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哈尔滨展馆策划方案

哈尔滨展馆策划方案

哈尔滨展馆策划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哈尔滨展馆的策划方案,以确保展馆的设计和运营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并提供良好的展示效果。

2. 展馆概述哈尔滨展馆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

展馆将致力于展示哈尔滨的独特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提高哈尔滨的知名度和旅游经济收入。

3. 展馆设计3.1 主题展馆的主题将是“哈尔滨之美”,通过展示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建筑和文化遗产,向观众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主题将贯穿整个展馆的设计和展示内容。

3.2 布局展馆将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包括自然景观区、历史文化区、现代建筑区和旅游推广区。

每个区域将有相应的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活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3.3 展品和展示方式展馆将展示哈尔滨的自然特色,如松花江冰雪景观、松嫩平原的自然风光以及五大连池的温泉资源。

此外,展馆还将展示哈尔滨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中央大街的欧洲风情建筑和松花江畔的木刻艺术作品。

为了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展馆将采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音频和虚拟现实等。

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屏幕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并参与到互动游戏和模拟体验中。

4. 展馆运营4.1 人员配置为了确保展馆的正常运营,展馆将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包括展览策划师、导览员、技术支持人员和安保人员。

工作人员将接受相关培训,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解答观众的疑问。

4.2 时间安排展馆将按照每天9:00到17:00的时间段开放,每周一进行闭馆维护。

此外,展馆还将定期举办特色展览和活动,以吸引更多观众,增加展馆的知名度。

4.3 宣传推广展馆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如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和旅游网站。

此外,展馆还将与旅行社和酒店合作,提供优惠的门票和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5.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策划方案,我们预计哈尔滨展馆将取得以下效果:•提高哈尔滨的知名度和旅游经济收入•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增加观众数量和满意度•展示哈尔滨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结论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哈尔滨展馆的策划方案,包括展馆设计、展馆运营和宣传推广。

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方案设计

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方案设计

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方案设计
张祝融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哈尔滨地铁1号线是哈尔滨地铁建设的开始,其中博物馆站位于市中心的地下商业街的下面,同时又是1号线在原7381工程的基础上改建的一个车站.重点论述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推荐方案,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提出一些新的设计思路.
【总页数】5页(P95-99)
【作者】张祝融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
【相关文献】
1.哈尔滨水文站船用测验设备改造方案设计 [J], 闻建伟;王贵江;刘美艳
2.常州地铁1号线广电路站方案设计研究 [J], 赵晓勇
3.哈尔滨市地铁1号线某站应急监测及数据分析 [J], 冯金宇;麻维
4.天津地铁1号线营口道站改建方案设计 [J], 殷蔷;梁大坚
5.呼市地铁1号线乌兰夫纪念馆站至附属院站右线区间盾构顺利始发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未来哈尔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初探

未来哈尔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初探

Arts circle 美术界ARTS CIRCLE 2010/2未来哈尔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初探TEXT/田闯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这类空间包括街道、公园、广场、车站、机场、公共大厅等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其中理所当然也包括地铁。

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工程已经进入如火如荼的土建主体建设之中,各支线也正积极在做规划设计和报批工作。

地铁一号线2012年12月末将建成通车,包括18座车站,共有76个出入口,62个风亭,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作为哈尔滨地铁的表情,与公众面对面并服务于大众的公共艺术设计,现在有必要提上日程进行研究、分析和定位了。

本文有选择性地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未来哈尔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内在特性和要求,达到在设计方案之前理论先行,并以此文引发艺术设计界同仁对这方面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

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历史和现在地铁是一座城市实力的体现,地铁形象则是城市文化的表现。

1863年投入使用的英国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铁,百年之后的1969年10月1日建成投入试运营的北京地铁则是中国最早的地铁。

“十五”规划期间,国内加大了用于地铁建设的资金投入。

因此,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等城市建设中,地铁建设都成为投资最大的市政工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地铁和城市一样,都有着自己的特征。

其中的公共艺术设计,最能体现城市文化的核心。

莫斯科地铁以宏大的规模和华美的风貌闻名于世。

整个地铁系统有一百多个车站,均以不同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为主题,采用彩色玻璃镶嵌及各种浮雕、壁画,并配以各种灯饰、雕塑等艺术品,有“地下宫殿”之美誉。

巴黎地铁每个地铁站都设计独特,内部空间装饰各异,成为展示法国文化艺术的窗口。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地铁公共艺术还普遍存在设计手法陈旧,在地铁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显得过于单一,设计没有和乘客的真正需求相结合,缺乏人性化的“软环境”。

公共艺术设计缺少整体的考虑,已经成为设计者关注的课题。

哈尔滨地铁:1号线特色站台 捕捉微小细节

哈尔滨地铁:1号线特色站台 捕捉微小细节

在哈尔滨地铁即将开通前夕,带您探秘,提前感受地铁一号线扑面而来的欧陆气息和方便人性化的设施。

据了解,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共18个车站,现除博物馆站尚未完工外,其他17个车站都已基本装修完毕,每个车站可供乘客使用的多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购票和检票的站厅层,下层为候车、乘车的站台层,每个车站以不同建筑形式展示浓郁的欧陆风格,体现在装饰材料的色彩、灯饰、出入站亭装修风格等方面。

其中,烟厂、哈医大一院、博物馆、铁路局、哈工大站等5个站台是特色站点,欧陆风格更为显著。

现在,车辆已经按正常运行间隔,每5分钟发一辆车。

哈工大站——高端大气上档次在哈尔滨地铁1号线哈工大站内看到,车站内部以米黄色为主色调,与灯光相配合,显得十分柔美。

地面上的地砖为黄白色相间的方砖,站内两侧的立柱设计厚重感十足,米白色的立柱时尚高端,同时,立柱四面还镶有深色的大理石,看起来十分大气。

注意到,站内的棚顶为格状花纹板设计,每一块都由四小块组成,上面的花纹非常精致美观,同时,两侧还配有凹凸起伏的纹理。

走进站内,就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欧陆风格。

铁路局站——低调典雅有内涵铁路局站整体以绿色和红色为主调,绿色木质感的栅栏在两个棚顶四周及大厅立柱之间贯通,墙体以暗红为主色调,典型欧式红墙绿瓦的低调奢华风格,地面砖为白色与灰色相间,每个立柱上配有一盆形小型壁灯。

滚梯与楼梯之间安装有欧式铁艺间隔,整体风格与铁路局站地面饱经沧桑的欧式建筑风格相呼应。

烟厂站——简约时尚国际范烟厂站整体设计极为简约,没有多余装饰,只在细节部分能够体现欧式风格。

站厅层以黄白相间色调为主,墙体整体都是桔黄色,同时棚顶四周也都为桔黄色,并延伸到大厅立柱中间,棚顶设计为白色小格状,在白色的小格内,欧式花纹的彩色装饰极为明显。

照明用灯以白色为主,让站台层格外明亮。

3、项目综合说明5-18

3、项目综合说明5-18

第三章工程综合说明3.1 工程概况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位于医大二院站处,经黑龙江大学站、理工大学站、电表厂站。

过延兴路后,线路进入西大直街,布置于西大直街西侧,并在和兴路口南侧设清滨公园站。

过七政街后,利用既有“7381〞工程沿西大直街、东大直街向东北方向布设,沿途设西大桥站、教化广场站、铁路局站、博物馆站、龙江街站、烟厂站等车站。

过一曼街后,利用既有“7381〞工程段结束〔利用约〕,线路向东北方向沿南通大街、东直路布设,并设工程大学站、太平桥站、交通学院站,此后,线路穿太平公园至桦树街,沿桦树街至哈尔滨东站,在南直路口设南直路站,在站前广场设哈尔滨东站站。

一期工程线路全长,全部为地下线,设16座地下车站,设太平桥车辆段,分别接轨于太平桥站和交通学院站。

设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所2座,以及相应的机电系统专业配套工程。

哈尔滨地铁一期土建工程线路图详见图3.1-1。

图3.1-1 哈尔滨地铁一期土建工程线路图3.2 本标段工程范围及内容3.2.1 本标段工程范围本标段共包括两站两区间:南直路车站、哈东站车站、交通学院车站至南直路车站区间、南直路车站至哈东站车站区间。

3.2.2 本标段工程内容土建工程: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所示的全部内容,含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地面建筑等。

总负责及协调配合:对标段内的土建施工现场履行总负责单位的职责,以及对招标人、其他施工人、监理人、设计人、公务人员、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3.3 施工总体目标3.3.1 平安目标实现“五无一杜绝、一创立〞,并且到达黑龙江省平安文明样板工地要求。

“五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特大的交通事故和机械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无倒塌事故,无中毒事故。

“一杜绝〞即: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一创立〞即:创立平安文明标准工地;轻伤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3.3.2 质量目标严格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并持续改良。

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方案设计

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方案设计
( 3) 既有车站的设备、管理房间及出入口通道、风 亭等不满足现在的使用功能要求;
( 4) 未考虑与 2号线的换乘。
图 1 博物馆站既有车站断面
3 设计思路
地铁是公共交通建筑, 它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 的集聚、疏散、换乘等需求, 所以, 设计从乘客的需求角 度考虑问题, 在设计中应力求始终遵循 安全可靠、经 济适用 的原则, 并体现 以人为本 的理念。
博物馆站的客流主要来自 3个方面: 地面的商厦、 博物馆、纪念馆、电影院等各方向的客流; 地下商业街 的客流; 2号线的换乘客流。
所有的这些客流都要经过一个空间完成售检票由 非付费进入付费区, 下到站台层, 等候列车, 这个空间 就是集散空间。
地下商业街恰好与车站主体上下平行, 集散空间 的设置有 3种方式: 一种是设在地面, 第二种是设在地 下商业街的两侧, 另一种是设在地下 商业街的内部。 如果集散空间分别设 在地面和设在地下商业街的 两 侧, 那么乘客既可以从地面直接进出地铁车站, 又可以 进行购物等商业活动后再进站, 进出站客流和商业客 流流线不易相互干扰, 流线顺畅; 如果集散空间设在地 下商业街内, 乘客由地下商业街进入车站完成售检票, 缩短了乘客进出站以及换乘的竖向和横向距离, 客流 流线更加直接便捷, 但是商业客流和进出站客流容易 在此处相互干扰, 见图 2、图 3。
结合车站所处周边环境, 车站站厅与地下商业街 下层处在同一高度, 埋深为 12 5 m, 考虑集散厅 分布 在道路两侧, 同时可结合风道及出入口结构施工, 推荐 采用明挖法施工。若采用暗挖施工, 一方面需要降低 站厅高程, 以满足覆土厚度; 但是降低站厅高程后, 车 站站厅层与地下商业街连接不顺畅, 而且出入口提升 高度太大, 所以不适宜暗挖施工。

哈尔滨地铁1号线

哈尔滨地铁1号线

大直街、学府路、哈南站至平房区,全长27.3公里,设25座车站。

哈东站到哈医大二院全程只需30分钟左右。

哈尔滨地铁建成运行成熟后,车间时段将缩短为两分钟,每两分钟就有一辆车到达。

一期工程后,地铁的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小时1.49万人次,全日客运量可达到21.2万人次,这将使全市的地面公交日客运量减少4200车次,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将得到彻底缓解。

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地铁,对于一个特大城市而言,除了便利交通外,一个最间接的效应是,拉动地铁沿线的经济增长。

根据《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哈尔滨市目前编制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控制规划》,全市轨道交通控制用地总面积339.61公顷。

一期工程沿线土地控制面积近23公顷。

地铁的建成,将使人们的置业理念从“住在市中心,远离铁路线”,向“远离市中心,靠近地铁线”转变。

地铁试点工程建设期间,将启动地铁沿线的商业规划,规划以建设中央商务区为主要方式,建设商务中心,缔造消费中心,架构旅游经济带,从而带动地铁沿线的土地升值和经济繁荣。

哈尔滨地铁二号线【哈尔滨地铁二号线】北起松北开发区,经太阳岛过江,沿经纬街、哈火车站、红军街、中山路、公滨路、新香坊至成高子,全长27公里,设20座车站哈尔滨地铁路线规划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未来15年哈尔滨市将建设一个国际区域中心区、4个副中心区、4大产业基地。

而轨道交通将引导这一次哈尔滨城市发展布局的改变:地铁建成后,将加速城市边缘区和近郊工业区的发展,成为调整城市结构布局的最有力手段。

哈尔滨轨道交通工程将以BOT的方式,由工大集团负责筹资、建设、经营,在协议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运营和设备维护。

工大集团将在地铁投入使用后,第一个获得运营收益。

协议期满,工大集团再将地铁移交给政府。

按照该计划,工大集团为一号线一期工程投资额预计达58.9亿元,一期工程东起哈尔滨东站,西端终点至哈医大二院,工程总长14.4公里。

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在2008年底将建成通车。

(整理)哈尔滨地铁车站设计与整合研究.

(整理)哈尔滨地铁车站设计与整合研究.

【摘要】文章系统阐述了哈尔滨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期望对哈尔滨地铁车站设计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与整合哈尔滨属于寒地气候,冬季漫长,半年积雪,冬季路面行车艰难,候车、交通极其不便。

严寒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地铁建设正是地下工程建设的契机。

图1 哈尔滨地铁01 号线规划2000 年3~8 月,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受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的委托,进行了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与预测,论证了地铁建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了地铁01 号线的规划(见图1) 。

根据01 号线沿途经过区域分析,均为城市主要街区。

因此,地铁线路及车站处于地上的可能性较小,车站主要以地下为主。

轨道交通是哈尔滨市今后交通发展的重点,01 号线推荐方案的线路走向贯通了铁路客站和市中心区,沿途有大量的居住和工作客源,形成了合理的客运走廊,客流吸引范围扩大到全市,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

客流预测结果也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本工程充分利用了既有7381 工程,投资少, 易施工,见效快,是近期改善市区地面交通环境的有效途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1 内部空间环境设计首先,应经济适用。

以哈尔滨目前的经济实力分析,建造如此大的地下工程,难度确实很大,因此,应尽量降低造价。

内部设备,如地铁屏蔽门等设施,应尽量通过内部结构或布局来实现相同功能。

其次,同其它城市地铁车站相同, 应具有个性化即自身特色。

这种个性化应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且具有时代性。

最后,应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人们迫切需要能够贴近日常出行的文化载体。

地铁车站建设正是这样一个契机。

同中国其它城市一样,地铁车站设计的关键同样是要注重个性与特色创造,不必刻意追求整条线路的统一,避免走老路。

以哈尔滨经济实力与发展规模,两条线路之间的间隔最少需要30 年左右。

正如前文所述,建成于不同年代的线路,该年代的审美意识、建筑风格、装饰风格、技术水平、新型材料和设备都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在当时建造的地铁车站中, 这就构成了这一条线路车站的基本共性特征,因此特色是设计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地铁1号线博物馆站方案设计
哈尔滨地铁西站站监测技术实施方案及其它措施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测量监测项目部
目录
1技术方
案 ........................................................ .............. - 2 - 2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
施 ............................... - 12 - 3信息化监测和成果反馈................................................ - 25 - 4工程监测工作流
程 ...................................................... - 31 - 5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
工 .................................................. - 34 - 6可提供的服
务 ........................................................ ..... - 39 - 7合理化建
议 ........................................................ ........ - 41 - 8本院的承
诺 ........................................................ ........ - 42 -
1技术方案
1.1 总体概述
1.1.1 编制依据
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xx; 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xx; 3)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xx;
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xx; 5) 《哈尔滨地铁测量监测管理办法》;
6) 国家其他监测、测量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7) 本院质量管理手册。

1.1.2 工程概况
1.1.
2.1本监测段线路概况
哈尔滨西站站是哈尔滨轨道交通4号线和5号线的换乘站呈十字交叉型连接,并且与哈大高铁哈西站融为一体。

其中5号线车站为地
下2层岛式车站,主体结构长:220.4m、宽为24.7m。

4号线车站为
地下1层岛式车站,主体结构长:334.15m、宽为25.2~31.4m。

4号线与5号线换厅层为地下1层长为:159.7m、宽为25.2m。

4号线明
挖区间长度144.05m。

哈尔滨西站站位于南岗区境内哈西新区与群里新区交界处的位置,整体地势起伏较大,高程一般在132~159m之间,东西高差20m左右,但东西两侧地势较为平坦,周边多为农田。

1.1.
2.2各区段施工工法概况
1.1.3 监测目的
(1)判定地铁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将监测结果用于优化设计,为设计提供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数据依据。

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的定量化预测计算是否真正反映了工程实际状况,只有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才能获得最终的答案,其中现场监测是确定上述数据的重要手段。

由于各个场地地质条件不同、施工
工艺不同和周边环境不同,设计计算中未曾计入的各种复杂因素,都可能体现在支护施工过程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结果中,表现形式为安全和不安全,通过对现场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对不安全的情况加以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3)通过对周边环境的监测,评估工程施工对建(构)筑物安全及正常使用的影响程度,指导土建方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对出现隐患的建(构)筑物采取保护措施,并为可能的法律纠纷提供的依据。

(4)作为第三方公正性监测,所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可成为业主处理工程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防止承包方提供虚假的资料和数据隐瞒工程安全和质量真相,为业主提供确凿的索赔证据。

1.1.4 监测范围及监测内容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哈尔滨西站站第三方监测项目监测范围包括:
1、哈尔滨西站站5号线部分里程范围:SK2+752.271~
SK2+972.671;2、哈尔滨西站站4号线部分里程范围:CK5+014.347~CK5+348.497; 3、哈尔滨地铁4号线区间部分里程范围:
CK4+870.297~ CK5+014.347。

第三方监测的内容包括:
(1)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2)支护结构桩(墙)顶沉降监测;(3)支护结构变形;(4)支撑轴力/锚索拉力(5)地表沉降(或隆陷)(6)地下水位。

1.1.5 监测精度要求
各监测项监测精度要求如表
监测精度要求
注:第三方监测点数应为施工单位的1/3。

哈尔滨地铁调查报告
东北林业大学xx工业设计1班
李文娟肖祥美吴晓晓杨钧驿刘鑫穆海鹏
一·综述·
二·概述·
1.1基本概况 1.2票价方案 1.3规划
1.3.1总体规划 1.3.2近期规划 1.3.3远期规划 1.3.4规划目标 1.4发展历程 1.5车辆基地 1.6历史沿革 1.7技术合作
三·调查·
2.1地铁站点与服务设施 2.1.1站点概述
2.1.2站点外观
2.1.3购票
2.1.4人员站内输送
2.1.5细节设施
2.1.6安全性总结
2.2车辆
2.2.1车辆概述
2.2.2车辆外观与内部环境
2.2.3车辆细节
2.2.4乘坐体验
2.2.5安全性总结

一·综述·
哈尔滨地铁(Harbin Metro)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哈尔滨地铁始建于xx年,其中部分路段利用了既有的“7381”人防工程。

哈尔滨地铁总体规划为“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计划用20年的时间建成。

哈尔滨地铁1号线xx年8月1号通车,哈尔滨地铁3号线已经通过环评。

二·概述·
1.1基本概况
哈尔滨地铁(Harbin Metro)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首个高寒地铁系统。

该工程于xx年3月31日启
动,规划有“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其中部分路段利用原有的“7381”人防地道工程进行改造。

目前,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与哈尔滨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哈尔滨地铁2号线工程将待发改委审批后启动。

哈尔滨地铁总工程预计在20年内完成,估算总投资2000亿元。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采取地上地下相结合、城区城郊相结合、平时战时相结合方式,工程完成后将新增线路,总规模可达12条线和1条环线和两条支线。

哈尔滨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在收尾工程进行中,xx年8月1日通车。

1.2票价方案
哈市地铁1号线的票价定价方案基本成型,初步确定采用“阶梯票价制”,即票价随着运距的增长而增加,将地铁一号线分3个区段:1-8站内为初始票价2元,9-12站为3元,13站以上为4元,全程最高票价为4元。

1.3规划
1.3.1总体规划
哈尔滨总体规划为“九线一环”,总里程340公里,计划用二十年的时间建成。

表1.3.1-1 哈尔滨地铁线路基本信息
1.3.2近期规划
地铁1号线
长度:27.3km
途经站点:(起点)东化工路—太平机械厂—哈尔滨东站—桦树街—交通学院—太平桥(换乘3号线)—工程大学—烟厂(换乘4号线)—哈医大一院(换乘6号线)—博物馆(换乘2号线)—铁路局—哈工大—西大桥—和兴路(换乘5
在哈尔滨地铁即将开通前夕,带您探秘,提前感受地铁一号线扑面而来的欧陆气息和方便人性化的设施。

据了解,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共18个车站,现除博物馆站尚未完工外,其他17个车站都已基本完毕,每个车站可供乘客使用的多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购票和检票的站厅层,下层为候车、乘车的站台层,每个车站以不同建筑形式展示浓郁的欧陆风格,体现在装饰材料的色彩、灯饰、出入站亭风格等方面。

其中,烟厂、哈医大一院、博物馆、
铁路局、哈工大站等5个站台是特色站点,欧陆风格更为显著。

现在,车辆已经按正常运行间隔,每5分钟发一辆车。

哈工大站——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哈尔滨地铁1号线哈工大站内看到,车站内部以米黄色为主色调,与灯光相配合,显得十分柔美。

地面上的地砖为黄白色相间的方砖,站内两侧的立柱厚重感十足,米白色的立柱时尚高端,同时,立柱四面还镶有深色的大理石,看起来十分大气。

注意到,站内的棚顶为格状花纹板,每一块都由四小块组成,上面的花纹非常精致美观,同时,两侧还配有凹凸起伏的纹理。

走进站内,就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欧陆风格。

铁路局站——低调典雅有内涵
铁路局站整体以绿色和红色为主调,绿色木质感的栅栏在两个棚顶四周及大厅立柱之间贯通,墙体以暗红为主色调,典型欧式红墙绿瓦的低调奢华风格,地面砖为白色与灰色相间,每个立柱上配有一盆形小型壁灯。

滚梯与楼梯之间安装有欧式铁艺间隔,整体风格与铁路局站地面饱经沧桑的欧式建筑风格相呼应。

烟厂站——简约时尚国际范
烟厂站整体设计极为简约,没有多余装饰,只在细节部分能够体现欧式风格。

站厅层以黄白相间色调为主,墙体整体都是桔黄色,同时棚顶四周也都为桔黄色,并延伸到大厅立柱中间,棚顶设计为白色小格状,在白色的小格内,欧式花纹的彩色装饰极为明显。

照明用灯以白色为主,让站台层格外明亮。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