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库设计)

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库设计)
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库设计)

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题目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小组成员林琳、罗文凤、顾晓、史东海

目录

1.文档介绍 (1)

1.1文档目的 (1)

1.2文档范围 (1)

1.3读者对象 (1)

1.4参考文献 (1)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2)

2.数据库环境说明 (3)

3.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3)

4.逻辑设计 (3)

5.物理设计 (7)

5.1表汇总 (8)

5.2表 A (9)

5.3表 B (9)

5.4表 C (10)

5.5表 D (10)

5.6表 E (10)

5.7表 F (11)

5.8表 G (11)

5.9表 H (11)

5.10表 I (12)

8.安全性设计 (12)

8.1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12)

8.2用户帐号密码的加密方法 (12)

8.3角色与权限 (13)

9.优化 (13)

10.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 (13)

1.文档介绍

1.1文档目的

此份文档的目的就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

构, 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的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中用户的应用需

求。

1.2文档范围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为: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

B.该软件可以帮助学校负责排课的相关人士完成排课任务。

C.开发本软件主要是为了帮助学校负责排课的相关人士解决“教师”、“教室”、“时间”

等资源搜索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寻找资源的最优

或近似最优的组合,以减少人的工作量。但特殊情况还需人为进行调节,不属于本系统

所能处理的范围。

1.3读者对象

该文档主要面向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用户代

表。

1.4参考文献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

作者:王珊、萨师煊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 年 12 月

1.5术语与缩写解释无

2.数据库环境说明

运行环境的限制 :必须装有Java 运行平台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则使用的是access

数据库

3.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数据库对象包括表、视图(查询)、存储过程(参数查询)、函数、约束。对象名字由前缀和实际名字组成,长度不超过30。前缀:使用小写字母。

实际名字尽量描述实体的内容,由单词或单词组合,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不以数字和 _开头。合法的对象名字类似如下:

字段命名规则

数字、字符、日期 / 时间、杂项,字段有表的简称(或全称)、下划线、实际名称加后缀组成。

后缀:表示该字段的属性。

4.逻辑设计

1)教师实体属性图如图 1 所示

教师姓名

电话号码教师教师编号

所授课程总量

图 1 教师实体及其属性

课程号

课程名课程所需学时

是否需要多媒体

图 2 课程实体及其属性

3)教室实体属性图如图 3 所示

教室号

楼号

教室

是否为多媒体教室

图 3 教室实体及其属性

4)班级实体属性图如图 4 所示

班级号班级系别

图 4 班级实体及其属性

时间

班级号

学生课表教室号

课程号

教师号

图 5 学生课表实体及其属性

6)教室课表实体属性图如图 6 所示

时间

教室号教室课表课程号

班级号

图 6 教室课表实体及其属性

7)教师课表实体属性图如图7 所示

教师号

课程号

教室号

教师课表

课程号时间

图 7 教师课表实体及其属性

8)大学自动排课实体属性图如图8 所示

学生查询n

属于教学任务

1课表

排课班级

n

属于

查询

1

1

系别

n

教师属于

图 8 大学自动排课实体属性图

5.物理设计

表 1用户信息表

字段名称中文解释字段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userID用户账号char20否主键secret用户密码char15否

username用户名char20否

表 2教师信息表

字段名称中文解释字段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id教师编号int20否主键name教师姓名char15否

telephone电话号码char20

Course所授课程数量int20否

表 3课程信息表

字段名称中文解释字段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Id课程编号int20否主键name课程名char15否

xueshi学时int20否

special系别int50否

是否需要多媒

duomeiti char15否

表 4教室信息表

字段名称中文解释字段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Id教室编号char20否主键buliding楼号char15否

duomeiti是否为多媒体char20否

表 5班级信息表

字段名称中文解释字段类型长度是否为空备注Id班级编号int20否主键Special系别int15否

5.1表汇总

表名功能说明

表 course录入课程信息

表 teacher录入教师信息

表 room录入教室信息

表 banji录入班级信息

表 constrains录入约束条件

表 special录入特殊条件

表 teacherschedule输出教师课表

表 studentschedule输出学生课表

表 roomschedule输出教室课表

表名course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 /非空约束条件

(精度范

围)

id int课程号非空所有课程不得有相同的 id name字符型课程名非空

xueshi int学时非空

special int系别,表示上该门非空取值范围不得超过所有系别

课的系别总数

term int上该门课的学期非空只能为 1、 2、3 或 4,分别表

示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

duomeiti int1:该门课需要多媒非空数据只能为 1 和 0

体教室;

0:该门课不需要多

媒体

补充说明

5.3表B

表名teacher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非空约束条件

(精度范

围)

id int教师 id 号非空所有教师中不得有相同的 id name字符型教师名非空

telephone字符型教师电话号码

coursenum int所教授课程数量非空所教授课程数量不得大于所

有课程总数量course1int为某门课程的id,非空外键

course2int? ..?.? .

course3? ..??????

course4? ..??????

补充说明假定教师最多上一学期四门课程

表名room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非空约束条件(精度范

围)

num字符型该教室号,如11210非空

buliding字符型楼号非空

duomeiti int是否为多媒体教室非空

补充说明

5.5表D

表名banji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非空约束条件(精度范

围)

num字符型班级号非空

special int系别非空外键

补充说明

5.6表E

表名constraints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 /非空约束条件(精度范

围)

id int某教师的 id非空外键period int该教师不上课的非空

时间段

补充说明

表名special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非空约束条件(精度范

围)

id int系别号非空

name字符型系别名非空

补充说明

5.8表G

表名teacherschedule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 /非空约束条件(精度范

围)

id int教师的 id 号非空外键

course int课程 id 号非空外键

banji字符型该班级号非空外键

room字符型教室号非空外键

coursename字符型课程名非空外键

period int学时非空外键

time int时间非空外键

补充说明

5.9表H

表名studentschedule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 /非空约束条件(精度范

围)

id int班级的 id 号非空外键

course int课程 id 号非空外键

banji字符型该班级号非空外键

room字符型教室号非空外键

coursename字符型课程名非空外键

period int学时非空外键

time int时间非空外键

teacher int教师名非空外键

补充说明

5.10表I

表名roomschedule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空 /非空约束条件(精度范

围)

id字符型教室的 id 号非空外键

course int课程 id 号非空外键

banji字符型该班级号非空外键

coursename字符型课程名非空外键

period int学时非空外键

time int时间非空外键

补充说明

8.安全性设计

用户只有在登陆成功的前提下才能查询,学生和老师只有只读权限,不允许修改,管理员只有在登陆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操作。

8.1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本系统设有登陆模块,在登录模块中,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便可登录系统。密码输入错误,则重新登录。本系统只有管理员具有修改的权限,教师和学生只有阅读的权限。

8.2用户帐号密码的加密方法

8.3角色与权限

角色可以访问的表与列操作权限

学生课表修改权限

管理员教室课表修改权限

教师课表修改权限

学生课表只读权限

学生

教师教师课表只读权限

9.优化

10.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

数据库运行后,由于运行环境的不断变化,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物理存储也会不断地变化,对数据库设计进行评价,调整,修改等维护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设计工作的继续和提高。对数据库经常性维护的工作主要是由DBA完成,它包括,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造,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数据库设计方法及

数据库设计方法及命名规范

- - 2 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与技巧 (5)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5) 1. 需求分析阶段 (6)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9) 2.1 第零步——初始化工程 (10) 2.2 第一步——定义实体 (10) 2.3 第二步——定义联系 (11) 2.4 第三步——定义码 (11) 2.5 第四步——定义属性 (12) 2.6 第五步——定义其他对象和规则 (12) 3.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3) 4.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15) 5. 数据库实施阶段 (15)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16) 7.建模工具的使用 (16) 二、数据库设计技巧 (18) 1. 设计数据库之前(需求分析阶段) (18) 2. 表和字段的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 (19) 1) 标准化和规范化 (19) 2) 数据驱动 (20)

- - 3 3) 考虑各种变化 (21) 4) 对地址和电话采用多个字段 (22) 5) 使用角色实体定义属于某类别的列 (22) 6) 选择数字类型和文本类型尽量充足 (23) 7) 增加删除标记字段 (24) 3. 选择键和索引(数据库逻辑设计) (24) 4. 数据完整性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 (27) 1) 完整性实现机制: (27) 2) 用约束而非商务规则强制数据完整性 (27) 3) 强制指示完整性 (28) 4) 使用查找控制数据完整性 (28) 5) 采用视图 (28) 5. 其他设计技巧 (29) 1) 避免使用触发器 (29) 2) 使用常用英语(或者其他任何语言)而不 要使用编码 (29) 3) 保存常用信息 (29) 4) 包含版本机制 (30) 5) 编制文档 (30) 6) 测试、测试、反复测试 (31) 7) 检查设计 (31) 三、数据库命名规范 (31) 1. 实体(表)的命名 (31) 2. 属性(列)的命名 (34)

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系统开发背景 (1)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3系统解决的主要问题 (3) 1.4本文的主要工作 (3) 1.5本文的组织结构 (3) 第2章需求分析 (5) 2.1系统概述 (5) 2.1.1总体业务描述 (5) 2.1.2系统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5) 2.1.3系统的开发模式 (7) 2.2系统需求问题描述 (9) 2.2.1功能性需求 (9) 2.3.2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12) 第3章系统构架设计 (14) 3.1构架的目标和约束 (14) 3.2构架设计 (15) 3.2.1系统总体架构 (15) 3.2.2系统功能构架 (16) 3.2.3系统技术构架 (17) 3.2.4系统安全构架 (18)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20) 4.1 系统建模 (20)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24) 4.2.1生成数据库表 (24) 4.2.2数据分析 (32) 4.2.3数据库管理技术 (34) 第5章计算机排课系统的实现 (35) 5.1系统总体实现 (35) 5.1.1数据录入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8) 5.1.2报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 5.1.3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5) 5.2教学计划的关键实现 (48) 5.2.1算法描述 (49) 5.2.2教学计划算法过程 (49) 5.3排课算法的关键实现 (51) 第6章总结与展望 (66) i

同济大学数据库课程考核试卷 A卷 秋季数据库期中考试 英语 参考答案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课号:10014501 课名:数据库系统原理(双语)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Ⅰ. Multiple choice (20 marks, 2 marks each) (C )1. Five basic relational algebra operations are , others can be derived from these operations. A. ?,-,π,σ,? B. ?,-,π,σ, C. ?,-,π,σ,? D. ?,÷,π,σ, (ABD)2. The following aggregation function(s) will neglect null value. A. SUM B. MAX C. COUNT D. A VG (A. )3. Given R, U={A,B,C}, F={B→C}, a decomposition of R is ρ={AB, BC}, and the decomposition is: A. lossless-join, dependency preserving B. lossless-join, not dependency preserving C. lossy-join, dependency preserving D. lossy-join, not dependency preserving (BD )4. When we generate relational schemas from an E-R diagram, the rules for relationship sets are: A. for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translate it into a relation, and the primary key of the relationship set is the primary key of the “1” side entity set; B. for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translate it into a relation, and the primary key of the relationship set is the primary key of the “n” side entity set; C.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can be united with the “1”side entity set, and translated into one relation; D. a binary 1: n relationship set can be united with the “n”side entity set, and translated into one relation; (ABC)5. If R∈BCNF, then: A. non-attributes are entirely functional dependent on non-key attributes; B. all key attributes are entirely functional dependent on each candidate key that does not contain them; C. all partial dependencies and transitive dependencies are removed for any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施工的基本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施工的基本方法 摘要: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合要素,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施工。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内或建筑物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 。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器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筑各种子系统,他们都有自己各自的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一个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连接许多不同的应用设备,如模拟式或数字式机的公共系统设备,也应能支持图像等设备。 1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合要素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6个部分,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干线子系统。 1.1 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一栋大楼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应用设备的场所。为了便于设备搬运,设备间最好位于每一栋大楼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在设备间内,可把公共系统的各种设备互相连起来。如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设备间还包括建筑物的入口区的设备或电器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它相当于电话系统的站内配线设备及电缆、导线连接部分。 1.2 工作区 工作区是放置应用系统终端设备的地方。它由终端设备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它用接插软线在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之间搭接。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连接电话机的用户线及电话机终端部分。在进行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电器转换装置。如:适配器,可使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插头与信息插座相匹配,提供引线的重新排列,可使多对电缆分成较小的几股,使终端设备与信息插座相连接。 工作区布线是用接插软线把终端设备连接到工作区的插座上。工作区布线随着应用系统的终端设备不同而改变,因此它是非永久性的。 1.3 管理区 管理区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区域,它采用交联和互连等方式,管理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管理区为连通各个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每层配线箱或电话分线盒部分。管理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4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经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并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子系统总处于同一层上,线缆一端接在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在建筑物内,干线子系统总是位于垂直的弱电井内或垂直的弱电间内。并采用大对数电缆或光缆,而水平子系统多为4对双绞电缆。这些双绞电缆能支持大多数终端设备。在需要较宽带应用时,水平子系统也可以采用“光纤到桌面”的方案。当水平工作面积较大时,在这个区域可设置二级交接间。这种情况的水平线缆一端接在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还要通过二级交接间的配线架连接后,再端接到信息插座上。 1.5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由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它相当于电话系统的干线电缆。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1.6 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彼此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综合布

排课系统设计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必要和首要设计阶段,将会影响以后数据库设计的延续和质量,需求分析方法也很多,最重要是形成有实用价值的实际性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在该排课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通过询问和自己所掌握的关于该系统的数据联系方式和工作方式,形成了关于该系统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 1.1需求表述 1.1.1 基本功能描述 排课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主要完成工作有: 1、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的录入和相关完整性条件约束的建立, 2、数据库相关的触发器与存储过程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联系的 管理; 3、执行程序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数据处理和调用; 4、能够通过DBMS建立一系列视图来更方便的操作数据库。1.1.2 开发技术描述 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200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XP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本实验中最终将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我们设计的数据库实现。 1.2分析形成初步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是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阶段后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法得到的该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也是进行详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它在数据库设计中占有恨重要的地位。 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部

同济大学 C# 数据库 SQL语句

SQL search testing --在选课表tblSelectCourse中查询成绩大于80分的学生选课信息: select * from tblSelectCourse where grade > 80 --在表tblCourse中查询课程名中含有‘数学’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select courseNo,courseName from tblCourse where courseName like '%数学%' --在表tblStudent中查询生日在1989-01-01到1991-12-31之间的学生的学号,姓名 select studentNo,studentName from tblStudent where birthday between '1989-01-01' and '1991-12-31' --在表tblSelectCourse中列出旷考学生的学号和课号。 select studentNo,courseNo from tblSelectCourse where grade is null-- is null和= null的区别 --查询表tblStudent 列出每个同学的姓名、年龄 select studentName, year(getdate())-year(birthday) as '年龄' from tblStudent --对选课表中数据,按J01课程成绩降序排列,输出学号和成绩。 select studentNo,grade from tblSelectCourse where courseNo='J01' order by grade desc --查找“数值算法”课程成绩在75分以上的学生的姓名、学号、以及具体成绩。 select s.studentName,s.studentNo,grade from tblCourse c,tblSelectCourse sc, tblStudent s where s.studentNo=sc.studentNo and c.courseNo=sc.courseNo and courseName='数值算法' and grade>75

智能化设计思路

智能化设计思路

智能化设计思路: 1. 综合布线系统 (1)系统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它将语音、数据等设备彼此相连,同时能使上述设备与外部通信数据网络相连接。 (2)系统配置 综合布线系统共设计***个信息点。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八芯双绞线,数据主干采用6芯多模万兆光纤, 语音主干采用5类屏蔽50对大对数电缆。核心设备间位于计算机网络机房内,各层按区域集中的方式设置设备间,共设计42U 标准机柜**台。 2. 计算机网络系统

(1)系统介绍 网络系统是检察院智能化系统中的基础子系统之 一,它对下需要依托综合布线系统及机房配电系统的支持,对上为多种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支撑平台,网络系统的稳定是这些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网络系统的性能也将直接影响这些系统的性能。 (2)系统规模 专网采用100GE双核心、万兆双上联、千兆到桌面; 涉密网采用单核心、千兆上联、千兆到桌面;非涉密网采用单核心、千兆上联、百兆到桌面。 3.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 统。所有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由UPS统一供电。 (1)视频监控系统 由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等组成。摄像头根据不

同部位设置相应功能摄像机。设置专门的监控机房,监控机房预留安防用内网信息点,可以把视频安防信号传至内网。 (2)入侵报警系统 系统由报警主机及探测器组成,系统采用总线制报警系统。 建筑物出入口设微波红外双鉴报警探测器,入侵报警主机设在监控机房,主机应具备布防、撤防及报警等功能。 (3)系统报警联动 综合安防系统的视频监控子系统和入侵报警子系统均可以与楼宇自控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实现报警联动(另配报警输入模块)。发生非法进入或者火灾报警时,报警信号自动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在夜间同时联动监控区域照明系统),监控中心能够及时了解到防范区域的监控图像,在第一时间内处理异常事件。 4. 会议系统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的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技术动力。排课是学校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工作之一。解决好教学工作中的排课问题对整个教学计划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排课的已有算法作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决定采用遗传算法。通过设计实现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研究了遗传算法在排课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遗传算法、自动排课、Java。

Abstract Along with science technical and community information technical increases continuously, calculator science is gradually mature, its mighty function has behaved deep cognition, and it has entered the human social each realm erupts to flick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unction, bringing our life biggest of convenienc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is an important and complicated working in school,so solving the proble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eaching programming.Investigated and studied the algorithm existed, determine that adoptgenetic algorithm. ThroughDesign Implementation theAuto CourseArrangementManagement System Base onGenetic Algorithm, researched the 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in theCourseArrangement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Genetic Algorithm Auto Course Arrangement ManagementJava.

排课系统数据库设计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本科课程实训 题目: 关于学生排课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学院: 软件学院 姓名: 肖力谢果 学号: 20101466 20101467 专业: 软件工程 班级: 软件1001 指导教师: 黄欣 2011年12月

引言: 由于当下大学学校班级及专业较多,我们学校的实用的帮助班级排课的一个系统也有迫切需求。基于用SQL Server设计的数库的排课系统也有很大的需要,在本实训作业中,将会针对该实际情况,对我校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上课排课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设计。 该设计工作由双人合作的形式完成,对一个学期以来数据库系统概论的学习进行巩固与联系。该排课系统主要设计流程工作大概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也将设计的物理结构与数据库实施维护从略讲述,着重在需求分析上的收集数据形成实体及其联系的数据字典完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数据流图的基本设计;在概念结构设计上完成数据的抽象形成各子系统的E-R图,最后在解决冲突的分析下完成基本总实体-联系(E-R图);在逻辑结构设计阶段中完成数据的抽象及实体的形成,实体的规范分析及完整性约束,以及设计阶段的有关触发器的创建分析与实现……最后简要对数据库设计的步骤的物理设计与实施阶段简要概述。 课程设计为实验周两天完成,使用流行的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完成基本设计工作,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T/SQL基本语句实现数据库表的创建,表的完整性约束,表的视图及触发器的创建,基本工作都按照实训题要求基本完成。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数据库设计的必要与首要设计阶段,将会影响以后数据库设计的延续与质量,需求分析方法也很多,最重要就是形成有实用价值的实际性的数据字典与数据流图。在该排课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就是通过询问与自己所掌握的关于该系统的数据联系方式与工作方式,形成了关于该系统的数据字典与数据流图。 1.1 需求表述 1、1、1 基本功能描述 排课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主要完成工作有: 1、数据库管理员对数据的录入与相关完整性条件约束的建立, 2、数据库相关的触发器与存储过程对数据库中数据的联系的管理; 3、执行程序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数据处理与调用; 4、能够通过DBMS建立一系列视图来更方便的操作数据库。 1、1、2 开发技术描述 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SQL Server 2005 就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200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XP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本实验中最终将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我们设计的数据库实现。 1.2 分析形成初步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就是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阶段后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法得到的该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也就是进行详细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它在数据库设计中占有恨重要的地位。 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与处理过程5个部分。其中数据项就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位,若干个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以下将把分析收集的数据及其结构列出:

光伏系统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光伏系统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结合光伏系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光伏系统设计流程和设计思路,阐述了设计过程中每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需主要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每一个环节主要的注意事项。包含了从设计最初的原始阶段到一个工程竣工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光伏;设计思路;注意事项;设计流程 0前言 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光伏电站的设计能否达到理想的要求,是许多设计师常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系统介绍了笔者多年设计过程总结出来的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了解负载,确定负载功率、类型、工作时间、用电同时率等 1)负载是单相电还是三相电,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或两者兼有,以便选择逆变器、配电线路; 2)负载是感性还是阻性,了解功率因数等,以便确定逆变器容量; 3)负载总功率、用电同时率、工作时间,以便以后确定负载耗电量。 2了解当地情况 1)了解当地纬度、辐照量、温度、最长阴雨天数、海拔等,以当地最新统计气象资料为准; 2)了解当地环境,电池板安装位置有无遮挡,在很难保证全天无遮挡的情况下,要尽量保证上午9:00到下午15:00之间无遮挡; 3)了解当地雷电情况!以便进行防雷设计。 3系统配置计算 1)根据负载情况计算出平均每天耗电量; 2)确定系统电压!应考虑到负载情况、系统损耗、系统效率、设备选型等; 3)确定各种损失修正系数和系统余量,各种参数要结合当地情况和实际需求而定,这是最值得重视的地方,留得小则系统不可靠,留得大就会增加成本,造成浪费; 4)通过公式计算系统总体配置,太阳电池组件模数、蓄电池模数; 5)根据以上设计计算、系统特点、技术要求等进行设备选型!可能涉及到的设备有控制柜(控制器)、逆变器、充电机、DC-DC转换器、显示屏、配电柜(可自制)等; 6)设计计算各部分所需线缆截面积、数量,对线缆和相关部件进行选型,主要包括(电池板每串的电极引出线和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线;每个电池板并联组的电极引出总线;蓄电池每串的电极引出线;蓄电池并联后的引出总线;负载电源线;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电池板接线盒和串联线的接线形式;每个电池板并联组并联用的端子或部件;蓄电池各串并联形式;以及各个线路接点用到的接线端子; 7)进行"思维模拟施工",要系统、详细。细到每个螺丝如何拧,每条导线如何接,用什么样的端子,用什么样的工具等等,边"施工"边记录,包括施工的每个小步骤,各个步骤中用到的每个小部件、小工具,这都不容忽视; 8)从上一步的记录中可提炼出如下文件:《施工所需物料明细表》、《施工所需工具清单》、安全措施保护工具清单。把记录稍加整理,即得到该工程的《现场施工手册》。

排课系统几种常见算法

谁说当前国内自动化的排课软件模式无一成功?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排课系统的文章,文章讲述了我国国内的排课系统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在高度智能化的今天,如果还有谁说有什么事计算机做不到的,那他绝对是农村来的,哦不,搞不好是火星来的,因为你像我们校管家的排课系统,很多农村都已经开始用这款软件自动化办公了。 然而当我以为这件事是计算机无法完成的时候,作者又跑出了一个让我都没有想到的问题,也许是外行看热闹,我只是觉得以计算机的处理性能,是不可能完不成的,却高估了编程者的水平,要想智能排课就需要编程呀,要编排课的程序就需要了解排课的意义和流程,最后还有最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算法,算法的不同,会直接导致排课的结果不同,好的算法可以让你省时省力,而差的算法让你抓狂不已。 目前,已知的排课系统的算法有哪些呢?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一算法,这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迭代的启发式概率性的算法。这种算发好处也很多,但是因为算法本身比较复杂,变量过多时,会严重影响排课速度,甚至可能导致崩溃。 第二种。贪心算法,这种算法是具有侧重的,不会从全局考虑均衡优化,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缺陷。 第三种,动态规则法,这是一种用来解决多阶段决策的一种最优方式。动态规划法与贪心法类似,都是将问题实例归纳为更小的、相似的子问题,并通过求解子问题产生一个全局最优解。 第四种,回溯算法,回溯法在用来求问题的所有解时,要回溯到根,且根的所有子都已被搜索过才结束;而在用来求问题的任一解时,只要搜索到问题的一个解就可结束,所以这种方法也过于耗时。 以上的每个算法,各有优缺,为了取长补短,高效的利用起这些算法,校管家的排课系统在通过无数的实验和总结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均衡,使得排课的智能化成为了一种现实,而且,其独创的自动与手动混合模式,更是为该软件平添了许多赞。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数据库设计的生存期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到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将数据库 设计分为六个阶段。如下图。 ① 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 需求。 ② 概念结构设计 对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 DBMS 的概念模型(用 E-R 图表示)。 ③ 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 进行优化。 ④ 物理结构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 方法)。 ⑤ 数据库实施 需求A 祈断段 T 1 概念设计阶段 i 逻辑 q 丰计阶段 1 物理. 1 殳计阶段 j 数据E L 支实施阶段 数据库运荷? 维护阶段 得到用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用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

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例如 SQL )及其宿主语言(例如C),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说明: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往往是上述 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二、数据库设计阶段的内容 设计步骤既是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也包括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下面针对各阶段的设计内容给出各阶段的设计描述。如下图。 阶段 濮块结构) 三、数据库设计阶段的模式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如下图 需求数据字睦、全系统中数据项、 分析數据證、数据存储的描述 数1E流图和判定我(利宦 闕)、数据字典中处理过程的 描述 设计 概念模型〔E?兄图) 模块设计 IPO表 编写模武装入 数JE 实施数揭库试 运行阶段 Create … L o豆恋■?. 程序编码 编译联结 测试 Tlain () * ■ A if???then ■■ i HUl 数据宇典 系窥说朋书包括: ①新系统要求、 方案和概图 ②反映新系统信息 流的数据流图 方法选择物理 存取路径建立设计

同济大学数据库作业lab5

同济大学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题目: 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姓名:学号: 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 日期:2014 年10 月27 日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视图的建立和基于视图的数据库建立 2.学会存储过程的建立和存储方法 3.学会触发器的建立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操作过程了解应用触发器实现数据库完整性控制的设计过程 二.实验内容 (实验题目+运行界面截图+实现代码) 1.(1)创建视图viewa,查询有选课记录的学生号,课程号,课程名称。成绩。 create view viewA as select student.snum,sc.secnum,https://www.360docs.net/doc/5817375843.html,ame,sc.score from student,sc,sections,course where student.snum=sc.snum and sc.secnum=sections.secnum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7375843.html,um=https://www.360docs.net/doc/5817375843.html,um

(2)在上述视图的基础上查询所有学生都及格的课程名称select cname from viewA group by cname having min(score)>60 2.存储过程的建立和执行 (1)建立存储过程proca,其功能是显示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

create proc proca as select* from student exec proca (2)建立procb,查询出给定出生年份信息的学生信息 create proc procb @_year int as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year(birthday)=@_year declare@y int set@y=1994 exec procb@y (3)建立存储过程procc,查询给定学好的学生的课程平均成绩,选修课程的门数和不及格课程的门数 create proc procc @_xh char(4) as

排课系统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定义 (2) 1.2.1专业术语 (2) 1.2.2缩写 (2) 1.3参考资料 (3) 2.总体设计 (3) 2.1 任务目标 (3) 3.程序描述 (4) 3.1系统接受信息模块 (4) 1.ClassInfoExam过程 (4) 2.IErrorHandle过程 (5) 3.2系统输出信息模块 (5) 1.CDataRecPrc过程 (5) 2.ClassOutpt过程 (5) 3.3数据库设计 (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在前一阶段(概要设计说明书)中,已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

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在以下的详细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详细设计进行说明。 本文档为排课系统设计、实现、测试、以及验收提供重要的依据,也为评价系统功能和性能提供依据,本文档可供用户、项目管理人员、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人员、以及系统测试人员阅读和参考。 项目名称:排课系统 任务提出者:各大高校 开发者: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用户:学校教务处,学生,老师 1.2定义 1.2.1专业术语 SQL SERVER: 系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的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 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1.2.2缩写 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机票预定系统。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设计思路=ERP系统

lessoner@https://www.360docs.net/doc/5817375843.html, ERP系统 产品介绍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主要宗旨 ERP系统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ERP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它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也就是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电脑,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 特点 ERP系统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以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II的模块,它不仅可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它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 ERP系统的特点有: 企业内部管理所需的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是指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核心模块。 物流管理系统采用了制造业的MRP管理思想;FMIS有效地实现了预算管理、业务评估、管理会计、ABC成本归集方法等现代基本财务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组织机构设计、岗位管理、薪酬体系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同样集成了先进的理念。 ERP系统是一个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统。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所有源数据只需在某一个系统中输入一次,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对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进行了优化,主要的业务流程实现了自动化。 采用了计算机最新的主流技术和体系结构:B/S、INTERNET体系结构,WINDOWS界面。在能通信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地接入到系统中来。

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

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文档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读者对象...................................................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术语与缩写解释.............................................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数据库环境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逻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物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A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B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C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D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E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G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H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I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安全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户帐号密码的加密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角色与权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9. 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排课系统大数据库资料报告材料

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某中学排课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2014-11-24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1.1数据字典 (3) 1.2全系统的数据项 (4) 1.3数据流图 (4) 二、概念结构设计 (5) 2.1E-R图 (5) 2.2系统说明书 (7) 三、逻辑结构设计 (16) 3.1关系模型 (16) 3.2参照完整性约束条件 (16) 3.3系统结构图 (17) 四、数据库实施 (17) 4.1关系模式 (17) 4.2程序编码(C#语言) (22) 五、课程设计的感想和心得体会 (27)

一、需求分析 学生隶属班级,班级按照课程表上课,课程由老师教授,这些都要有管理人员来管理。总结出如下需求信息: 1)一个班级有多个学生; 2)一个学生有多门课,一门课对应多个学生; 3)一个教师可以教授多门课,一门课可以由多个教师来教授; 4)一个班级对应一班级课程表,一个教师也对应一教师课程表; 5)一个教师可以教授多个班级; 经过对上述系统功能的分析和需求总结,设计总结如下: 1.1数据字典 2)班级信息表

1.2全系统的数据项 数据项: 1)学生信息:学生ID、、性别、出生日期、所属班级。 2)班级信息:班级ID、所属年级。 3)教师信息:教师ID、、性别、年龄。 4)课程信息:课程ID、课程名称、教师ID。 5)课程表信息:星期、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班级ID。 1.3数据流图

信息文件 二、概念结构设计 2.1E-R图 1) 2)班级实体E-R图 3)教师实体E-R图

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库设计)

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题目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小组成员林琳、罗文凤、顾晓、史东海

目录 1.文档介绍 (1) 1.1文档目的 (1) 1.2文档范围 (1) 1.3读者对象 (1) 1.4参考文献 (1)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2) 2.数据库环境说明 (3) 3.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3) 4.逻辑设计 (3) 5.物理设计 (7) 5.1表汇总 (8) 5.2表 A (9) 5.3表 B (9) 5.4表 C (10) 5.5表 D (10) 5.6表 E (10) 5.7表 F (11) 5.8表 G (11) 5.9表 H (11) 5.10表 I (12) 8.安全性设计 (12) 8.1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12) 8.2用户帐号密码的加密方法 (12) 8.3角色与权限 (13) 9.优化 (13) 10.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 (13)

1.文档介绍 1.1文档目的 此份文档的目的就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优化的数据库逻辑模式和物理结 构, 并据此建立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的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中用户的应用需 求。 1.2文档范围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为:大学自动排课算法设计与实现。 B.该软件可以帮助学校负责排课的相关人士完成排课任务。 C.开发本软件主要是为了帮助学校负责排课的相关人士解决“教师”、“教室”、“时间” 等资源搜索的问题。通过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的特点,在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寻找资源的最优 或近似最优的组合,以减少人的工作量。但特殊情况还需人为进行调节,不属于本系统 所能处理的范围。 1.3读者对象 该文档主要面向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用户代 表。 1.4参考文献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 作者:王珊、萨师煊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 年 12 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