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放映35mm数字立体声电影之观众厅的建筑工艺、建筑声学、电一声特性、放映光学特性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35mm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工艺设计、设备配置、技术管理、质量监督及考核。

2 、引用标准

GB 4959—8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Y/T 112—93 电影院鉴定放映室声光技术条件

GB/T 15397—94 电影录音控制室、鉴定放映室及室内影院A 环、B电声频率应特性测量方法

GB/T 3557—94 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

GB/T 4645—94 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

ZBN 40004—88 电影放映画面抖动等级

ZBN 40005—88 电影放映画面清晰度等级

3、观众厅建筑工艺

3.1、观众厅容积与座位数

3.1.1、观众厅的最小容积宜不小于500m3;其座位数不少于100座。

3.1.2、观众厅的最大容积宜不大于500m3;其座位数不多于800座;一般应无楼座。

3.2、观众厅长、宽的关系

3.2.1、观众厅的长度宜不大于30m。

3.2.2、观众厅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2~1.7):1。

3.3、视线、视距与银幕画面宽度的关系

3.3.1、放映35mm 普通银幕、遮幅宽银幕、变形宽银幕影片的观众厅,其视觉条件均以银幕上的变形宽银幕画面宽度为基准。

3.3.2 、最远视距宜不大于2.0倍,应不大于2.5倍变形宽银幕画面宽度。

3.3.3 、最近视距应不小于0.6倍变形宽银幕画面宽度。

3.3.4、变形宽银幕画面的宽度宜不小于8m 。

3.3.5、设计视点宜不高于2m。

3.3.6、观众厅的每排视线超高值(C值)宜不小于0.12m。

4 、观众厅建筑声学

4.1、观众厅混响时间(RT60)

观众厅混响时间,可按实际容积V(单位:m3)从图1中查得RT60的上限及下限值。

[图1中RT60的限值亦可由公式RT60≤0.07652V0.287353(S)求得]

4.2、观众厅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

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的允差范围如下表:

f(Hz) 63 125 250 5 00 1k 2k 4k 8k

T/T 1.4 1.2 1.0 1.0 1.0 1.00.8~1.00.7~0.9

4.3、观众厅混响时间的检测与评价

4.3.1、用粉红噪声信号(63Hz~8kHz)倍频程档检测(如用1/3们频率程档,应换算为倍频程)。

4.3.2、取座位区内均匀分布的3~7点测量,而后求出平均值。

4.3.3、一般应按有观众的状态检测与评价。当观众厅内使用吸声性能接近于人体之软件椅时,可按空场检测值评价。

4.3.4、应将检测值与主观试听相结合,做出综合评价。

4.4、观众厅的声场分布

4.4.1、用总声级85dBC的粉红噪声信号检测。

4.4.2 、将座位区按井字形划分为九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中心附近选测点。凡对称形影厅,其纵向轴线上的三个测点须在偏离纵向轴线1~2个座位处选取。

4.4.3、观众厅内各测点声压线级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宜不大于6dB,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宜不大于3dB。

4.5、观众厅背景噪声

4.5.1、测量稳态噪声时,须开启放映、空调及电声系统。

4.5.2 、用声级计在座位区取前、中、后三点测量,求出平均值。

4.5.3、观众厅的稳态噪声宜不高于NC25噪声评价曲线,应不高于NC30噪声评价曲线。或采用A计权测量时应不高于35dBA。

5、观众厅电一声技术特性

5.1、A环

5.1.1、SR·D数字声头的输出信号,应符合DOLBY DRAS10计算机程序显示的各项技术要求。使用良好的Cat.No.251D数字立体声快速检验片还音时,数字声信号处理器显示的误码率,应在数字“5”以下。

5.1.2、DTS处理器的输出信号,应符合还音系统中对相关声道用其声压级的要求。

5.1.3、SDDS处理器的输出信号特性应符合规定的频率响应与声压级要求。

5.1.4、SR·D、SDDS、DTS三种数字声迹如因故信号中断,其还音系统均应能自动切换到杜比SR模拟声状态继续工作。

5.1.5、模拟信号的A环特性,应符合杜比SR的要求,即在31.5~14kHz频率范围内,频率特性要求平直,其允差在±]dB内;在16 kHz 频段处,其衰减不超过3 dB。

5.1.6、还音抖动(DIN计权)应满足0.15%的要求。

5.2、B环

5.2.1、主声道

5.2.1.1、主声道的频率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2、主声道的峰值声压电平为103dB C。

5.2.1.3、主声道的功率配置,宜在峰值声压电平的基础上留有不小于3dB的功率余量。

5.2.1.4、主声道宜采用电子分频网络。

5.2.1.5、主声道的调试电平为85dB C。

5.2.2、环绕声道

5.2.2.1、环绕声道的频率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5.2.2.2、左右两边环绕声道的峰值功率电平为100dB C。

5.2.2.3、每边环绕声道的功率配置,宜在峰值功率电平的基础上留有不小于3dB的功率余量。

5.2.2.4、应根据观众厅容积的大小及对声场均匀性和峰值功率电平的要求,配置环绕扬声器的数量。每边环绕声道的扬声器数量组合,应符合阻抗和功率匹配的要求。

5.2.2.4、每边环绕声道的调试电平为82dB C。

5.2.3、次低频声道

5.2.3.1、次低频声道为独立声道,其频率范围为20H z~120H z。

5.2.3.2、次低频声道的峰值功率电平为113dB C。

5.2.3.3、次低频声道的功率配置与其数量、安装位置及阻抗有关,宜在满足峰值功率电平配置要求的基础上,留有不小于3 dB的功率余量。

5.2.3.4、次低频声道的调试电平应高出主声道中路调试电平10 dB。

6 、放映光学技术特性

6.1、银幕中心亮度应为55±7cd/m2,两台放映机之间的亮度差应小于7cd /m2。

6.2、银幕亮度分布的均匀度应为银幕中心亮度的65%~80%。

6.3、银幕反射光的相关色温应为5400±400K。两台放映机色温差尖小于70K。

6.4、银幕干扰光应不大于银幕中心亮度的0.25%。

6.5、影片在片槽里的横向抖动应不大于0.020mm,纵向抖动应不大于0.025mm。

6.6、银幕上画面的清晰度,中心视场应不低于56线对/mm,四角

视场应不低于48线对/mm。

附加说明:

本文件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1999年5月公布试行。

本文件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由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电影院建筑要求.doc

电影院建筑要求 (依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和《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 一、建筑及工艺设计要求 (一)国际影城(五星级影城) ●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 1、电影院的选址:考虑周边基本电影观众的人口数、文化层次、交通条件、消费水平、商业环境的拉动等。 2、电影院的规模:可根据基本电影观众人口数、电影院的建筑面积、所在楼层高度、消防、安全条件的要求以及经济效益、运营成本、投资金额、回报年限等来规划设计多厅电影院的规模、功能、影厅的数量、大小 3、电影院的设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的一至三层。四层以上或地下建设的电影院其规模应符合消防规范,保证观众安全疏散要求。 ●工艺设计的基本条件: 1、电影厅设计的几何尺寸:观众厅的长宽比例为 1.5:1;最大面积≤700㎡。最小面积应≥150㎡,不少于100座(考虑视听效果和投资成本)。 2、电影院的建筑高度:设有大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9.5M;设有中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8M;设有小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6.5M; 3、观众厅的平面应符合所在柱网结构。楼面活荷载应取3 k N/㎡(楼板8cm 厚混凝土结构)。 4、洗手间距观众入口<50m,应分层设置。洗手间的设计;每150座设置一个洗手池,男厕:每15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75座设一个小便器;女厕:每50座设一个大便器。并设置残疾人卫生洁具和设施。按以上标准计算用水量。 5、电影院(城)内观众的进、出场应顺畅,便于管理,应避免人流交叉和拥挤,二层以上的大、中型电影城进场应设有电梯或扶梯;观众疏散楼梯的位置数量和出口的宽度应符合消防要求。 6、电影院(城)内大堂面积不应小于0.5㎡/座 7、电影银幕的设置:根据五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最小电影厅的银幕应≥8M,中厅银幕应≥10M,大厅银幕应≥14M;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 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 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 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 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13.72mX10.2m,长宽比例为1.35:1(1.3—1.7);高度为8.9m。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66:1(1.3—1.7);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8.9m; 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0.11?(?45?),放映俯角为5.61?(?6?),最近视距为5.1m(?0.55W,W=8m),最远视距为12.1m(?2.2W,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0.14?(?45?),放映俯角为4.70?(?6?),最近视角为 6.1m(?0.55W,W=13m),最远视距为23.6m(?2.2W,W=13m); 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2.80m,净高为2.8m,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1.25m; 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 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 4. 2 观众厅 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0.2):1;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第1章总则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3章观众厅 3.1 视点和视距 3.2 视线和有关夹角 3.3 座席、排距和走道 3.4 座席、排距和走道 3.5 银幕 3.6 干扰光的防止 第4章声学 第5章放映机房 第6章其它用房 6.1 门厅、休息厅 6.2 办公、服务、设备用房6.3 厕所 第7章防火和疏散 7.1 防火 7.2 疏散 第8章建筑设备

8.1 给水排水 8.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8.3 电气 附录一银幕尺寸及其与观众厅的关系 附录二名词解释 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1章 总则第1.0.1条 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201座以上; 大型801座~1200座; 中型501座~800座; 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 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 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 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 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 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影院设计技术要求

电影院设计技术要求 (依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和《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 一、建筑及工艺设计要求 工艺设计的基本条件: 1、电影厅设计的几何尺寸:观众厅的长宽比例为 1.5:1;最大面积≤700㎡。最小面积应≥150㎡,不少于100座(考虑视听效果和投资成本)。 2、电影院的建筑高度:巨幕厅净高度(梁下)≥14M;设有大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9.5M;设有中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8M;设有小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6.5M; 3、观众厅的平面应符合所在柱网结构。楼面活荷载应取3 k N/㎡(楼板8cm 厚混凝土结构)。 4、洗手间距观众入口<50m,应分层设置。洗手间的设计;每150座设置一个洗手池,男厕:每15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75座设一个小便器;女厕:每50座设一个大便器。并设置残疾人卫生洁具和设施。按以上标准计算用水量。 5、电影院(城)内观众的进、出场应顺畅,便于管理,应避免人流交叉和拥挤,二层以上的大、中型电影城进场应设有电梯或扶梯;观众疏散楼梯的位置数量和出口的宽度应符合消防要求。 6、电影院(城)内大堂面积不应小于0.5㎡/座 7、电影银幕的设置:根据五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最小电影厅的银幕应≥8M,中厅银幕应≥10M,大厅银幕应≥14M; 10、银幕的视点高度不宜大于1.5M,不应大于1.7M。 11、最近视距不宜小于银幕宽度的0.6倍,不应小于银幕宽度的0.55倍。首排座椅与银幕之间距离不应小于4.5M。最远视距不宜大于银幕宽度的1.8倍,不应大于银幕宽度的2.00倍。 12、观众厅内座椅短排法(每排座位数不多于22座)排距不应小于1.1M。 14、第一排观众最大仰视角不宜大于40°,不应大于45°。 15、观众内走道宽度应符合消防规范;厅内起坡采用无遮挡式设计。 16、放映窗口外侧底边距观众厅最后一排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00M。

影院设计要求简要

首先,建设一个数字影院,由2K和1.3K设备构成 目前国内的数字电影标准从高到低分为4K、2K、1.3k、0.8k四种。 4K(分辨率为4096X2016 825万像素)是国际现行数字电影标准的最高规格,由于售价昂贵,目前国内只有一线城市的少数几家影院配备了该规格的放映设备。 2K(分辨率为2048X1080 221万像素)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数字放映设备规格,可以同步放映进口分账片、进口买断片、国产影片,可选配3D系统,支持3D影片的放映。 1.3K(分辨率为1280X1024 131万像素)是符合中国广电总局标准的中档影院放映设备规格,可同步放映进口买断片、国产影片,不能装配3D系统。 0.8k(分辨率为1024X768 78.6万像素)是针对中国国情,专为农村露天放映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影片更新较慢,且用于公益事业,不能对外售票。 1.3K、2K都是技术标准,符合技术标准的设备有不同的品牌以及型号,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2K的设备应用在12米至30米宽银幕的大厅较多,1.3K 使用在8米至15米宽银幕的小厅较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可配置不同价位、档次的放映系统,2K机单厅成本在45万左右,1.3K单厅成本在13万左右。(不含装修、座椅和售票系统,3D系统) 1.3K的设备清晰度怎么样?比2K差很多么? 2K影厅,由于投资较大,一般会多安排些座位分摊下成本,所以常见的2K 影厅以150座以上为主,影厅大了,自然银幕也就随着大一些。而1.3K影厅多数情况下不会达到2K影厅那么大的银幕。在两个不同放映条件下,视觉上不会有差距。这就好比用29寸显像管电视看DVD会觉得很清晰,而把DVD拿到42寸液晶电视上看就看不到那种效果一样,随着银幕尺寸的提升,自然会对节目源及放映设备有更高的要求。 投资影院,建议做几个厅? 现代影院应以多厅化,小厅化发展。根据资金情况,建议至少做3至8个影厅。对比80年代的单厅影院,会有以下几点优势。 1、不会流失观众 假如单厅影院,如果观众在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进场,观众会选择在附近等一个半小时再去看下一场电影么?多半观众可能会选择其他娱乐项目。而多厅影院可

影院规划-电影院建筑总则及说明

电影院建筑总则及说明 1影院设计规范总则 1.0.1为保证电影院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放映35mm的变形宽银幕、遮幅宽银幕及普通银幕三种画幅制式电影和数字影片的新建、改建、扩建电影院建筑设计。 1.0.3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 1.0.4电影院建筑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0.5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循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应与电影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 1.0.6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总则说明 1.0.1随着电影技术的日益进步,电影工艺设计在电影院设计中的作用更显突出,特在本条中增加了“电影工艺”的基本要求。电影工艺即电影院建筑工艺,是指电影院观众厅和放映机房等功能的技术要求。 电影工艺设计专业是电影院建筑设计和电影技术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建筑设计和工艺设计必须紧密配合,才能设计出合格的电影院来。过去电影院设计中出现一些失误,大都是没有电影工艺设计配合所致。所以本条强调了电影工艺设计的重要性。 1.0.2随着数字电影的出现,电影院除了放映传统的三种电影之外,还应该能兼映数字电影,特在本条中增加了数字影片。数字影片是指用数字技术实现画面和声音的获取、记录、传输和重放的电影。 1.0.4强调了视听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1.0.5强调了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影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进步,电影院设计时,应考虑为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预留发展空问。电影工艺设计在电影院设计中的作用重大,在设计时应予以重视,做到与建筑设计的紧密结合。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2术语

影院设计要求简要

首先,建设一个数字影院,由2K 和 1.3K 设备构成 目前国内的数字电影标准从高到低分为4K、2K、1.3k 、0.8k 四种。 4K (分辨率为4096X2016 825万像素)是国际现行数字电影标准的最高规 格,由于售价昂贵,目前国内只有一线城市的少数几家影院配备了该规格的放映设备。 2K (分辨率为2048X1080 221万像素)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数字放映设备规 格,可以同步放映进口分账片、进口买断片、国产影片,可选配3D系统,支持3D 影片的放映。 1.3K (分辨率为1280X1024 131万像素)是符合中国广电总局标准的中档影院放映设备规格,可同步放映进口买断片、国产影片,不能装配3D系统。 0.8k (分辨率为1024X768 78.6万像素)是针对中国国情,专为农村露天放映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影片更新较慢,且用于公益事业,不能对外售票。 1.3K、2K 都是技术标准,符合技术标准的设备有不同的品牌以及型号,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2K的设备应用在12米至30米宽银幕的大厅较多,1.3K 使用在8米至15米宽银幕的小厅较多。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可配置不同价位、档次的放映系统,2K机单厅成本在45万左右,1.3K单厅成本在13万左右。(不含装修、座椅和售票系统,3D 系统) 1.3K 的设备清晰度怎么样?比2K 差很多么? 2K影厅,由于投资较大,一般会多安排些座位分摊下成本,所以常见的2K 影厅以150座以上为主,影厅大了,自然银幕也就随着大一些。而 1.3K 影厅多数情况下不会达到2K影厅那么大的银幕。在两个不同放映条件下,视觉上不会有差距。这就好比用29寸显像管电视看DVD会觉得很清晰,而把DVD拿到42 寸液晶电视上看就看不到那种效果一样,随着银幕尺寸的提升,自然会对节目源及放映设备有更高的要求。 投资影院,建议做几个厅? 现代影院应以多厅化,小厅化发展。根据资金情况,建议至少做3至8个影厅。对比80 年代的单厅影院,会有以下几点优势。 1 、不会流失观众 假如单厅影院,如果观众在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进场,观众会选择在附近等一个半小时再去看下一场电影么?多半观众可能会选择其他娱乐项目。而多厅影院可以基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保证电影院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放映35mm的变形宽银幕、遮幅宽银幕及普通银幕三种画幅制式电影和数字影片的新建、改建、扩建电影院建筑设计。 1.0.3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 1.0.4电影院建筑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0.5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循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应与电影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 1.0.6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地和总平面 3. 1基地 3.1.1电影院选址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要求。 3.1.2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交通方便的中心区和居住区,并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噪声源; 2至少应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与基地临接的城市道路的宽度不宜小于电影院安全出口宽度总和,且与小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8m,与中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12m,与大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0m,与特大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5m; 3基地沿城市道路方向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和疏散人数确定,并不应小于基地周长的1/6;4基地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

5基地和电影院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应直对城镇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6电影院主要出入口前应设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或广场,其面积指标不应小于0.2m2/座,且大型及特大型电影院的集散空地的深度不应小于10m;特大型电影院的集散空地宜分散设置。 3.1.3基地的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350352中的有关规定。 4建筑设计 4. 1一般规定 4.1.1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 2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 3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 4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4.1.2电影院建筑的等级可分为特、甲、乙、丙四个等级,其中特级、甲级和乙级电影院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50年,丙级电影院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25年。各等级电影院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4.1.3电影院建筑应根据所在地区需求、使用性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其规模和等级。 4.1.4电影院宜由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等组成。根据电影院规模、等级以及经营和使用要求,各类用房可增减或合并。主要用房的分区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功能分区,合理安排观众厅区、放映机房区的位置;对于多厅电影院应做到观众厅区相对集中;

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三章观众厅 3.1视点和视距 3.2 视线和有关夹角 3.3 坐席、排距和走道 3.4 银幕 3.5 干扰光的防止 第四章声学 第五章放映机房 第六章其它用房 6.1 门厅、休息厅 6.2 办公、服务、设备用房 6.3 厕所 第七章防火和疏散 7.1 防火 7.2 疏散 第八章建筑设备 8.1 给水排水 8.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8.3 电器 附录一银幕尺寸及其于观众厅的关系 附录二名词解释 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屏及普通银屏(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照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1、特大型1021座以上 2、大型801座-1200座 3、中型501座-800座 4、小型500座以下 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当电影院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试听等级:甲等宜设置立体声。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 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以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2、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 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 3、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 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4、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数2000座以上的 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5、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电影院基本建筑要求

本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关注我 实时更新 最新资料 1.物业要求 以我项目影院运营需求建议: 层高为:樑底净高≥ 9米; 柱距为:≥ 9米 承重:活载标准值≥ 400kg/㎡ 电缆电容:强电负荷≥ 400千瓦 空调系统:制冷量≥ 500kw 3 制热量≥ 700kw 流量≥ 45000m ╱ h 。 通风系统:预留影院所需新风井 /口、排风井 /口。 给排水系统:指定位置预留 DN75给水管、 DN110排水管和 DN110排污管, 消防用水: 30L ╱ S ,不小于¢ 150喷淋接口。 广告宣传:提供广场外墙面、正门和主要通道等位置约200平米用于影院宣传。 以下为参考数据: 影城实用面积:最低要求实用面积 2500㎡ 层高:一般影院层高都要求梁底净高≥ 8米。部分影院要求更高,如韩国 CGV 影院要求梁底净高≥ 10米,万达影院要求梁底净高≥ 12 米?? 柱距:柱距 8-16米 承重:活载标准值≥ 400kg/㎡ 电缆电容:强电负荷≥ 400千瓦 空调系统:制冷量≥ 500kw 3 制热量≥ 700kw 流量≥ 45000m ╱ h 。 通风系统:预留影院所需新风井 /口、排风井 /口。 给排水系统:指定位置预留 DN75给水管、 DN110排水管和 DN110排污管, 消防用水: 30L ╱ S ,不小于¢ 150喷淋接口。 广告宣传:提供广场外墙面、正门和主要通道等位置约 传。 平米用于影院宣 200 影院大、中、小厅及 VIP 厅要求: 大厅 24.5 16.4 中厅 小厅 VIP 厅 15.5 长(m) 宽(m) 21.5 13.1 17.4 12.8 15.9 11.9 10.8 预计座位 250-300 200左右 150-180 100-120 30-50

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工艺设计的技术要求 (根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新报批稿和《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供参考) 一、 电影院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 、电影院的选址:考虑周边基本电影观众的人口数、文化层次、交通条件、消费水平、商业环境的拉动等。 、电影院的规模:可根据基本电影观众人口数、电影院的建筑面积、所在的楼层高度、消防条件的要求以及经济效益、运营成本、投资金额、回报年限等来设计电影院的规模、影厅的数量、大小。 、电影院的设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的一至三层。四层以上或地下建设的电影厅,其规模应符合消防规范,保证观众安全疏散要求。 二、 电影院工艺设计要求: 、电影厅设计的几何尺寸:观众厅的长宽比例为 : ;最大面积 ㎡。最小面积应 ㎡,不少于 座(考虑视听效果和投资成本)。 、电影厅的大小设置:根据观众厅的面积、容积、和座位数、可分为大厅面积 ㎡以上, 座 座;中厅 ㎡以上, 座 座;小厅 ㎡以下, 座以下。电影厅的容积可根据银幕和视点的设置计算厅的净高,取 ~ 座。 、电影银幕的设置:根据五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最小电影厅的银幕应 ,中厅银幕应 ,大厅银幕应 ;

、电影院的建筑高度:设有大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 ;设有中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 ;设有小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 ; 、电影院内电影厅的配置: 《规范》要求电影院(城)电影厅的配置,下限至少不少于 个电影厅,总座席数 座以上。 一类城市最佳地段电影院(城)配置 厅以上;其中 座以上大厅 个, 座以上中厅 个, 座以下小厅 个。总座席数 座二类城市最佳地段电影院(城)配置 厅以上,总座席数 座。 、电影院(城)内观众的进、出场应顺畅,便于管理,应避免人流交叉和拥挤,二层以上的大、中型电影城进场应设有电梯或扶梯;观众疏散楼梯的位置数量和出口的宽度应符合消防要求。 、电影院大堂的设置应在建筑的主入口附近,面积计算符合总座席 ㎡。设置票房、售票台、小卖部、休息厅、吸烟室、监控室和存衣处等功能设施。 、洗手间距观众入口< 应分层设置。洗手间的设计;每 座设置一个洗手池,男厕:每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 座设一个小便器;女厕:每 座设一个大便器。并设置残疾人卫生洁具和设施。 、电影放映机房的设计,单侧机房深度不应小于 双向机房深度不应小于 ,高度不宜小于 。地面活负载应取 ~ ㎡ 三、 其他用房设计

电影院设备要求标准

目录 综述 1.适用范围 2.数字影院的选址要求 3.数字影院的基本要求 数字影院的各个部分要求 一)数字电影院的外部要 求 1.数字影院的外立面 2.停车场 二)观众厅 三)放映机房 四)门厅和休息厅区域 1.门厅和休息厅 2.售票处 3.小卖部 4.卫生间 五)其它部分

1.增值区

2.办公、服务、设备用房 观众厅的电影工艺和建声要求一)观众厅的电影工艺和建声要求 1.视点、视距、视线 2.桌椅、排距、走道 3.银幕 二)观众厅的建声要求 1.专业设计、统一标识 2.观众厅的声学要求 三)数字电影音箱系统要求 四功能设施和要求 1.指示系统 2.广告系统 3.消防系统 4.供暖制冷系统 5.通风系统 6.供电照明系统

7.弱电系统 8.中央控制系统 综述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影院所提供的建筑工艺、建声设计及视听环境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影院、安装使用数字电影播放机的其他数字电影放映场所(室外流动数字电影放映除外)。 2数字影院的选址要求 大中城市的社区; 有经济条件的大学、中学及附近区域; 三级城市的繁华地段; 县城、乡镇等有一定条件的场所。 3数字影院的基本要求数字影院主要以2个厅以上的多厅为主。 数字影院主要由观众厅、门厅、放映机房、售票处、小卖部、增值区、

办公室、卫生间等组成。 多厅影院应做到相对集中,放映机房宜设置为各厅相通的中央放映机房。 多厅影院应尽量设置为统一的入场通道和统一的疏散通道。 数字影院的整体面积平均每个座m -3 m 。 数字影院的各部分要求 一)数字电影院的外部要求1、数字影院的外立面采用数字影院统一标识设计的外立面,夜间有霓虹灯或现代化灯光,有活动影像以突出影院的氛围. 2、停车场有与影院相适应的机动车辆停车场. 二)观众厅 以100__500人的数字影厅为主。 影厅的面积要求:按照每个座位约 影厅的高度: 宜不低于米, 应不低于米。 观众厅的宽度宜不小于10米,应不小于8米,观众厅的长度<2米.观众厅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应为:1 。 5 观众厅的活荷载应不低于3KN/m2 。 6 观众厅的入场门和疏散门各为一个,门的净宽为米。 三)放映机房 数字影院的投影、播放设备一律采用在放映机房播放的方式。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83884512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标准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58-88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201座以上; 大型801座~1200座; 中型501座~800座;

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 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 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

电影院设计规范标准

电影院设计规范 更新时间:2013-11-9 23:54:01 浏览:1213 次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 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行业标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试行)》JGJ58 —88 进行了修订。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术语; 3.基地和总平面; 4.建筑设计; 5.声学设计; 6.防火设计;7.建筑设备。 一、总则 1.0.1 为保证电影院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放映35mm 的变形宽银幕、遮幅宽银幕及普通银幕三种画幅制式电影和数字影片的新建、改建、扩建电影院建筑设计。 1.0.3 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 1.0.4 电影院建筑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0.5 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循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应与电影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 1.0.6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普通银幕电影standard film 影片宽度为35mm ,画面高宽比为 1 :1.375 的电影。 2.0.2 变形宽银幕电影anamorphic film 拍摄或印片时用变形物镜使记录在感光胶片上的影像沿水平方向压缩,放映时再通过变形镜头使变形影像复原的、画面高宽比为 1 :2.35 的电影。 2.0.3 遮幅宽银幕电影masking wide-screen film 拍摄时采用画面高宽比为 1 :1.85(或1:1.66)的片窗,放映时采用比放映普通银幕电影焦距更短的镜头,以获得宽银幕电影效果的电影。 2.0.4 设计视点view point 影厅垂直视线设计用的基准视点,定在银幕画面下缘中点。 2.0.5 最低设计视点高度minimum height of view point 银幕上各种制式画面中最低有效画面下缘距第一排观众席地面的高度。 2.0.6 最近视距minimum viewing distance 观众厅第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通常以椅背代替)至设计视点的水平距离。 2.0.7 最远视距maximum viewing distance 观众厅最后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通常以椅背代替)至设计视点的水平距离。 2.0.8 放映距离projection distance 放映物镜至银幕中心的距离。 2.0.9 仰视角vertical inclined viewing angle 观众厅第一排中心座位观众眼点的水平线与银幕上缘形成的垂直夹角。 2.0.10 斜视角horizon talinclined viewing angle 观众厅第一排边座观看银幕中心的视线与银幕中轴线形成的水平夹角 2.0.11 视线超高值(c 值)exceeding value of vertical sightline 后排观众观看设计视点的视线与前排观众眼睛垂线之交点,与前排观众眼睛间的高度差。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X]XX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2. 3. 4. 5. 。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3号;邮政编码:100045),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44号;邮政编码:100086)。 本规范参加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刘世强、邱正选、陈钧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乔柏仁、杨学培、罗雁玲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地和总平面 4 建筑部分 4.1 建筑设计通用规则 4.2 观众厅 4.3 公共部分 4.4 放映机房 4.5 其它用房 5 声学设计 5.1 基本要求 5.2 观众厅混响时间 5.3 噪声控制 5.4 扬声器系统设计 6 防火设计 6.1 防火 6.2 疏散 7 建筑设备 7.1 给水排水 7.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7.3 电气 1 总则

1.0.1 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的设计质量,使之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技术、经济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1.0.3其他用途则适当兼顾;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1.0.4 电影院建筑设计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0.5 电影院设施应遵循数字电影和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和经营,以保证最大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6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总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 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 大型: 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 中型: 701座~1200座或5~7个厅; 小型: 700座以下或4个厅。 1.0.7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宜设不小于4个观众厅。 1.0.8 电影院根据质量标准和使用要求分特级、甲级、乙级、丙级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不同等级电影院建筑设计使用要求与使用年限、耐火等级应符合表1.0.8的规定。 1.0.9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1.0.10 电影院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中有关设计规定。 表1.0.8 电影院建筑等级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 等级主体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 特级 >100年不低于一级 甲级 50~100年不低于二级 乙级 50~100年不低于二级 丙级 25~50年不低于二级 2 术语 2.0.1 普通银幕影片:片宽为35mm,高宽比为1:1.375的影片。 2.0.2 变形法宽银幕影片:拍摄时将景物横向压缩于35mm普通影片上,放映时又经变形镜头展宽还原的西尼玛斯科普系统。此处指银幕画面高宽比为1:2.35的光学立体声或非立体声影片。 2.0.3 遮幅法宽银幕影片:拍摄时将35mm影片的片门上下遮挡,放映时用短焦距镜头放大,高宽比为1:1.85(也有1:1.66等)。 2.0.4 70mm影片:片宽为70mm,高宽比为1:2.2和1:1.78的较大视野的磁性立体声影片。

综合性多厅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与装修方案

综合性多厅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与装修方案 Multiplex——综合性多厅影院 综合性多厅影院的英文是Multiplex,指的是在同一屋顶下有多厅放映电影,同时又往往与其它娱乐业、餐饮业、零售商业等统一综合经营。多厅影院无论从影片节目的数量和时间上都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为影院提供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规模化经营的条件,由综合性影院组成的规模化的院线已经构成了现在电影放映业的新格局和发展趋势,是电影放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 多厅影院的发展 全世界第一座具有标志性的达6张银幕多厅电影院是由美国AMC国际院线集团于1969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建立的Six West影院,后更名为Westroads Theatre;亚洲的第一家综合性影院是在1992年在新加坡由国际院线集团Golden Village (GV,金色村庄)兴建的GV Yishun影院,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综合娱乐影院,在一所建筑中容纳了10张银幕,以及购物中心、饮食中心等其他的娱乐设施。新加坡的Golden Village也因此被称为“亚洲综合影院的鼻祖”。 中国影院的多厅化也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经过多次改建,到1994年成都两个影城各已经拥有十几张银幕。之后是常州的亚细亚影城、新昆明影城;如今最出名也最成功的要算是杭州庆春电影大世界、广州天河电影城等;1997年开始,外资院线进入中国,环艺、鑫乐、嘉禾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建立了真正现代化的多厅影院。 近两年,多厅影院的建设成为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主流,一大批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多厅影院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大城市中,如北京的新东安影城、华星影城,武汉的武汉影城、湖北剧场,杭州的翠苑电影大世界,广州的中华广场、深圳的城市广场等等。 中国多厅影院的差距 将1000条舢板捆起来不会造成一艘航空母舰,将办公室挂上银幕,架上放映机变成放映厅,这些放映厅组合起来绝对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多厅影院。中国的多厅影院从建立之初就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所在城市都成为票房支柱。然而与外资影院相比,我们的影院往往都是在原来一、二个影厅的基础上,从其他地方争取空间进行改建的,缺乏整体的现代化的设计与统筹,与现代意义的综合性多厅影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除了多厅化之外,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影院时,往往会忽视影院的工艺性能,即忽视了电影作为最佳声像载体、影院作为最佳观赏环境的作用,从画面大小、立体声、观众视线遮挡到

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工艺设计得技术要求 (根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新报批稿与《星级电影院得评定要求》供参考) 一、电影院建筑设计得基本条件: 1、电影院得选址:考虑周边基本电影观众得人口数、文化层次、交通条件、 消费水平、商业环境得拉动等。 2、电影院得规模:可根据基本电影观众人口数、电影院得建筑面积、所在 得楼层高度、消防条件得要求以及经济效益、运营成本、投资金额、回 报年限等来设计电影院得规模、影厅得数量、大小。綾敵枨贐釅摶愜。 3、电影院得设置:一般设置在建筑得一至三层。四层以上或地下建设得电 影厅,其规模应符合消防规范,保证观众安全疏散要求。閫酱鴻遙題闞驶。 二、电影院工艺设计要求: 1、电影厅设计得几何尺寸:观众厅得长宽比例为1、5:1;最大面积≤700㎡。最小面积应≥150㎡,不少于100座(考虑视听效果与投资成本)。縵画铛实烟缚崃。 2、电影厅得大小设置:根据观众厅得面积、容积、与座位数、可分为大厅面积400㎡以上,350座---550座;中厅200㎡以上,180座---350座;小厅200㎡以下,180座以下。电影厅得容积可根据银幕与视点得设置计算厅得净高,取6~10m3/座。樯頸紱髋屿剛欒。 3、电影银幕得设置:根据五星级电影院得评定要求,最小电影厅得银幕应≥8M,中厅银幕应≥10M,大厅银幕应≥14M;涇龈绻鈥饭熱鈁。 4、电影院得建筑高度:设有大厅得影院内部净高度≥9、5M;设有中厅得 影院内部净高度≥8M;设有小厅得影院内部净高度≥6、5M;鈕贖瑪顼禀 阈赊。 5、电影院内电影厅得配置: 《规范》要求电影院(城)电影厅得配置,下限至少不少于4个电影厅,

总座席数700座以上。 一类城市最佳地段电影院(城)配置8厅以上;其中350座以上大厅1----2 个,200座以上中厅4---5个,180座以下小厅2---3个。总座席数1200---1800 座莴鑭滿鹂熾罷時。 二类城市最佳地段电影院(城)配置5厅以上,总座席数700---1200座。 6、电影院(城)内观众得进、出场应顺畅,便于管理,应避免人流交叉与 拥挤,二层以上得大、中型电影城进场应设有电梯或扶梯;观众疏散楼 梯得位置数量与出口得宽度应符合消防要求。钆磣佇馄締卖愛。 7、电影院大堂得设置应在建筑得主入口附近,面积计算符合总座席X0、5 ㎡。设置票房、售票台、小卖部、休息厅、吸烟室、监控室与存衣处等 功能设施。阊绠軟麥藶蒉铠。 8、洗手间距观众入口<50m,应分层设置。洗手间得设计;每150座设置一 个洗手池,男厕:每150座设一个大便器,每75座设一个小便器;女厕: 每50座设一个大便器。并设置残疾人卫生洁具与设施。楼鋯臉傖贻釀躍。 9、电影放映机房得设计,单侧机房深度不应小于3、2m,双向机房深度不应 小于5、2m,高度不宜小于2、8m。地面活负载应取3~4 k N/㎡、谡决鹂 蒇嚳撫鸲。 三、其她用房设计 1、大、中型电影院宜设置相应得电影产品专卖商店,小型电影院宜设置小卖部。 2、大型电影院宜设置不同规模得快餐厅、酒吧间与咖啡厅。中型电影院宜设置不同规模得咖啡厅(茶座)与酒吧间。小型电影院宜设置咖啡厅(茶座)。偬戆尽瀝贲绅荥。 3、电影院根据使用要求,设贵宾接待室、办公室、值班室、设备用房等,贵宾接待室得面积,控制在 VIP厅0、5~1㎡/座。普通办公室应不小于3㎡/人,单人办公室应宜不小于10㎡。韻時鱭骤栈搗谬。

影院基本建筑要求

影院基本建筑要求 (一)总体要求 1、电影院(城)内观众的进、出场应顺畅,便于运营管理,应避免人流交叉和拥挤,二层以上的大、中型电影城进场应设有电梯或扶梯;观众疏散楼梯的位置数量和出口的宽度应符合消防要求,必须保证观众安全疏散。 2、观众厅的平面应符合所在柱网结构,若结构可以改动,根据设计中的具体的情况而改动;若结构不能改动,柱距不能小于5米。 3、楼面活荷载应取3 -4k N/㎡。 4、电影院的建筑高度:影院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4.5M。 (二)工艺设计的基本条件 1、工艺设计指标 1)影院内大堂面积不宜小于0.1㎡/座 2)洗手间不同项目根据情况来设置。 3)最近视距不宜小于银幕宽度的0.4倍。最远视距不宜大于2.20倍。 4)第一排观众座椅地面离银幕下缘的距离为视点高度,银幕的视点高度不应大于2.0M。 5)第一排观众的水平视线与银幕上缘的角度称为仰视角,最大仰视角可以大于45°,不应大于50°。 6)放映光轴的水平偏角(即水平放映角)可以大于3°,不应大于5°;放映光轴的垂直偏角(放映俯角)可以大于6°,不应大于8° 7)每段疏散通道可以大于20M,疏散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2M。 2、影院观众厅体型 电影厅设计的几何尺寸:观众厅的长宽比例不超过1.5(±0.5):1 3、影院观众厅银幕设置 1)电影银幕的设置:根据建筑柱网结构,可以小于8M,不应小于5M; 2)银幕距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3)银幕高度确定:同以上五星级影院。 4、影院观众厅座位排列 1)座椅两扶手中心到中心宽度不宜小于0.50M,扶手间净宽度不宜小于0.44M。 2)观众厅内座椅排距不应小于0.9M,相邻两排之间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25M。 3)观众厅内走道宽度应符合消防规范,不宜小于0.9M 5、影院观众厅地面起坡 厅内起坡采用无遮挡式设计,计算方法同以上五星级影院。 6、放映机房 1)放映窗口外侧底边距观众厅最后一排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1.9M。 2)电影放映机房的设计,单侧机房深度不应小于2.5m,双向机房深度不应小于4.0m,高度不宜小于1.8m。地面活荷载应取3~4 k N/㎡。 3)两台放映机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两台放映机间的轴线距离不应小于1.2M ②放映机轴线与右墙面(操作一侧)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1.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