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卖油翁》比较阅读4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卖油翁》比较阅读4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XXX《卖油翁》比较阅读(截至2020年)【甲】XXX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XXX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XXX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XXX:“无他,但手XXX。
”XXX忿然曰:“XXX敢轻吾射!”XXX:“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XXX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XXX 笑①而遣之。
此与XXX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XXX《归田录》【乙】族兄中XXX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
XXX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币往。
归报XXX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
大失望,姑命具食。
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XXX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
”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
老翁哂曰:“我在,XXX?”入谷将半,老翁XXX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
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
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
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
《庄子》曰:“伏众神,巧者不过者之门。
”——XXX《阅微草堂笔记》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
(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
(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无他,但XXX但:②尔安敢轻吾射轻:③老翁手一短柄手:④至则一老翁,XXX但是:斧11.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3分)12.扼要申明两文在写法上的配合的地方及其感化。
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 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 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3 .分别写出下列“之”字指代什么。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③徐以杓油沥之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取一葫芦置之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5 .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来回答)?6 .文中的两个人各有些怎样的个性特征?7 .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本文省略了 “时间”,试填下表把其他五个要 素填在表内。
8.“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卖油翁练习1①自矜()②睨之(2.解释下列加点字。
(2)①释担而立( )②睨之)③忿然()④酌油()③但微颔之( )④惟手熟尔②以我酌油知之( )④康肃笑而遣之(9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 ⑷见舟而畏之 畏10 .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 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3分) 三、阅读全文回答。
文言文《卖油翁》对比阅读

《卖油翁》对比阅读(对比点:写法)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4题。
【甲】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粳,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何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③1.边界之乡/尤扰益偷(2分)2.①到,去。
②犒劳,慰劳。
③互相,共同。
④自夸(4分)3.①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我不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所以1分,句意1分)②你也知道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不也很精湛吗? (亦1分,句意1分)4.治县有方,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平易近人。
(答出三点3分,结合文本1分)5.都有正侧结合。
①两文都通过语言描写(对话) 来表现人物,【甲】通过父老和左君的对话体现出左君的治县有方,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疾苦,【乙】文通过陈康肃公和卖油翁的对话来体现卖油翁的谦逊,沉着,技艺高超。
②两文文都从侧面衬托形象,【甲】文通过亳州的盗贼增多希望左君同时治理亳州,来体现左君的消治具有方;【乙】通过陈康肃公对卖油翁态度的转变来衬托卖油翁的技艺高超。
(正侧分别1分,结合文本具体阐释分别1分)附甲文翻译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大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
左君叫他们进来,说:“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父老叩头说:“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
卖油翁》对比阅读

卖油翁》对比阅读XXX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XXX:“无他,但手XXX。
”XXX生气:“你敢轻视我的射术!”翁说:“我能通过酌油来判断。
”于是他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覆盖住口,慢慢地倒油,油从XXX流进去,但钱却不湿。
XXX说:“我并没有别的本领,只是手熟而已。
”XXX笑了笑,放他走了。
南方没人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经常和水在一起。
七岁就能涉水,十岁就能游泳,十五岁就能潜水了。
这些人不是无缘无故地会潜水的,他们必定是在水中学到了技巧。
因为他们经常和水在一起,所以到了十五岁就掌握了潜水的技巧。
相反,那些生活中从来没有接触过水的人,即使长大了,看到船也会害怕。
所以北方的勇士们常常向潜水的人请教,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潜水的,然后去河里试一试。
但是,没有一个北方人能够不淹死。
因此,没有研究而只是追求技巧的人,都会像北方的人一样,学会潜水之道,但最终却会失败。
甲:XXX是当世XXX的射手,他在家圃射箭时,卖油翁放下油桶站在一旁看着他。
卖油翁看到XXX十发箭有八九都射中了,微微颔首表示赞赏。
XXX问卖油翁:“你也会射箭吗?难道我的射箭不精湛吗?”卖油翁回答:“没有什么别的诀窍,只是手熟而已。
”XXX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卖油翁接着说:“我可以用卖油的方式来证明我的话。
”于是他拿起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钱覆盖住葫芦口,然后慢慢地倒油,油从钱的孔里流进去,而钱却没有湿。
他接着说:“其实没有什么别的诀窍,只是手熟而已。
”XXX听了之后笑了,然后让卖油翁离开了。
XXX:XXX在两浙时,在杭州的梵天寺建了一个木塔,有两三层高。
XXX登上去后发现塔在晃动。
XXX告诉他:“因为还没有铺上瓦,所以塔很轻。
”于是XXX让匠师铺上瓦,但塔还是一样晃动。
无计可施之下,他让他的妻子去找XXX的妻子,送给她金钗,并询问塔晃动的原因。
XXX的妻子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铺好每层的板子,然后用钉子把它们固定就行了,这样塔就不会晃动了。
第13课《卖油翁》经典练习(原卷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经典练习基础知识积累一.填空(1)本文篇幅短小,含义深刻,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通过对比刻画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是以高超的“酌油”技艺制胜对方,文章细致地描写他的“酌油”动作,与他的“惟手熟尔”的依据相呼应,突出他以理服暴、以柔克刚的性格;对陈尧咨的射技,只用了“”一笔作交代,而对他的恃技骄横,则作了较详的描写(2)详写卖油翁的原因,因为题目是《卖油翁》,卖油翁是文章的主人公,()只是陪衬人物;文章所要表现的熟能生巧、业精于勤的道理主要是通过卖油翁的绝技表现出来的。
(3)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4)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骄傲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1)尔.安敢轻吾射()(2)吾射.不亦精乎()(3)但.手熟尔()(4)康肃笑而遣.之()(5)康肃忿然..曰()(6)但微颔.之()三.用现代汉语表述句子的意思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答: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答: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答:4.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答:5.无他,但手熟尔。
答:6.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答:重点语段阅读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但微颔.之B.策.勋十二转 C.愿为市.鞍马 D.尔安敢轻.吾射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均为代词,说说它们各指代什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④,卧则读小说⑤,上厕则阅小辞⑥,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⑦亦言:宋公垂⑧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⑨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
②〔西洛〕西京洛阳。
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
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
④〔经史〕经书和史书。
⑤〔小说〕杂记类书籍。
⑥〔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⑦〔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⑧〔宋公垂〕即宋绶(shòu),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⑨〔属思〕构思。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B.而少.所嗜好少:很少C.尝语.僚属语:告诉 D.但微颔.之颔.:下巴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他,但手熟尔。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4.对甲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借事说理。
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
语文版七上第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班级座号姓名(四)比较《卖油翁》与《日喻》【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臵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公亦以此自矜.()(2)康肃笑而遣.之()(3)夫没者岂苟.然哉()(4)见舟而畏.之()2.翻译下面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五)比较《三峡》与《入蜀记》【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是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024年卖油翁原文及阅读答案

2024年卖油翁原文及阅读答案2024年卖油翁原文及阅读答案1(约1008字)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2分)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②以钱覆其口________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吾射不亦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康肃笑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8、①斜着眼看。
②盖。
9、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10、提示: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启发的谦和。
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8、《卖油翁》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_。
(2分)9、解释加点字词(2分)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②但微颔之( )10、翻译句子(2分)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_______11、__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2分)参考答案:8、宋欧阳修9、放点头10、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11、熟能生巧2024年卖油翁原文及阅读答案2(约2460字)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1分)1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4.《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
”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
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二、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2处)(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4.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
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
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
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
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
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5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陈康肃公善射()(2)公亦以此自矜()(3)尔安敢轻吾射()(4)康肃笑而遣之()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3.“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3分)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4分)四、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9题。
(18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尝射于家圃()(2)尔安敢轻吾射()(3)子乃曰可教射()(4)而不以善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尔安敢轻吾射 / 安能辨我是雄雌B.但微颔之 / 但当涉猎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D.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一、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1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4.《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答案:8. (1)遵照,按照(2)都(3)曾经(4)同“耳”,相当于“罢了”。
9.(1)(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10. 熟能生巧。
11.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12.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
”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
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