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词典学
现代汉语丨字典和词典,你真的了解吗?

现代汉语丨字典和词典,你真的了解吗?展开全文字典和词典一、字典与词典的区别字典和词典被人们誉为“无声之师”,是很有道理的。
它虽然不会出声,却和老师一样,可以帮助解决人们学习遇到的字、词方面的疑难。
这是每一名学生、文字工作者,乃至一般社会成员身边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走自学成才道路的人,学习中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所以了解一点有关字典和词典的知识,以便随时请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字典是以单字为收集的对象,主要解释单个字的写法、读法、意义和用法。
有的字典也附带解释一些词语,目的还是为了说明字的意义和用法。
词典是以词语为收集的对象,主要解释一个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汉语的词典一般要以单字打头,由单字带出一系列的词语,先解释“领头字”,然后逐条解释所列词语。
词典的单字部分和字典基本相同,往往兼有字典的功能。
二、几种字典、词典简介(一)《汉语大字典》由四川、湖北两省三百多位专家、教授和语文工作者编写,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工作,于1984年编成初稿,1985年开始分卷定稿,陆续出版。
1990年底八卷全部出齐。
《汉语大字典》是汉字楷书单字的汇编,共计收列单字五万六千左右。
全部单字按部首编排,设二百部。
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
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在字音方面,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
《汉语大字典》的编纂是我国文化建设方面的一项宏伟工程,1994年获国家图书奖。
(二)《新华字典》新华辞书社编纂。
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7年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今曾作过五次大的修订。
这部字典是解放后第一部按《汉语拼音方案》音序排列编纂的字典,也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来注释字词意义的工具书。
1998年本在1992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就字形、字音、释义、例证、体例等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
词典学PPT

词典与词典学的定义
几对需要区分的定义
概述
词典的编纂历史
词典的发展历史
词典发达期 词典初期 词典前时期 以词表(glossary) 以词表 为词典形式, 为词典形式,主要 任务是语词的翻译 和难词的注释。 和难词的注释。 有了基本的构成要 素和较系统的释义 ,主要任务是研究 多名族的语言交流 和同一民族语言中 的标准表达方式 有了完善的构成体 系和系统的释义方 法,学术界开始研 究词典的编纂技巧 和编纂理论
词典编纂的原则
总体原则
收词原则
立目和注 音原则
词典释义原则
规范原则
- 标准发音 - 注音体系﹠注音方式
分注原则
- 词形(屈折变化)
注音和立目
略注原则 兼顾原则
- 英式﹠美式 -缩略词 -同一词位下,词类不同 但发音相同
词典编纂的原则
总体原则
收词原则
立目和注 音原则
词典释义原则
释义持中性立场, 反应真实语义
主要内容
词典与词典学概述 词典编纂的过程 词典编纂的原则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中的问题
词典编纂的过程
初步分析
初步计划
用户需求调查
语言调查
Text
• 基本问题思考
• 编纂宗旨 •确定用户群 确定用户群
Text
• 词典的规模
• 编纂的期限
Text
• 使用环境调查 • 知识结构调查 •知识需求调查 知识需求调查 •接受需求调查 接受需求调查
词典学的定义
传统的词典学定义:词典学是应用学科,其目的是词典编纂; 传统的词典学定义:词典学是应用学科,其目的是词典编纂;词 典学是把词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到词典编纂中, 典学是把词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到词典编纂中,词典学研究 的是知识经验性和技巧性的东西。 的是知识经验性和技巧性的东西。 Lexicopraphy------- ‘professional activity and academic field concerned wich DICTIONARY and other REFERENCE WORKS’(DoL)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一、语义和语义学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一)语义的性质1.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2.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3.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二)语义的类型语义包括词语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种。
语言意义又可分成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
语汇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类。
1.概念意义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等,反映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
(1)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通俗意义反映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往往只反映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特征,往往比较肤浅、模糊。
专门意义反映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特殊认识,往往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往往比较深刻、明确。
(2)认知意义和指称意义认知意义反映概念的内涵,表示概念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指称意义反映概念的外延,表示所指对象的范围和类型。
2.附加意义(1)感情意义感情意义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又称评价意义。
感情意义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感情意义,一种是隐性感情意义。
(2)理据意义理据意义是由造词理据所体现的形象色彩、意趣情调、文化背景等联想意义,主要包括形象意义和文化意义两种。
文化意义:第一类是人名、地名、店名、品牌等专有名称;第二类是成语典故之类的词语;第三类是外来词语。
(3)语体意义语体意义,又称语体色彩或风格意义,是某些词语由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
一般分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两大类。
(三)语义单位1.义项义项,又称义位,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独立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义项的基本性质:义项是由语汇形式(语素、词和固定短语)表示的。
一个语汇形式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所谓单义词、多义词,就是指有一个义项的词和有多个义项的词,多义词的每一种意义都是一个义项。
2.义素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等。
英语词汇学课本翻译

《英语词汇学》教材全解析导入0.1英语词典学的本质和范围词典学是语言学的分支。
追寻词语的源头和意义。
英语词典学针对英语词汇的语形结构和等义词进行探索和研究,还有他们的语义结构,关系,历史发展,形式和用法。
英语词典学是一门理论课程。
它主要研究词汇总体的词汇理论和具体的词汇理论。
然而,它同样是一门实践课程,我们将不可避免的接触丰富的词汇和短语,并且研究大量的用法实例。
自然,将会涉及大量的练习。
02.英语词典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但是它也包括其他的学科,例如形态学,语义学,词源学,文体论,词语编纂。
每种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形成学科。
形态学是研究词语形式结构的语法分支,主要通过词素结构的使用。
这是词典学主要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们将讨论词语和词语形式的变声,检查词素是如何构成词汇,词汇是如何构成句子的。
词源学传统上是用来研究词语结构和意义的起源和历史。
现代英语是来源于早年的日尔曼语族的一些语言,词汇相当少。
我们将研究这小的词汇量是如何变得庞大,并且解释词汇形式和意义上已经发生的变化。
语义学是研究不同语言等级含义的学科:词汇,句法,发声,演讲等等。
但是词典学将集中在词汇等级上。
意义和语感关系的类型如意义分歧,同名歧义,同义重复,反义词组,上下位关系和语义场都属于语义研究的范围,构成词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体论是对文体的研究。
他是关注在特定环境中表达特殊效果的语言要素的选择,存在于研究领域的是:词汇,音韵学,句法学,笔迹学,我们将集中在词汇,和词汇文体价值的探索上。
词典编纂和词典学承担相同的问题:形式,意义,词汇的起源和用法,但是他们有实用上的差别。
一个词典编纂者的任务是记录使用的语言以便去把词语的真实面貌展现给读者,提供权威参考;而词汇学研究者是要获得关于词汇的知识和信息以便去增长他们的词汇知识和语言使用的能力。
尽管英语词汇学覆盖宽泛的学术领域,我们的任务却是明确的和一致的。
那就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研究英语单词。
词典学与对外汉语讲义

大二上学期现代汉语专题研究外国:•161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学士院编出《词集》,释义用文史引语,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
•第一部大型英语词典出版于1755年,编者约翰逊。
•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是《牛津英语词典》•中国:•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史籀篇》,现存最古老的是史游的《急就篇》(公元前1世纪),是一种儿童识字课本。
•按意义编排的《尔雅》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是解释字义和分类编排事物名称的字书。
•扬雄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成书于公元1世纪初。
•我国明代永乐年间(1403-1409)编成的《永乐大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百科辞典。
•清代官修的《康熙字典》成书于1716年,收47021字。
按部首编排近几十年出版的词典,通行最广的是《辞源》和《辞海》。
四、词典编纂与对外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中,无论是语言学理论、教学法理论、学习理论研究还是教材编写、语料库的建设等都硕果累累。
相比之下,对外汉语辞书的建设无论在理论研究、编写队伍的形成,以及已出版的辞书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
可以说,对外汉语词典学在学科建设中仍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
•现代汉语词典为什么不能作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书。
•释义过于简单“唯恐”•韩国和朝鲜关系不太好,唯恐发生战争。
明天八点开始考试,我唯恐迟到。
•1、“唯恐”一般放在后面句子的开头。
•2、前后两个句子主语相同。
•3、前后连个句子是有联系的。
第一个句子是害怕担心的原因。
•在外语教学中,为学习者编写的学习词典对该外语的推广和发展所产生的效应不容低估,“对外英语成功的启迪之一是科林斯、牛津、剑桥学习词典的效应,是它们给予对外英语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目前对外汉语词典编纂现状•目前,能提供给外国人学习汉语用的词典数量很少,而外国人在使用汉语词典时,一般存在下列几个问题:一是难懂;二是难查;三是难学;•其一,难懂。
•一般汉语词典释义、举例用词没有限制,甚至释义用词的范围、难度大于被释词条本身,使学生读起来处处遇到障碍。
词典学 凡例

一“凡例”定义:古人把说明著书思想、内容和体例的文字称做凡例。
“凡例”一词出于唐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弓之旧章。
”凡例在我国传统著述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也名发凡、义例,是图书编撰工作的矩镬。
所谓凡例即发凡起例之意,“发凡”即指阐明全书宗旨、大纲和概要;“起例”即指拟著书的思想、原则、体例、格局、样式等,以说明编撰此书的旨趣,作为具体编撰工作的标准。
凡例是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可以起到帮助读者选择辞书、快速查找所需知识、排除阅读障碍等功用。
凡例随图书编写工作的发展也有一个演进的过程。
先是隐含于正文之中,随后附在序言之内,继而随见于正文,卒至成为独立的辅文。
发展到现在,凡例的内容愈益明细。
以其内容的不同,而进一步分化为:有纯为作者、编者而定的凡例,有纯为读者而定的凡例,有两者兼顾的凡例。
前一种,不附于正文发表;后两种作为辅文,附录于书前或书后。
于是,凡例的性质,由编写工作的矩镬,进而发展为兼作读者阅读和利用本书的向导。
前者用之于编写过程,后者用之于成书之后。
从“凡例”的作用论其规范化邓卫华一、辞书“凡例”的作用第一,“凡例”能够帮助读者选择辞书。
“凡例”不仅说明了辞书的类别和功能,而且说明了收录范围、数量、特征等,便于读者在同类辞书中进行选择。
第二,“凡例”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知识。
一般来说不同辞书的知识组织方法往往有所不同,“凡例”作为辞书的知识组织纲要,详细地介绍了辞书中条目的编排原则、内容结构、义项排列方法、参照系统设置、辅助索引说明等,是读者最好的使用指南,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找到所需知识。
第三,“凡例”有利于学者们进行词典编纂研究。
在辞书编纂规范化进程中,许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如语文词典中的词性标注、异体字处理,专科词典中的音译名采用方式等等,不同辞书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都有各自的原则。
第四,“凡例”能够有效地排除读者的阅读阻碍。
英语词典

2. 词典的特征
1)词典是工具书(reference book)的一种, 是为查找信息而编写的。 工具书的主要种类:
百科全书encyclopedias 词典、书目bibliographies 索引与摘要indexes & abstracts 年鉴与手册yearbooks & handbooks 统计资料sources of statistics
(2)直观释义ostensive definition 词典里插图并不是一种装饰,而是一种用 直观的途径来释义的方法。 (3)举例释义definition by example 词典还用举例的方法,列举出属于这个词 的概念范围的事物来释义。 如:red Of the color of blood, rubies, maple leaves in autumn
materials
百科全书和词典同属“辞书”(work book) 百科全书的条目(articles)提供的是人类的知 识体系,具体回答“是什么”、“谁”、 “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 等问题。 词典的条目(entries)内容一般是语言信息,只 回答“是什么这一问题。
1)词典是工具书的一种, 是为查找信息而 编写的。 2)词典是排列有序的词汇集。 3)词典具有宏观和微观双重结构。 4)词典的微观结构提供的是语言符号在语言 系统中所承载的信息而非符号的所指之物。 5)词典所收词条具有代表性而不具穷尽性。
(4)同义词释义definition by synonym 用同义词释义也是词典常用的一种方法。 如:beautiful 可以用lovely, handsome, pretty, comely这 些同义词来释义,通常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同义词。 (5)通过上下文释义definition by context 词典还经常用短语或例句来释义,有的词 典还直接引用书刊的实例来说明词的意义。
词典学概论

词典学概论1、汉语词典2、汉语词典的性质,特点与功用3、汉语词典的体例。
分类标准:①词典在用途上可以分为学习词典、教学词典、科研词典、工具书等类别;②在编排体例上可分为正文、附录、索引三部分; ③在资料来源上又可分为字典、词书、百科全书、丛书等类别。
各类别中也可按照具体内容,分出若干小类。
我国现行的辞书体系,属于综合性类型。
上述三种类别,只有正文、附录和索引三部分内容有所不同。
4、现代汉语词典的组成部分(1)词目:是词典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有些词典的某个词目之下,还设有多个子目,称为释文。
(2)凡例:简要地说明该词典的编纂目的、使用方法和主要内容,提示需要注意的问题。
(3)音序索引:给每个条目编排一个号码,一般列入“音序表”。
如《汉语拼音词典》的索引是从汉语拼音音节的顺序依次排列的。
(4)释义:按词目分别解释词目的意义。
有些还加以举例,使读者更易理解和掌握。
(5)例句:用于例释的句子,一般是常见或常用的词语,也可采用近年来的新词语或根据需要选取的例句。
(6)检索表:列出全部字头的检索项目。
(7)词典附录:除了上述内容外,有的词典还设有多种附录。
如《经济管理大词典》,除了词目、凡例、音序索引和释义等部分外,还有附录三种:即数学附录、物理化学附录和中医药附录。
5、词典的收词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应收词目总数一般在八千条左右。
收词的范围是:凡能作为词典收入对象的词目,一般都收,但下列几类词目则应予以重视和排除:①内容陈旧,已经失去生命力的词目。
②非语言专业术语的词目。
③国家方针、政策和法令所禁止的词目。
④含有不健康、消极因素的词目。
⑤“恶俗”的词目。
⑥过时的词目。
⑦与正在使用的名词术语相矛盾的词目。
5、词典的收词范围:作为我国一门古老的学科,词典的收词范围应比较宽,能够满足社会和广大读者的需要。
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词汇系统性出发。
一切事物都由各种概念和规定,词也不例外。
所以收词一般要注意收词目与人们概念和规定的关系,避免含混不清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典学”、“辞典学”及“辞书学”常被看成同义。
其实它们性质有所不同,应加以区别。
词典学:最狭义的词典(即语文词典);辞典学较广义的词典:即一切种类的词典,(既包括语文词典,又包括专科辞典或百科辞典等)。
辞书学:广义的词典(即一切种类的词典、辞典和百科全书等)。
词典学,属辞书学的分支,主要研究语文词典的一般理论、分类、编纂原则、方法及编纂历史的科学。
如黄建华著《词典论》。
一书的目录,内容包括:词典与词典学、词典类型、语文词典、词典的宏观结构、词典的微观结构、释义、双语词典等。
词典是释疑解惑的“哑老师”,当编纂时,应注意以下要点:规范性、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及实用性。
规范性:作为判断是非标准、起语言和知识规范作用。
注意规范性,正确及科学地介绍知识。
科学性:真实地反映事物原貌,实事求是,正确及科学地介绍知识。
总体设计、收词立目、释义等应合乎科学,内容准确可靠。
知识性:提供大量准确、精要及真实的知识。
词典若不能提供知识,就失去解惑释疑的作用。
所有词典编纂者,都应注重知识性。
力求高度统一观点和材料、多角度描写字词、交代字词来源或历史、介绍字词各意义和顾及国内外的资料,达至高密度地聚集知识。
稳定性:能经受较长时间考验。
不宜收列未定型、未成熟、刚出现而未稳定、受争论或发展中等词目。
释文应作客观介绍,不宜下主观评语。
对变化较大的词目,释文应写得概括及有原则。
书证应采用适合词目需要及有较长适用时限的例句。
实用性:指满足用者的实际需要,方便使用。
提供必要及足够的信息,查检需方便,用者能容易查检所需信息,以助其释疑解惑。
按篇幅大小分为大、中、小型三种。
大型:收词在100,000条以上,总字数10,000,000字以上。
如《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
中型:收词在30,000到100,000之间,总字数2,000,000至10,000,000之间。
如《现代汉语词典》、《辞通》等。
小型:收词在30,000条以下,总字数2,000,000字以下。
如《新华字典》、《经传释词》等。
按内容分为语文、专科、百科及综合性词典。
语文词典:主要汇集普通词语,程度不等地酌收专科词语,根据一定的编纂目的及规则,加以处理排列的词典。
专科词典:按科学分类,有层次地收录专门领域的术语和专名,系统地介绍一个领域中有关专门知识的词典。
可再分为学科、专名、术语、著作词典等。
百科词典:收录百科性语词,并作较有深广度解释的词典。
综合性词典:将语言和百科综合编排的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