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一、将正确答案填在()里。

1.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条高。

2.圆柱的体积是()的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圆锥体积的公式是()。

3.把4个同样大小的圆柱,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锥,能熔铸()个。

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5.把一段圆柱形圆木,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削去部分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是圆锥的()。

6.用一张长是25.12厘米,宽3.14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围成直圆柱,有()种围法;其中一种围成的圆柱的高是()厘米,直径是()厘米;另一种围的圆柱的高是()厘米,直径是()厘米。

二、观察思考下面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

1.一根圆柱形水管,内直径20厘米,水流的速度是每秒4米,这个水管1分钟可以流过多少立方米的水?

解:(1)圆柱形水管的底面积

(2)圆柱形水管的容积(4米相当圆柱的高)

314×400=125600(立方厘米)

(3)1分钟可以流过多少水

125600×60=7536000(立方厘米)

7536000立方厘米=7.536立方米

答:这个水管1分钟可以流过7.536立方米水。

2.有一根长20厘米,半径为2厘米的圆钢,在它的两端各钻了一个深为4厘米,底面半径为2厘米的圆锥形小孔做成一个零件,如图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解:(1)圆柱的底面积

2×2×3.14=12.56(平方厘米)

(2)圆柱的体积

12.56×20=251.2(立方厘米)

(3)圆锥形小孔的体积

12.56×4=50.24(立方厘米)

(4)零件的体积

251.2-50.24=200.96(立方厘米)

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200.96立方厘米。

3.一个高3分米,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装满水,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18厘米,高为15厘米的铁质圆锥体,当这个铁质圆锥体取出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结果如何?

解:当这个铁质圆锥体取出后,桶内水面要降低,因为这个物体原来占据了一些空间,结果怎样,就要先求圆锥体的体积,再求变化的结果。

(1)圆锥的底面积

(2)圆柱的底面积

(3)圆锥的体积

(4)水面降低的米数

1271.7÷314=4.05(厘米)

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有A、B两个容器,如图,先把A容器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B容器,B容器中水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2.如右图,是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零件,它的上、下、左、右面上各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孔,孔深为1分米,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3.把一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沿直径把圆切开,拼成一个和它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如图,这顶帽子,帽顶部分是圆柱形,用花布做的,帽沿部分是一个圆环,也是用同样花布做,已知帽顶的半径,高和帽沿宽都是1分米,那么做这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花布?

*5.把一个长7厘米,宽6厘米,高4.5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大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78.5平方厘米,那圆柱的高应是多少厘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 综合能力训练(七)

综合能力训练(七) 一、填空. 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 2.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 )的长度都相等. 3.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都是50度,那么另一个角是( )度,这是( )三角形. 4.三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角,六时整,时针与分针成( )角. 5.三角形有( )条高.平行四边形有( )条高. 6.按要求分类 钝角有( );锐角有( );直角有( );平角有( );周角有( ). 7.比35度的3倍少15度的角是( )度,它是( )角. 8.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最多有( )个直角.9.三角形具有( )性,平行四边形有( )的特性. 10.( )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从一点引出两条线就组成一个 角. ( ) 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 ( ) 3.梯形中相对的两条边,一条是上底,一条是下 底. ( ) 4.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 形. ( )

5.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 线. ( ) 三、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可以作________条.[] A.1 B.2 C.无数 2.一个平角和一个锐角的差 [] A.一定是锐角 B.一定是直角 C.一定是钝角 四、测量角的度数. 五、作图. 1.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2.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3.画出下面图形的高.

5.画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6.画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 7.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过一个顶点作两条不同的高.六、计算角的度数. 1.∠1=( ) ∠2=( ) ∠3=( ) 2.∠1=( ) ∠2=( ) ∠3=( ) 参考答案 一、1.射线 2.垂线段 3.80度,等腰三角形 4.直角,平角 7.90度直角 8.2,1 9.稳定性易变形

中考物理凸透镜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时,光屏恰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图中的凸透镜向右移动,在光屏上可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C.在图中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一远视眼镜片,缓慢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像显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将图中的凸透镜向右移动,物距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在光屏上可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原理相同,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远视眼镜片为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图中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一远视眼镜片,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像距变小,故缓慢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图像显示物距为15cm,像距为30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即 << 15cm2 f f > 30cm2f 两式联立解出 7.5cm15cm << f 即 f 15cm<2<30cm 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此时物距变为30cm,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故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D选项正确。 故选BCD。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水透镜中注入少量水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时透镜的焦距10cm 20cm f << C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40cm 刻度线处光屏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向水透镜注水后,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像光屏向右移动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 正确; B .由图可知20cm u =,40cm v =,则 202f cm f << 10cm 20cm f <<……① 40cm 2f > 20cm f <……② 由①②可得透镜焦距 10cm 20cm f << 故B 正确 C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40cm 刻度线处,物距40cm u '=,像距为 60cm 40cm 20cm v '=-= 即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 正确; D .向水透镜注水后,透镜会聚能力变强,焦距变小,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所以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故D 错误。 故选BC 。 3.如图是用手机、凸透镜和纸盒制成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放大投射到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透镜表面有一只小虫,墙上能看到小虫的像 B .眼睛贴近透镜向纸盒里面看,能看到手机画面放大的像 C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一些,应将手机靠近透镜,同时使透镜离墙远一些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课题实施方案 兴隆洼中心小学宝艳馨 一、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根据中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不同年龄不同学校都对这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渗透。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容易被教师忽视,一是在考试中这部分内容尚未很好体现,因此不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着重点都在“重、难点”的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反映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上的矛盾。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计算教学的经验与理论,我们将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讨论,力求建构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研究所达目标 本课题旨在分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

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研究探索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综合素质。 (一)研究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使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及整体素质。 3、经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事。 4、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形成教研组特色。 (二)研究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卷 一、口算我最棒 5+3= 9+4= 17-8= 90-60= 11-7= 60+8= 7+63= 24+30+5= 25+6= 40-7= 27-4= 68-8+30= 76-40= 55-5= 13-5= 54+40-10= 15-6= 80-80= 20+46= 80-20-30=

二、我能把﹥、=、﹤送回家! 25+8○35 1+99○100 54-3○53-4 34-20○8+5 2.90元○2元9角 3元2角+8角○5元 三、我会连! 78-30 80 89-80 11-2 48 53+4 63-6 9 20+28 50+30 57 100-20 四、我的选择,不会错!(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38、49、61、56、74、85、51、24、90中,大于60的数有()个。 ①4 ②5 ③6 2. 计数器上的数是() ①3 ②30 ③33

3.李老师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说:张老师的年龄比我大得多,但比55小一些。张老师今年可能是()岁。 ①17 ②52 ③30 4.下面()的价格合起来是1元? ①三角板和橡皮 ②羽毛球和橡皮 ③冰淇凌和夹子 5.差是8的算式是()。 ①6+2 ②11-4 ③15-7 五、应用题 1、一年级同学去旅游。第一辆车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小学升初中数学综合能力训练及答案(多套)

小学升初中数学综合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把下面的“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五成( )、七成( )、三成五( )、十成( )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30%( ) 45%( ) 10%( ) 95%( ) 3.利息=( )×( )×( ) 4.30千克是50千克的(%),50千克是30千克的( %) 5.5吨比8吨少(%),8吨比5吨多(%)。 6.540米是( )米的20%。 7.( )公顷的25%是20公顷。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 ) 2.一块地的产量,今年比去年增长二成五,就是增长十分之二点五。 ( ) 3.一种药水,水和药的比是1∶20,水占药水的5%。 (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半成改写成百分数是 ( ) A.50% B.0.5% C.5% 2.一块地原产小麦25吨,去年因水灾减产二成,今年又增产二成。这样今年产量和原产量比 (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没变

3.小英把 1000元按年利率2.4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她应得到的本金和利息,列式应是 ( ) A.1000×2.45%×2 B.(1000×2.45%+1000)×2 C.1000×2.45%×2+1000 四、计算题。 五、应用题。 1.一块小麦实验田,去年产小麦24.5吨,今年增产了二成。这块实验田今年产小麦多少吨? 2.一块地,去年产水稻12吨,因水灾比前年减少二成五。这块地前年产水稻多少吨?

3.李英把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1年,年利率是2.25%。到期时,李英应得利息多少元? 4.王钢把1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7%。到期时,王钢应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5.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30吨,比前年增产了5吨。这块棉花地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 6.一个养殖场,养鸭的只数比养鸡的只数少20%,养的鸡比鸭多1000只。这个养殖场养鸭多少只? 相遇。甲车每小时的速度是85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20%。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张晶在银行存了30000元人民币,定期五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交纳利息所得税20%后,银行应付给张晶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选作) 参考答案 一、 1.50% 70% 35% 100% 2.三成四成五一成九成五 3.本金×利率×时间 4.60% 167%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学中,计算占相当大的比例,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也是计算,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计算能力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视。我觉得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 要基础。学会计算,终身受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In teach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ower grade calculation, accounts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the most error-prone and computing, especially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computer, computing capacity is often ignored by many people. I think computing capability is a basic skills essential to everyone,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alcul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students to learn mathematics. Society, life,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alculation, the calculation is the ke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一、把好口算关著名数学家裘宗沪指出:如果你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会算,而且要算得好,心算是一种思维能力。心算好,脑子里能盘算的问题就多,随时随地都能想问题。 Famous mathematician QiuZong hu pointed out that: if you want to learn math well, first of all to calculate, and to calculate well, mental arithmetic is a kind of thinking ability. Good mental arithmetic, the brain can only problem is, anytime, anywhere can want to question. 1、培养学生的“数感” 。 数感,它同音乐的“乐感” 、美术的“美感”一样,学数学就得有“数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生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填了。 1.把m个1/3+1/3+1/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当m=35时,算式的结果为() 2.自然数1的倒数是();0的倒数是()。 3.将两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4.绿色小分队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400棵,有10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死亡率是()。 5.一组数据:42,44,44,46,48,48,48,50,51,51,5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二、解方程。 ①x-0.8x=22 ②(1+70%)x=340 三、我会解决问题了。 1.李阿姨在菜市场买了2袋米(每袋35.40元)、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和1 2.80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如果够,应找回多少钱?如果不够,应添加多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一个长30㎝,宽和高都是20㎝的长方体灯笼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妈妈在家电超市买了一台打八折的彩电,用了2240元,过了几天,这种彩电以七五折出售,这时买一台这样的彩电要花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件雕塑的底座是用混凝土浇注成的棱长2.6米的正方体。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沪教版小学数学毕业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优质版]

(沪教版)小学数学毕业综合能力训练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题。 1.把下面的"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五成( )、七成( )、三成五( )、十成( )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30%( ) 45%( ) 10%( ) 95%( ) 3.利息=( )×( )×( ) 4.30千克是50千克的(%),50千克是30千克的( %) 5.5吨比8吨少(%),8吨比5吨多(%)。 6.540米是( )米的20%。 7.( )公顷的25%是20公顷。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利息和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 ) 2.一块地的产量,今年比去年增长二成五,就是增长十分之二点五。 ( ) 3.一种药水,水和药的比是1∶20,水占药水的5%。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半成改写成百分数是 ( ) A.50% B.0.5% C.5% 2.一块地原产小麦25吨,去年因水灾减产二成,今年又增产二成。这样今年产量和原产量比 ( ) A.增加了 B.减少了 C.没变 3.小英把 1000元按年利率2.4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她应得到的本金和利息,列式应是 ( ) A.1000×2.45%×2 B.(1000×2.45%+1000)×2 C.1000×2.45%×2+1000 四、应用题。 1.一块小麦实验田,去年产小麦24.5吨,今年增产了二成。这块实验田今年产小麦多少吨? 2.一块地,去年产水稻12吨,因水灾比前年减少二成五。这块地前年产水稻多少吨?

3.李英把5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1年,年利率是2.25%。到期时,李英应得利息多少元? 4.王钢把1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7%。到期时,王钢应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5.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30吨,比前年增产了5吨。这块棉花地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 6.一个养殖场,养鸭的只数比养鸡的只数少20%,养的鸡比鸭多1000只。这个养殖场养鸭多少只? *7.张晶在银行存了30000元人民币,定期五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交纳利息所得税20%后,银行应付给张晶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选作) 参考答案 一、 1.50% 70% 35% 100% 2.三成四成五一成九成五 3.本金×利率×时间 4.60% 167% 5.37.5% 60% 6.2700 7.80 8.4 20 40% 二、1.√ 2.√ 3.× 4.× 三、1.C 2.B 3.C 四、 1.24.5×(1+20%)=29.4(吨) 2.12÷(1-25%)=16(吨) 3.5000×2.25%=112.5(元) 4.10000×2.7%×3+10000=10810(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综合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综合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第一个通过理想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帕斯卡 2.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3.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丢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中的() 4.下列常见的交通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酒后不驾车B.驾车须系安全带 C.行车保持一定车距D.雨后路滑,减速慢行 5.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酷爱滑板运动,下列是他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的过程中,对几个力学问题的思考,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滑板滑得越快惯性越大 B.滑板底部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 C.滑板随人动是因为鞋与滑板固定在一起 D.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7.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具有惯性的表现 C.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9.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粗糙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A.F1=F2>F3B.F1>F2>F3C.F2>F1>F3D.F1<F2=F3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 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A.甲为零,乙受到向右的15 N的摩擦力 B.甲、乙都受到向右15 N的摩擦力 C.甲、乙都受到向左15 N的摩擦力 D.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如图所示是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____________。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训练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一)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得数. 8×(125-25) 48+52÷4 160+40÷4 (19-11)×125 (12+42÷7)×5 26×8÷26×8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841-41)÷25×4 2.600×(1200-200÷25) =800÷25×4 =600×(1000÷25) =8 =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5 205×10=2050 6000-2050=3950 2.23×16=368 625-368=257 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95-1440÷24) 3.58870÷(105+20×2) 4.80400-(4300+870÷15)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625-23×16) 四、1.455 2.2975 3.406 4.76042 五、640×12×8= 61440(册) 六、7200÷12÷12=50(千克)七、320×8×3+1000=8680(元) 八、(1520-1280)÷(8×5)=6(个)

中考物理自我提升综合能力系列提升练习(一)

中考物理自我提升综合能力系列(含答案) -提升练习(一) 一、综合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大力士”——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 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具有动力大、噪声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形状记忆合金,如图甲所示,常温下发生形变的记忆合金。在受热超过某一温度时,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彤状,此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力,将重物提起。 依据不同记忆合金材料特性,可制成记忆压缩弹簧和记忆拉伸弹簧。如图乙所示为记忆压缩弹簧,在常温时较小的外力即可使其处于压缩状态,在高温时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伸长状态;记忆拉伸弹簧则与其不同,在常温时较小的外力可使其处于伸长状态,在高温时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压缩状态,记忆弹簧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弹力远比普通弹簧大。 给记忆合金材料通上交替变化的脉冲电流,以使其温度升高。为控制加热快慢,通常采用改变一个周期内通有电流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值的方法来实现。 (1)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在提升重物时,重物的重力势能______。 (2)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眼镜框被踩扁后,应______(升温/降温),使其恢复原状。 (3)对记忆拉伸弹簧来说,高温状态长度比低温状态______。 (4)下列四种电流能使相同的记忆合金弹簧升温最快的是______。 (5)右图是小明设计的形状记忆合金起重机的动力结构示意图,记忆弹簧通电后恢复原状,提起重物,为让记忆弹簧能回到初始位置,装置中需要搭配普通弹簧,下列四种组合中,提升力最大的是______。 A.普通弹簧,记忆拉伸弹簧、普通弹簧 B.普通弹簧,记忆压缩弹簧、普通弹簧 C.记忆压缩弹簧、普通弹簧、记忆压缩弹簧 D.记忆拉伸弹簧、普通弹簧、记忆拉伸弹簧 2、某同学看到一些小汽车的尾部都标有“0.8”、“1.6”、“1.8”或“2.0”等字样,他上网查询得知这是汽车发动机“排气量”的数值。所谓排气量就是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是指所有气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8 13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2.分数 15a ,当a = (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a = ( )时,它是最小的最简假分数。 3.修一段长60千米的公路,修路队每天修全长的8 1,已修了5天,还剩下全长的()() 。 4.( )÷( )=()3=()12=0.75 5.能同时被2 、3 、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24分 = ( )时 1公顷800平方米 = ( )公顷 4.0.5立方米 = ( )立方分米 2600毫升=( )立方分米 7.小明用铁丝做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 )厘米的铁丝,如果要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硬纸,至少需要( )平方厘米硬纸。 8.已知甲数=a ×b ×c ,乙数=b ×c ×d (a 、b 、c 、d 是不同的质数),那么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55,若分子、分母都减少5,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为4 1,原分数是( )。 11.小丽的妈妈买回8个苹果,小丽昨天吃了 41,吃了( )个,今天又吃了余下的4 1,今天吃了( )个,还剩( )个。 12.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分数:(1)61< □ <51 (2)127< □ <3 2 13.五(1)班学生排队做操,如果7人排成一行,多2人;如果8人排成一行,

最新整理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习题及答案三套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习题及答案三套8×(125-25)48+52÷4 160+40÷4(19-11)×125 (12+42÷7)×526×8÷26×8 二、把下面运算中不正确的地方改过来. 1.(841-41)÷25×42.600×(1200-200÷25) =800÷25×4=600×(1000÷25) =8=24000 三、把下面各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1.3280÷16=2052.23×16=368 205×10=2050625-368=257 6000-2050=39501028÷257=4

四、计算下面各题. 1.280+840÷24×5 2.85×(95-1440÷24) 3.58870÷(105+20×2) 4.80400-(4300+870÷15) 五、装订车间每人每小时装订课本640册,照这样计算,12人8小时装订课本多少册? 六、汽车队开展节约用油活动,12辆车一年共节约汽油72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个月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七、一部电话机售价320元,一台“彩电”的售价是电话机售价的8倍,一台电脑的售价比“彩电”售价的3倍还多1000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八、两个车间生产零件,5天后甲车间生产1520个零件,乙车间生产1280个零件,若每天工作8小时,乙车间比甲车间每小时少生产多少个零件?

参考答案 三、1.6000-3280÷16×10 2.1028÷(625-23×16) 四、1.4552.2975 3.4064.76042 五、640×12×8=61440(册) 六、7200÷12÷12=50(千克) 七、320×8×3+1000=8680(元) 八、(1520-1280)÷(8×5)=6(个) 篇二 一、填空. 1.学校有足球24个,是篮球的3倍,学校有足球,篮球共( )个.

备战中考物理综合能力提升练习一(含解析)

2019备战中考物理综合能力提升练习一(含解析) 一、单选题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 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目镜和物镜的作用分别相当于() A. 凸透镜凸透镜 B. 凸透镜凹透镜 C. 凹透镜凹透镜 D. 凹透镜凸透镜 3.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一名中学生右手的握力大约2019N B. 一名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200N C. 一名中学生爬楼的功率大约是100W D. 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2.5×105Pa 4.“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 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5.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的设得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所以,在那里测气温应用() A. 酒精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寒暑表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6.一块冰化成水后() A. 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 密度变大,质量不变 C. 密度变小,质量不变 D. 密度变小,质量变大 7.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5℃ B. 篮球的直径大约为20dm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我班学生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都比较粗心,尤其现在五年级了,计算量相当大,可以说这册教材基本都是以计算为主。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方程、求多边形的面积等内容。开学的那段时间,学生的作业做得差,课堂上练习完成不好,使我比较着急,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准确呢?我在数学的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1 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PPT 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 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 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 估算意识是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比作准确的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迅速合理的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中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在教学过程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思想,让学生用估算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用估算法检验解题思路,用估算法检验解题结果等,将估算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估算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 2006.6 第一部分:加深理解,打好基础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下面是雨花台区2005年末的一个统计数据: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面填空: ①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总人口数是( )万人; ② 土地面积为( )平方千米; ③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生产总值约是( )亿元; ④ 绿化面积比土地面积少( )万平方米。 2.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入飞船发射成功,这一年全年有( )天。 3.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81千克水中,含氧( )千克。 4.六(1)班昨天实到49人,有1人请假没来,昨天六(1)班的出勤率为( )%。 5.9÷4=( )( ) =( ):( )=2( ) 28 =( )%。 6.把30分解质因数是:30=( ),如果a =3×3×5,那么30和a 的最大 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段体积是42.9立方分米的圆柱形木料,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 是( )立方分米。 8.右图是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 、b 的正方形拼成的。 (1)用字母式子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2)当a=5,b=4时,阴影大三角形的面积是( )。 9.观察右图,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一个字母,使等式成立。 前面面积( ) = 上面面积 ( ) 10.一项工程甲单独做5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5 1 ,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一共需要( )天。 11

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二、仔细辨析,正确判断。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2.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两个“0”,这个数就会扩大100倍。……………………()3.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O。………………………………()4.两个素数的和必为素数。………………………………………………………() 5.a是自然数,如果a÷b=3,那么a能被b整除。……………………………()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在除法算式a÷b=c……n (b≠0),那么( )。 A. b>n B. b>c C. n<c 2.钟面上,时针的转速与分针的转速之比是()。 A. 1︰60 B.1︰12 C.12︰1 3.某超市有甲、乙、丙三种餐巾纸,甲种纸1元钱3包,乙种纸2元钱5包,丙种纸3元钱8包。那么()纸每包的价钱最贵。 A.甲种 B.乙种 C.丙种 4.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 5、右图是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表面积 减少94.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积减少()。 A.30 立方厘米 B. 31.4 立方厘米 C. 235.5立方厘米 四、看清题目,细心计算。(31分) 1.看谁口算得又对又快。(4分)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 20票10票4票6票

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及 答案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试试题 (2006年) 一、课程理念。(每空1分,计20分) 1.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将小学数学的内容分为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教材中“确定位置”属于统计与概率 领域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举出一个目前国标本苏教版低年级段教材中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 2.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

标进行了具体阐述。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现实生活性和体验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 4.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教学评点。(每题10分,计20分) 阅读下面两则教学案例,用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来进行简单评点。 1.教学二年级“认识乘法” 上课一开始,教者出示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大树、房子、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是在啄米呢还是在吃虫子呢?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到桥那边去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训练习题3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能力训练习题3 一、口算 164= 97= 648= 87-9= 59= 63-9= 49= 659= 50-8= 559= 68-50= 78= 459= 427= 673+28= 二、填空 1、()九七十二,七()六十三,五()四十。 2、7个6是(),40里面有()个5。 3、87比86的积多() 4、把64=24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和()

5、285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6、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3,被除数是()。 7、45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8、从63、9、8、7 中选三个数,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9、()里最大能填几? 8 ()<30 ()7<67 6 5<25 4 ()<13 ()9<73 ()5<39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36= 97= 205= 617+1564= 762-223= 738= 四、列式计算。 1、40里面有几个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25多60的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是7的多少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乘数是8,被乘数是9,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各题正确的序号填在()里。 1、计算5 7应想乘法口诀() ①七八五十六 ②五七三十五 ③五五二十五 2、求8是4的多少倍?列式为() ①8 4 ② 4 8 ③ 8 4 3、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要用几个筐? ①用了3个筐装 ②平均每个筐装5个 ③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4、36 7的计算结果是() ①5余1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d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自主导学 1. 作用, F , 牛顿, 牛, N 2. 形状, 运动状态 3.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基础练习 1. 球拍, 球 2. A 3. (1)受到力的作用, 向前, (2)麦秆对刀刃 4. A 5.D 6.B 7.B 8.B 提高练习 10.B 11. =20 N

第2节弹力 自主导学 1.塑性,弹性 2.弹力 基础练习 1. 2.6 2.ABCD 3.A 4.D 5.C 6.A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 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 4 (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 A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 1.重力,G 2. 竖直向下 3. 几 何中心 基础练习 1.B 2.D 3.地球, 9.8(或10),

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 4.A 5.B 6.B 7.(1)G =mg = 0.5 kg×10 N/kg = 5 N (2) G=5 提高练习 8.(1)2 (2)图略(3)正比(4)不能 9.C 第七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C 2.C 3.D 4.D 5.D 6.B 7.A 8.A 9.D 10.C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作 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力 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3)(a),(d)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容易翻倒 17.重,地球 18.形不成雨,因为雨失去重力,降不下来(例子合理就行) 19. 2.4,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20.重心,几何中心,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9.8 N/kg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关系(2)40 N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