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变速机构的设计
滚筒采煤机总体方案设计及截割部摇臂箱的设计开题报告

滚筒式采煤机工作机构为截煤滚筒,是采煤机的特有部件。采煤机的主要工作也是由采煤机的截煤滚筒来完成的。采煤机螺旋滚筒是鼓型滚筒上安装扁齿或镐齿。扁齿和镐齿为截煤机截煤时的主要工作部位,其切割机理人们早有研究。截煤滚筒的截煤能力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截齿的材料,强度,表面硬度,结构尺寸,齿尖硬质合金的形状尺寸,工作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和被截割煤岩的物理机械性质等。因此要想提高截煤的能力,必须要提高两种截齿的各种参数和材料,因此采煤机工作机构的设计显得有为重要了。煤层的物理机械性质对采煤机截割部摇臂箱的传动影响也尤其重要。它能直接影响采煤机的采煤能力。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滚筒采煤机总体方案设计及截割部摇臂箱的设计
指导教师
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采煤机械直接用于煤炭的开采,是煤炭生产中的机械设备。按煤层赋存条件,煤环境,采煤的方法与采煤机不同。对煤炭的开采可以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本次设计所涉及到的采煤机工作机构的设计为地下采煤机工作部位的传动机构。
[3] 采煤机破煤理论苏保晋.Е.З(等)主编
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液压调高系统设计

25 液压与气动
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液压调高系统设计
周晓谋,张岩军,王忠宾
Design of Adaptive Height Adjustment Hydraulic System for Shearer Drum
往往是不一样的, 利用煤层与岩石层硬度的不同, 在采 煤机截割头安装压力传感器, 当采煤机截割头碰触到 煤岩分界层时, 安装在采煤机截割头的压力传感器就 会将截割头压力和应变的变化情况反馈给控制系统 。 通过控制系统将采集到的压力变化信号与内部数据库 数据进行对比, 就能很好的识别出煤层厚度。 采煤机
参考文献: [ 1] 于励民. 煤 矿 机 械 液 压 传 动[M] . 北 京: 煤 炭 工 业 出 版 2008. 社, [ 2] 张修荣. 采煤机滚筒自适应液压调高系统研究究[ D] .陕 2009. 西: 西安科技大学, [ 3] 刘士阁, J] .煤 刘文东, 张锋. 采煤机液压调高系统改进[ 2011 , ( 6 ) : 184 - 185. 矿机械,
2012 年第 3 期 26 液压与气动
过多, 采煤机截割部容易触碰到顶板和底板, 造成冲 , , 。 击 长期如此 对采煤机的危害极大 为解决上述问 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调高控制系统成为当下热 题, 点研究问题。下面对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液压调高 系统做一下简要分析与研究。 1 采煤机截割滚筒液压调高系统基本原理 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调高主要是通过调高油缸来实 现的, 典型的调高系统原理图如下图 1 所示。
ZHOU Xiaomou,ZHANG Yanjun,WANG Zhongbin
( 中国矿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采煤机截割滚筒的自适应调高对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和高效化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 该文提出了一种采煤机截割滚筒自适应液压调高系统的实现方法 , 该方法能够解决采煤机摇臂在正常工作 摘 中根据煤层厚度的变化进行自动调高的问题 。 关键词: 采煤机; 滚筒; 液压系统; 自适应调高; 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 TH137 0 引言 文献标识码: B 4858 ( 2012 ) 03002502 文章编号: 1000环境, 加之工作面粉尘大, 噪声大,单靠人眼很难判断 底板的准确位置, 采煤机切割过 煤层的厚度和顶板、 少, 煤层不能充分开采, 造成对资源的极度浪费,切割
采煤机截割部及其主要传动主件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国内情况 (1)1.2国外情况 (2)1.3发展趋势 (3)1.4采煤机的分类 (4)1.5采煤机的特点 (6)第二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7)2.1MG650/1620-WD型采煤机简介 (7)2.2使用环境 (7)2.3 主要特点 (8)2.4摇臂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 (8)2.5截割部电动机的选择 (8)2.6传动方案的确定 (9)2.6.1 传动比的确定 (9)2.6.2传动比的分配 (9)第三章传动系统的设计 (11)3.1各级传动转速、功率、转矩的确定 (11)3.2齿轮设计及强度校核 (12)3.2.1齿轮1和齿轮3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12)3.2.2齿轮4和齿轮5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17)3.2.3齿轮6和齿轮9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20)3.3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23)3.3.1确定Ⅲ轴 (23)3.3.2确定IV轴 (27)3.4轴承的寿命校核 (29)3.4.1对截二轴的轴承24028C进行寿命计算 (30)3.4.2对截三轴的轴承24028C进行寿命计算 (30)3.5截割部行星机构的设计计算 (31)3.5.1齿轮材料热处理工艺及制造工艺的选定 (31)3.5.2确定各主要参数 (32)3.5.3几何尺寸计算 (35)3.5.4啮合要素验算 (37)3.5.5齿轮强度验算 (39)第四章采煤机的使用与维护 (54)4.1采煤机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与处理 (54)4.2大功率采煤机截割部温升过高现象及解决方法 (55)4.3采煤机轴承的维护及漏油的防治 (56)4.4煤矿机械传动齿轮失效的改进途径 (58)4.5硬齿面齿轮的疲劳失效及对策 (62)第一章绪论1.1 国内情况(1)购进与仿制世界上第一台采煤机是苏联于1932年生产并在斯巴顿煤矿开始使用的。
我国于1952年购进并使用斯巴顿采煤机(当时称采煤康拜因)。
与此同时,鸡西煤矿机械厂开始进行仿制工作,于1954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深截式采煤机,即斯巴顿-1型采煤康拜因。
机械毕业设计51课程设计_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题目: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设计一,设计题目掘进机试验平台二,设计要求1.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寿命长2.使其耐用并且省时省力容易装修3.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安全可靠的特点,性能卓越三、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四、进度安排三周的课程设计,前三天,选定根据资料选题目,一周确定整体思路、准备材料,一周落实计划着手设计,整理设计内容,交给老师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我国薄煤层资源丰富,可采储量约占总可采储量的19%,而且分布广、煤质好。
薄煤层采煤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生产条件艰难,长期存在推进速度慢,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突出问题。
特别是有些矿井厚、薄煤层并存,薄煤层作为解放层开采,由于薄煤层开采速度缓慢,使下部厚煤层资源长期得不到开采,影响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接替,甚至被迫丢失一部分薄煤层资源。
研制适合的薄煤层采煤机,以适应不同的煤层结构,提高薄煤层采煤的工作效率是当务之急。
虽然薄煤层采煤机的型号、规格有许多,但它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大同小异,合理选择薄煤层采煤机的截割部的参数,可以改善其工作性能和减少采煤比能耗。
选择这个题目就是要进一步熟悉薄煤层采煤机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对其进行更好的改进,并对它的截割部减速器进行细致分析设计,使其耐用并且省时省力容易装修,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对于现在使用较为广泛的薄煤层采煤机的减速器中存在的锥齿轮,影响电动机的安放和使用寿命,针对此处进行改进。
关键词:薄煤层采煤机;截割机构;减速器。
AbstractThin seam in China is rich in resources, recoverable reserves total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19 percent, and widely distributed, coal good. Thin seam coal mining mechanization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but because of thin seam coal face difficult production conditions, promote the long-standing slow, low efficiency, poor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economic benefits. Especially some of mine thick, thin seam coexist as a liberation layer thin seam mining, as a result of the slow pace of thin coal seam, so that the lower part of thick coal seam is not a long-term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affecting the normal coal face to succeed, and even forced the loss of part of a thin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suitable thin seam shearer in order to adapt to different seam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thin seam coal mining efficiency is a priority.Although the thin coal seam shearer models, specifications there are many, but it i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he more or less the sam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in coal seam shearer cutting unit parameters, can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and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than coal. Choose this subject is to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the thin coal seam shearer parts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 its better to improve, and its cutting unit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reducer design, make it durable and easy to save time and manpower on decoration, their work can have a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For now the more extensive use of thin coal seam shearer reducer existing bevel gears, the impact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service life of electric motors for improved here.Key words: thin coal seam shearer; cutting institutions; reducer.目录1引言 (6)2薄煤层采煤机主要技术参术 (7)2.1截深 (7)2.2 采高 (8)2.3牵引速度 (8)2.4牵引力 (9)2.5截割速度 (10)2.6装机功率 (10)3截割部减速器的具体设计说明 (11)3.1电动机的选择 (11)3.2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2)3.3 齿轮部分设计 (13)3.4轴的设计 (18)4技术特点 (24)5 结论 (25)1.引言1.1 国内外采煤机械的发展及其现状采煤机设计模型及手段可以反应现代化采掘机械的技术水平;装机总功率2000kW、牵引速度达30m/mim、生产能力2000t/h、截割高度6.0m、滚筒寿命大于500万吨;具有建立在微机基础上的智能化监测、监控和保护系统技术;实现交互式人机对话、远程控制,具有工况监测及运行状态显示、数据采集、储存及传输、故障诊断及预警、自动控制、自动调高等多种功能技术;实现液压支架、输送机的信号交流和联动控制等功能及整个工作面自动化技术,井下、地面两级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系统机电一体化技。
180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1 引言煤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储量。
采煤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一 项非常危险的事情。
在以前国内有很多小型煤窑,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大部分 都是靠人工进行挖煤、运输煤。
因此经常出现各种事故,而且大量浪费了资源。
大 型的采煤机械的出现使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
采煤机作为采煤的主要工具是实现煤 矿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设备之一。
机械化采煤可以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安全 性,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低消耗的目的。
它对提高煤的采掘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国内外采煤机的设计、改进一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最早的滚筒采煤机出现在英国,它是把截煤机的减速箱部分改成允许安装一根 横轴和截割滚筒。
由于其水平轴截割滚筒的设计优于截煤机,因此其改进型比刨煤 机更适宜英国开采条件,但在 20 世纪 50 年代这种采煤机并非是唯一应用的采煤设 备。
另外有一种有竞争的采煤机是钻削式采煤机。
这种采煤机配有一个按螺钻原理 设计的主截割部,其应用范围主要局限与薄煤层。
滚筒采煤机经过多次改进设计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最早设计的滚筒采煤机仅能 单向采煤,输送机和液压支架在向前推移之前,留在轨道上采出的煤在回空段被装 载。
后来又研发了双向采煤的滚筒采煤机。
然而由于这种采煤机受到调向的限制, 加之固定滚筒缺乏自由性,因此摇臂滚筒采煤机应运而生。
20世纪60年代末,久益公司生产出10CM、11CM 系列的连续采煤机,它是现代这 种机型的雏形。
到70年代末,在11CM型基础上又生产出12CM系列连续采煤机。
经过 对12CM系列连续采煤机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生产出适用于开采中硬煤层的12CM12—10B、12CM18—10D和B型机,以及适用于特别坚硬煤层的12HM31C型和B型机 (神东常用12CM12—10B、12CM18—10D)。
80年代后期至今连续采煤机在采煤业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采煤机的减速机械结构和运动传递结构

采煤机的减速机械结构和运动传递结构作为机械化设备出现的最主要的意义,运动的传递与功的转化是为机械的意义,公元前,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建立了杰里科城,城市首次出现了,最早的机械—车轮或许是此时诞生的。
车轮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正是由于车轮的产生,才令车成为人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到近代瓦特的蒸汽机让机械化展现在人类眼前。
机械的发展就像人类文明的进步历史,每一次巨大的进步都是由于人类对于机械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因此,研究采煤机机械的减速机械结构和运动传递结构,可以帮助采煤机更好地进行结构的完善,提高工作效率。
2 采煤机机械的减速机械结构行星减速机构是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降低输入转速的目的,具有结构紧、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及输出扭矩大等优点。
这些优点恰好迎合了采煤机井下有限、恶劣的工作条件,因此行星减速机构在采煤机械中被大量使用。
由于采煤机井下工作环境较为复杂,采煤机截割部行星机构承受着较大的冲击和振动作用,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行星减速机构极易发生损坏,造成采煤机无法进行截割作业。
其基本传动结构分为四个部分: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合于行星架)、内齿轮环、电机经过多级直齿轮传动,齿轮九经由1/ 5内花键和行星减速器的太阳轮的一端相联接,进而为行星减速器输入转矩;在行星减速器中太阳轮的转动,既能够使行星轮环绕本身的轴线自转,同时能够通过行星轴带动行星架沿着行星架中心轴线转动,通过行星架输出端的外渐开线花键和方头的联接,能够将输出转矩传递到滚筒。
该行星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由一个太阳轮、四个行星轮、一个行星架、一个内齿轮构成。
行星减速器作为截割部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损坏将会影响采煤机的正常工作。
采煤机过岩石断层时,验证行星减速器的关键部件能否正常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行星架的三维模型,其次对关键零部件做受力分析,在本章需要计算出行星轴作用在行星架左右侧板上的载荷以及太轮、行星轮、内齿圈的切向力、径向力、法向力。
采煤机新型传动系统设计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parts of the new shearer transmission system meet the theoretical checking
பைடு நூலகம்
conditions and the equivalent force, contact stress and bending stress of the bevel gear i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less
Keywords: shearer; cutting part; bevel gear; structural statics analysis
0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崛起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
步,为煤炭的开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煤炭开 采设备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在尽可能安全、低耗能、减 少污染的前提下,提高煤炭开采设备的开采效率是我国 科研人员对于采煤机械设计研究不变的主题。煤炭的开 采过程较为复杂,采煤机作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组 成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煤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 旋转结构进行破煤作业,然后将煤炭装入运输设备上[2]。 而采煤机截割部电动机的动力有效利用率是评判一个采 煤机工作效率优劣的重要指标。
Design of a New Drive System for Shearer
1
2
LIN Jiaxu , LI Baoliang
(1.Harbin Metro Group Co., Ltd.,Harbin 150000, China; 2.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00, China)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方案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900/2215型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结构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机设09-2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900/2215型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结构设计来源工程实际1、研究目的和意义煤炭开采已经不仅仅是投入与采出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对于煤炭的开采要求越来越高,对煤炭的开采既要充分又要高效,能够适应不同的开采条件,既有薄煤层,又有厚煤层。
尤其是对于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应用更是提出了挑战与创新,因此,这次毕业设计的大功率 900/2215型采煤机是适应我国煤炭开采发展趋势而设定的。
2、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献综述)采煤机国内发展情况:我国与1963 年设计出的MLQ- 64 型单滚筒采煤机,这是我国第一台以螺旋滚筒为工作机构,集破煤、装煤为一体的采煤机。
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至90 年代中期的近10年的间,我国采煤机设计、开发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2005 年初步掌握了大功率大采高采煤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2001 年大倾角电牵引采煤机和2002 年短壁电牵引采煤机标志着我国采煤机总体设计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09 年研制出世界最大功率2500KW电牵引采煤机,2011 年11 月研制出世界上最大功率3000kw电牵引采煤机[3]。
随着科技的进步,开发高产高效矿井综合配套设备已成为我国煤炭科技发展的主流:大功率,大截深电牵引采煤机被广泛的开发和使用,一些世界前沿的先进技术也被用到了采煤机的开发应用中,如变频调速技术,远程监控,无线遥控等等,为更好的服务我国煤矿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开发出集电子,微电子,信息管理及计算机智能技术一体化的的大功率采煤机,在自诊断检测、记忆截割和多参数远程监控等方面的技术日益成熟。
如德国Eickhoff 公司的EDW 系列、SL 系列,美国JOY 公司的LS 系列等[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通过 Vra Twr 等, i l e软件镜像到磁盘阵列 t o u 上, 安装了V D点播系统, O 读者可通过网络资源 来欣赏影片, 受到读者的好评。 总之, 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 窗口, 它标志着图书馆的 现代化建设上升到了一 个新水平。 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与使用, 将对提高 学校教学、 科研水平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起到积
津图学刊,00 3 . 20 ( )
中图分类号:D 1 + 文献标识码: T 4 .1 26 B 文章编号:61一91 (05 0 17 86 0) 01一0 2 4一03 2
Ds o h a mt s t s e hn n m c n m f h r ' n t t s i n sm' se ta乡 g e ai o t s aes eg f n o y e i e p d h s h e r e
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1 朱丽娜. 基于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服务【] 图书 J. 馆理论与实践,00 5 . 20 () [〕 2 吴翠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几个关键 问题【] 图书馆论坛,02 2 . J. 20 () [〕 3 阮延生. 多功能电 子阅览室的建立及其信息服务【] J.
们明确情报的价值, 培养学生独立利用计算机获 取网上信息和文献资料的能力。 并利用电子阅览 室安排上机实习,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增加了 课程的趣味性, 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 5 读者培训。 电子阅览室不仅为读者提供 信息服务, 而且也承担着普及计算机知识、 辅助 读者文献检索的任务, 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要对 读者开展培训。 我馆电子阅览室定期为读者开展 培训工作,并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更换培训课
作者简介: 张东升(99 )男, 1 - , 河北承德人, 7 现在中 国 矿业大学攻读硕士学 曾 位, 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3 1
露天采矿技术
20 年 05
第 4期
矩轴。
当需要滚筒高速切割时, 系统只需通过拨叉 4 将滑移齿轮 5 拨到与内齿圈3 啮合的位置。 由 于内齿圈3 和双联齿轮 2 用螺栓固结在一起, 轴 8 的旋转运动带动滑移齿轮 5 旋转, 又带动以 5 螺栓固联在一起的内齿圈 3 和双联齿轮 2 一起 转动, 再通过双联齿轮 2中的小齿轮和齿轮 7 的 啮合, 将旋转运动输出给细长扭矩轴。
成熟, 是一种可行方案。
()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服务。 电子阅览室向 读 者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借阅, 如多媒体英 语教学光盘、 计算机学习软件、 多媒体课件等光 盘, 并在工作站上安装了相应的软件, 开展多媒 体辅助教学服务。 读者可以借阅各种多媒体教学 光盘, 并可在工作站上进行实习, 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 更有利于读者的学习。 () 4 文献检索课实习。 文献检索课在我校已 被列为选修课, 由我馆具有教学经验的副研究馆 员任教师。 系统讲授情报检索的基本理论, 检索
ctn u i ut g t i 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sat o mn r s sh ran sed t r s t s a r t cag. t bt c; ay o ,e tg e o h a o h h r i o ne u i r Fr e nt o i p a t f m f ee s h B t e e c n r le mci i t u s ct g t h ppr oue a d sf a o e i v eh e h s a ui ui n az i t a n n u l t n. e e ir c e n T a n d s i o ht t k f n i p cp bs o t tdi a t sii s t o t ct g iad tnmso o o r et e n r i nl mso ye f ui u t t r sii f a d h a t e o a n sn m h s e t n n h a sn n e
M A G n-hn, Cagl g N D gs g D hn- n o e U o
(h a i rt Mn g Tcnl y uhu 08 Ci X zo 2 10, n) Ci U v s o in ad ho g, n n e i f i n e o y 2 ha
( 上接第 3 页) 0
这种变速机构类似于普遍使用的双速多用 绞车变速机构, 势必使得摇臂宽度增加。 但是只 要齿轮的材料选用得当, 加工工艺满足要求的情 况下, 摇臂的尺寸不会增加太大。 此变速机构结 合了行星轮减速器和变速绞车减速器的优点, 实 现了预定的变速要求, 便于操作, 结构合理, 技术
工况而变化的。 而且, 滚筒的转速还要与牵引速 度相匹配。 因此, 设计可以变速的摇臂截割部传
动系统以提高摇臂的工作范围是有实际意义的。
2 传动系统原理图
1电机 2太阳轮 、 、 3行星轮 、 4行星架 、 图 1 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图
由图 1 可以看出,此系统不能实现变速, 除
语言、 检索策略和各种光盘数据库的使用, 使他
题。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 网络知识、 光 盘文献数据库检索等。 并即时为读者解决疑难问 题,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读者对利用信息资源上 的畏难情绪和困惑。
() 6 视听服务。 为了提高读者的视听水平,
丰富读者的文艺活动, 我们精选了一批英语原声 影片,如 《 魂断蓝桥》 《 、 出水芙蓉》 《 、 乱世佳
te n h h w c. i
K y rss a r ui uitn tn t ; p cp e w d; r ; n n ; si s e sf r et o h e ct g tr i y m ht e t a o s i o
1 引 言
滚筒采煤机的摇臂是截煤的执行机构。 众所周 知, 采煤机工作条件恶劣, 受到的载荷是冲击载 荷, 而且是随机的. 当截割过程中遇到不连续、 不 规则的不同性质的煤岩时将导致滚筒发生振动。 因此, 实际采煤过程中, 滚筒的转速有时是根据
1输入直齿轮 2双联齿轮 3 内齿圈 4拨叉 , 、 、 、 5滑移齿轮 6双联齿轮 7输出齿轮 8轴 、 、 、 、
这样通过改变拨叉的2 种位置, 便可以得到 2 种滚筒输出速度。
4 结 论
图2 改进后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图
3 变速原理
当需要滚筒低速切割时, 系统中各齿轮位于 图2 所示位置。 齿轮 1 旋转带动轴 8 旋转, 由于 双联齿轮 2 内部装轴承,所以这时轴 8 和齿轮 2 的转动相互独立, 8 轴 的转动带动滑移齿轮 5 转 动, 5 齿轮 又通过与其啮合的双联齿轮 6 将运动 传递给双联齿轮 2 ,最后由齿轮 7 输出给细长扭
非在电机的控制部分增设变速电路。 为此, 我们
传统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见图 1 ,
收稿 日 20-5 1 期:050-3
在此传动系统的基础上对齿轮传动部分进行了
改进。 改进后的截割部齿轮摇臂传动系统见图2 ,
此机构的改进点在齿轮 1 所在的轴 8 上安 装了234567 ,,,,, 等零部件, 通过拨叉4的拨动 实现 2 种速度的切换。
露天采矿技术
20 年 05
第4 期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变速机构的设计
张东 升,杜长龙
( 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10 ) 中国 208
摘 要: 由于各种原因, 采煤机滚筒截煤速度不能一成不变, 但常用截刻部传动系 统都不能够通 过机构实现变速, 本文在原有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和绞车变速器等机构的 基础上提出 一种用 机构实现滚筒变速的传动方案. 关键词: 采煤机; 截割部; 传动系统; 变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