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发展

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发展
线索
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 熟的演变历程;
认识: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 反映,又反过来影响经济政治的发展。 学法:学习本专题,注意联系必修一、二相关 专题的知识内容,并与中国同一时期的发展状 况做横向对比。
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由产生、复兴到发展、 成熟的演变历程;
产生时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无不闪 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 以“人文主义”为旗帜,通过文艺作品来宣扬反封建思想)
(一)文艺复兴
• 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二、分期 • 1、早期:14世纪,意大利,前三杰 • 2、全盛:15世纪,意大利,艺术三杰 • 3、扩展:16世纪,西欧,莎士比亚
3、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代表人物 主 张 贡 献 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 薄伽丘 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达芬奇 作品表现了当时的时 代精神和人格力量
先定论
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三) 启 蒙 运 动
1、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 (1)根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上:封建制度阻碍,资产阶级力 量强大; (3)思想上: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 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禁锢; (4)自然科学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2、核心: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
(二)宗教改革运动
1、宗教改革的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广泛
(2)天主教会阻碍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教会的剥削和享乐,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不满 (4)教皇出售赎罪券,激怒了广大教徒——导火线
2、实质:
早期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第6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6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3)评价:为现代许多学科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把古希腊哲学智慧和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缺陷:支持奴隶制,认为妇女低贱。
智者学派———重功利,强调人的感性 苏格拉底———重道德,强调人的理性 柏拉图————重理性,强调人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重思考,强调人的创新 三、高峰:斯多亚学派的兴起——“人生而平等” 1、兴起: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称其创始人芝诺在斯 多亚画廊讲学而得名,又称画廊学派。斯多亚哲学划分为三部分: 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其中物理学和逻辑学最为重要。物理学也
(2)主张:他认为在世界万物之外有一个“理念”世界,人类的目标就
是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理念。他把理念的想法贯注于他的社会理想。他关 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他根据指挥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 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 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在于人的灵魂中,人类的目标就是发现它。
⑥对妇女的观点比较开明,认为妇女天赋与男子平等,经适当教育 训练可成为哲学家。
(3)评价: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 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1)简介:他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集中古希腊 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称其是“古希腊 最博学得人”,亚里士多德对当时已有的学科几乎都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
利的主张,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②“美德即知识”(其哲学主要研讨伦理道德问题):认为社会中的人
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知识,最高的只是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 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苏格拉底一方面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另一 方面也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深化,对西方社会乃至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阐述:一、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深植于古希腊这片孕育了无数智慧与思想的沃土之中,其影响跨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

1.自然哲学家的先驱探索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诸如泰勒斯与毕达哥拉斯,不仅是自然奥秘的勇敢探索者,更是人类精神觉醒的先驱。

他们以超凡的智慧,挑战了既有的认知框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开启了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在其中位置的新一轮思考。

尽管这些哲学家的研究重心在于自然,但他们的探索过程中已不自觉地融入了对人性、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初步构想,为人文精神的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智者学派的人本转向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神权至上的迷雾,将人文精神的聚光灯转向了人类自身。

他们响亮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振聋发聩的宣言,不仅动摇了神在人类社会中的绝对权威,更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价值与自由意志。

智者学派的思想革命,标志着西方哲学与人文精神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向了对人类内在世界、道德观念及社会秩序的深刻反思,为人文精神的独立发展开辟了道路。

3.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深化苏格拉底以其“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将人文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自己的无知,并持续追求真理与美德。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与质疑的方式,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及社会的深入思考,为人文精神注入了理性与批判的精神。

而柏拉图则在苏格拉底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哲学体系,尤其是通过其《理想国》等著作,深入探讨了正义、美德、知识与政治的关系,将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紧密结合,为后世西方哲学及人文精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框架。

二、发展西方人文精神自古希腊时期萌芽以来,历经数个波澜壮阔的历史阶段,其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珍视的丰富精神遗产。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于发展专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于发展专题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梳理脉络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从以神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三阶段。

在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西方人文精神从古代的朦胧而稚嫩发展到近代的明确而成熟。

1.智者运动,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是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但希腊人却较早摆脱了宗教和神话的束缚,从自然界的角度去思考世界。

公元前5世纪,智者运动中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普罗泰格拉到苏格拉底,从“人是万物的尺度”到“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腊人思考的重心由自然向人和社会倾斜。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以神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统治下,人的精神受到压抑。

14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艺术大师达·芬奇,戏剧家莎士比亚等文艺巨匠的作品,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越来越多的人从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使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1517年,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会权威和统治,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3.启蒙运动,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17世纪,启蒙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等地,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们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要自由也要自律等思想主张,把文艺复兴以来倡导的对人性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将反对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扩展到反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从推翻现实专制王朝统治到设想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人文精神的发展(1)

人文精神的发展(1)

人文精神的发展(1)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其发展代表着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代表着一种人类思维方式的演变。

下面就人文精神的发展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文思想的兴起人文思想是指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在人的本质、思想、生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思想观念。

在古希腊时期,兴起了人文思想,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他们强调人的尊严,认为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应该追求智慧、真理、美德,而不是追逐权利、财富等物质的东西。

这是人文思想的最初萌芽,为后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人文教育的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文教育也不断地普及。

人文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就是在学生形成自己的人格和价值观的过程中,秉持一种尊重人性、重视人类文化传统、弘扬人道精神的态度。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社会的整体文化素质。

三、人文精神在艺术领域的表现艺术是人文精神表现的最具象征意义的领域之一。

在艺术领域中,人文精神体现为具有深刻思想、人文情怀的艺术作品。

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究了人类心灵的各种复杂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绘画,强调了在美学和技术方面的精益求精;另外,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体现了人文精神。

四、人文关怀的实践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体现,主要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中体现。

人类面临着很多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看起来很难解决。

然而,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的人们、病人和老人。

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组织通过捐赠资金和物品,或者是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和自发性,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这便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上的文化素质、增强人类的人文素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思想上:
④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三、启蒙运动的评价
国际上:
⑤推动了美国、日本、中国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斗争
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与启蒙运动的兴起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西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③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④君主专制成为资本主 义的严重障碍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一、古希腊哲学
3.苏格拉底:
承认自己的无知,提出“认识你自己”
①思想: 提出“知识即美德”
知识与道德的统一,追求“善”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 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影响: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②主张:
“因信称义” 《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俭教会” 神职人员可以娶妻
打击了天主教会,为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新教登上了历史舞台,基督教形成三足鼎 ③影响: 立的局面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的过程
3.加尔文改革
“先定论” 简化教会,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制定严格道德标准 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 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 态方面的依据
一、古希腊哲学
4.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①思想: 认识源于感知
创立逻辑学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现代许多科 ②影响: 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发展历程 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古希腊的人文思想 湮没:中世纪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主义 复兴与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运动 成熟:17、18C——启蒙运动
战 国
明 代
清 代
人 文 主 义 起 源
第 5 课
人 文 主 第 义 6 复 课 兴 、 发
第 7 课
人 文 主 义 成 熟
2、发展历程 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古希腊的人文思想 湮没:中世纪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主义 复兴与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成熟:17、18C——启蒙运动
一、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1、独特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重叠山峦 和海洋的天然阻隔,靠近亚非古文明中心两河 和尼罗河文明,易吸收先进文化。) 2、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 础上,古希腊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
根本
3、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主要 4、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 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突出) 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 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 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⑧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 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
探究1: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思想有何 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侧重点
①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②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人性,体现人文主义 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巩固练习:
(2015.3潍坊)20.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 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 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 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 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不同点:
(1)主张不同:前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 后者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2)对天主教态度不同:前者揭露天主教会的腐 朽,但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后者与天主教决裂
(3)涉及领域不同:前者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文 艺领域和社会上层;后者从德国开始,有着更为广泛 的群众基础
(4)作用不同:前者促进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为 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3.思想内容:
①.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②.主张人生目的是追求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 ③.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的愚昧思想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4.代表及作品: ①兴起:14C
代表人物:前三杰(但丁、薄伽丘、比特拉克)
代表作品:薄伽丘《十日谈》 倡导人文主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三、启蒙运动的评价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政治上:
①猛烈批判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具有鲜明的政治 革命性质 ②为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作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
③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思想上:
④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三、启蒙运动的评价
③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步和生产 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④对宗教改革也了一定推动作用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5.影响:
⑤极端个人主义导致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混乱 ⑥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做是人类普遍特性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巩固练习
(2015.3滨州)20.“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你处理的
思想内容: 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4.代表及作品: ②全盛:15C后期
人物 表作
思想内容
达芬奇《《最蒙后娜的丽晚莎餐》》解画剖之学中、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用于绘
用写实的笔触揭示人性的善恶
米开朗 基罗
《大卫》 创作专注于人体 《摩西》 重在表现人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二、宗教改革的过程
2.加尔文改革
“先定论”
①主张: 简化教会,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制定严格道德标准
②影响: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 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 态方面的依据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三、宗教改革的评价
性质:资 改产良阶运级动反封建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 积极:
是什么题材,你画出的画还可能是圣母玛利亚。但是你想到 的,你看到的是现世,是此岸,是世俗,是人世间,理性从 神性逐渐地回归到人性中。”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 (2015.3菏泽)20.学习文艺复兴时,有同学发现:但丁、 彼特拉克等许多人文主义者都是基督徒,拉斐尔等人画的主 要还是宗教画。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①他们抨击教会但 并不反对宗教信仰②他们用人的眼光来看这一切③当时他们 总想着彼岸,想着天国④画的宗教画,但他们想到的是现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国际上:
⑤推动了美国、日本、中国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斗争 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 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说明( )
• ①他提倡自然权利说 ②他强调人民参政议政的 权利 ③他主张人人平等 ④他主张思想自由
• A、①②③ •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3、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 梭进一步提出了( )
• A、天赋人权与权利平等
•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C、政治民主和人个自由 • D、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D
4、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 义,这主要表现在( )
• A、激烈反对教权主义
• B、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①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动摇了罗马教 皇的权威,冲击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②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 ③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促进了欧洲各民族文 化的发展
局限:借助宗教形式,未彻底与封建势力决裂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都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 展的结果;
• D、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C
5、康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更为智慧的大门,是因为 他( )
• A、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 B、提出三权分立的演说
• C、对理性作了彻底的哲学探讨
C
• D、推动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 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 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

起源 古希腊人文思想

精 神
复兴 文艺复兴

起 源
发展 宗教改革


成熟 启蒙运动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课标要求: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 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 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 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4、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 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 发展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
1.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
.启蒙运动的高潮: 18C法国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国 人物 著作
主要思想
贡献
孟德 《论法的 (权力带来腐败) 成为资产阶级政治
斯鸠 精神》
三权分立学说
制度的基本原则
法 国
《哲学 伏尔泰 通信》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优雅、和谐、高度完美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4.代表及作品: ③扩展:16C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代表作品:《哈姆雷特》 影响: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5.影响:
①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 放出来,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 否定天主教会 2)平等、自由、民主
18世纪是伏尔 泰的世纪
3)倡导开明君主制
卢梭
《社会契 约论》
1)阐述天赋人权 2)私有制是不平等根源
奠定民主政治的理 论基础
3)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4)创立民主共和国
德 国
康德 “三大批 判”名著
人非工具,而是自身 的目的
最终确立了人 类的主体地位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2)性质相同:是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3)思想内容: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4)都借助了一定的外力: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影响有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 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范围相同: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知识点梳理:
一、历史背景
1.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政治 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日益腐朽,严重阻碍
了社会进步
3.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 想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科学 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二、宗教改革的过程
1.马丁·路德改革
①序幕: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
②主张: 《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价教会”
神职人员可以娶妻
打击了天主教会,为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③影响:
新教登上了历史舞台,基督教形成三足鼎 立的局面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知识点梳理:
一、历史背景
1.经济 天主教会腐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发展
2.政治
西欧各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天主教 “一统天下”的局面。
3.思想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4.教会兜售“赎罪券”成为导火索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知识点梳理:
一、古希腊哲学
学派: ①代表人物及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