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概述、宫殿和坛庙分析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课件 (一)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课件 (一)
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一、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实现政治、仪式和居住需要的场所。
宫殿分为主殿和辅殿,主殿是皇帝居所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辅殿是功用性建筑如厨房、仓库等。
宫殿建筑多采用“三进院落”式,即门楼、正殿、后殿相互呼应,分布在不同的院落里。
宫殿的建筑布局考虑到建筑环境和气象特点,如潮汐、神话和风水等。
在宫殿建筑中,动物和花卉是非常常见的装饰元素。
其中,黄色是皇家色彩,因此,许多宫殿建筑都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琉璃瓦也是皇家建筑的标志之一。
二、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是中国古代供祭祀的宗教建筑,具有宗教和文化意义。
坛庙主要由殿堂和附属建筑组成,殿堂设置神位和供品。
坛庙建筑的布局和元素与宫殿建筑相似。
它们都使用木结构、砖瓦和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坛庙建筑的特点是色彩鲜艳,使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的动物和花卉图案作为装饰。
中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代表作品是北方的天坛和南方的岳阳楼。
天坛建筑完美地演示了中国古代严谨的追求和天文学知识。
它的设计考虑了天文学特点,撑起了一个有意义的宗教场所。
岳阳楼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代表之一,是一座优美的建筑群,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宫殿和坛庙建筑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其建筑美术设计和技术创新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其流传至今至列国的学术不断的称赞与表扬,证明其巨大地影响。
第二节 宫殿和坛庙

2、沈阳故宫
八角重檐 大政殿 木构架建筑,殿 身八面都用木格 子门组成,经榫 卯相接,可以任 意开启,殿前排 列十座方亭,为 左右翼王和八旗 办公的地方。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崇政殿
崇政殿为五间九檀硬山式,前后有出廊, 围以石雕栏杆,此殿为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 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之所。
第二节 宫殿与坛庙
•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 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侧的建筑低 小简单。建筑高大—至高无上;轴线长远—尊 严华贵。 2、左祖右社 宫殿左前方设祖庙—太庙 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 3、前朝后寝 前面办公,后面休息
• 5、吉祥缸 • 置于宫殿前, 又叫“门海”,用 于扑火。冬天防冻 的措施是石座上加 炭。
6、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一种礼器,举 行大典时烧檀香和松枝。
• 7、铜龟、铜鹤 • 都是古代的 灵兽,象征着长寿 和庆贺享受天年。 最有名的就是龙头 龟和仙鹤。
(三)、中国现存著名宫殿
• 1、北京故宫 •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 木构建筑群。 • 2、沈阳故宫 • 3、布达拉宫 •
2、石狮子 作用:辟邪、尊贵、威严 左雌右雄,雄狮踩球,雌狮 是小狮子 “三王狮”凤凰、牡丹、狮子
3、日晷(中国最早的钟表) 利用太阳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用阴影 所产生的位置判断时间。
• 4、嘉量 • 我国古代标准量 器。全套按照大小 来分:斛hu、斗、 升、石、龠yue,含 有统一度量衡的意 思。象征着国家的 统一和强盛。
(二)、中国现存著名坛庙
• 1、北京太庙 • 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今为北京 劳动人民文化宫,过去是帝王祭祀祖宗的 地方。其位置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左祖右 社”的规定。外有高大厚重的墙垣和树冠 茂密的古柏,内有空敞宁静的庭院,庄严 肃穆,静谧安宁。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与寺庙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与寺庙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宫殿与寺庙建筑是最为重要和富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之一,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
一、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封建社会统治者权力的象征。
中国历代帝王都建造了宏伟壮丽的宫殿,其中最著名的有紫禁城和颐和园。
紫禁城,也被称为故宫,坐落在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它是世界上存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紫禁城的布局严谨,按照中轴线对称分布,主要由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组成。
宫殿建筑采用黄色琉璃瓦覆盖,展现出华贵和庄重的气质。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清代的皇家园林。
它是中国现存最大且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之一。
颐和园以“山、水、庙”为主题,集山水风景、建筑艺术和文化底蕴于一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万寿山,它的设计融入了北方山水画的特点,形成了壮丽而优雅的景观。
二、寺庙建筑寺庙建筑是供奉佛祖和修行的场所,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寺庙建筑形式多样,包括佛塔、殿堂和庙宇等,其中最著名的有峨眉山乐山大佛和少林寺。
峨眉山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
它坐落在峨眉山的悬崖峭壁上,高达71米,整个佛像庄严肃穆,气势磅礴。
大佛胸前雕刻有大小十三级宝塔,塔上有数百个小佛像,形成了庄严而宏伟的景观。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
少林寺建筑群布局宏伟,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组成。
寺庙建筑以黄色琉璃瓦和红色木架为主,整体呈现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少林寺还以其独特的武术表演和佛教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总结: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宫殿与寺庙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
宫殿建筑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权力,寺庙建筑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宗教信仰和修行精神。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宫殿、坛庙、陵墓 ppt课件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二、坛庙 3 实例分析:北京天坛 、曲阜孔庙 群体分析注意建筑环境、布局特色等,一般需要总平面图 辅助说明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三、陵墓
1. 墓
墓。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 墓。泛指坟墓。
意义: 1 纵深序列的重视 2 空间和仪式的关系 3 门-堂单位
-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二、宫殿
3、注意:
-三朝五门
宫殿平面秩序的变化:高台中心-纵向“三朝”
-宫阙 -工字形殿 -千步廊 -宫殿和宫苑关系 -宫殿和宫城、都城的关系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三朝五门”的传统
周朝诸侯、王的宫室制度,有关“朝”、“门”的记载散见于先秦和秦汉古籍中,以 《三礼》之中为多。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类型 --宫殿、坛庙、陵墓
紫禁城 明朝原定都南京.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防御蒙古南扰,把首都迁到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决定营建北京宫殿。曾一度停止,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底,规模宏大的 北京紫禁宫殿就基本上建成了。第二年明朝正式迁都于北京。 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周长3420米,墙高10米。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千多间,多是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 的彩画。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员们举行各种典礼和政治活动的地方,内廷是帝、后 居住的地方。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区域。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初称奉天殿,后称皇极殿,清称太和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典礼的大殿 后三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内中轴线上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简称后三宫。 乾清宫的“乾”代表天,坤宁宫的“坤”代表地,乾清、坤宁,表达了历代皇帝的愿望陵墓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寺庙和宫殿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寺庙和宫殿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寺庙和宫殿是无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是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寺庙和宫殿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古代寺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凡的地位。
佛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寺庙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寺庙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宗教信仰与审美追求。
寺庙通常由大门、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钟鼓楼等建筑组成。
其中,大雄宝殿是寺庙最重要的建筑,是佛像供奉的场所。
寺庙的建筑结构注重对称和平衡,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寺庙建筑的特点还包括斗拱结构、彩绘装饰和木雕工艺等。
另外,中国宫殿是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
宫殿是君主居住和举行重要事务的场所,代表了政权的权威和文化的辉煌。
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风格雅致华丽,将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著名的紫禁城就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之一。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有严谨的布局和精美的装饰。
宫殿建筑的设计注重对称和对景效果,寓意着吉祥和平衡。
宫殿的装饰也非常精细,运用了雕刻、彩绘和瓷砖等工艺,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巧妙和细腻。
中国古代寺庙和宫殿不仅仅是建筑结构,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它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寺庙是佛教信仰和修行的场所,寺庙建筑象征着崇高和超脱。
而宫殿则是皇权的象征,代表了权力和统治。
寺庙和宫殿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古代寺庙和宫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它们代表了中国人民的信仰和文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艺术价值。
寺庙和宫殿的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和宗教需求,更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它们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中国建筑史】4-1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陵遗址M1享堂
二层回廊平面图
台掘遗址位置图
前殿
椒房
规划布局
整个前殿建于一座大台之上, 主体由三座宫殿组成,前 可能为外朝,中可能为内 朝(宣室),后可能是后 寝。(刘庆柱)
– 殿前 有五 门
明南京故宫复原平面
总结: 1.朝和寝:
– 前朝后寝 – 朝:东西堂制—三朝前后相重
2.宫殿和官署:
– 骈列制--中央官署从宫内移至宫外
3.宫殿和城市
– 从偏居一侧到位居中央,轴线贯穿城市轴线
二。实例
(一)唐大明宫
建筑群的处理:
– 突出主体建筑, 强调纵轴
(二)周
周礼考工记中的布局:
宫城居王城中央 左祖右社 朝位于宫室前部 宫内有九室以居 九嫔 三朝五门
前朝后寝,三朝五门
前朝:三朝
外朝(大朝)
内朝(日朝)
燕朝
燕朝(常朝)
路门
“路门之后为寝,分王寝和
治朝
应门
后寝,王的正寝即路寝, 前面的庭即燕朝。”(百
外朝
雉门
科)
五门: 皋门
库门
在“凹”字形城台上正面开三座门洞,两翼又各开一 掖门,形成明三暗五的五座门洞。城台上正面有一座九开 间重檐庑殿式城楼,左右两翼各设明廊十三间,四隅各设 重檐四角攒尖顶的角亭。
(2)外朝
太和门廊院——太和殿庭院的前奏 前三殿: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文华殿(后有文渊阁)——太子读书处。 武英殿——皇帝召见大臣商议政务处。
首次发现的前朝后寝分立的宫 殿遗存。
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殿模型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五、清沈阳故宫
1、全宫分为三部分:
①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 议政之处;十王亭分列两端,呈八字形,南端八亭 是八旗首领办事场所;北端二亭是左右翼王亭;
②中部崇政殿:是日常处理朝政之处;后清宁宫是寝 宫,属前朝后寝制,但呈前低后高;
含元殿复原图
宋东京宣德门
明清故宫午门
唐长安城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唐長安城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唐長安城太极宫复原鸟瞰图
大明宫模型图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麟德殿复原图
麟德殿遗址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模型
三、宋朝宫殿型制(见图)
北宋东京汴梁城模型
天坛祈年殿
天坛皇穹宇
天坛斋宫正门
斋宫前殿
斋宫前殿内景 砖拱结构的无 梁殿,利于防 卫、防火
(二)、太庙(见图)
❖ 昭穆之法:古代太庙制 度,父曰昭,子曰穆, 始祖神居中,以下皆父 曰昭,子为穆,昭居左, 穆居右
太庙庙门
太庙戟门
太庙前殿
太庙前殿室内彩画
太庙前、中、后三殿
太庙中殿及后殿
乾陵附墓——懿德太子墓甬道终端所绘双阙之一
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
6、宋陵 ①八座,位于河南省巩县,洛河南岸,嵩山北麓,东 西绵延二百里 ②陵墓名称为永□陵(以永昭陵为例见图)
宋仁宗永昭陵
宋陵石象生
宋陵方上
宋陵神道驭马宫
宋陵驭象蕃臣
宋陵瑞禽图
宋陵石兽、石羊
宋陵石雕文、武臣像
第二节--宫殿与坛庙

(6)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古 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 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图十六:鼎式香炉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意为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统一和 强盛。 (5)吉祥缸(门海):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扑 图十七:龙头龟 灭火灾。 (6)鼎式香炉:古代礼器,用于燃檀香和松枝。
图二:太庙
图三:社稷坛
一、宫殿的布局
(1)严格的中轴对称 (2)左祖右社 (3)前朝后寝
(3)前朝后寝 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 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 “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 “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 举行大典之处。 “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 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 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 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 之用。
(5)吉祥缸 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 以防火灾的水缸,有的是 铜铸的,古代称之为“门 海”,以比喻缸中水深似 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 誉之为吉祥缸。
图十五:吉祥缸
二、宫殿外陈设
(1)华表:皇家建筑的标志。 (2)石狮:统一寰宇无上权力;子孙绵延。 (3)日晷:显示时间 (4)嘉量:意为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统一 和强盛。 (5)吉祥缸(门海):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 扑灭火灾。
1.尊王以重威
布局:宫殿一般建在都城的正中核心地区。 以宏大的规模、金碧辉煌的装饰显示皇帝统驭 万民,富有四海的气势。 宫殿建筑中的内部空间处理也以“尊王”为准 则。 用象征的手法突出皇帝的尊严。
2.明伦以示礼
通过建筑等级的划分维护君尊 臣卑的伦序,以突出君王的神 圣和崇高。 表现: 建筑布局 屋顶的式样 建筑装饰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建筑群的布置 更为成熟;
群体建筑:巧妙利用地 形环境、严格对称;
单体建筑:出檐较浅、 斗拱较小、彩画装饰定型;
《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砖普遍使用(民居、 城墙)、琉璃砖瓦更广应 用;
第三,皇家园林与私家园 林的建造极盛;(园林专 著《园冶》)
第四,喇嘛教建筑兴盛。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 基本构件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材为主要建 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 要结构方式
抬 梁 式
穿 斗 式
井干式
墙倒屋不塌
(二)完整的院落组织, 多样的平面布局
宫殿、官署、庙宇——对称
对称稳定的构图渲染出庄重严肃的氛 围;
民居、园林——自由
自由组合的形式形成轻松活泼的情绪。
(三)建筑造型优美, 装饰丰富多彩
造形:屋顶 装饰:彩绘、雕饰 北方建筑:画栋为多 南方建筑:木雕精细
(四)注重和周围环 境的协调
第二节 宫殿和庙宇
一、宫殿 (一)宫殿的沿革 目前保存较好的宫殿:北 京故宫、沈阳清故宫
(二)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设计思想)
(1)严格的中轴对称 明显反差体现皇权的至高
商朝:夯土技术比较成熟 西周: 瓦的出现和使用是突出成就
(三)封建社会建筑
1、战国时期:砖的出现和应用
2、秦汉时期:宫殿、坛庙、陵墓、 万里长城
我国古建体系基本形成 ——是形成我国古建的主要阶段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展时期 最突出的建筑类熟时期
河姆渡遗址发掘中, 到处可见数量众多的 木桩及木构件、据考 证为“干栏式”建筑 遗迹。这种既可防潮 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 “干栏式”建筑是我 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 的祖源。尤其是榫卯 技术的运用、把中国 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 了2000多年,被考古 学家称之为 7000年 前的奇迹。
(二)奴隶社会建筑
(一)台 基
两类:普通台基和须弥座 四等: (1)平直的普通基座 (2)带石栏杆的较高级基座 (3)须弥座式带石栏杆的高级基座 (4)三层须弥座式带石栏杆的最高级基 座
1、普通台基
2、须弥座(又称金刚座) 古建级别的标志之一
(二)间、开 间、进深
古建级别的标志之一
(三)大梁
(四)斗拱
我国古建特有的结构构件 斗形木块叫斗,弓形肘木叫拱, 斜置长木叫昂,纵横交错层叠构 成,总称斗拱。
《》
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 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 》 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 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 画面为山水、人 物故事、花鸟鱼 虫等,两边用 《 》或( ) 框起。“( )” 被建筑家们称作 “包 袱”,苏式 彩画,便是从江 南的包袱彩画演 变而来的。
中国的古代建筑 第一节 概 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建筑
早期:穴居、巢居 晚期:北方—木骨泥墙
南方—干栏式木构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 址,出土房址238座。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 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 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 古史上亦属罕见。位于甘肃天水市。
佛 光 寺
5、宋朝—大转变时期
特点: 第一,出现了建筑规范 文献《营造法式》
第二,建筑风格: 规模比唐代小,但绚丽多彩; 单体建筑: 屋顶坡度增大,出檐不如前代 深远; 门窗多用菱花槅扇; 风格柔和。
第三,园林兴盛
6、元朝
发展缓慢 内地出现 了喇嘛教 寺院
7、明清时期——最后 一个高峰时期
二、坛庙
(一)坛庙沿革 祭天地——天坛
天安门华表
给人以崇高 纯洁之感, 更体现了皇 家的高贵与 尊严
(2)石狮
宫殿和庭 院大门前: (1)辟邪 (2)显示 主人的威 严和势力
石窟:佛力浩大,无物不降 桥头:坚实耐用,固若金汤
雄狮(左): 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
雌狮(右): 子孙绵延
(3)吉祥缸
(4)嘉量— —表示皇帝 的公正和至 高无上,也 象征国家统 一和强盛
隋:大运河、安济桥 唐代建筑的特点: 第一,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大 明 宫 布 局
第二,木结构的构件 形式及用料规格化, 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
西安大、小雁塔
第三,建筑风格: (1)整体建筑: 气魄宏伟、严整而又 开朗;
(2)单体建筑:
屋顶舒展平远,出檐深 远;斗拱较大,板门, 直棂窗;色彩简洁明快, 风格庄重朴实。
无上 中轴线纵长深远显示帝王
宫殿的尊严华贵
(2)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
以建筑围绕成院——一 个闭合空间,作为单元;若 干院组成建筑群;各个院的 空间尺度加以变化对比来产 生不同气氛
(3)左祖右社 体现了中国礼制思想中
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 土地神和粮食神的思想
( 4)前朝后寝
2、陈设
(1)华表—— 标志性建筑
(五)日 晷—计时 器,又称 日影
(6)铜龟、铜 鹤——象征长寿
(7)鼎式 香炉
有盖为鼎 无盖为炉
(三)北京故宫
明清两朝24个皇帝的皇宫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 整的古代木构建筑
午门
神武门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后宫
乾清宫
(四)布达拉宫
布达拉 : “佛教圣地” 唐代初年,相传为迎娶 文成公主而建。
(六)屋顶— 最有特色的部分
1、庑殿顶(又称四阿顶)
2、歇山顶(九脊殿)
3、悬山顶(又称挑山或出山)
4、硬山顶
5、攒尖顶
6、盝顶
7、单坡
8、山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
屋顶的形制分八等
最高级:重檐庑殿顶 次高级:重檐歇山顶 第三等:单檐庑殿顶 第四等:单檐歇山顶 第五等:悬山顶 第六等:硬山顶 第七等:攒尖顶 第八等:盝顶
作用:一是支撑巨大的屋顶出 檐,减少梁的跨度;二是将屋 顶及上层构架的重力逐步集中 传递到柱子上;三是起装饰作 用。《江苏导基》
建筑等级标志之一:有斗拱的 级别高于无斗拱的级别
(五)彩画
1、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 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 画面两边用《 》框住,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