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画教案

合集下载

《齐白石的画》教学教案

《齐白石的画》教学教案

《齐白石的画》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齐白石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齐白石的生平、艺术成就及其对国画艺术的贡献。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讲解、小组讨论。

1.4 教学步骤:(1)展示齐白石的画作,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风格。

(2)讲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及其艺术成就。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齐白石画作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章:齐白石的绘画风格2.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提高学生对国画艺术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齐白石的绘画技法、用色特点及其独特风格。

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讲解、实践。

2.4 教学步骤:(1)展示齐白石不同类型的画作,让学生观察其绘画风格的特点。

(2)讲解齐白石的绘画技法和用色特点。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尝试模仿齐白石的绘画风格。

第三章:齐白石的代表作品3.1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国画艺术的理解。

3.2 教学内容:齐白石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讲解、小组讨论。

3.4 教学步骤:(1)展示齐白石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和了解其艺术风格。

(2)讲解齐白石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其在国画史上的地位。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齐白石代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齐白石的影响与传承4.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齐白石对国画艺术的影响和传承,提高学生对国画艺术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齐白石对国画艺术的影响、传承及其在现代国画界的地位。

4.3 教学方法: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

4.4 教学步骤:(1)讲解齐白石对国画艺术的影响和传承。

(2)展示齐白石的作品及其在现代国画界的地位。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齐白石影响与传承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齐白石及其作品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拓展思考。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齐白石的画》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学会"贫、饥、段、绘、源、稻、描、烛、雅"9个生字和多音字"扫",正确书写、运用"著、响、农、经、历、取、虾、富、姓、物、欣、荣"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回答课后的问题。

3、继续学习用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著名大师齐白石的画,学习齐白石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创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的精神。

5、采用质疑问难,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讨论交流寻求答案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童年的经历个齐白石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

(留心观察生活)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齐白石的画使中国画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

"(为人民提供艺术作品,贴近生活)教学准备:自制(生字词语、齐白石的介绍中国画的风格介绍)教学时间: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问难,导入课文。

1、出示齐白石的画像,同学们你们认识画上的这位老爷爷吗?2、这位老爷爷是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

3、出示指名朗读"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4、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教师总结学生的提问(齐白石都画些什么?为什么称他是著名的画家?)5、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解决这些疑问。

二、教师范读课文。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和自己读得不准的词语做上记号。

2、自己把课文读一读,准意把生字读准确、课文读流利。

四年级美术上册《画家齐白石》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画家齐白石》教案、教学设计
(3)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齐白石的名言“画吾自画,无求于人”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激发他们对齐白石的探究欲望。
2.通过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生平简介,让学生对这位著名画家有初步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观察与欣赏:教师将通过展示齐白石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中的线条、墨色、构图等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讲解与讨论:教师将讲解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齐白石的艺术价值。
3.实践与创作:教师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水墨画创作。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将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学生将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齐白石坚持不懈、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2.态度层面:学生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艺术作品。通过学习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学生将学会以宽容、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艺术形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水墨画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齐白石的作品中提炼出艺术特点,将所学技巧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并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2.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齐白石画美术教案

齐白石画美术教案

齐白石画美术教案篇一:齐白石教案齐白石一、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课前准备(学生) 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 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

(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

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

(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

(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

(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

(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的魅力。

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

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

(2)提供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及作品,进一步理解他的艺术风格。

教学摘录: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台湾学者王秀雄把欣赏大体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过程,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 齐白石的画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 齐白石的画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
2、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课前准备】
1、课前上网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3、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4、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学习反馈(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了解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学习和巩固了许多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同学们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的民族小学"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
小鸡
蝌蚪生动
取之不尽蝗虫亲切
用之不竭虾
《《我们的民族小学》精美优秀教案

《齐白石的画》教学教案

《齐白石的画》教学教案

《齐白石的画》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感受其绘画风格和特点。

2. 通过欣赏和分析齐白石的作品,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齐白石的创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齐白石的生平介绍:让学生了解齐白石的生长背景、艺术历程和成就。

2. 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分析齐白石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民间风情、花鸟鱼虫等。

3. 齐白石的创作方法:介绍齐白石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其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欣赏其绘画作品。

难点:分析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学习其创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齐白石的生平介绍资料和作品图片。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齐白石的作品,引发学生对齐白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齐白石的生平:介绍齐白石的生长背景、艺术历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其艺术道路。

3. 欣赏齐白石的作品:展示齐白石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初步感受其绘画风格和特点。

4. 分析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齐白石的作品,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5. 学习齐白石的创作方法:介绍齐白石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其方法。

6. 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模仿齐白石的创作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9.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

10. 板书设计:设计板书,突出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齐白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齐白石绘画风格和特点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对齐白石创作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的画家或艺术工作者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让学生亲身体验齐白石的作品,增强其艺术感受力。

画家齐白石教案

画家齐白石教案

《画家齐白石》教案(总1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画家齐白石》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通过了解齐白石童年时代,感受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并初步掌握欣赏评述的方法。

透过他的作品,体会其刻苦好学、人生的经验和情感特点,感受他赋予了绘画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并运用凝练的手法展现出水墨功夫的巅峰状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受到不同群体的欣赏和喜爱。

2、学生情况:学生对齐白石有一定的了解,最了解的就是他的虾最为深刻。

但对于齐白石的生平并不感兴趣、欣赏方法上也有明显不足,更不知如何去评价齐白石的人生品格和绘画创作风格。

教师针对本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把人物生平的时间节点主要定为在齐白石的童年时代,以游戏穿越的形式带动教学,情景代入式模式,让学生以齐白石的人生经历为视角去体味他的人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个教学环节以齐白石的童年为主线,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的年代背景的方式把他的绘画风格的创新改变很自然的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对齐白石产生不断好奇和兴趣的同时,了解他的创新品格和绘画方式。

3、教学方式和手段:游戏激趣法、采用对比观察法、互动法等教学方法。

4、技术准备:幻灯片演示,教科书、平板电脑。

5、教学思路:在介绍画家的生平的同时穿插上不同的作品,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有目的的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的欣赏方法的,同时了解绘画风格的特点并进行德育渗透。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齐白石童年时代,感受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并初步掌握欣赏评述的方法;通过作品体会“神似”的艺术理论和创作风格。

2、通过对比观察、问题引导、体验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表达的丰富意趣。

3、激励学生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天道酬勤,不断创新,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激发学生大胆表现对写意中国画的感受,鼓励传承中国优秀的艺术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画家齐白石的生平,初步感受其作品的创作风格。

齐白石爷爷的画 美术 大班

齐白石爷爷的画 美术 大班

活动名称:齐白石爷爷的画美术
活动要求:
1、通过欣赏活动,知道齐白石老爷爷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家。

2、初步了解国画,感受国画的美。

3、初步尝试运用国画独有的工具进行简单的国画创作。

活动准备:
齐白石画家的肖像一幅,齐白石的画二三幅、毛笔、墨、宣纸、颜料
过程与指导:
一、出示齐白石老爷爷的肖像画——知道齐白石老爷爷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家。

教师向幼儿介绍齐白石老爷爷刻苦画的故事:齐白石老爷爷画了很多的画,他很善于画农村里常见的动物、植物和风景,特别善于画虾。

齐白石老爷爷将虾放在家中的水缸中喂养,常常仔细地观察虾的游动、跃进、觅食及体态的变化。

他掌握了虾的特点,因此画的虾很生动。

二、引导幼儿欣赏国画——初步了解国画,感受国画的美
1、出示齐白石的画,让幼儿欣赏,并说说这些画中画了什么。

2、让幼儿观察《虾》这幅画,引导幼儿说出虾的外形结构。

告诉幼儿这是用毛笔蘸浓、淡墨在宣纸上画出来的。

观察虾的动态,体会其中的情趣。

3、介绍齐白石的老爷爷的作画工具:毛笔、墨、宣纸、颜料等,告诉幼儿用这些材料所作的画叫水墨画,它是中国所特有的,所以也叫国画。

三、幼儿作画——初步尝试运用国画独有的工具进行简单的国画创作。

1、教师示范画一种动物或植物,引起幼儿对画国画的兴趣和作画的愿望。

2、幼儿自行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临摹,尝试作画。

3、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分享交流各自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白石的画教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0.《齐白石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 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 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齐读课题。

2. 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

(出示生词:着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

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 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

(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
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

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

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

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指名回答:小鸡、蝌蚪、蝗虫、虾。

(教师相机板书:小鸡、蝌蚪、蝗虫、虾)
2、师:你喜欢哪幅画就把那个句子多读几遍,和同座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3、师:谁来跟我们说一说(教师做举手姿势)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

预设:
生1:我喜欢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因为小鸡正在抢一条蚯蚓。

(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相机点红“争夺”,并板书:争夺)
1、师:他们在怎样争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想象一下小鸡的眼睛会怎样如果你是那只小鸡心里会怎么想)
2、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生3人(评价1:你争夺地还不够激烈。

2、你可真贪吃。

3、你真是一只好斗的小鸡)——现在请男生读——女生读
4、你们还喜欢齐白石的哪幅画为什么喜欢我们接着交流。

生2: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因为蝌蚪都在游动。

(课件出示句子)(相机点红“游动”,并板书:游动)
师:小蝌蚪们,(师看左边的学生)这边的小蝌蚪,你们在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游得可真快活!你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我们去做游戏!
师:来,读出你们的快乐吧!(师手指大屏幕)(左边学生读)
师:(师看右边的学生)瞧,他们多快活呀,这边的小蝌蚪们,你们干什么去呢
生:我们在捉迷藏!
师:多自由的小蝌蚪呀,让我们也来感受你们的快乐!(师手指大屏幕)
(右边的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再去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快乐的游动起来吧!(齐读)
5、师:我们接着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3: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因为蝗虫停在那。

(课件出示句)
师:(他可真悠闲)谁还能从别的方面说说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吗
生:蝗虫有颜色像真的。

师:你可真会学习呀!齐白石画的蝗虫颜色真分明。

(教师相机点红“绿色”、“浅色”并板书)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师:来,我们一起也感受一下。

(男、女分读)
6、继续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4: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 因为虾的身体是透明的。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点红“透明”,并板书透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齐白石到八十三岁才开始学习画虾,为了画好虾身体的透明度,齐白石经常去菜市场把虾买回家放在清水盆里长久地观察,仔细地揣摩,用墨色的深浅浓淡,终于达到了透明的效果,那真令人叫绝!你来读读这种感受。

指生2人读(评:1、画的虾可真逼真。

2、画活了)
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2:我从“仿佛要跳跃起来”感受到齐白石画的虾就像活的,还跳动得很高哩。

(课件点红“跳跃”,并板书跳跃)
师:同学们,齐白石画的有一幅虾图在国际上拍卖到1665万元人民币,他真有本事。

我们看到的哪里是画,简直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呀!就连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在看了齐白石画的虾后,也情不自禁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齐白石不愧是最伟大的东方艺术家”。

谁来再读
指生读2人(评价语:1、小虾还跳得不够高。

2、你是一只很活跃的小虾。

3、我仿佛看就这只虾真的跳得很高。


师:前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透明的小虾在游动呢!读出感受。

师:后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小虾在跳跃呢!读出感受。

师:让我们带着透明的身体,在小河里游得更远、跳得更高吧!齐读。

7、师:指板书回顾第四自然段:同学们,齐白石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

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

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都有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画,给你们都留下什么印象呢生:生动亲切
(若没有人说: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个词总结了他画的特点,看看是什么生动亲切)教师相机板书:生动亲切
8、齐白石的画画得好,作者也写得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齐白石的画生动亲切。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读句子,再齐读一遍。


师追问:齐白石的这些画都来源自哪里(农村生活)师引读:如果没有童年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他是无法把这些画画得生动亲切的。

9、师:同学们,作者先介绍了这四幅画,最后来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

这样先分说后总结,就是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

10.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齐白石还画了哪些事物呢默读课文5、6自然段,勾画。

(1)指名答。

(出示相关句子)
(2)齐白石画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引导说出与生活、劳动有关)
(3)那他怎么想到要画这些呢(体会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指导读句子。

(4)齐白石画的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不起眼的东西叫什么(理解:微不足道。

出示相关句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透过齐白石的笔却有了深长的意义。

这深长的意义正是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生接)热爱。

指导读句子。

(5)对比原有中国画和齐白石的画,体会“清雅孤高”和“民间的活泼精神”。

a. 其他名家都画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对比欣赏一下。

(出示名家画作)你能说说这些画和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区别么
b. 用书上的哪个词能概括这些名家画作的特点(清雅孤高)而齐白石的画就显得怎样(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
c. 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生齐读)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

(板书:民间活泼精神)
(6)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引读,生接读
5、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 让我们走进齐白石画中的美丽世界。

(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把你们最高的评价送给齐白石吧!(齐读第7自然段)
2. 看板书小结本课所学知识:齐白石的画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画不仅(生接答)生动亲切,而且富有(生接答)民间活泼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 还想看看齐白石画了哪些有趣的东西么(出示画作)请你选一幅你喜欢的画,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它们。

4.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齐读
5. 延伸课后:生活多么美好啊,只要我们像齐白石一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

请同学们课后把你们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板书设计:
10.齐白石的画
抓关键词生动亲切
热爱生活
联系上下文民间活泼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