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
肺气肿反复发作久不好首选微创减容术

肺气肿反复发作久不好首选微创减容术肺气肿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此病成因机制复杂,但长期吸烟或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是肺气肿最主要的致病诱因。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外中心主任王强介绍,除肺移植外,自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肺减容术,目前正成为治疗终末期肺气肿最有效的外科方法。
王强主任介绍,这一技术就是将膨大的肺组织中失去弹性功能的那些部分进行切除,减去肺的一部分容量,让存有功能的那部分发挥作用,从而起到“减员增效”的效果。
由于肺减容术所减除的是无功能的肺,这部分丧失功能的肺占据着一定空间,并且阻碍了功能正常的肺的收缩运动,造成呼吸困难。
而对于无功能肺的切除,并不会使原有肺的功能受到损害,反而会在有限的胸腔内腾出空间,让有功能的肺发挥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这一理念正好体现了“减员增效”的思路。
而减除多少肺最适合病情的控制和治愈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量体裁衣”,这将视乎胸腔扩张的大小及肺的受损范围而定,一般不超过同侧肺容量的30%。
肺减容术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验,已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从假设成为科学的治疗手段,并已成为终末期肺气肿外科治疗的标准手术术式之一,在治疗终末期肺气肿上独树一帜,显示出独有的魅力。
此外,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肺减容术还有以下优点:1.手术创伤小:普通开胸手术创伤巨大,切口非常长,胸廓损伤严重,需切断胸部的各层肌肉,还要强行撑开肋间10-20厘米,甚至要撑断肋骨,或者电锯劈开胸骨。
完全胸腔镜手术仅在胸壁上开1~3个小孔,不必撑开肋间。
胸腔镜手术后当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2.普通开胸手术对肌体免疫力的打击大:肌体的免疫力至关重要,特别是癌症病人,免疫力可以抗击癌细胞。
普通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严重削弱了免疫力。
完全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对肌体的影响小。
3.美容效果好:完全胸腔镜手术切口很小,外表美观。
为中国首家心胸专科医院(三级),上海远大心胸医院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中国心脏腔镜手术培训基地。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护理

1 ・ 9
入 上叶支气 管 , 后插 入导丝 , 然 超过 右上 叶支气 管 , 退 出电子支 气管镜 , 带有覆 膜 的活 瓣装好 的置入 将 器沿 导丝送 入 , 达右 上叶后 释放 出 8 到 mm×8 带 H
率低 。 3 3 食 物对 口腔机械 、 . 化学 、 温度 的刺激促 进唾 液
1 王 丹华 . 产 儿 的 营 养 问 题 r3 实 用 儿 科 临 床 杂 志 ,0 3 1 早 J. 20 ,8
( : 4 ~ 2 9 4) 2 6 4.
2 邵 肖梅 . 产 儿 消 化 系 统 的 特 点 及 喂 养 I] 早 - .中 国 实 用 儿 科 杂 J
体 重 儿 中 的应 用 E3 中 国新 生 儿科 杂 志 ,0 6 2 () 6 . J. 2 0 ,12 :7
( 稿 日期 : 0 71 一 1 收 2 0 —2 l )
维普资讯
临床 护 理 杂 志 2 0 0 8年 4月第 7 第 2期 卷
・
良好 。
12 方 法 .
1 . 临床 资料 1 我科 2 0 0 6年 9  ̄2 0 年 6月实施 电子 支 月 07
患 者取平 卧位 ( 无法 耐受者 可取半 卧位 ) 常规 ,
作 者 单 位 :3 0 4 武 汉 市 中心 医院 呼 吸 内科 40 1 胡 红 玲 , ,9 5年 出 生 , 专 , 师 女 17 大 护 武 汉
疗 能减 轻患者 的病情 , 但不 能阻止或 逆转疾 病 的进
气管 镜下肺 减容 术治疗 重度肺 气肿 患者 4 , 例 均为
男性 , 年龄 5 ~7 9 2岁 , 均 6 . 平 2 5岁 , 内科 常规治 经 疗效果 欠 佳 。均 有长期 吸烟史 , 术前 已戒烟 。有呼 吸 困难 病史 7 l2年 , 均 9 2年 , T示 上肺 及 ~ 平 . C
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临床应用

2.线圈肺减容术
肺减容线圈(LVRC)是一根预先塑形的金 属线圈,使用支气管镜使其先以伸直的状 态深入到支气管亚段接近肺外周,然后线 圈弯曲折叠牵拉肺叶折叠收缩,从而达到 对目标肺减容的结果。
该项技术通过了欧洲的临床验证,不久前 获得美国FDA批准。欧洲的临床研究结果表 明,对25例严重肺气肿患者进行LVRC治疗, 观察3、6个月FEV1、RV、6MWD、SGRQ变 化均较术前改善,FEV1增加约150ml,RV约 500ml,6MWD增加约70m。疗效与是否具 有完整叶间裂、非均质性肺气肿无关,治 疗肺上叶或下叶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 无出现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必要时可通 过引导钳把线圈松解取出。
德国学者报道了一项临床研究,对44例严 重肺气肿患者使用气道内热消融治疗,目 标肺叶均为上叶,观察12个月,根据非均 质系数(HI,一个由肺上叶与下叶肺通气 功能的比值所得的系数,数值越大,上肺 叶肺气肿较下叶越严重)分为HI>1.6和 HI<1.6两组,结果显示HI>1.6组患者目标肺 容积减少、6MWD、FEV1均有较显著改善 且优于HI<1.6组。常见近期并发症为发热 (36%)、胸痛(36%)、气短(36%), 远期并发症为COPD急发(5.4%)、肺炎 (1.8%),目前该项技术仅在欧洲获得批 准。
Chartis系统
Chartis系统
欧洲多中心(VENT)研究的报道表明:同 时存在(目标肺叶)完全的叶间裂和肺叶 闭塞的患者通过单向活瓣植入治疗后6个月、 12个月疗效显著优于不同时具备该两项条 件的患者。
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观察

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观察
邵铁良; 马福刚; 胡新月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4
【摘要】目的评价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术治疗晚期重度肺气肿病人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37例病人进行肺减容手术,术后6个月复查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并将结果与术前对比,评价疗效。
结果术后死亡1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
术后6个月复查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肺减容手术可以明显改善病人肺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2298-2299)
【作者】邵铁良; 马福刚; 胡新月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河南平顶山 467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53例疗效观察 [J], 卢伟;林刚;林巍
2.胸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分析 [J], 刘守知
3.胸腔镜肺减容术在治疗重度非均质性肺气肿患者中效果 [J], 乔峰;邹志田;刘春辉;赵宏伟;宋广福;潘忠
4.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J], 黄文婷;王琼萍;龙亮
5.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观察 [J], 邵铁良; 马福刚; 胡新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此,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使换气功能发生障碍。
COPD是一种常见慢性病,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2000年WHO的数据,全球6亿人患病,3百万人死 于该病,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1992年我国对 北部和中部地区的10万余名农村成人进行调查, COPD的患病率为3.2%。另一份资料,近年来对7 个地区2万余名成人进行调查,40岁以上人群, COPD的患病率为8.2%。COPD严重影响患者的 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长期用药、反复住院,由此产 生极大的经济负担。
最早于1966年,Grenshaw[63曾提出过一种新 的治疗方法,通过支气管闭塞使肺大疱闭合,并在临 床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功,同时在文献中,他提出了
相关的理论基础,缩小过度膨胀的肺段而使有功能 的肺组织扩张以改善肺功能。但是到了2000年之 后这种治疗才被重新关注成为热点,人们设想出经 支气管镜下治疗来减少肺容积,有人称之为经支气 管镜肺减容术(bronehoseopie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这种方法因为能够避免外科手 术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而被广泛关注。
[Abstract]
Except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therapy and 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a new
interventional method with bronchoscope was developed,by which occluding airways causes pulmonary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讲解

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姓名:秦文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内科学指导教师:金普乐20100301中文摘要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该疾病呈缓慢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COPD既往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期待疗法为主,但对于终末期的COPD患者,内科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可明显改善晚期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但由于其适应症较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术式复杂等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以其微创,适应症扩大,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等优点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研究。
BLVR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的前景,主要有三种方法被医学界所接受并达到了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阶段。
包括1、气道内安置单向活瓣,通过阻断吸气加速肺萎陷,2、应用射频导管制造气道内旁路,通过延长呼气时间,排空靶区内的气体,3、气道内应用生物封堵剂使过度充气的肺形成瘢痕而萎陷。
目前有限的临床资料可以证实这三种技术安全有效,但是与LVRS相比还是缺乏持久的功效,对于BLVR适应症的选择,精化治疗策略,操作安全性,作用机制,短期和长期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今后的研究结果将会证实BLVR 是否比LVRS更安全有效。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肺气肿1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in Severe EmphysemaABSTRACTCOPD is a chronic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with raising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It progresses slow,but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atients’ work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Previously,the treatment of COPD mainly depend on the durgs and expectant treatments,but it has less effect with advanced emphysema patients.Lung volumereduction surgery (LVRS) produces physiological,symptomatic,and survival benefits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mphysema.However as it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mortality,cost,and complicated modus operandi,BLVR depend on its nonsurgical,convenience,more indications and less complic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studied.Three 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 (BLVR) approaches have shown promise and reached later-stage clinical trials.The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placement of endobronchial one-way valves designed to promote atelectasis by blocking inspiratory flow; (2) formation of airway bypass tracts using a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designed to facilitate emptying of damaged lung regions with long expiratory times;and (3) instillation of biological adhesives designed to collapse and remodel hyperinflated lung.The limited clinical data currently available suggest that all three techniques are reasonably safe.However,efficacy signals have been substantially smaller and less durable than those observed after LVRS.Studies to optimize patient selection,refine treatment strategies,characterize procedural safety,elucidate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characterize short- and longer-term effectiveness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ongoing.Results will be available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and will determinewhether BLVR represents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LVRS.Key words: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 Severe Emphysema;2英文摘要 endobronchial valves;airway bypass3综述综述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欧孝琪;阎敏;周清芝
【期刊名称】《西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1(022)004
【摘要】@@ 重度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是医学中的难题.LVRS(Lung Volume reduclion surgery)是使用减少肺容量或胸腔容积,以提高晚期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的一种办法.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欧孝琪;阎敏;周清芝
【作者单位】西藏成办医院;西藏成办医院;西藏成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进展 [J], 贾克刚;格桑耕噶
2.胸腔镜与常规切口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J], 郑琳;张爱平;陈鑫;秦卫
3.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J], 姚珂;张国强;向明章;闵家新;周人杰;邹利光
4.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 [J], 惠刚;张本固;乌达;牟志民;彭旭兴
5.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肺气肿的进展 [J], 陈京宇;王在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气肿介入治疗新进展

・专家论坛・
肺气肿介入治疗新进展
李麟荪’,黄求理2
【中图分类号】
R563.33;R815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1671—0800(2009)05—0421-02
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COPD),病理上为终末细支气管 至肺泡腔内持续含气量过多而过度膨胀 使弹力组织破坏,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发 展的不可逆气流受限,胸闷、气促,重则 呼吸衰竭。我国COPD的发病率为1.6% ~4.5%,据统计上海市城区60岁以上 人群发病率高达1 1.9%,并有较高的致 残率和死亡率Ⅲ。 1957年,美国Brantigan对COPD 及其治疗提出了新的认识。他认为, COPD时有限的胸腔内容纳了体积明显 膨胀的肺组织,胸膜腔负压变小或消失, 使肺组织弹性回缩力消失,呼吸时小气 道易于塌陷而致呼吸凼难。因此,只要 通过手术切除无功能的肺组织,恢复胸 膜腔内负压,即可重新恢复肺组钐l弹性 回缩力,改善呼吸。可惜他的理论及其 手术方法未能被广泛接受叫。 1995年Cooper改进了Brantigan 手术方式,引入器械切割缝合和垫片加 强切缘,手术风险得以改观,使肿减容术 (LVRS)在世界符地广泛开展并取得了 共识Ⅲ。但是,LVRS的死亡率和术后短 期夕E亡率仍较高,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研 究还不清楚,且手术并发症多,手术死亡 率高达7%~10%。因此,LVRS研究进 展缓慢,手术推广困难m”。虽然国内外 专家们在努力探求作各种改进,如内镜 下减容、折叠缝合法、改良补片及用医用 胶堵漏等,但收效仍不大。而内科药物 治疗目前仅限于临床症状与并发症等方 面的治疗。凶而有些专家试图用非外科 作者单位:
积极稳妥地开展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蒋定尧
【中图分类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姓名:秦文文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内科学指导教师:金普乐20100301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该疾病呈缓慢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COPD既往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期待疗法为主,但对于终末期的COPD患者,内科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可明显改善晚期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但由于其适应症较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术式复杂等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以其微创,适应症扩大,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等优点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研究。
BLVR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的前景,主要有三种方法被医学界所接受并达到了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阶段。
包括1、气道内安置单向活瓣,通过阻断吸气加速肺萎陷,2、应用射频导管制造气道内旁路,通过延长呼气时间,排空靶区内的气体,3、气道内应用生物封堵剂使过度充气的肺形成瘢痕而萎陷。
目前有限的临床资料可以证实这三种技术安全有效,但是与LVRS 相比还是缺乏持久的功效,对于BLVR适应症的选择,精化治疗策略,操作安全性,作用机制,短期和长期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今后的研究结果将会证实BLVR是否比LVRS更安全有效。
关键词:支气管镜;肺减容术;肺气肿The development of 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in Severe EmphysemaABSTRACTCOPD is a chronic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with raising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It progresses slow,but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patients’ work ability and life quality.Previously,the treatment of COPD mainly depend on the durgs and expectant treatments,but it has less effect with advanced emphysema patients.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 (LVRS) produces physiological,symptomatic,and survival benefits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mphysema.However as it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mortality,cost,and complicated modus operandi,BLVR depend on its nonsurgical,convenience,more indications and less complic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studied.Three 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 (BLVR) approaches have shown promise and reached later-stage clinical trials.The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placement of endobronchial one-way valves designed to promote atelectasis by blocking inspiratory flow; (2) formation of airway bypass tracts using a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designed to facilitate emptying of damaged lung regions with long expiratory times;and (3) instillation of biological adhesives designed to collapse and remodel hyperinflated lung.The limited clinical data currently available suggest that all three techniques are reasonably safe.However,efficacy signals have been substantially smaller and less durable than those observed after LVRS.Studies to optimize patient selection,refine treatment strategies,characterize procedural safety,elucidate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characterize short- and longer-term effectiveness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ongoing.Results will be available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and will determinewhether BLVR represents 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LVRS.Key words: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 Severe Emphysema;endobronchial valves;airway bypass综述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治疗晚期肺气肿的研究进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该疾病呈缓慢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目前,COPD已成为全球第4位的致死原因。
在中国死因顺位中居第3。
由于COP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卫生机构的重视并加大了防治的研究力度。
COPD既往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期待疗法为主,但对于终末期的COPD患者,内科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1957年Brantigan[1]等首次报道了肺减容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此方法和理论并没有被当时医学界所接受。
直到1995年Cooper等[2]在前人Brantigan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提出并改进肺减容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这一方法治疗COPD,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取得了显著的近期疗效,随后大量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有效性[3],这样LVRS才在世界医学界得到应用、研究与推广。
2003年,美国国家肺气肿治疗试验(national emphysema treatment trial,NETT)研究结果认为[4],LVRS对于非均一型肺气肿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对其治疗肺气肿的评价基本趋于一致,但其不适用于均一型及非常严重的肺气肿患者,所以由于LVRS适应症较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术式复杂等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以其微创,适应症扩大,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等优点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研究。
1 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其重要病理变化为肺气肿。
肺气肿(Emphysema)是以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肺气肿分为均一型和非均一型两类,当病变部位存在区域性差异,如同一肺叶、同侧肺的不同肺叶或者双侧肺的不同肺叶存在差异称为非均一型肺气肿;当气肿性破坏遍及全肺,各区域病变严重程度相似时,称为均一型肺气肿。
可通过胸部CT和肺扫描来确定其类型。
BLVR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的前景,达到了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阶段,有三种技术方法包括:(1)、气道内安置单向活瓣,通过阻断吸气加速肺萎陷;(2)、应用射频导管制造气道内旁路,通过延长呼气时间,排空靶区内的气体;(3)、气道内应用生物封堵剂使过度充气的肺形成瘢痕而萎陷。
目前有限的临床资料可以证实这三种技术比较安全有效,但是与LVRS 相比还是缺乏持久的功效。
对于适应症的选择,精化治疗步骤,操作安全性,作用机制,疗效持久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机制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经支气管镜肺减容(bronchoscopic lung volume reduction,BLVR)的机制是基于LVRS治疗肺气肿的理论[5-9]:①、切除严重病变的肺组织,使肺的弹性回缩力增加,牵拉小气道复张,气道阻力降低,优化呼吸力学,改善患者呼吸顺应性,提高动态肺功能;②、切除严重病变的肺组织,减少无效腔,解除余肺受压,改善通气/血流比值;使胸腔负压降低,肺血管阻力及右心负荷下降,增加灌注,改善左室功能,提高静态肺功能。
3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介绍3.1 靶区支气管内置入单向活瓣3.1.1 活瓣装置介绍主要有两种:单向活瓣(emphasys endobronchial valve,EBV)和螺旋伞状支架(spiration intra-bronchial valve,IBV)。
支气管内单向活瓣(EBV)是由Emphasys Medical公司(Redwood City, California, USA)生产的,如图1所示。
此装置的主体由硅制成,外边为一个镍钛合金的支架,用以维持其形态,其近端有一个硅制的带4个鳍片的密封圈,内部有一个硅制的鸭嘴状单向活瓣。
此活瓣在吸气时关闭,使气体无法继续进入过度膨胀的靶区肺组织,呼气时开放,使得气体和远端分泌物能够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