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壶陶刻装饰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紫砂陶刻的装饰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的装饰艺术

1前言宜兴紫砂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数百年来,她以独特的造型艺术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紫砂艺人与历代文人墨客合作,使得紫砂的造型和装饰等达到一定的高度。

文人、书画家积极参与和提倡陶刻装饰,将文字、书法、绘画、篆刻融于壶艺之中,使得陶刻装饰成为紫砂陶装饰的主流。

紫砂陶刻在初始之时已是紫砂装饰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篆刻作者铭款开始就被赋予了极大的意义,时大彬以竹刀画之,直至清朝“西冷八大家”之一篆刻名家陈曼生亲自刻陶,作为一县之长,由于自身喜好,把金石篆刻与紫砂造型艺术结合起来,并带动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参与紫砂陶刻装饰的行列中,对紫砂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紫砂陶刻不是单一地在壶体上进行刻画,它作为在胚体的一种装饰,讲究陶刻的刀法,要求技艺老道娴熟,在构图上要注重陶刻的内容安排,留白与整合,在内容上要切合壶的各方面形、态等,足见情趣和意蕴。

2紫砂陶刻的构图、内容、刀法(1)陶刻的构图紫砂作品可供刻绘的地方很小,如何在方寸之地,展开无尽的想象,篆刻出有独特意蕴的内容来,构图是极其重要的。

一副成功的陶刻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

构图需有章法,有层次,有了理解的构图才能够得心应手。

对于画作构图的处理可以简洁地概括,对于书法的构图可以是满身满面,例如曼生壶。

一般陶刻的构图与国画相似,就是一个山水的基本构图模式。

构图一般是三角形构图,从中有高低错落,有虚与实对比的关系。

在对比上讲求宾主,即陶刻作为装饰,不可本末倒置地盖过了紫砂的风头,其次是线条的曲直、动与静之间的对比等,只有融合了各个方面的构图,才是完整完美的构图。

(2)陶刻的内容陶刻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的中国书画为题材,极具文人意味的内容,更为符合人们的赏美情趣。

陶刻作品特别讲究各体书法的展示,在书法上可以是篆书、草书、隶书、钟鼎纹等等,也可以是书画结合,工写相融。

凡此种种皆可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来,同时整合严谨的构图形式,参差有致,比例协调,体现了陶艺的装饰的严整性。

浅谈紫砂的陶刻装饰

浅谈紫砂的陶刻装饰
再发展到浮堆 ,使堆花工艺有了新的突破 。
随着紫砂陶被海 内外各界人士所喜爱 , 原先 只装t 在均 陶上的堆 币 花艺术也逐渐与紫砂陶相结合 ;以前 的产 品做完装饰后 需上各种 釉料 ,而用紫砂土堆 , 就无需上釉 ,它有 独特的性能 紫砂原料
民国之后的堆花工艺 ,不但在装饰手法上进行 变化 ,还在材质 、
【 摘 要 】 砂陶 刻是 紫砂壶 的主 要装 饰形 式 ,书画 陶刻的 装 紫 饰, 提升 了紫砂 壶的艺术档次 , “ 壶随字贵 ,字以壶传 ”。
【 关键词 】 紫砂陶刻 ;竹尖刀 ;钢制刻刀 ;刻底子 ;空刻 ;
就 陶刻角度论t壶 ,在掌握陶刻传 统手 工工艺 的同时 ,必须融汇 f i j
发 ”,俗称 “ 刀法 ” ,以刀代 笔 。 空
陶刻装饰方法 ,一般可分为清刻 、沙地 刻 、阳刻 、阴刻 、着色刻 五种 。根据紫砂壶 的不 同器形 ,施以不同方法加以装饰 。
陶刻 刀法 大体可 分为 两大类 ,即 “ 刀正入 法 ”和 “ 刀侧 入 双 单 法 ”。此外还有 涩刀 、迟刀 、留刀、轻 刀 、切刀 、舞刀等各种金
石用刀方法 。
紫砂壶陶坯刻款有 以下几种不 同类型 的刻法 。
写泥 刻款 :紫砂 壶泥坯 尚含有 2 %的 水分时 ,就 以圆钝 的铁笔 0
紫砂 专题
ZI SH A Zl UAN TI I
201 02 1.
浅谈堆花工艺的发 展与变革
张 吉
宜 指 艺搓 化 的手造 用 大 在上 、搭 、来 形 兴 花作 种陶 装法 是 拇 工的 美 瓷饰 塑利 的坯 为撕 、揿 ,象 堆体 一 、堆等 它 。
刻画装饰一般就 是在陶坯上书画 , 后依着字书雕刻 。雕刻工具 然 可用竹尖刀和钢制刻刀 。 刻技 法有刻底子和空刻两种 。 镌

浅谈紫砂壶的装饰设计

浅谈紫砂壶的装饰设计
达 到以泥代 画的效果 , 色 彩 自然 形 成 特 殊 的 美 态 。绘 由文 化人来参 与研 究 、 不断提 高才有不断 的精 品呈现 。 紫 然 。 画 装 饰 是 五 色 土 为 主 料 .在 壶 的表 面 以 书 画 的 形 式 画 出 砂不 是一般 的工艺品 。 确 切 的说 应 该 是 叫文 人 工 艺 品 。
关键词 : 紫砂 ; 装 饰
1 前 言
画陶刻有 着很高 的文化 品位 .有独 特 的地 方特 色和 民族
风情 , 字依壶传 , 壶 随字 贵 , 珠联璧 合 , 美 意 延 年 。从 而 吸
紫砂 是一种 以特殊材质 、全手 工成形 的特 殊工艺 而 引 了不少 精于书画 的文人 纷纷加入 紫砂壶 的行 列 。 泥 的 装 饰 更 是 种 类 繁 多 。绞 泥 的 装 饰 把 两 种 或 两 种 闻名 于世 , 紫砂 壶 以简练 大方 之形 、 纯朴典 雅 之色 、 安 详 恬静 之态 . 深得海 内外人士 的喜爱 。紫砂历史 以来是有 了 以上的性质 相 同而 颜色不 同的泥有 机 的结 合 ,适 当的加 文人 的支撑 , 才 有 了 紫 砂 艺 术 品 。紫 砂 的造 型 、 品 质 也 是 以 抑 制 。根 据 自己 的 设 想 产 生 一 定 的 纹 理 ,使 之 衔 接 自
浅谈 紫砂 壶 的装饰设计
陈珍 华
( 宜兴 2 1 4 2 2 1 )

要: 紫砂是 一种以特殊材质 、 全 手 工 成 形 的 特 殊 工
艺 而 闻 名 于世 , 它 既 是 实用 品又 是 艺 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 。 紫砂 壶 的装
饰激发想象 , 提 高 艺 术 审美 的 观 念 . 使 紫 砂 文 化 的传 播 起 到 推 波 助 澜 的作 用 。

传承紫砂陶刻装饰文化之见

传承紫砂陶刻装饰文化之见
传承紫砂 陶刻装饰文化之见
蔡 俊
( 宜兴 2 1 4 2 2 1 )

要: 紫 砂 陶 刻 是 一 门艺 术 , 刻绘 、 装饰 手法多样 , 文 人 墨
客亦参 与其 中, 深受传 统文 化影响 , 至今长 盛不 衰 , 是 中华 文 化 中 不可 多得 的瑰 宝 。
关健词 : 紫砂 ; 装饰 ; 陶刻


有文化底 蕴 。 切不可庸俗 , 更 不能有低级趣 味的文字及 图
案 现 在 紫 砂 陶 刻 装 饰 上 。 真 正 使 宜 兴 紫 砂 这 块 非 物 质

3 感 悟

文化遗 产招牌永 不倒 。给 我们 的后人 留下 宝贵 的精 神文
化财 富 , 才 是我们想要做 的而且必须做 的。

之 圆、 晶莹剔透 。 水滴、 水珠 , 古 今 有 多 少 文 人 墨 客 不 惜 笔 2 . 3 文人 之“ 雅” 意
曲 晚 步 十 韵 次 墨描 写 、 讴歌 她 。宋 梅 尧 臣《 王 德 言 夏 H西 湖 0
紫砂壶器 自明代文人 雅士参 与之后变 上升 到了艺术
而 和之 》 : “ 荷 积水珠 重 , 天 收霓 帔轻 。” 《 儒林 外史 》 第 一 的高度 ,由最初 的使用茶 器变成 了极具 收藏和雅 玩 的T
2 . 1 水滴之 “ 坚” 意
轻举 妄 动 , 更 多是稳 重 , 是思考 , 是 淡定 ; 不 悲喜 交 加 , 不
创作“ 一粒珠” 壶, 首先 想 到 的是 其 “ 圆” 型。 要 圆 且 心 随物动 , 不忧 形于色 , 更 多 的是处 变不惊 , 是上善 若水 ,
≯ 0 想 到 了水 滴 润, 圆而不涩 . 而又不 是标准 的几何 圆。于 是 是 心如明镜 。

浅析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以作品《四方兽耳尊》为例

浅析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以作品《四方兽耳尊》为例

浅析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以作品《四方兽耳尊》为例
徐军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4(58)2
【摘要】紫砂艺术有着多重的艺术表现,不管是实用价值较高的紫砂壶、紫砂杯,还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紫砂花瓶、紫砂挂盘等,紫砂作品不仅仅是一件纯粹的视觉艺术表达,更承载着直击文化根基的内涵。

在作品《四方兽耳尊》的创作中,笔者充分运用了紫砂陶刻这一装饰手法,将紫砂这种材质与陶刻做了最巧妙的结合,给予人们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还带来丰富的文化熏陶。

笔者采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在花瓶的两面分别刻了字与画,让人们在杜甫的《客至》一诗中联想画面,同时又在画中感受美好的诗意。

【总页数】1页(P171-171)
【作者】徐军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论紫砂作品“四方复古尊瓶”的陶刻艺术
2.紫砂艺术,唯美陶刻——以紫砂"象耳四方瓶"为例
3.简析陶刻作品《兽耳尊方瓶》的艺术魅力
4.万千美景入画中——论
紫砂陶刻《四方祥瑞兽耳对瓶》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5.刻刀生辉隐尘埃——论紫砂陶刻艺术作品“兽耳博古瓶”的山水意境和人文韵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陶刻在紫砂壶上的演绎

浅谈陶刻在紫砂壶上的演绎

自文人 陈曼生参 与了设计 , 诗、 书、 画、 印, 在紫砂 壶上尽
诗意画境陶艺于一体 的创作之路 ,不应该仅仅做一个擅 于陶 刻 的工匠 ,而应是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独涉诸 多文 化艺 术
领域 的文化人 , 注重造 型装饰 , 又讲究其丰富 , 还辅之 以绘 画、 篆刻 、 铭文的和谐统一 。 在 陶刻文化上 , 我们要结合 中国画 , 而写 意是 中国画 中的 精髓 , 在 紫砂陶刻上 , 写意 的陶刻注重表现 刀痕 , 结构 的 自然 形态 , 表现出天然去雕琢 的 自然美 。 表现 出随意 , 洒脱 的意境 , 用 丰富 的想象力 , 多变的线条 , 夸张的结构去吸引人 。兼工带
情发挥 , 集 为一体 , 让“ 艺” 与“ 技” 巧妙 结合 , 使素 面的紫砂 陶
更添 了玩赏 的乐趣 。 实用 价值 , 不再是唯一的 目的。 也可 以说 ,
“ 艺” 乃紫砂 陶的“ 魂” 。 紫砂 陶上合理贴切 的刻饰 , 更能向人们
视觉传达紫砂 陶的精神 。 紫砂 壶装饰虽说 是与紫砂 壶发展相 生相伴 , 但“ 饰” 始终 是 只能从属 于“ 壶的” 主体 , 是一种壶文化的附加 形式 。 装饰 必 须 为造型服务 , 既不 能画蛇添足 , 更 不能喧宾夺 主 , 力求达 到 装饰 与造 型的和谐统一 。因此 , 我们欣赏紫砂装饰之美 , 也 要 认识紫砂装饰不 宜之拙 , 从而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 陶刻是 指在半 干的坯 土上 , 用竹刀或金属刀等刻纹样 。 它 以刀代 笔 , 以刻代绘 , 融诗 、 书、 画、 刻诸艺术 于一体, 具有 强烈 的民族 风格 和地 方特 色。陶刻一般分两种 , 一种叫 “ 刻底子” , 即先用 毛笔 在坯 体上 书画 , 再 用刀沿着墨迹镌刻 , 说 白了就是 “ 依葫 芦画瓢 ” ; 另 一种则是空刻 , 以刀代笔 , 直 接在泥坯 上运 作 。双刀正 入法 、 单刀侧入法 还是涩 刀 、 迟刀、 轻刀等各 种技 法, 凡刀锋所及 , 必能准确体现理想 的艺术效果 。陶刻是追求 “ 诗、 书、 画、 印” 融合在一起 的人文陶刻艺术 , 在壶上凝炼 出如 惊 涛拍岸 的万壑松风 , 让方 寸紫砂 , 容纳 了整个世界 , 有 了一 砂 一世 界之妙趣 意境 。对金石篆刻 、 书法绘画 、 造型设 计都要 有 深入的研 究 , 作 品或俊 秀细腻 , 或粗 犷奔放 , 自成独特风格 , 在紫砂壶上演绎出唐碑汉瓦神韵。 陶刻是 由于紫砂特征 的材料 、 工具 、 技法、 表现 内容和欣

浅析宜兴紫砂壶刻绘艺术

浅析宜兴紫砂壶刻绘艺术
艺术形式 。
但 要注重 形式 、 内容及手 法上 的技 巧 , 主要 的是作 者 的 最
看 紫 砂 刻 绘 艺 术 的优 劣 , 单 仅 看 刻 T如 何 , 要 看 文学素养 、 画功力 以及人格 气质整体 的表 现 。 不 更 书 因为表现 刻绘 内容与壶整 体造 型的协调性 , 达 主题是 否统一 , 表 文 形 质 的 笔 法 、 法 、 法 只 是 手 段 , 写 神 才 是 艺 术 的 本 技 章 而
让人赏心悦 染, 创制 出造 型新颖 、 胜似金玉 的“ 供春壶 ” 。时大 彬则 改 韵。深厚 苍劲的金石昧 内涵装 点于紫砂 陶上 , 倍 前 代 的大 壶为精致 的小壶 “ 干奇百状信手 出 ”风 范一变 。 目 、 受 青 睐 。 ,
这 也是与 时大彬游 历娄东 时 , 多与陈眉 多 、 王世 贞等文人
化、 韵味 、 情趣 等多方 面是否更具艺术 的价值 。 所谓 “ 知其 质 , 也是 艺术表现水 平 的重要 标准 。所 以 , 把茗 壶配上 一
白 , 其 黑 ”正 是 说 处 理 某 一 部 分 时 , 考 虑 到 其 未 处 理 得体 的 陶刻 书画装饰便 为好 的艺术作 品。 守 , 要
浅析宜兴 紫砂壶刻绘艺术
华珊
( 苏 宜 兴 2 4 2 ) 江 1 2 1

要 : 砂 陶刻 的装 饰 方 法 , 以 烧 成 前 后 来 分 , 烧 成 前 有 绞 泥 、 紫 若 在 浮
雕 、 绘 、 古 青 铜 器 纹 样 装 饰 和 陶刻 等 装 饰 手 法 ; 成 后 的装 饰 则 有 釉 堆 仿 烧
紫砂刻绘 装饰有别 于其他 陶瓷雕刻 ,紫砂壶 的器 表
通 及 名 士交流有很 大关 系 。清代名手 杨彭年 干脆与 文人陈曼 非 平 整 的 表 面 , 常 具 有 较 大 弧 度 与 倾 斜 度 , 多 线 条 等 复杂 的造 型 , 刻绘起来 有一定 的难 度 。从 刀法来 说 , 充 要

浅论紫砂陶的陶刻装饰和雕塑装饰

浅论紫砂陶的陶刻装饰和雕塑装饰

陶刻装 饰
紫砂 陶刻装 饰历 史上最 为辉煌 的时期应 是嘉 道 年 间 的“ 生时期 ” 曼 。陈鸿寿 , 子恭 , 字 号曼 生 , 曾官居 溧 阳县 令 , 于金 石碑 版 、 青 书法 , 精 丹 以治 印最 为 著
体 上看 , 结合 画法 、 理 对 所表 现 对 象 的点 、 、 是 画 线
着 宽衫 , 肘端 坐 , 把 凝神 静 国 , 悠然 恬适 , 身旁 有古 松
苍 劲 . 草绿荫 , 芳 山石 冷峻 , 整幅 画面构思 严谨 、 次 层 分 明、 朗 明秀 、 疏 意境 深 远 , 与另 一 面 的佳 句遥 相 辉
收 稿 1期 :0 0 0 — 2 3 2 1— 7 0
主题 , 型 凸现 所特 有 的人 文 景 观—— 小 桥 、 造 流水 、
都显 示 了时代风格 情趣 和艺术 特色 .然 而紫砂 壶器
的装 饰更 多 的还 是沿 袭 传 承 , 绘 画饰 、 有 书刻 饰 、 雕 塑饰 、 纹饰 、 釉饰 、 金属 饰等 , 依然是 紫砂壶 器装 饰艺 术 的主流 .这才使 我们 的紫砂 壶器装 饰艺 术 日臻成 熟 . 成 了独 特 的紫 砂壶器 的艺 术美 . 面就本 人从 形 下
二 雕 塑装饰
海、 志强、 鲍 沈汉 生 和 毛 国强等 , 宜兴 陶 刻装 饰 一直
以任 老 传授 的双 刀 法( 刀法 1 正 和单 刀 法 f 刀 法) 侧 为
雕 塑 装 饰 可 分 为 动 物 象 形 装 饰 和 植 物 象形 装
主. 从而成 为紫砂 陶刻 的主流 以任淦庭 的“ 耳瓶 ” 双
1 6
第4 3卷 第 5期 21 0 0年 1 0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一 , 它 充 分利 用 紫 砂 泥 料 所 固有 的 本 色 和 特 性 , 在 泥坯 上先
用 毛笔 写 好 墨 稿 , 然 后 用 锋 利 的钢 刀 依 迹 刻 去 , 有 的 在 刻 好 后 再 填描各种色泥 . 最 后 经 高 温烧 制 而 成 。在 陶刻 装 饰 中 , 诗、 书、 画、 印 四位 一 体 , 撷取 古 诗 词 之 佳 句 , 缀 以书法、 绘 画, 配 以
对 书 画 的珍 爱 与 收藏 活动 代 不 消 歇 ,铭 刻书 画也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对 紫 砂 壶 美 的 整 体 布 局 产生 影 响 。 因此 , 壶 身 有 了搭 配 就 有
了形 式 上 的审 美 课 题 的 产 生 。 显然 , 人 们 在 把 玩 紫 砂 壶 时 有 一
手 段 制 作 工 艺 品 。陶 刻 装饰 是紫 砂 壶 应 用 最 广 泛 的装 饰 方 法
也 是 紫砂 壶 艺 术 作 品具 有 不 朽 的 艺 术 魅 力 的 根 本 原 因 。英 国
1 紫砂壶陶刻装饰的历程
紫 砂 壶 中 的 陶刻 装 饰 ,是 由制 壶 艺 人 署 名 落 款 而 逐 渐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装 饰 形 式 , 最早 见 于元 代 壶 铭 “ 且吃茶 , 清隐” 五
中 发现 作 品 的极 高 审 美 价 值 。
另外 书画 内容 与 紫 砂 壶 结合 往 往 会 产 生 内在 的 含 义 或
意味 。 体 现 为 一 种 哲理 、 诗情或神韵 , 经 常 是 只 可 意会 , 不 可 言 传, 需要欣赏者反复品味、 细心感悟 , 用 心 灵 去 探 究 和领 悟 , 这
遒 劲 的金 石 刀法 , 使 壶艺 与 陶刻 取 得 完 美 和 谐 的统 一 , 成 为 具 有 高 雅 气质 和浓 郁 文 化 的 实 用 艺 术 品 。
种 综 合 的审 美 习 惯 ,他们 总是 在 这 种 欣 赏 的 过程 中 赞 叹 其 形
式 上美 的完 整 性 . 又藉 此 抒 发 思 古 之 幽 情 , 人 们 也 从 书 画 铭 刻
5 0
第4 6卷 第 4期 2 0 1 3年 0 8月




J i a n g s u Ce r a mi c s
Vo 1 . 4 6 . N o . 4 A u g u s t , 2 0 1 3
浅析紫砂 壶 陶刻装饰 的思考
姚 夏 雨
( 《 宜 兴 日报 》 书 画院 墨颜 居 工 作室 , 宜兴 2 1 4 2 2 1 )
取 古 诗 词 之佳 句 , 缀 以书法、 绘画, 配 以遒 劲 的 金 石 刀 法 , 使 壶艺与 陶刻取得完美和 谐的统 一 , 成为 具 有 高 雅 气质 和 浓 郁 文 化 的 实 用 艺 术 品 。本 文 从 “ 石瓢壶” 、 “ 六和春风 壶” 、 “ 西参 与 使 当时 的紫 砂 壶 一 改 过 去 的 繁 琐 ,设 计 出 简 洁 、 明 快、 新颖、 美观的造型 , 线面结合较多 , 体 现 了设 计 功 能 与形 式 的统一 , 大 面 积 的 空 白 留得 干净 利 索 , 让诗 、 书、 画、 印 尽 情 发
挥, 从而将诗、 书、 画、 印集 为一 体 , 达 到 完 美 统 一 。而 今 , 也 有 很 多 书 画家 与紫 砂 艺 人 合 作 ,紫砂 壶 上 的 铭 文 往 往 选 取 古 代
表 性 的作 品 出 发 , 举 例 说 明 紫 砂 壶 陶刻 装 饰 的 艺 术 性 。 关 键 词 紫砂 壶 ; 陶刻: 装 饰
庞 薰 栗 先 生 在论 及 装 饰 的概 念 时 曾说 : “ 什 么 叫装 饰 ?装 者, 藏也 ; 饰者 , 物 既 成 啊舢 以 文采 也 。 ” 所 谓 的装 饰 艺 术 , 就 是 以丰 富 、 强 烈而 完 美 的装 饰 性 为 特 征 的一 种 艺 术 形 式 。 它 可 以 按 照 形 象 思 维 创 作 富 有 装饰 性 的绘 画或 雕 塑 ,可 以 以设 计 意 识及功能为主导 , 驾驭一定的材料 , 运 用装 饰 技 巧及 某 种 工艺
摘 要 装 饰 艺 术 , 就 是 以丰 富、 强 烈 而 完 美 的装 饰 性 为 特 征 的 一种 艺 术 形 式 。 陶刻 装 饰 是 紫 砂 壶 应 用 最 广 泛 的装 饰 方 法 之 一 , 它 充 分 利 用 紫砂 泥 料 所 固有 的本 色 和 特 性 , 诗、 书、 画、 印 四位 一体 , 撷
著名艺术理论 家克莱夫 ・ 贝尔认为 : “ 艺 术 品 中必 定 存 在 着 某 种特性 . 离开它 . 艺术 品就 不 能 作 为 艺 术 品而 存 在 ; 有了它 , 任 何 作 品 至 少 不会 一 点 价 值 也 没 有 。 这 是 一 种 什 么性 质 呢 ? 可 做
解 释 的 回答 只 有 一个 . 那就是 ‘ 有 意 味 的形 式 ’ 。” 贝 尔 的 这 句
紫 砂 壶 的 陶 刻装 饰 艺 术 在 于 它 的 内容 与 器 型 的搭 配 如 何 取 得
和谐 . 为单 纯 的紫 砂 壶 提 供 最 好 的衬 托 。 也 就 是 说 一 把 器 型 完 好 的紫 砂 壶 制 作 完成 以后 , 以 何 种 字体 、 何种 画面、 何 种 内容 、
何 种 刀 法 在 紫 砂 壶 的何 种 部 位 进 行 镌 刻 尤 为 重 要 。 由 于 历 来
字草书 。至明代 , 供春、 时大彬等名家所制紫砂壶都刻有作者
的姓 名 和 制 作 年 代 ,一般 都 刻 于 壶 的底 部 或 壶 盖 的子 I ; 3 下 等
不 显 眼 处 。在 清 代嘉 靖 、 道 光 年 间 陶 刻 装饰 已 趋 于 成 熟 , 陈曼
富有 哲 思 的话 . 强调了“ 形式” 与艺 术 品 内 的各 个 部 分 和 素 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