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脏对应表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文章来源网络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
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
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补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南(属阳)
中(大地)
西(主肃降)
北方(主寒)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化生Βιβλιοθήκη 长化收藏
五气
风
暑∕火、热
湿
燥∕干燥
寒
五炁
魂
神
志
魄
精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亥子
五时平旦日中日西合夜半夜
五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方东(主生发)南(属阳)中(大地) 西(主肃降)北方(主寒)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火、热湿燥∕干燥寒
五炁魂神志魄精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眼(目)舌唇(口)鼻耳
五体筋血脉肉皮毛骨(髓)
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
五津泪汗涎涕唾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宜食肝色青,宜食
甘心色赤,宜食
酸
脾色黄,宜食
咸
肺色白,宜食
苦
肾色黑,宜食
辛
五病宜食肝病者宜食心病者宜食脾病者宜食肺病者宜食肾病者宜食梗米饭、枣麻、李、韭大豆、栗、藿麦、杏、薤黄黍、桃、葱补肝用辛补之心用咸补之脾用甘补之用酸补之用苦补之
泻酸泻之甘泻之苦泻之辛泻之咸泻之
虚肝气虚则恐心气虚则悲脾气虚则四
肢不用、五脏
不安肺气虚则鼻
塞不利、少气
肾气虚则厥
实肝实则怒心实则笑不
休脾实则腹胀,
经溲不利
肺实则喘喝
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五行、五脏对应表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用苦补之
泻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虚
肝气虚则恐
心气虚则悲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肺气虚则鼻塞晦气、少气
肾气虚则厥
实
肝实则怒
心实则笑不休
脾实则腹胀,经溲晦气
肺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五质
静
燥
力
坚
敬
五志
怒
喜
思
忧、悲
恐、惊
五谷
麦\小麦
黍\高粱
稷\小米
稻\年夜米
豆
五畜
鸡
羊
牛
马
猪∕肉
五果
李
杏
枣
桃
栗子
五劳
久行伤肝
久视伤心
久坐伤脾
久卧伤肺
久立伤肾
五常
木主仁
火主礼
土主信
金主义
水主智
《黄帝内经》界、象及其它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行五脏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爱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丑未
申酉
亥子
五时
平旦
日中
日西
合夜
半夜
五星
岁星
荧惑
镇星
太白
辰星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
东(主生发)
南(属阳)
中(大地)
西(主肃降)
北方(主寒)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气
风
暑∕火、热
湿
燥∕干燥
寒
五炁
魂
神
志
魄
精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眼(目)
舌
唇(口)
鼻
耳
五体
筋
血脉
肉
皮毛
骨(髓)
五华
爪
面
唇四白
毛
发
五津
泪
汗
涎
涕
唾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五味
酸
苦
行 五脏对应表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补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脾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性
木曰曲直
火曰炎上
土爱稼穑
金曰从革
水曰润下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丑未
申酉
亥子
五时
平旦
日中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格模板

中(大地)
西(主肃降)
北方(主寒)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五气
风
暑∕火、热
湿
燥∕干燥
寒
五炁
魂
神
志
魄
精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眼(目)
舌
唇(口)
鼻
耳
五体
筋
血脉
肉
皮毛
骨(髓)
五华
爪
面
唇四白
毛
发
五津
泪
汗
涎
涕
唾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嗅
臊、臭、羶
焦
香
腥
腐、朽
五质
静
燥
力
坚
敬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舌尖
五行、五脏对应表

用酸补之
用苦补之
泻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虚
肝气虚则恐
心气虚则悲
脾气虚则四肢不必、五脏不安
肺气虚则鼻塞晦气、少气
肾气虚则厥
实
肝实则怒
心实则笑不休
脾实则腹胀,经溲晦气
肺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实则胀
舌两旁--肝胆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五禁食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宜食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心病者宜食
脾病者宜食
肺病者宜食
肾病者宜食
梗米饭、枣
麻、李、韭
大豆、栗、藿
麦、杏、薤
黄黍、桃、葱
补
肝用辛补之
心用咸补之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五脏所恶
肝恶风
心恶热
脾恶湿
肺恶寒
肾恶燥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咸走血
甘走肉
辛走气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
多食之令人渴--口渴
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
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
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
五劳所伤
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久立伤骨
舌分布
静
燥
力
坚
敬
五志
怒
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时 方位 相 五行味 脏 所生 所生 腑 窍 液 天 人 地 色 音 声 变动 俞 藏 类 蓄 谷 数 臭 志 春 东方 风 木 酸 肝 筋 心 胆 目 泪 风 筋 木 苍 角 呼 握 颈项 魂草木 鸡 麦 八 臊 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黍 夏 南方பைடு நூலகம்热 火 苦 心 血 脾 胃 舌 汗 热 脉 火 赤 徽 笑 忧 胸肋 神 火 羊 (黄 七 焦 喜 米)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长夏 中央 湿 土 甘 脾 肉 肺 大肠 口 涎 湿 肉 土 黄 宫 歌 哕 脊 意 土 牛 稽 五香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秋 西方 燥 金 辛 肺 皮毛 肾 小肠 鼻 涕 燥 皮毛 金 白 商 哭 咳 肩背 魄 金 马 稻 九 腥 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膀 冬 北方 寒 水 咸肾 骨髓 肝 胱, 耳 唾 寒 骨 水 黑 羽 呻 栗 腰股 志 水 猪 豆 六 腐 恐 三 焦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