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四手操作的临床应用探讨
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

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124【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5-2016年间的120名口腔修复需牙体预备病例。
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60例,82颗患牙。
对照组为60例,86颗患牙。
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对照组采用独立操作。
对比两组的操作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为21.56 ±2.98min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75±4.78 min。
观察组病患满意率为98.7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0%。
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四手操作提高了口腔修复牙体预备的效率,提升了病患满意度。
【关键词】四手操作;修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口腔治疗方面,要求更安全、更舒适的诊疗方法。
目前,许多国家包括国内规格较高的口腔诊所的诊疗方式趋于四手操作治疗。
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即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医生、护士采取舒适的座位,病人采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治疗中完成各种操作[1]。
这种操作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口腔治疗全过程由医师一人独立完成相比,有着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等优势。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口腔科2015-2016年间的120名口腔修复需牙体预备病例。
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60例,82颗患牙;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39.62 ±8.12 岁。
对照组为60例,86颗患牙;男性35例,女性 35例,年龄 38.46 ± 8.92岁。
两组病患在材料选择性别构成比、年龄、牙位等各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用物的准备常规用物:检查盘、口杯、手套、纸巾、吸唾管。
牙体备用物:各型金刚砂车针、高速涡轮手机。
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临床应用

观 察组操作 时间为 F r 提 高了 口腔
【 摘要】 目的 探讨四手操作( r I ’ ) 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 中临床应用效 总计 1 9 6颗 患牙。分成 两组进行 操作 , 观 察组 为 8 4例 , 1 0 0颗 患牙 ; 对 照组 为 8 3例 , 9 6颗 患 牙。 观 察组采用 F T , 对 照组采 用独 立操作 。对 比两组 的操作 时间、 模型 牙情 况以及 患者 满意度 。结果 2 6 . 3 7± 2 . 1 3 a r i n显著低 于对照组的 3 9 . 2 8± 5 . 3 7 m i n 。观察 组模型 牙标准 率为 9 7 . 0 0 %, 显著 高于对照组 的 8 4 . 3 8 %。 观 察组病患满意率为 9 4 . 0 0 %, 显著 高于对照组的 8 1 . 2 5 %。差异均具 统计 学意义(P <0 . 0 5 ) 。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中“四手”操作技术的应用

7 I n o u y e s k, B o g a r d u s s t , C h a r p e n t i e r p a , e t a 1 . mu l t i c o mp o n e n t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o p r e v e n t d e 2 1 i r i u m i n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o l d e r p a t i e n t s
工作单位 : 4 1 0 0 5 长沙 湖 南省长沙 市 口腔 医院星沙 门诊部 陈清 : 女, 大专 , 护士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5
≯ p ; )
1 … 3 2 医生独立操作方法
p p P p
独立操作组 由一名医生组成 , 除器
p )
≯ ≯ ≯ ≯ p
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 对 患者 表示 关心 和 支持 , 使 患者 有被 接纳
2 0 09: 51 .
感 j 。③根据患者 及家 属 的文 化层次 、 社会 地位 及宗 教信 仰 ,
以及对疾病 的态度 , 对治疗 的文化 需求对 患者实施 针对 性健康
当代护士 2 0 1 4年 4月 中旬 刊
・ 9 5・
※五 官科 护理
口腔修 复治 疗 中“ 四手 " 操 作技 术 的应 用
陈 清
摘要 目的 评估 “ 四手” 操作技术在 口腔修 复治疗 中的I 临床 应用效果。方法 将 2 0 1 2年 1月 ~ 2 0 1 2年 1 2月在 长沙市口腔 医院星 沙
l 资 料 与 方 法
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效果陈倩李婷婷

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效果陈倩李婷婷发布时间:2023-06-17T08:17:44.6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陈倩李婷婷[导读] 目的分析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口腔修复牙体预备的患者7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四手操作护理。
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操作时间和舒适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牙体预备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安康市中医医院口腔科陕西安康 725099摘要:目的分析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进行口腔修复牙体预备的患者72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四手操作护理。
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操作时间和舒适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四手操作护理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牙体预备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四手操作;口腔修复牙体预备;应用效果相关数据表明,经牙齿预备后,牙齿的正常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显著地改善了牙齿的强度与稳定性[1]。
以往的预备一般都是由医师单独进行,在对患者的嘴角进行牵拉的时候,为了避免口水飞溅,需要增加起身的次数,这样不但会导致手术的时间变长,还会加重患者的不适。
此外,在独立手术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更加注意患者的感受,在手术过程中,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伤害,还会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
近几年,四手式护理在临床上逐步推广,这种方式对于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探讨四手操作在口腔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科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科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标签:四手操作;口腔;修复口腔科的四手操作,是在保护口腔科医生、护士的体力健康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国际标准化的牙科操作模式。
它是对服务者集体操作配合密切的一个合理操作方法,提供了一個方便的工作环境,能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保证了医疗质量。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实际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如下报道:1用物的准备1.1 常规用物:检查盘、口杯、手套、纸巾。
1.2 牙体备用物:各型金刚砂车针、各种金刚砂片、各种砂石针、细纱片或橡皮轮。
1.3 制取印模用物:托盘、印模材料、橡皮碗、调拌刀。
1.4 蜡颌记录:红蜡片或蜡条、雕刻刀、油精灯、火柴。
1.5 其它用物:药物棉线(缩龈线)活髓牙需做局部麻醉时备局麻药物、注射器75% 乙醇、碘伏、棉签、砂团等。
2 礼貌迎接就诊患者2.1 医生的体位:采用平衡舒适的座位,身体长轴平直,上臂垂直,视线向下,双手位于心脏水平,医生的腿与患者口腔距离为36—46cm。
2.2 护士的体位:护士应面对医生,座位比医生高1O~15 cm,护士的座椅前缘应位于患者口腔的水平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患者,以便与医生传递及交换器械和材料,确保医生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减少其它在精神上、体力上的疲劳。
2.3 患者的体位:采用仰卧位,脊柱完全放松,头部位置舒适,当医生的头部和眼睛向前倾斜时,患者的口腔应在医生眼睛的正下方,患者的上颌颌平面平行与医生的身体,下颌颌平面与医生的面部相对,头部与心脏平位,下肢完全放松,头部必须靠于头托端部。
3 医护、患者的位置关系在实施四手操作技术时,在医生、护士有其各自的互不干扰的工作区域,以保证通畅的工作线路和密切的相互配合。
正确的就座位置,能够保证医生接近手术区,医生和护士舒适,并有良好的视野,患者安全和相对舒适。
为了更好的说明医生及设备与患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将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假想成一个钟面,以患者的脸为中心,分成四个时钟区。
四手操作在口腔外科的应用

四手操作在口腔外科的应用口腔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学科,主要处理口腔颌面部的疾病和损伤。
在这个领域中,四手操作是一种关键的技术,它利用两名医生同时操作,辅助完成手术程序。
四手操作常用于口腔外科手术,如拔牙、植牙、颌面骨折修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手操作在口腔外科的应用。
首先,四手操作可以提高手术效率。
在口腔外科手术中,医生需要同时进行操作、控制出血、剪除组织等操作,这对单个医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通过四手操作,一名医生可以专注于手术操作,而另一名医生可以负责辅助操作,如清理血液、递送手术器械等。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其次,四手操作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误伤。
在口腔外科手术中,有时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操作,如切开组织、修复骨折等。
如果只有一名医生操作,很容易出现手术器械与患者组织的碰撞,造成误伤。
而通过四手操作,一名医生负责操作刀具等锐器,另一名医生负责控制出血和保护周围组织,可以有效减少误伤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再次,四手操作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
口腔外科手术通常需要进行较长时间,单个医生要负责操作、控制出血、清理手术场等多项任务,容易造成手术疲劳和工作压力。
通过四手操作,两名医生可以互相协作,分担工作任务,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特别是对于复杂手术或长时间手术,四手操作更能有效地减轻医生的负担。
此外,四手操作还可以提高手术质量。
两名医生可以互相检查对方的手术动作,避免错误的操作或遗漏。
同时,双方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和讨论,更好地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案。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手术错误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四手操作还有助于教学和学习。
在进行手术时,两名医生可以实时交流,讨论手术技巧和要点,提供指导和建议。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方式学习和熟悉手术技术。
这样可以加速初学者的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四手操作在口腔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

口腔修复科的护理配合工作中应用四手操作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科护理配合工作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68例口腔修复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独立操作)和实验组(四手操作),每组34例。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
结论四手操作能够在提升修复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护理配合;四手操作[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four hand operation in nursing cooperation in 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s.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prosthodont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independent operation) and experimental group (four hand operation),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Compar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Conclusion four hand operation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and accelera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on the premise of improving the repair quality,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key words 】 Prosthodontics; Nursing cooperation; Four hand operation口腔修复能够帮助患者矫正牙齿并提升美观度,恢复口腔功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治疗全瓷粘接中的应用

若是多个单冠,要按试戴时的顺序逐个地装入,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冠的咬合面朝上,根据所做牙位调整冠的方向方便医生操作,迅速传递给医生戴入患者口内,就位后医生用手指加压或在颌面垫一棉团让患者咬6-8分钟左右。
4.5协助处理溢出的粘结剂
取出棉团,挤压多余出来的材料变为凝胶状时,使用大廉形洁治器将其去除。用探诊仔细检查边缘确保没有残存的粘接材料,以避免引起修复后的炎症。因为残存了粘接材料就相当于牙龈内存留了异物,就会引起牙龈的炎症。
参考文献
[1]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1.
[2]龚斌,李雨琴.四手操作提高临床效果评估[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17(2):185-186.
[3]朱瑞珠,张桂冬,文学锦,等.四手操作模式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823-825.
4.2.6调拌时采用二分之一三步法:二分之一三步法是指分三次将粉剂加入液中,每次加入剩余粉剂量的二分之一。
4.2.7调和完成,材料形成的糊剂,表面光滑无颗粒,具有奶油状的流动性,呈拉丝状。
4.3粘接剂的装入
4.3.1将调拌好的3M玻璃离子粘结剂取适量沿冠的边缘放入,使之流入冠内。
4.3.2然后用调刀沿冠内侧将粘接剂均匀涂一薄层并去除多余的粘接剂。
2.3给患者的口唇及口角上涂上凡士林。
3护理配合
3.1检查所需用物及核对无误的修复体
3.2护士左手握住去冠器,在传递区内将其交给医生,医生用去冠器轻轻取下暂时冠。
3.3用抛光刷对予修复的牙体表面进行清洁。护士及时用吸唾管吸走口水,在此过程中要去除任何残留在基牙上的临时粘接材料以及杂质,以避免对粘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4 3M玻璃离子粘结剂的调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四手操作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四手操作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行口腔修复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操作,观察组患者给予四手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牙体预备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模型牙标准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
结论:四手操作能有效提高牙体预备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口腔修复中运用。
标签:口腔修复;牙体预备;四手操作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
以往进行牙体预备时,常采取常规操作,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多次起身漱口,不仅增加了患者治疗时间,也对患者耐受性、配合度要求较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四手操作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此次研究中探讨四手操作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手术操作指征。
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修复指征,均无手术禁忌;均为磨牙单颗全冠修复;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精神性疾病,能自主表达意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观察组中男女比为19:15,年龄40~77岁,平均(57.6±4.9)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为18:16,年龄41~77岁,平均(57.8±4.8)岁。
两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对研究。
1.2 方法
此次研究中所有器械均由上海宇井贸易有限公司生产。
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医生和同一护理人员完成。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操作,给予患者常规牙体预备、缩龈治疗、取模、咬合试戴、比色等相关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托盘准备、印模准备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四手操作,护理人员和医生在各自工作区域内工作,互不干扰,保持工作流程流畅。
1)椅位调节:及时对患者椅位进行调节,对于上颌牙预备时,需保持平卧或30°半卧位,保持上颌平面与地面夹角约为90°,进行下颌牙预备时,保持45°半卧位,保持牙面与地面平行。
2)体位调整:根据实际状况调整医生和护理人员工作时的体位状态,保证医生术野清晰,且护理人员体位不妨碍医生诊治过程。
3)术野调整:护理人员需在术中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视野拓展,保证视野清晰。
可根据实际治疗状况,使用吸管辅助视野开拓,并及时清除镜面雾气。
4)口腔组织护理:护理人员需协助医生,加强对患者口腔黏膜、
舌体等相关组织的保护,避免手术操作时,出现暴力牵拉口角,导致口腔组织损伤;及时观测患者口腔状况,及时为患者涂抹相关护唇用品。
5)器械护理:护理人员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操作,采取握笔式准确传递器械。
6)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观测,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状况,多与患者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安慰、鼓励,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缓解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
术后及时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1]。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模型牙标准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状况。
模型牙评价标准:唇面预备、舌面预备、邻面预备、斜切面预备、肩台预备状况均达标。
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 19.0软件分析处理,以95%为可信区,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
正态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模型牙标准33例,占97.1%,对照组27例,占79.4%,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x2=5.100,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为(26.8±2.2)min,对照组为(39.4±4.2)min,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t=14.556,P<0.05。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4.6±4.7)分,对照组为(82.6±5.4)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t=9.181,P<0.05。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不良饮食的影响下,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口腔修复是指牙齿缺损、牙齿缺失后的治疗工作,进行口腔修复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缺损状况,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牙齿美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牙体修复已成为牙科中常见的手术内容。
以往进行牙体修复时,采取常规操作,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自主调整体位,进行频繁的起身等相关动作,医护人员之间配合状况不佳,使得手术时间较长;且常规操作时,对患者耐受性和配合度要求较高,对于老年患者及小孩实践效果较差。
此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四手操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在刘悦真[2]的相关研究中,四手操作组患者模型牙标准率为96.8%,对照组为83.9%,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进一步肯定了
四手操作的实践效果。
采取四手操作时,更加注重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度,能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调整椅位、医护人员体位等,有效扩充了医生术野,提高手术观测效果及操作效果;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有效减少了患者手术损伤;护理人员按照笔式传递器械,有效提高了器械传递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有效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3]。
且采取四手操作时,护理人员辅助医生进行口角牵拉,促进医生一次性完成牙体修复,提高牙体预备效果,因此观察组患者模型牙标准率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四手操作能有效提高牙体预备效果,减少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口腔修复中运用。
参考文献
[1] 佟英杰.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临床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02):118.120.
[2] 刘悦真.四手操作在口腔修复牙体预备中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12(06):189.189,187.
[3] 杨彦春,柏雪,罗玲,等.口腔修复烤瓷冠牙体预备教学中CAD/CAM技术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0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