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幼儿感统精彩活动教案设计
感觉统合2-3岁教案

感觉统合2-3岁教案感觉统合2-3岁教案(一)一、教学名称:针对年龄段2-3岁幼儿的感觉统合课程二、教学目的:1.通过音乐律动、组合游戏及器械操作,训练幼儿的前庭觉及本体感。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3.增强幼儿的触觉刺激,使情绪得到更好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律动音乐,滑板,滑板滑梯,竖抱桶,平衡木,地垫,袋鼠跳袋,小触觉球,毛绒玩具若干,万象组合四、教学过程:1、集合邀请所有的幼儿和家长,大手拉小手围圈,用吹气球的形式,使圈变大或变小,最后气球爆炸了,全体坐在地上。
2、节奏问好、唱名(1)、拍身体部位打节奏相互问好,宝宝下午好,老师下午好(2)、请幼儿想动作拍拍身体部位来唱幼儿的名字。
1 2 3 4| 5 3 | 6 4 |5 3 | 1 2 3 4 | 5 3 | 4 2 | 1 - || 拍拍手给宝宝宝宝宝宝拍拍手给宝宝say he llo3、音乐律动《库乞乞》《蜗牛与黄鹂鸟》《天亮了》4、组合游戏《搭积木》起点:拿起一块大积木走上平衡木—万象组合—彩虹接龙—搭积木5、器械操作(1)、滑板方法:a.将滑板轻轻放在地上,胸腹部趴在滑板上,头抬高,双腿并拢绷直,双手放在斜上方,手撑地连续向前滑行。
b.运动物,运用滑板爬将动物运送到终点。
(2)、滑板滑梯方法:双手轻轻放下滑板,跪在滑梯上,胸腹部趴在滑板上,头抬高,双腿并拢绷直,双手放在滑梯的两侧。
往下滑时,双手抬平,到地摊开双臂伸直,收轻轻蹭地,滑板停稳后,拿起滑板迅速离开。
(3)、袋鼠跳方法:把两只脚伸到袋子里面,脚要踩到底,双手揪住袋口,像袋鼠一样往前跳,脚掌先着地,落地屈膝。
注意:a、手始终要揪住袋口。
b、不要跳得太快,停稳之后再跳。
c、落地一定要屈膝,脚掌先着地,停稳后,先把袋子放下来再出来。
d、根据幼儿高矮拿相应的袋子。
e、注意力差的、好动的孩子要适量。
f、注意宝贝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
(4)、竖抱桶方法:让幼儿坐在竖抱桶的座上,双手抱住竖抱桶,双腿交叉,连续旋转。
两岁宝宝感统训练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两岁宝宝感统训练教案引言:感统(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旨在帮助儿童发展感觉系统的方法。
它通过组织和整合神经系统的各种感觉信息,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运动、认知和情感控制能力。
本教案旨在介绍适用于两岁宝宝的感统训练活动,帮助他们发展身体感知、平衡感和手眼协调等基本能力。
一、活动:触觉刺激触觉是儿童感官发展的基础之一。
以下活动能够帮助两岁宝宝发展触觉能力和身体感知:1. 按摩活动:使用温和的按摩油,以圆周运动的方式按摩宝宝的手臂、腿部和背部。
这可以帮助增强宝宝对触觉刺激的感知,并放松他们的身体。
2. 感觉箱:准备一个浅盒子,将不同的材质(如羽毛、绒布、纸张等)放入其中。
让宝宝伸手去触摸,并引导他们描述所感受到的不同触感。
3. 感觉游戏:使用不同质地的触感物品,如海绵、塑料、布料等,让宝宝触摸并辨认,培养他们对不同物品触感的敏感性。
二、活动:平衡感训练平衡感是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下活动可用于训练两岁宝宝的平衡感:1. 行走练习:在平稳的地面上,鼓励宝宝用自己的脚来行走,并逐渐引导他们学会保持平衡。
2. 平衡练习:在平坦的地面上放置一个稳固的木板,让宝宝走在上面,并逐渐增加木板的高度和长度,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
3. 过障练习:在地板上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如小的绳子、玩具等,鼓励宝宝越过障碍物,帮助他们提高平衡感和身体协调性。
三、活动:手眼协调训练手眼协调是儿童发展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的重要一环。
以下活动能够帮助两岁宝宝提高手眼协调能力:1. 抓握练习:给宝宝提供各种大小和形状的玩具,如积木、球等,鼓励他们用手抓住这些物品,并引导他们将物品放入特定的容器中。
2. 拼图游戏:选用适合两岁宝宝的简单拼图,先教他们将拼图块放在正确的位置上,逐渐增加拼图的难度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抛接练习:使用柔软的球,向宝宝展示如何抛接球,并鼓励他们模仿。
这可以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精确性。
结语:通过感统训练活动,两岁宝宝能够发展触觉、平衡感和手眼协调等基本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感统游戏教案2岁至3岁

感统游戏教案2岁至3岁教案标题:感统游戏教案(2岁至3岁)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3. 促进幼儿的社交与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感统游戏道具:软垫、球、绳子、障碍物等。
2. 安全措施: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尖锐物品和危险区域。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欢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并与他们亲切打招呼。
2. 引导幼儿坐在一起,介绍当天的活动内容:感统游戏。
3. 向幼儿简单解释感统游戏的目的,即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和动作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活动一:平衡训练1. 将软垫放在地上,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跨过垫子,练习平衡感。
2.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式跨过垫子,如单脚跨过、侧身跨过等。
3. 提示幼儿保持身体平衡,帮助他们掌握身体的姿势和重心。
活动二:球的感觉训练1. 将球放在地上,引导幼儿用手指触摸球的表面,感受球的形状和纹理。
2. 鼓励幼儿用手掌握球并试着掷起来,帮助他们练习手眼协调能力。
3. 引导幼儿用双手接住球,增强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手部灵活性。
活动三:障碍物穿越1. 在活动场地中设置一些障碍物,如绳子、小桶等,让幼儿穿越它们。
2. 引导幼儿观察障碍物的位置和高度,并帮助他们制定穿越计划。
3. 鼓励幼儿跨过绳子、爬过小桶等,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和灵活性。
活动四:合作游戏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到三人。
2. 给每个小组一根长绳,让他们一起玩绳子跳。
3. 引导幼儿合作,一起摆动绳子并跳过,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
结束活动:1. 感谢幼儿的参与和努力,并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
2. 提醒幼儿将使用的道具归位,并保持活动场地整洁。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锻炼感统能力,如在户外玩耍、参加体育活动等。
教学延伸:1. 家庭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感统游戏,增强亲子关系。
2. 教师观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2-3岁感统游戏教案设计(2)

感统游戏:牵引行走活动目标★愿意跟着音乐随意摆动身体★能在牵引的过程中能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活动准备★ 2-3米长绳2根(方便幼儿抓握的粗细,不能太细以免拉伤幼儿手掌)、宽阔安全的场地(建议:地垫区)活动重点★愿意参与游戏活动过程:一、音乐热身播放欢快音乐,随着音乐进行热身运动(小手举高拍拍手,小手放下拍拍手,蹲下摸摸脚、摸膝盖,站起插插腰、扭一扭,拍肩膀,摸摸头,随着音乐抖抖手、抖抖脚等可引导幼儿自已随意摆动身体。
)二、游戏(一)两位老师示游戏玩法:一位教师拉着绳子一端负责牵引走动方向,另外一位教师则拉着另一头绳子跟随绳子牵引的方向行走,游戏过程中用语言提醒幼儿游戏中如何保持平衡。
(二)播放音乐进行游戏,两位教师每人一根绳子分成两组进行游戏,注意活动了较大的幼儿,可放在最后,并由保育老师从旁保护。
感统游戏:用手拍球活动目标★愿意参与感统游戏,喜爱球类游戏;★能够提高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活动准备★欢快、动感的音乐。
★儿童皮球人手一个,宽阔、安全的场地活动过程一、音乐热身播放欢快音乐,随着音乐进行热身运动:小手举高拍拍手,小手放下拍拍手,蹲下摸摸脚、摸膝盖,站起插插腰、扭一扭,拍肩膀,摸摸头,随着音乐抖抖手、抖抖脚等可引导幼儿自已随意摆动身体。
二、出示皮球,玩一玩“宝贝们看看今天老师带了什么玩具?”“这球应该怎么玩呢?谁来试一试?”“哇~原来我们的球可以这样玩,这样玩,这样玩”“今天我们就教一教我们的小球:跳高高吧”三、展示拍球玩法:双手拿球放胸前,用力垂直扔下让球落地碰地后弹起,弹起后落下之胸下时再次双手用力把球往下拍。
四、自由尝试、练习幼儿自由尝试、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给与鼓励。
感统游戏:大龙球“按摩”活动目标★提供触觉刺激,从而能对达到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大龙球,小球活动过程一、传球游戏“宝贝们今天我们还是和球玩游戏,小球说,今天请小朋友们围个圈”“那我们手拉手,围个圈圈吧。
两到三岁感统教案万象组合

两到三岁感统教案万象组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万象组合》教材的第三章“感统万象”,详细内容主要围绕两到三岁儿童的感官统合能力进行设计。
通过万象组合游戏,让孩子们在视觉、听觉、触觉和本体觉等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万象组合的基本玩法,提高他们的感官统合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专注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勇于尝试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万象组合的玩法,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感官统合能力,提高观察力和专注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万象组合教具一套,包括各种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积木。
2. 学具:每人一套万象组合学具,记录卡片,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万象组合的主题,让孩子们对今天的课程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万象组合的基本玩法,让孩子们了解如何通过观察、触摸和听觉来辨别不同的积木。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万象组合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感官统合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今天所学内容,提醒孩子们回家后进行复习。
六、板书设计1. 两到三岁感统教案——万象组合2. 内容:第三章:感统万象教学目标:①掌握万象组合玩法;②提高感官统合能力;③培养观察力、专注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①理解玩法,灵活运用;②提高感官统合能力、观察力和专注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幅万象组合画作,要求用到今天所学的各种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积木。
家长记录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专注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答案:画作示例:在画纸上用积木拼出一个小动物或景物,如小鸟、房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开展户外感统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锻炼感官统合能力。
设计更多有趣的万象组合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教案集

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感统优秀教案集,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感知与运动协调”,具体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训练、感知觉发展、协调性与平衡性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协调性。
2. 培养学生的感知觉能力,提升空间方位识别。
3. 培养学生合作、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知觉发展与运动协调的结合。
教学重点: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空间方位识别、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衡木、圈圈、小球、音乐播放器等。
2. 学具:每人一个圈圈、一个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中的呼吸。
以“快乐森林”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基本运动技能,如:跳跃、翻滚、爬行等。
讲解空间方位识别,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基本运动技能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给予鼓励。
4. 感知觉发展与协调性练习(10分钟)学生在平衡木上行走,提高平衡性。
使用圈圈和小球进行协调性练习,如:抛接、滚动等。
5.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教师设计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6.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放松运动。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基本运动技能、感知觉发展、协调性与平衡性练习。
2. 教学目标:掌握运动技能、提高感知觉能力、培养团队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感统练习,记录练习过程和感受。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家长进行针对性的感统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3岁儿童感统训练方案

2—3岁儿童感统训练方案2-3岁是儿童感统训练的关键时期,感统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游戏来刺激儿童的感觉系统,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性、平衡感和空间意识等基本感觉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合2-3岁儿童的感统训练方案。
一、触觉刺激触觉是儿童感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触觉刺激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认知和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适合2-3岁儿童的触觉刺激活动:1. 按摩游戏:用柔软的毛巾或羽毛轻轻按摩儿童的手臂、腿部和背部,增加他们的触觉感受。
2. 感觉箱:准备一个盒子,内放有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棉花、砂纸、丝带等,让儿童伸手去触摸,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3. 水中游戏:在浴盆或水池中为儿童准备一些玩具,让他们用手触摸水的温度和质地,增加触觉刺激。
二、平衡训练平衡感是儿童感官系统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儿童的身体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协调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2-3岁儿童的平衡训练活动:1. 走钢丝:在地上铺一条细长的毛巾或绳子,引导儿童尝试在上面保持平衡行走,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加入转弯和跳跃动作。
2. 单脚站立:引导儿童尝试单脚站立,可以在旁边提供支撑,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增加平衡能力。
3. 踩气球:在地上放置几个气球,引导儿童用脚踩爆气球,增加平衡感和足部肌肉力量。
三、空间意识训练空间意识是儿童感官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能力,通过空间意识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己的身体空间。
以下是一些适合2-3岁儿童的空间意识训练活动:1. 空间迷宫:使用床单或家具搭建一个简单的迷宫,引导儿童在其中穿行,培养他们的空间意识和方向感。
2. 身体绘画:在室内或室外的墙壁上放置纸张,引导儿童用全身进行绘画,让他们感受身体在空间中的移动和控制。
3. 障碍挑战:在室内或室外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引导儿童跨越、穿过或绕过障碍物,增加他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
通过以上的触觉刺激、平衡训练和空间意识训练活动,可以帮助2-3岁儿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感官系统能力。
适合2岁小孩做的感统游戏教案

适合2岁小孩做的感统游戏教案教案标题:促进2岁幼儿感统发展的游戏活动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平衡和身体协调等方面。
2.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注意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身体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气球、彩色纸张、绳子、玩具动物、音乐等。
2. 活动场地:宽敞、安全的室内或室外空间。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互动,打招呼,引起他们的注意。
2. 展示一些感统游戏道具,如气球、彩色纸张等,让幼儿触摸、看、听,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活动一:气球传递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2-3人,站成一排。
2. 给每个小组一只气球,要求幼儿用手传递气球给队友,注意保持气球不掉落。
3. 增加难度:让幼儿在传递气球的同时跳跃、踮起脚尖或走直线等。
活动二:颜色寻找1. 在教室或活动场地的不同位置放置彩色纸张,每个纸张上写有一个颜色名称。
2. 请幼儿按照指令,找到对应颜色的纸张并站在上面。
3. 增加难度:增加颜色数量,或让幼儿在找到纸张后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蹲下、跳跃等。
活动三:音乐动物园1. 准备一些玩具动物,并播放欢快的音乐。
2. 要求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如像猫一样伸展、像鸟一样飞翔等。
3. 增加难度: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改变动作的速度或形式。
活动四:平衡练习1. 在地上画出一个直线,要求幼儿沿着直线走,保持平衡。
2. 引导幼儿尝试其他平衡动作,如单脚跳、贴墙站立等。
3. 增加难度:在直线上放置一些障碍物,让幼儿绕过或跨过。
总结活动:1. 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
2.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3. 结束活动,向幼儿道别。
教学延伸:1. 家庭活动: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感统游戏,如踢球、跳绳等。
2. 继续观察幼儿的感统发展,根据他们的需要调整和设计适合的游戏活动。
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受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月
跳抓被单
一、目标
1、训练向上跳的动作。
二、准备
1、被单1条。
2、做好预备活动。
三、玩法
1、教师示双脚并拢用力向上跳。
幼儿原地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两名教师拉起被单举过幼儿头顶,让幼儿站在被单下面向上跳抓被单。
教师同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根据幼儿情况,适时满满增加挑战难度,抬高被单。
拾捡积木
一、目标
1、观察积木颜色、形状的不同,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准备
1、积木若干,软垫
三、玩法
1、可创设一个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将积木散在软垫上。
3、教师口述或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要求拾捡对应的积木。
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
4、活动结束,幼儿和老师一起将所有的积木捡回放好。
攀爬云梯
一、目标
1、训练爬的技能,增强动作协调性。
二、准备
1、云梯,音乐
三、玩法
1、教师示爬的动作,要求手膝着地,幼儿排成一队,有序跟着教师爬行。
2、分成2~3组,进行比赛。
(播放音乐)
3、总结。
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白兔跳
一、目标
1、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初步掌握双脚跳的基本要领。
2、发展跳跃能力。
二、准备
1、检查地面整洁无障碍物。
2、带领幼儿做好预备活动。
三、玩法
1、创设简单的故事情境,教师和幼儿要像小白兔一样跳。
2、教师示白兔跳跃动作: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背后或竖在头上做兔耳朵,双脚弯曲45度,身体前倾。
依靠前脚掌起跳。
3、带领幼儿练习,个别指导动作不规的幼儿。
4、分组,一名教师带领幼儿在创设的情境下练习白兔跳。
另一名教师维持秩序。
5月
侧推大龙球
一、目标
1、练习侧走,增强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感。
二、准备
1、大龙球,平衡木
三、玩法
1、1名教师依次指导幼儿侧走在平衡木上,联系两次。
2、大龙球放在幼儿面前,鼓励幼儿侧身一边推球,一边走至平衡木尽头。
倒退行走
一、目标
1、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二、准备
1、地面贴有直线,无障碍物的教室
三、玩法
1、开始时要求幼儿随意的在地板上倒着走。
2、幼儿熟悉初步的要求后,教师依次扶持沿直线倒着走。
3、带领幼儿独立地沿直线倒走。
你追我跳
一、目标
1、能单脚跳或双脚跳。
2、能身体平衡的进行活动。
二、准备
1、在地上用自黏纸贴出一块能容纳所有幼儿活动的区域。
2、坐垫若干。
三、玩法
1、将坐垫放到活动区域,教师讲解活动规则。
2、由教师当鬼抓人,幼儿在活动围跳跃移动(单脚或双脚跳都可以)
3、告知幼儿可将坐垫当做庇护所,暂时停在坐垫上休息,闪躲教师的追逐。
4、提醒幼儿在指定围活动,擅自出场则需退出游戏。
合作过独木桥
一、目标
1、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
2、触觉和平衡能力。
二、准备
1、24公分宽的平衡台,气球
三、玩法
1、教师请两位幼儿上平衡台,背对背,中间夹气球,然后一位幼儿向前走,另一位向后退,小心不要让球掉下来,走完全程后,换另外两位幼儿。
2、每位幼儿至少向前走与向后退的活动一次后,即可结束活动。
3、教师要随时照顾幼儿安全。
6月
跳方格
一、目标
1、能身体保持平衡,双脚跳入方格。
二、准备
1、用彩色自黏纸在地上贴出格子图。
2、幼儿熟悉的卡片。
三、玩法
1、将卡片放入格子,每放一和幼儿一起复习一。
2、一名教师示,根据另一名教师给出的提示跳入对应的方格。
3、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跳方格,教师可给予相应的提示。
4、每位幼儿跳完所有的格子即可结束活动。
侧身传球
一、目标
1、锻炼身体的柔韧性。
二、准备
1、皮球
三、玩法
1、两位教师一前一后站立,示动作:双手抱球侧身向后传球。
2、幼儿两两一组练习,教师指导。
3、幼儿分成2~3队,进行比赛。
高处往下跳(30公分)
一、目标
1、平衡
二、准备
1、30公分的平衡台
三、玩法
1、教师示。
双脚并拢,屈膝,轻轻往下跳,脚尖着地。
2、教师指导幼儿依次练习。
走跑交替
一、目标
1、锻炼幼儿动作转换能力。
二、准备
1、宽阔无障碍的场地。
三、玩法
1、教师带领幼儿听指令走跑交替进行。
头顶纸盒跪爬过障碍
一、目标
1、锻炼头部力量,知道绕过障碍物完成活动。
二、准备
1、纸盒,数个填充玩具或较轻的物品,小椅子
三、玩法
1、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盒放入数个填充玩具或其他较轻的物品,使纸箱稍具重量,不易滚动。
2、以小椅子排列出S形的活动路线。
3、让幼儿一边用头顶住纸盒,一边以跪爬姿势绕过障碍,将纸盒推至教师指定的地点。
4、每位幼儿以上述步骤进行2~3次即可结束活动。
7月
彩虹隧道
一、目标
1、训练头、手、脚的协调,加强孩子前庭感觉的调节。
二、准备
1、彩虹隧道
三、玩法
1、让孩子头在前,脚在后,自己设法爬进隧道里面,通过隧道从另一面爬出来.提醒孩子注意自己手脚和身体的运用。
2、让孩子采用脚在先,头在后的方式倒着爬进去,通过隧道从另一端爬出来。
3、在隧道放置毛巾、积木、海棉垫等,让孩子以顺着或倒着的方式从一端爬进,另一端爬出,体会在不同触觉刺激下的身体活动。
4、在隧道放置很多东西,要求孩子爬进去将指定的东西拿出来。
对墙推接球
一、目标
1、锻炼手臂的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
二、准备
1、中型球若干
三、玩法
1、让幼儿双手抱着中型球,蹲在地上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
2、开始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逐渐拉大离墙的距离,并要求幼儿借助墙壁的反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
拉物走
一、目标
1、发展大运动、手臂力量,培养幼儿手、眼和腿的动作协调能力。
二、准备
1、幼儿能拉动的箱子、或装有东西的盒子、袋子等物品
三、玩法
1、请幼儿当搬运工,引导幼儿将物品拉到指定的地点。
2、幼儿搬运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和指导动作。
3、分成2~3组进行比赛。
单手投球
一、目标
1、尝试对准目标投球,提高目测力和手臂力量。
二、准备
1、海洋球若干,小篮筐2~3个
三、玩法
1、设定起投线,指导幼儿单手拿球,眼睛瞄准,利用手腕力量将球投到篮筐里。
2、练习1~2次后,改变篮筐和起投线距离增加难度。
8月
坐上大龙球
一、目标
1、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增强重力感的控制能力,建立和刺激前庭机能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孩子有较大的帮助。
二、准备
1、大龙球
三、玩法
1、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教师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球的稳定即可,鼓励幼儿用屁股力量作上下跃动。
2、孩子要作前后、左右摇晃时,教师可以用手握住孩子双手,以协助孩子保持身体的平衡。
跳起并接触悬挂着的物件
一、目标
1、腿部、膝盖运动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二、准备
1、在空中孩子跳跃时可及的地方悬挂一个玩具(气球或会弹跳的玩具)
三、玩法
1、悬挂物开始时挂得稍低一点,让孩子容易触到,鼓励孩子跳跃并伸手触摸该玩具。
2、幼儿掌握了这一技能后,把悬挂物稍微挂高,鼓励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弹跳起来
青蛙跳
一、目标
1、发展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二、准备
1、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
三、玩法
1、教师给孩子示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幼儿模仿。
2、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幼儿容易达标。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练习前滚翻
一、目标
1、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
二、准备
1、软垫
三、玩法
1、教师示动作,幼儿模仿。
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在翻滚时,人的重心前移,两腿蹬直离地,同时屈膝,低头、含胸、提臀,以头的后部在两手支点前着垫,依次经颈、背、腰、臀向前滚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