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食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重金属是食品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
本文将就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展开讨论。
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1.铅:铅的存在会大大降低人体免疫力,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2.镉:食品中的镉主要来自污染的地区,含量较高的食品包括牡蛎、贝类以及五样粮食。
3.汞:汞的摄入会引发儿童神经系统的损伤,同时对成年人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4.铬:污染的土壤和水源中含有大量的铬,如果长期摄入铬,容易导致肠胃疾病和肝脏癌症。
二、重金属污染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1.原子荧光法:原子荧光法有着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快速检测等优点,能够检测食品中的铁、钙、镁、锌、铜等重金属元素。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一般用于食品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检测。
3.感光电导法:感光电导法可以检测食品中许多元素,特别是钙、镁、铁等较为常见的元素,同时该技术能够追踪重金属元素的渗透情况。
总的来说,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在现代社会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国家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加大了在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尽可能减少重金属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除了上文提到的检测技术,还有一些新型的重金属检测技术也受到了关注。
比如纳米材料检测技术,其优点是对检测的样本量要求较小,因此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的食品检测。
同时,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使检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纳米材料还能够提高检测速度,并且可以制备成多种形式进行检测,包括溶胶、胶体、薄膜等。
另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技术也正在被研究,如利用人们泛滥的手机APP检测重金属污染。
比如,一款名为"智慧指甲"的手机APP拥有一款能够检测重金属元素的传感器,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对食品进行检测。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检测可以减少人工干预的影响,不存在其他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利用电化学方法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利用电化学方法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电化学方法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概述: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为了保障公众健康,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成为重要任务。
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快速、灵敏且可靠的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析。
介绍: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是一种基于电化学过程的定量分析技术。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在电化学电极表面引入重金属离子,然后测量电流、电压或电荷变化来推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常用电化学方法:1. 电化学沉积/溶解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在电极上沉积或溶解重金属离子,并测量电极上的电流或电荷变化,计算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常用的方法包括阳极溶出伏安法和阳极沉积伏安法。
2. 方波伏安法:这种方法是在电极上施加方波电位,通过测量电流峰值与重金属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样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广泛的适用性。
3. 循环伏安法:该方法通过在电极上施加周期性变化的电位,测量电流与电位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该方法可以提供更多有关电极过程的信息。
4. 安培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电极上的电流变化,推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
安培法通常用于生物传感器中,结合生物材料与电化学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优势:电化学方法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中具有以下优势:1. 灵敏度高:电化学方法对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污染物。
2. 实时检测:电化学方法可以实时监测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提供即时结果,从而帮助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3. 简化样品前处理:相比其他分析方法,电化学方法对于样品制备的要求较低,可以减少样品前处理的复杂性。
4. 便携性:电化学仪器可以小型化,便于携带和现场使用,使得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更加便捷。
应用领域:电化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水产品检测:电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鱼类、贝类等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帮助保障水产品的安全。
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的相关思考

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的相关思考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食品安全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
重金属的长期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诸多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进行相关思考和探讨。
一、常用的食品中重金属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食品中重金属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领域。
二、存在的问题1. 检测成本较高目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因此检测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应用。
2. 检测时间较长部分重金属检测方法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特别是在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
3. 可视化检测手段不足当前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大多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缺乏实用的便携式和可视化检测手段。
1. 研发低成本、快速检测方法未来食品中重金属测定方法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开发低成本、快速检测的方法。
通过引入新的检测技术,如纳米技术、光学传感技术等,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2. 探索便携式检测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该加大对便携式检测设备的研发力度,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检测,如生产线上、食品市场、餐饮场所等,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应该是发展可视化检测手段,通过智能手机APP等设备,使普通消费者也能够进行快速的重金属检测,从而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四、结语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的发展是一个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课题,重金属的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对于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不断完善已有的检测方法,从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也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食品安全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

食品安全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分析食品安全影响公众健康和人们的切身利益,而食品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前提[1]。
重金属是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有害重金属包括铅、镉、铬、砷、汞等。
由于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却能在食物链中富集,使人体慢性中毒,所以世界各国都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作出严格限定,因而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对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鉴此,本文对食品安全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1 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1.1 常规检测方法食品中重金属的常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液相色谱法(LC)等[2]。
AAS是基于不同元素共振吸收线的光谱特性实现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其中又分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该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针对性强、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UV-Vis利用重金属与显色剂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的原理进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测定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
ICP-MS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与质谱法联用进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检测限低、检测元素种类多等优点。
AFS是利用元素吸收辐射能量后能发出特征波长的荧光特性进行检测,具有可同时检测多个元素、干扰孝谱线分析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
LC是利用痕量金属离子与有机试剂发生络合反应,通过色谱柱分离进行测定,该法又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经典液相色谱法(LC),HPLC有同时检测多个元素、分析灵敏度高、高效等优点。
1.2 快速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是相对常规检测方法仪器笨重、昂贵、检测时间长的不足,开发的携带方便、检测快速、使用灵活的检测技术,这些检测技术有试剂比色检测法、重金属快速检测试纸法、电化学快速检测法、酶抑制快速检测法等。
试剂比色检测法是利用重金属与不同显色剂发生特定反应,通过固定波长分光光度计测定,但此法需样品消解或浸提萃取才能检测。
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与控制方法研究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其中之一的焦点便是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
重金属污染是指某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
它们可以通过环境污染、农药使用等渠道进入食品链,长期摄入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神经系统损伤、肾脏受损和癌症等。
因此,研究和发展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和控制方法至关重要。
在食品中检测重金属残留的方法中,使用无机化学分析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如酸溶解、干燥和磷酸盐溶解等,然后使用各种仪器分析仪器进行定量测定。
这些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火花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定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并计算出其残留量。
然而,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昂贵的仪器和复杂的样品处理步骤,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
近年来,生物传感技术的发展为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生物分子与目标重金属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信号,从而实现重金属残留的定量分析。
一个例子是利用DNAzyme技术对食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
DNAzyme是一种DNA催化剂,它可以选择性地与特定的金属离子结合,并产生荧光或颜色变化。
通过观察荧光的强度或颜色的变化,可以确定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与无机化学分析相比,生物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检测方法,控制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方法也需要考虑。
目前,控制重金属残留主要依靠法规和标准限制。
各国都制定了食品中重金属残留限量的法规和标准,例如欧盟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和中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这些限制规定了各种食品中允许的重金属最大含量,并通过监督和抽检等手段确保其执行。
此外,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的改进也可以降低食品中重金属残留的风险。
例如,合理使用农药和肥料可以减少重金属的积累,在养殖中使用无重金属的饲料和环保材料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

较 了八 种 蔬菜 中重金 属 的含 量 , 铅含 量为 0 . 1 O 一0 . 8 0 mg / k g , 超标 率 为 9 6 . 4 I 5 ] 。
2 . 2 砷 的 测 定
砷对 人体 中的 许多 酶 有 很强 的抑 制 作用 , 可 使
人体 内很 多 酶 的活 性 以及 细 胞 的 呼吸 、 分 裂 和繁 殖
陈小丽 等建立 微波 消解 氢化 物发生原子 荧光光 谱 法测 定食 品 中 的砷 检 测 方 法 , 结果 测 得 砷在 O ~ 1 0 . 0 0  ̄ g / 1 , 回归 方 程 Y=1 7 8 . 3 2 X一2 8 . 2 6 , 相关 系
数0 . 9 9 6 , 检 出限 0 . 0 8 7 5  ̄ g / 1 , 加 标 回收率 在 9 2 . 6 ~ 9 8 . 5 范围内, RS D为1 . 6 9 , 6 , 本 方 法快 速 灵 敏 , 方
受 到严重 干扰而 引起体 内代 谢 障碍 。砷 中毒分 急性 和慢 性两种 。 急性 砷 中毒主 要表 现为 胃肠 炎症状 , 严
2 2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2 0 1 3 年第 l 期
食 品中的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
徐 红 颖
( 内蒙 古 化 工 职 业 学 院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 1 0 0 1 0 )
摘
要: 重金属是 指 比重在 5以上 的金 属 , 如铜、 铅、 锌、 镍、 钴、 镉、 铬、 汞、 铋、 锡、 锑、 铌、 钼 等 随着
张 永 志 等 用原 子 吸收 方 法 测定 温州 市 场 上 1 9 种 蔬菜 , 水果 的 1 2 3个样 品 中的铅超 标率较 小[ 2 ] 。 张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它们具有毒性且难以降解,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及时准确地评估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现行的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进行探讨。
一、样品收集与处理在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估时,样品的收集和处理环节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样品收集点,包括农田、市场、超市等。
然后,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如洗涤、研磨等。
这些操作旨在消除或降低外界环境对样品中重金属的污染。
二、重金属测定方法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测定方法。
它利用样品中重金属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吸收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且对不同食品样品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然而,原子吸收光谱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技术,并且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严格。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重金属测定方法。
它能够同时检测多种重金属元素,并且具有较低的检出限。
ICP-MS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研究食品中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方面具有优势。
三、标准与限值为了对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合理评估,需要参考相应的标准与限值。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标准,例如中国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重金属限量》。
这些标准帮助评估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过安全限值,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四、风险评估与控制在重金属污染评估完成后,需要进一步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
根据食品中重金属含量以及相关毒性数据,评估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若超过安全限值,则需要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风险,如净化工艺改进、调整储存条件等。
结论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
在评估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时,样品收集与处理、重金属测定方法、标准与限值以及风险评估与控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检测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重金属铅在食品中的检测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重金属铅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它会通过土壤、水体等途径进入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铅含量对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食品中重金属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下面将对其中的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其原理是基于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的特性,通过测量金属元素吸收光的强度来确定其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的制备:将被检测的食品样品制备成适合分析的样品形式,通常是将其溶解在酸中或进行水浸提。
2.仪器准备:调整仪器参数,如火焰温度、燃料气体流量等,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标准曲线的绘制:制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用这些溶液进行光谱扫描,绘制出含量与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4.样品的检测:将待测样品溶液注入原子吸收仪,测量样品吸收光的强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重金属铅的含量。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
其原理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激发原子发射特征光谱,通过测量光谱线的强度来确定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制备:将食品样品通过湿消解、干燥灰化等方法将样品转化为可测定的形态。
2.仪器准备:调整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参数,如射频功率、氩气流量等,确保设备工作在最佳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通常情况下,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被称为重金属,如:铅、砷、镉、铜等都属于较为常见的重金属。
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是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因素,而重金属污染物又极易出现在食品的生产、制作、运输、包装以及储存等环节中,这些污染物一旦被人体所食用就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
论文提出了关于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一些检测方法及检测前的处理方法。
【Abstract】Normally,metals with densities greater than 5g/cm3 are called heavy metals,such as lead,arsenic,cadmium,copper,and so on,which are relatively common heavy metals. In food,heavy metal pollutan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heavy metal pollutants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process od food production,production,transportation,packaging and storage,once eaten,these pollutants can cause serious health damage. In this paper,some methods of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nts in food are presented.
标签:食品;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
1 引言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其可以使人体的蛋白质发生变形,也能在人体内慢慢积累造成慢性中毒现象,从而引发头晕、头痛、失眠、精神错乱、健忘、癌症等一系列病症。
特别是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检测不仅能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更能改善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
2 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十分令人担忧,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可达两千万公顷,而我国的耕地总面积大约为18亿亩,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6。
耕地被污染后,不仅会严重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还会间接导致耕地中的农作物中含有重金属元素,降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我国农作物的产量每年会减少一千多万吨,折合成人民币约200亿,这不仅危害到了人民的身体健康,还对社会经济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加大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查力度,为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3 重金属检测前的处理方法
3.1 微波消解法
重金属污染物检测前的微波消解法是指利用微波自身能够穿透绝缘体、加热
极性液体的特点,将检测样品加入由特殊材质制作而成的消解罐中,然后加入酸性溶液形成强极性溶液,再通过加热使样品在几分钟内快速溶解。
与此同时,微波消解法中的消解罐一般都是密封性比较好的,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检测样品的挥发损失量,减少酸性溶液的用量,还可以减少加入酸性溶液后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从而避免对检测人员和实验室造成损害,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一次能处理的检测样品数量十分有限,不利于进行大批量检测样品的处理。
3.2 超声辅助提取法
超声辅助提取法是借助超声波的空化作用、热效应以及机械效应等一系列增大介质分子的介质运动速度和穿透力度,加快有效物质的溶解、释放以及扩散,从而达到快速提取和分离的目的。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分为静态超声提取法和动态超声提取法两种,并且通常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使用数控超声波清洗仪作为主要的提取设备,以酶、酸、水等物质作为提取样品的溶剂。
这种检测前的处理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振动强度和频率、检测样品颗粒的大小以及提取样品溶剂的性质等,這种处理方法比较简便、安全、节能、省时,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中。
3.3 湿法消解法
湿法消解处理方法又被称为湿氧化法或者湿法灰化,其就是将样品放在酸性或者碱性溶液加热的条件下,使其内部的有机质遭到破坏,有机物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从而达到消解检测样品的目的。
湿法消解法是目前分析元素的一种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处理手段,基本上适用于所有样品检测前的处理,并且该方法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样品。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对操作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消耗的试剂也比较多,此外试剂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会对容器和检测样品造成污染。
4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4.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该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属于较为早期的、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在光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设置一种较为简单的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主要利用显色剂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从而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可以在吸收特定的波长后产生光谱,然后一定区间内的重金属离子浓度会和吸光度形成一种线性关系,最终测定目标离子的含量。
这种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且便于操作、成本低,非常容易得到普及,但是检测结果非常容易受到显色剂和显色体系的影响,并且显色剂一般都是由有毒物质制成的,通常情况下一次只能测定极少量的样品。
另外,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比较低,若想更好地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相关人员就要寻找出合适的显色剂,增强体系的吸光度。
4.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这种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是处于原子发射与原子吸收二者之间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主要是在待测原子吸收一定的光谱辐射能以后,将其激发到高能级,然后再使其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并且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检测人员可以通过对荧光光度的强弱分析待测样品的含量。
氢化物发生-原子熒光光谱法操作起来快捷、方便,可以用于多种重金属物质的检测,但是不易于检测蒸汽发挥效率较低的重金属元素。
因此,在检测这种重金属元素时往往需要加入一些增效剂[2]。
4.3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就是指利用最基本的电化学技术和原理,并通过对物质的电化学检测来进行重金属的定量分析以及结构分析。
这种重金属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少、结果准确、检测速度快以及便于推广等特点,并且电化学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重金属的检测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最小检测数量级可以达到10~12mol/L,但是该检测方法的选择性比较差。
当前,在测定食品中,镉这种重金属的含量时,比较常用的就是电化学方法中的示波极谱法和溶出伏安法。
此外,重金属中的铜和铅的测定也可以使用示波极谱法[3],而且使用溶出伏安法可以实现茶叶中的铜、镉、铅等重金属元素的同步检测。
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此种食品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就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为激发光源,从而激发出检测样品中各种成分不同原子之间产生的多种谱线,这样一来,不同谱线自身的波长和长度就可以为检测人员提供重金属含量的判断依据[4]。
例如,检测人员可以具体地使用IPC-AES检测法对果蔬中的镉、砷、铅、锡、铜、铬等多种有害重金属进行含量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1%~107%的范围内,且RSD值都不超过3.5%,测定出的镉检出限最小值为0.03ng/kg。
此外,检测人员还可以将微波消解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相结合,处理并检测出冬虫夏草样品中的铜、砷、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可以加快检测的速度,并且可以同时对多个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回收率均在96%~103%之间[5]。
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检测人员必须掌握合适的样品检测前的处理方法,并从成本、检测速度、难易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一种科学的重金属污染物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国民的饮食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阳,辛嘉英,林凯,等.纳米金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5,29(01):39-43+30.
【2】马兴,张静,陈文硕,等.功能纳米材料在食品污染物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2):381-386.
【3】韩恩,李霞,周立娜,等.电化学方法在食品化学污染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报,2014,5(07):1937-1942.
【4】冷进松,高雪梅,王磊鑫.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5(12):50-53.
【5】刘道银.中国食品中重金属危害现状及检测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9):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