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屈原(节选)郭沫若 课后作业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屈原(节选)》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屈原(节选)》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满分:80分时间: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3分)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2分)①婉曲比直截来得更美,这已成了中国人的共识,而处处充满曲线美的环境也影响、陶冶了中国人的心灵。
②楚怀王不像商纣,他没有将正直的屈原像________一般剖.心处死。
③但空有抱负的屈原正道直行,直言上谏.,最终落得个biǎnzhé蛮荒之地的下场。
④空有爱国之心的他,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式——______,用诗句表达了盼望美好环境的愿望。
⑤他没有像从前进谏般直来直往,而是先言他物,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君子贤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通过先言他物的曲折表达方式,《楚辞》将______的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⑦借此崇高的艺术成就,屈原的一片爱国之心才得以在这婉曲的文字中流芳百世。
(1)在②句横线上填写人名。
(1分)(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剖.心( ) 上谏.( ) biǎn zhé( )(3)“陶冶”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流芳百世”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淋漓尽致B.直来直往C.曲线救国 D.陶冶心灵(5)根据上下文内容,在④⑥句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2分)(6)仿照⑤句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2分)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B.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C.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顶多让你们哭出几笼湘妃竹吧!D.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新思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7.屈原(节选)》配套练习题附答案

郑詹尹 把酒喝一点怎么样呢? 屈原 我回头一定领情的啦,太卜。 郑詹尹 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屈原 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 人出卖了,我真不忍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啊。 郑詹尹 真的啦,像这样难过的日子,连我们上了年纪的人, 都不想再混了。 屈原 大家都不想活的时候,生命的力量是会爆发的。 郑詹尹 好的,你慢慢喝也好,我还想去躺一会儿。 屈原 请你方便,怕还有一会儿天才能亮呢。
C.“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 我要向你稽首。”(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 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D.“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 能?”(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有力抨击了 那些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反问的 运用,加强了抨击的语气。)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屈原 哦,是的,可是差不多一般的人都把这事情忘记了。 郑詹尹 也是应该的喽。她母亲早死,我又干着这占筮卜卦 的事体,对于她的教育没有做好。后来她进了宫廷,我更和她断 绝了父女的关系。她近来简直是愈闹愈不成体统,她把你这样忠 心耿耿的人都陷害成这个样子了。
屈原 太卜,请你相信我,我现在只恨张仪,对于南后倒并 不怨恨。南后她平常很喜欢我的诗,在国王面前也帮助过我。今 天的事情我起初不大明白,后来才知道是那张仪在作怪啦。一般 的人也使我很不高兴,成了张仪的应声虫。张仪说我是疯子,大 家也就说我是疯子。这简直是把凤凰当成鸡,把麒麟当成羊啦。 这叫我怎么能够忍受?所以别人愈要同情我,我便愈觉得恶心。 我要那无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以 达到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试举例说明。(说出两种即可)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屈原(节选)》(分层作业)解析版

17《<屈原>节选》分层作业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1)—(3)题。
屈原手足已戴xíng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
因有脚liào,行步甚有限制,时而zhù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玄.( )衣徘徊..( ) 睥睨( )(2)根据拼音写汉字。
xíng( )具脚liào( ) zhù( )立(3)选文作为舞台说明,采用描写和描写的方法,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和屈原的处境。
【答案】 (1) xuán pái huái pì nì (2)刑镣伫 (3)外貌动作【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及描写方法的判别。
(1)注意拼音正确、声调规范,“徘徊”不要读半边。
(2)“镣”不要误写成“撩”,“伫”不要误写成“贮”或“住”。
(3)“已戴刑具”“系有长链”“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是外貌描写,“徘徊”“伫立”是动作描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伫立..在洪流边,看江河滚滚,惊涛拍岸,亦如听圣人教诲那样感怀深刻。
B.小龙躲在教室的墙角边睥睨..着王老师,生怕王老师一回头发现黑板上的奥秘。
C.据报道,终南山上的“隐士”已有上万人。
是真的看破红尘,还是哗众取宠....?D.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在春节贺岁档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思上的别具匠心。
【答案】B【解析】B项,睥睨: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
用在此处,不符合小龙当时的状态。
故选B。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蔡文姬》《棠棣之花》等。
B.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爱国诗人。
代表作有《离骚》等。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所写的名句。
苏教版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作业新人教版

17 屈原(节选)郭沫若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诡谲.(jué)瘦削.(xuē)非难.(nàn)伫.立(zhù)睥.睨(pì)咆.哮(páo)污秽.(huì)犀.利(xī)稽.首(qǐ)虐.待(nüè)迸.射(bèng)鞭挞.(tà)忏.悔(chàn)波lán(澜) 雷tíng(霆)驰chěng(骋) 罪niè(孽)哗众取chǒng(宠)2.形似字辨音组词。
(1)徘pái(徘徊) 诽fěi(诽谤)绯fēi(绯红)(2)镣liào(脚镣) 缭liáo(缭乱)燎liáo(燎原)(3)眩xuàn(眩晕) 舷xián(舷梯)炫xuàn(炫耀)(4)拢lǒng(合拢)胧lóng(朦胧) 珑lóng(玲珑)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只填选项)(1)景.仰(C)A.情况B.景致C.尊敬D.醒悟(2)挺.身而出(B)A.勉强支撑B.伸直C.支持D.杰出(3)非难.(D)A.灾难B.使感到困难C.不容易D.责备4.下面对各句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D)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分析:作者反复使用“咆哮吧”,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B.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分析:作者运用排比、拟人、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C.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分析:作者使用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污秽、自私自利、充满阴谋的社会的憎恶,对光明、纯洁、无私的社会的追求)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分析:作者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热烈追求)【解析】应是表现了“屈原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课后练习新人教版

17 屈原(节选),常用表现手法答题格式, 1.象征:用……象征……,含蓄深刻地表达了……的情感。
,2.衬托:通过写……,从侧面衬托了……的性格(思想、情感)。
,3.对比:把……和……相比较,突出……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4.欲扬先抑:文章先写……,然后写……,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
,5.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使文章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伫.立(zhù) 贮.存(zhù)睥.睨(bì)裨.益(bì)B.诡谲.(yù) 橘.子(jú) 驰骋.(chěnɡ) 招聘.(pìn)C.瘦削.(xuē) 刀削.(xiāo) 虐.待(nüè) 戏谑.(xuè)D.稽.首(qǐ) 滑稽.(jī) 脚镣.(liáo) 缭.绕(liáo)【解析】A.睥(pì);B.谲(jué);D.镣(liào)。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国殇污晦收览婵娟土偶木梗景抑鞠躬犀利雷霆指天划地“晦”改为“秽”“览”改为“揽”“抑”改为“仰”“划”改为“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A.有些同学写文章喜欢拖泥带水....,总以为越长越好。
B.小明有点感冒,老师叫他去校医务室拿点药,可他竟然要求住院治疗,真是小题大做....。
C.联欢晚会上,他一会儿是妙语连珠的主持人,一会儿是才艺精湛的表演者,他哗众取宠....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身为执法人员你应该大义灭亲....,如果不能公平公正,法律还有什么约束力呢?4.填入下列语段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D)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______的一瞬的________,哦,那多么________的、多么________的光明呀!A.短暂出现绚烂耀眼B.暂时出现灿烂耀眼C.短暂显现绚烂炫目D.暂时显现灿烂炫目5.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A.上下几千年,浪漫主义诗人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屈原不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17课 屈原(节选) 重点练习课后习题课件

A.“屈原怒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主题 没什么关系。
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五月五龙舟竞渡”的新闻报道
图片。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
清“火腿粽”的介绍。
(1)如果要在上面四项中删除一项,你会删去哪一项?为什么?
的生活记忆。 句意是总结的意味,可作为末句。 ④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点出句子中心引起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体⑤现②了③分析B.过⑤程②语③意④衔①接紧C密.,④可①作②为⑤第③三句D。.②③④⑤①
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
17 屈原(节选)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A.咆哮• (xiào) 靳• 尚(jìn)
诡谲• (jué)
B.脚镣• (liào)
徘徊• (huí) huái 睥• 睨• (pì nì)
片段练笔
14.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请你在学过的诗词中找一 首运用借古讽今写作手法的诗词加以赏析,200字左右。
本题考查诗词鉴赏。从学过的诗词中找一首运用借古讽今写作 手法的诗词加以赏析。结合诗词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等方面分析。
例文:杜牧的《泊秦淮》,这首诗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首句写景, “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 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整日花天酒地的 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 妙地联系在一起,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 景色与诗人心中的万千感慨和谐统一。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17.屈原(节选)

17屈原(节选)郭沫若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诡谲.(jué)瘦削.(xuē)非难.(nàn)伫.立(zhù) 睥.睨(pì) 咆.哮(páo)污秽.(huì) 犀.利(xī) 稽.首(qǐ)虐.待(nüè) 迸.射(bèng) 鞭挞.(tà)忏.悔(chàn) 波lán(澜) 雷tíng(霆)驰chěng(骋) 罪niè(孽)哗众取chǒng(宠)2.形似字辨音组词。
(1)徘pái(徘徊)诽fěi(诽谤)绯fēi(绯红)(2)镣liào(脚镣)缭liáo(缭乱)燎liáo(燎原)(3)眩xuàn(眩晕)舷xián(舷梯)炫xuàn(炫耀)(4)拢lǒng(合拢)胧lóng(朦胧)珑lóng(玲珑)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只填选项)(1)景.仰(C)A.情况B.景致C.尊敬D.醒悟(2)挺.身而出(B)A.勉强支撑B.伸直C.支持D.杰出(3)非难.(D)A.灾难B.使感到困难C.不容易D.责备4.下面对各句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D)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分析:作者反复使用“咆哮吧”,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B.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分析:作者运用排比、拟人、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C.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分析:作者使用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污秽、自私自利、充满阴谋的社会的憎恶,对光明、纯洁、无私的社会的追求)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分析:作者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对自由的热烈追求)【解析】应是表现了“屈原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屈原(节选)(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17课《屈原(节选)》分层作业▲字音字形达标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脚镣.(liào)眩.光(xuàn)木梗.(gěng)徘徊..(pái huái)B.脾腉..(pìnì)伫.立(chù)波澜.(lán)污秽.(huì)C.虐.待(nüè)玄.衣(xuán)稽.首(jī)播弄.(nòng)D.雷霆.(tíng)迸.射(bìng)驰骋.(chěng)犀.利(xī)【答案】A【解析】B.伫zhù;C.稽qǐ;D.迸bèng;故选A。
▲词语达标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木梗犀利指天划地B.驰骋俄倾愤愤不平C.虐待婵娟拖泥戴水D.雷霆污秽哗众取宠【答案】D【解析】A.“划”应为“画”;B.“倾”应为“顷”;C.“戴”应为“带”;故选D。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部电视剧不错,看了后没有哗众取宠....、矫揉造作的感觉。
B.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tāng tāng tàtà)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C.首先,得要求思想明确,这样,话才不会讲得拖泥带水....。
D.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德高望重....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
【答案】D【解析】德高望重多称颂年纪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不能指地方。
▲文学常识达标4.郭沫若(1892~1978):家、诗人、家、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
代表作有诗集《》,历史剧《》《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答案】作历史学剧作郭开贞女神屈原▲文体知识达标5.《屈原》一部剧,全剧分为“”“”“”“”“”五幕。
【答案】历史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6.阅读剧本和阅读一般文学作品不同,它不但梳理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品味主题,还要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郭沫若
学习关键词:人物形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主题思想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和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xuàn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
..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qǐ首。
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uàn(炫)目qǐ(稽)首迸.(bèng)射
(2)第一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和拢”,正确写法是“合拢”。
(3)“景仰”在句子中的意思是:佩服尊敬。
(4)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能迸射出光明。
2.下列对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D)
A.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反复)
B.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排比)
C.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比喻)
D.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啊?(设问)
【解析】D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3.文学常识填空。
(1)话剧是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的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2)郭沫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开创了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创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巅峰之作。
(3)屈原因作《离骚》而被称为“骚人”。
后来用“骚人”泛指文人。
4.说说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1)洞庭湖、长江、东海:广大人民群众
(2)无形的长剑:坚定的信念
(3)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名惑众的官僚统治阶级
(4)东皇太一: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怯懦的当权者
5.每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殊的方式表达纪念和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示例一: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二: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粽子,都诉说着对故人永久的怀念。
示例三: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6.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开展“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积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
屈原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甲】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乙】屈原,你永远滋养着我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你的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这个奋进的民族!
①将画波浪线的句子拆分成两个短句。
屈原使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就是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
②【甲】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将冒号改为破折号。
③【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在第一个“你”后面加上“的诗文”。
(2)校团委准备在展板上粘贴“端午”两个字,下面是三幅书法集字图。
请结合屈原这一人物生平选出一幅,说说是什么字体,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示例一:选图一,草书。
草书的特点是狂放不羁。
屈原在政治上满怀豪情,提倡“美政”,变法图强,草书恰恰能展现他追求的高远、内心的旷达与大气。
示例二:选图二,楷书。
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屈原忠贞正直,满腔忧国忧民之情,品性光明磊落,楷书恰能体现其特点。
示例三:选图三,行书。
行书的特点是洒脱自然,潇洒随性。
屈原做事顺其本心,当政时为国为民,国亡时从容赴死,行书可体现其特点。
【解析】第一幅是毛泽东的草书,第二幅是褚遂良的楷书,第三幅是米芾的行书。
完成此题关键是要找到书法字体的特点和屈原的性格、品质相契合的点。
(3)下面是某同学在活动中书写的一副对联,依次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上联:赛舟品粽,,博大精深扬中外
下联:,赞屈子,
A.展习俗吟诗作赋高洁伟岸传古今
B.展习俗吟诵诗句气魄雄浑传今朝
C.美习俗吟诵诗句高洁伟岸传古今
D.美习俗吟诗作赋气魄雄浑传今朝
【解析】根据对联常识,上联中“赛舟品粽”是动宾结构的并列短语,下联中“吟诗作赋”与之结构相同,排除B、C项;下联中“赞屈子”是动宾短语,上联中“展习俗”比“美习俗”更恰当;上联中“中外”与下联中“古今”相对应。
故选A项。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分值:16分建议用时:15分钟
橘颂
郭沫若
清晨的橘园,暮春,尚有若干残橘,剩在枝头。
园后为篱栅,有门在正中偏右,园外一片田畴。
左前别有园门一道通内室。
园中右侧有凉亭一,离园地可高数段。
亭中有琴桌石凳之类。
亭之阶段正向左,阶上各陈兰草一盆。
阶下置一竹帚。
园中除橘树外,可任意配置其他竹木。
屈原年四十左右,着白色便衣,巾帻,亦由左首出场。
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时复攀弄残橘,闻其香韵。
最后于不经意之间摘其一枚置于右手掌上把玩。
徐徐步上亭阶,坐在阶之最上段。
一时闻橘香韵,一时复举首四望。
有间置橘于阶上,展开帛书,乃用古体篆字所写之《橘颂》。
字系红色。
用朱写成。
屈原(徐徐地放声朗诵。
读时两手须一舒一卷)
辉煌的橘树呵,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独立不移。
绿的叶,白的花,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呵,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色彩多么美丽!
内容洁白,芬芳无可比拟。
植根深固,不怕冰雪雰霏。
赋性贞坚,类似仁人志士。
你看那些橘子树吧,那真是多好的教训呀!它们一点也不骄矜,一点也不怯懦,一点也不懈怠,而且一点也不迁就。
(稍停)是的,它们喜欢太阳,它们不怕霜雪。
它们那碧绿的叶子,就跟翡翠一样,太阳光愈强愈使它们高兴,霜雪愈猛烈,它们也丝毫不现些儿愁容。
时候到了便开花,那花是多么的香,多么的洁白呀。
时候到了便结实,它们的果实是多么的圆满,多么的富于色彩的变换呀。
由青而黄,由黄而红,而它们的内部——你看却是这样的有条理,又纯粹而又清白呀。
(随手将劈开了的橘子分示其内部)它们开了花,结了实,任随你什么人都可以欣赏,香味又是怎样的适口而甜蜜呀。
有人欣赏,它们并不叫苦,没有人欣赏,它们也不埋怨,完全是一片的大公无私。
但你要说它们是——万事随人意,丝毫也没有一点骨鲠之气的吗?那你是错了。
它们不是那样的。
你先看它们的周身,那周身不都是有刺的吗?(又向橘树指示)它们是不容许你任意侵犯的。
它们生长在这南方,也就爱这南方,你要迁移它们,不是很容易的事。
这是一种多么独立难犯的精神!你看这是不是一种很好的榜样呢?
(节选自《屈原》第一幕,有删改) 7.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写橘树?(4分)
叶子、花、果实、精神品质,(2分)由表及里的顺序。
(2分)
8.作者笔下的橘树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勇敢坚强、毫不迁就、大公无私、不容侵犯。
(2分)象征。
(2分)
9.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排比、拟人。
(2分)从多个方面表达了对橘树美好精神品质的赞美。
(2分)
10.文章借橘树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
表现了屈原品格高尚、意志坚强、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