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旅游研究报告与案例分析

中国智慧旅游研究报告与案例分析
中国智慧旅游研究报告与案例分析

【8A版】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来源:数据观时间:2016-03-0711:57:38作者: 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于“旅游+”发展战略的提出,酝酿多年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以“旅游+大数据”的智慧旅游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并逐渐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模式。大数据智慧旅游服务具有充分收集、分析、整合大数据,以调配旅游服务资源的功能。旅游业相关主体依据搜集到的游客消费动向、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及时调整、制定相应的策略,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收集、分析、整合大数据

小编觉得大数据智慧旅在需要搜集到的游客消费动向、通讯数据,互联网数据,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同时,也会用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些东西。例如: 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公共WIFI:可以获取游客的手机号码,可以针对游客进行线上市场调研问卷,可以推送旅游APP资讯。免费WIFI服务不再只是一个营销卖点;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卡通:可以将旅游一卡通服务看做是最直接获得旅游消费清单的工具,一种便捷的游客旅游消费轨迹数据采集方式。而不只是促销手段;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手机应用:它是游客信息关注行为、游客旅行轨迹数据采集平台和进行游客满意度调研与促进反馈的途径之一。而不仅仅是传统智慧旅游倡导的为游客导游、导览、导购、导航服务的移动终端;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资讯网,高效的消费者旅游信息关注数据采集、高效的旅游网络营销效果评估工具、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提供平台。而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讯网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 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 (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 (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 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 1、入境游 2、出境游 3、国内游 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 (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 (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 (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 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旅游信息获取 (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

(3)旅游导航 (4)旅游营销 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 1、旅游+金融 2、旅游+医疗 3、旅游+房产 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美洲游客以8%的增速居首;亚太地区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63亿人次,同比增加1400万人次,增速为5%,与中东市场增速相同,其中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7%的增长。东北亚主要目的地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增长分别为29%、24%和17%。中国香港,实现8%的国际游客到访增量。前往欧洲的国际

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来源:时间:2016-03-07 11:57:38作者: 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于“旅游+” 发展战略的提出,酝酿多年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以“旅游+大数据”的智慧旅游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并逐渐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模式。大数据智慧旅游服务具有充分收集、分析、整合 大数据,以调配旅游服务资源的功能。旅游业相关主体依据搜集到的游客消费 动向、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及时调整、制定 相应的策略,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收集、分析、整合大数据 小编觉得大数据智慧旅在需要搜集到的游客消费动向、通讯数据,互联网 数据,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同时,也会用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些东西。例如: 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公共WIFI:可以获取游客的手机号码,可以针对游 客进行线上市场调研问卷,可以推送旅游APP资讯。免费WIFI服务不再只是一个营销卖点;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卡通:可以将旅游一卡通服务看做是最直接获得旅游消费清单的工具,一种便捷的游客旅游消费轨迹数据采集方式。而 不只是促销手段;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手机应用:它是游客信息关注行为、 游客旅行轨迹数据采集平台和进行游客满意度调研与促进反馈的途径之一。而 不仅仅是传统智慧旅游倡导的为游客导游、导览、导购、导航服务的移动终端; 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资讯网,高效的消费者旅游信息关注数据采集、高 效的旅游网络营销效果评估工具、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提供平台。而传统意 义上的旅游资讯网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旅游资讯网只能宣传推广旅游目的地;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呼叫中心,高效的游客需求数据采集工具、高效的旅游CRM维护平台、高效的旅游新产品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7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7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7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7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旅游业研究报告

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辨析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被国家确定为第三产业的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对于旅游业究竟是不是产业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仍存在着争议。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 如今已具有一定规模,是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快, 消耗资源少,投资回报可观, 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 。其他一些学者在阐述旅游业的概念时也都将旅游业视为产业,如“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 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 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综合性产业。”[2]、“旅游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 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 采取商品形式提供各种旅游产品, 以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各类企业的集合。”[3]? 但也有许多学者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提出了质疑。认为旅游业距离传统产业标准相去甚远。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颁布的标准产业分类中,甚至在联合国公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都没有将旅游业列为单独的立项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标准》中,也没有旅游业的字样.而是将与之有关的经济活动划归“住宅、公用事业和居民生活服务业”一类。因此,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从理论上讲,旅游业不能构成一项标准的产业。[4] 也有学者认为,目前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统计中基本都没有以“旅游业”为统计口径的指标,在我国的“国家统计年鉴”中也仅有“国际旅游”这一项要素的统计,没有将“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进行统计。我国现有的旅游统计指标尚不十分完善,统计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旅游产业的量化分析指标仍需进一步科学化和可操作化。因此, 对产业地位的界定及将旅游业定位于支柱产业的提法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特别是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定位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时空情况具体分析, 不能将旅游产业一概定位为支柱产业[5] 。 上述学者们在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认识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的原本并不太清晰的认识,变得更加的模糊,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

智慧旅游集锦(最全的智慧旅游案例)

旅游集散中心是一个集旅游咨询、旅游交通、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智慧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旅游集散中心最早源于对散客咨询和出游的集中服务,随着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出游方式的转变,后来逐渐演变为旅游目的地综合性服务平台。其核心是通过整合相关旅游环节从而达到整合地区旅游资源,并进行有效市场供给,实现全域统筹、服务优化、产品提升、末端带动,成为地方旅游产品体系化建设与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 旅游集散中心是对零散游客进行“集聚一一扩散”的枢纽。 杭州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地处杭州黄龙商圈黄金地段,座落于杭州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体育场馆——黄龙体育中心内,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散客自助旅游、单位团队旅游、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集散换乘、景点大型活动、客房预订、票务预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超市”。 运营模式为政府主导型,由杭州旅游集团和杭州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由杭州旅游集团公司控股,杭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市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参股。其中,政府主要对集散中心发展前期的支持、正常运营后对公益性服务的资金补助以及大项目的专项资金投入,还有国土、旅游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以“咨询服务点、呼叫中心和网上咨询”为主线,打造三位一体的旅游咨询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以旅游服务热线“96123”为纽带、以遍布全市机场、车站、广场、景点(区)等11处旅游咨询网点为实体操作,以电子商务为网络载体,同时以便民、利民为服务宗旨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杭州旅游咨询、宣传、服务网络,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和公共服务。 旅游集散:依托体育馆配备停车场,开通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班车以及杭州市内及周边区域的旅游直通车,为游客提供旅游集散服务。 旅游换乘:打造由黄龙、省人民大会堂、紫金港、之江四个换乘点和武林广场、吴山广场两个短驳区间站组成城市换乘系统,把主要景区和核心商贸圈以四个换乘点和两个短驳区间站、13条观光巴士和公交线路有效地贯穿起来,组成了一个换乘网络,兼顾游客“游”与“购”两个主要需求。 旅游定制:凭借集散中心散客自助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线订票、在线付款、免费送票以及网站会员优惠折扣等服务,协助定制个性化旅游行程。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沈辉(材料收集)15号宋其武(编辑整合)17号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据预测,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 中国因开发旅游业成功上市的公司有19家,分别是云南旅游、世纪游轮、腾邦国际、宋城股份、黄山旅游、中青旅、国旅联合、大连圣亚、西藏旅游、中国国旅、华天酒店、张家界、西安旅游、西安饮食、北京旅游、峨眉山A、桂林旅游、丽江旅游、三特索道。 2006年,我国旅游行业总收入达到8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进入2007年,我国旅游行业仍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我国2007年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92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7.7%;2007年“五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2.7%。 旅游产业政策的目标、方向与总体方针 在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培育旅游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目标指引下,我国的旅游产业政策形成了自有的原则与体系。此外,我国还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旅游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法律法规保障,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政策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因此国家出台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核定。同时,颁布一系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处理好旅游与环境间的关系。 旅游区域布局政策 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各个区域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区域问题指引了方向。旅游业是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因而西部12省将旅游业作为其优势产业,推动了西部区域经济效益、旅游效益。同时,为了发挥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我国还推行优秀旅游城市评比活动,促进城市自身环境、旅游功能等的不断完善,创造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旅游产品与市场政策 旅游产品政策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旅游产品结构、内容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等方面。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依托本国现有各种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特色化、差异化的特点,以增强吸引力。在旅游产品结构和内容上,国家鼓励发展包括传统观光旅游在内的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使得旅游产品的结构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在旅游市场政策方面,我国通过旅游宣传、推行黄金周假日旅游政策及实施带薪假期制度,有效刺激了国内旅游市场。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性活动,宣传中国的旅游形象,使得我国旅游产品走向国际。 旅游消费政策 我国鼓励全民参加旅游活动,政府在刺激旅游消费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及部分省市国民旅游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国民旅游的实现能力日益增

智慧旅游大数据系统监管方案

智慧旅游大数据行业监管平台 一、需求分析 近年来,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直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今后一段时期,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该系统通过采集汇总客户相关数据,综合分析景区旅游游客来源及行程轨迹 特征,并实时统计游客流量信息,进而分析出游客来源,景区热度排名等相关数据;同时通过景区景点系统,并设置游客上限阈值,实现景区景点客流量实时监控预警机制,对景区管理做出调度决策提供实时数据依据; 二、解决方案描述 智慧旅游监管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功能:景区大数据分析、视频会议调度、景区出入口视频监管。 2.1 大数据分析 2.1.1今日一览 用户成功登陆后显示的即是该功能,它从归属地及时间两个维度展示了今日 与昨日客流量对比图标,详细展示了流量趋势。 若选择只查看某一条折线数据,可点击图标下方的时间标识按钮进行选择。 通过点击今日一览折线图中的某一点可跳转至历史数据查询页面,可选择日期进行对比查询。 2.1.2本周一览 该功能从归属地及时间两个维度展示了本周与上周客流量环比图标,显示展示了流量趋势。 2.1.3本月一览

该功能从归属地及时间两个维度展示本月与上月客流量环比图标,详细展示了流量趋势。点击本月一览中折线图中的某一点可跳转至自定义查询页面。 2.2本日客源 该功能从归属地的维度对客流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主要对今天实时客源进行 人数统计,数据以及归属地来进行分配,此功能主要让使用者对客源的人口区域 分布有直观的感受。 点击某一省的块状图可跳转下钻至相应省下属的地市柱状图,其中山东省可以下钻至街道,其他省份可下钻至地市。 2.3游客归属地 该功能从归属地的维度对流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此功能主要将游客总入园 人数以饼图方式进行显示,让园区管理员有很直观的感受。 对于查询的结果还可以做导出处理。 2.4本日客流 本日客流分析主要是今天实时客流量的曲线趋势图分析,让景区管理员对景 区实时人流量的趋势进行有非常直观的了解。可按小时查看图表统计。 2.5本周客流 本周客流分析主要是本周实时客流量的曲线趋势图分析,让景区管理员对景 区本周实时人流量的趋势进行有非常直观的了解。 2.6本月客流 本月客流分析主要是本月实时客流量的曲线趋势图分析,让景区管理对景区 本月实时人流量的趋势有非常直观的了解。 2.7自定义查询 自定义查询分析主要是客流数据的统一对比查询分析,让用户可以自由的选 择任意时期进行对比查询。此功能实现了分时段的比较。灵活性很大。 2.8区域实时监控 景区实时监控分析主要实时显示各景点的人数,以及占景区总人数的统计分析。 2.9热力图 热力图分析主要以颜色来对基站所覆盖范围的游客密度进行标注,由蓝到红,

2021年旅游市场研究报告

旅游市场研究报告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下面是为大家的关于旅游市场研究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旅游业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产生的连带效应显著,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我国“xx”时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确定,据国家旅游局的公布的信息,就是:实现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8%,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年,国际旅游收入达到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2700亿元。每年旅游业新增就业50万人,到20xx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xx年,中国就接待1。37亿入境旅游者,占世界旅游总额的8。6%,超过英国、法国、美

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中国就接待东亚三分之一的国际旅游者。到20xx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十大客源国之一,出境旅游达一亿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到20xx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可望达30亿人次。海外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者协调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针对该处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宣传活动,该地周围的环境以及旅游团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态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在的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城市风貌、都要考虑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并与之相结合,所以这些也要进行调查。 第一、我采用取样拍照的方式,对有代表性的地区的环境,景色和人流进行了拍照。 第二、我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各个景点给游客发放200份问卷。旅游市场优秀范文。问卷调查题目有10道题目,分别如下: 1、您对此地的了解程度。A比较清楚。B大致了解C、印象模糊 D、很不清楚

中兴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案例-秦皇岛智慧旅游

中兴智慧城市之秦皇岛智慧旅游 秦皇岛智慧旅游服务平台遵照秦皇岛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整合当前国际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管理理念和成果借鉴,并结合秦皇岛旅游行业业务现状,形成秦皇岛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客户需求 2010年,秦皇岛城市接待国内游客1860.45万人次、海外游客24.23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147.38亿元,旅游收入已相当于城市GDP的15.8%和第三产业的33.6%。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秦皇岛政府大力推行智慧旅游提升旅游行业。 客户需求 完善旅游信息化工作职能,破解旅游资源分散、行业协同度不高问题; 构建具有知名度的权威网上旅游平台; 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功能,培育旅游信息化专业人才。 方案亮点 原文详情:https://www.360docs.net/doc/579319380.html,/scity/vindustry/travel/247190.html

中兴智慧旅游方案平台涵盖公众服务,行业服务,人才服务和管理服务四大服务,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教、管、研等九大领域,有效提升旅客满意度、景区旅游形象、旅行服务品质,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形象。 智慧旅游云平台,贯穿九大领域,提供全方位旅游服务; 面向游客、经营者、管理者,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提升游客体验,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 高层次架构设计、全旅程智慧体验、无盲点行业管理、现代化旅游营销等特色应用,打造特色体验,提升城市服务形象。 客户收益 形象效益:塑造旅游新体验,提升秦皇岛市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经济效益:促进旅游增值服务,带动秦皇岛旅游行业规模经济效益; 安全效益:通过建设互动联动的机制和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其他环节对接,不仅管理者可以方便的进行人流、事态监控,同时应急措施也能方便的联动执行,保障了旅游景点和游客的安全。 相关案例:《智慧城市-智慧旅游》 甘肃全面启动智慧旅游建设 智慧旅游不仅互联网工具,更成是互联网思维 中兴秦皇岛智慧旅游信息图 专题来源:企业网D1Net(https://www.360docs.net/doc/579319380.html,) 本专题更多内容:《智慧城市落地中国——化云为雨,惠及民生》 (https://www.360docs.net/doc/579319380.html,/s/69/ )分享此专题到朋友圈

智慧旅游可行性分析报告

智慧旅游可行性分析报告 战略进展部 2014.10.20

目录 1.智慧旅游简介 (3) 1.1背景 (3) 1.2智慧旅游的特点 (10) 1.3进展动向与趋势 (14) 1.4智慧景区系统 (14) 1.4.1旅游服务的智慧 (15) 1.4.2旅游治理的智慧 (16) 1.4.3旅游营销的智慧 (17) 1.4.4系统实施方案 (17) 2.现实中的应用 (19) 2.1差不多实现智慧旅游表现形式 (22) 2.1.1游客服务 (22) 2.1.2景区治理 (23) 2.1.3市场营销 (23) 2.2案例探讨 (24)

3.省内景区、溶洞旅游会员单位智慧旅游现状 (31) 4.建议及对策 (33) 4.1对客服务方面 (33) 4.2内部治理智能化 (34) 4.3电子营销系统 (34) 智慧旅游可行性分析报告 1.智慧旅游简介 1.1背景

2013 年11 月份,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关于印发2014 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 传口号的通知》,将2014 年旅游宣传的主题确定为“漂亮中国之旅——2014 智慧旅游年”。 该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旅游业进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都市、景 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要求全国各旅游部门围绕“智慧旅游”来展开一系列的旅游 推广宣传和旅游营销活动。智慧旅游是旅游业进展到现时期出现的一种旅游新形态,是 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进展的典范,是旅游业以后进展的趋势。智慧旅游进展的直同意 益者将是旅游者,它将使旅游者享受到更多的智慧旅游服务。比如游客通过手机、IPAD 等工具,到网上查询观光信息、网上订票,还能够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 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刻。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1 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住三网融合快速

年度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年度旅游行业研究 报告 旅游行业 研究员:崔红霞联系方式:-855

行业评级:中性 摘要: ●从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情况看, 上半年旅游行业整体基本摆脱了非典的重创,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平均实现每股收益0.078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4%。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没有非典影响的相比,还是略微逊色些。 ●入境游业务整体恢复良好,无论从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摆脱了去年非典的影响,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从客源结构分析,商务、散客增长较快,而外国团队旅游恢复步伐缓慢。 ●国内旅游方面继续保持兴旺态势。春节黄金周和”五一”黄金周所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分别比同期增长23%和20%,而旅游收入则分别有27%和18%的增长。 ●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强劲增长。1—6月,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累计已达1333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人数达到1057万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79%,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同期增长87%和13

6%。从下半年的情况看,随着9月1日欧洲游的正式开放,中国公民组团出游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将由之前的28个增加到54个,欧盟市场的开放将在一定程度上新增旅游社的利润来源。 ●重点关注公司 一、行业分析 入境游业务整体恢复良好但外国团队旅游恢复缓慢 1-7月份累计,全国入境旅游人数6101.8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4.17%,比同期增长10.30%;旅游外汇收入累计测算数为127.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00%,比同期增长12.14%。16个主要客源国的来华旅游人数与2002年同期相比全部实现了增长。无论从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摆脱了去年非典的影响,呈稳步上升态势。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从客源结构分析,商务、散客增长较快,而外国团队旅游恢复步伐缓慢。据了解,上半年国、中、青三大骨干旅行社的入境旅游接待量只恢复到2002年同期的60%到

中国智慧旅游产业深度调研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智慧旅游的基本概述 第一节、智慧旅游的内涵及系统架构 一、智慧旅游的内涵 二、智慧旅游的特点 三、智慧旅游产业链 四、智慧旅游系统框架 五、智慧旅游的关键技术 第二节、智慧旅游的主要内容 一、管理智慧 二、服务智慧 三、营销智慧

第三节、智慧旅游的应用效益 一、整合协调公众资源 二、优化企业商务运营 三、提高游客感知体验 第二章2014-2016年国际智慧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第一节、国际智慧旅游行业发展综况 一、全球旅游业发展规模上升 二、国际旅游信息化建设深化 三、国际智慧旅游商业模式 四、澳大利亚智慧旅游市场定位 第二节、北美地区 一、智慧旅游建设状况 二、美国在线旅游公司动态 三、加拿大推崇自助智慧游 第三节、欧洲地区 一、智慧旅游建设状况 二、欧盟开发智能导游软件

三、比利时“标识都市”项目 第四节、亚太地区 一、旅游市场空间广阔 二、智慧旅游建设状况 三、日本布局智能旅游市场 四、韩国推出移动旅游信息平台 五、新加坡打造智慧旅游城市 第五节、国际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一、Price Line模式 二、Home Away模式 三、Trip It模式 第三章2014-2016年中国智慧旅游行业发展环境第一节、经济环境 一、国际宏观经济运行 二、国内经济运行现状 三、国内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社会环境

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大数据智慧旅游案例分析 来源:数据观?时间:2016-03-07 11:57:38?作者: 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于“旅游+” 发展战略的提出,酝酿多年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以“旅游+大数据”的智慧旅游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并逐渐在一些地区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模式。大数据智慧旅游服务具有充分收集、分析、整合 大数据,以调配旅游服务资源的功能。旅游业相关主体依据搜集到的游客消费 动向、旅游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及时调整、制定 相应的策略,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收集、分析、整合大数据 小编觉得大数据智慧旅在需要搜集到的游客消费动向、通讯数据,互联网 数据,自然环境变化等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同时,也会用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些东西。例如: 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公共WIFI:可以获取游客的手机号码,可以针对游 客进行线上市场调研问卷,可以推送旅游APP资讯。免费WIFI服务不再只是一个营销卖点;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一卡通:可以将旅游一卡通服务看做是最直接获得旅游消费清单的工具,一种便捷的游客旅游消费轨迹数据采集方式。而 不只是促销手段;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手机应用:它是游客信息关注行为、 游客旅行轨迹数据采集平台和进行游客满意度调研与促进反馈的途径之一。而 不仅仅是传统智慧旅游倡导的为游客导游、导览、导购、导航服务的移动终端; 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资讯网,高效的消费者旅游信息关注数据采集、高 效的旅游网络营销效果评估工具、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服务提供平台。而传统意 义上的旅游资讯网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旅游资讯网只能宣传推广旅游目的地;以大数据理念重新审视旅游呼叫中心,高效的游客需求数据采集工具、高效的旅游CRM维护平台、高效的旅游新产品

2020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旅游行业分析 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5) 二、行业管理 (6) 1、行业主管部门 (6) 2、行业监管体制 (6)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7) (1)主要法律法规 (7) (2)相关政策 (7) ①《“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7) ②《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8) 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8) ④《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9) ⑤《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9) ⑥《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公共服务工作意见》 (9) 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10) 三、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10) 1、世界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 (10) 2、中国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及趋势 (11)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 1、有利因素 (15) (1)旅游业一直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植和鼓励发展的产业 (15) (2)经济增长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16) (3)舒适便捷的交通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保障 (16) (4)法定节假日调整及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对旅游业长期利好 (17) 2、不利因素 (17)

(1)旅游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17) (2)国内旅游市场不完善 (18) 五、行业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18) 1、季节性 (18) (1)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季节性 (18) (2)因休假制度而产生的季节性特点 (18) (3)旅游产品本身的特定季节性影响 (19) 2、地域性 (20) (1)旅游行业的地域性特征是由旅游资源差异产生的 (20) (2)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会形成旅游行业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20) 六、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21) 1、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从根本上促进了旅游业迅速发展 (21) 2、人们的休闲消费趋向从整体上提高了旅游业的收入水平 (21) 3、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从结构上带动了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 (22) 七、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2) 八、行业竞争情况 (23) 1、行业总体竞争格局 (23) 2、行业进入壁垒 (23) (1)景区景点开发管理壁垒 (23) ①资源障碍 (23) ②制度性障碍 (23) (2)索道等特种设备运营的进入壁垒 (24) (3)旅行社业的进入壁垒 (24) (4)温泉业务的进入障碍 (24) (5)资金投入壁垒 (24) 3、行业主要企业 (25)

旅游行业系统分析报告

中國旅游行業分析研究:旅行動機行為四要素分析 2W-2H從『人人皆有旅行需求』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發,模擬了從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動機和行為過程。其實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種相關的、誘導的信息激活成為旅行者,然後制定旅行計劃,最後執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驟。 Where to play去哪裡 What to play玩什麼 How to plan怎麼去 How to play怎麼玩 人人都有夢想,有夢想就要去旅行。人類的夢想素材飽含著愉悅的心情、溫暖的環境、甜蜜的親情甚至財富的滿足。而這一切可以因為旅行而改變、因為旅行而實現。旅行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在異地的暫時性的生活方式,具有享受性,業餘性等特點。旅行可以改變個人的觀點、增加能力的積累、豐富自身的知識……這些都為實現以上夢想奠定了主觀的基礎。 2W-2H從『人人皆有旅行需求』這一基本的生活需求出發,模擬了從普通人到旅行者的動機和行為過程。其實也就是普通自然人被各種相關的、誘導的信息激活成為旅行者,然後制定旅行計劃,最後執行旅行行程的四大要素步驟。 雖然在此之前已經有各種比較成熟旅行的動機理論,比如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但是什麼樣的信息能夠誘發旅行動機、如何將旅行動機誘導為行為、旅行行為在執行層面有哪些必須的要素?這些問題在學界一直都未能獲得公認並且滿意的答案。最關鍵的是,以前的旅行動機或者行為理論,往往都建立在傳統旅行行業和傳統信息傳播基礎上,並沒有引入當今數字化互聯網生活的新觀點。比如常見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行要素曾經一直被旅行業界奉為產業鏈的經典,但現在眾多湧現的旅行網絡SNS就已經跳出了原始的行業贏利框架。 另一方面,信息同動機的密切關系,尤其是社會科學家Gregory ? Bateson提出的『自然與社會的認識』,也徹底刷新了旅行產業鏈對旅行動機要素的認識。信息刺激行為動機,人人皆有旅行需求。2W-2H(去哪裡、玩什麼、怎麼去、怎麼玩)在繼承傳統旅行動機的研究基礎上,融入當今傳播學、行為學、心理學、控制論,乃至科學技術的發展的趨勢,為旅行行業提供了新的行為動機理論。 Where to play去哪裡

智慧旅游集锦的智慧旅游案例

旅游集散中心就是一个集旅游咨询、旅游交通、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智慧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旅游集散中心最早源于对散客咨询与出游的集中服务,随着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与出游方式的转变,后来逐渐演变为旅游目的地综合性服务平台。其核心就是通过整合相关旅游环节从而达到整合地区旅游资源,并进行有效市场供给,实现全域统筹、服务优化、产品提升、末端带动,成为地方旅游产品体系化建设与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 旅游集散中心就是对零散游客进行“集聚一一扩散”的枢纽。 杭州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地处杭州黄龙商圈黄金地段,座落于杭州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体育场馆——黄龙体育中心内,就是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散客自助旅游、单位团队旅游、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集散换乘、景点大型活动、客房预订、票务预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超市”。 运营模式为政府主导型,由杭州旅游集团与杭州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由杭州旅游集团公司控股,杭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与杭州市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参股。其中,政府主要对集散中心发展前期的支持、正常运营后对公益性服务的资金补助以及大项目的专项资金投入,还有国土、旅游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以“咨询服务点、呼叫中心与网上咨询”为主线,打造三位一体的旅游咨询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以旅游服务热线“96123”为纽带、以遍布全市机场、车站、广场、景点(区)等11处旅游咨询网点为实体操作,以电子商务为网络载体,同时以便民、利民为服务宗旨而形成的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的杭州旅游咨询、宣传、服务网络,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与公共服务。 旅游集散:依托体育馆配备停车场,开通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班车以及杭州市内及周边区域的旅游直通车,为游客提供旅游集散服务。 旅游换乘:打造由黄龙、省人民大会堂、紫金港、之江四个换乘点与武林广场、吴山广场两个短驳区间站组成城市换乘系统,把主要景区与核心商贸圈以四个换乘点与两个短驳区间站、13条观光巴士与公交线路有效地贯穿起来,组成了一个换乘网络,兼顾游客“游”与“购”两个主要需求。 旅游定制:凭借集散中心散客自助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线订票、在线付款、免费送票以及网站会员优惠折扣等服务,协助定制个性化旅游行程。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 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 (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 (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 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 1、入境游 2、出境游 3、国内游 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 (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 (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 (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

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旅游信息获取 (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 (4)旅游营销 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 1、旅游+金融 2、旅游+医疗 3、旅游+房产

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美洲游客以8%的增速居首;亚太地区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63亿人次,同比增加1400万人次,增速为5%,与中东市场增速相同,其中东北

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逐渐成 为人们的消费热点。快一起来看看旅游市场调研报告范文吧! 旅游市场调研报告范文经济学的角度说,研究当前 国内旅游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XX 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3亿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增长12%。入境旅游人数亿人次,增长3%;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850万人次,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490亿美元,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6500万人次,增长16%。旅游业总收入万亿元,增长11%。此次调查以福 州居民为调查对象,目的在于:为了解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 直接、最有效的数据,为旅行社提供可行的建议,挖掘消费 者潜在需求,开发福州旅游市场。 1 、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福州居民进行 了随机抽样调查,同时结合访谈法,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个 人基本情况、旅游时间、旅游动机、旅游产品偏好、出游方 式等。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共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达100%。其中有效问卷118份,占%。在本次调查中,受访 男性人数65人,占样本总数的%;女性人数55人,占样本总数的%。 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直接访谈法 和数理统计的方法。

3、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为了更好地设计出一份 比较完善的调查问卷,在正式发放问卷前我们对已设计完毕 的问卷进行了预调查工作,希望通过得出的初步的信度与效 度的分析来适当完善问卷。为了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我 们在左海公园楼随机抽取10 人,要求他们分两次填写同一 份问卷,间隔时间为一周。根据问卷的填写结果,我们发现 两次的填写结果几乎相同、误差很小,用克伦巴赫α信度系数法求得信度系数为,这反映了我们的原始问卷具有较高的 信度。为了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我们讨论了原始问卷中 的问题能否全面地代表我们所研究的主题。考虑到我组题目 设置中仅有少量满意度调查的试题,因此我们选择用逻辑分 析法进行效度研究,即由研究者评判所选题项是否“看上去”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经过分析,做以下几点调整: (1)对于第7题,考虑出游的时间,游客尤为关注的要 点很可能不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点,因此增加了“其他”的选 项。这样可以充分了解游客对旅游的真正需求而不至于遗漏 关键点。 (2)对于14题,我们的预调查中无人选择旅行包,一定 程度上是由于被调查者对这些名词的含义不了解所造成的;所以对于这些专业性术语我们将其进行注解。 1、旅游时间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每年至少出游一次 的人数比例为%,每月大约出游一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