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共26页文档
文学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观影响

文学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观影响正文:文学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观影响。
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挖掘人性内心世界、传递思想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观影响,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学作为一种记录社会现象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常常以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情节,展示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冲突和变革。
例如,经典小说《围城》通过描述大城市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状态,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困境和焦虑。
这种反应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得文学成为人们了解社会变迁、共鸣感受和审视现实的重要途径。
其次,文学作品挖掘了人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从而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共鸣。
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和情节构建,展现了人们的欲望、冲突、妥协和成长。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挣扎,引发了读者对自我认知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通过沉浸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培养同理心和拓展视野,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此外,文学作为一种思想和价值观的传递工具,对于塑造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影响。
文学作品中常包含着作者对于社会、人生、伦理和哲学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通过作品中的意象、对话和主题,文学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困境、正义、爱与友谊等核心问题的思考。
例如,经典小说《红与黑》以一个农村贫民出身的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的经历揭示了社会阶层问题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种价值观影响,可以引发人们对社会秩序、公平正义和个人奋斗的思考,推动社会思潮的发展与变革。
综上所述,文学作为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观影响。
它不仅记录了社会现象、挖掘了人性的内心世界,还传递着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理解他人、思考人生,同时也能够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文学的价值和功用议论文最新【精选2篇】

文学的价值和功用议论文最新【精选2篇】文学的价值和功用议论文最新,尽管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不是自今日始,但却于今尤甚;尽管文学的边缘化和无用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但却于今为烈。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内容吧。
文学的价值和功用议论文最新1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这其中不包含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和科学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笔者以为,当我们谈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不应该把文学的认识作用和教化作用涵盖进来。
即使是文学的娱乐作用,虽然它与审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但也应该区别出其中的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也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以理性的方式来把握的,用的是一种科学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人生,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世界的影响固然有这方面的认识作用,但这不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更不是其本质特征。
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历代统治阶级无不利用文学的这一功能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统治。
但是,由于教化这种作用方式的明显的政治目的性,决定了它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千百年来,中国儒家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微言大义”式的文学功能阐释,一直把文学作为政治和道德的附庸来作贱。
“不学诗无以言”,不是告诫人们要以诗意栖居的方式来构建生活形态,说出话来都要带有诗情画意,而是说,“诗”作为一种政治和道德经典,其中许多诗句都已成为政治和道德格言,可以很有效地应用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虽然人们也很看重这诗中“文”的色彩,但它和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方式还是格格不入的。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
”这几句话主要是谈《诗经》的认识和教化作用,显然,当时的孔子并不是把《诗经》当作文学样式来阐述的。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文学概论》题库含答案第一章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认识性2.文学的倾向性3.文学的实践性4、文学的情感性5.文学的形象性二、选择题1.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认识性和(AB)A.倾向性B.实践性C.艺术性D.理论性2.“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A)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别林斯基3.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和(AB)A.精神性B.蕴藉性C.审美性D.艺术性4.“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
”这句话的言说者是(B)A.鲁迅B.萨特C.马克思D.斯大林三、判断题1.、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而如《山海经》等作品则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X)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V)3.文学的倾向性只与作家的所具有的特定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有关。
(X)4•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阶级性。
(V)5.文学的真实性是指对社会生活进行自然主义的照抄。
(X)6.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所以它只与社会生活有关。
(X)四.简答题1.简述艺术直觉与科学直觉的区别2.如何理解文学的认识性?3.如何理解文学的倾向性?4.如何理解文学的实践性?五、论述题1.请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的特点?六、材料题:1.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理,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也。
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分析该段材料蕴含的观点。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价值2、文学的功能3、文学认识功能4、文学的教育功能二、选择题: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档 3

文学理论姓名:王学明学号:200901020766专业:对外汉语班级:09级二班一、文学的价值价值是一种解释客观事物满足任何社会需要的关系范畴,文学价值这样就可以推出其概念,那便是文学作品满足任何社会需要的属性,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也曾经之处过这样的理论。
文学价值是主观客观统一的产物。
从客观方面讲,文学的价值根于社会生活中,并于社会生活的某种表现与升华。
文学价值的生成,必定要追溯到体现生活价值这个本源上来。
首先,它具有客观性,作家需要根据客观事实来进行文学创作。
其次,它具有主观性,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价值的最终实现是通过读者阅读和接受完成的,并且这一过程还具有随着阅读价值变迁,接受者变更而发生变化的特性。
比如,郭沫若的《屈原》这部作品,就是一方面基于屈原这个真是的历史人物,另一方面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学价值还是多样性的,即文学具有多种不同的价值,就具体内涵而论,可分为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就价值的意义和效果而论,又可分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等。
文学的主导价值,是指在文学作品多样性价值中总有一种主导地位的价值,“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学的主导价值对于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步的文艺,刻写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昭示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深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风尚。
文学的价值对于一个民族和人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思想作用。
我们应该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思想理论水平,更好地理解文学价值的所在。
二、文学的真、善、美价值真、善、美的涵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斗争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抽象的、超脱时代、超社会、超阶级的、永恒的真、善、美是不存在的。
文学中的真、善、美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一个相互联系渗透的整体。
真,即文学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能够引起读者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共鸣。
文学理论·第五讲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文学的主导价值:文以载道?
离开了文学,任何人当然都能生存 下去,这是文学最大的无用;但离 开了文学,人类的精神无法高贵, 这是文学永远的作用。 (网友)
§文学的真、善、美价值
1.文学价值中的真、善、美
2.文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3.对文学真、善、美价值的评定
阅读文学中虚构的人、事、情感与思想, 其实是在阅读自己,是在和自己对话, 这正是“我”和“你”关系,“你”即 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的“我”。文学是 人类用语言的方式对人类自身的行为、 情感和思想的审美方式的言说,对它的 阅读、阐释和理解应具有的主要不是那 种教条化的实证的科学方法,需要的是 以诉诸于情感体验为基础的价值评价的 方式,这正是人文性赖以产生的根源。
文学的价值和功能

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文学的价值和功能是什么?文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章,更是一种深层的对文章的解剖,看看下面哦!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一、关于文学的价值关于小说的定义和要素、写法和技巧等,大家都是行家,谈的也已很多,我就不重复了。
我就谈谈小说和文学的价值。
因为在这个文学越来越冷落的商业化时代,许多作者可能很困惑、很迷茫,也可能有人在不断问自己:文学和小说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看来,任何文学作品的产生和存在都是源于人们的一种内心的心灵需求,只要有人类存在,它就不会消亡。
小说也不例外。
小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的产生和出现除了有文字记载的以外,我想它其实早就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了,只不过那时可能是口头相传而已,可能那时它不叫小说,而是叫传说或故事或其它叫法也未可知。
但它肯定是存在的。
这从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中也可悟知一二。
从我而言,作为一个深山里的孩子,在六、七十年代那样艰苦而特殊的时代,除儿时听老人讲的各种神话传说外,我记得我从识字不久就与小说不期而遇了。
我至今记得很清楚:大约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偶然读到了一本没有封皮的旧书,里边有一篇东西叫《三月雪》,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后来我知道,那是我平生遭遇的第一篇小说。
说是“东西”,是因为我不知道它是什么;说是遭遇,是因为它的偶然。
我至今也想不通,怎么会在那么闭塞贫瘠的偏远山村会读到这样一本那么吸引人的书。
我也一直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只是因为它曾深深地感动了我而至今难忘。
我那时还小,当然不知道那是一篇小说,更不知道它就是我们现在叫做“儿童文学”的东西。
但这并没有影响一个孩子对它的喜爱和感动。
由此可见,文学这东西实在是从小就伴随着我们成长的。
它也会伴随着我们终老。
因为那里边有感动,有幻想,有憧憬,也有希望。
它能实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也不能实现的东西,否则我们可能会因为某种实现不了的愿望而懊丧,甚至会因为某种无法摆脱和填补的空虚而自杀。
最新-文学价值体系的结构及功能 精品

文学价值体系的结构及功能摘要文学批评应该是通过对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阐释,实现对文学创作者、接受者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的价值活动。
中国文学批评要走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因价值立场游移、价值标准模糊、价值取向偏颇等问题导致的功能衰弱、公信力下降等困境,成为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向全社会喻示精神指向的引领者,就应该将价值体系建构作为主要课题进行探讨。
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指的是支撑、引导批评主体对文学现象做出价值判断的,由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观念等构成的文学评价指标体系。
它的构成要素是多元的、有序的。
多要素之间以主导与辅助关系的轴轮结构,或低层与高层关系的阶梯式结构存在。
关键词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多要素;多层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在有力把握文学现象、有效引导创作和阅读等方面表现得差强人意。
一些批评者要么随意表达自我、随便宣泄情绪,要么在所谓学理性的名义下模糊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要么在传媒或圈子等的左右下违心地说些恭维的套话。
批评与创作、批评家与作家、批评者与读者之间缺乏有意义的交流。
这种状况与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价值标准的多元乃至混乱等有关。
鉴于此,有识之士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建构新世纪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改变文学批评面貌、强化文学批评功能的观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探讨较多谈论应该建构,较少论述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本身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有的探讨只抛出价值体系的几条固定标准,没能论及这种价值体系的开放性、涵盖性、面对作品的实际阐释力和各条标准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文正是基于对以上一些问题的思考,尝试将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基本理解阐释出来,以期对21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文学批评价值体系的内涵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指的是支撑、引导批评主体对文学现象做出价值判断的,由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观念等构成的文学评价指标体系。
价值判断,是批评主体对文学作品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等做出的回答。
第二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 (三)对文学真、善、美价值的评定
• 一部作品是不是具备真、善、美的价值,关键是要通过实践看它对社会关系是否做了切近而深刻的反映,看它是否 以合乎人性的情感化心理体验去表现现实的内容,看它是否以纯洁高尚的境界来净化和塑造读者的灵魂。同时,还 要看它是否真正实现了文学在艺术技巧上的创造、虚构想象上的开拓、情感体验上的推进。
形式美法则
第15页,共27页。
• (二)文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 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如果文学过分地、不经艺术处理地一味求“真”,就容易呆板,缺乏灵气;文学中
教条地、脱离实际和接受可能地一味求“善”,就流于空洞的说教;文学单纯、片面地追求“美”,就容易变得苍白。
第16页,共27页。
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 • 文学的审美功能具有历史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第23页,共27页。
• (二)文学审美功能的类型
•
悲剧型与喜剧型
•
优美型与阳刚型
第24页,共27页。
• (三)文学的娱乐功能 • 指文学可以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
第25页,共27页。
• 第一,它具有生理满足的意义,并主要是一种想象化的满足。
第13页,共27页。
• 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形式美: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的组合。 人们对美的感受是由形式开始的。
美的形式是不脱离内容的,但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
第14页,共27页。
• 一、 变化与统一 • 二、 对称与均衡
• 三、 对比与调和 • 四、 节奏与韵律
第21页,共27页。
• (二)文学的教育功能
• 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感情、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还包括文学具有政治的、社 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