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画

合集下载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全面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

史上最全齐白石画欣赏(之山水一)2015-02-05 国历书画国历书画点上面蓝色小字加关注,宜分享,且看且收藏。

山水手卷设色布本 1897年作乘云注雨立轴设色纸本1922年作题识:乘云注雨。

祥止仁弟从游借山,已越二载暑寒,明日学成还蜀,予以此数十年不画之作,依依赠行,小兄齐璜制于京华。

钤印:木人、白石相赠、门人半知己、一息尚存书要读此《乘云注雨》图为齐白石鲜有的题材。

白石舍弃了传统的形象,以简朴的稚拙感把龙刻画出来,线条流畅,笔墨淋漓尽致。

画中的上款‘祥止’为齐白石门生,四川书画篆刻家罗祥止。

临沈周山水立轴己未(1919年)作雪溪高士图立轴1939年作龙山七子图立轴设色纸本 1874年作款识:龙山七子图。

七子者,真吾罗斌,醒吾罗羲,言川王训,子诠谭道,西木湖栗,茯根陈节暨馀也。

甲午季春过访时园,醒吾老兄出纸一幅,属余绘图以纪其事。

余亦局中人,不得置之度外。

遂于酒後驱使出山灵以为点缀焉。

滨生弟璜并识。

钤印:齐伯子、名璜别号濒生、求真《龙山七子图》是研究白石早期山水及诗友交游的重要画作。

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借湘潭五龙山大杰寺为址成立龙山诗社,被推为首任社长,龙山七子为:齐白石、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茯根、谭子荃、胡立三。

齐白石学诗的老师较多,有诗人胡沁园(27岁拜师)、王湘绮(37岁时拜师)、诗人文学家樊曾祥(40岁时认识),受他们的影响较多。

也曾向陈少蕃学《孟子》、《唐诗三百首》与唐宋八家古文。

1924年出版有《白石诗草八卷》、《老萍诗草》,逝后又出版《白石诗集》等。

他的诗都是白话诗,抒发感想。

《龙山七子图》是齐白石诗、画结合最为典范的代表作品。

齐白石21岁时得《芥子园画传》,在松油灯下勾影描摹,初悟画理画法,齐白石的山水画集中他的早期创作中,传世作品极为罕见。

最初他是根据勾摹的《芥子园画谱》认识传统山水的,后来,受到“清四王”及八大山人的影响,山水多作简笔,用墨水份不多,山石皴擦少,有深远的意境,但显得比较稚拙。

齐白石十大名画介绍

齐白石十大名画介绍

齐白石十大名画介绍1. 《花鸟画册》《花鸟画册》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首部个人画集。

这幅画册由齐白石于1936年创作,共有30页,收录了他的花鸟画作品。

每页都有一幅精美绝伦的作品,展示了他在花鸟画领域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这本画册以其写实而不拘泥于传统技法的风格而闻名。

齐白石擅长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花鸟的形态,并以大胆而生动的色彩填充细节。

他注重捕捉自然界中物体的神态和气息,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

《花鸟画册》不仅在技艺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万物的深入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2. 《虾》《虾》是齐白石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创作于1949年,被誉为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

画中的虾被绘制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从画面中爬出来一样。

齐白石在《虾》中运用了他独特的创作技法。

他使用了大量的水墨和颜料,同时运用湿笔和干笔的技巧,使得画面既有细腻的线条表现,又有丰富的色彩层次。

这幅画以其写实而不失艺术感的风格而受到广泛赞赏。

齐白石通过对虾身体每个细节的入微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界万物深入观察和对艺术表达的独特见解。

3. 《竹石图》《竹石图》是齐白石十大名画之一。

这幅画创作于1953年,是他晚年创作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竹石图》以其简约而富有力量感的风格而闻名。

齐白石运用流畅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竹子和山石的形态,并以淡墨渲染出丰富而质感强烈的笔墨效果。

这幅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对比。

竹子和山石交错排列,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齐白石通过对竹子和山石的精心描绘,展示了他在表达自然界中物体气息和神态方面的卓越能力。

4. 《鸡犬图》《鸡犬图》是齐白石创作的一幅十分有趣的作品。

这幅画创作于1955年,以其生动有趣的表现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赏。

《鸡犬图》展示了齐白石在描绘动物形象方面的才华。

他通过简洁而富有活力的线条勾勒出鸡和狗的形态,并以大胆明亮的色彩填充细节。

这幅画以其夸张而有趣的风格而闻名。

齐白石晚年都画出了哪些得意之作?

齐白石晚年都画出了哪些得意之作?

齐白石晚年都画出了哪些得意之作?大致到60岁以后,齐白石在书法、篆刻等方面完全趋于成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齐白石书画作品,大多都是中晚年的,也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那些精彩纷呈的作品。

晚年的齐白石,风格鲜明、技巧高妙、书画风格自然洒脱,其返朴归真的“衰年变法”一说,由此而来。

那么在人生最后的十年里,齐白石到底都画了些什么,旁人又是如何评价他那些作品的呢。

故事得从齐白石八十岁那年说起。

齐白石1952年作墨虾立轴纸本北京匡时十周年秋季拍卖会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尺寸:95.5×36.5cm成交价:1,610,000RMB齐白石游虾图立轴水墨纸本尺寸:33×30cm成交价:920,000RMB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在齐白石八十岁的那年他接到了一个噩耗,自己的发妻陈春君去世,老人顿感凄凉,但是每日作画的习惯早已经形成,那个时候的他还在继续画虾,画中的虾精神气十足,具有弹力的身体在水中游来游去,无论是质感还是结构都非常的精妙,充满了天然的趣味性。

他不仅喜欢画蝉还画了荷叶蜻蜓图,在晚年的时候齐白石很喜欢回忆故乡的生活,他老家是湘潭的农户,家乡有池塘,最喜欢的生活就是在池塘里看青蛙抓虾,而飘散着阵阵幽香的荷花也是他最美好的记忆,种荷、栽藕、采剥莲子都是他曾经经历过的。

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齐白石贝叶草虫镜心设色纸本尺寸:106.5×34cm成交价:11,500,000RMB齐白石贝叶草虫局部齐白石贝叶草虫局部齐白石画蔬果图,画中的蟋蟀身姿活跃,尤其是眼睛透露出精光,非常的生动,仿佛在时刻警惕的看着你。

而蔬果上的画法与蟋蟀非常的不同,采用的是比较轻松随意的绘画方式,让人看后感觉非常的惬意。

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齐白石对那些乡间生活依然有很深刻的记忆。

广州华艺国际2016年春季拍卖会齐门天下-齐白石师生作品集珍齐白石荔枝蜻蜓立轴设色纸本尺寸:65.5×33.5cm成交价:5,635,000RMB一般认为齐白石画葫芦图是他自己的绝笔之作,当时白石老人的意识已经有些”糊涂“,所以人们给这幅画的评价便是:在“糊涂”状态下画出的“天爵”境界。

《齐白石的画》课文原文阅读

《齐白石的画》课文原文阅读

《齐白石的画》课文原文阅读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他出生在湖南一个贫困的乡村,从小就下田劳动,饥荒时只能到山上寻找野菜吃。

但是,这种穷苦的日子没有影响齐白石的成长,相反地,童年的这一段农村生活经历,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

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

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

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如果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的。

齐白石把中国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画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那些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他的描绘,好像忽然有了深长的意义。

以前画家从不画的东西,蝗虫、老鼠、白菜、玉米、高粱、稻麦、喇叭花、蜡烛,甚至扫把、牛粪,都一一进入了他的画。

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

在齐白石的画里,连一些最微小的草虫也那么可爱,生活得那么快乐。

透过齐白石笔下的世界,我们也感受到生命的欣欣向荣,生活的幸福美好。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赏析!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赏析!

齐白石《石门二十四景图》赏析!甘吉藏书图《石门二十四景图》是齐白石1910年所作,时年46岁,可谓是齐白石非常早期的作品了。

据其在自述中回忆,远游归来后,好友胡廉石把石门附近的景色请王仲言拟成了二十四个题目,请他绘制《石门二十四景》。

齐白石精心构思,煞费苦心,数次易稿,费时三个多月终于画成。

竹院围棋图《石门二十四景》共24幅,图卷采用生活中最平常的风景、最简单的事物、最普通的生活为题材,此凡间寻常景色在齐白石的笔下却显得妙趣横生,登高访友、老屋听鹂、藕池观鱼、蕉窗听雨、湖桥泛月,一幅幅诗意延绵的神奇画作,荡漾纸上,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妙笔生花。

春坞纸鸢图仰观万丈落儒冠,一线欲无云际寒。

不见木鸢天上去,诸君尘世未曾看。

棣楼吹笛图釜无萁豆自心安,身静犹知天地宽。

花外一声闻铁笛,云横碧落棣楼寒。

古树归鸦图八哥解语偏饶舌,鹦鹉能言有是非。

省却人间烦恼事,斜阳古树看鸦归。

龙井涤砚图君家书法笔如椽,衣钵阿翁旧有传。

日洗砚池挥宿墨,好从井裏悟云烟。

石门卧云图提壶独上石门宽,不散云阴暑亦寒。

睡足忘归思伴醉,隔三千裏唤陈传。

老屋听鹂图音乖百转黄鹂鸣,斗酒双柑老屋晴。

笑我买山真僻地,十年不听子规声。

藕池观鱼图清池河底羡鱼行,巨口细鳞足可烹。

此日读书三万卷,不如熟读养鱼经。

松山竹马图堕马扬鞭各把持,也曾嬉戏少年时。

如今赢得人夸誉,沦落长安老画师。

湖桥泛月图二顷菰蒲遍水生,小船端似白鸥轻。

萍翁或不骑鲸去,呼我湖中掬月明。

槐荫莫蝉图三径莓苔上玉阶,诗翁六月不曾来。

空山落日无人响,断续蝉声在绿槐。

鸡岩飞瀑图造化可夺理难说,何处奔源到石巅。

疑是银河通世界,鼎湖山顶看飞泉。

蕉窗夜雨图天涯曾听雨潇潇,白尽人头此寂寥。

独汝绝无难恨意,隔窗犹种绿天蕉。

静园客话图往日风流孰更知,卅年白尽鬓边丝。

园林静处思重到,却话同君买画时。

柳溪晚钓图日长最好晚凉幽,柳外闲盟水上鸥。

不使山川空寂寞,却无鱼处且勾留。

秋林纵鸽图铃声翼影及天娇,十五年前记手描。

齐白石三画独秀峰

齐白石三画独秀峰

齐白石三画独秀峰齐白石的自传体传记《白石老人自述》记述了他在1902年至1909年8年间离开家乡外出游历的“五出五归”,其中后“三出”就在广西。

第一次是“(1905年)七月中旬,汪颂年约我游桂林。

……我在桂林,卖画刻印为生。

”至1906年春,齐白石从桂林来到钦州(当时钦州属广东),寻访在钦州从军的四弟和长子,住在同乡好友郭葆生家,为他捉刀应酬,并教如夫人画画。

第二次是1907年过了年之后,应郭葆生之约,又到钦州。

此次游了肇庆,去了东兴,过北仑河,游览越南芒街风光。

现存有当时画的《东兴山水》。

第三次是1909年2月初,齐白石再次到钦州去接四弟和长子回家。

他在钦州度过了整个夏天,8月才返乡。

齐白石对桂林、钦州有着很深的情感。

在《齐白石谈艺录》中与胡佩衡论画时他曾说:“我在壮年时代游览过许多名胜,桂林一带山水,形势陡峭,我最喜欢。

别处山水,总觉不新奇,就是华山也是雄壮有余秀丽不足。

我以为,桂林山水既雄壮又秀丽,称得起‘桂林山水甲天下’。

所以,我生平喜画桂林一带风景,奇峰高耸,平滩捕鱼,即或画些山居图等,也都是在漓江所见到的。

”他所作的《桂林山》(1924年)以及92岁时赠给老舍的《雨耕图》(1952年)重题旧诗中,他写道:“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

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熟桂林山。

”而对于钦州,他曾有题款称自己“余为天涯亭过客”,并刻有一方“天涯亭过客”章。

天涯亭即在钦州。

齐白石在《荔枝蜻蜓图》上题:“寄萍老人齐白石自钦州归后始画荔枝。

”他晚年写《咏荔枝》诗称:“此生无计作重游,五月垂丹胜鹤头。

为口不辞劳跋涉,愿风吹我到钦州。

”他对荔枝及钦州的情感,可见一斑。

齐白石的山水画不多,在自述中他明确说道:“五十岁后,懒于多费神思,曾在润格中订明不再为人画山水,在这二十年中,画了不过寥寥几幅。

”他之所以画山水少,是因为“我画山水,布局立意,总是反复构思,不愿落入前人窠臼”。

而在齐白石少量的山水画中,他却画了三幅相似的《独秀山图》(现名独秀峰),为我们研究他的艺术思想提供了绝佳的材料。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学会"贫、饥、段、绘、源、稻、描、烛、雅"9个生字和多音字"扫",正确书写、运用"著、响、农、经、历、取、虾、富、姓、物、欣、荣"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回答课后的问题。

3、继续学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著名大师齐白石的画,学习齐白石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创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的精神。

5、采用质疑问难,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讨论交流寻求答案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童年的经历个齐白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

(留心观察生活)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齐白石的画使中国画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

"(为人民提供艺术作品,贴近生活)教学准备:自制(生字词语、齐白石的介绍中国画的风格介绍)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问难,导入课文。

1、出示齐白石的画像,同学们你们认识画上的这位老爷爷吗?2、这位老爷爷是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

3、出示指名朗读"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4、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教师总结学生的提问(齐白石都画些什么?为什么称他是著名的画家?)5、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解决这些疑问。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和自己读得不准的词语做上记号。

2、自己把课文读一读,准意把生字读准确、课文读流利。

齐白石《不倒翁》赏析

齐白石《不倒翁》赏析

齐白石《不倒翁》赏析
齐白石的《不倒翁》是画家以其独到的观察力和审美观来表达对人生的各种体验的一幅极富哲理的印象画。

画面上展示的是一只名为“不倒翁”的小摆件,仔细看,不出意料地看到一位老者正端坐在翁上,拿着一道棒子,似乎要把棒子支在翁上,给翁提供支撑,让它不倒下去。

这时老者双眉微蹙,神情凝重,充满苦恼。

这幅画蕴藏着深厚的哲学意义。

根据中国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不倒翁”像一只翁,但它从不倒,就代表了从未放弃,永不放弃的态度,就像无限的活力一样,永不停止,永不消失,永远绵延不停。

老者所执的棒子,象征着支撑、拯救,也代表了支撑和激励,这是齐白石画中最精彩的部分,他希望能借助此画告诉人们,即使遇到极端困难,也不要放弃,要坚持一个信念,企盼未来的光明,永不放弃。

从“不倒翁”的设计上看,也蕴含了很多的哲理,它的前部固定在底座上,后端面向上,但只要一碰,就会翻转而面向下,但它只要稍一支撑,就会反弹而立立起来,这正如对一个人的激励和鼓舞,只要稍微给予支持,他就会振作精神,从重重困苦中振作起来,这正是“不倒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总之,齐白石《不倒翁》赏析,无不昭示着刚毅、坚持不懈的生活智慧,通过展示一只不倒翁,既表现了老者凝重的苦恼感,又寓意着人们要像不倒翁一样,勇往直前,不放弃,永不放弃,在极端困苦的时期,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冲向未来的希望和彩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回忆导入:我们曾经读过许多关于名人的故事。

还记得徐悲鸿吗?他最擅长画什么?(他画的马气势雄壮、四蹄生风。

)梅兰芳呢?(他小时候刻苦学艺,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

)今天,我们又将走近一位名人,他与徐悲鸿、梅兰芳还是好朋友,梅兰芳还拜他为师学习画画,他就是——齐白石。

(板书“齐白石”)听说过他的名字吗?对他有哪些了解?学生谈对齐白石掌握的资料。

看来,同学们对这位大画家并不陌生。

简介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画坛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诗、书、画、印无所不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画。

(板书:的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后检查:①出示生字、生词,正音,②出示句子,指导读通顺。

(表扬预习充分的同学掌握得更轻松、扎实)。

3、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围绕齐白石的画写了些什么?哪个自然段听后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齐白石的画一样?(听后概括:介绍了齐白石的童年生活,画的内容、贡献、特点,最后谈人们的感受,并板书)三、精读品味:1、学习第4自然段。

指名读,说说你看到了几幅画?哪四幅?小黑板出示相关句子。

你最喜欢哪一幅?相机学习。

①“两只小鸡……蚯蚓”。

如果要你给这幅画取个题目,会是什么?假如你真看到这样的情景,会觉得怎样?(有趣)这是大师的画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谁能读出这种“趣”。

②“他画停在……肚腹”。

你觉得这幅怎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谁能读出这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我想这幅画要是让刚才那两个嘴馋的小鸡看见了,又要展开争夺大战了。

③“他画一群……游动”。

生自由谈看后体会。

关于这群蝌蚪,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齐白石当时已92岁高龄,一天,老舍到他家登门拜访,出了个“蛙声十里出山泉”的题目请齐白石画,几天后,齐白石画成了,可画面上只有一群小蝌蚪顺着山泉向下游,却没有一只青蛙,你们说齐白石是不是画离题了?(虽没有画鼓腮鸣叫的青蛙,但仿佛听到了蛙声从山上传来,充满了想象的意境。

)谁再来读读,让我们也想象一下蛙声,指名读,你们听到蛙声了吗?④“他画的虾……起来!”生读。

徐悲鸿画马闻名世界,郑板桥画竹令人叫绝,齐白石画虾声名远播。

80岁后的齐白石画虾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关于画虾的故事,课外上有一篇文章写得很具体,晚上好好看看)齐白石的虾是透明的。

真虾什么样?中国画用毛笔和墨汁,写过毛笔字的同学可能有点感受,画成透明状实在不容易,可见齐白石功力深厚。

再读这句,能不能读出栩栩如生之感。

欣赏完这四幅画,你有什么感受?(生夸奖:逼真、奇妙、栩栩如生、生动亲切,并板书)带赞美之情再读4句话。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拍手称赞,怪不得课文开头就说他是——著名的画家。

2、学习第1自然段。

释“著名”,突出了齐白石在绘画界的地位之高,充满敬佩之感。

齐读。

过渡:齐白石为什么能把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画得那样生动亲切呢?3、学习2、3自然段。

童年生活在哪?(湖南湘潭附近一个叫杏子坞的小山村)贫困到何种程度?(抓“饥荒”一词理解)正是因为贫穷,齐白石没怎么上学,他在外祖父的私塾里只读了半年书,自己便在家自学《三字经》、《千字文》,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看书、一边画画。

这样的生活对齐白石有不好的影响吗?不但没有,相反,出示“童年——源泉”这句话。

重点理解这句。

先释“源泉”,水流起头之处,在这里绘画源泉就是画的内容、素材,也就是画什么?再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为什么他画的东西总也画不完呢?他的生活经历里到底有些什么可画之物呢?(学生自由畅谈:生活用具,动、植物等等)。

小结:白石爷爷家有个星斗塘,塘中荷花盛开,鱼虾成群,白石爷爷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他一定看过小鸡们争食蚯蚓,一定看过小蝌蚪顺流而下,一定看过小老鼠们偷蛋吃……长期地细心观察,才会把这些生活中的细小事物画得那样生动传神。

再读2、3自然段。

四、评价总结:齐白石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刻苦勤奋,他执着地、用心地画着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直到九十多岁才去世,他由一位普通农民到木匠,最终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巨匠。

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西班牙有个大画家毕加索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画的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为什么大家对他会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继续查阅白石老人相关资料。

板书:齐白著名画家童年生活:(2-3)贫困石画的内容、特点、贡献:(4-6)亲切生动的人们的感受:(7)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

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略)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3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 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 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齐读课题。

2. 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

(CAI出示生词:著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

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 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

(CAI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

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

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

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齐白石的的几幅画?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找一找介绍了哪几幅画?指名答。

(1)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什么?小组交流后指名答。

重点指导:A.感受小鸡争夺蚯蚓的乐趣,指导读。

B.想象蝌蚪嬉戏时的快乐,指导读。

C.欣赏蝗虫美好、灵动,感受劳动气息,指导读。

D.感悟小虾的栩栩如生、齐白石绘画技艺的高超,指导读。

(2)根据学生喜好分角色读小鸡、蝌蚪、蝗虫、小虾的句子。

(3)引导理解:生动亲切。

A.齐白石的画真让人感到——(引导学生从书上找词接答:生动亲切板书:生动亲切){学法指导:抓关键词}B.他怎么能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呢?这和什么有关?(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C.在齐白石的眼里,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画,难怪作者说——指导读句子“如果没有……生动亲切的。

”(4)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妙。

(齐读第4自然段)2.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齐白石还画了哪些事物呢?默读课文5、6自然段,勾画。

(1)指名答。

(出示相关句子)(2)齐白石画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引导说出与生活、劳动有关)(3)那他怎么想到要画这些呢?(体会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指导读句子。

(4)齐白石画的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不起眼的东西叫什么?(理解:微不足道。

出示相关句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透过齐白石的笔却有了深长的意义。

这深长的意义正是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生接)热爱。

指导读句子。

(5)对比原有中国画和齐白石的画,体会“清雅孤高”和“民间的活泼精神”。

A. 其他名家都画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对比欣赏一下。

(出示名家画作)你能说说这些画和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区别么?B. 用书上的哪个词能概括这些名家画作的特点?(清雅孤高)而齐白石的画就显得怎样?(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C. 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生齐读)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

(板书:民间活泼精神)(6)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引读,生接读5、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1. 让我们走进齐白石画中的美丽世界。

(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把你们最高的评价送给齐白石吧!(齐读第7自然段)2. 看板书小结本课所学知识:齐白石的画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画不仅(生接答)生动亲切,而且富有(生接答)民间活泼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 还想看看齐白石画了哪些有趣的东西么?(出示画作)请你选一幅你喜欢的画,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它们。

4.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齐读5. 延伸课后:生活多么美好啊,只要我们像齐白石一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

请同学们课后把你们的收获记录下来吧!板书设计: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