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法理大题

35法理大题
35法理大题

35法理大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前,中国一些商店定有“偷一罚十”的店规,请;(1)这个规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规范;习惯或行;(2)此类社会规范的主要作用?;a为制定法提供参考价值;;b弥补法律不足;;c促进法的遵守或实施;(3)此类社会规范与法律的主要区别;形成方式不同:习惯通常自发形成,法则自觉形成;表现方式不同:习惯通常不以文字表达,法通常以文字;实施方式不同:习惯依靠人们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前,中国一些商店定有“偷一罚十”的店规,请说明:

(1)这个规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社会规范;习惯或行业惯例

(2)此类社会规范的主要作用?

a 为制定法提供参考价值;

b 弥补法律不足;

c 促进法的遵守或实施

(3)此类社会规范与法律的主要区别。

形成方式不同:习惯通常自发形成,法则自觉形成。

表现方式不同:习惯通常不以文字表达,法通常以文字表达。

实施方式不同:习惯依靠人们内心的信念、社会舆论或行业组织的强制等方式,法依靠国

家强制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1)根据法律规则跳帧行为的方式的理论,请指出这一项规则属于什么性质的规则?授权性规则

(2)在逻辑结构上,这一规则由哪些要素组成,并请写出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假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行为模式: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

3、1999年10月24日,中国籍留美女学生胡路在美国休斯顿被枪杀身亡。根据经过美国警方调查一美国公民为犯罪嫌疑人。

(1)在法的效力上,根据什么原则,此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人原则,保护主义原则

(2)根据什么原则,此案适用美国刑法?属人原则,属地原则

4、(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适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林某得知北京某商场正在销售假冒格兰仕品牌的微波炉,遂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元的假冒微波炉。第二天,林某以商场欺诈销售为由,要求商场赔偿损失2000元。问:

(1)根据什么法律解释方法可以认定林某是消费者,并分析;

历史解释、法意解释、目的解释或扩大解释。分析要点如:当初制定此法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假冒劣质产品;购买动机和目的不在考虑之列。

(2)根据什么解释方法可以认定林某不是消费者,并略加分析。

字面解释。分析如:为了生活消费购买商品才是消费;为赢利购买商品是经营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

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王某得知北京某商场正在销售假冒品牌的摄像机,遂购买了一台。第二天,王某以商场欺诈销售为由,要求该商场加倍赔偿损失。法律界人士对此有不同看法。某部政策法规司一官员吴某认为,买了东西,用就是消费者;不用,就不是消费者。因此,“知假买假”不在赔偿范围。全国人大法工委巡视员何某认为,主动买假的人也是消费者!而且这本是消法宗旨所提倡的。“知假买假”应享受加倍赔偿。从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尺度(不是从解释主体和效力)上看,问:

(1)吴某的解释属何种解释?请略加分析。

字面解释,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所作的解释。

(2)何某的解释属何种解释?请略加分析。

目的解释,是指从指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5、(1)1999年12月15日,香港终审法院裁定,香港两居民涂污国旗和区旗的行为是犯罪,并指出这是对发表自由有限度的限制。问:一般说来,法律对公民的自由进行必要限制的标准或理论有哪些?并请对这些标准或理论的内容略加解释。(至少三种)

(2)针对猎杀野生动物日益猖獗的形式,某国一群野生动物女保护主义者在冬天集体裸体游行,以期引起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运动的关心与支持,但一些人却认为这是滥用表达自由。问:据你所知,一般说来,法律对公民的自由进行必要限制的标准或理论有哪些?

答案要点如下:a 促进行为人自身的利益或极端法律家长主义;b 促进他人或公共利益或福利原则;c 防止对行为人自身的伤害或法律家长主义;d 仿制对他人或者公共利益的损害或伤害原则或冒犯原则等。6、“什么是法”的问题,是法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此,法学界存在一种观点,即“恶法亦法”。请说明:(1)“恶”的含义:不道德或非公正

(2)“恶法亦法”的法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法:

实在法!国家法、习惯法

(2)“恶法非法”意旨什么?只有良法才是法

(3)此论断的意义?

限制国家专横;防止立法不公;防止形式合法的恶行

(3)人是否应服从恶法,理由何在?

服从:守法是基本义务;各人对善恶的判断不一;不服从会导致无秩序,等。

不服从:法应当体现正义;阻止将恶的东西制定为法;避免合法的恶行逃逸制裁,等。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1)按调整行为的方式,请指出这一规则的性质。授权性规则

(2)在逻辑结构上,这一规则由哪些要素组成,并写出各部分的内容。假定:当事人协商

一致;行为模式:可以变更合同

8、某公园为保证游人的安宁,特在进门处树起“禁止机动车入内”牌子。一骑小电动车的无龄童随母亲欲进园,却遭公园门卫婉拒,理由为机动车不得入内,而那少妇认为儿子的小电动车不属于机动车,双方争执不下。问:

(1)公园门卫和少妇各使用的是什么法律解释方法?

门卫:字面解释;

少妇:历史或法意、目的解释

(2)从他们对“机动车”一词理解不一致中,略述语言与法律解释产生的关系。参考:法律是以语言文本形式表现出来;语言具有歧义性;语言的中心与边缘。个人认识水平的差异

9、近年来,沈阳、天津、上海等城市先后出台一项“行人违章责任自负”的交通规定(俗称“撞了白撞”),引致市民一轮纷纷。数月前,上海警方判一因乱穿马路而被车撞死的老人对这起事故负全部责任。问:(1)行人违章和机动车撞死行人各侵害的是何种权利?此规定及该裁决维护的是何种权利及法律价值?通行权生命健康权通行权和秩序

(2)在这两类权利之间,是否存在有限保护或者谁轻谁重的问题?此规定及裁决的合理性如何?

11、某甲(男)与某乙(女)为夫妻,有子一人(年满15岁)。一日,其子与某丙发生口角将丙殴成重伤,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丙在同一法院向其父母请求赔偿,法院受理该附带民事诉讼,判处甲乙赔偿丙5000元人民币。甲闻讯,突发心脏病死亡,甲在生前遗嘱:个人财产全部归乙所有。请列出这个事例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及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

甲乙:夫妻关系。甲乙与子:监护关系。子与国家(法院):刑事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甲乙与丙:损害赔偿关系。甲乙:继承关系。

12、四川省泸州市马某公司职工黄永彬与妻蒋伦芳结婚31年,无子女。1996年,黄与比自己年龄小22岁

的女子张学英相识并同居。2001年4月,黄得知自己患绝症,遂立遗嘱并到公证处公证,将个人全部财产遗留给张学英。后来蒋伦芳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布遗嘱无效。法院2001年10月11日根据《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和《婚姻法》中有关“一夫一妻”的规定,判处该遗嘱无效。此案引起法学界争议。请问:

(1)根据法的要素理论,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在容内上属于什么?法律原则

(2)根据所学的法理学知识,如果你认为法院判决成立,那么法理依据何在?

a 法院判决于法有据;

b 本案涉及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适用之选择时,有限选择法律原则是正确的;

c 黄某与张某同居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和“一夫一妻”原则。

(3)如果你不同意判决,那么在法理学上有哪些反驳的理由?

a 黄某立遗嘱是其真实意志的表达,应该优先保护;

b 遗嘱经公证合法有效;

c 黄某与张某的同居行为属于违反道德的行为,不受法律调整。

13、在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进行司法体制的改革。(1)司法权与行政执法权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行政执法权具有单方面性和主动性,司法权总是与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相关,或者说:司法权(如审判权)有时具有被动性

(2)在我国,保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在制度设计上应主要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 a 党的领导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

b 独立行使司法权与法律监督关系;

c 公检法三机关分工制约关系

(3)你个人认为在我国如何保障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

a 权利分开或党政分开、党法分开;

b 司法官职务终身制;

c 司法机关实行高薪制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根据法的规范的要素理论,这条属于什么性质的规范?

法律原则

(2)并请指出这一规范有哪些特点。

确定性、衡平性、强行性、弹性或适用广泛性

15、某法院审理一个疑难案件,年轻的法官感到很难对案件定性,便向他过去的大学老师——曾参与此案相关的立法工作的某位国内法学权威请教,并根据这位法学权威对当年相关立法情况和意图的说明审结此案。后来案件被编入案例集。请问:

(1)对该法学教授的法律解释道德如何定性?

学理解释或非正式解释

(2)其所做的法律解释有什么作用?

没有法律效力,但对法律的执行或审判有影响力、说服力和参考价值。

16、施米特某日持所购京剧票去北京某剧院观看京剧“三岔口”,不料该剧因几位主要演员在外地演出未能返京,该剧院被批安排了一场交响乐,施米特以该剧院违约为由提起诉讼。

(1)基于何种法律事实,施米特与该剧院形成几种法律关系?

基于法律行为这种法律事实。

调整型法律关系或第一性法律关系;

保护性法律关系或第二性法律关系。

(2)该诸种法律关系指向的客体是什么?行为结果

(3)该客体的具体内容又指什么?

义务人(该剧院)应当满足权利人(施米特)的权利(观看京剧“三岔口”)的行为结果。

1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道:“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你的看法如何?

如:同意。

a 法律规定的禁止的事情,如果公民还继续作为的话,他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将不再自由;

b 如果所有公民都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那么其他公民将侵犯其权利,他就不再有自由;

c 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他可能会做对自己有害的事,他将不再自由。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条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1)根据法律规则调整行为的方式的理论,请指出这一规则属于什么性质的规则?义务性规则。第一个是命令性规则,第二个是规则是禁止性规则。

(2)在逻辑结构上,这一规则由哪些要素组成,并写出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第一个:行为模式: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

第二个:假定:未设停放地。行为模式: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19、法律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合法性优于合理性,程序优于实体,推理优于结论,严谨优于表心,谨慎优于自信.

20、一男子驾车停在禁止停车的地点被警察发现,警察查明驾驶人因心脏病突发而停车。对此行为之性质与法律责任,两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任何情况下味淡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因心脏病突发而停车,实属意外事件,因而不应受到处罚,请分析:

(1)警察甲运用了何种法律推理方法?略加分析。

演绎推理

大前提:“不得将车停在禁止停车的地点”的法律规范

小前提:一男子将车停在禁止停车的地方

结论:应按照法律规定处罚该男子

(2)警察乙运用了何种法律推理方法?略加分析。

辩证(实质)推理。

不仅考虑法律规定,还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价值分析、判;21、在我国古代法与刑是通用的;按照法的规范作用的不同对象,法的规范作用大体上包;22、私营企业主孙某与本厂雇工有夫之妇赖某长期通;a通奸问题属于道德问题,道德与法律之间既有联系又;b一审法院的判决适用法律手段解决道德问题,没有注;c二审法院的判决注意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认识到法;23,根据法律规则的分类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考虑法律规定,还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价值分析、判断和选择

21、在我国古代法与刑是通用的。现在仍有人认为法的作用就是惩罚犯罪者。请你结合法对人的规范作用对这一认识作出评价。

按照法的规范作用的不同对象,法的规范作用大体上包括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其中,指引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者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评价作用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衡量活动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行为。预测作用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让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教育作用是指荣国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强制作用是指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的作用。可见,不应将法的作用局限于强制作用。

22、私营企业主孙某与本厂雇工有夫之妇赖某长期通奸。孙妻发现后责骂并抓破赖某的脸部,扬言要将此事告诉赖的丈夫。赖某自感羞愧,服药自杀身亡。县检察院为此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以孙某通奸造成赖某服毒自杀身亡的严重后果,判处孙某犯妨害婚姻家庭罪。上级法院认为孙某从主观方面看,对赖某服毒自杀身亡的后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从客观方面看,孙某的行为与赖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刑法上的直接的、

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判孙某无罪。我国现行法律没有通奸罪的规定,请从法与道德的角度分析两级法院的判决。

a 通奸问题属于道德问题,道德与法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b 一审法院的判决适用法律手段解决道德问题,没有注意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扩大了犯罪的范围;

c 二审法院的判决注意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认识到法律没有调整的道德行为应当用道德手段解决,不能滥用法律手段,随意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

23,根据法律规则的分类理论,请指出下述两项法律规定各属于什么法律规则?并加以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内蒙古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第四条规定:大力提倡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结婚。(1)第一个属于强行性规则;第二个属于任意性规则。

(2)分析:按照是否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适用法律规则,可以将法律规则划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强行性规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来行为,不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不适用或改变法律规则的内容二行为,即不问人们的意愿如何必须加以适用的规则。任意性规则是指适用与否由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自行确定的规则。

24、数十年前,英国某法院审理了一件颇为棘手的刑事案:一名叫乔治的小伙子设法进入皇家空军机场,坐在机场跑道上观看天上的飞机,被警察带走并于几天后被送上法庭。乔治的辩护律师巧辩到:《官方机密条例》规定:“不得在禁区附近妨碍皇家军队成员的行动?”。虽然军用机场是个“禁区”,乔治也妨碍了皇家军队成员的行动,但是,他不是在“禁区附

近”而是在“禁区里”做的事,条例只规定了“在?.附近”,没有规定“在?.里。”所以,依据这条规定是不能处罚乔治的,律师还提醒法官注意。英国是个法治国家,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法官真感到为难,请结合法的作用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1)此案说明法不是万能的,法的作用也有局限性。

(2)A 法的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B 法律只是调整法律所能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C 法律与事实之间的对应难题也不是法律所能完全解决的;D 法律自身缺陷也影响其发挥作用。

25、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继承上诉案件时,除第一审查明的事实外,又查明:据公安机关对被害人被杀害时间出具的法医鉴定结论证实,男方陈某的死亡时间先于女方郑某20分钟左右。根据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这是根据被害人死亡时间这个关键事实的不同,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与区法院大相径庭的判决。请结合法的适用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26,孟德斯鸠说:“法官是说出法律的嘴巴”。马克思?韦伯也说:“司法裁判应像自动售货机,从这端输进事实,从另一端就会产生判决。”你赞成这种对于司法过程描述的观点吗?并说明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赞成:a 符合权力分立的原则,使法官受到立法者的约束,避免司法任意与司法专断;

b 符合依法裁判原则;

c 符合司法中立原则,等。

反对:a 忽视了法官自身的能动作用;

b 法律并非完美无缺的体系,法律漏洞现象存在;

c 事实与规范之间缺乏对应性,等。

27、事实“A市出租汽车李某发现路边有一老者昏迷,于是将老者扶到自己车上,逆行向医院驶去,为了尽快到达医院,李某闯了三次红灯。法律:《A市交通道路管理条例》第22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逆行,罚款100元;”第23条规定:“驾驶机动车时闯红灯,罚款200元”处罚:执勤交警王某对李某罚款700元。

问题:(1)执勤交警王某运用的是哪种形式推理?为什么?

(2)本案能否运用实质推理?为什么?

(1)演绎推理

《A市交通道路管理条例》第22、23条的规定为一般性规定,李某的相关行为是具体的,因此这种推理是

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形式。

(2)可以。如果运用形式推理方式得出的结论违背社会公认的基本道德观念时,可以采用实质推理。28、事实:侦查人员在侦查王某贪污一案中,为了防止王某的妻子损毁证据,在取得搜查证之前闯入王某家中,发现王某贪污账款200万元。

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

示搜查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与侦查人员?..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危险、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式收集证据。”

问题:结合事例与法律规定运用“法的特征”相关知识分析。

(1)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法是强调程序、严格规定程序和实行程序的规范。也可以说,法是一个程序制度化的体系或制度化解决问题的程序。因此,在一个现代社会如果要实现有节度的自由、有组织的民主、有保障的人权、有制约的权威,那么就必须使其法律有正当程序。程序是社会制度化重要的基石。

(2)法治发展的程度,事实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程序化的程度及对法律程序的遵守和服从的状态。一个没有程序或不严格遵守和服从程序的国家,就不会是一个法治(法制)国家。

29、假设某家族存在如下习惯——“未按时参加家族祭祀祖先的活动者,视为藐视祖先,因而剥夺其继承权”,假设家族成员A因为未能按时参见当年的祭祀活动而被剥夺了遗产继承权,后A诉至法院。他所持的理由有二:其一,A本身既缺乏劳动收入、又缺乏生活来源;其二,我国继承法第13条第二款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请运用法律渊源的理论,回答如下问题:

(1)法官对于此案所应选取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说明理由。

(2)我国宪法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继承法13条第二款是否于此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1)法官对于此案所应采取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继承法第13条第二款的规定,原因在于当正式法源于非正式法源并存时或发生冲突时,必须选择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

(2)不矛盾。原因在于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普通法)。

30、法律规定:我国《道路交通法》规定:机动车在道路上与行人相撞,机动车驾驶员承担无过错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问题:

(1)张某在公路上撞伤李某的行为,应当适用何种归责原则?为什么?(假定以上两部均由全国人大制定)无过错责任原则。原因: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2)如果张某驾车参加越野比赛时在田野中撞伤李某,适用那种责任?为什么?

过错责任原则。原因:张某并未在道路上与行人相撞,因此不适用《道路交通法》,而只能适用《民法通则》。(3)以上哪种情形中的责任更重?为什么?

31、事例:1996年,四川省夹江县某个体印刷厂仿冒印制另一企业的产品,被技术监督机制查封,该印刷厂认为该技术监督机构无权对其实施行政处罚,属于越权行为,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打假者上了被告席”为题进行了报道,并以“恶人先告状”为道德批判模式,对“制假者”的起诉行为予以谴责。面对媒体

形成的舆论压力,法院不得不违心地做出不利于“制假者”的裁决。然而,任何人并因为自身的错误行为这样的实体问题,丧失诉权这种程序性权利,因此法院已然应当受理。问题:请选择恰当的司法基本原则分析上述事例。

司法独立原则,即司法权独立行使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我国宪法、有关组织法和诉讼法中都有明确规定该项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要求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利;要求要求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只服从法律,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2、案例:某国《宪法》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后来,国会制定《国旗法》,宣布“当众焚烧国旗违法”。后来,最高法院的法官在审理相关案件时认为:“焚烧国旗乃是言论自由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国旗法》由于违宪而无效。”问题:最高法院法官的推理过程属于那种法律推理形式?为什么?

类比推理。因为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食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焚烧国旗虽然与一般的言论并不一致,但是其内容同样是一种观点的表达。

33,案情:原告:石坊昌,被告:石忠雪。2005年9月原告石坊昌以非法侵占房屋为由提起诉讼,请求依法确认自己和石君昌之间的赠与合同有效,并判令被告立即腾出房屋。被告辩称房屋是自己继受所得,且房产证、土地证等手续一应俱全,房屋应为自己所有。

原、被告所争议的房屋原属于石君昌所有,石昌君系一孤寡老人,其妻子、子、女俱已先亡,家庭就剩他自己一人(石坊昌与石君昌系亲兄弟,他们二人分别是石忠雪的三叔、四叔)。石君昌在自己去世前与原告石坊昌签订一赠与合同,合同规定石君昌的房屋无偿赠予给原告石坊昌并对赠与合同予以了公证。在石君昌去世后,由于石坊昌不料理丧事,因此是由石忠雪办理的丧事,并且由他顶的火盆。在当地的农村有个风俗,老人去世之后,在出殡的时候要有一个人把烧纸钱的火盆顶在头上然后摔碎,俗称摔盆儿,摔盆儿的这个人一般都是家里的长子。有时候,如果去世的老人没有子女的话,往往要在叔伯兄弟的孩子中找出一个人作为嗣子,由他来摔盆儿,这个风俗也叫顶盆过继。一般来说,顶盆过继的也应当分得一定的遗产。问题:如果你是该案的主审法官,请从习惯法的效力的角度说明你将如何作出判决,为什么?

(1)认可与习惯法:明示认可与默示认可【本案中属于默示认可】

(2)默示认可要具有效力,一般要以非正式法律渊源的身份出现(3)结合本案说明你的观点

【可以按照习惯判决,也可以反对;关键是要依据习惯法和法律渊源的理论详细说明理由】

34、有人认为:“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

请:(1)分析该表述与演绎法律推理的关系;

(2)从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的角度分析该表述。

(1)这句话中的“逻辑”指的就是演绎法律推理。这句话中的“经验”指的是法律的实际效果。

(2)传统观念认为注重判决法律效力的演绎推理是司法裁判的核心,而将法律的实际效果放在次要的地位。【原因:判决的约束力】

(3)这句话则是改变原有的认识,将法律的实际效果放在核心位置【原因:判决的社会效果或者可接受性】

(4)你的态度【肯定、否定都行,但请在比较两种观点中说明理由】

35、2002年12月1日,某省人大制定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生效,该条例第30条

第2款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终生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鉴于医学辅助生育领域存在诸多的问题,2003年1月1日卫生部下发禁止卫生部所属医院进行医学辅助生育。张某为符合条件的该省单身女性,其于2003年2月1日想卫生部所属某医院提出医学辅助生育的要求,但被该医院依据卫生部的规定拒绝,后张某于某区人民法院起诉。

问题:如果你是法官应当如何处理该案?

(1)本案属于地方性法规与行政规章之间的冲突,应当首先要求国务院裁决(2分)

(2)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地方性法规,因此张某胜诉。(3分)

(3)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行政规章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3分)

36、张某到某著名的西装裁缝店选了一块料子,定制西服一套。在取货的前一天,已经做好的西服被他人以高价买走,张某遂将裁缝店告上法庭。问题:1.张某与裁缝店先后形成几种法律关系?2.张某要求裁缝店做西服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以及客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 关于料子的合同法律关系、关于定做西服的合同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3分)

2) 行为结果或行为;行为结果或行为的含义:物化的行为结果

分析题

1、根据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

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二板块

问题: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组成要素

2、本题中体现出的逻辑结构组成要素有哪些

3、本题中的根据行为模式,体现了什么法律规则哪个分类

4、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2、我国是制定法国家

问题:1、上位法与下位法调整相同的法律关系并不相;2、上位法与下位法调整相同的法律关系时并互相冲突;3、宪法与法律互相冲突时,可以选择宪法而不适用法;3、继承法第七条规定:……三、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问题:1、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但是没有造成情节严重;2、法律规则的安全性和个案正义性的理由(至少两个;4、甲电影院从乙电影制片厂购买电影《红楼梦》的版;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1、上位法与下位法调整相同的法律关系并不相冲突时,法院在做裁决时应该选择上位法还是下位法?为什么?

2、上位法与下位法调整相同的法律关系时并互相冲突时,法院在做裁决时应该选择上位法还是下位法?为什么?

3、宪法与法律互相冲突时,可以选择宪法而不适用法律吗?为什么?

3、继承法第七条规定:……三、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并情节严重的,取消继承人的继承资格。

问题:1、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但是没有造成情节严重,法院判决剥夺继承人的继承资格,是维护法律规则的安全性还是个案正义性?为什么?

2、法律规则的安全性和个案正义性的理由(至少两个)

4、甲电影院从乙电影制片厂购买电影《红楼梦》的版权,观众从甲电影院购买电影票观看电影

问题:1、甲电影院和乙电影制片厂之间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属于什么法律主体关系,所指向什么类的法律客体?2、甲电影院和观众之间按照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属于什么法律主体关系,所指向什么类的法律客体?3、这种法律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王某为了打假,知假买假,后诉讼至法院。

问题1、王某诉讼至A法院,法官认为王某不属于消费者,败诉。按照法律解释的方式分,法官的解释属于什么解释,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分,属于什么解释?

2、王某诉讼至B法院,法院认为王某的行为有利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而且王某支付了货款,满足消费者的行为,是消费者,判其胜诉。按照法律解释的方式分,法官的解释属于什么解释,按照法律解释的尺度分,属于什么解释?

3、上述两个法院的法官所做的解释是否属于司法解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论述题:谚语“程序性是法治与恣意而治的分水岭”,根据这一谚语谈谈你对法律程序性的理解

法理学论述题及其答案

一、论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 (一)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 1、一般法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法:(1)指法的整个领域,即包括宪法、民法等在内的整个法律领域,以及现行法从制定到实施的全部过程;2)指古今中外的一切法,法理学应是对古今中外一切类型的法律制度及其各个发展阶段情况的综合研究。 2、法理学与部门法学 法理学概括出各个部门法及其运行的共同规律、共同特征、共同范畴,从而为部门法学提供指南,为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服务。法理学可能回答的不是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比如案件如何审理,程序如何进行,引用何种法律,适用何种制裁等等,它所关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问题。而对这些原理性问题的分析说明,则必然是理论性的和思维性的。 (二)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 法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法中的普遍问题和根本问题。法理学的论题是法学和法律实践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法是什么?法是怎样产生发展的?法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同时,法理学还要概括和阐述法学的基本范畴如法、权利义务等,是各个部门法学共同适用的。 (三)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指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说。法理学特别注重对法学方法的研究,其所研究的一些方法也运用于各部门法学的研究。 二、论法学的研究方法亦可见教材P24-29 1、价值分析方法 法律是调整利益关系的标准,只有研究法律的价值问题,才能对法律的正当性、法律的目的、作用和社会意义等问题做出理论说明。包括价值认知和价值评价。 2、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 法律体系是一种有序的逻辑结构,并通过语言符号表达出来,如果排除对法律形式问题的研究,人们就无法理解、运用和执行法律。形式逻辑(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比较分类)和辩证逻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 3、社会实证研究方法 法律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运行是一种社会过程,只有把法律和相关的社会事实联系起来,对法律的研究才是全面的,法律也才是真正的法律。 三、论三大法学派的法律观念 在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中,各学派各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而言: (1)、自然法学派的主要内容是: 其一,关于法的本质。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从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 其二,法来源于永恒不变的本性、自然性、社会性、理性。真正的法律应当与之相符合,特别是与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为基础,它永恒不变,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于实现公意和正义。 其四,?法律及其观念应当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类寻求正义之绝对标准的结果。 归纳而言,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即人性、理性、正义、

法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法理学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依靠( D ) A.自觉遵守 B.领导威信 C.社会舆论 D.国家强制力保证 2.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 B ) A.法律规范 B.法律概念 C.法律原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3.在当代中国社会,正义和利益的关系是( A ) A.一致的 B.对立的 C.矛盾的 D.对等的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 C ) A.无法可依 B.法律滞后 C.不依法办事 D.违法不纠 5.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 B ) A.一般人的行为 B.人们相互的行为 C.每个人本人的行为 D.违法者的行为 6.法的消亡是如何实现的( B ) A.国家领导人废除 B.自行消亡 C.由国家公布法律予以废除D.全民公决废除

7.社会主义的法是怎样产生的?( A )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8.美国法属于哪一法系?( D ) A.大陆法系 B.法典法系 C.罗马一日耳曼法系 D.普通法系 9.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是( A ) A.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B.维护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D.维护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10.下列哪项不是法治所蕴涵的法律精神? ( A ) A.依法办事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权利本位 11.在中国古代,下列哪一项是儒家的主张( B ) A.依靠圣君贤人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B.由掌权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来治理国家 C.贤人政治 D.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12.下列对法律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对法律的需求就越多 B.法律保证商品生产和流通 C.商品经济越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强,法律作为重要手段,其作用日益增强

法理学历年真题(2012-2000)

法理学历年真题(2012-2000)

法理学简述题 ◆{2012}(非法学)64.简述执法的基本原则。 ◆{2012}(法学)31.简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2011}(非法学)64.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 ◆{2011}(法学)3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2010}(非法学)64.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010}(法学)31.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2009}(非法学)64.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 ◆{2008}(非法学)64.简述资本主义法律的基 本特征 ◆{2007}(非法学) 64.简述我国司法解释的基本作用。 ◆{2006}64、简述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的区别和联系。(8分) ◆{2005}65.简述当代中国法律监督体系内国家监督的内容。8分

◆{2004}64、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 规范? ◆{2003}50、简述法律责任的分类。10分 ◆{2002}41.简述法的指引作用的种类。5分 ◆{2002}42.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5分 ◆{2002}43.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及其要素。5分 ◆{2001}简述法的社会作用与规范作用之间 的区别。5分 法理分析题 ◆{2012}(非法学)67.2008年7月,某省会城市人大常委会第S次会议审议了该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第N条规定,公交车乘客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导其让座:对于拒不让座者,可以拒绝其乘坐,市政主管部门还可处以50元罚款。 在草案讨论过程中,甲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

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联系中找到:乙认为该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找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甲、乙观点中选择您较为认同的观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依据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 ◆{2012}(法学)34.(15分)某高校新生小张在自学法理学知识后,对我国《物权法》进行了分析,并写了如下四点学习体会: ①物权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文件,从法律渊源角度分析,该法应属于我国的根本法。 ②物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因此物权法属于民商法部门。 ③物权法第10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从法律归责的角度理解,该条规定属于准同性法律规则(规范)。

法理学试题

第一章法的概念 思考题: 1、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法在本质上有哪些属性? 3、法的阶级性是否意味着法律完全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4、如何理解法的物质制约性与法的相对独立性的关系? 第二章法律作用和法律价值 思考题: 1、法律规范作用有哪些? 2、法律社会作用有哪些? 3、为什么说法律作用不是万能的? 4、如何理解法律价值的含义? 5、法律价值的种类之间有什么关系? 6、法律如何体现自由?法律又是如何限制自由的? 7、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如何? 第三章法的起源和发展 思考题: 1、为什么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调整系统中没有、也不可能有法律的调整? 2、法律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3、法的形成的一般规律性表现有哪些? 4、法与原始习惯有什么区别? 5、如何评价资本主义法的人权原则? 6、什么是资本主义法治原则?它有何社会意义? 7、资本主义法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何新的发展? 8、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征? 第四章法系的一般理论 思考题: 1、法律文明与文明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东方法律文明与西方法律文明有哪些不同点? 3、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有什么差别? 4、世界上的法律文化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5、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哪些特点? 第五章法律移植与法制现代化 思考题: 1、什么是法律移植? 2、法律移植通常有几种类型?

3、如何评判法律移植的效果?怎样才能促使法律移植获得成功? 4、为什么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法律也能移植?我国在法律移植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什么是法制现代化?它有哪些具体的目标? 6、在推进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法文化应持什么态度? 7、应该如何理解法制现代化与法的西化、法律全球化的关系和区别? 第六章依法治国理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法治? 2、依法治国理论有什么现实意义? 3、为什么说法治的基础是民主? 4、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法治的生成有哪些条件? 6、法治实现有哪几种驱动模式? 第七章法律与社会现象的关系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法律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法律与科学技术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4、法律与统治阶级政治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5、法律与政策之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7、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8、法律与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第八章法的创制 思考题: 1、什么是法的创制?它有哪些特征? 2、立法工作中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我国立法体制的框架结构内容是什么? 4、立法工作中要遵循哪些法定程序和步骤? 第九章法的要素 思考题: 1、西方法学理论中关于法的要素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2、法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法律的创制和实施过程中,法律原则有何作用? 4、什么是法律规则?它在法的要素中的地位如何? 5、法律规则与其他社会规范有何异同? 6、如何认识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它有什么意义?

法理学-主观题

案例分析题: (2003年) 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 元-300 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 -1000字。 解题思路:这一题按照要求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认识。合法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2)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方面,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3)委托社会组织、个人执法的合法性。从这些方面衡量,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的这一通告应当说有合法性依据。 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1)法律价值。如秩序与自由,维持秩序与限制自由关系的处理,是否考虑了价值排序原则、比例原则;如正义与效率,提高行政效率与实现社会正义关系的处理,是否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2)法律与道德。法律的道德基础,法律规定与社会常理的一致,善法与恶法的判断。(3)法治社会的权利保障。法治的目的、意义。从这些方面考虑,交通管理部门的这一做法缺乏合理性根据。 论述题 (2009年) 一、(本题20分)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20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法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为建设目标,历经曲折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和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凝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指引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并推向深入,形成了以“三个至上”重要观点为精神实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问题: 请结合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进程,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重要观点的认识。 答题要求: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2008年12月20日谢祥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 A ?民主党派的监督 C.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2 ?关于违法的正确表述是( ) A ?首先是指思想违法 C ?一般不需要行为人的故意 系 3 ?在法律解释中,从传统的角度, A ?严格解释 C ?历史解释 4 ?在法律适用中,当出现“合法” A ?实质推理 C. 归纳推理 B?人民群众的监督 D .法学家的监督 B. 必须是以违反法律为前提 D .可能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 民法法系国家比较趋向于() B. 自由解释 D .逻辑解释 与“合理”的矛盾时需要进行( ) B. 演绎推理 D .形式推理 5. 在法律解释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被称为() A .历史解释B.体系解释 C. 文义解释 D .逻辑解释 6. 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是“探求历史上的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的观点被称为() A .法律解释的主观说B.法律解释的客观说

C. 法律解释的主、客观兼容说 D .解释学循环理论 7. 被称为“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的是() A .法律原则B.法律概念 C ?法律规范 D ?规范性法律文件 8.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 A ?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 C ?法律规范 D ?法律制度 9.法律的效力来自于它的国家强制力和它的() A ?执法机关B.司法机关 C ?合法程序 D ?合法权力 10.法律关系属于上层建筑和() A ?物质社会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 C. 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 D ?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 11.被称为“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的是() A ?法律效果B.法律实效 C ?法的制定 D ?法的实施 12.狭义的执法的特点是() A ?法的执行不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性 B. 法的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 ?法的执行不需要依照法定程序 D. 法的执行不具有国家强制性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在我国() A ?具有普遍法律效力B?是正式的法律渊源 C ?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参考 D ?是中国的判例法

《法理学》历年真题 主观题

2002-2013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主观题 案例分析题: (2003年) 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 元-300 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 -1000字。 解题思路:这一题按照要求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认识。合法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2)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方面,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3)委托社会组织、个人执法的合法性。从这些方面衡量,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的这一通告应当说有合法性依据。 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1)法律价值。如秩序与自由,维持秩序与限制自由关系的处理,是否考虑了价值排序原则、比例原则;如正义与效率,提高行政效率与实现社会正义关系的处理,是否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2)法律与道德。法律的道德基础,法律规定与社会常理的一致,善法与恶法的判断。(3)法治社会的权利保障。法治的目的、意义。从这些方面考虑,交通管理部门的这一做法缺乏合理性根据。 论述题 (2009年)

法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复习

1.马克思主义法学不同于其他法学的基本特色: 1)客观性。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法所体现的是由物质社会生活所决 定的。 2)历史性。坚持辩证发展的观点,认为法具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3)阶级性。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认为法主要体现执政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2.近代法学体系为什么由分支学科构成? 1)社会关系复杂,所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部门法不得不复杂,每一个重要的 部门法需要一个法学分支学科来研究,因而形成了众多的法学分支学科。 2)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研究法律问题的学问,不仅需要不同的部门法,还要 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综合地研究各种法律问题,于是出现了 具有一般理论特制或具有综合特质的法学分支学科。 3.西方法学派对法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 1)法学要以“应然法”或“理想法”为研究对象。 2)法学的研究对象因为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法。 3)法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法与社会的院系。 4)法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法的价值、形式和事实,或法学的主要任务是注释 各种法律和法规。 5)法学应把如何以法治国和寻求治国之道作为研究对象。 4.法哲学的含义: 1)用来指称那些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和共通性问 题的专门学问,与法理学并行的一种学问。

2)作为法理学的同义语来理解和使用的法哲学,其内涵和法理学大致相同, 是法理学的另一种说法。 3)指称法理学中那些更注重理论抽象或更注重以哲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法理 学,是较为纯粹的或更高层次的法理学。 5.近代法理学诞生的标识: 1)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2)有了专门的学者和专门的著作。 3)本身已形成了理论体系。 4)既是法学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同其他法学分支学科有明晰的界限。 6.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位置。 1)研究范围广阔,涉及法学体系中其他各门分支学科。 2)法理学所研究的是法学领域中重要的、基本的、根本的主题,它的成果 对法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重要的理论基础作用。 3)法理学还研究法、法的现象同其他种种社会现象的关系。通过研究这些 关系来深刻地理解各种法、法的现象和法的发展规律的精神实质。 4)法理学在同法学其他学科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对这些法学分支学科具有 普遍的知道意义。 7.法理学流派思潮形成的条件: 1)有自成法理学理论学会所体系并对法理学的发展或进退产生影响的人 物。 2)代表人物有较为集中和系统表述其法理学理论学说的代表性著作。 3)这些人物和作品所阐述的法理学理论学说,在目的上较为明确的追求和

2020年法律硕士法理学冲刺必备论述题(二)

2020年法律硕士法理学冲刺必备论述题(二) 6 ,论述法在执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 7、试述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杜会作用的主要表现。 8 、论法律制定的合宪性和法制统一性原则。 9 、试论述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 10 、试论法律体系的三大结构要素的区别。 参考答案 6 、答: ( 1 )在阶级社会中。法除了有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这个主要作用外。还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与阶级统治作用相对来说的。这些事务与阶级统治并无直接关系。而在客观上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 ( 2 )在各个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相关的法律性质、作用、范围不尽相同。但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维护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这些基本条件包括最低限度的公共治安。绝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食品卫生、生态平衡、交通安全等。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共安全法、人权法规、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交通法都是为达这种目的而制定的。其二。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包括确定生产管理的一般规则,确定各种交易行为的根本规范。确定基本劳动条件等。如产权法、合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这些方面的法是为了减少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偶然性和任意性,提升确定性和连续性。增加交易安全。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商生产和交换的效率。其三。组织社会化生产。随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生产的社会化水准越来越高。以致壮会只有集中众多的资金、技术、劳力才能完成诸如水利,能源、交通、航天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国家通过法律对之实行组织,管理和实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其四,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以及相关产品、

最新2002-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主观题)

2002-2013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主观题)(2013年) 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 元-300 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 -1000字。

解题思路:这一题按照要求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认识。合法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2)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方面,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3)委托社会组织、个人执法的合法性。从这些方面衡量,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的这一通告应当说有合法性依据。 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1)法律价值。如秩序与自由,维持秩序与限制自由关系的处理,是否考虑了价值排序原则、比例原则;如正义与效率,提高行政效率与实现社会正义关系的处理,是否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2)法律与道德。法律的道德基础,法律规定与社会常理的一致,善法与恶法的判断。(3)法治社会的权利保障。法治的目的、意义。从这些方面考虑,交通管理部门的这一做法缺乏合理性根据。 论述题 (2009年) 一、(本题20分)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20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法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为建设目标,历经曲折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和观

考研法理学试题库

法理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 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力渊源 2、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心理D.法律知识 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 4、属地原则是指() A.确立法律对人的效力的原则B.确立法对地域效力的原则 C.确立法的溯及力的原则D.确立法的时间效力的原则 5、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 6、行政执法的特点是() A.一般具有单方面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 7、“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A.与人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 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 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 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 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立法体制 11、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无C.法律不能自己行走D.法律有局限性 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D.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方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 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 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 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 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 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一般法 16、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 17、法律编纂是一种() A.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 C.不是立法活动D.是一种立法活动 18、法的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人与物的关系D.物质生活关系 19、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大学考试—法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64岁的李老太太在家中采用迷信的方法为刘某看病,获得刘某人民币9千元,法院宣判后,她一再声称,我没有文化,我不懂法,我有罪。李老太的行为形成哪一种法律关系 A. 单向法律关系 B. 横向法律关系 C. 民事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诉讼法属于 A. 私法 B. 社会法 C. 宪法 D.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A. 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B. 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 C. 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 D. 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律师法》属于 A. 宪法 B. 程序法 C.

D. 社会法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在我国违法者的民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权属于() A. 人民法院 B. 全国人大 C.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D. 公安机关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A. 第一性法律关系与第二性法律关系 B. 双边法律关系与多边法律关系

纵向法律关系与横向法律关系 D. 调整性法律关系与创设性法律关系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是() A. 《法国民法典》和《人权宣言法》 B. 《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C.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D. 《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深圳经济特区禁止使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止使用的野生动物一起产品的名称、别称制作招牌、菜谱来引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 确定性规范

最新-法理学试题库

法理学试题 一、填空 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2、法律实践中最能体现逻辑学知识的运用是法律推理。 3、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法学体系所作的划分中,法理学属于理论法学。 4、对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来说,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三类,即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 5、从法学研究所运用的不同方法出发,西方形成了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法学流派。 6、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 7、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是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 8、公元652年的《唐律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系统、保存最完整的注释法学著作。 9、法的要素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三种基本成分。 10、法律后果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两种形式。 11、狭义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 12、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适用于本辖区内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地方性法规。 14、我国法的对象效力范围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15、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法律。 16、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是从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到成文法。 17、法学产生的前提之一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个职业法学家。

18、每一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19、法的要素包括规则、原则和概念三个部分。 20、法律后果大体上可分为肯定性法律后果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21、一切社会的法都可以有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之分。 22、根据法所创制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划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两个部分构成。 23、认为法即人类理性的法学流派是自然法学学派。 24、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25、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是部落。 26、法的发展可分为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7、原始社会调整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习惯。 28、我国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 29、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叫做法学体系。 30、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是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 31、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先提出了划分公法和私法的学说。 二、判断 1、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均可以对某种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作出明确的规定。(×) 2、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 3、法律规则往往通过法律条文表达出来,两者是同义的。(×) 4、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都属于义务规则。(?) 5、判例法在我国也法律渊源之一。(×) 6、从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看,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

法理学论述题

1论述学习法理学的意义 1学习法理有助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在重大的问题上划清马克思主义法学和剥削阶级法学的原则界限,坚持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律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学习法理学可为学习部门法学乃至整个法律科学奠定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法理学所研究的是关于法,特别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和法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掌握这些知识原理是学习和研究法学中其他分之学科的必要准备和前提. 3 学习法理学有助于培养合格的法学人才和法律工作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认真学习法理学,从理论上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原则和作用, 才能为正确认识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正确制定和适用法律,自觉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创造思想理论前提. 2论述原始社会习惯与法的主要区别 原始社会习惯与法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2原始社会习惯与法反映的意志不同.3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所形成的方式不同.4原始社会的习惯与法所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 3论述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分为三个层次,法的第一级本质,就是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法的第二级本质,也就是说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确认人们某项行为是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意志,不是随意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总是对这种直接的社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确认,实际上是这种被历史地,阶级地规定了的行为自由和责任的反映,这就揭示了法的更深一层本质.法的第三级本质讲的是人们的行为自由和责任,人们的直接权利和义务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特别是经济关系的需要,一定经济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发展的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一定的经济关系,所有制关系的需要,就是法的第三个层次的本质,这可以说是法的深层本质. 4如何理解法与利益之间的一般关系 一,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2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这法的存在和本质.在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情况下,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们一方面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另方面还必须给予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既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3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二.法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1法能促进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2法也可以阻碍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3法是协调和实现利益的有效手段.所以利益问题在法的创制和实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认识各种利益是法的创制的初始点,在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各种利益作出取舍和协调.是作好法的创制工作的关键.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法的实现是法所体现和保护的利益的实现. 5论述社会主义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是社会主义法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掌握政权的阶级的意志,并且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主义法也不例外.无产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要把自己的意志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就必须首先取得国家政权,这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2社会主义法是在摧毁旧法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和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一切剥削阶级旧法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剥削阶级意志的体现,从总体上说,无产阶级不可能利用旧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摧毁旧法体系.3人民群众参加了社会主义法的创建.人民群众参加法的创建是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行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区别于剥削阶级法的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6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 1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决定了新的政权和法制的特点.中国革命是通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逐步扩大工农革命政权,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实现的.2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革命根据地的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有条件在建国的开始就宣布彻底地无保留地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旧法.3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法和解放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总而言之,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是与中国革命的特点相联系的,是同革命根据地法相联系的,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革命根据地法和新民主主义法的持续和发展. 7论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是反映法本身的特殊规律的基本原则.1法治原则,即依法治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职人员和公民都必须严格守法的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映了法作为以同一尺度衡量事实上不平等的人的调整器的特殊规律性. 8论述社会主义法与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和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行,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和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仅涉及到当代中国法的本质问题,它必然还要影响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法的渊源.立法制度和法律解释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必然要影响到整个中国的法制建设,因此,深入探讨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当代法律法制建设问题,是当代中国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应当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A、法律关系的发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 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 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

法理学主观题考点归纳

法理学主观题考点归纳 1、中国传统的律学有哪些特点? 答:实用性构成律学在学术传统上的根本底色。具体到在学科性质上,律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1、重视逻辑归纳,而较为轻视逻辑演绎。 2、重视考据,轻视理性论证。 3、重视实用技巧,较为轻视学理阐释。 4、重视刑事,轻视民事。 2、法学实践性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答: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法学的实践性体现为以下几点: 1、法学的研究总是指向法律现象或者法律问题的。 2、法学具有务实性。法学并非“纯思”,而在于为现实的法律纠纷,法律问题寻求解答方案。 3、法学是反映人的经验理性的学问,是人的法律经验、知识、智慧和理性的综合体现。。 4、法学是职业性的知识体系,它所使用的语言是冷静的、刚硬的、简洁的、合乎逻辑的,是经过法学家们提炼、加工和创造出来的“法言法语”,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日常语言”存在明显差异。 5、法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在于它研究的是一种“价值性事实”,即反映人类的价值观、价值倾向和价值意义的社会事实。在法学中,很难做到“价值中立”或者进行无立场的研究。

3、法学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答:法学思维是指法律人在研究法律现象时所持的思考立场、观点、态度、价值和方法。具体而言,法学思维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学思维是实践思维。 2、法学思维是以实在法为起点的思维。 3、法学思维是问题的思维。法学思维的价值在于为法律问题或者法律僵局提供法律答案。 4、法学思维是论证的思维、说理的思维。 5、法学思维是评价性思维。 4、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有哪些方面? 答:狭义的法学方法单指法律适用的方法,以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规范的寻找为中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有: 1、法条的理论; 2、案件事实的行为及其法律判断; 3、法律的解释; 4、法官从事法的续造之方法; 5、法学概念及其体系的形成。 5、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答:法律相较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包括: 1、法的规范性 2、法的普遍性

南京大学法理学复试真题

法理学一、法学导论 二、法的本体 1.法律意识 2.调整性法律关系 3.一般法 *2 4.法的渊源 *3 5.法律心理 6.法律规范的结构 7.法律部门 *2 8.法律规范的溯及力 9.特别法 10.不成文法 11.强行性规范 12.成文法 13.部门法体系 14.法律责任 *2 15.法的预测作用 16.法的规范性 17.权义复合规则 18.法的强制作用 19.法律规则 20.法的意志 21.法律效果

22.法律义务 23.法律效益 24.派生性法律关系 25.构成新规则 *2 26.法的效力来源 27.法律行为 *2 28.法的实效 29.法律位阶 30.判例法 *2 31.法律概念 32.法律关系 33.法的形式 34.法律原则 *2 35.权力 36.法律权利 37.衡平法 38.授权性规则 39.法的一般作用 40.法律事实 41.应有权利 42.法律关系客体 43.实体法 44.法律事件

45.简述法产生的集中具体形式 46.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干系如何 47.简述法律关系的内容 48.划分法的部门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49.简要说明法律意识的分类 50.简述法的适用的特征 51.什么是法的强制作用,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52.法的规范作用有哪些 53.为什么说法是规范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54.试论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及其适用规则 55.简述法的分类 56.试论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认定 57.简论判例法对成文法的意义 58.试论法的规范性特征 59.试论法律关系的特征 60.阐述权利与义务在结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 61.如何理解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62.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63.试论法律事实与一般事实之间的区别及其意义 64.试述法律适用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65.试述影响法律效力发生实效的相关因素 66.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评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