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复合材料PPT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ppt

疲劳性能与寿命预测
疲劳性能
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是指它们在周期性载荷下的抗断裂能力 。通过优化材料组合和结构设计,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 疲劳性能。例如,使用高强度纤维和优化基体树脂可以显著 提高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
寿命预测
通过实验测试和分析,可以预测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这些 测试包括疲劳测试、环境因素测试和物理测试等。通过这些 测试和分析,可以评估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并提供设计建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复合材料ppt
2023-10-30
目录
• 复合材料概述 •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 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 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 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01
复合材料概述
定义与分类
复合材料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合成的新型材料 。
复合材料分类
根据组合成分的性质和比例,复合材料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非金属基复 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性能可设计性
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设计复合材料的性能,如强度、刚度、耐腐 蚀性等。
性能优势
可以发挥不同材料的优点,实现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性能。
性能可调整性
可以通过调整各组分材料的比例和制备工艺来调整复合材料的 性能。
连接器
复合材料也被用于制造连接器,如USB连接器等。
电池外壳
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电池的外壳,如锂离子电池的外壳等。
05
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
01
研发具有更高强度、韧性和耐 高温性能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以满足现代工程和工业制造的 需求。
02
复合材料pdfPPT课件

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通常低于单一材料,使其在温度变化时能保 持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良好的热导性
某些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导性,适用于需要散热或传热的场合。
耐高温性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体和增强材料,复合材料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 较好的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绝缘性能
大多数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适用于电气 和电子设备中。
后处理与加工
固化处理
对成型的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或自然固化,使其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 学性能。
机械加工
对固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切割、钻孔、打磨等机械加工,以满足产 品形状和尺寸的要求。
表面处理
对复合材料表面进行喷漆、电镀、阳极氧化等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 性、装饰性等性能。
04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力学性能
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
在模具上涂刷脱模剂,然后铺贴一层纤 维布或毡,再涂刷一层树脂,如此反复
直至达到所需厚度。
模压成型
将预浸料或纤维与树脂混合物放入模 具中,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固化成
型。
喷射成型
将树脂和固化剂分别通过喷嘴喷到模 具上,同时用喷枪将纤维切断并喷到 树脂中,形成复合材料层。
注射成型
将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注入到装有纤 维的模具中,然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 下固化成型。
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基体材料
聚合物基体
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韧 性。
金属基体
如铝、镁、钛等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优异的导电导 热性能。
陶瓷基体
如氧化铝、氮化硅等,具有高温稳定性和耐磨损性。
增强材料
纤维增强材料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具有高比 强度和模量。
良好的热导性
某些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导性,适用于需要散热或传热的场合。
耐高温性能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体和增强材料,复合材料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 较好的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绝缘性能
大多数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适用于电气 和电子设备中。
后处理与加工
固化处理
对成型的复合材料进行加热或自然固化,使其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 学性能。
机械加工
对固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切割、钻孔、打磨等机械加工,以满足产 品形状和尺寸的要求。
表面处理
对复合材料表面进行喷漆、电镀、阳极氧化等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 性、装饰性等性能。
04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力学性能
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
在模具上涂刷脱模剂,然后铺贴一层纤 维布或毡,再涂刷一层树脂,如此反复
直至达到所需厚度。
模压成型
将预浸料或纤维与树脂混合物放入模 具中,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固化成
型。
喷射成型
将树脂和固化剂分别通过喷嘴喷到模 具上,同时用喷枪将纤维切断并喷到 树脂中,形成复合材料层。
注射成型
将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注入到装有纤 维的模具中,然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 下固化成型。
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基体材料
聚合物基体
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等,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韧 性。
金属基体
如铝、镁、钛等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优异的导电导 热性能。
陶瓷基体
如氧化铝、氮化硅等,具有高温稳定性和耐磨损性。
增强材料
纤维增强材料
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具有高比 强度和模量。
复合材料概述PPT课件

因此,基体开裂并不导致突然失效,材料的最终失效应变 大于基体的失效应变。
.
2、高温力学性能 室温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比基体材料高约10倍,弹性模
量提高约2倍。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至700℃保持不变,然 后强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但弹性模量却随着温度升 高从室温的137GPa降到850℃的80 GPa。这一变化显然与 材料中残余玻璃相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相关。
其中一个组分是细丝(连续的或短切的)、薄片或颗粒 状,具有较高的强度、模量、硬度和脆性,在复合材料承受 外加载荷时是主要承载相,称为增强相或增强体。增强相或 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呈分散形式,被基体相隔离包围,因此 也称作分散相;复合材料中的另一个组分是包围增强相并相 对较软和韧的贯连材料,称为基体相。
1、室温力学性能
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来说,陶瓷基体的失效应变低于纤维的 失效应变,因此最初的失效往往是基体中晶体缺陷引起 的开裂。 材料的拉伸失效有两种:
第一:突然失效。如纤维强度较低,界面结合强度高,基 体较裂纹穿过纤维扩展,导致突然失效。
第二:如果纤维较强,界面结合较弱,基体裂纹沿着纤维 扩展。纤维失效前纤维/基体界面在基体的裂纹尖端和尾 部脱粘。
.
复合材料是由多相材料复合而成,共同特点主要有三个:
(1)综合发挥各种组成材料的优点,使一种材料具有多种性能, 具有天然材料所没有的性能。例如,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基复合材料, 既具有类似钢材的强度,又具有塑料的介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2)可按对材料性能的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如,针对方向性 材料强度的设计,针对某种介质耐腐蚀性能的设计等。 (3)可制成所需的任意形状的产品,可避免多次加工工序。例如,可 避免金属产品的铸模、切削、磨光等工序。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主要用作高温及耐磨 制品。其最高使用温度主要取决于基体特征。陶瓷基复合材料 已实用化或即将实用化的领域有刀具、滑动构件、发动机制件 、能源构件等。法国已将长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应用于制 造高速列车的制动件,显示出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得满意 的使用效果。
.
2、高温力学性能 室温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比基体材料高约10倍,弹性模
量提高约2倍。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至700℃保持不变,然 后强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但弹性模量却随着温度升 高从室温的137GPa降到850℃的80 GPa。这一变化显然与 材料中残余玻璃相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相关。
其中一个组分是细丝(连续的或短切的)、薄片或颗粒 状,具有较高的强度、模量、硬度和脆性,在复合材料承受 外加载荷时是主要承载相,称为增强相或增强体。增强相或 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呈分散形式,被基体相隔离包围,因此 也称作分散相;复合材料中的另一个组分是包围增强相并相 对较软和韧的贯连材料,称为基体相。
1、室温力学性能
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来说,陶瓷基体的失效应变低于纤维的 失效应变,因此最初的失效往往是基体中晶体缺陷引起 的开裂。 材料的拉伸失效有两种:
第一:突然失效。如纤维强度较低,界面结合强度高,基 体较裂纹穿过纤维扩展,导致突然失效。
第二:如果纤维较强,界面结合较弱,基体裂纹沿着纤维 扩展。纤维失效前纤维/基体界面在基体的裂纹尖端和尾 部脱粘。
.
复合材料是由多相材料复合而成,共同特点主要有三个:
(1)综合发挥各种组成材料的优点,使一种材料具有多种性能, 具有天然材料所没有的性能。例如,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基复合材料, 既具有类似钢材的强度,又具有塑料的介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2)可按对材料性能的需要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如,针对方向性 材料强度的设计,针对某种介质耐腐蚀性能的设计等。 (3)可制成所需的任意形状的产品,可避免多次加工工序。例如,可 避免金属产品的铸模、切削、磨光等工序。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主要用作高温及耐磨 制品。其最高使用温度主要取决于基体特征。陶瓷基复合材料 已实用化或即将实用化的领域有刀具、滑动构件、发动机制件 、能源构件等。法国已将长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应用于制 造高速列车的制动件,显示出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取得满意 的使用效果。
复合材料ppt

建筑领域
建筑领域需要使用大量的结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 、木材等,复合材料可以替代这些传统材料。
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建筑物的结构框架、墙体、 屋顶等部件,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桥梁、高速公路等大型 基础设施项目。
其他应用领域
除了上述领域,复合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其他许多 领域。
汽车制造领域
1
汽车制造是复合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2
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汽车的外壳、车轮、座 椅、内饰等部件。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降低汽车的质量和成本, 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安全性。
航空航天领域
01
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极高,因此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 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02
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机翼、机身、起落架等重要部件,提高
生产成本的挑战
复合材料的制备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环 境污染,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环保措施。
应用领域的挑战
复合材料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具有不同的性能要求,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设计材料 的组成和结构,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和试验工作。
复合材料面临的机遇
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复合材料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组成和结构,具有优于单一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 、化学稳定性等。
复合材料的特点
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可制备性、高强度和刚度、耐腐蚀和高温等特性,可满 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02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类型
热压罐成型工艺
使用热压罐将预浸料在高温高压下 固化成型的工艺。
复合材料定义ppt课件

Spray-up moulding
Spray-up moulding is derived from hand lay-up moulding, and is particularly suited to parts of medium to large dimensions and simple shapes.
聚合物基体的作用
• 把加强纤维粘在一同 • 分配加强纤维间的载荷 • 维护加强纤维不受环境的影响
聚合物基体
• 常用作基体的聚合物 • 不饱和聚酯树脂, • 环氧树脂, • 酚醛树脂 • 耐高温树脂 • 热塑性聚合物 • 辅助资料: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
பைடு நூலகம்催化剂等
复合资料的界面
• 复合资料界面的重要性 • 复合资料界面的实际 • 复合资料界面的表征 • 纤维外表处置
RTM
This process consists of filling a rigid and closed mould cavity by injecting a resin through one, or several, points,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component. The reinforcements are previously plac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mould, before closing and locking it firmly.
加强纤维外表改性
• 气相氧化法〔Dry Gaseous Oxidation〕 • 液相氧化法〔Wet Chemical Oxidation〕 • 化学偶联剂处置法〔Chemical Coupling〕 • 聚合物涂层法〔Polymer Coating〕 • 〔涂覆〕堆积法〔Deposition〕 • 电聚合与电堆积法 • 化学接枝聚合法〔Chemical Grafting〕 • 等离子体处置方法〔Plasma〕
化学课件《复合材料》优秀ppt5 鲁科版1

1)、玻璃钢
玻璃钢
基体:合成树脂 增强体:玻璃纤维
玻璃钢克服了玻璃易碎、密度较大,合成树脂强 度不够高的缺点,它具有强度高、密度小、韧性 好、耐腐、耐磨、耐撞、绝缘、产品美观、制造 方便等优良特性。可广泛用于制作小型娱乐设施、 管道、小舟、化工设施、小型建筑等
2)、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 合材料
基体:合成树脂 增强体:碳纤维
2)机身隔热复合材料:
组成
基体:陶瓷
增强体: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氧 化铝纤维
性能:耐高温、韧性好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97.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以及对我冷漠的人。 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 98.过去的事已经一去不复返。聪明的人是考虑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暇去想过去的事。――[英国哲学家培根] 99.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马塞尔·普劳斯特] 100.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美好的事物,然而能看到这些美好事物的人,事实上是少之又少。――[罗丹] 101.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这种令人愉快的影响之下,我觉得更加聪明了,各种想法,以异常的速度接连涌入我的脑际。――[托尔斯泰]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彭] 105.人类的悲剧,就是想延长自己的寿命。我们往往只憧憬地平线那端的神奇【违禁词,被屏蔽】,而忘了去欣赏今天窗外正在盛开的玫瑰花。――[戴尔·卡内基] 106.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107.没有人会只因年龄而衰老,我们是因放弃我们的理想而衰老。年龄会使皮肤老化,而放弃热情却会使灵魂老化。――[撒母耳·厄尔曼] 108.快乐和智能的区别在于:自认最快乐的人实际上就是最快乐的,但自认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却是最愚蠢的。――[卡雷贝·C·科尔顿] 109.每个人皆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无论是谁,在千钧一发之际,往往能轻易解决从前认为极不可能解决的事。――[戴尔·卡内基] 110.每天安静地坐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艾瑞克·佛洛姆] 111.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坎伯] 112.「伟大」这个名词未必非出现在规模很大的事情不可;生活中微小之处,照样可以伟大。――[布鲁克斯] 113.人生的目的有二:先是获得你想要的;然后是享受你所获得的。只有最明智的人类做到第二点。――[罗根·皮沙尔·史密斯] 114.要经常听.时常想.时时学习,才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事既不抱希望,也不肯学习的人,没有生存的资格。
《复合材料》PPT课件

增韧机理。
(4)纤维桥接(Fiber Bridge) 对于特定位向和分布的纤维,裂纹很难偏转, 只能沿着原来的扩展方向继续扩展。这时紧靠裂 纹尖端处的纤维并未断裂,而是在裂纹两岸搭起 小桥,使两岸连在一起。这会在裂纹表面产生一 个压应力,以抵消外加应力的作用,从而使裂纹 难以进一步扩展,起到增韧作用。
散凝状。即在浆体中呈弥散分布。
采用浆体浸渍法也可制备连续纤维增韧陶瓷
基复合材料。
浆体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示意图
9.2.3反应烧结法
用此方法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除基体材料
几乎无收缩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增强剂的体积比可以相当大;
(2)可用多种连续纤维预制体;
(3)大多数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反应烧结温度低于
(3)纤维拔出(Pull – out) 纤维拔出是指靠近裂纹尖端的纤维在外应力作用 下沿着它和基体的界力松弛,从而减缓
了裂纹的扩展。纤维拔出需外力做功,因此起到增韧
作用。
纤维拔出能总大于纤维脱粘能,纤维拔出的增韧
效果要比纤维脱粘更强。因此,纤维拔出是更重要的
液、溶胶、凝胶等过程而固化,再经热处理生成氧
化物或其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该方法可控制材料
的微观结构,使均匀性达到微米、纳米甚至分子量
级水平。
(1)Sol – Gel法制备SiO2陶瓷原理如下:
Si(OR)4 + 4 H2O Si(OH)4+ 4 ROH
Si(OH)4 SiO2 + 2 H2O
工艺流程:
原料(陶瓷粉末、增强剂、粘结剂和助烧剂)
均匀混合(球磨、超声等) 冷压成形
(热压)烧结
适用于颗粒、晶须和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
9.2.2浆体法(湿态法) 为了克服粉末冶金法中各组元混合不均的问 题,可采用浆体(湿态)法制备颗粒、晶须和短
材料导论第十四章复合材料ppt课件

混凝土=水泥+砂+石
复合材料的种类
金属基
陶瓷基
按基体相分
聚合物基
水泥基
复 合 材
按增强相 的形态分
颗粒增强 纤维增强 晶须增强
碳纤维 玻璃纤维 有机纤维
复合纤维
料
编织物增强
按用途分
结构复合材料 承受载荷,作为承力结构使用
功能复合材料
电、磁、光、热、声、摩 擦、阻尼、化学分离性能
复合材料的特点
多相: 至少两相 复合效应:不仅保留了原组成材料的特色,而且
3、石墨/镁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密度低、线膨胀系数为零,尺寸的稳定性好,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具 有最高比强度和比弹性模量的复合材料。可在石墨纤维表面沉积TiB2,提高石 墨纤维的润湿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4、碳化硅/钛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高温强度高,耐热、耐氧化,与金属的反 应小,润湿性好。
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部件和涡轮叶片以及火箭发动机箱体材料。
5、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氧化铝纤维在氧化气氛中稳定,能在高温下保持其强度、刚度, 且硬度高,耐磨性好。这种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可用于 汽车发动机活塞和其他发动机零件。
金属基复合材料
1、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3、氧化铝/镍复合材料
突出特点
性树脂基体—热塑性玻璃钢。
密度低:1.6~2.0g/cm3;
比强度高:较最高强度的合金钢还高3倍;
耐烧蚀
耐腐蚀
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如雷达罩、机舱门、燃料箱、行李架和地板等。 火箭:发动机壳体、喷管。 汽车工业:如汽车车身、保险杠、车门、挡泥板、灯罩、内部装饰件等。 石油化工工业:如玻璃钢贮罐、容器、管道、洗涤器、冷却塔等
复合材料的种类
金属基
陶瓷基
按基体相分
聚合物基
水泥基
复 合 材
按增强相 的形态分
颗粒增强 纤维增强 晶须增强
碳纤维 玻璃纤维 有机纤维
复合纤维
料
编织物增强
按用途分
结构复合材料 承受载荷,作为承力结构使用
功能复合材料
电、磁、光、热、声、摩 擦、阻尼、化学分离性能
复合材料的特点
多相: 至少两相 复合效应:不仅保留了原组成材料的特色,而且
3、石墨/镁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密度低、线膨胀系数为零,尺寸的稳定性好,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具 有最高比强度和比弹性模量的复合材料。可在石墨纤维表面沉积TiB2,提高石 墨纤维的润湿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
长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4、碳化硅/钛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比强度高、比模量高,高温强度高,耐热、耐氧化,与金属的反 应小,润湿性好。
主要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部件和涡轮叶片以及火箭发动机箱体材料。
5、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氧化铝纤维在氧化气氛中稳定,能在高温下保持其强度、刚度, 且硬度高,耐磨性好。这种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可用于 汽车发动机活塞和其他发动机零件。
金属基复合材料
1、氧化铝/铝复合材料
短纤维/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碳化硅/铝复合材料 3、氧化铝/镍复合材料
突出特点
性树脂基体—热塑性玻璃钢。
密度低:1.6~2.0g/cm3;
比强度高:较最高强度的合金钢还高3倍;
耐烧蚀
耐腐蚀
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如雷达罩、机舱门、燃料箱、行李架和地板等。 火箭:发动机壳体、喷管。 汽车工业:如汽车车身、保险杠、车门、挡泥板、灯罩、内部装饰件等。 石油化工工业:如玻璃钢贮罐、容器、管道、洗涤器、冷却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增韧机制和界面作用; • 了解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3
参考书目
• 王荣国 主编,复合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1999
• 闻荻江主编,复合材料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8
• 鲁云,先进复合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 ASM International, Engineered materials
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小颗粒状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 3、板状增强体、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物为
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
其他增强体:层叠、骨架、涂层、片状、天然增强体
.
13
Classes of composites
.
1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种类
①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② 碳纤维复合材料; ③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聚烯烃纤 维等)复合材料; ④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⑤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复合材料。
属 材
璃 颗粒
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料
纤维 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碳
炭黑
颗粒/橡胶;颗粒/树脂基
有机 有机纤维
高分 子材
塑料
料 橡胶
金属/塑料
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金 金属纤维 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属 材
金属晶须
晶须/金属基复合材料
料 金属片材
钢丝/水泥复合材料 晶须/陶瓷基复合材料
增强橡胶 金属/塑料板
纤维 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
无 机 非
陶 瓷
晶须
颗粒
晶须/金属基复合材料 弥散强化合金材料
晶须/陶瓷基复合材料
粒子填充塑料
金 玻 纤维
• 国际标准化组织:由两种以上在物理和化学上不 同的物质组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 《材料大词典》 :复合材料是根据应用进行设计, 把两种以上的有机聚合物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或金属材料组合在一起,使其性能互补,从而制 成的一类新型材料。
.
6
• 《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复合材料是由有机 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通过 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保留原组成 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 不具备的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 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与一般材料的简单混合有本质区别。
.
9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composite constituents
.
10
复合材料历史
• 古代-近代-先进复合材料 • 天然复合材料
– 竹、贝壳,树木和竹子: 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合体 – 动物骨骼: 无机磷酸盐和蛋白质胶原复合而成
• 古代:使用 、效仿
– 半坡人--草梗合泥筑墙,且延用至今 – 漆器--麻纤维和土漆复合而成,至今已四千多年 – 敦煌壁画--泥胎、宫殿建筑里园木表面的披麻覆漆
水泥)为基体。
.
16
按材料作用分类
① 结构复合材料:用于制造受力构件; ② 功能复合材料:具备各种特殊性能(如阻尼、
导电、导磁、摩擦、屏蔽等)。
• 同质复合材料(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属于同 种物质,如碳/碳复合材料)
• 异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多属此类)。
.
17
复合材料系统组合
分散相
金属材料
连续相 无机非金属材料
.
11
近现代:
• 第一代:1940年到1960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 第二代:1960年到1980年,先进复合材料
196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出碳纤维 1971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开芙拉-49 1975年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及开芙拉纤维增强环 氧树脂复合材料” 用于飞机、火箭的主承力件上。 • 第三代:1980年到1990年,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混杂复合材料:
• 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体与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 可以看成是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或颗粒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
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
.
15
按基体材料分类
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热固性树脂、热塑 性树脂及橡胶等)为基体;
② 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金属(铝、镁、钛等)为基 9 Composites
复合材料
.
1
本章内容
1. 复合材料概述 2. 复合材料分类 3. 复合材料的基体 4. 复合材料的增强相 5.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 6.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2
学习目的
• 掌握复合材料的特点; • 了解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相的种类、
特点和要求; • 理解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包括混合法
.
7
• 复合材料的特点:
• 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 元通过宏观或微观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组元之 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
• 2) 复合材料中各组元不但保持各自的固有特性,而 且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材料组元的特性,并赋予单一 材料组元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殊性能;
• 3)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可以根据使用条件要求进 行设计和制造,以满足各种特殊用途,从而极大地提 高工程结构的效能。
.
8
基体和增强材料
Matrix and Reinforcement
• 基体——连续相 • 增强材料——分散相
– 也称为增强体、增强剂、增强相等 – 显著增强材料的性能 – 多数情况下,分散相较基体硬,刚度和强度较基体大。 – 可以是纤维及其编织物,也可以是颗粒状或弥散的填料。
• 在基体和增强体之间存在着界面。
以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 • 第四代:1990年以后,主要发展多功能复合材料,
如智能复合材料和梯度功能材料等。
.
12
9.2 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a.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长纤维的两个端点都 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b.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晶须无规则地分散在基 体材料中;
handbook, Composites, Vol.1, Metals, Park, 1987
.
4
9.1 复合材料概述
• 三大材料:
金属
–金属
材料
–无机非金属 –有机高分子
• 复合材料
–取长补短
复合
材
无机
有机
非金属 料 高分子
材料
材料
–协同作用
–产生原来单一材料没有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能
.
5
复合材料的定义
.
3
参考书目
• 王荣国 主编,复合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1999
• 闻荻江主编,复合材料原理,武汉理工大学出 版社,1998
• 鲁云,先进复合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 ASM International, Engineered materials
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微小颗粒状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 3、板状增强体、编织复合材料:以平面二维或立体三维物为
增强材料与基体复合而成。
其他增强体:层叠、骨架、涂层、片状、天然增强体
.
13
Classes of composites
.
1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种类
①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② 碳纤维复合材料; ③ 有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芳香族聚酯纤维、聚烯烃纤 维等)复合材料; ④ 金属纤维(如钨丝、不锈钢丝等)复合材料; ⑤ 陶瓷纤维(如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等)复合材料。
属 材
璃 颗粒
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料
纤维 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碳
炭黑
颗粒/橡胶;颗粒/树脂基
有机 有机纤维
高分 子材
塑料
料 橡胶
金属/塑料
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金 金属纤维 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属 材
金属晶须
晶须/金属基复合材料
料 金属片材
钢丝/水泥复合材料 晶须/陶瓷基复合材料
增强橡胶 金属/塑料板
纤维 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
无 机 非
陶 瓷
晶须
颗粒
晶须/金属基复合材料 弥散强化合金材料
晶须/陶瓷基复合材料
粒子填充塑料
金 玻 纤维
• 国际标准化组织:由两种以上在物理和化学上不 同的物质组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 《材料大词典》 :复合材料是根据应用进行设计, 把两种以上的有机聚合物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或金属材料组合在一起,使其性能互补,从而制 成的一类新型材料。
.
6
• 《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复合材料是由有机 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材料通过 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保留原组成 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 不具备的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 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与一般材料的简单混合有本质区别。
.
9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composite constituents
.
10
复合材料历史
• 古代-近代-先进复合材料 • 天然复合材料
– 竹、贝壳,树木和竹子: 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合体 – 动物骨骼: 无机磷酸盐和蛋白质胶原复合而成
• 古代:使用 、效仿
– 半坡人--草梗合泥筑墙,且延用至今 – 漆器--麻纤维和土漆复合而成,至今已四千多年 – 敦煌壁画--泥胎、宫殿建筑里园木表面的披麻覆漆
水泥)为基体。
.
16
按材料作用分类
① 结构复合材料:用于制造受力构件; ② 功能复合材料:具备各种特殊性能(如阻尼、
导电、导磁、摩擦、屏蔽等)。
• 同质复合材料(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属于同 种物质,如碳/碳复合材料)
• 异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多属此类)。
.
17
复合材料系统组合
分散相
金属材料
连续相 无机非金属材料
.
11
近现代:
• 第一代:1940年到1960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 第二代:1960年到1980年,先进复合材料
196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出碳纤维 1971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开芙拉-49 1975年先进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及开芙拉纤维增强环 氧树脂复合材料” 用于飞机、火箭的主承力件上。 • 第三代:1980年到1990年,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混杂复合材料:
• 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体与同一基体制成的复合材料 • 可以看成是两种或多种单一纤维或颗粒复合材料的相互复合,
即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
.
15
按基体材料分类
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有机聚合物(热固性树脂、热塑 性树脂及橡胶等)为基体;
② 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金属(铝、镁、钛等)为基 9 Composites
复合材料
.
1
本章内容
1. 复合材料概述 2. 复合材料分类 3. 复合材料的基体 4. 复合材料的增强相 5.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 6.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
2
学习目的
• 掌握复合材料的特点; • 了解复合材料中基体和增强相的种类、
特点和要求; • 理解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包括混合法
.
7
• 复合材料的特点:
• 1)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 元通过宏观或微观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组元之 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
• 2) 复合材料中各组元不但保持各自的固有特性,而 且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材料组元的特性,并赋予单一 材料组元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殊性能;
• 3)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可以根据使用条件要求进 行设计和制造,以满足各种特殊用途,从而极大地提 高工程结构的效能。
.
8
基体和增强材料
Matrix and Reinforcement
• 基体——连续相 • 增强材料——分散相
– 也称为增强体、增强剂、增强相等 – 显著增强材料的性能 – 多数情况下,分散相较基体硬,刚度和强度较基体大。 – 可以是纤维及其编织物,也可以是颗粒状或弥散的填料。
• 在基体和增强体之间存在着界面。
以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 • 第四代:1990年以后,主要发展多功能复合材料,
如智能复合材料和梯度功能材料等。
.
12
9.2 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增强材料形态分类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a.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分散相的长纤维的两个端点都 位于复合材料的边界处; b.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短纤维、晶须无规则地分散在基 体材料中;
handbook, Composites, Vol.1, Metals, Park, 1987
.
4
9.1 复合材料概述
• 三大材料:
金属
–金属
材料
–无机非金属 –有机高分子
• 复合材料
–取长补短
复合
材
无机
有机
非金属 料 高分子
材料
材料
–协同作用
–产生原来单一材料没有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能
.
5
复合材料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