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 ppt课件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 ppt课件

一级类
编码
名称
05
商服用地
06
工矿仓储 用地
07
住宅用地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工业仓储 细化标注
06H1 0602 0603 0701 0702
工业仓储用地 采矿用地 盐田
城镇住宅用地 农村宅基地
一级类
编码
名称
公共管理 08 与公共服
务用地
09 特殊用地
编码
08H1
08H2 0809 0810
二级类
名称 机关团休新闻出
— 开放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原则。满足一定时期国家宏观管 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凸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生 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做好与相关分类标准的衔 接。
二调与三调分类的联系和区别
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
三调: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17),2017.11.1,由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 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后发布并实施。
编码
名称
水域及水 11 利设施用

编码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二级类 名称
河流水面 湖泊水面 水库水面 坑塘水面 沿海滩涂 内陆滩涂
沟渠 沼泽地 水工建筑用地 冰川及永久积雪
一级类
编码
名称
12 其他土地
编码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07
二调与三调分类的联系和区别
新增地类
二调与三调分类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编码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编码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编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编码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分类和编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土地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编码,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的特性和利用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政策。

针对这一主题,我将从简单介绍土地调查的背景和意义开始,然后逐步深入探讨土地分类和编码的方法和意义,并最终总结回顾,分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1. 背景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监测工作。

这一调查工作的开展,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情况,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和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土地的调查和监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土地分类和编码的意义土地的分类和编码是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土地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土地的利用方式、土地的肥力情况、土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进行科学划分,使得不同类型的土地可以得到不同的管理和利用方式。

对土地进行编码也有助于信息的整合和管理,方便政府、企业和个人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利用。

3.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按土地的利用方式分类、按土地的肥力情况分类、按土地的地形地貌分类等。

其中,按土地的利用方式分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可以将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这有利于对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

4. 土地编码的意义土地编码是对土地进行编码分类,使得每一块土地都有唯一的标识符号。

这有助于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可以使得政府、企业和个人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某一块具体的土地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利用。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土地分类和编码是土地调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土地的特性和利用情况,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政策。

通过科学合理地对土地进行分类和编码,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发展和经济繁荣。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我国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简称“三调”),其中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那么,什么是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将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进行划分和归类,以便对土地的利用情况有一个清晰、准确的了解。

在三调中,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主要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和覆盖特征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可以全面掌握土地的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包括了多个大类,比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等。

先来说说耕地。

耕地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在三调中,对于耕地的调查非常细致,要区分水田、水浇地、旱地等不同类型,还要了解耕地的质量、坡度等情况。

园地则是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的土地。

比如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林地是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以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林地对于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草地包括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商服用地包括零售商业用地、批发市场用地、餐饮用地、旅馆用地等,这些土地主要用于商业经营活动。

工矿仓储用地则是用于工业生产、采矿、仓储等用途的土地。

住宅用地是用于居住的土地,包括城镇住宅用地和农村宅基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包括机关团体用地、新闻出版用地、教育用地、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等,这类土地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特殊用地包括军事设施用地、使领馆用地、监教场所用地等。

交通运输用地涵盖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等,是保障交通运输畅通的重要基础。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分析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分析

PRT 6
土地调查成果应用
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
土地调查成果应用于土地资源保 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强化土地监管遏制非法占地和滥 用土地行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 地资源配置
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可持 续发展
土地征收和出让管理
土地调查成果为土地征收和出让提供基础数据和资料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土地调查成果可用于土地征收和出让的规划和决策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土地调查成果可以作为土地征收和出让的参考依据为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土地调查成果可以用于土地征收和出让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类依据:土地的内在自然属性、 土地的利用状况、土地所处的区 位条件
分类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 级三个等级一级最高三级最低
PRT 4
土地调查工作实施
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组织架构: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 协调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协作 培训与指导:对参与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调查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 监督与评估:对调查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并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估
集体土地: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企业使用的土地等
私有土地:个人或私营企业所有的土地 涉密土地:涉及国家安全、保密等特殊需要的土地
土地质量分类标准
土地质量:指土地的物理、化学 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适宜程度
分类标准:根据土地的适宜性、 生产潜力、生态功能等指标进行 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意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土地,我国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其中,土地分类是一项关键工作,它对于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土地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类别。

这就好比我们整理衣柜,要把不同的衣物按照季节、款式、用途等进行分类,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土地分类也是如此,通过对土地的分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地的性质、用途和特点,为土地的规划、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这次土地调查的分类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类,分别是一级类、二级类和三级类。

一级类是对土地的最基本分类,比如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等。

二级类则是在一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比如耕地下面又分为水田、水浇地、旱地等;林地下面分为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等。

三级类则是对二级类的更详细划分,让土地分类更加精确和具体。

以耕地为例,水田是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通常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灌溉条件。

水浇地则是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

旱地是指没有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通过这样细致的分类,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不同类型耕地的分布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再比如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包括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等。

交通运输用地则包括铁路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等。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交通设施建设,以及保障工矿企业的用地需求。

在土地分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是科学性原则,分类要基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利用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等,能够真实反映土地的本质特征。

其次是实用性原则,分类要便于土地管理和利用,能够满足土地规划、土地征收、土地整治等实际工作的需要。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编码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和编码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01
乔木林地
指乔木郁闭度≥0.2的林地。
0301K
可调整乔木林地
指由耕地改为乔木林地,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0302
竹林地
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0.2的林地。
0302K
可调整竹林地
指由耕地改为竹林地,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0305
灌木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0307
其他林地
包括疏林地(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0307K
可调整其他林地
指由耕地改为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土地。
1007
机场用地
指用于民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的用地。
1008
港口码头用地
指用于人工修建的客运、货运、捕捞及工程、工作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1009
管道运输用地
指用于运输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的地上部分用地。
11
水域及
水利设
施用地
1100
指陆地水域,沟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不包括滞洪区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庄、道路等用地。
1101
河流水面
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区段水面。
1102
湖泊水面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1103
水库水面
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设计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全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分类全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 工作分类
二〇一八年
• 一、制定工作分类的目的 • 二、制定工作分类的原则 • 三、工作分类解读 • 四、地类认定 • 五、有关标注 • 六、有关统计 • 七、分类衔接和转换 • 八、有关问题
一、制定工作分类目的
— 凸显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 与湿地分类进行衔接。
三、工作分类解读
(七)二级地类归类的调整
• 将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调整到特殊用地(09)。
• 将沼泽地从其他土地(12)调整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1)。
四、地类认定—认定原则
• 根据《工作分类》的地类含义,按照实地现状来确定用 地类型。
• 对于与主要用地类型一体的必需的附属用地、配套用地, 应按主要用地类型认定地类。
等农用地,且耕作层未破坏的,可认定为可调整地类。
包括:
可调整果园
可调整竹林地
可调整茶园
可调整其他林地
可调整橡胶园
可调整人工牧草地
可调整其他园地
可调整养殖坑塘
可调整乔木林地
三次调查不再新增 可调整地类
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可 调整地类按耕地调查,
同时标注种植属性
三、工作分类解读
• 其他细化 包括:
科教文卫用地 公园与绿地 坑塘水面 沟渠
住宅 用地
城市住宅用地 农村宅基地
公共管 理与公 共服务 用地
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 科教文卫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公园与绿地
关于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 对《工作分类》中05、06、07、08、09一级类和1004、 1005、1201二级类,以及城镇村庄范围内的其他各类用 地按下表进行归并。具体:
三、工作分类解读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地类对照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地类对照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地类对照表附录B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地类对照表,列出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三大地类。

具体内容如下:1.农用地1.1 水田、1.2 水浇地、1.3 旱地、1.4 园地、1.5 茶园、1.6 橡胶园、1.7 其他园地、1.8 乔木林地、1.9 竹林地、1.10 红树林地、1.11 森林沼泽、1.12 灌木林地、1.13 灌丛沼泽、1.14 其他林地、1.15 天然牧草地、1.16 沼泽草地、1.17 人工牧草地、1.18 农村道路、1.19 水库水面、1.20 坑塘水面、1.21 沟渠、1.22 设施农用地、1.23 田坎。

2.建设用地2.1 商业服务用地、2.2 物流仓储用地、2.3 工业用地、2.4 采矿用地、2.5 盐田、2.6 城镇住宅用地、2.7 农村宅基地、2.8 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2.9 科教文卫用地、2.10 公共设施用地、2.11 公园与绿地、2.12 特殊用地、2.13 铁路用地、2.14 轻轨交通用地、2.15 公路用地、2.16 城镇村道路用地、2.17 交通服务场站用地、2.18 机场用地、2.19 港口码头用地、2.20 管道运输用地、2.21 水工建筑用地、2.22 空闲地、2.23 其他草地、2.24 河流水面、2.25 湖泊水面、2.26 沿海滩涂、2.27 内陆滩涂、2.28 沼泽地。

3.未利用地3.1 未利用地。

以上是附录B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三大地类对照表的内容。

可以看出,这个表格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为三大地类,分别是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每个地类下面又分为很多具体的类型,比如农用地下面有水田、水浇地、旱地等等。

这个表格对于国土调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的利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川及永久积雪:指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
地类认定—其他土地
12 其他土地
● 1201 空闲地 ● 1202 设施农用地 ● 1203 田坎 ● 1204 盐碱地
● 1205 沙地 ● 1206 裸土地
● 1207 裸岩石砾地
地类认定—内陆滩涂
下列土地认定为内陆滩涂
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 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 包括海岛的内陆滩地。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
内陆滩涂: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 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包括海岛的内陆滩地。不包括已利用的滩地。
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 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以下的土地。
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
所蓄到的最高水位。又 称正常高水位。
—水库参照《中国水库名称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 准)和当地水利部门资料确定。
• 河流与水库相连时,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库正常蓄水 位岸线以内的土地。
• 水库水面范围内用于网箱养鱼等的土地。
• 由于季节、干旱等原因,在常水位岸线以下种植农作物 等的土地。
• 湖泊范围内用于网箱养鱼等的土地。 • 河流与湖泊相连时,划定湖泊常水位岸线内的土地。
湖泊水面: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常水位岸线以下水面 常水位岸线以下杂草或种植土地
地类认定—水库水面
下列土地认定为水库水面
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设计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
沟渠: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 渠堤、护路林及小型泵站。
灌溉沟渠 排水沟渠
高架沟渠 引水渠
沟渠: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槽、 渠堤、护路林及小型泵站。
干渠 排污沟渠
渡槽 倒虹吸管
地类认定—沼泽地
泵站等。
地类认定—水工建筑用地
下列土地认定为水工建筑用地
• 修建过坝建筑物及设施的土地。如船闸、升船机、筏道 及鱼道等。
• 坝或闸与道路结合,以坝或闸为主要用途的土地。
水工建筑用地: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 (构)筑物用地。
水电厂房 河堤
防波堤 丁字坝
水工建筑用地: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 (构)筑物用地。
河滩 时令河滩
湖滩 库滩
地类认定—沟渠
下列土地认定为沟渠
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用于引、排、 灌的渠道,包括渠槽、渠堤、护堤林及小型泵站。 • 人工修建,用于引水、排水、灌水的渠槽、渠堤及小型
泵站用地。 • 与渠槽两侧毗邻,种植防护林的土地。 • 渡槽及支承渡槽桩柱的土地。 • 地面上,敷设倒虹吸管的土地。
地类认定—河流水面
下列土地认定为河流水面
• 河流范围内用于网箱养鱼等的土地。 • 河流常水位岸线以下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 河流入海口处两岸突出岬角连线以内的土地。
河流水面: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 水库区段水面。
带状河流 小溪
辫状河流 时令河
地类认定—湖泊水面
• 大陆(包括海岛)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潮水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年涨落的区域的土地。
当太阳引起的潮水与月亮一起的潮水为同方向 时。两者相互叠加,引起的大潮高潮位,多发
生在每月初一。
• 与大陆或海岛不相连的大潮低潮位以上的土地。
• 低潮位线用零米等深线替代。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包括海岛的沿海滩涂。不包括已利 用的滩涂。
• 由于季节、干旱等原因,在正常蓄水位岸线以下种植农 作物的土地。
水库水面: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设计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平原水库
山涧水库
拦河水库
正常蓄水位以下其他土地
地类认定—坑塘水面
下列土地认定为坑塘水面
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 线所围成的水面。 • 陆地上人工开挖或在低洼地区汇集的,蓄水量小于10万m³,
防淤坝 船闸
溢洪道 分水闸
水工建筑用地: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 (构)筑物用地。
挡潮闸 扬水站
鱼道 泵站
地类认定—冰川及永久积雪
下列土地认定为冰川及永久积雪
指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 • 被冰体覆盖和雪线以上被冰雪覆盖的土地,确认为冰川
及永久积雪。一般按最新地形图上标绘的冰川及永久积 雪确定其范围。
常水位岸线以下的土地。包括塘堤、人工修建的塘坝、堤 坝。 • 坑塘范围内,由于干旱、季节性等原因造成临时性干枯或 生长农作物的土地。
坑塘水面: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积水坑塘 干涸坑塘
人工坑塘 人行走的埂
地类认定—沿海滩涂
下列土地认定为沿海滩涂
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包括海岛的沿 海滩涂。不包括已利用的滩涂。
下列土地认定为沼泽地
指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包括草本沼 泽、苔癣沼泽、内陆盐沼等。不包括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和 沼泽草地。
依据实地现状,参考林业 湿地调查数据来认定
沼泽地:指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包括草本沼泽、苔癣沼泽、内陆盐 沼等。不包括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和沼泽草地。
地类认定—水工建筑用地
下列土地认定为水工建筑用地
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 岸线以上的建(构)筑物用地。 • 修建水库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土地。如坝、闸、堤、溢
洪道等。 • 沿江、河、湖、海岸边,修建抗御洪水、挡潮堤的土地。 • 用于防护堤岸,修建丁坝、顺坝的土地。 • 修建取(进)水的建筑物的土地。如水闸、扬水站、水
下列土地认定为湖泊水面
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 湖泊常水位岸线以下的土地。 —大于1km²湖泊,参照《中国湖泊名称代码》(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业标准)确定。包括时令湖(间歇湖、季节性湖)、 淡水湖、咸水湖等。 —小于1km²湖泊,可参照当地水利部门资料确定。
地类认定—湖泊水面
下列土地认定为湖泊水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