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认证市场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检查严厉整顿,要求各审核员、认证机构及受审核企业规避风险

合集下载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2022年9月29日新修订发布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2022年9月29日新修订发布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9年7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17号公布根据2022年9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提高认证有效性,维护国家、社会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主管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负责全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统一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目录,目录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会同有关方面共同实施。

第五条国家鼓励开展平等互利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国际互认活动,互认活动应当在市场监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对外签署的国际互认协议框架内进行。

第六条从事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对其从业活动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及生产技术、工艺等技术秘密和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认证实施第七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

第八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应当适用以下单一认证模式或者多项认证模式的组合,具体模式包括:(一)设计鉴定;(二)型式试验;(三)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五)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六)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产品认证模式应当依据产品的性能,对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进口产品的风险状况等综合因素,按照科学、便利等原则予以确定。

第九条认证规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适用的产品范围;(二)适用的产品所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三)认证模式;(四)申请单元划分原则或者规定;(五)抽样和送样要求;(六)关键元器件或者原材料的确认要求(需要时);(七)检测标准的要求(需要时);(八)工厂检查的要求;(九)获证后跟踪检查的要求;(十一)获证产品标注认证标志的要求;(十二)其他规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4.01•【文号】市监检测发〔2022〕26号•【施行日期】2022.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验监管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市监检测发〔202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为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管,严肃查处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检验检测市场环境,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于2022年4月至7月底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提高认识,强化市场监管强化检验检测市场监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市场监管部门有效履职的重要基础。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检验检测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重要意义,把严厉整治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作为监管的首要任务,发挥系统监管合力,推动检验检测行业牢固树立底线意识、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坚决破除检验检测市场乱象,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

二、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整治重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分析当前检验检测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关键、精准定位,深入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一)开展六大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属地管辖原则,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涉及疫情防控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食品、个体防护装备、建筑材料、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体、碳排放核查等六个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排查、严格整顿、公开通报、严肃处理,坚决防止和查处检验检测造假问题。

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其他密切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风险问题较为突出的专业领域机构,也应当纳入专项整治范围。

(二)严查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情形,加大现场检查中对相关检验检测报告的抽查比例,严格追溯数据质量和真实性,严格查处未经检验检测出具报告,伪造、变造原始数据、记录,减少、遗漏或者变更标准等规定的应当检验检测的项目,严格查处违反国家有关强制规定的检验检测程序、方法的违法行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2024年度第1期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2024年度第1期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的通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2024年度第1期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4.04.02•【文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告2024年第11号•【施行日期】2024.04.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告2024年第11号关于发布2024年度第1期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的通告为监测认证活动相关方的工作质量,推动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的提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对有机产品认证领域实施了认证有效性抽查。

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对有机产品认证领域(有机粮食加工品、食用菌、调味品、茶叶、酒类、坚果制品6类产品)的33家认证机构涉及的143批次产品实施了认证有效性抽查,认证机构覆盖率为28.7%。

抽查发现8批次抽样产品不符合认证要求,总体不符合率为5.59%。

二、相关信息已通报有关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已依据有关规定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获证企业作出撤销11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处理(详见附件)。

对抽查发现严重不符合(被检出有机产品禁用物质等)被撤销认证证书的情况,认证机构1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及其相关方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对存在违规使用有机产品禁用物质的情况,认证机构5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加工场所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

三、已部署有关认证机构开展认证质量追溯和排查,要求其进一步强化质量管控、提高认证有效性,并将有关排查结果和改进措施报告市场监管总局。

附件:被撤销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相关信息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4月2日附件被撤销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相关信息序号有机认证证书号产品种类产品名称(标称)持证生产企业名称(标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批号抽查发现的不符合项目认证机构名称认证机构已采取的证书处理结果备注1129OP1600016茶叶和一坊菊花江西进生菊业有限公司15g/瓶2023.11.01啶虫脒、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北京华夏沃土技术有限公司撤销(同时撤销其他证书1张:129OP1500430)电商平台:京东(和一坊茗茶旗舰店)2142OP2200003酒类林海雪原蓝莓吉林省林海雪750ml/瓶,10%vol2023.08.17山梨酸、霜霉吉林省农产品撤销(同时撤销其他证书1张:142OP2300015)电商平台:冰酒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威和霜霉威盐酸盐、烯酰吗啉、甲霜灵和精甲霜灵认证中心阿里巴巴(莆田市秀屿区彦峰食品店)3129OP1600580酒类波龍堡有机干白葡萄酒北京波龙堡葡萄酒业有限公司750ml/瓶,12%vol2018.12.12嘧菌酯北京华夏沃土技术有限公司撤销(同时撤销其他证书1张:129OP1600579)电商平台:京东(名庄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4249OP1800165酒类情国缘有机干红蓝莓酒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750ml*2瓶,13%vol2022.09.08霜霉威和霜霉威盐酸盐、烯酰吗啉、甲霜欧希蒂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撤销电商平台:京东(时令堂酒类专营店)灵和精甲霜灵5133OP2200043粮食加工品周大黑有机红糙米洋县双亚周大黑有机食品有限公司2kg2023.06.28稻瘟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撤销电商平台:淘宝汇吃(周大黑食品工厂店)6015OP1200461坚果制品有机熟黑芝麻成都人民营养食品厂280g/瓶2023.11.01氰戊菊酯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撤销电商平台:天猫(人民食品旗舰店)7115OP2000360坚果制品魁洋野生红松仁通化三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10g×20袋)/袋2023.09.28霉菌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撤销电商平台:天猫(魁洋旗舰店)8115OP1901416坚果制品有机野生偃松仁大兴安岭益康野生食品加工有限公司250g/袋2023.10.20霉菌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撤销电商平台:天猫(塔哈尔河食品旗舰店)。

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多策并举规范认证市场秩序

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多策并举规范认证市场秩序

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多策并举规范认证市场秩序认证是指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对产品、服务、体系、能力等进行确认,使其符合特定的标准、规范或要求的一种行为。

认证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贸易便利化和互信的重要保障。

由于认证市场亟需规范和监管,当前认证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乱象,如乱收费、乱证书等问题,认证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多策并举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认证市场存在的问题认证是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要素,其合理规范和健康发展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的认证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乱收费:一些认证机构为了牟取暴利,对申请者乱收费,甚至变相向企业要挟,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费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2.乱证书:一些认证机构对产品进行认证时,并不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颁发了一些虚假的认证证书,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伪劣产品,对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欺骗。

3.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认证机构的服务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机构服务态度差,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影响了认证市场的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认证市场的规范发展,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多策并举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的重要性认证监管执法能力的提升对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认证市场存在的乱收费、乱证书等问题,更可以促进行业诚信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提升认证监管执法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多策并举规范认证市场秩序1.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认证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认证行业市场准入机制,对认证机构的资质和行为进行严格审核和监管。

对乱收费、乱证书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2.建立健全认证机构信用监管体系:建立认证机构信用监管体系,对认证机构的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加强对认证机构的信用评价工作,强化对失信机构的处罚和限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监管认证活动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监管认证活动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监管认证活动文/本刊首席记者 刘回春4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加强医疗物资质量管理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情况。

其中针对企业出口口罩到欧洲需要获得C E认证,有网民反映花钱就能办到C E证书,情况是否真实存在,有哪些监管措施,如果企业遇到这种办证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国的质量认证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所以认证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是认证制度的生命。

我们市场监管总局对认证活动依法进行监管,对出现的违法案件进行严厉打击。

“质量认证是认证机构所开展的证明产品、服务或者企业管理体系符合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证明性活动”刘卫军指出,我们这里所谈的认证是质量认证,这个概念专业性比较强,所以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质量认证作一点介绍。

质量认证是认证机构所开展的证明产品、服务或者企业管理体系符合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证明性活动。

这项工作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国际贸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刘卫军介绍,在中国质量认证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强制性认证,一类是自愿性认证。

所谓强制性认证,就是国家为了保护人身健康、安全、环境,对一些产品规定必须取得认证,没有获得认证,这个产品就不能出厂销售,也不能进口,也不能在经营活动中使用。

而我们国家现在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中的产品,都跟消费者有直接关系,像汽车、手机、电脑笔记本、空调、洗衣机等,都属于强制性认证目录内的产品。

刘卫军强调,像医用口罩、防护服、呼吸机,在我国都属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必须符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的产品,并不属于强制性认证管理范围。

谈到自愿性认证,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愿申请开展认证的活动。

谈到欧盟C E认证,刘卫军介绍,准确地说,它不叫C E认证制度,它实际上是一种C E标志的准入制度,按照欧盟规定,列入CE标志管理制度中的产品,必须加贴C E标志之后,才能进入到欧盟市场进行销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1.07.13•【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认证人员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征求意见。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8月12日。

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2.登录市场监管总局网站(网址:),进入首页“互动”栏目下的“征集调查”提出意见。

3.邮件发送至:**************.cn,邮件主题请注明“《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字样。

4.信函寄至: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邮编:100088),并请在信封上注明“《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字样。

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7月13日附件1认证人员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健全认证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规范认证人员的从业行为,加强对认证市场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认证人员,是指认证审核人员,以及对认证活动各环节产生重要影响的认证业务管理人员。

认证审核人员包括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产品认证检查员和服务认证审查员。

认证业务管理人员包括认证规则和认证方案制定人员、认证申请评审人员、认证审核方案管理人员、认证决定或复核人员、认证人员能力的评价人员等。

重拳出击 整治乱象

重拳出击 整治乱象

重拳出击整治乱象作者:本刊记者施京京来源:《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9年第1期文本刊记者施京京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以来,将治理“认证检测乱象”作为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并于2018 年9 月下发了《关于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部署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集中开展“认证检测乱象”专项整治。

近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此次专项整治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认证检测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和综合整治,是认证检测行业近年来首次全覆盖、多领域的全面整治,也是行政监管、认可监督、行业管理等多种手段并用的联合整治,覆盖范围广、整治措施严、处罚数量多,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据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刘卫军介绍,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市场化、国际化的优势,“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作用,质量管理“体检证”、市场经济“信用证”、国际贸易“通行证”的功能都日益显现;在守住安全底线、保护人身健康安全方面,在拉升质量高线、促进产业消费升级方面,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在便利对外贸易、推动我国企业及产品“走出去”方面等等,都发挥了显著作用,因而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18 年1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明确将其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推动中国经济特别是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迈上中高端的重要手段。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整体供给质量不高;认证检测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较弱;社会认知度不高、法治环境和政策措施不够健全等等,最为突出的是,行业环境和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一些从业机构及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不强,一些认证检测活动的规范性、有效性不高,违法操作、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存在认证检测乱象,既损害了认证检测行业信誉,也损害了市场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

CCAA认证基础知识网络培训考试题及准确答案

CCAA认证基础知识网络培训考试题及准确答案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网络培训平台
页码,1/2
认证人员基础知识第一次考试
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对于违反自律公约的单位与个人,经查证属实的,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依据()进行处置 A.《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章程》及相关自律规范性文件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 D. 以上都是 2.中国认证认可监管制度归纳共有()项。 A.8 B.7 C.6 D.5 3.各个认证机构推荐良好认证审核实践案例的基本条件是:() A.认证审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符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认可规范的要求 B.审核员现场审核能力强,并且在本次审核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与体现 C.对受审核方的管理、技术、产品、服务准确判断、评价 D.以上都是 4.中国认证认可监管制度包括:() A.认证人员转会制度 B.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认证价格检查制度 C.实验室、检查机构的资质认定制度 D.以上都是 5.为了更好地执行国家价格政策,按照申请认证组织的(),在鼓励优质优价的基础上,形成管理体系认证最低限价。 A.申请认证组织的规模(员工人数)并考虑其他影响认证工作量的因素 B.申请认证组织的利润并考虑其他影响认证工作量的因素 C.申请认证组织的产值并考虑其他影响认证工作量的因素 D.以上都有 6.认证机构一次性交纳公平竞争信誉保证金为:() A.1万元 B.20万元 C.10万元 D.100万元 7.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所进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监督管理行为是()。 A.市场管理 B.市场准入 C.行政监管 D.认可 8.《 》明确质量认证制度为国家的基本质量监督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9.与适用相同规定要求、具体规则与程序的特定合格评定对象相关的合格评定制度是()。 A.合格评定管理 B.合格评定制度 C.合格评定活动 D.合格评定方案 10.根据复核后的决定,就规定要求的满足已得到证实出具说明的活动称为( )。 A.决定 B.证明 C.发布会 D.审核 11.各级别审核员均需满足一定的() 要求后才能继续保持资格。 A.审核经历 B.继续教育 C.专业发展 D.以上都有 12.应承诺自觉信守中国认证认可行业自律公约的是:() A.认证机构、检查机构、认证咨询机构、认证培训机构、实验室 B.认可机构、获证组织 C.个人会员 D.以上都是 13.对注册认证人员再注册的目的是()。 A.提高注册人员的素质 B.符合认可的要求 C.确保获得注册的人持续符合现行有效的注册要求 D.以上都是 14.中国认证认可行业自律公约依据()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认证市场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检查严厉整顿,要求各审核员、认证机构及受审核企业规避风险
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为目前的认证市场乱象认可委CNAS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已要求CNAS停止一切认可及扩类等评审工作,集中所有人员全力以赴开展机构专项检查,严厉整顿认证市场,史上第一次。

2、此次稽查肯定要撤销一批暂停一批认证机构,据说是有指标的,但目前连国家认监委都不清楚这个指标是多少。

3、各提供业务的人员尽可能识别企业好坏,烂企业一律不接,要求紧急出证的企业一律不接。

4、认可协会和认可委将共同对审核员展开稽查,审核员学历,工作经历造假、审核中迟到早退、审核中吃拿卡要,一经核实,马上撤销资格。

5、按照以往经验,认证稽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核计划、迟到早退、计量器具,特种设备的检定、内审管理评审内容是否多年雷同(时间、内审开具的不合格)、
6、环境体系和职业健康也稽查重点之一。

7、本次稽查为期至少半年。

请公司业务人员及审核员高度
重视。

整改不符合。

8、CNAS正在CQC专项检查,未通知2018年9月26-29日进行审核,查档案,人员学历,工作经历,专业真实性,有效性。

2.0体系与
3.0系统一致性。

9、2018年度双随机检查已经开展,所有双随机抽到的项目均会在10月底之前完成现场检查,均由当地质监部门进行。

10、据了解总局对认证认可行业状况非常不满意,根据总局对认监委两司的要求,除开展机构改革后的新的工作安排外,必须完成机构改革之前年度所有工作计划,所以2018年10到12月会是监管集中的时间,认可委两司协会认监委地方齐出手。

11、协会这次查出了一百多名审核员问题,下一步将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处理,也会涉及一些机构。

12、现两司调整人员均已就位,部分重复或交叉职能会与原工商及质监系统逐渐整合,例如机构审批将会合并到原工商局下属的企业注册处,七个工作日与营业执照证照同发等等,政策方面不断发生变化。

请大家高度重视,顺势而为,有任何信息及时沟通!!!
附:认证稽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