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装裱字画的浆糊制作过程
字画卷轴装裱方法

字画卷轴装裱方法
字画卷轴的装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具和材料:字画卷轴、浆糊、覆背纸、宣纸、锦连、松木或杉木等。
2. 清洁画心:使用软布轻轻擦拭画心,去除灰尘和污渍。
3. 制作浆糊:将面粉煮成糊状,弃去麸皮和面筋,制成适合的稀稠度。
4. 刷浆糊:将浆糊均匀涂在画心的背面,注意不要涂在画心上。
5. 盖覆背纸:将覆背纸轻轻覆盖在画心上,确保平整、无气泡。
6. 固定纸角:用宣纸将覆背纸的四个角固定在画心的背面。
7. 贴锦连:将锦连贴在覆背纸上,增加装裱的强度和美观度。
8. 制作天杆和地杆:选用干燥的松木或杉木制作天杆和地杆,确保挺直。
9. 组装天杆和地杆:将天杆和地杆与装裱好的画心固定在一起,确保牢固。
10. 修剪和整理:修剪多余的锦连和宣纸,整理画心和天杆、地杆,确保美观。
11. 上色和上光:根据需要,使用适合的颜色为装裱好的字画卷轴上色,并
使用光油进行上光处理,增加其美观度和保护作用。
在装裱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如避免浆糊涂到画心、固定纸角时要平整、贴锦连时要均匀等。
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字画卷轴选择适合的装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保护和展示效果。
浆糊的制作方法

浆糊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用碗加三到四碗面粉,倒入准备好的盆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和面,(这一步跟做馒头差不多),揉到不黏手为止。
第二步:倒入清水(量跟平时洗脸多少差不多),开始洗面,把面粉,面筋分离出来,(这里要的是面粉)面筋可以食用。
第三步:把分离出来的面粉,用纱布过滤一下,待沉淀十二小时,再把清水和面粉分离出来。
第四步:把沉淀后分离出来的面粉搅拌均匀,加入少量(一定是少量)的白矾,再加入少量(一定是少量)的防腐剂(食品添加剂)。
第五步:把白矾,食品添加剂,面粉搅拌均匀,再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倒入开水直到稠状,就算完成了。
第六步:把成品的浆糊用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一般刚开始是一比一,再多一点清水也可,即一比一点五,再倒入纱布过滤一遍,把粗的大的砂粒过滤掉,这才真正做完裱字画用的浆糊。
传统装裱浆糊的制作与使用

传统装裱浆糊的制作与使用传统装裱浆糊的制作与使用李怀乾书籍或画卷得以历经千百年而流传下来,其装订装裱加固非常重要,坚固的装裱除具备易于保存,保证经常翻阅而不会损坏的功能性之外,而且还起到锦上添花,化寻常为神奇的审美功能。
在人们的印象中,未经装裱的书画只是半成品,因而书画界有“三分画七分裱”之说。
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云:“夫金出于山,珠产于泉,取之不已,为天下用;图书岁月既久,耗散将尽,名人艺士,不复更生,可不惜哉”。
由此看来,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十分关注书画作品的命运。
而书画作品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书画装裱的工艺水平所决定的,更具体地说,是由装裱师本身的技艺水平决定的。
也说明在当时也有许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在技艺不精的装裱师手里受到损伤折寿,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发生。
所以《装潢志》中云书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良工首重浆糊。
因为浆糊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作品装裱的质量,以至作品的寿命。
良工所重浆糊在于三个方面:制糊、用糊、药糊。
裱件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浆糊,人们关注的怎样使裱件既粘合牢固又柔软平整,且能防虫、防霉,就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古人对书画装裱浆糊的探索《装潢志》中的感慨,也暗示当时是有着精良的裱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裱画操作工艺的。
古人早就认识到浆糊对裱件的深刻影响,并作了有益的探索。
据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载:“自晋代以前,装褙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注:装背又称装潢、装裱,即修裱))”可见、远在晋代已有这项技术的萌芽。
长期以来,随着修裱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尤其在提高修裱用糊的防虫防霉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多经验,“制糊”、“用糊”、“药糊”成为书画装裱、文献修复技术中各项专门的技艺。
明·周嘉胄《装潢志》中专有一节讲“治糊”,其方法是“先以花椒熬汤,滤去椒,盛净瓦盆内放冷。
将白面逐旋轻轻糁上,令其慢沉,不可搅动,过一夜明早搅匀。
如浸数日,每早必搅一次,令过性,淋去原浸椒汤,另放一处,却入白矾末乳香少许,用新水调和,稀稠得中,入冷锅内,用长大擂锤不住手擂转,不令结成块子,方用慢火烧,候熟,就锅切作块子,用原浸椒汤煮之,搅匀再煮,搅不停手,多搅则糊性有力。
含浆糊纸装裱方法

含浆糊纸装裱方法
含浆糊纸装裱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含有淀粉类胶质的浆糊和柔韧的纸张对文物进行修补和加固,并能够有效保护文物的原貌和质地,使其不受日晒、雨淋、虫蚀等侵蚀。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含浆糊纸装裱方法具体的步骤:
第一步:制作浆糊。
选择质量好的淀粉(如高粱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加入适量凉水,充分搅拌均匀,待淀粉溶解后加热,逐渐搅拌加入热水,直到浆糊煮至均匀稠滑的状态。
第二步:处理文物。
根据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包扎、拆解、去污等工序,将文物展开平整,去除杂质和残留胶渍,清理干净文物表面。
第三步:纸张处理。
选择柔软、不易断裂、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透气性的纸张,如云南白、富贵德等。
将纸张剪成适当大小,然后再用热水浸泡、涂糊、拍平,使其达到良好的吸附性和强韧性。
第四步:糊贴过程。
将刚刚处理好的纸张贴在文物的表面,定位正确后,将糊浆涂在纸张上,并将纸张牢牢地贴在文物上,然后再用刮棒或磨纸板将纸张压平,尽量使其吸附牢固和均匀。
整个过程需要注意纸张上下左右的平整和对齐度。
第五步:糊固定、干燥。
将刚刚糊贴好的文物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待浆糊自然风干并达到完全干燥的状态,再用专门的工具将文物表面糊浆再次压平固定,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抗渗透性,不易变形、裂
纹。
以上就是含浆糊纸装裱方法的具体步骤,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环
节都需要工匠们的精细操作和耐心细致,才能达到最佳的修缮效果。
今天,含浆糊纸装裱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文物保护、书画修复、古
建筑修缮等领域,对于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裱画的浆糊制作方法

裱画的浆糊制作方法
裱画浆糊是用于裱画的一种重要材料,可以将画纸与画布等材料固定在一起,便于长期保存。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裱画浆糊制作方法: 材料:
- 面粉
- 水
- 明矾
- 醋
步骤:
1. 将面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均匀,直到面团状。
2. 将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一块湿布,放置在一边松弛约30 分钟。
3. 将松弛好的面团擀成薄片,切成细条。
4. 将切好的面条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均匀,直到面条变得柔软。
5. 将面条捞出,摆放在烤盘上,用烤箱以 180°C 烘烤约 10 分钟,直到面条变硬。
6. 将烤好的面条放入水中浸泡,直至面条柔软。
7. 在水中加入明矾和醋,搅拌均匀,直到明矾和醋完全溶解。
8. 将面条捞出,沥干水,放入浆糊中,搅拌均匀。
9. 将裱画浆糊倒入裱画袋中,用画笔将浆糊涂抹在画纸上,根
据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浆糊的厚度。
注意事项:
- 在制作裱画浆糊时,面粉和水的比例需要适当控制,否则可能导致裱画浆糊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
- 在烘烤面条时,需要根据烤箱的不同型号进行调整,否则可能导致面条烘烤不均匀。
- 在浸泡面条时,需要适量添加明矾和醋,以保证裱画浆糊的粘性和质量。
- 在涂抹浆糊时,需要均匀涂抹,以确保裱画的效果和质量。
书画装裱步骤和要领

书画装裱课程步骤及要领:1、做浆糊:第一步:洗粉。
将面粉和水混合,反复糅合至细腻、无颗粒状态后加水进行洗粉,洗至剩下面筋为止,用漏网过滤后倒入桶中待沉淀。
第二步:烧浆。
将沉淀后已经发硬的浆糊加明矾水后捣烂至浆糊状,然后倒入开水搅拌至糊状。
(水要烧开,倒入过程中先多后少,水的量不能过多,将搅拌后的棍子抽出后倒入适量的水,防止干裂。
)2、托画心(使用稀浆托。
同时需要托好两张五尺的宣纸做边用。
)3、托仿凌纸(托两张,用稠浆,托1.5的绫三张,四周打上薄浆糊,托2米的花绫,用于包边。
)4、裁:使用的工具为:密度板、直尺、三角板、锥子、美工刀。
步骤:首先将上次课堂上托好的五尺整张的宣纸下墙,对折两下后用尺子量出6毫米的宽度,用锥子打孔,方便对齐,然后裁出6毫米宽的窄边,用于包边用。
其次,根据画心的大小计算天和地所需要的宽度,两边为7厘米,天地宽度则为画心的宽度加上七厘米,长度为裱后画幅的长度减去画心的长度然后分别占60%和40%。
最后,裁画心、两边和天地。
(1)裁画心的时候先将尺子放平整裁好一边,然后对折打孔,对齐后裁另外一边。
画心的上下两边用直尺和三角板对齐后再裁。
(2)天地的宽度和长度计算好以后依次裁好。
裁的时候注意,天地的宽度都需要加上两边7厘米的宽度。
5、镶嵌: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为:隔板、稠浆和小棕刷。
步骤:首先将裁好的画心朝下,调好稠浆放于隔板上,用棕刷在画心边缘上打上两毫米宽度的浆糊,将裁好的6毫米宽的边粘上,粘边的宽度为2毫米,预留在外的部分宽度为4毫米,并将多余的包边减掉。
其次,将7厘米的边再粘到上面的包边上,粘的时候注意需要与画心保持两毫米的宽度。
将多余的边减掉。
最后,粘好天和地,注意事项与上相同。
6、包边:(材料:花绫)步骤:(1)将托好的花绫裁成8毫米的宽度。
(2)在已镶嵌好的画幅的两边包上花绫边。
(画幅上的粘边约2毫米,相隔一小时左右用锥子在包边上划出约4毫米的细线,折起,打上稠浆,用棕刷迅速翻边,包好。
字画拆裱浆糊的具体造法

字画拆裱浆糊的具体造法字画拆裱浆糊的具体造法00字画装裱浆糊的具体制法在裱画过程当中,浆糊的制作相称环节。
总的来讲,浆糊要:"淡",字画裱出来才不会硬,但也要淡得得当;"匀",书画裱出来才会更伸展;"粘",也就是粘性要好,书画才不会起泡。
浓淡的浆糊均匀地刷在宣纸上而且要紧紧得把纸粘住,而且不能有漏粘,这就是浆糊制作要达到的目的。
起首,选料,要最好的茂盛面粉。
理论上,一次的浆糊制作需要几天时间,要提取面筋、浸泡发酵等,我师女在枯宝斋的时分就那样敷衍了事,那样做出的浆糊比没提取面筋的浆糊效果好许多,在这里就针对贸易裱画而行,先容一种快速简洁的方法。
先选较好的富强面粉约一斤,放入锅内加水搅匀成糊状,然后再加约莫1.3倍的水稀释搅匀,酿成很稀的浆水。
然后加入明矾少许(由于手上没有甚么材料,仅凭影象,具体几两几克我也说不上,只是用手掂掂就可以觉得出来),放至火上熬,边熬边用勺搅拌,勿使其结成块或烧焦。
跟着温度降高,面糊会逐步均匀变干凝聚,但照样糊状,等面浆烧开煮熟,便移锅下火。
这时候的面糊仍是100度,也没最先变硬,必须加冷水让其冷却凝固,如果直接放在水龙头下放水,大的水压力就会将面糊上打出一个个洞,粉碎浆糊的整体性也显得不专业,注意放水的时辰务必用勺接住水,让溅出的水花沉轻地洒在锅内,再垂垂溢谦。
冷却过的浆糊已经凝聚成固体状,沉在水下,要用时按量一块一块取用。
提及来复杂实在做起来很简朴,用这方法只要一小时就可以制好一锅浆糊,而躲免了几天赋出一次制品的庞大法式。
内行看固然得头痛一阵子,所谓各行有各行的讲道,如果做过装裱的人信赖1、关于制糊用药问题用药之目标是为了"来蠹",此法由来已暂。
史猜中所载,染纸以黄檗树汁、雌黄,制糊以乳喷鼻、花椒,绘橱内存放麝香或木瓜等,皆是为了防蛀。
制糊施以香料,不单防蛀,借可起防霉之效。
而现今装裱者,多数因嫌太费事而将造糊入药的工序打消了,这类作法使人担心。
书画装裱浆糊配方

书画装裱浆糊配方
嘿,你问书画装裱浆糊配方啊?这可有讲究呢。
一般来说,书画装裱的浆糊可以用面粉来做。
先准备一些面粉,普通的面粉就成。
就像你做饭要准备食材一样,这面粉就是做浆糊的主要材料啦。
然后呢,倒一点水在碗里,不要太多哦,不然就稀了。
接着把面粉慢慢地倒进水里,一边倒一边搅拌。
就像你搅拌面糊糊做饼一样,得搅拌均匀喽。
不能有面疙瘩,不然浆糊就不细腻啦。
搅拌好了之后,把这面糊糊放在火上煮。
要用小火哦,可不能大火猛烧,不然会糊锅的。
一边煮一边搅拌,看着它慢慢变稠。
这时候就像在熬粥一样,得有耐心。
等它变得稠稠的,有点像胶水的样子,就差不多啦。
煮好的浆糊还不能马上用,得让它凉一凉。
等它凉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用来装裱书画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装裱店看人家装裱书画。
那个师傅就用自己做的浆糊,做得可仔细了。
他先把面粉和水搅拌好,然后慢慢地煮。
煮的时候还不停地搅拌,生怕糊锅。
等浆糊煮好了,他让它凉了一会儿,才开始装裱。
那书画装
裱得可漂亮了,一点褶皱都没有。
总之呢,书画装裱浆糊配方就是用面粉加水煮成稠稠的浆糊,要注意搅拌均匀,用小火煮,凉了之后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装裱字画的浆糊制作过程
手工装裱字画的浆糊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
好糯米粉、葡萄糖和白糖这些食材。
糯米粉要过筛,以去除杂质和块
状物,并与葡萄糖、白糖分别混合。
接下来,将适量的清水加热至沸腾,再将混合好的糯米粉、葡萄
糖和白糖搅拌均匀。
将搅拌好的混合物倒入加热的清水中,然后用小
火继续搅拌至浆糊呈糊状,并且不会出现粉粒的情况。
制作好的浆糊需要等待冷却后,就可以开始装裱字画了。
将装裱
专用的纸张,慢慢地涂上浆糊,并在张贴字画的位置涂抹适量的浆糊。
然后,将字画张贴在墙上或其他平滑的表面上,并用专用的工具慢慢
地压平,确保字画贴合牢固。
最后,要让涂上浆糊的字画在干燥后保持平整。
可以用专用的字
画夹或其他工具加以固定,并保证字画表面平整无折痕。
整个过程需
要耐心和细心,才能制作出优美的装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