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外壳:锅炉外壳是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

外壳内部包含了多个燃烧室和传热面。

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烧器、燃烧室和燃烧控制装置组成。

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喷入燃烧室,通过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3. 传热面:传热面是锅炉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蒸汽或热水)。

传热面一般包括水冷壁、烟管和水管等。

4.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和排污系统。

给水系统用于补充锅炉中的水分,蒸汽系统用于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排污系统用于排放废水和废气。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烧过程:当燃料和空气进入燃烧室后,燃烧器点火使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烧气体通过传热面,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

2. 传热过程:在传热面上,热能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工作介质。

水冷壁和烟管是主要的传热面,水冷壁通过水循环冷却,烟管内部流动着工作介质。

3. 水循环过程:给水系统将水送入锅炉,经过加热后转化为蒸汽或热水。

蒸汽通过蒸汽系统输送到需要的地方,热水通过循环泵回流到锅炉进行再次加热。

4. 控制系统:锅炉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锅炉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传感器和控制器,能够自动调节燃烧器的燃料供应和风量,保持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四、锅炉的应用领域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领域:1. 工业生产:锅炉在化工、纺织、食品、造纸等行业中被用于提供热能,用于加热、蒸汽动力和生产过程中的其他需要热能的环节。

2. 电力发电:锅炉是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中的核心设备,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3. 居民生活:锅炉在居民生活中被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通过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水或空气,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锅炉设备及系统知识点总结

锅炉设备及系统知识点总结

锅炉设备及系统知识点总结1. 锅炉的基本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给水,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或产生蒸汽。

蒸汽或热水可用于供暖、发电或其他工业过程中。

锅炉主要由燃料供给系统、燃烧系统、蒸汽/水系统、排烟系统、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2. 锅炉的分类按用途分类:工业锅炉、发电锅炉、供暖锅炉等。

按燃料分类: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按结构分类:火管锅炉、水管锅炉、双背压锅炉等。

根据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的不同,锅炉还可以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和高压锅炉。

3. 锅炉的性能参数常见的锅炉性能参数有:额定蒸发量、额定工作压力、额定蒸汽温度、燃料消耗量等。

4. 锅炉的燃料燃料是锅炉工作的必要条件,通常可以使用煤、燃油、天然气、生物质等作为锅炉的燃料。

选择合适的燃料需要考虑燃料的价格、供应能力、环保性等因素。

5. 锅炉的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锅炉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燃烧室、燃烧控制系统等。

其中,燃烧控制系统对于保证燃烧效率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6. 锅炉的蒸汽/水系统蒸汽/水系统是锅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锅炉本体、水处理系统、蒸汽/水循环系统等。

蒸汽/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7. 锅炉的排烟系统排烟系统是用于排放燃烧后的废气的系统,它包括锅炉烟囱、除尘器、脱硫设备等。

排烟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需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8. 锅炉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运行状态的系统,它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监测仪表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对于保证锅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9. 锅炉的操作与维护正确的操作和定期的维护对于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锅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维护人员需要检查和维修锅炉的各个部件,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锅炉风烟系统介绍

锅炉风烟系统介绍

风烟系统总的介绍概述锅炉风烟系统是指连续不断的给锅炉燃料燃烧提供所需的空气量,并按燃烧的要求分配风量送到与燃烧相连接的地点,同时使燃烧生成的含尘烟气流经各受热面和烟气净化装置后,最终由烟囱及时的排至大气。

锅炉风烟系统按平衡通风设计,系统的平衡点发生在炉膛中,因此,所有燃烧空气侧的系统部件设计正压运行,烟气侧所有部件设计负压运行。

平衡通风不仅使炉膛和风道的漏风量不会太大,而且保证了较高的经济性,又能防止炉内高温烟气外冒,对运行人员的安全和锅炉房的环境均有一定的好处。

二次风系统供给燃烧所需的空气,设有2台50%容量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为使两台送风机出口风压平衡,在风机出口挡板后设有联络风管。

在送风机的入口风道上设有热风再循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投入热风再循环,以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温度,从而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积灰和腐蚀。

烟气系统是将炉膛中的烟气抽出,经尾部受热面、空预器、除尘器和烟囱排向大气。

在除尘器后设有2台50%容量的静叶可调的轴流式引风机。

为使除尘器前后的烟气压力平衡,使进入除尘器的烟气分配均匀,在两台除尘器进口烟道处设有联络管。

为防止烟气倒流入引风机,在引风机出口处装有严密的烟气挡板。

风烟系统主要由下列设备和装置组成,其运行参数也就决定运行了风烟系统的参数:1)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二次风机)2)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一次风机3)两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4)两台容克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5)烟气再循环管6)两台静电除尘器7)两台火检冷却风机8)两台密封风机9)四角切圆间隔布置的燃烧器及二次风箱10)连接管道、挡板或闸门风烟系统其实是两个平行的供风系统,有共同的炉膛、受热面烟道和两台引风机构成的风烟系统。

输送至炉膛的空气,用于:1)燃料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中心风和燃尽风由送风机供。

2)输送和干燥煤粉的一次风,由一次风机供。

3)冷却火检探测器的风,由火检冷却风机提供,取自大气。

4)给煤机、磨煤机和煤粉管密封风,由一次风机出口经密封风机增压后提供。

锅炉启动系统课件

锅炉启动系统课件
利用生物质燃料替代部分化石燃料,降低碳排放。
太阳能利用
通过太阳能集热器为锅炉提供热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05
锅炉启动系统的未来发展与趋 势
技术创新与升级
高效燃烧技术
01
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新型材料应用
02
研发和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新型材料,提高锅炉部件的寿命
确保锅炉安全、稳定、高效地启 动和运行,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 用热的需求。
组成与结构
组成
锅炉启动系统通常包括燃烧器、给水系统、蒸汽系统、控制 系统等部分。
结构
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完成锅炉的启动和运 行任务。
工作原理与流程
工作原理
通过控制系统对燃烧器、给水系统、 蒸汽系统等进行调节和控制,实现锅 炉的稳定运行。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为锅炉启动系统提供智能决策 支持,优化运行策略。
绿色能源的融合与应用
清洁能源利用
结合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传统燃煤锅炉的使用比例, 减少环境污染。
余热回收利用
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锅炉排放的余热转化为有用能源,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低碳排放技 术
研发和应用低碳排放技术,降低锅炉运行过程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排放。
运行异常
检查锅炉本体及管道是否 有堵塞、泄漏等异常情况。
报警故障
根据报警提示,检查相应 部件,排除故障。
维护与保养建议
定期检查
对锅炉启动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清洁保养
保持锅炉及启动系统的清洁,防止 灰尘、污垢对设备造成损害。
更换磨损件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防止设 备损坏引发安全事故。

锅炉的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环境。

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锅炉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料燃烧、热能传递、水循环、蒸汽产生和蒸汽排放等五个部份。

一、燃料燃烧1.1 燃料供给:锅炉通常使用煤炭、天然气、石油或者生物质等作为燃料。

燃料通过供给系统进入锅炉燃烧室。

1.2 点火和燃烧控制:燃料在燃烧室内点火,同时通过燃烧控制系统调节燃料供给和空气进入,以保持适当的燃烧条件。

1.3 燃料燃烧过程:燃料在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释放出大量热能。

二、热能传递2.1 烟气传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锅炉内的烟管或者烟道,与锅炉外壳内的水管或者水壁接触,传递热能给水。

2.2 辐射传热:燃烧室内的火焰和烟气通过辐射作用,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管或者水壁。

2.3 对流传热:烟气和水之间的对流传热是通过烟气和水之间的物质流动实现的,烟气中的热能转移到水中。

三、水循环3.1 上水系统:锅炉通过上水系统将水从水源中引入锅炉内,补充锅炉内的水量。

3.2 循环泵:循环泵将锅炉内的水经过加热后,通过水管系统回流到锅炉内,形成水循环。

3.3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将锅炉内的水冷却,并排出冷却后的水,以保持水循环的稳定。

四、蒸汽产生4.1 饱和蒸汽:当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饱和蒸汽,即水和蒸汽同时存在的状态。

4.2 过热蒸汽:通过进一步加热饱和蒸汽,可以使其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产生过热蒸汽。

4.3 蒸汽质量控制:锅炉通过调节水的供给和热量的输入,控制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确保蒸汽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蒸汽排放5.1 排烟系统: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系统排出,以降低环境污染。

5.2 烟气净化:为了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锅炉通常配备烟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和脱硫装置。

5.3 热能回收:锅炉烟气中的热能可以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冷凝式锅炉及其系统介绍

冷凝式锅炉及其系统介绍

传统空气预热器温度曲线
一般换热器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大致成倍数关系
相变换热器
相变换热器温度曲线
复合相变换热器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之间成恒定关系,一 般保持15至25摄氏度(不过温差缩小,换热面积需要增加)
相变换热器控制排烟温度原理
经济效益
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的新方法
一、冷凝式锅炉及其 系统介绍
冷凝式锅炉的涵义
冷凝式锅炉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应用现状
烟气带走的热量
冷凝换热方式
冷凝式锅炉提高热效率的潜力
60摄氏度以下水蒸气潜热才可以回收。
冷凝式锅炉系统
德国
腐蚀解决方法
冷凝液处于酸露点温度,一般85摄氏度左右

锅炉风烟系统介绍

锅炉风烟系统介绍

锅炉风烟系统介绍一、组成部分1.风机:风机是整个锅炉风烟系统的关键部分,它将大气中的空气通过风道送入燃烧系统,提供所需的燃气。

根据不同的需求,风机可以分为引风机和排风机,引风机用于向燃烧室供应空气,而排风机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2.风道:风道是将风机送出的气体引导到燃烧系统中的通道。

它通常由金属板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减少泄漏和压力损失。

风道根据不同的作用可以分为引风道和排风道。

3.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锅炉风烟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主要由燃烧器、燃气管道和燃烧室组成。

燃烧器是将燃气与空气混合并点燃的装置,通过调整燃气和空气的比例来控制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热效率。

燃烧室是燃烧过程发生的地方,它提供了一个闭合的环境,以确保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排烟系统:排烟系统是将燃烧产生的废气从锅炉中排出的部分,主要由烟囱和烟道组成。

烟囱是一个垂直竖立的结构,用于排放废气,它通常具有一定的高度,以便形成必要的气流和排烟效果。

烟道是连接燃烧室和烟囱的管道,通过烟道将废气从燃烧室引导到烟囱。

二、工作原理锅炉风烟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引风机将空气送入燃烧系统,与燃气混合后点燃,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烧气体经过烟道被引导到烟囱,然后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在整个过程中,风机提供所需的气流,风道将气体引导到燃烧室,燃烧系统进行燃烧操作,排烟系统将废气排出。

三、特点1.高效能:锅炉风烟系统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使其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燃烧效率。

通过精确调整燃气和空气的比例,可以获得更完全的燃烧和更高的能量利用率。

2.稳定性好:锅炉风烟系统采用可调节的风机和燃烧器,可以根据需求对燃烧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燃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环保节能:锅炉风烟系统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和废气的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锅炉风烟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烟气排放。

4.安全可靠:锅炉风烟系统采用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如过热保护、超温保护和燃气泄露报警等,以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锅炉是一种将液体(通常是水)加热至产生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

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用于供暖、发电、蒸馏和加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一、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热能传递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燃料(如煤、油、天然气等)在锅炉燃烧室中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热面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或者蒸汽),使其升温或者沸腾。

锅炉主要由燃烧室、传热面、水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 燃烧室:燃烧室是燃料燃烧的空间,通常采用燃料喷嘴或者燃烧器将燃料喷入其中。

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适当的燃烧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2. 传热面:传热面是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的部份,通常包括锅炉管道、炉墙和烟气余热回收器等。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传热面与工作介质接触,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

3.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是锅炉中水和蒸汽的循环流动系统。

它包括进水系统、蒸汽系统和排污系统。

进水系统将冷水引入锅炉,经过加热后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然后通过蒸汽系统或者热水系统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排污系统用于排放锅炉中的污水和杂质。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保证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它通常包括燃烧控制、水位控制、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等功能。

二、锅炉的工作特性1. 热效率高:锅炉的热效率是指燃料转化为热能的效率。

锅炉的热效率高,能更充分地利用燃料的能量,减少能源浪费。

现代高效锅炉的热效率可达到90%以上。

2. 蒸汽产量大:锅炉的蒸汽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蒸汽量。

蒸汽产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功率和使用范围。

普通来说,锅炉的蒸汽产量越大,其功率越高,适合范围越广。

3. 压力稳定:锅炉的压力稳定性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锅炉内部的压力变化情况。

压力稳定性好的锅炉能够保证供暖或者发电等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温度控制精确:锅炉的温度控制精确性是指锅炉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精确控制工作介质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锅炉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锅炉的组成部分: 锅的组成部分: 汽包(锅筒)、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 炉的组成部分: 炉膛、燃烧器。 锅炉本体: 炉膛、燃烧器、锅筒、水冷壁、对流受热面、钢架和炉 墙等组成锅炉的主要部件,称为锅炉本体。 锅炉的其他重要辅机: 燃料输配送装置、送引风装置、给排水装置、水处理设 备及管道、除尘及除灰、脱硫脱硝系统、控制系统等
V 多,V挥发使煤的孔隙多,反应表面积大,反应速度加快 V 多,煤中难燃的固定碳含量少,煤易于燃尽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中M、A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水分M、灰分A M、A 高,煤中可燃成分相对减少,煤的热值低 M、A 高,M 蒸发、A熔融均要吸热,炉膛温度降低 M、A 高,增加着火热或包裹碳粒,使煤着火、燃烧
挥发分含量较高,约10~45%,着火及燃烧均 较容易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贫煤 挥发分含量10~20%的烟煤
挥发份较少,性质介于无烟煤与烟煤之间,燃 烧性能方面比较接近无烟煤; 劣质烟煤 挥发份20~30%;但水分高,灰分 更高的烟煤 发热量低,为11000~12500 kJ/kg 这两种烟煤着火及燃烧均较困难
二 压强 压强: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 ——用符号P表示。 常用单位MPa。 *压强一词一般在学术上应用,工程上我们习惯的把压强称 为压力。 常用压力间的换算关系:1kgf/cm2=0.098MPa≈0.1 MPa 1 MPa=10.2 kgf/cm2≈10 kgf/cm2 绝对压力:以压力等于零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P 绝 )。
4、锅炉型号
第二章
燃料分类
燃料及其燃烧特性
通过燃烧释放热能的可燃物质
在自然界所处的状态:固体(煤);液体(原 油、重油和渣油);气体(煤气和天然气) 获得方法:天然燃料(未加工);人工燃料 (木炭、焦炭和石油制品) 用途:工艺燃料(炼焦、锻造和化工,焦结性 好,杂质少);动力燃料
煤的常规特性
540/540
540/540 545/545605/605 545/545
420,670
1025 2008 1900-3033 1650-2650
锅炉内为什么会有压力呢?蒸汽锅炉是因为锅内的水
吸收热量后,由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其体积增大很多,
由于锅炉是密闭的容器,因而限制了水汽的自由膨胀,结 果就使锅炉各受压部件受到了水汽压力的作用。而热水锅 炉内压力则来自高水位形成的静压力;强制循环采暖系统 的热水锅炉,其压力来源于循环泵的压力。
室燃炉 室燃炉所用燃料有煤粉、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可 分别称为煤粉炉、燃油炉和燃气炉。室燃炉的燃料由输 送管道通过燃烧器送入炉膛中燃烧,燃烧所需要的空气 由一次风管、二次风管以及三次风管分别送入。 注意:可以用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层燃炉 由手工方式或机械方式向炉膛内送煤或其他固体燃 料,在炉排上形成燃料层,燃烧所需的空气由风机送入 燃料层下的送风仓,透过燃烧层进行燃烧瓜而产生高温 烟气。 注意:只能用固体燃料
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煤的元素 分析成分 煤的工业 分析成分 碳(C)、氢(H)、氧(0)、氮(N)、硫(S) 水分(M)、灰分(A) 水分(M)、挥发分(V)、灰分(A)、 固定碳(FC)
煤中的氢、氧、氮、硫 与部分碳所组成的有机 可燃元素 C (固定碳和挥发分中的 C )、 H 、 化合物加热后分解,形成 S(可燃硫 S r 和硫酸盐硫 S ly) 气体挥发出来 不可燃元素(内部杂质) O、N 不可燃成分(外部杂质) 可燃气体 挥发分 M(内、外)、A
锅炉系统介绍
第一章
概述
1、 锅炉概述
锅炉是由一个“锅”和一个“炉”组成的一种能量
转换设备。锅是蓄热和传送热能的设备,它通过介质水
和蒸汽,把炉所转化来的热能大量吸收并传递出去进行 使用。炉是化学能源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并通过 受热面将热能传递给水和蒸汽,变成热能和动能并转送 出去加以利用。
锅炉的组成
沸腾炉 沸腾炉所燃用的煤被破碎成10mm以下的颗粒,送入 存有大量床料(灰颗粒或石英沙)的炉炉床,炉床下部送 入的空气向上以一定流速推动床料,使燃料和料床在炉 床中翻滚浮动而呈“流态化”燃烧,这样的料床称为鼓 床或流化床。现在常用的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注意:沸腾炉的燃料也是固体燃料。
3、锅炉机组的容量、参数 表示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锅炉的蒸发量、 压力、和温度三项。 一、额定蒸发量 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保 证热效率时所规定的蒸发量,单位为t/h(或kg/s) 注:热水锅炉容量为单位时间的产热量。单位为MW(或万 大卡/时)
中压
高压
3.9
9.9
450
540
150 172
205-225 220-250 250-280 267-302 267-277
35,6125,200 300 600 600 1000 500,800
超高压
亚临界 超临界
13.8
16.8-18.6 25-27.6 25
灰融 特性 ST(0C)
褐煤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无烟煤
碳化程度高,含碳量很高,达95%,杂质很 少,发热量很高,约为25000~32500 kJ/kg; 挥发分很少,小于10%,Vdaf析出的温度较高 (可达400℃),着火和燃尽均较困难,储存时不 易自燃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煤的常规特性
氧弹式量热计
煤的常规特性
相关概念
标准煤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310 kJ/kg 的燃料为标准煤(7000大卡)
标准煤耗量
Qar .net Bb Bs 29310
B s ——分别为标准煤耗量与实际煤耗量 式中 B b、
煤的常规特性
煤灰的熔融特性
高温下煤灰的熔融性 用灰熔点表示,煤灰的角锥法确定
Car H ar Oar N ar S ar M ar Aar 100%
Cad H ad Oad N ad S ad M ad Aad 100%
Cd H d Od N d S d Ad 100%
Cdaf H daf Odaf N daf S daf 100%
(五)按锅炉水循环方式分类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 强制循环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 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在锅内循环的动力来于自身的汽水 比重差。强制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给水泵。而复合循环 锅炉的动力既有来自汽水比重差,又有给水泵的动力。 (六)按蒸汽压力分类可分为:低压锅炉(压力 ≤2.45MPa)、中压锅炉(压力2.94-4.9MPa)、高压锅炉 (压力7.84-10.8MPa)超高压锅炉(11.8-14.7MPa)亚临 界压力锅炉(15.7-19.6MPa)和超临界压力锅炉(压力 ≥22.0)

燃料中的硫化铁加剧磨煤部件的磨损
灰熔点(ST) 灰分在熔融状态下粘结在锅炉受热面上造成结渣,危及锅
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对于固态排渣炉, ST< 1350℃ 可能结渣
煤的分类
我国煤的主要分类指标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含量 可分为三大类:褐煤( Vdaf含量>37% )、烟煤 ( Vdaf含量>10% )、无烟煤( Vdaf含量≤10% )
锅炉机组
锅炉本体
辅助设备
送风机、引风机、燃料供应 及制备、除灰、除渣、测量


与控制等
锅炉的汽水系统,用以完成水变 成蒸汽的吸热过程。由汽包、下 降管、联箱、导管及各热交换受
锅炉的燃烧系统,用以完成煤的 燃烧过程。由炉膛、燃烧器、烟 道、炉墙构架等非承压部件组成
热面等承压部件组成
2、锅炉的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有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生活用 锅炉; (二)按输出介质分类: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 汽水两用锅炉; (三)按燃料分类:有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 炉; (四)按燃烧方式分类可分为:层燃炉、室燃炉和介 于二者之间的沸腾(流化床)炉。 层燃炉和沸腾炉只适合于燃煤,而室燃炉煤、油气都可 以燃烧。
褐煤 碳化程度低,含碳量低,约为40~50%,水 分及灰分很高,发热量低, 约10000~21000 kJ/kg; 挥发分含量高,约40~50%,甚至60%,挥发 分的析出温度低(<200℃),着火及燃烧均较 容易
煤的分类
发电厂煤的分类及燃烧特性
烟煤 碳化程度次于无烟煤,含碳量较高,一般为 40~60%,杂质少,发热量较高, 约为20000~ 30000 kJ/kg;
与燃尽困难; M、A 高,q2、q3、q4、q6 增加,热效率下降


M、A 高,过热器易超温
M、A 高,受热面腐蚀、堵灰、结渣及磨损加重 M、A 高,煤粉制备困难或增加能耗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中S、ST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硫分 S 可燃硫的热值低,含量少,对煤的着火、燃烧无明显影响 高、低温腐蚀;易造成受热面的堵灰 形成酸雨,污染环境
例题:已知Mar、Mad,试将空气干燥基的各种成分 换算成收到基。即推导换算系数K。
煤的常规特性
煤的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kJ/kg) 时所释放的热量 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
高位发热量 (Qgr) 煤的理论发热量。由实验测 得的弹筒发热量(Qb)减去硫和氮生成酸的校正值 确定(式2-9) 低位发热量(Qnet) 高位发热量减去水蒸气凝结 放出的汽化潜热后,称为低位发热量(燃料在锅炉 中的实际发热量)。
煤的常规特性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煤中V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挥发分 V V的含量代表了煤的地质年龄,地质年龄越短,煤的碳化程 度越浅,V含量越多 V含量越多(C含量越少),V中含O量亦多,其中的可燃 成分相应减少,这时,煤的热值低 V含量越多,煤的着火温度低,易着火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