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必修第1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物质分类法及其应用
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1节

2.物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2)树状分类法
酸性氧化物:能与 碱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 酸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思考】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
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因为过氧化钠在与酸 反应后不只是有盐和水生成,还有氧气生成,所 以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3.其他分类法 ①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将化 电解质和 非电解质 合物分为 。 ②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将反应物分 为 氧化剂 和 还原剂 。 ③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 为溶液 、 胶体 和浊液。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
碱
酸性 氧化物
碱性 氧化物
水
酸碱性 氧化物酸性 氧 Nhomakorabea物水
酸
金属
盐
非金属单质
指 示 剂
碱
酸
盐
金属
碱性 氧化物
碱
负价
【思考】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不一定。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O2和O3,二者混合为混合物。
2.两种元素化合一定只生成一种化合物吗?
不一定。两种元素化合也可以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物质,如钠在与氧气反应时, 既可以生成氧化钠也可以生成过氧化钠。
【课堂探究】
二、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 混合物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 纯净物 ;由不同分子构 成的物质叫 混合物 。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课程目标】 1.能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能从多种 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列举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能从不同物 质中抽取核心元素。 3.通过研究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初步认识 研究物质通性的思路和方法。
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课件鲁科版必修1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 Fe2O3 中的铁元素。 [特别提醒] (1)很活泼的元素常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如钠 元素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
(2)不活泼的元素常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元素金。 (3)较活泼的元素常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氧元 素,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的氧气和化合态的水。
第 1 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 1 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课标要求] 1.知道元素是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
存在。 2.能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依据不同的
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的存在形态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 形态。
3.元素组成物质的类别与化合价的关系 (1)金属元素 组成物质种类:单质→氧化物→碱→盐。
在金属单质中,金属元素为 0 价;在氧化物、碱、盐中,金属元 素显 正 价。
(2)非金属元素 组成物质种类: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在氢化物中,非金属元素显 最低 价;在氧化物、酸、盐中,非金 属元素显 正 价。
答案:A
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
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解析:A 项,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非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C 项,碱性氧化物不一
注意:不成盐氧化物指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 的氧化物。
新教材鲁科版必修1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第1课时课件(52张)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元素的存在形态
(2)元素的化合价: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_0_,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0。
3.元素的化合价 如图所示是碳及其化合物“价-类”二维图,请填入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典例示范】 【典例】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 择的试剂有硫酸、二氧化碳、氯化钠、CaO、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碳。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②_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2.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分类
3.其他分类方法
4.研究一类物质的性质的流程
【自主探究】 (1)“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属于纯净物”的说法对吗?若不正确,请说明理 由。 提示:不正确。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 成。虽然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其由两种物质组成, 故属于混合物。
【自主探究】 (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但有些元素能同时形成多 种单质,如氧元素能形成氧气和臭氧。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还可能是由两种 或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2)(情境思考)金刚石是世界上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吗? 提示:是。金刚石和石墨是不一样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化学反应。
元素与物质的的分类+第1课时+参考教案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第一课时。
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安排了“元素与物质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学习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可以分类梳理一下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将这些化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系统化处理,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分类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
而在本章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化合物的分类,反应类型的分类等等,这种方法实际也要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
◆教学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学习对物质的分类,从微观上辨析物质的分类,体会微观粒子的变化对宏观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物质分类的基本模型,理解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探究,经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科学思想,体会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物质分类过程和分类应用的理解,体会掌握科学方法就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建立高效学习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建立分类的科学思想,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在图书馆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在网页上为什么我们能迅速挑出所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是因为书、信息都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分类且根据类别已经摆放好了。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投影】超市图片、一些碳元素的物质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分类是有依据的,我们也可以称为分类的标准。
【知识回顾】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2.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为固态、气态、液态三态。
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师用书鲁科版必修1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知道元素是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3.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重点教材整理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2.物质的组成3.元素的存在形态(1)(2)元素的化合价: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教材整理2 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物质⎩⎪⎪⎨⎪⎪⎧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2.根据物质具有的性质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其他分类方法[探究·升华][思考探究]现有下列物质:钠、镁、铜、氧化镁、氯化钠、五水硫酸铜、碳酸钙、氯气、氢气、氧气、硫酸。
问题思考:(1)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多少种? 【提示】 9。
(2)这些元素还能组成的物质有哪些?(至少举5例)。
【提示】 Na 2O 、Na 2O 2、CuO 、CO 2、HCl(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上述物质属于单质的有哪些?属于化合物的有哪些?【提示】 Na 、Mg 、Cu 、Cl 2、H 2、O 2;MgO 、NaCl 、CuSO 4·5H 2O 、CaCO 3、H 2SO 4 [认知升华]物质的分类[题组·冲关]题组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顺式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5种元素组成B.含有NH3分子C.Pt的化合价为+4价D.铂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解析】Pt(NH3)2Cl2是一种化合物,不存在NH3分子,其中Pt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 D2.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2章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 课件(46张)

③NaOH+HCl===NaCl+H2O;④Cl2+2NaOH===NaCl +NaClO+H2O;⑤同②;⑥同①或③。
答案: D
[归纳小结](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可按照如下 关系进行转化。
(2)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①金属的化学通性
碱式盐[如Cu2OH2CO3等]
盐酸根含 无氧 氧酸 酸盐 盐如 如NNaa2CSlO、4、MgACglN2等O3等
可溶性盐如KNO3、NH4Cl等
溶解性微溶性盐如CaSO4等
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
根据分类的角度不同,同一物质可以属于不同 的类别,如 NaHSO4 可属于:纯净物、钠盐、硫酸盐、酸式盐、 含氧酸盐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 _游__离__态___: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 _化__合__态___: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_金__属__元素只有零价和正 化合价,__非__金__属___元素有零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__0___。
解析: (1)A组物质中,CO2为酸性氧化物,其余的都是 碱性氧化物;B组物质中,Cu为金属单质,其余的都是非金属
单质;C组物质中,O2为非金属单质(气态),其余的都是金属 单质(固态);D组物质中,H2O为氧化物,其余的都是酸类物 质。
(2)这四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O2+H2O+O2 ===Cu2(OH)2CO3,由多种物质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 应。
(1)无氧酸与钠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与无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盐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性氧化物与可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氧酸与不溶性碱: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新教材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二章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一节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酸的通性(5个)
①与酸碱指示剂: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遇无色酚酞试液变 无 色;
②酸和金属反应 例如:Fe+2HCl=FeCl2+H2↑ ③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例如:Na2O+2HCl=2NaCl+H2O
Fe2O3+6HCl=2FeCl3+3H2O ④酸与碱反应 例如: HCl+NaOH=NaCl+H2O ⑤酸与盐反应例如:CaCO3+2HCl=CaCl2+CO2↑+H2O
Fe+2HCl=FeCl2+H2↑ ③金属单质 + 盐 == 新盐 + 新金属 例如:
Fe+CuSO4=FeSO4+2 +4Na ==2Na2O;2Na+O2=Na2O2
②与非金属单质反应:例如:H2+Cl2
点燃
==2HCl
③与碱反应 例如: Cl2+2NaOH=NaCl+NaClO+H2O
AgNO3+HCl=AgCl↓+HNO3
碱的通性(4个)
①与酸碱指示剂:遇紫色石蕊试液变 蓝 色;遇无色酚酞试 液变 红色;
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例如:CO2+2NaOH=Na2CO3 +H2O ③与酸反应 例如: 2NaOH+H2SO4=Na2SO4+2H2O ④与盐反应例如:CuSO4+2NaOH=Cu(OH)2↓ +Na2SO4
如: CO2+H2O=H2CO3
SO2+H2O=H2SO3
Cl2O7+H2O=HClO4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

(3)Fe3O4的化学式也可以写成FeO·Fe2O3,所以Fe3O4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或FeO·Fe2O3+8HCl==2FeCl3+FeCl2+4H2O。
探究2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 问题探究
(1)在物质的分类中,镁属于哪类物质? 提示 镁属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单质。 (2)在上图表示的一组实验中,镁与哪些物质的反应有明显现象? 提示 镁与稀盐酸反应会有气泡产生,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在镁片表面析 出红色的金属。 (3)通过这组实验总结这类金属的通性。 提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氢 气,能将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方法点拨根据物质类别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 首先判断陌生物质的物质类别,根据该类别物质的一般性质及相关反应规 律预测陌生物质可能会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然后选择可能与该物 质反应的各类物质的代表物,推断可能发生的具体反应和反应产物。
变式训练2 (2021广东中山一中第二次统考)在如下一系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没有涉 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其他分类方法
【微思考2】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说明理由。 提示 不是。Na2O2与酸反应时,不仅生成盐和水,同时生成氧气,不符合碱性 氧化物的定义。
【微思考3】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吗?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吗? 提示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都是金属氧化物。 【微思考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 属氧化物吗? 提示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都不是酸性氧化物;酸 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碱性氧化物 定义: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性质: a.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Na2O + 2HCl ==== 2NaCl + H2O b.少数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Na2O + H2O ==== 2NaOH c.能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化合成盐。
Na2O + CO2 ==== Na2CO3
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 物。 Mn2O7 是酸性氧化物。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物质分类法及其应用
工 业 用 石 墨 棒
三氧化二铁
研讨交流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总共已达三千多万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样庞大的物质体系是由什么组成的?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2.从元素的角度说说下列物质的组成:
镁、铜、氢气、氧气、臭氧、金刚石、石墨、氧化镁、水、氯化钠、
碳酸钙。
关于元素和物质的关系,由上述研讨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2)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或多种单 质;不同的元素之间可以组成化合物。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HCl
H2SO4
H2CO3
HNO3
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
HClO CH3COOH 含氧酸、无氧酸
根据电离出几个H+: 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2)碱 观察化学式,并记住下列碱的溶解性:
NH3·H2O KOH NaOH Ba(OH)2 Ca(OH)2 Mg(OH)2 Fe(OH)3 Cu(OH)2
△ Mg(OH)2 ==== MgO + H2O ①难溶于水的一般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 ②能溶于水的,可用其相应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 CaO + H2O ===Ca(OH)2 Na2O + H2O === 2NaOH
(3)盐 观察下列盐的组成元素,了解盐的分类: NaCl Na2SO4 Na2CO3 KNO3 NH4Cl
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 含氧酸盐、无氧酸盐
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 不一定。例如:铵盐
观察下列盐的组成元素 ,了解盐的分类: NaCl Na2SO4 Na2CO3 KNO3 NH4Cl
正盐
下列化合物属于盐吗? 都是盐
二、物质的分类与物质性质
1.分类依据
根据物质含元素的种类
金属
根据物质的组成 物 质
质单
纯
非金属
净 物
根据组成特点和性质
化合物
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
混合物
溶液 浊液 胶体
酸 碱 盐 氧化物
另外,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 和非电解质。
(1)酸 观察下列酸的元素组成,了解酸的分类:
游离态 ——单质中的元素
化合态 ——化合物中的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能呈现不同价态:
性质
价态
4.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一种元素、纯净物
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 — 单质 O2、Fe
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 — 化合物 NaCl、CO2
两种元素不一定只形成一种化合物 CO、CO2 Na2O2、Na2O; FeCl2、FeCl3
NaHSO4
Cu2(OH)2CO3 CuSO4·5H2O
酸式盐
碱式盐
让我好好想想?
(4)氧化物
只含2种元素
观察下列氧化物的组成元素,了解分类:
SO2 CO CO2 Na2O Na2O2 CuO
氧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是:金属氧化物 氧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非金属氧化物 根据性质还能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3.碳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形成哪几种氧化物?
4.指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价态:
CO CO2 H2CO3 Na2CO3 CaCO3 5.有没有NaCO3、AlCO3?
NaHCO3 Al2(CO3)3
结论:(3)同样的几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元素之间按一 定的规律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跟踪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根据元素组成分
SO2 、CO2 Na2O、CuO
①酸性氧化物
定义: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性质:
a.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b.多数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CO2 + H2O ==== H2CO3 c.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CO、NO 、 H2O不是酸性氧化物 个别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Mn2O7是酸性氧化物
6.各种各样的物质由各种各样的元素组成,元素以组成物质的具 体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你认为元素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式?
结论:(4)元素的存在形式: 游离态:元素自身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状态。 化合态:元素与其他的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状态。
归纳总结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宏观认识)物质由元素组成。
2.元素的两种存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