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治
高钙血症的诊断与处理

影像学检查
颅骨X线片
可用于评估颅骨病变,如骨质破坏、肿瘤或骨折。
甲状旁腺CT
可显示甲状旁腺的大小、位置和形态,有助于诊断甲状旁腺腺瘤。
脊柱MRI
可用于评估脊柱病变,如肿瘤、椎间盘突出或脊髓压迫。
鉴别诊断
其他高钙血症
3
生活方式干预
限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避免高钙食物,增加运动量,促进钙排出。
此外,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甲状旁腺切除术
原发性高钙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血钙水平。
肿瘤切除术
对于恶性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高钙血症,肿瘤切除是关键。
肾移植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继发性高钙血症,肾移植可以改善预后。
维生素D中毒
停止服用维生素D制剂,并采取措施降低血钙水平。
其他疾病
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治疗肉芽肿病、 sarcoidosis,或治疗肾脏疾病。
急性高钙血症的处理
1
静脉补液
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以增加尿量,促进钙的排出。
2
利尿剂
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促进肾脏排钙。
3
双膦酸盐
静脉注射帕米膦酸或唑来膦酸,抑制骨吸收,降低血钙水平。
预后与预防
预后
高钙血症的预后取决于病因、严重程度和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血钙水平。但如果高钙血症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和骨质疏松症。
预防
预防高钙血症的关键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高钙血症的疾病。此外,应避免摄入过量的钙和维生素D,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肿瘤引起高钙治疗方案

一、引言高钙血症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较为常见。
肿瘤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激素等物质,导致机体钙代谢紊乱,引起血钙水平升高。
高钙血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针对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高钙血症的病因及诊断1. 病因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激素等物质,如破骨细胞激活因子(Osteopontin,OPN)、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等,可促进骨吸收,导致血钙升高。
(2)肿瘤细胞破坏骨骼,使骨骼中的钙离子释放进入血液。
(3)肿瘤患者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利尿剂、皮质激素等药物作用,导致钙排泄减少。
2. 诊断高钙血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指标:(1)血清钙浓度:血清钙浓度>2.58mmol/L(10.4mg/dl)可诊断为高钙血症。
(2)尿液钙排泄量:尿液钙排泄量>400mg/24h。
(3)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肿瘤侵犯骨骼、转移等。
三、高钙血症的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1)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促进钙的排泄。
(2)避免高钙饮食,如牛奶、奶酪等。
(3)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少钙的吸收。
2. 药物治疗(1)双磷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帕米膦酸等,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降低血钙水平。
(2)降钙素:如鲑鱼降钙素、人工合成降钙素等,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血钙水平。
(3)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促进钙的排泄。
(4)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血钙水平。
3. 放射治疗针对肿瘤侵犯骨骼、转移等引起的局部高钙血症,可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减轻肿瘤细胞对骨骼的破坏,降低血钙水平。
4. 手术治疗对于肿瘤侵犯骨骼、转移等引起的局部高钙血症,可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切除肿瘤、减轻骨破坏,降低血钙水平。
高钙血症的诊治

120.1↑
辅助检查(我院)
• 24小时尿钙:2.11mmol(2.5~8.0) • 24小时尿钙:4.0 mmol( 同步尿肌酐: 7920 µmol/L ) • 25-羟维生素D:18.13 ng/ml(30~100) • 肿瘤12项正常
影像学检查(我院)
B超:双侧颈部未见增大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颈部CT:未见明显异常增大甲状旁腺 全身骨显像:未见明确肿瘤骨转移征象 胃镜:胆汁反流性胃炎 骨密度:椎体和髋关节骨密度在正常成人峰 值水平,未见减低
治疗
• 入院后给予唑来膦酸4mg滴注,后复查Ca 3.27mmol/L。 • 12-24复查Ca 2.95mmol/L。 • 2018-1-1复查Ca 3.01mmol/L。 • 2018-1-8复查Ca 3.74mmol/L。 • 继续水化、利尿、降钙素皮下注射治疗 • 2018-1-10复查Ca 2.98mmol/L。
辅助检查(外院)
• • • • • • • • 血钙3.73 ↑↑mmol/L(170325) 血钙3.21 ↑mmol/L(170326) 血钙2.85 ↑mmol/L(170327) 血磷0.61↓ mmol /L (170325) 血镁1.2↑ mmol/L (170325) 血PH 7.332 ↓ (170325) PTH未见异常 肿瘤五项、甲功七项、性腺七项未见异常
高钙血症应做哪些检查?
6.胸部、腹部和骨盆影像学检查 以除外肿瘤、Paget骨病等。怀疑甲 旁亢患者应进行甲状旁腺超声、CT和核素 扫描。
术后指标变化
谷伟军.内分泌相关高钙血症的临床对策.药品评价.2014,11(1):12-16.
患者基本资料 姓名:邢** 性别:男 年龄:6大转 子外侧见 片状异常 软组织摄 取影;未 见明确肿 瘤骨转移 征象。
高钙血症基础与临床

要点∙高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可治疗疾病。
如果不加以治疗这种病会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高钙血症的最常见原因为恶性肿瘤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恶性肿瘤所致高钙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甲状旁腺手术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最有效疗法临床提示∙即使患者患有恶性肿瘤,也要检查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因为恶性肿瘤患者原可能存在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急性重度高钙血症 (>3.5 mmol/l) 患者需要紧急住院治疗简介钙是生命所必需的。
它是骨代谢和神经肌肉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钙水平的严格调节可以控制神经肌肉功能。
钙的分布很广,但是大部分存在于骨骼中 (99%)。
只有很少一部分钙储存于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
细胞外液中的钙交换发生于整个骨骼、肠道和肾脏。
体液中的钙大部分由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 D 调节。
血清总钙的标准实验室参考范围为 2.20-2.60 mmol/l。
使用下方公式作为离子钙的间接测定方法通常可得到经血清白蛋白校正后的钙水平。
1通过此公式您可以排除脱水或白蛋白水平异常所致假高钙血症。
校正后的钙 = 血清钙±0.02 mmol/l,以40g/l为标准,血清白蛋白每高于1 g/l 则减去0.02 mmol/l,每低于1 g/l则加上0.02 mmol/l。
示例一名患者其未校正的血清钙为 2.75 mmol/l,血清白蛋白为 48 g/l 的:校正后的血清钙 = 2.75 - (8 x 0.02) = 2.59 mmol/l。
病理生理学人体内的钙和磷自稳平衡由三种主要激素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骨化三醇(1,25 二羟基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主要通过设定远端肾小管的钙重吸收水平来调节细胞外钙浓度。
它还可增加骨骼中钙的释放并将维生素 D 转化为其活性代谢产物骨化三醇(1,25 二羟基维生素 D)。
钙离子浓度降低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产生,高水平的钙离子和降钙素则抑制其产生。
肿瘤患者的高钙血症,规范诊治要趁早

mg / d 1 )时 称 为高钙 危 象 (也f 『 认
>1 4 mg / d l 或1 6 mg / d l 者 ),患 常 f 1 严重 水 、, 尿 、无尿 、高热 、心 n
临床 表 现 及 分 级
高钙 由症 捍瞍 较轻 者 ,可 圮” j { 症 状 ,肿瘤 患 l 啬常住 系统性 枪查 f / j | f 然
危 害 与 症 状 之 间 并
的
代 谢 并 发症 之 一 ,发 生 率 为
1 5 ~2 0 / 1 0 7 ) - 人 ,患者常常没有
明 显 的疾 病征 象 , 多在 实验 室 检 查 时偶 然 发现 ,如 果 不加 以 留意 ,容 易造成严重后果 。
联 ,医 生 直 清 楚 认 识到 高 钙 l f I 【 潜 的 危 害 远 远 大 于 患 者 表 现 的 稚
I 赓 诊 图
肿瘤患者的高钙血症 ,规范诊治要趁早
文 陈壮 忠 ( 广州 中 医药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肿 瘤 中心 主 治 医 师 )
现. .重 者可 出现 厌 食 、恶心 、l 1 l 】 { :
临床 上 , 当血 清 钙 浓度 高
于2 . 7 5 m m o 1 / L 时 称 为高钙 血症 ,
便秘 、愎张 、口渴 、多尿 、疲乏 / j
心率失常 、倦 垂、抑郁 、精 1 错乱 、
迷等症 状 ,常被 诊 为癌 忡脑转移 . 须注 意 的 是 ,高 钙 I 『 兀 疵 造 成
是 乳腺 癌 、 多发 性 骨髓 瘤 、非 小 细胞 肺 癌 、前列 腺癌 和 肾上
腺 样瘤 等肿 瘤疾 病 最 常 见的
补钾 6 0 mmo l / 天 ,补 镁6 ( } mn a o l / 天 ),
恶性肿瘤合并高钙血症19例临床分析

3 J fry M . P stv e d x iaor r su e a tr e r ime t efe o i e n e pr t y p e s r fe a rc ut n i
变 化< 5 ,则 认 为达 到 完 全 复 张 。临 床 常用 的压 力 为 3  ̄4 0 5 c H。 m O,有 的 可达 6 ~ 7 m O 0c H O,个 别 甚 至 更 高 。 常 用 持 续 时 间 为 2 ~ 6 ,有 的 可 达 2mi,个 别 甚 至 大 于 5 O 0S n mi。操 作 过 程 中 ,保 持 气 道 平 台 压 低 于 3 m n 0c H O。 在 操 作 过 程 中 ,适 当 镇 静 能 避 免 患 者 过 度 紧 张 ,避 免 人 机 对 抗 。 对 于 无 明 显 心 功 能 异 常 、循 环 平 稳 者 , 可 以 耐 受 较 高 的 PF F P。笔 者认 为 ,适 当 的 P E 复 合 肺 复 张 法 是 治 疗 严 重 EP 创伤性湿肺 的有 效手 段。肺 复张术 中 P E E P应 用 水 平 、效
vrad P E erme t [ ] J Koen e n E P d ce n J . ra Me c, 2 0 , 1 dSi 03 8
( ):3 9 3 4 3 4 —5 .
恶性 肿 瘤 合 并 高 钙 血症 1 临 床 分 析 9例
恶性肿瘤骨转移伴高钙血症的护理-2019年文档

恶性肿瘤骨转移伴高钙血症的护理高钙血症是肿瘤患者中最常见的代谢危象,10%- 20%患者在疾病的某个阶段发生,其影响多个器官的功能,并引起许多病理生理改变,要比肿瘤本身更易危及生命[1] 。
肿瘤骨转移伴破骨性骨溶解是导致高钙血症的最常见机制[2] 。
血清钙浓度高于2. 75mmol/L 即为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乏力、表情淡漠、肌张力减低、嗜睡、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厌食、恶心、呕吐、口渴、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并伴有肾功能损害等。
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2年2 月共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伴高钙血症患者38 例,现将临床护理要点回顾性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科于2010 年3 月至2012 年2 月共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伴高钙血症患者38例,男23 例,女15 例;年龄41- 79岁,中位年龄58岁。
其中肺癌15例,乳腺癌10例,淋巴瘤6 例,多发性骨髓瘤6 例,阴茎癌1 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并经ECT和CT MR或PET/CT提示有骨转移。
既往均经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
血生化报告:血钙2. 75 - 4.84mmol/L。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12例恶心伴便秘,1 8例食欲下降,1 2例四肢乏力,6例表情淡漠伴肌张力减低,2 例出现肾功能损害。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伴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
2 护理2. 1 病情观察住院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
加强护患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及意识状态变化,判断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肌张力是否正常。
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耐力,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抽搐症状,记录24h 出入量。
注意监测血钙、血磷及血钾等电解质变化,防止发生低血钙及低钾。
2.2 用药监护2.2.1降钙素的护理降钙素主要通过干扰破骨细胞成熟而抑制骨重吸收,还能增加肾钙排泄,从而降低血钙。
高钙血症处理原则

高钙血症处理原则高钙血症是指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认为是血钙浓度超过2.6mmol/L。
高钙血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药物副作用等。
高钙血症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高钙血症的原因高钙血症的处理首先要确定其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常见的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和药物副作用等。
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必要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高钙血症的原因。
二、控制骨骼分解骨骼分解是导致高钙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人体缺乏钙时,身体会从骨骼中释放出大量的钙来维持生理需要。
为了控制骨骼分解,可以采取一些措施:1.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保证骨骼健康;2.避免过度运动,以减少骨骼受损的风险;3.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以减少对骨骼的伤害。
三、控制血钙浓度高钙血症的处理还包括控制血钙浓度。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尿液排泄量:通过增加尿液排泄量,可以促进钙离子的排泄。
可以采用利尿剂等药物来增加尿液排泄量。
2.抑制肠道吸收:通过抑制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可以减少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可以采用口服药物来抑制肠道吸收。
3.促进钙离子在体内沉积:通过促进钙离子在体内沉积,可以减少其在血液中的浓度。
可以采用药物来促进钙离子在体内沉积。
四、治疗原发病高钙血症通常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因此治疗原发病也非常重要。
例如,如果高钙血症是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那么应该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如果高钙血症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那么应该治疗恶性肿瘤。
五、注意并发症高钙血症可能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肾结石、心律失常等。
因此,在处理高钙血症时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预防肾结石:可以采用增加尿液排泄量、饮水量增加等措施来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2.预防心律失常:可以采用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或进行电复律等措施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六、定期随访对于高钙血症患者,需要定期随访以监测其血钙浓度和原发性疾患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技能:恶性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治
有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导致的高钙血症(tumor-inducedhypercalcemia,TIH)发生率为15%~20%。
常见于肺癌、乳腺癌和骨髓瘤等,并伴有溶骨性病变。
TIH 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骨转移后肿瘤细胞侵犯骨骼、骨质被破坏后钙离子释放入血导致,故也称为「局部溶骨性高钙血症」。
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具有甲状旁腺激素样(PTH)作用的体液因子,这种机制导致的高钙血症也被称为「体液性高钙血症」。
高血钙的诊断标准
临床首先要区分真假高钙血症,准确地说离子钙升高才是真正的高钙血症。
由于仪器设备限制,一些医院仅能检测总钙浓度。
正常血清总钙浓度:早产儿1.8~2.3 mmol/L;足月儿2.0~2.6 mmol/L;儿童青少年
2.25~2.74 mmol/L。
高钙血症时随意尿钙/ 尿肌酐比值常>0.25。
高钙血症:(血清总钙浓度)轻度增高 2.75~3.0 mmol/L,中度增高3.1~3.4 mmol/L,>3.5 可能引起高血症危象。
约40% 的血钙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而白蛋白下降的患者,虽然血清钙减少,但其实减少的部分是结合钙,所以没有低钙的症状。
如何校正低蛋白的血清钙?关注肿瘤时间微信,对话框回复「0121」即可获取公式哦。
TIH 临床表现
TIH 往往伴随有恶心、呕吐、脱水和体重下降,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神经、肾脏和胃肠功能失调三大症状,以神经系统症状最为严重。
当血清钙>3.5 mmol/L 时,可发生危及生命的「高血钙危象」,表现为极度软弱、精神失常、进行性加重的氮质血症甚至昏迷患者,临床上需紧急处理,可采用腹膜透析降低血钙。
TIH 查什么?
1. 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2. 尿常规,高血钙可以损坏肾小球滤过膜,尿中可以出现蛋白,类似肾病综合症的症状
3. 肾功能,如血清尿素氮(BUN),进行性加重的氮质血症
4. 心电图,典型表现为ST 段缩短或消失
TIH 的处理
1. 病因治疗
抗肿瘤,抗骨转移治疗
2. 降低血钙
水化、利尿、早期使用特异性的降低血钙冶疗(促进肾脏钙排泄、阻止肠道钙吸收、降低骨吸收),停止使用减少尿钙排泄的药物(如乙噻嗪)、停止使用减少肾血流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H2 受体拮抗剂)及维生素A、维生素D,鼓励患者多活动以减少骨钙的吸收。
(1)补液:鼓励多饮水,滴注>2 L 生理盐水,促进钙的排泄,保持24 小时尿量3~4 L;
(2)利尿:排钠利尿药促进钙的排泄,如速尿80~100 mg/d,同时注意补充钾和镁,预防电解质紊乱。
常用药
双膦酸盐、降钙素及糖皮质激素等。
双膦酸盐因其安全有效,为治疗高钙血症的标准一线用药。
1. 降钙素
降钙素5~10 IU/kg·d,分2 次肌注或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不少于6 小时。
通过抑制骨吸收和增加钙自尿液的排泄来降低血钙旅度。
特点是降血钙作用快,但作用时间短。
2.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1~2 mg/kg·d,多适用于高钙血症而其原发病对化疗药较为敏感者,如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及乳腺癌等
3. 磷酸盐和双磷酸盐
对轻度高钙血症而肾功能正常者可应用口服磷酸盐。
因毒性较低可试行长期服用,腹泻为其剂量限性毒件。
双磷酸盐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从而降低血钙。
唑来膦酸每次4 mg,每次静滴不少于15 分钟,起效需2~4 日,达到最大效果需4~7 日,而鲑鱼降钙素起效快且安全无毒,作用4~6 小时内最多可降低血钙0.3~0.5 mmol/L,故选用鲑鱼降钙素快速降钙治疗,并联用糖皮质激素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以增强鲑鱼降钙素的作用。
4. 光辉霉素(Mithramycin)
抗癌剂,可阻止破骨细胞RNA 合成,从而抑制骨吸收。
降钙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但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出血及肾功能衰竭,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