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
BRCA基因

二、基因突变种类:
✓BRCA基因突变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胚系突变,是指来源于精子或卵母细胞的生殖细胞突变,致机体
所有细胞都带有突变,可以遗传给后代。 ✓另一种为体细胞突变,是指发生于肿瘤细胞中的BRCA基因突变,为非遗
传性突变。
三、基因检测:
✓1、为什么要检测:
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不仅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其他如卵巢癌、输卵管癌、胰 腺癌、胃肠道肿瘤及黑色素瘤等发病风险也增加,男性罹患乳腺癌、前列腺癌风险增加。0%-95%的患者由BRCA1/2基因变异 导致。通过BRCA1/2检测,即可很大程度为受检者评估乳腺癌和卵巢癌患癌风险、复发风险, 提供专业的癌症风险管理措施,并对奥拉帕尼、紫杉醇和铂类药物的疗效进行预测。
✓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从而可增强放疗以及烷化剂和铂类药物化疗的疗效。
✓对于伴有BRCA1/2基因胚系突变或体细胞突变的晚期或复发转移性乳腺 癌患者,制订化疗方案时可以优先考虑铂类药物,也可选择PARP抑制剂 如奥拉帕尼作为化学治疗的替代药物。
BRCA基因
一、BRCA 概述:
✓乳 腺 易 感 基 因 ( B R C A ) 是 重 要 的 抑 癌 基 因 。 包 括 B R C A 1 和 B R C A 2 。 ✓B R C A 1 / 2 基 因 的 突 变 , 导 致 其 抑 制 肿 瘤 发 生 的 功 能 受 到 影 响 。 ✓ 60%~80%的BRCA1基因突变乳腺癌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超过
✓ 2、怎么检测:
BRCA1/2基因检测通过检测和分析患者血液/口腔黏膜细胞中肿瘤遗传易感基因的状态, 确定患病风险值。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PPT课件

乳腺癌检测项目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概述
乳腺癌检测项目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BRCA1/2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是一种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基因检测,它不是告诉你是否有癌症,而是由检测 BRCA1 或BRCA2 基因突变的狀況,來评估女性罹患遗传性乳癌或卵巢癌的风险,已成为临床专业医师评估个体是否为患癌高风险群之标准方法,只需受试者提供少量血液即可进行。
BRCA1/2检测试剂盒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185delAG
45%(乳腺癌高发家族), 90%(乳腺癌与卵巢癌均高发), 少数偶发性乳腺癌。
5382insC
1250
1443
调节细胞转录、染色体重构、细胞生长、DNA损伤修复及染色体不稳定性等功能
390
E9
3034delA
4065
1522
5950
6174delT
易感性检测阳性结果
哪些人群适宜做易感基因检测
乳腺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主要有: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姐妹等亲属)。 ●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 ●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 ●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
通过组织石蜡标本,应用RT-PCR技术从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提取出RNA并即时进行检测 16个肿瘤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复发指数。
乳腺癌个体化用药检测
药 物
检测项目
样本
评 价
来曲唑、阿那曲唑
乳腺癌BRCA指导原则

乳腺癌BRCA指导原则1、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新近的国内外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均推荐符合一定条件的乳腺癌/卵巢癌等患者及癌症高风险人群进行BRCA基因突变检测。
中华病理学杂志发布的《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BRCA基因检测流程中国专家共识》综合国内外指南/共识建议: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和所有新确诊以及复发的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 基因检测;若需评估遗传风险,可行胚系BRCA基因检测,但在检测前需要专业人士进行遗传咨询工作;肿瘤BRCA基因检测无需遗传咨询。
2、做这个基因检测的意义何在?1)BRCA基因和乳腺癌/卵巢癌BRCA1/ 2基因是评估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相关癌症发病风险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也是影响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生物标志物,所以BRCA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约5%-10%的乳腺癌和15%-22%的卵巢癌是由BRCA1/ 2基因突变导致的,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使女性发生乳腺癌风险提高5倍,发生卵巢癌风险提高10-30倍。
2)做完BRCA基因检测后有什么用处?首先自己或者亲属是否携带BRCA基因突变本身就是评判自己是否属于高风险人群的标准。
(依据:《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标准(T/CPMA 014-2020)》)。
其次BRCA基因检测检查完毕可以进行筛查指导、预防性手术以及治疗选择和预后。
筛查:若携带BRCA基因突变,属于高风险人群,从40岁开始就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检查,此外和其他人群有区分的是每年还需要加用乳腺核磁检查。
预防性手术:预防性乳房切除能降低BRCA1/ 2突变携带者90%以上的风险;另一种手术:输卵管-卵巢切除,也被证实显著降低BRCA1/ 2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NCCN《降低乳腺癌风险指南(2018第2版)》推荐:BRCA1/ 2突变携带者可考虑选择上述降低风险手术,术前需进行多学科咨询评估。
治疗选择和预后:携带BRCA 基因致病性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在接受铂类治疗后获益更显著,具有更好的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也有研究表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若携带BRCA 基因致病性突变,对铂类化疗有着更好的响应等。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二)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二)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BRCA基因检测是一种能够检测乳腺癌风险的方法。
本文将继续介绍关于乳腺癌BRCA 基因检测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测方法的选择、检测结果的解读、BRCA变异的分类以及检测的限制与风险。
正文内容:1. 检测方法的选择- 基因测序法:对BRCA基因进行全程测序,能够检测到所有可能的基因变异。
- 基因芯片法: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常见的BRCA变异,速度较快但可能会漏检部分罕见变异。
- 多重浮点突变检测法:通过识别常见变异的特定基因浮点,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BRCA变异。
2. 检测结果的解读- 异常结果:指BRCA1或BRCA2基因中存在致病变异,显示患者具有较高的乳腺癌风险。
- 正常结果:指BRCA基因中未发现致病变异,但并不代表患者不会得乳腺癌。
3. BRCA变异的分类- 类似汉密尔顿系统:将BRCA基因变异分为五类,从类别一到类别五,依次表示变异的致病性逐渐增加。
- 当前研究发现大约70%的BRCA变异是致病型的,而其余30%则是可能有功能影响但具体致病性尚不明确的变异。
4. 检测的限制与风险- 部分变异漏检:由于BRCA基因的复杂性和突变的多样性,某些变异可能会被检测方法漏检。
- 无法预测具体发病风险:即使检测结果为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患乳腺癌的风险,因为还可能有其他未知的致病基因存在。
总结: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是一种帮助女性评估乳腺癌风险的重要方法。
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正确解读检测结果、了解BRCA变异的分类以及理解检测的限制与风险,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们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女性提供更加精准的乳腺癌风险评估。
Brca12基因检测怎么做?乳腺癌高危人群需要!

Brca1/2基因检测怎么做?乳腺癌高危人群需要!肿瘤抑制基因发生遗传突变,是遗传癌症风险的一个常见诱因,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或Brca2是较为熟知的,携带这类基因突变的高危人群需要比普通人更早进行定期乳癌筛查。
那查明基因风险的Brca1/2基因检测怎么做?一、如何进行Brca1/2基因检测?自身携带Brca1/2突变的癌症易感基因,会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但并不等于一定会患病。
Brca1/2基因检测怎么做?要进行基因检测,一般只需抽血即可完成。
在香港地区,采用的基因检测多为高通序技术,可以敏锐地筛查亚洲地区最常见的Brca1 和Brca2 致病基因突变。
PanBrca基因筛查覆盖95%的基因突变,使用全面的基因测序组进行检测。
对于有家族成员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女性,建议进行Brca1/2检测。
如果发现Brca1/2突变,需要每年进行乳腺钼靶检测。
3d乳房x光造影是升级版的乳房钼靶,提供更舒适准确的体检感,可在香港中环专科或v信(tchchk)预约。
如果需要全面健康检测,可选择银钻体检计划,附送专车接送服务。
二、Brca1/2会增高多大的患癌风险?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人群,相比于普通人,面临着更高的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恶性肿瘤患病风险。
具体来说,对于Brca1突变携带者,小于等于70岁时,乳腺癌累积风险为55%-70%,Brca2突变携带者的相应累积风险为45%-70%。
一般情况下,北欧和西欧群体Brca1/2的突变频率较高,亚裔人群中较低,但仍然有15%左右的患癌几率。
Brca1/2基因检测怎么做?只需要在医疗机构完成抽血采样,后续交给专业的基因检测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即可,一些高危人群有着高危乳腺癌和卵巢癌基因突变的家族史,建议尽快赴港检测。
brca检测方法

brca检测方法
BRCA基因检测是一种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的手段,可以有效地检测出乳腺癌患者的易感基因,从而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目前BRCA基因检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抽血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测。
血液中可能存在一些癌抗原,这些抗原可能与BRCA基因相关。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这些抗原,可以间接地检测BRCA基因是否存在突变。
此外,还可以采用基因组分析的方法来检测BRCA基因的突变。
通过体外技术(如多因子PCR),可以检测个体BRCA基因序列,从而测定单个突变
并比较其与大多数人的BRCA序列的不同之处。
对于有可能的BRCA突变,可以采用进一步的遗传检测技术来鉴定这些突变是否是可继承性特征。
包括利用特定的化学反应(如Sanger测序)或新一代定序技术(如芯片技术)来分析和鉴定这些突变。
最后,免疫学方法也可以用来识别每个个体中特定的BRCA突变和其他蛋白变异。
这种方法是利用抗体来识别某些特定BRCA蛋白将其结合到胞质外基因表达系统时发生的比较。
例如,使用西方染色法可以明确识别携带BRCA 突变的细胞。
总之,对BRCA基因的突变的检测可以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实现,包括抽血检查、基因组分析和免疫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一)2024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BRCA基因是乳腺癌的遗传风险因素之一,其突变可导致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成为预防和早期干预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基因检测的定义、BRCA 基因的作用、检测方法、可能的结果和应用前景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1. 基因检测的定义- 基因检测是针对个体基因组进行的分析和测试,旨在了解基因与健康或疾病之间的关系。
-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即通过分析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状态,评估个体患乳腺癌的遗传风险。
2. BRCA基因的作用- BRCA1和BRCA2基因是DNA修复和细胞生长调控的关键基因,突变可导致DNA修复功能失调,增加细胞发生恶性突变的风险。
- BR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卵巢癌等肿瘤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3. 检测方法- 基于测序技术的BRCA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到基因的各类突变,包括点突变、小缺失/插入、大片段缺失等。
- 基因测序方法包括Sanger测序、下一代测序(NGS)和多重联合定量PCR等。
4. 可能的结果- 阳性结果意味着个体携带BRCA基因的致病突变,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 阴性结果意味着个体未发现BRCA基因的致病突变,但并不排除其他基因的突变引起乳腺癌的风险。
5. 应用前景- 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可用于高风险人群筛查,早期发现患者并采取预防措施。
- 对BRCA基因突变患者,可通过遗传咨询、患者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结: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性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准确了解个体的基因突变状态,预测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BRCA基因检测将在预防和治疗乳腺癌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BRCA基因检测 精简版

美智安乳腺癌康复套餐: 如何让患者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社会终端公益价:2990元
智护健康 从容而美
完整服务体系,有效帮助乳腺癌患者抓住康复契机
• 适合70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仅需2ml唾液取样,给你最科学的康复定 制指导:
Cancer Res 2006; 66:8109–8115. J Clin Oncol2010;27(18s): p Abstract 3 J Clin Oncol 2010; 28(15s): p Abstract 1019 J Clin Oncol 2010; 28(15s): p Abstract 3001
解码乳腺癌 BRCA1/2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
美智安,不只为乳腺康复,更为您的家人提供保障。
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罹患的相关性
2
BRCA1/2基因胚系突变的临床表现 1.最主要的乳腺癌遗传风险因素
临床观察和遗传分析提示:
存在一些高风险乳腺癌家系, 乳腺癌发病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
✓ 子女和兄弟姐妹有50% 概率携带
✓ 其他直系亲属也有较高 风险
✓四早策略:早预防,早 发现、早治疗、早治愈 •个性化体检 •生活方式干预 •化学预防和手术预防
✓化学预防和手术预防 ✓个性化的随访策略
✓BRCA1/2突变患者对 铂类和PARP抑制剂敏感 ✓人群分层,用药指导
6
BRCA1/2基因突变癌症患者的用药指导
• 1. BRCA1/2 突变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敏感 • 2. BRCA1/2突变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对PARP抑制剂药物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检保存:常温保存、运输。
新鲜肿瘤组织块 要求提供50mg左右的样本,取癌组织的中心位置组织块,5×5mm(绿豆大)以上,以 PBS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15分钟内放入RNAlater保存液或液氮中保存。
送检保存:常温保存、运输,取样后24小时内送检。
谢
谢
低表达用药 低表达用药
低表达用药 低表达用药 野生/杂合用药
乳腺癌检测套餐
药 物
依托泊苷/蒽环类 紫杉类/长春碱类 吉西他滨 氟类药物/培美曲赛 卡铂、顺铂 来曲唑、阿那曲唑
检测项目(组织)
TOP2A表达量 TUBB3表达量 RRM1表达量 TYMS表达量 ERCC1表达量 CYP19A1多态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测项目(外周血)
BRCA1/2检测试剂盒
基因 功能 位点 185delAG BRCA1 维持基因组稳定性 5382insC 1250 1443 390 E9 调节细胞转录、染色体重构、 BRCA2 细胞生长、DNA损伤修复及 染色体不稳定性等功能 3034delA 4065 1522 5950 6174delT 2049 45%(乳腺癌高发家族), 90%(乳腺癌与卵巢癌均高发), 少数偶发性乳腺癌。 相关性
乳腺癌21基因检测
50%以上确诊的乳癌患者显
示淋巴结阴性,激素受体阳性。
他莫昔芬治疗5年复发率
20% 。
化疗受益,但复发危险度只降低 2%~10%,
85%过度治疗。
2005年,FDA批准21基因检测; 2007年,ASCO,NCCN联合推荐21基因检测;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近8年,已有超过135000位乳腺癌患者 从中获益;
CYP2C8多态性
MTHFR多态性 XRCC1多态性 CYP19A1多态性
概述
乳腺癌检测项目
•
• •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标本选择
表达量检测
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块 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切片 √ √
多态性检测
√ √
21基因检测
√ √
新鲜肿瘤组织
胸腹水 血浆(外周血)
√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BRCA1/2
BRCA1基因是第一个发现的乳腺癌易感基因,该基因突变可导致乳腺癌的发 生。研究证实,中国妇女家族性乳腺癌BRCA1基因胚系突变发生率为8%~ 10%左右,而具有BRCA1基因胚系突变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为60%~ 80%,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左右。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BRCA1/2
× ×
√
√ ×
√
× ×
血细胞(外周血)
×
√
×
标本要求
全血标本 使用枸橼酸钠(1:9)或EDTA-Na2抗凝的采血管,血液样本2ml以上。 禁忌:切勿使用肝素抗凝剂;切勿反复冻融。
送检保存:4℃冰箱保存,切不可置于-20℃中(血细胞在融解的时候易发生溶血);当天送检,
冰上运输。 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块 一般组织块不小于5×5×5(mm),组织包于蜡块正中央,处理完可归还蜡块(推荐)。
哪些人群适宜做易感基因检测
乳腺癌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主要有:
●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姐妹等亲属)。 ●第一次妊娠年龄大于30岁及从未生育过的妇女。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绝经后体重超重。
●患某些慢性乳腺疾病,如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状瘤病等。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或停经在55岁之后。
●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生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5~7倍。
乳腺癌检测项目
概述
乳腺癌检测项目
•
• •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概述
乳腺癌检测项目
•
• •
易感性检测
21基因检测 个体化用药检测
标本选择及要求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BRCA1/2
乳腺癌易感性检测是一种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基因检测,它不是告诉你是否有癌症,而是由检测 BRCA1 或BRCA2 基因突 变的狀況,來评估女性罹患遗传性乳癌或卵巢癌的风险,已成为临床专业医师评估个体是否为患癌高风险群之标准方法,只需 受试者提供少量血液即可进行。
易感性检测阳性结果
加强健 康监控
• 从18岁起,开始做居家 乳房自我检查; • 从25岁起,开始每年两 次到医院做临床乳房检 查。
预防性 药物治 疗
• 经专业医师评估,服用 他莫昔芬等药物降低风 险; • 经专业医师评估,服用 口服避孕药物降低风险。
预防性 手术治 疗
• 预防性的乳房切除手术 可大幅度降低遗传性乳 腺癌风险; • 预防性的卵巢及输卵管 切除可大幅度降低遗传 性卵巢癌与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个体化用药检测
药 物
来曲唑、阿那曲唑 依托泊苷/蒽环类
检测项目
CYP19A1 TOP2A
样本
组织、血液 组织
评价
野生用药 高表达用药
卡铂、顺铂 紫杉类/长春碱类
吉西他滨 氟类药物/培美曲赛 环磷酰胺
ERCC1、BRCA1 TUBB3 、STMN1
RRM1 TYMS CYP2C9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血液
21基因可以识别哪些人除他莫昔芬外还需要辅助化疗。
侵袭性乳腺癌患者联合化疗疗效预测
可预测侵袭性乳腺癌患者10年复发风险。 可预测侵袭性乳腺癌患者在tamoxifen基础上联合化疗的获益:
低复发指数(RS)与最小化疗获益相关; 高复发指数(RS)与较好的化疗获益相关;
通过组织石蜡标本,应用RT-PCR技术从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提取出RNA并即时进行检测 16个肿瘤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根据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复发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