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方案流程说明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方案流程说明概述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供应链金融的三种业务方案流程,包括采购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和库存融资。
每种方案将分别介绍其基本流程和涉及的主要步骤。
采购融资基本流程1. 供应商接收采购订单,并向供应链金融机构提交融资申请。
2. 供应链金融机构审核订单的可靠性和供应商的信用状况。
3. 一旦审核通过,供应链金融机构向供应商提供融资并支付采购款项。
4. 供应商按照订单交付商品给购买方。
5. 购买方收到商品后,向供应链金融机构支付采购款项。
6. 供应链金融机构收到采购款项后,结算融资金额和利息,并结束采购融资流程。
主要步骤1. 供应商申请采购融资。
2. 供应链金融机构审核订单和供应商信用。
3. 供应链金融机构向供应商支付采购款项。
4. 供应商交付商品给购买方。
5. 购买方支付采购款项给供应链金融机构。
6. 供应链金融机构结算融资金额和利息。
应收账款融资基本流程1. 销售方与购买方签订销售合同,并向供应链金融机构提交融资申请。
2. 供应链金融机构审核销售合同和销售方的信用状况。
3. 一旦审核通过,供应链金融机构向销售方提供融资,并支付销售款项的一部分。
4. 销售方向购买方交付商品。
5. 购买方收到商品后,向供应链金融机构支付剩余的销售款项。
6. 供应链金融机构收到销售款项后,结算融资金额和利息,并结束应收账款融资流程。
主要步骤1. 销售方申请应收账款融资。
2. 供应链金融机构审核销售合同和销售方信用。
3. 供应链金融机构向销售方支付部分销售款项。
4. 销售方交付商品给购买方。
5. 购买方支付剩余销售款项给供应链金融机构。
6. 供应链金融机构结算融资金额和利息。
库存融资基本流程1. 供应商将库存商品质押给供应链金融机构,并提交融资申请。
2. 供应链金融机构审核质押商品的价值和供应商的信用状况。
3. 一旦审核通过,供应链金融机构向供应商提供融资,并支付一定比例的库存价值。
4. 供应商可以使用融资款项进行其他商务活动。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方案流程规范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方案流程规范1. 前言本文档旨在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三种常见方案的流程。
供应链金融是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金融服务,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等服务,满足供应链各参与方的融资需求,并推动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2. 方案一:应收账款融资2.1 流程概述- 买方提交融资申请- 金融机构审核申请,评估买方信用及应收账款情况- 金融机构与卖方签订合作协议- 卖方提供应收账款信息给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核对应收账款信息并进行融资决策- 金融机构向卖方发放融资金额- 卖方负责将应收账款的款项支付至金融机构- 买方负责将款项支付至金融机构2.2 注意事项- 金融机构需要在融资申请审核过程中严格核对买方及应收账款的真实性- 卖方需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应收账款的款项支付至金融机构,以确保正常的融资流程进行3. 方案二:库存融资3.1 流程概述- 买方提交融资申请- 金融机构审核申请,评估买方信用及库存情况- 金融机构与卖方签订合作协议- 卖方提供库存信息给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核对库存信息并进行融资决策- 金融机构向卖方发放融资金额- 卖方负责及时支付库存的款项至金融机构- 买方负责按约定期限及时购买库存商品3.2 注意事项- 库存融资需严格核对库存商品的真实性及数量- 卖方需按约定时间及时支付库存款项至金融机构,以确保正常的融资流程进行4. 方案三:供应链订单融资4.1 流程概述- 买方提交融资申请- 金融机构审核申请,评估买方信用及订单情况- 金融机构与卖方签订合作协议- 卖方提供订单信息给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核对订单信息并进行融资决策- 金融机构向卖方发放融资金额- 卖方按约定时间及时发货- 买方按约定时间及时支付款项至金融机构4.2 注意事项- 金融机构需核对订单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卖方需按约定时间及时发货,买方需按约定时间及时支付款项至金融机构,以确保正常的融资流程进行5.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供应链金融中三种常见业务方案的流程规范,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和供应链订单融资。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金融工具和服务,通过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资金流动,为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提供融资、结算、垫付、保险等金融服务,以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降低交易风险的一种商业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供应链融资、供应链结算和供应链保险。
首先,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和存货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供应商将其企业销售给客户所产生的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以获取短期资金;预付款融资是指买方将采购订单款项预付给供应商,以获取折扣或提前交货的权益;存货融资是指供应商将其库存货物质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取短期资金。
通过供应链融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问题,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供应链结算是指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供应链上各参与方之间的资金结算和交易清算。
传统的供应链结算方式通常需要通过信用延期或银行汇票等手段进行,操作繁琐且风险较高。
而供应链金融则提供了在线结算和资金清算的功能,使各参与方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直接结算支付,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时间,提高结算速度和安全性。
最后,供应链保险是指为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金融服务。
由于供应链上的各环节涉及多种风险,如交付延迟、质量问题、违约等,因此供应链保险可以帮助企业减轻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
常见的供应链保险产品包括货物运输保险、信用保险和担保保险等,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企业可以便捷地购买和索赔这些保险产品,从而降低交易风险和损失。
综上所述,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供应链融资、供应链结算和供应链保险。
通过优化供应链上的资金流动和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交易风险,进而促进供应链各方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

国内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相对 简单,而国外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加 注重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02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主要模式
CHAPTER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基于企业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01
企业将其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以解决
短期资金周转问题。
适用于核心企业上下游
02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应收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供应链金融可以基于真实交易背景为 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解决其融资 难、融资贵的问题。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现状对比
服务模式
国内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相对单 一,而国外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技术应用
国内供应链金融在大数据、物联网 等技术应用方面相对滞后,而国外 在这些方面的应用更加成熟和广泛 。
05 供应链金融的实践案例
CHAPTER
京东供应链金融实践
京东供应链金融平台
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为供应商和采购商提供全方位的金融 服务,包括融资、支付、结算等。
供应链数据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供应链交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 析,为风险管理、信用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跨界合作与创新
积极与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跨界合作,共同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 发展。
融生态,实现多方共赢。
其他企业供应链金融实践
苏宁供应链金融
苏宁通过搭建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供应商提供融资、 结算等金融服务,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风 险管理水平。
顺丰供应链金融
顺丰基于其强大的物流网络和数据优势,为供应链上下游 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
供应链金融业务

供应链金融业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手段为供应链主体(如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提供融资和结算服务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
它的核心目标是优化供应链的资金流动,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供应链各方的共赢。
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涉及几个方面:供应链融资、供应链支付和结算、供应链风险管理。
这些业务可分别满足供应链中的资金需求、支付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首先,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传统的商业贷款存在诸多问题,如抵押担保要求高、审批流程繁琐等,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而供应链融资通过充分利用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和交易数据,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为供应链上的其他环节提供融资支持。
这种基于交易信息的融资模式,可以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效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机会。
其次,供应链支付和结算也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支付方式存在结算周期长、流程繁琐、风险较高等问题,无法满足供应链中的快速支付需求。
而供应链支付和结算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构建了一个快速、安全、便捷的支付体系。
通过与供应链融资相结合,实现了供应链上的实时支付和结算,提高了供应链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用效率。
最后,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一大难点。
供应链中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企业,因此风险也相对较高。
供应链金融通过充分利用供应链中的交易数据和企业信用信息,构建了一个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
通过对不同环节和不同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降低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水平,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当前金融行业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它可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实现供应链各方的共赢。
在未来,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会产生更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模式
应收账款 融资
三种模式
未来货权 融资
质押仓储 融资
2
采购阶段的供应链融资——未来货权融资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在上游核心企业(销货方)承诺回购的前提下,中小企业(购货方)以金 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向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并由金融机构控制其提货权条件的融资 业务。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实现了中小企业的杠杆采购和核心大企业的批量销售。中小企业通过 预付账款融资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货的权利,其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从而 为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有效缓解了解决了全额购货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 另外,对金融机构来说,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以供应链上游核心大企业承诺回购为前提条件,由核 心企业为中小企业融资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以金融机构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从而大大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同时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多赢的目的。
在这种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会与核心企业签订担保合同或质物回购协议,约定在中小 企业违反约定时,由核心企业负责偿还或回购质押动产。供应链核心企业往往规模较大,实力较 强,所以能够通过担保、提供出质物或者承诺回购等方式帮助融资企业解决融资担保困难,从而 保证其与融资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供货来源或分销渠道。物流企业提供质押物的保管、 价值评估、去向监督等服务,从而架设起银企间资金融通的桥梁。
质 押 仓 储 融资模式是将金融机构不太愿意接受的动产(主要是原材料、产成品)转变为其乐 意接受的动产质押产品,并以此作为质押担保品或反担保品进行信贷融资。
5
运营阶段的供应链融资——质押仓储融资模式
6
销售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指的是卖方将赊销项下的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 构为卖方提供融资的业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这三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体现在不同业务阶段:主要分为订单采购阶段、存货保管阶段、销售回款阶段。
在各个业务阶段有相应的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产品呈现多样化,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成为趋势。
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
根据各参与方的主导地位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三大业务模式: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为主导、以电商平台为主导。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模式下,关注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为主导的模式下,关注服务商的信息整合能力;以电商平台为主导的模式下,关注平台交易生态的完整性。
一、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的三种传统表现形态为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以及预付款融资。
目前国内实践中,商业银行或供应链企业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参与者,由于本系列专题研究对象为供应链企业,所以我们在介绍供应链金融模式时,主要以供应链企业为服务提供者。
1、应收账款融资当上游企业对下游提供赊销,导致销售款回收放缓或大量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情况下,上游企业资金周转不畅,出现阶段性的资金缺口时,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主要指上游企业为获取资金,以其与下游企业签订的真实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为基础,向供应链企业申请以应收账款为还款来源的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在传统贸易融资以及供应链贸易过程中均属于较为普遍的融资方式,通常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平台,但在供应链贸易业务中,供应链贸易企业在获得保理商相关资质后亦可充当保理商的角色,所提供的应收款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为高效、专业,可省去银行的繁杂流程且供应链企业对业务各环节更为熟知,同时在风控方面针对性更强。
2、存货融资存货融资主要指以贸易过程中货物进行抵质押融资,一般发生在企业存货量较大或库存周转较慢,导致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利用现有货物进行资金提前套现。
随着参与方的延伸以及服务创新,存货融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为以下三种方式:(1)静态抵质押。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模式流程

供应链金融三种业务模式流程1. 保兑仓业务模式流程概述1. 供应商向银行提交资料申请开立保兑仓账户;2. 银行审核资料并开立保兑仓账户;3. 供应商将货物寄存至具备保管条件的仓库,并提供仓单信息给银行;4. 银行核对仓单信息并为供应商开立出库指令;5. 供应商凭出库指令取回货物,并提供运输凭证给银行;6. 银行核对运输凭证并放行货物;7. 供应商向买方出具;8. 买方与银行签订保兑仓信用证;9. 买方支付货款至银行账户;10. 银行核实货款支付并通知供应商;11. 供应商将货物寄送至买方。
2. 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模式流程概述1. 供应商向银行提交应收账款融资申请和相关资料;2. 银行审核资料并决定是否批准融资;3. 银行与供应商签订应收账款转让协议;4. 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5. 银行向供应商支付一定比例的款项;6. 银行从买方处收取应收账款;7. 买方将应收账款支付至银行账户;8. 银行核实款项支付并通知供应商。
3. 反向保理业务模式流程概述1. 供应商向银行申请开立保理账户;2. 银行审核资料并开立保理账户;3. 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4. 银行向供应商支付一定比例的款项;5. 供应商向买方出具和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6. 买方确认并签署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7. 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书和提交给银行;8. 银行向买方提供应收账款代理催收服务;9. 买方将应收账款支付至银行账户;10. 银行核实款项支付并通知供应商。
以上是供应链金融三种常见业务模式的流程概述。
具体操作中,可能会根据双方协商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 ),SCF 是指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企业(如物流公司)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银企共赢的生态系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工具,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对于银行等资金供给方而言,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且获得较高的回报。
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就是依靠风险控制变量,帮助企业盘活其流动资产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
而我们知道,流动资产最重要的无外乎现金及等价物、应收账款和存货三大类。
供应链金融三种主要业务
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动产质押融资三种模式。
、
1、应收账款模式:上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给它的赊账凭证(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融资从而进行自身的运营,若到还款期限中小企业不能还款,则金融机构可凭应收账款向核心企业收款。
那么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款来源相当于从中小企业转为核心企业,即第一还款来源是核心企业,第二还款来源才是中小企业运营所获利润,这就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
在这种模式下,因为核心企业到期必须付款,对它来说付给中小企业和付给金融机构并没有什么差别,而它帮助了中小企业完成融资问题,提高供应链资金统筹效率。
【业务流程】
图表 1:应收账款融资流程图
①卖方向买方供货,同时形成应收账款;
②卖方向银行进行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同时银行核定买方交易额度; ③卖方在相应额度内支用,同时银行发放融资款项;
①
②
③
④
②
④买方在应收账款到期时支付应收账款;
同时,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比较分散,银行还可以进一步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
2、保兑仓模式:下游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上缴一定押金并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所获贷款即可向核心企业进货。
那么如何确保中小企业的融资用途就是为了进货呢?金融机构引入第三方监管企业(一般来说是物流企业)对核心企业的货物进行监管,根据中小企业上缴的押金数目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维度考量对中小企业发放对应数量的货物,即对中小企业只放货不给钱,当中小企业将对应货物卖出获得销售额,便可向银行申请下一阶段要卖的货物,以此循环直到第三方监管公司的货物储存量为零或者下游的中小企业不再提出进货需求。
那么在这个模式中,如果中小企业跑路或丧失售卖能力,放在第三方监管企业的货物又该怎么处理呢?此时核心企业就必须承担货物回收的责任。
金融机构可以为其提供保兑仓业务,帮助企业拓展经销渠道。
【业务流程】
图表2:三方保兑仓业务流程
①经销商与生产商签订《商品购销合同》;
②经销商向银行申请开立以生产商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并按照规定比例交存初始保证金;
③银行根据经销商的授信额度,为其开立银行承兑汇票;
④银行按保证金余额的规定比例签发《提货通知单》,并将银行承兑汇票和《提货通知单》一同交给生产商授权部门或人员;
⑤生产商根据银行签发的《提货通知单》向经销商发货; ⑥经销商销售产品后,在银行续存保证金;
⑦银行收妥保证金后,再次向生产商签发与续存保证金金额相同的《提货通知单》。
银行累计签发《提货通知单》的金额不超过经销商在银行交存保证金的总余额;
⑧生产商再次向经销商发货,如此循环操作,直至经销商交存的保证金余额达到银行承兑汇票金额;
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15天,如经销商存入的保证金不足以兑付承兑汇票时,银行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经销商和生产组织资金兑付,如到期日经销商仍未备足兑付资金,生产商必须无条件向银行支付已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与《提货通知单》之间的差额及相关利息和费用。
3、动产质押
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的时候,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会在淡季进行采购,而在旺季进行销售。
这样的做法,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
对于这种情况,银行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动产质押业务,从而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业务流程】
图表 3:动产抵(质)押融资业务流程图
①银行与客户、仓储监管方签订《仓储监管协议》; ②客户将存货抵(质)押给银行; ③银行为客户提供授信;
⑤
⑥
④
③
②
① ①
①
④客户补交保证金或补充同类抵(质)押物;
⑤银行向仓储监管方仓库发出放货指令;
⑥客户向仓储监管方提取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