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

合集下载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食品的污染二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食品的污染二

二、拟除虫菊酯的分类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按化学结构分为两类:Ⅰ型不含氰基, 如丙烯菊酯、联苯菊酯;Ⅱ型含氰基,如氯氰菊酯、溴氰 菊酯。
丙烯菊酯
溴氰菊酯
三、拟除虫菊酯的毒性
1、作用机理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具有中等毒性或者低毒性,属于神经 毒。对昆虫的毒性比对哺乳动物的大。Ⅰ型的拟除虫菊酯 类农药通过引起膜的重复放电而引发动作电位;Ⅱ型的拟 除虫菊酯类农药通过使膜的通透性改变而使动作电位不易 发生。 • Ⅱ型的作用机理是:使膜的通透性改变,钠离子通道持续 开放,钠离子由膜外向膜内转移,造成去极化电位升高, 动作电位的阈值升高,因而动作电位不易发生而出现传导 阻滞。 • Ⅰ型的机理就相当于不断的刺激,使机体相应部位一直响 应,一直兴奋。 • Ⅱ型的机理就相当于刺激一次,然后机体相应部位产生兴 奋,但是兴奋不传导,所以也一的触杀作用,有些品种兼具胃 毒或熏蒸作用,但都没有内吸作用。杀灭昆虫的机理是扰 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 • 对人体的毒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蓄积性较弱,因此不 易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主要表 现为流涎、多汗、意识障碍、言语不清、反应迟钝、视物 模糊、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等,重者可导致昏迷、抽搐、 心动过速、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可因 心衰和呼吸困难而死亡。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皮肤和粘膜 的刺激性较大,可引起眼睛及上呼吸道的不适,亦可引起 皮肤的感觉异常及迟发型变态反应。
大多为1mg/kg以下。
2.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两类 • 仪器检测法,主要是色谱法。 • 基于生物学原理的检测技术,如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 生物传感器等。
3、中毒途径
• 急性中毒多见于误食和生产性接触。一般拟除虫菊酯类农 药残留浓度很低,但是对多次采收的蔬菜,任有污染的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2
• 拟除虫菊酯是文菊(Tanacetum cinerariae— f01ium)花中天然成分除虫菊酯(Pyrethin)的 合成类似物。
3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模拟天然除虫菊 酯化学结构合成的农药,具有杀虫谱广、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点,是目前较理 想的农药。
4
• 拟除虫菊酯类对人类低毒,主要有氯氰菊 脂(灭百可)、溴氰菊脂(敌杀死)、氰戊菊 酯(速灭杀丁)等。长时间皮肤吸收,口服 可引起中毒。
• 3.禁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和肾上腺素。 • 4.重症患者可考虑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治疗。
14
• 局限性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的
毒 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鱼、虾、贝类等水生 生物的毒性 很大,这是由于拟除虫菊酯是一类亲 脂性很强的化合物, 甚至在水中浓度很低时,也可 被鱼鳞强烈地吸收,直接被 分配进入鱼体和血液 中,因而对鱼类等有强烈的毒性。
15
16
• 对鱼类等有强烈的毒性因此限制了其在水 稻田中的应用。拟 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水稻 田使用时可能引起稻飞虱的再猖 獗
17
1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未来发展展望
• 许多研究人员仍在从各个方面研究和开发拟除虫 菊酯类,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发现新的和具有特殊活性的 拟除虫菊 酯杀虫剂。目前虽然拟除虫菊酯的醚类似物和 烃类似物 对鱼低毒,但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总之,在一段 时间范围之内,拟除虫菊酯仍然在全 球杀虫剂市场中占有 重要地位,仍然值得科研人员进一 步研究开发。从我国国 情出发,必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减少大量使用或停用高毒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同时也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 的自然环境,更应该加快对 毒性低、环境效应相对较好的 菊酯类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拟除虫菊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合成杀虫剂。

它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并且对非靶标昆虫和环境的影响较小。

本文将对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1. 拟除虫菊酯市场概述拟除虫菊酯是近年来农业领域中使用较广泛的杀虫剂之一。

它主要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因其高效、低毒、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药需求的增加,拟除虫菊酯市场逐渐扩大。

2. 2024年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分析2.1 市场规模发展历程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市场规模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200X年-201X年,市场规模逐渐增长,但增速相对较慢。

在这一阶段,拟除虫菊酯市场面临着品牌认知度较低、竞争激烈等问题。

•阶段二:201X年-202X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增长率超过X%。

在这一阶段,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对绿色农药需求的增加,拟除虫菊酯市场开始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阶段三:202X年-至今,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增长预期较稳定。

在这一阶段,随着农药标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拟除虫菊酯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2.2 市场规模预测基于对拟除虫菊酯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预计未来几年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以下是市场规模预测的一些关键因素:•因素一:农药需求持续增加。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对农业病虫害防治需求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拟除虫菊酯市场的扩大。

•因素二:技术创新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拟除虫菊酯产品的研发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因素三:政策支持的加强。

农业部门对于环保、绿色农药的倡导以及农药管理政策的改革将有助于拟除虫菊酯市场的良性发展。

基于以上因素,预计未来五年内,拟除虫菊酯市场规模将保持X%的年均增长率。

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农药小组成员:吕婧、赵静、王婷、原野、毕波、刘旋一、天然除虫菊⏹㈠发现和传播⏹⒈发现传说:⏹⑴波斯一妇女发现美丽小花能杀死昆虫⏹⑵产自中国⏹⑶Lodeman(1903)记载:19世纪初Jumtikoff(亚美尼亚人)发现北高加索一个部落用除虫菊花粉杀虫,1928年起开始大量加工制造这种药粉。

⏹⒉传播⏹1840年左右在波斯栽培(或产于中国)⏹19世纪中期传至欧洲⏹后半期传至日本(1885)及美国⏹20世纪初传至非洲❖1950年传至南美❖20世纪初主产南斯拉夫❖二次大战前主产日本(1.3万吨干花/年,占全世界70%)❖除虫菊素为黄色粘稠状液体,在碱、强光、高温(60℃)下不稳定(需加增效剂),不溶于水,安全无药害。

❖除虫菊(0.7-1.0%)❖加工剂型除虫菊乳油(3%)❖油剂、气雾剂、蚊香❖卫生害虫:蚊、蝇、蜚蠊❖防治对象家畜害虫:厩蝇、角蝇❖贮粮害虫:米象拟除虫菊酯简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仿效天然除虫菊化学结构的合成农药,其分子由菊酸和醇两部分组成。

本类农药杀虫谱广、效率高,对哺乳类动物毒性一般较低(对水生动物毒性较大),环境中残留时间较短,除具有杀虫作用外,并兼有杀螨、杀菌、抑制霉菌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主要有:氯菊酯、杀虫菊酯、溴氰菊酯、甲醚菊酯、氯氰菊酯等。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绝大多数为黄色或黄褐色粘稠油状液体,易溶解于有机溶剂,难溶解与水,大多不易挥发,在酸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则易分解失效。

常用的拟除虫菊酯毒性一般为中毒或低毒,可经皮肤、呼吸道吸收。

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转化很快。

拟除虫菊酯作用拟除虫菊酯是一类能防治多种害虫的广谱杀虫剂,其杀虫毒力比老一代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提高10~100倍。

拟除虫菊酯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有些品种兼具胃毒或熏蒸作用,但都没有内吸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

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对冷-温血动物产生的影响神经中毒行为对脑组织神经膜的影响对神经递质和神经细胞的影响鲤鱼等鱼类暴露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后,立刻表现出兴奋且无规律的游动,而后鳃组织红肿出血,肌肉痉挛,上下翻动.拟除虫菊酯分为I型拟除虫菊酯(Ⅰ型:胺菊酯、丙烯菊酯、苄呋菊酯、苯醚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等)和Ⅱ型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口服LD50:>42880 mg/kg 经皮LD50: >2140mg/kg 剂型 :10%,20%,30%醚菊酯乳油,
10%,20%,30%醚菊酯可湿性粉剂 。
触杀和胃毒作用。具有杀虫谱广、 杀虫活性高、击倒速度快、残效期长、 对作物安全等特点。与波尔多液混用后 杀虫效力变化很小,活性稳定或稍有提 高。 适用于防治水稻、蔬菜、棉花上, 对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 双翅目和等翅目等多种害虫有高效。
高效广谱杀虫剂可兼治螨类,触杀和驱避作用。用于棉花、 葡萄、观赏植物、果树、蔬菜和其它农作物上,对苹果食心虫、 茶尺蠖、山楂红蜘蛛、棉铃虫、花卉介壳虫、叶螨类等多种害虫 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锈螨防效差。
速效性中等,残效期三周左右,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联苯菊酯(虫螨灵)
2.5%天王星乳油 溶解度(25℃):水中0.1mg/L,可溶于甲苯、 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室 温下可贮存二年以上。
七、作用机理
该类化合物作用于昆虫外周和中央神经 系统,通过刺激神经细胞引起重复放电 (discharge)而导致昆虫麻痹.对神经索的 影响远大于DDT,但准确的位点还不清楚. 可能最初的毒性表现在对神经轴突的闭 锁作用(blocking action)。这个现象可以 和负温度系数效应相吻合。
Ⅰ型拟除虫菊酯(不含CN基):处理的昆虫很快就 出现高度兴奋及不协调运动、麻痹即所谓击倒,但击 倒时体内的药量若未达到致死量时将会苏醒,最后瘫 软死亡,如丙烯菊酯和胺菊酯等。“击倒”,即引起 昆虫的快速的、可恢复的麻痹。
10%~乳油40~60mL/667m2 。
乙氰菊酯
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低毒可用于水田的合成拟 除虫菊酯杀虫剂,杀虫活性较高。主要起触杀作 用,还具有忌避、拒食和拒产卵作用,几乎无胃 毒作用,无内吸传导作用。杀虫谱较广,对鳞翅 目、鞘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等多种昆虫害虫有 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 黑尾叶蝉品系活性高于敏感品系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案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案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案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广谱的农药,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其强大的除虫效果和易被生物降解的特性,使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2018年,我国曾发生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超标事件。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使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安全性备受争议。

此后,国家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了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监管和管控。

除此之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

例如,长期使用会导致虫害产生抗药性,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同时,由于其易被生物降解的特性,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研究和监管,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民的科学教育,提高其科学种植和使用农药的意识,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

- 1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案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案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案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其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

然而,这种农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017年,美国环保署(EPA)宣布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食品中的使用。

据EPA称,这种农药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并增加儿童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风险。

此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还可能对非靶标昆虫、蜜蜂和其他有益昆虫产生消极影响。

这些昆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限制和禁止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

另外,一些替代农药也正在研制中,以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 1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新型高效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快速、低毒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和储存会给农民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

本文将重点阐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危害1. 对人体的危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刺激性较大,会引起中毒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

重度中毒还可能导致昏迷、抽搐、休克、呼吸、循环等功能衰竭,并且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 对环境的危害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环境有较大危害,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水、土、空气等环境的质量,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影响农田的生产能力。

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预防1. 严格遵守使用规范农民在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时,必须遵守使用规范,按照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

特别是在种植蔬菜、水果等高风险农产品时,应该切实控制药剂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2. 做好药剂的储存为了有效预防农民在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过程中中毒,需要在药剂的储存方面下功夫。

药剂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位置,与食品、饮料等不同种类的物品分开存放,以防止混淆或者错误使用。

同时,要确保药剂容器密封性良好,避免药剂泄漏造成污染。

3. 做好自我保护在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时,农民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以减少暴露于农药中的风险。

另外,使用农药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衣服,避免农药残留对身体的影响。

4. 加强宣传和培训农民应加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防范意识,了解有关农药使用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的知识,及时掌握新型农药的相关信息。

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加强农药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结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广泛应用和低毒性等优点,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帮助,但其使用不当也会给人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用机理
• 通常是通过表皮接触进入。因此,最先受影响
的是感觉器官及感觉神经元,但靶标部位并非
就是周围神经系统,其主要影响是轴突传导的
改变与阻断,即其毒理机制为物理作用,抑制
了离子通道,使膜渗透性不正常,因而使神经
传导受抑制,最后达到麻痹而死亡。
3、常用品种及应用
• (1)溴氰菊酯(敌杀死)
• 溴氰菊酯具有触杀、胃毒和驱避作用。杀虫谱广, 击倒速度快,其杀虫毒力比其他拟除虫菊酯大5-10 倍,用药量为目前杀虫剂最少的一种。它是神经性 毒剂,能使昆虫兴奋、麻痹而死亡。
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
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分类
• 1、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源农药 • 2、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 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器,杀鼠剂, 杀软体动物剂 • 3、按剂型分类可分为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 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微胶囊 农药 • 4、按特性农药分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活剂
• 为得到粒径微小的乳状液,首先调制水在油 组分(有效成分)中分散的W/O型乳状液,然 后在其中加入水,使相发生反转,得到O/W型 乳状液。
谢谢观看
农药氯氟氰菊酯类型
• 2.5%、10%可湿性粉剂,0.6%、2.5%乳油, 2.5%水乳剂、1.5%悬浮剂,2.5%微胶囊剂
农药氯氟氰菊酯典型剂型、加工工 艺或流程图
• 加工可湿性粉剂的工艺:配料、预混合、粉碎、
再混合、磨细、后混合、包装
• 助剂
• 液态原药 • 合格载体
雾化或滴加
混 合
在 混 合 粉 碎
• 一、磷酸酯及膦酸酯类
代表品种:敌敌畏(DDVP,dichlorvos)、 敌百虫(trichlorphon)
• • • • •
二、一硫代磷酸酯 三、二硫代磷酸酯 四、(硫代)磷酰胺类 五、不对称结构的OP 六、杂环类硫代磷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分类、杀虫作用机理、 常用的品种及应用
1、分类: (1)、第一菊酯系列化合物:如乙烯丙菊酯、 胺菊酯等; (2)二卤代菊酯系列化合物:如溴氰菊酯、 氯氟氰菊酯等; (3)、非环丙烷羧酸系列:如杀灭菊酯、戊 氰菊酯等; (4)、非酯类系列:如醚菊酯、菊酯等。
拟除虫菊酯的制备
第七组 徐娇、周蕾、吴莹、赵胜、黄晨祥
项目三、拟除虫菊酯的制备
• 1、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 2、杀虫剂的种类及常用的品种 • 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分类、杀虫作用机理、 常用的品种及应用 • 4、典型拟除虫菊酯—氯氟氰菊酯的合成原理、原 料及合成路线 • 5、农药的剂型有哪些,农药氯氟氰菊酯有哪些剂 型 • 6、农药氯氟氰菊酯典型剂型(至少举出3种以上 剂型)加工工艺或流程图
• 综合其主要特点为:对蟑螂、蚊、蝇、臭虫、蚤、
虱、蚂蚁等害虫杀死力强,一般比氯菊酯高2——4
倍;持效性好,适合滞留喷洒、浸泡蚊帐、制作杀
虫涂料和杀虫药笔记毒饵等
• (2)氯氟氰菊酯
氯氟氰菊酯的合成原理、原料及合 成路线
农药剂的类型
• 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干悬 浮剂、浓乳剂、缓释剂、助剂
农药的定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 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 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 剂。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 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
包 装
2、乳油
(1)、加工工艺:是指按照选定配方,将原药按一
定比例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农药专 用乳化剂与其他助剂,配制成一种均相透明的油状 液体,它与水混合后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3、水乳剂 (1)、加工工艺:在溶解分散剂的水溶液中,在常温 下用均化器等乳化分散机,搅拌下加入油性的有效成 分,形成粒径为数微米的O/W型乳状液。
杀虫剂的种类及常用的品种
1、种类:
(1)、按作用方式分类:胃毒剂、触杀剂、 熏蒸剂、内吸剂和粘捕剂等; (2)、按毒理作用分类:神经毒剂、呼吸毒 剂、物理性毒剂、特异性杀虫剂; (3)、按来源分类:无机和矿物杀虫剂、植 物性杀虫剂、有机合成杀虫剂、昆虫激素 类杀虫剂、少数传统药剂。
2、杀虫剂常用的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