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枞
找野生鸡枞菌方法

找野生鸡枞菌方法
找野生鸡枞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在适宜生长的季节前往山林、森林或草地等野外环境,特别是栗园、松林或者稀疏的林地,这些地方是鸡枞菌经常出现的地方。
2. 寻找具有鸡枞菌特点的树木,鸡枞菌通常与某些树种共生,如松树、橡树、栗树等,因此在这些树木周围寻找鸡枞菌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3. 观察土壤和地面上是否有一些耐阴湿的植物,这些植物可能是鸡枞菌的指示物,因为鸡枞菌通常在这些植物的附近生长。
4. 寻找可能的鸡枞菌的标志,比如看看地面上是否有蘑菇伞的断根,或者在林地中看看是否有蘑菇的粪便。
5. 如果在野外没有找到鸡枞菌,也可以尝试去食品市场、农贸市场或者特色菌类市场购买鸡枞菌。
需要注意的是,采摘野生菌类要遵循一些原则,确保采摘的安全和合法。
不要采摘不认识的菌类,避免误食有毒的菌类;在采摘时尽量将菌类完整地摘下,避免损坏或扰乱菌类的生长环境。
鸡枞菌什么样的品质最好 鸡枞菌是不是荔枝菌

鸡枞菌什么样的品质最好鸡枞菌是不是荔枝菌
菌类植物中能食用的品种有很多,鸡枞菌是一种,属于野生菌,产量比一般的菌类要小,所以很少有人吃到,那么在挑选鸡枞菌的时候,鸡枞菌什么样的品质最好呢?
一、鸡枞菌什么样的品质最好
看外观
鸡枞菌的菇伞形似斗笠,而且菇伞顶部有显著之凸起,使其整个菇伞呈斗笠状,该中间之凸起即称之为伞尖。
同时鸡枞菌菌伞表面有灰、白、米黄等等颜色,而其菌褶初时均为白色,以后渐渐老熟而呈乳白或稍带黄色。
看伞尖
鸡枞菌的伞尖如铁似钢。
以手指触压伞尖时,其硬度有若铁器扎手,这是其他菇类所没有的。
看直径
鸡枞菌依种类不同,其菇伞之大小差异极大,大者直径可达20cm 以上,小者不及3cm,而其伞尖均极为坚硬,如果发现鸡枞有这样的特点,说明是新鲜的鸡枞菌。
闻气味
品质好的鸡枞菌闻起来会有一股菌菇特有的清香味,品质差的鸡枞菌闻起来则有一股异味。
二、鸡枞菌是不是荔枝菌
鸡枞菌就是荔枝菌。
鸡枞菌的味道鲜美,吃起来口感非常鲜嫩,是菌菇中比较名贵的一种。
鸡枞菌的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具有高膳食纤维,高磷,高蛋白质含量的特点。
经常食用鸡枞菌可以预防肿瘤疾病,降血糖,降血压,还能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三、新鲜鸡枞菌的做法
经常食用鸡枞菌可以预防肿瘤疾病,降血糖,降血压,还能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鸡枞菌的吃法也多种多样,它既可以与其它蔬菜和肉类一起炒着吃,也可以做成味道鲜美的菌汤。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用鸡枞菌后出现了身体不舒服的现象,要立刻停止食用,因为这及有可能是对鸡枞菌过敏的现象。
鸡枞菌人工栽培技术

05
鸡枞菌的采收、加工与储存
鸡枞菌的采收时机与方法
要点一
采收时机
鸡枞菌的采收时机应在菌盖完全展开,但孢子尚未释 放时进行。一般来说,鸡枞菌的生长周期约为7-10天 ,采收时应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
要点二
采收方法
采收时应使用锋利的刀具,从菌柄基部将鸡枞菌割下 。注意不要损伤周围的菌丝,以免影响后续的生长。
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策略
栽培管理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鸡枞菌的抗病能力,如合理 施肥、浇水、通风等。
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诱杀、灯光诱杀等物理手段,对虫害进 行有效的控制。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控制方法,对虫害 进行自然敌害的防治。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防 治,但应注意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对环 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要定期轮换使用不同 类型的农药,避免虫害产生抗药性。
业的持续发展。
06
鸡枞菌人工栽培的经济效益与推 广前景
鸡枞菌人工栽培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初始投资成本
包括菌种购买、培养基材料、栽培设备等方 面的费用。
运营成本
涵盖人工、温湿度调控、光照管理等日常运 营所需的费用。
产量与收益
鸡枞菌的生长周期、单位面积产量及市场价 格将直接影响经济收益。
风险评估与防控
需考虑病虫害防控、市场波动等因素,并进 行相应风险管理。
通风
良好的通风条件是鸡枞菌人工栽培的关键之一。通风可以降 低栽培环境的湿度,避免病害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保持 空气新鲜,提供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需的氧气。
栽培基质的选择与处理
基质选择
鸡枞菌的栽培基质主要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为主。这些基质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鸡枞菌的 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鸡枞菌

鸡枞菌鸡枞菌[1] 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注:鸡枞菌的“枞”字应该写作“枞”木字旁右边加一个从),现有多种写法:鸡枞菌、鸡纵菌、鸡棕、鸡棕菌、三八菇(遵义)、三大菇(川南)等。
又称伞把菇(云南、贵州、四川)、枞杠菌(川东北)、鸡肉丝菇(台湾、福建)、豆鸡菇、白蚁菰、白蚁伞、黄鸡枞(福建、广东),粤北地区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在攀枝花俗称为三堂菌。
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
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
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鸡枞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以贵州产得最多,四川攀西地区6-8月较多野生,云南与贵州交界处偶尔会出现。
《黔书》:“鸡枞,……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㙡。
”鸡枞多产于滇南,鸡㙡一词在《本草纲目》《玉篇》、《正字通》等字典中有均有记载。
参考文献:1、黔南丛书本《黔书》;2、《汉语大字典》第516页;3、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731页。
中文学名鸡枞菌拉丁学名Termitornyces albuminosus(Berk)Heim别称伞把菇、鸡肉丝菇、鸡脚蘑菇、蚁棕、斗鸡公等界真菌界门担子菌门亚门伞菌亚门纲伞菌纲亚纲伞菌亚纲目伞菌目科白蘑科属白蚁菌属分布区域我国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英文名Collybia albuminosa1别名鸡枞(发音同棕)菌的别称很多,因地而异,广东称鸡枞,潮汕称鸡肉菇,福建还称鸡脚菇或桐菇,四川称斗鸡菇、伞把菇或斗鸡公,贵州称三八菇、茅草菌、三坛菇、三孢菇,台湾和福建叫鸡肉丝菇。
在日本称白蚁菇和姬白蚁菇。
还有人称:鸡肉菌、鸡㙡花、荔枝菌、六月菌、拆菌、白蚁菌、鸡油菌等。
鸡枞菌

鸡枞菌鸡枞菌(学名:Collybia albuminosa)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
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
《黔书》道:“鸡枞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枞。
”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
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
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鸡枞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简介众所周知,云南因其山川地地貌特殊及所在经、纬度地理关系,被誉为植物王国,菌类就是这植物王国中的特殊一簇,鸡枞是菌簇中的上品,因其内部纤维结构、色泽状似鸡肉、加之食用时又有鸡肉的特殊香味,故得名鸡枞。
在贵州遵义等地区也生长,当地人给予的名字叫做“山把姑”,据说它的来历是只要你找到一把,附近就还有二把。
听老人说摘它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然会吓走,而且要在雨过天晴后才能生长出来。
鸡冢,亦名鸡枞,担子菌纲,伞菌科高营养食用菌。
全州野生产量约120吨,每年上市量约40吨。
主产于西南地区。
鸡枞菌整个生长周期都要依靠土栖性的白蚁,长有鸡枞菌的土壤下面必有白蚁巢结构。
一般头年生长的地方,第二年还会在原地长,这个地方叫“鸡枞窝”。
如果蚁巢结构受到干扰导致白蚁动迁,来年此处就不会有鸡枞了。
采食鸡枞要抓紧时机,鸡枞以顶上菌帽未开张时最鲜嫩肥美,伞盖一张,肉就老了。
凉山州农科所于1995—1996年利用野生鸡枞菌丝研究培育成。
保持野生特性,集鲜、脆、嫩一体。
所含各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高出香菇50%,是优质食用菌,营养成份丰富,味道甚佳。
鸡枞,子实体中型,菌盖平展,直径10-20厘米,脐突半球形,菌盖表面光滑,前期灰褐色,中期奶油色,后期灰白色,少数菌有辐射状,子实体充分成熟并即将腐烂时有特殊剧烈香气,嗅觉灵敏的人可以在10余米外闻到其香味。
鸡枞可以放冰箱冷藏吗

鸡枞可以放冰箱冷藏吗关于《鸡枞可以放冰箱冷藏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鸡枞是一种美味土特产,美味可口,肉肥大健壮,质细条白,口味跟鸡脯肉类似,因此被称作是鸡枞。
鸡枞的营养成分十分高,具备菌中之首的叫法,带有丰富多彩的钙、磷、铁、蛋白等多种营养成分。
鸡枞遭受大家的喜爱,平常买来这类东西,储存方式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
那麼,鸡枞能够放冷藏室吗?鸡枞菌怎么保存鸡枞菌的采摘,正常情况下是愈嫩愈好,亦即在其刚出土文物至伞缘与菇柄成45夹角之内者为宜,而伞缘竖直以前为其最低水平,如菇伞达竖直乃至旋转者,已属过老而导致口味较弱。
在大雷雨后之数天内,最好是每日早晨前去可能出菇之处找寻采摘,如已过下午以后,通常因平均气温过高而致菇体迅速即行烂掉。
鸡丝袜高跟鞋菇采摘后,将其假根一一摘除,并清洗菇柄尖部的附土,随后以纸型包囊,放进塑胶袋或密封罐,放置12℃之储存库中,可储存优良之新鲜度达一周以上。
鸡丝袜高跟鞋菇存于10℃下列者,依溫度之降低有逐渐被冻伤而影响口感之状况,如溫度在14℃以上者,则依溫度之升高而有逐渐加快烂掉的情况,特别是在达30℃以上时,一般在一天内就可以使鸡丝袜高跟鞋菇造成烂掉状况。
鸡枞菌能够放电冰箱吗能够放进电冰箱里,冷藏最好是,那样有益于保存其口味。
鸡枞菌的别称有什么鸡枞(音标发音同棕)菌的又称许多,因人而异,广东省称鸡枞,广东潮汕称鸡脯肉菇,福建省还称鸡爪菇或桐菇,四川称斗鸡菇、伞把菇或斗鸡公,贵州省称三八菇、茅草菌、三坛菇、三孢菇,中国台湾和福建省叫鸡丝袜高跟鞋菇。
去日本称白蚂蚁菇和姬白蚂蚁菇。
也有尊称:鸡脯肉菌、鸡枞花、荔枝菌、六月菌、拆菌、白蚂蚁菌、鸡油菌等。
在明朝以前的古书中名字大量,有鸡菌、鸡傻、鸡宗等。
还因生长发育水平和生长发育自然环境的不一样,在售卖鸡枞菌的销售市场上,也有很多趣味的称呼。
本地人把菌盖呈乳白色的叫白皮鸡枞,淡黄色的叫黄皮肤鸡枞或反毛鸡枞,带灰黑色的叫青鸡枞,深灰色的称黄草鸡枞菌,菌韬裂开、外露乳白色菌肉的称花皮鸡枞。
鸡枞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鸡枞菌能健脾和胃,令人食欲大增。 2. 鸡枞菌内含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 成分,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 3. 鸡枞菌的另一特点是含磷量高,是需要补磷 人士的佳肴。 4. 常食鸡枞菌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制癌细 胞,降低血糖。 5. 鸡枞菌有养血润燥功能,对于妇女也很适合。
食用价值
灰褐色鸡枞
奶油色鸡枞 灰白色鸡枞
鸡枞菌 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 。《黔书》 道:“鸡枞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 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 从土出,故名枞。”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 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 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 物质。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 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 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 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鸡枞仅西南、东 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
明代杨慎曾把鸡枞菌比作仙境中的琼汁 玉液,其质地细腻,兼具脆、香、鲜、 甜等风味特色,品尝一次,终生难忘。 鸡枞菌性平味甘,有补益肠胃、疗痔止 血、益胃、清神、治痔等功效。之功效, 可治脾虚纳呆、消化不良、痔疮出血等 症。鸡枞菌色泽洁白,肉质细嫩,清香 四溢,口感清脆,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
2. 蚁巢是白蚁与鸡枞菌共生理想的生态环境。蚁巢多建于地下 20~100厘米处,体积从0.1~1.0立方米不等,有中央大巢和分散的 卫星巢,之间有蚁道相互连接。蚁群在蚁巢中会长期繁衍答几年至 数十年之久,一蚁巢群白蚁个体可达1,000,000~2×10,000,000 个。 (1)蚁巢内稳定的生态条件适宜于白蚁与鸡枞菌共同生存。 ①稳定的温度、湿度。 ②pH低而且稳定。 ③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2)雨季来临是鸡枞菌形成子实体的有利条件 每年只有当雨季 来临时,雨水渗入蚁巢周围的土壤,鸡枞菌菌丝体才会向外生长。 3. 蚁巢中的生物群体。白蚁巢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种群,除以鸡 枞菌为主要菌物外,还有细菌、青霉、曲霉等十余种。
新鲜鸡枞菌的保鲜方法

新鲜鸡枞菌的保鲜方法
新鲜鸡枞菌是一种难得的食材,正确的保鲜方法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并保持其风味和营养价值。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保鲜方法:
1. 清洗和晾干:将新鲜鸡枞菌放入清水中,用手轻轻搓洗去表面的泥土和杂质。
然后将其放在干净的厨房纸或毛巾上晾干,去除多余的水分。
2. 储存在冰箱中:将晾干的鸡枞菌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容器中,尽量去除空气,然后密封好,并放入冰箱的蔬菜保鲜室或低温储藏区。
一般来说,新鲜鸡枞菌可以在冰箱中保存3至5天。
3. 制作冷冻鸡枞菌:如果您希望更长时间保存鸡枞菌,可以选择将其冷冻保存。
先将鸡枞菌进行清洗和晾干,然后切成块状或片状,根据个人偏好决定。
将切好的鸡枞菌放入密封袋或冷冻盒中,尽量去除空气,然后密封好。
将其放入冷冻室储存,可以保存3至6个月。
无论是储存在冰箱还是冷冻保存,建议在使用前彻底解冻,然后尽快烹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野菜鸡枞的开发利用【综述】鸡枞又名鸡宗、鸡松、鸡脚菇、蚁枞等,是一种美味山珍,称之为菌中之王,其肉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可与鸡肉媲美,故名鸡枞。
它含有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
鸡枞吃法很多,生熟炒煮作煲汤皆宜,滋味均极鲜美。
其安全、营养、无公害,是出自最佳生态坏境无污染的食品。
从生态坏境到原料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都经过卫生监督、环境监测等机构的严格监测。
(一)鸡枞简介【学名】Collybia albuminosa (Berk.)Petch【分类】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别名】鸡枞蕈、鸡菌、鸡堫、鸡宗、鸡肉丝菇、伞把菌、鸡枞菌、鸡脚麟菇、蚁枞、伞把菇等。
【科属】真菌植物门真菌鸡的子实体【形态特征】根据鸡枞的颜色和形态特点,分为黑皮、白皮、黄皮、花皮等许多类型。
味道以黑皮(青皮)鸡枞最好。
此外,还有鸡枞花等真菌的子实体,味道同鸡枞一样鲜美。
田雯在《黔书》中写道:"鸡枞菌,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枞。
"鸡枞是一种野生菌的名称。
知道这个的,多半是云贵两省的人。
7、8月份雨天过后,鸡枞就出来了,在黔西南及黔西南周边的地区是最多的,这个季节的兴义,菜市场里一定有山民用南瓜叶子托着一包一包的新鲜鸡枞叫卖,或是在产鸡枞的地方,省道国道边都会看到当地的山民将从山里采到得鸡枞摆在路边叫卖,一束一束地,有粗有细,形如鸡腿,颜色一般为棕灰,菌脚还糊着泥,这主要是为了保鲜。
黔西南的鸡枞又分独鸡枞和窝鸡枞,独鸡枞就是生长出来只有单独的一朵的那种,而窝鸡枞生长则是成片的,故当地人管这种鸡枞叫窝鸡枞。
独鸡枞不但难以寻觅而且数量稀少,又独鸡枞要比窝鸡枞香,所以独鸡枞比窝鸡枞价格更高,但是无论独鸡枞还是窝鸡枞煮成了汤以后,那一口鲜甜没什么能比,哪怕是真正的鸡汤。
古人赵翼曾说鸡枞:“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雀腹”这个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独鸡枞最好的还是伞盖开繁以后带有一种叫做鸡枞虫的那种,这时候的鸡枞老远就能闻到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鸡枞若是拿来煲汤的话,那就是极品中的极品了,但由于此种独鸡枞的保鲜时间极短,所以少有人能够品尝得到。
无论独鸡枞还是窝鸡枞都不易保鲜,一旦被摘下来,味道就迅速坏了。
如果当年杨贵妃喜欢吃的是鸡枞,那一定不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之说,鸡枞比荔枝更不容易保鲜,她哪里笑得起来!【生长环境】鸡枞多长于微带酸性的土壤中;山野中的白蚂蚁窝上,是鸡枞生长的最佳环境。
但是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鸡枞与蚂蚁窝的具体关系。
这就给我们人工培养鸡枞带来最为严重的阻碍。
民间为了来年能在收获鸡枞,在采收菌丝体时不破坏它的窝,这样来年就可以在收获鸡枞。
【分布区域】中国,鸡枞仅西南、东南二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其中以黔西南所产为最佳,也最多。
鸡枞以黑皮和青皮最好,其次是白皮、花皮、黄皮、土堆鸡枞、鸡枞花。
鸡枞在很早以前就列为贡品。
据传,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最爱吃云南的鸡枞,每年都要由驿站飞骑传递迸京,熹宗只舍得分少许给宠妃和独揽大权、称为九干岁的太监魏忠贤,连正宫娘娘张皇后这样的人都无福品尝。
近几年,黔西南及周边各产地都有用窝鸡枞制作鸡枞油(由于独鸡枞数量极其稀少当地人根本不可能用来制作鸡枞油),黔西南有专业的特产店制作鸡枞油出售。
没有到出鸡枞的季节来云贵旅游的游客,都喜欢购买鸡枞油品尝,或带回去馈赠亲朋好友。
【蕴藏量】云南是我国鸡枞菌产区,年产达2000吨以上。
由此可知,在我国鸡枞菌的蕴藏量十分巨大。
鸡枞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00g干鸡枞中,含蛋白质28.8g、碳水化合物42.7g、热量286千卡、灰分5.6g、钙23mg、磷750 mg、核黄素1.20mg、尼古酸64.2mg。
100克鲜鸡枞中含维生素C 5.41mg【烹饪方法】鸡枞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作一般的家常小菜,也可作珍馐供宴会使用。
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还是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活,被人们推为“菌中之冠”。
(二)鸡枞的价值一、营养价值:1、营养成分:有钙、镁、铁、磷、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热量、灰分、核黄素、尼克酸等成份。
等多种营养成分,鸡枞中的氨基酸含量多达16种,含磷量高是鸡枞的一大特点。
人体需要补充磷时,可常吃鸡枞。
成书于嘉靖五年(1526年)的《南园漫录》记载,“鸡纵,茵类也。
惟永昌所产为美,且多。
……镇守索之,动百斤。
果得,洗去土,量以盐煮烘乾,少有烟即不堪食。
采后过夜,则香味俱尽,所以为珍”。
鸡枞雨季多生于山野的白蚂蚁窝上,刚出土时菌盖呈圆锥形,色黑褐或微黄,菌摺呈白色,老熟时微黄,有独朵生,大者可达几两,也有成片生。
烹制食用,切片肉质酷似鸡白肉,且有鸡肉的清香,故而得名鸡枞。
鲜鸡枞味道鲜美,清香中透甘甜,但不易保存。
鸡枞体丰肥,肉质细嫩、洁白如瑕,炒食、清蒸、串汤做菜清香四溢、鲜甜可口;油炸更为香脆爽口、回味无穷,故为古今中外颇为赞美的珍贵食用菌。
但鸡枞至今未成功实现人工栽培。
2、营养分析:(1)健脾和胃,令人食欲大增。
(2)它内含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
(3)鸡枞的另一特点是含磷量高,是需要补磷人士的佳肴。
(4)常食鸡枞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制癌细胞,降低血糖。
(5)鸡枞有养血润燥功能,对于妇女也很适合。
二、食疗价值:鸡枞菌性平味甘,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
经现代医学证明,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肠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养血、润燥、清神,治痔、健脾胃等功效。
并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并对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
闻之菌香浓郁,食之味道鲜美,还具有益味清神、清目利肺、功益肠胃、助消化等功效。
适用于脾虚纳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虚劳怔忡、痔疮出血等。
可治疗肝炎、心悸肾虚、头昏等症,有很好的食补效果。
鸡枞做菜味道鲜美,能令人食欲大增,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而且它具有丰富营养,对人体有非常好的滋补作用。
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的佳肴,鸡枞有养血润燥功能,对于妇女也很适合。
它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并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并对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
中医认为鸡纵性甘味寒,有健脾益气,开胃提神,止痛消肿之功效,是治疗痔疮的极理想食物。
《本草纲目》中记载“益胃、清神、治痔。
”中国已有2000年食用史,名称始于《庄子》,名扬于明代。
现代医学发现,鸡纵除对痔疮有特效外,还能预防肠癌、降低血压、增强人体免疫力,是防治久泄不止、食欲不振、水肿不适的理想佳品,同时也是美食家们所需要的集香鲜、脆嫩、滑爽于一体的美食佳品和保健品。
三、美容价值: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值,是天然的减肥食品(三)鸡枞菌的栽培及繁殖方法1 菌丝体的液体培养⑴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和菌丝体化学成分的分析华西医学大学生物系(赵呈裕等,1988)曾对鸡枞菌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并对所培养的菌丝体进行成分的分析,其要点及结果如下:所用菌种系采自四川西昌,经组织分离并经提纯获得的菌株。
所用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蔗糖2%,硫酸镁1.5%,磷酸二氢钾0.3%,维生素B1每100毫升1毫克。
酵母膏0.1%,蔗糖3,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硝酸钠0.3%,氯化钾0.05%。
多胨2%,其余同配方1。
以上各配方PH调至6。
三种液体培养基配方,灭菌后接入液体菌种,接种量为10%,在温度26,振荡速度为110转/分的条件下振荡培养36小时后测定菌丝体干重,测定结果是配方①的菌丝干重为805克/升,配方②为11.5克/升,配方③为10克/升。
再继续培养24小时,生物量开始下降。
收集干菌丝体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定结果是:蛋白质含量49.2%,脂肪805%,碳水化合物10.8%,灰分3.9% ,钙每100克36.8毫克,磷每100克15.0毫克。
每100克干品中含18种氨基酸,总量为31.76克,其中人体8种必须氨基占15.15克。
在18种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为3.29克,其次是异亮氨酸3.23克,再次是天门冬氨酸2.59克。
2 人工栽培⑴:纯种的分离和培养①母种分离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克,蚁巢2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灭菌‘接种后在18±1℃下培养286小时,菌丝长满管。
菌丝浓密,粗壮,洁白,匍匐型(赖井平,1993)。
②原种,栽培种比较适宜的培养基配方:〈1〉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料与蚁巢浸出液之比为1:1.2。
灭菌后接入母种块2平方厘米,在18±1℃恒温培养,63天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较壮。
〈2〉木屑100千克,麸皮25千克,蚁巢土25千克,石膏1千克,糖1千克,料水比1:1.2,灭菌后接入母种块约2平方厘米,在18±1℃恒温培养,60天菌丝长满瓶,菌丝浓密,健壮(〈1〉〈2〉赖井平,1993)。
③菌种保藏鸡枞菌菌丝体在温度低于8℃的条件下,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不适合在冰箱低温保藏,一般多采用常温保藏,具体做法是,按上述原种培养基配方,装料时要比平常稍微紧些,灭菌后接入母种,在18℃左右培养,当菌丝向下吃料至4~5厘米时,用牛皮纸包好棉塞,套上干净纸袋,置阴凉保存,可保存5~8个月。
⑵:子实体的培育①栽培季节的安排以春季栽培为益,在蜀南竹海地区3~4月份气温在12~18℃,是鸡枞菌菌丝体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此时制袋接种,不许加温,成功率高,待40~50天菌丝长满袋,气温回升可埋入土中,很快就能长出第一批子实体,并可延续采收到当年的9~10月份。
②栽培袋的制作培养料与原种,栽培种的培养基配方同。
采用17厘米×35厘米×0.0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装料,套颈圈加棉塞或打洞贴胶布等方式封口。
灭菌后待料温降至25℃时接种,每瓶原种接20~30袋,加大接种量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减少污染率。
接种好的菌袋,置洁净,黑暗的培养室内培养,温度控制在16~20℃,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可长满袋。
继续培养,袋壁上会出现许多珊瑚状瘤点,说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在4~6月份即可埋袋栽培。
②栽培场地的选择栽培场地宜选南北朝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酸性的菜园地或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先整成宽40~100厘米,长视场地而异,深15厘米的凹畦。
根据鸡枞菌喜酸性环境和对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不敏感的特性,不宜与栽培其他食用菌那样在畦底撒石灰粉,却可撒食粮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畦周围开好排水沟。
③栽培方式将已达到生理成熟的菌袋,脱去塑料薄膜,整齐地排入畦内,覆20厘米经太阳曝晒过的菜园土或林地肥土(以不板结为佳)使畦地高出地面15厘米成凸畦,畦面盖上废报纸或竹叶,松针等,以保湿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