性。
传统词汇语义学将词义的变化归因于历史和社会的因素,或笼统地指出心理联想在 词义演变中的作用,对语言演变内在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入。认知语言学研究从人的认知 能力出发解释词义变异的原因,认知因素才能说明词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隐 喻"和“转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对词义的发展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人类认 知世界时根据事物特征和认知规则对不同事物进行归纳分类形成不同的认知域。隐喻的
如何利用牛津词典高效学英语.doc

如何利用牛津词典高效学英语1.利用词典学单词学习单词,不仅仅是我们为了应试而使用的背单词,学单词首先要知道单词的读音、词性、主要中文意思,更深层次的还要去了解单词的用法(包括单复数、分词是否是特殊形式、通常如何用在句子中、是否是旧式用法(即现代英语不常用)、是否是书面语或者口语用法等等)。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以下简称牛津高阶)了。
牛津高阶的优点在于它是一部英汉双解词典,而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学习一个单词,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牛津高阶给出的音标而掌握这个单词的美式发音或者英式发音;其次可大致了解这个词可做哪些词性用,如:about这个词,就有副词、介词和形容词三种词性,而通过了解词性,就有利于我们掌握这个词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第三,了解在不同的词性下,这个单词的具体的中英文的解释及用法,还是以about为例,当它做副词使用时,通常有大约、凌乱地、闲着、无所事事、附近等7种具体的用法,作为介词时也有关于、目的是、为了、从事于等9种用法,而about作为形容词时,一般只出现在习语be about to do sth(即将、将要做某事)和not be about to do sth(不愿做某事)中。
这样一来,我们对于about这个小词的掌握才算得上是比较全面了;当然,最后通过词典我们还要对这个词的使用做一个升华,那就是通过词典给出的例句,达到对词的用法的完全掌握,以达到将来举一反三的目的。
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举另外两个例子,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
记得在教新概念第二册第一课的时候,碰到一道题目:The writer looked at the man and the woman angrily. He was very .(a) sad (b) unhappy (c) cross (d) pleased。
这道题很显然是考察同义转换,有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b)选项,他们认为和angrily 生气地近义词应该只有unhappy 不高兴了,殊不知cross这个词也可作为形容词用,意思就是恼怒的。
高一英语4学案:单词典句考点Unit5 Themeparks含解析

名师导航三点剖析单词·典句·考点【巧记提示】the(这;那)+me(我),这是关于我的主题。
【经典例句】Each student chose a theme o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每个学生选择一个有关环保的题目。
The theme of the poem is love and peace.这首诗的主题是爱与和平。
【考点聚焦】1)theme作“主题"和“题目”讲时为可数名词。
2)和theme有关的一些习惯用法:theme park(依特定主题所建造的)主题公园,(儿童)乐园;theme song(美)(节目等的)主题曲,主题音乐3)辨析subject,topic和theme三词都有“题目,话题,主题”之意,常可通用,只有语境上的一些差别.subject是常用普通词,意义较广。
如:What is the subject of his new play?他这部新剧的主题是什么?topic指讨论、文章等的题目、话题,是通俗用语.如:The topic for his lecture is “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
他演讲的题目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theme一般指论文、演讲、音乐等的主题,意义较subject狭窄,但更为正式。
如:Love is a major theme of Robert Browning's poetry。
爱情是罗伯特·勃朗宁诗歌的主题。
【活学活用】1。
翻译句子你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Do you know the theme song of this movie?【巧记提示】a+muse(沉思)【经典例句】Little things amuse little minds.小人无大志。
词语造句三百个

词语造句三百个1、作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方言词语。
2、这个词语他用得很贴切。
3、我们不但要懂得词语的含义,更要懂得词语的用法。
4、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学过的词语懂得灵活运用。
5 、老师说我作文里有些词语用得不恰当。
6 、老师让我删去了文章中多余的词语。
7 、变换词语的位置,可以改变句子的内容。
8、这些词语是她从书上精心摘录的。
9、张丹在作文中运用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10、然后根据英语单词及字母的使用频率,给每一个击键声音分配一个字母,并测试其内容的合理性。
11、只有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才能用词语造句。
12、我们要正确运用含有贬义的词语。
13、他找不到适当的词语去形容她的美。
14、这个词语用在这句话中不合适。
15、造句时可适当地使用关联词语。
16、要理解一句话的意义,首先必须弄懂每个词语的意义。
17、这本书有许多生僻的词语。
18、修辞学所说的“双关”,就是用一个词语或一个语言片断关涉两种事物,表达双重意思,好似一箭双雕。
19、长辈人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一类词语。
20、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21、有些词语还是一知半解,就被她迫不及待地运用到她的言语中。
22、对词语的解释,一定要做到准确精当,要言不烦。
23、这副春联的词语能别出新意,不拾人牙慧,十分难得。
24、文本这平平常常的词语中洋溢着一片浓浓的爱子之情。
25、旧时人们总是用口如樱桃、齿若编贝等词语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26、有人写出了"食言而肥"这样的词语。
27、如果你想鹤立鸡群,你就要玩得转你并不熟悉的词语和措辞。
28、这课的词语,他已经能够运用自如了。
29、每次一知道晚报造句的词语,我首先都是认真掂量下词语,琢磨一下再造句,最后修改后才将句子投稿。
30、仿照开头两句句式,通过联想,在后面两句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词语。
31、长辈人给后人题词时经常用"鹏程万里"一类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词典中例证的选择汪继敏王红巧《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09年第12期汉英词典中合适例证的特征(一)反应正面的观点合适的例证必须反映正面的观点。
词典编撰者会把自己的世界观等揉进他们创造的活着选择的一些例证中,所以词典使用者会受到词典编纂者观点的影响。
(二)与释义紧密关联例证的作用是阐明词目的意思或者区分词目意思之间的差别。
而词目的意思是通过定义来表现的。
所以,例证必须与定义或释义相关联。
(三)提供合适的语境例证,尤其是句子例证经常提供一种语境,从中词典使用者可以得知何种情况下用词目。
而例证所提供的语境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
(四)表意清晰编撰者给例证的目的就是补充说明定义部分没有说清楚的内容。
所以,例证在传达信息时必须清晰。
英汉词典评价原则及方法林明金周敬华《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4期2001年12月从词典本身的质量来说,陈楚祥(1994)提出了词典的10项评价标准:1.宗旨是否明确(不同种类的词典有不同的宗旨,因此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2.收词是否全面(这里的全面是相对的,不同类型的词典的收词原则与全面标准各不一样)。
3.立目是否合理(词典立目一方面要有科学性,同时也要有针对性)。
4.义项是否分明(义项的划分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际问题,义项划分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5.释义是否精确(释义要求准确、明确、精练。
释义准确是任何词典的核心任务,当然也是衡量词典质量的重要标志)。
6.注释是否完备(词典注释应注意一贯性、系统性。
词典注释的完善程度也要视词典的对象和规模而定)。
7.术语是否标准(术语的标准化应以权威的学术机关审定公布的为准,而不能由词典编者自己确定)。
8.参见是否严密(检验参见是否严密包括四个方面:是否有纰漏,是否有重复,是否沟通了相关条目间的联系,是否有必要的注释)。
9.例证是否典型(例证是否典型主要看它是否有效,是否实用,典型的例证起到示范作用)。
10.检索是否便捷(检索性包括了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要求词典编排科学、层次分明、简洁醒目、查检方便)。
章宜华等(2000)认为双语词典的出版质量可以从4个方面来衡量:装帧质量;印刷质量;排版质量;校对质量。
我们认为,评价词典应从不同角度(如语用学的角度、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英语教学的角度等)出发,加以纵横比较(同一词典前后版本比较、同类型不同词典比较、单语词典和双语词典的比较等),抓住特色(研究该词典在收词、编排、释义、例证、用法说明、标注等方面有何创新之处),分别指出优缺点,举出实例。
评论词典时要设身处时处地体谅编者,要以理服人,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参考已发表的国内大量词典评价的论文,我们认为评价一本英汉词典,或撰写一篇英汉词典评价论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词典编纂背景介绍。
介绍词典的编纂背景或词典出现的契机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该词典面世之前的一些情况以及编纂该词典的历史必然性与重要性。
2.词典新旧版比较。
近十几年来,词典的出版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的词典问世,其修订周期也越来越短。
比起英汉词典,英语词典推陈出新的速度要快得多,修订周期要短得多。
评价一本词典的新版必然要与旧版作一番比较。
3.词典的特色。
任何一篇有关英汉词典评价的文章都会谈及该词典的特色。
例如吴光华在其《<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编纂的回顾与展望》(《双语词典学专集》,黄建华、陈楚祥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一文中从《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的总体设计、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方面介绍了该词典的重要特色。
4.词典的不足之处。
没有一本词典是十全十美的,再权威的词典也会有疏漏之处。
评价一本词典,在介绍其重要特色之时,不要忘了指出不足之处,以供编者、读者参考。
例如,木易在其《<英汉大词典)上卷的美中不足》(((上海科技翻译》1991第3期)一文中指出了《英汉大词典(上卷)》的一些不足之处:部分词条释义不确、拼写错误、前后照应不够、部分专名音译欠妥等。
优势和不足——《新英汉词典》(第四版)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五版)的比较王馥芳辞书研究2010年第5期从英语学习者使用词典的角度而言,英语学习型词典是一种专门为母语非英语的英语中高程度(使用者所掌握的最低词汇量要求在2000以上)使用者设计的、易懂的、详解英语共核词汇之词用法的、例证丰富的,而又有助于英语交际或写作的英语学习工具书。
英语学习型词典例证的解码与编码功能——以词条monopoly中的例证为个案研究徐海辞书研究2012年第2期例证可大致分为解码例证与编码例证,例证的功能随类型变化而不尽相同,一个词条中需要配上什么类型的例证取决于用户在何种情形下最有可能查找目标词。
若一个目标词估计是在阅读等解码或接受型任务中被查找,则需要配以解释词义的解码例证。
若一个词常是在写作等编码或产出型任务中查找,则需配以标示词的典型搭配和构式的编码例证。
解码和编码例证都应实现语用功能,即显示目标词的典型语境。
一般而言,解码例证是用来例释包括低频词在内的接受型词汇的,而编码例证用于显示包括高频词及中高频词在内的积极型词汇的用法。
由于英语学习型词典主要用于编码或产出目的,因而其多数例证应为编码例证。
而要选择合适、典型的例证,编纂者应有清晰的编纂意图以及从语料库中观察目标词的搭配和句法特性的能力。
英语学习型词典以英国出版的五大学习词典最为优秀,即《牛津高阶英语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语词典》、《剑桥高阶英语词典》和《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
现代词典学:一个批评性视角陈伟赵彦春2014午4月现代外语(双月刊)第37卷第2期自词典学共同体的系统剖析与诊释。
作为一种语言产品,词典自身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所收录语词的意义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体现的是公众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表征与顺应。
因此,词典编纂与研究无法规避社会层面因素的操控,脱不开与意识形态/权力间的互动张力。
“词典的语言规范性”、“捍卫语言纯洁性”等争论,焦点涉及语言规范性,而语言规范性的本质正是意识形态问题。
现代词典学亟待立足社会层面而开展批评性研究,以提供理论参照与方法论指导。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Fowler et al 1979; Fowler1991;Pennycook2001)正是这股潮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范式,关注语言在建构社会权力关系中的作用,强调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
批评语言学认为,使用一种语言的群体内部由于文化、意识形态不同,在语言上也会表现出差异(Fowler et al. 1979 ; Fowler 1991)。
因此,批评语言学坚持以语言分析为手段,以透过表而语言形式,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和反作用关系,从而解释语言与权力分布、语言与社会控制之间的联系(Fowler, 1991)。
批评语言学为揭示意识形态提供了崭新视角,藉此,应用语言学日益重视语言与意识形态间关系的研究,解构传统“脱政治”思维,考量语言教学中的社会影响,强调知识和权力的不可分割性,认为只有透过权力关系视角,才能完整理解语言教学实践及与学习者的互动过程。
作为以处理语言为基本任务的词典词典以处理语词为基本任务,自然承接语言的意识形态属性。
“词典的内收词、释义、举例、注音及编排、附录等项,其中,收词、释义和举例是主要环节,都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陈庆枯,1980)。
语词是观念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总是隶属于某一具体民族,浸淫着该民族的政治、律令、宗教、伦理、道德、哲学等意识形态立场与倾向。
作为一种文化工具的词典文化和意识形态既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文化是一般的人类经验生活形态,意识形态则是人类经验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是阶级意识的文化,也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原因,反映着观念形态制约的生活现象。
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理性抽象的结果,则表现了文化生活和社会观念生活的本质。
词典以收录与记载人类语言的词汇为己任,而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萨皮尔1985;87),词汇作为社会生活的产物,内置有特定的民族历史、礼仪制度、审美理想等文化因子,“任何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及其构成成分,都会受其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恩伯&恩伯1988;87)。
这样,词典不可避免地成了特定社会文化内容的表现工具。
作为浸淫国家主义的词典国家或政府机构通常通过制定语言政策和规划对包括正字法、语言教学、语法变化、词典等语言活动进行干预与控制。
语言政策与规划并非只是“技术”问题或“脱政治”的(Phillipson 1992 ; Pennycook 2001),相反,它背后有着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力,以及能够发扬这些政策的政治话语,因而实际体现出一种群体间关系及社会历史因素对于语言活动的直接影响,反映了一种阶级统治与意识形态控制问题,本质上就是一种国家主义意识形态。
Steinberg(1987.198)指出,“一种语言标准的选择与精心制定,向来是涉及语言、政治和权力三者的复杂问题。
”词典是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干预对象之一,自身又具有正字和教学功能,因而更集中体现着国家主义意识形态。
实际上,国家主义深刻影响着词典文本及其编纂过程,无论是规定性还是描写性词典。
南北朝鲜使用相同语言,国家意识形态则完全对立,Kim比较研究发现,两国词典在意识形态内容和概念化方面有较大差异,其“根源就在于各自语言政策的差异”(Kim 1995:221)作为体现编纂者能动性的词典词典的意识形态属性还源于编纂者的意识形态能动性。
词典编纂从来不是单一的语言自发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必然涉及包括出版商、编纂者、用户等在内的“人”的问题。
编纂者毫无疑义是这些“人”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的语言能力与语言选择决定了词典意识形态倾向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语言能力与语言选择从来不是中立的,有着强烈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属性,是政治任务指数之一”(Jaffe,1999)。
编纂者作为社会个体的“人”,“不能轻易搁置自己的思想”( Ezquerra1995 ;197) ,“总要表达有他们对所定义与解释的语言的偏见”( Moon 1989 ;158) 。
这样,词典必然体现并渗透他们的“世界观”,成为“经过他们世界观过滤后的产品”( Moon 1989 ; 75 )。
事实上,“没有一部字典辞书没有作者的主观意识在内,主观的干预,贯穿在从选词、选字一直到释义的全过程”(许嘉璐2007)。
受意识形态倾向支配,编纂者既可能在编纂宗旨或目的中表明相应的意识形态倾向,更会立足各自语言能力对一定的语言形式或文化信息进行操控与选择,鲜明或隐讳地表现出本民族或阶级的政治、宗教、伦理、哲学等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