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
皮肤维生素d3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皮肤维生素D3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维生素D3?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D2(麦角甾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两种形式。
维生素D3主要来源于阳光照射皮肤时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
在维生素D3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活性形式,并在肝脏和肾脏中被代谢成为活性维生素D。
2. 皮肤维生素D3的作用皮肤维生素D3在皮肤层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皮肤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促进钙的吸收和代谢:维生素D3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协同甲状旁腺激素调节血钙水平。
维生素D3对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和佝偻病的发生。
•免疫调节:皮肤维生素D3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它能够增强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能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抗炎作用:维生素D3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等症状。
它对于湿疹、牛皮癣等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抗衰老:维生素D3可以抑制皮肤光老化的过程,减少皱纹和黑斑的形成。
它能够帮助皮肤细胞正常分裂和更新,保持皮肤的健康和年轻。
•抗癌作用:维生素D3能够调节肿瘤的生长和分化过程,对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3. 皮肤维生素D3的功能主治皮肤维生素D3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情况:•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是骨骼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特征是骨骼的骨量减少和骨质变薄。
皮肤维生素D3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佝偻病预防和治疗: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和肌肉软弱。
皮肤维生素D3可以补充维生素D的缺乏,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发生。
•炎症性皮肤病治疗:湿疹、牛皮癣等炎症性皮肤病是常见的皮肤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皮肤维生素D3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的症状,对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原理

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原理维生素D3(又称胆钙化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由皮肤合成或通过饮食摄入。
它对我们的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主要是通过调节钙和磷的吸收来发挥作用。
维生素D3通过多种机制促进钙吸收,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作用原理。
1. 维生素D3与肠道钙吸收:维生素D3与钙的吸收过程密切相关。
它通过与肠道上皮细胞上的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激活VDR信号通路。
一旦激活,VDR会促进钙离子通道(TRPV6和TRPV5)的合成和表达,这些通道能够增强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
此外,维生素D3还通过增加肠道的钙结合蛋白(CALB)的合成,提高肠道钙的可溶性,进一步促进钙的吸收。
2. 维生素D3与肾脏钙吸收:骨骼中的钙需要定期更新。
维生素D3通过与肾脏上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钙转运蛋白的合成,增加肾小管对钙的吸收。
这有助于减少尿液中的钙排泄量,从而提高体内钙的浓度。
3. 维生素D3与骨骼钙吸收:维生素D3与骨骼中的钙代谢有着密切关系。
维生素D3通过增加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提高血液中的钙浓度,进而促进骨骼中的钙通过进入细胞内钙通道(TRPV6和TRPV5)被吸收。
此外,维生素D3能够激活骨骼细胞中的成骨细胞(osteoblasts),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加骨骼对钙的吸收。
4. 维生素D3与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旁腺激素是一个能够调节体内钙平衡的激素。
维生素D3与甲状旁腺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能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这是因为维生素D3能够直接抑制甲状旁腺细胞中PTH的基因转录和合成。
通过抑制PTH的合成和释放,维生素D3间接减少了钙在尿液中的丢失,进一步提高了体内钙的浓度。
5. 其他作用:除了促进钙吸收,维生素D3还有其他重要的生理作用。
例如,维生素D3能够调节骨骼的形成和重塑,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它还具有抗炎活性,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d3储存条件

维生素d3储存条件维生素D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钙化醇。
它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促进钙吸收、维护骨骼健康、调节免疫功能等。
为了保证维生素D3的储存和稳定性,有一些特定的条件需要被满足。
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
维生素D3可以通过皮肤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B(UVB)来合成,因此它对阳光的敏感度较高。
然而,长时间的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会导致维生素D3的降解和失活。
因此,我们应该将维生素D3储存在避光的容器中,以防止阳光直射。
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需要保持干燥。
维生素D3是脂溶性的,容易受潮和氧化。
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维生素D3的分解和降解,从而降低其活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应该将维生素D3储存在干燥的地方,远离水分和湿气。
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需要避免高温。
高温会加速维生素D3的分解和失活,降低其稳定性。
因此,我们应该将维生素D3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如阳光直射的地方或加热设备的附近。
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还需要避免氧气。
氧气会引起维生素D3的氧化反应,从而降低其活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应该将维生素D3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减少氧气的接触。
在使用维生素D3时,应该尽快将容器密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还需要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
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与维生素D3发生反应,导致其降解和失活。
因此,在储存维生素D3时,应该避免与其他药物、食品或化妆品放在一起,以防止可能的相互作用。
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避免高温、避免氧气和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
通过合理的储存条件,我们可以保证维生素D3的稳定性和活性,确保其对人体的益处有效发挥。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可能会因不同制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指导进行储存。
维生素D3的储存条件是保证其质量和功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注意并遵守相关的储存要求,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效益。
d3维生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D3维生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D3维生素?维生素D3,也被称为胆钙化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皮肤的日晒暴露于紫外线中合成。
D3维生素在身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多项功能。
本文将介绍D3维生素的作用及其主要功能治疗。
2. D3维生素的作用D3维生素在人体内执行多种重要任务,包括:2.1 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D3维生素可帮助肠道吸收钙和磷元素,促进钙质在骨骼中的沉积和硬化,从而维持骨骼的健康。
它在体内还调节钙磷代谢,有助于维持血钙水平稳定。
2.2 免疫系统调节D3维生素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功能,促进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消除。
此外,D3维生素还可以通过减少免疫反应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2.3 维护心血管健康D3维生素被认为对心血管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它有助于调节血压,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并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病率。
此外,D3维生素可能还与心脏肌肉功能有关。
2.4 改善肌肉功能D3维生素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减轻肌肉疼痛和肌肉萎缩的风险。
它在肌肉中产生抗炎作用,有助于恢复肌肉损伤和促进肌肉修复。
2.5 抗炎性作用D3维生素具有抗炎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它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并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减少炎症反应。
3. D3维生素的功能主治D3维生素的多种功能使其在许多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是D3维生素的功能主治:3.1 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D3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健康,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它可以减少老年人骨折的风险,并有助于骨骼愈合过程。
3.2 免疫系统增强D3维生素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它可以提高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并有助于调节免疫反应。
3.3 心血管疾病预防D3维生素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它可以调节血压,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病率。
补充D3维生素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人体维生素d3正常范围

人体维生素d3正常范围维生素D3,又称胆钙化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3可以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转化而来,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
维生素D3的主要功能包括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参与骨骼的形成和维持,调节免疫功能等。
那么,人体血液中维生素D3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
人体血液中维生素D3的测量单位通常以纳摩尔/升(nmol/L)来表示。
目前,国际上对于维生素D3的血液浓度范围并无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医学组织对于正常范围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一般认可的维生素D3血液浓度参考范围,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严重缺乏:血液中低于20 nmol/L的维生素D3浓度被认为是严重缺乏的状况。
这种情况下,人体很难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3,阳光照射也难以满足需求,容易导致佝偻病(儿童期)和骨软化症(成人期)等疾病的发生。
2.缺乏:血液中维生素D3浓度在20-30 nmol/L之间被认为是维生素D3缺乏的状态。
此时,人体的钙吸收能力降低,容易影响骨骼健康和免疫功能。
3.不足:血液中维生素D3浓度在30-50 nmol/L之间被认为是维生素D3不足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人体的维生素D3水平虽然处于正常范围内,但仍可能影响骨骼的健康和其他生理功能。
4.正常:血液中维生素D3浓度在50-125 nmol/L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人体的骨骼健康和其他生理功能都能得到良好的维持。
5.超标:血液中超过125 nmol/L的维生素D3浓度被认为是超标的状态。
长期过高的维生素D3摄入可能增加钙的吸收,导致钙的沉积在组织中,引起钙化现象,出现患有高钙血症,尿结石等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维生素D3的正常范围可能会因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季节、饮食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个体化的评估和判断更为重要。
如果您对维生素D3的血液浓度感兴趣,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并根据其指导进行合理的补充和调节。
维生素d3成分

维生素D3成分简介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由多种亚型组成,其中维生素D3是最常见和活性最高的亚型之一。
维生素D3主要来源于食物和日光暴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本文将对维生素D3的成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维生素D3的化学结构维生素D3的化学名称为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是一种脂溶性有机分子。
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但在体内可以通过阳光的照射被皮肤合成。
维生素D3的分子式为C27H44O,分子量为384.65。
维生素D3的生物合成与来源维生素D3的主要来源有两种途径:膳食摄入和合成。
在膳食中,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鱼类(比如沙丁鱼、鲱鱼、鳕鱼等)、肝脏、蛋黄等。
此外,一些特定的食物如牛奶、豆浆和酸奶等也会进行人工添加维生素D3。
阳光照射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来源。
当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时,7-脱氢胆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会被激活转化为胆钙化醇。
然后,胆钙化醇在肝脏中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最后在肾脏中转化为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3,即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
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维生素D3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主要通过与核内受体结合,参与调节钙和磷的代谢、维持骨骼健康等过程。
调节钙和磷代谢维生素D3在肠道中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当人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3时,它会刺激小肠上皮细胞中的钙结合蛋白合成,促进钙的转运和吸收。
同时,维生素D3还能够通过抑制肽类激素生长抑素的合成,促进肠道对磷的吸收。
维持骨骼健康维生素D3对骨骼健康的维持至关重要。
它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并参与调节骨骼中的钙磷代谢和骨骼形成。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D3时,钙的吸收会受到限制,从而容易导致骨质疏松、软骨畸形以及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
免疫调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3还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
活性维生素d3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活性维生素D3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活性维生素D3的作用活性维生素D3(俗称“维生素阳光素”)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的代谢和功能十分重要。
以下是活性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1.促进钙和磷的吸收:活性维生素D3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钙和磷在体内的含量,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2.调节骨骼生长和再生:活性维生素D3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再生,维持骨骼的稳定性和强度。
3.增强免疫力:活性维生素D3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
4.调节神经系统:活性维生素D3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重要的影响,并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5.调节心血管系统:活性维生素D3参与调节血管壁的张力和血液凝固能力,有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2. 活性维生素D3的功能主治活性维生素D3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活性维生素D3的功能主治:1.治疗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一种骨骼发育不良疾病,通过补充活性维生素D3可有效治疗佝偻病,并促进骨骼正常发育。
2.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活性维生素D3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骨骼的健康,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作用。
3.辅助降低血压:活性维生素D3能够调节血管壁的张力,有助于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4.改善免疫功能:活性维生素D3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对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活性维生素D3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调节作用,如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预防和治疗肌无力:活性维生素D3能够调节神经肌肉功能,对肌无力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7.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活性维生素D3能够调节血管壁张力、血液凝固能力,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3. 如何保持适当的活性维生素D3水平为了保持人体内适当的活性维生素D3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适量晒太阳:阳光是人体合成活性维生素D3的重要来源,每天适量晒太阳可以帮助促进活性维生素D3的合成。
成人d3促进钙吸收的原理

成人d3促进钙吸收的原理成人D3(维生素D3)是人体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通过阳光暴露在皮肤上时自然合成的一种重要维生素。
它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一个主要作用就是促进钙的吸收。
成人D3的原理如下:1. 皮肤合成:人体经过皮肤接受阳光照射时,酪氨酸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转化为前维生素D3。
接着前维生素D3在体内经过热化反应,转化为成人D3。
这样的合成过程主要发生在皮下脂肪组织中。
2. 肝脏代谢:成人D3在肝脏中经过代谢,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25(OH)D3)。
这是成人D3的主要代谢产物,也是临床上常测量的血液中维生素D的浓度。
3. 肾脏代谢:25(OH)D3在肾脏中再次经过代谢,被酶羟化为最终活性形式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
这是真正发挥生物活性的形式。
4. 促进钙吸收:1,25(OH)2D3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促进体内钙的吸收。
首先,它能够增加小肠从食物中吸收钙的能力。
钙是通过细胞间隙转运蛋白(TRPv6)进入肠道上皮细胞的,而1,25(OH)2D3能增加TRPv6的表达,从而促进钙的转运和吸收。
其次,1,25(OH)2D3能够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一个钙通道和一个钙离子ATP酶泵,分别负责钙离子的渗透和主动转运。
1,25(OH)2D3能够增加钙通道的合成,使钙离子通过渗透进入细胞,然后通过钙离子ATP酶泵主动转运到血液中。
5. 负反馈调控:当体内钙含量过高时,1,25(OH)2D3会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其自身合成。
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高钙水平会抑制1-α-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1,25(OH)2D3合成。
这样一来,体内钙含量就能够得到维持。
总结起来,成人D3通过自身的合成和代谢过程,最终形成活性形式的1,25(OH)2D3,进而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调节机制,能够维持体内钙平衡,并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D3
一、定义
维生素D3(胆钙化醇)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3。
所以,如果孩子能充分接受阳光的话,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满足。
另外,维生素D3还可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肝类,尤其是由海产类的鱼肝中提炼的鱼肝油。
维生素D3除存在于少数动物性食物之外,主要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的,而7-脱氢胆醇则是由胆固醇转变生成的,所以有人叫它太阳维生素。
二、维生素D3—发现
1936年,人们从鳕鱼中发现了维生素D3。
以后发现了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肠道钙吸收,诱导骨质钙鳞沉着和防止佝偻病。
维生素D3对钙代谢的调节是通过与胞核1,25-(OH)2D3受体的结合而达到的。
不久人们又发现,在皮肤、肌肉、胰腺、脑、造血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发现均有这种受体。
1981年有人首先在小鼠的骨髓白血病细胞中发现,维生素D3具有调节细胞生长的作用,包括诱导细胞的正常分化和抑制细胞的过渡增殖。
由此,人们联想到能否用维生素D3来治疗肿瘤、银屑病等细胞过渡增殖的疾病。
但直接应用维生素D3及时美籍日记未可也能导致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和软组织钙化。
丹麦利昂公司为了找出一种维生素D3的衍生物,既能调节细胞生长,对钙代谢的影响不大,并终于在1985年合成钙泊三醇。
与此同时日本学者用1α-OH D3治疗一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意外发现其银屑病亦
好转。
日本株式会社也合成他骨化醇。
钙泊三醇与他骨化醇可外用治疗银屑病。
钙泊三醇与他骨化醇都是维生素D3的类似物,均能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异常增值,及诱导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分化。
这是他们治疗银屑病所以有效的道理。
三、维生素D3—介绍
中文名称:维生素D3
简写拼音:WSSD3
英文名称:Vitamin D3
所属类别:维生素AD属
四、维生素D3—概况
维生素D3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只能溶解在脂肪或脂肪溶剂中,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能耐高温和氧化。
据实验,在130C条件下加热90分钟,其生理流行性仍不被破坏,但在酸性条件下则逐渐分解破坏,一般食物烹调加式样过程中,不会损失,但脂肪酸败时可以引起维生素D3的破坏。
维生素D3的计量单位有两种,即重量单位与国际单位。
1微D3相当于40国际单位;或1国际单位维生素D3相当于0。
025微克胆钙化醇。
维生素D3以海肝含量最为丰富,如每100克鳕鱼、比目钱及剑钱肝中分别含维生素D3200~750微克、500~10000微克、25000微克。
其他如鲱鱼、鲑鱼、沙丁钽及鲳鲸等含有少量;禽畜肝脏、蛋类和奶类也是含有少量,每100克含量在100微克以下。
,在一般情况下,
单靠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3是不容易的,所以通过日光浴在体合成维生素D3是一个别重要途径。
五、维生素D3—食物来源
鱼、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黄油、干奶酪、肉类、奶、水果、坚果、蔬菜及谷物等
六、生理功能及表现症状
维生素D3在体内骨胳组织的矿质化过程中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但维生素D3并不能直接发挥作用,而必须先经谢转化成为具有活性的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才能发挥生理作用。
活性维生素D3能够促进小肠内钙的吸收,降低已增多的甲状旁腺素浓度和促进骨作用和减轻疼痛。
天然维生素D有两种,即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是维生素D1。
人体内每日可合成维生素D3约200~400国际单位。
食物中现存的维生素D2和D3可由肠道吸收。
另外,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
我们日常所需要的维生素D,除食物供给一小部分外,主要是通过日光照射而获得的。
所以,只要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即完全可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不论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本身都没有生物活性,它们必须在肝、肾中进行一定的代谢活动,转变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即活性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粘膜吸收钙质。
服用维生素D过量,可使血钙浓度上升,钙质在骨骼内过度沉积,并使肾脏等器官发生钙化。
特征为食欲减退,过度口渴,恶心,呕吐,烦躁,体弱,便泌腹泻交替出现,严重者将因肾钙化、心脏和大动脉钙化而死亡。
国内相关维生素D3产品
一、药物名称:维迪山维生素D滴剂
【剂型】胶囊型
【规格】每粒含维生素D3400单位(胶囊型一次性包装)。
【包装】铝塑包装,12粒、24粒、30粒、36粒/盒。
【有效期】24个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33
【药品类别】本品为维生素类非处方药药品。
【企业名称】厦门美好医药有限公司
【成份】本品每粒含维生素D3400单位。
辅料为:精炼植物油。
【性状】本品内容物为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清油状液体,无败油臭或苦味。
【用法用量】口服。
将软胶囊尖端开口后,滴入口中(可采用将尖端在热水中浸泡30秒,使胶皮融化或直接剪开);也可直接嚼服胶丸。
成人与儿童一日1—2粒。
【功能主治】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药理作用】维生素D可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其吸收,并对骨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1.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米酮等可减弱维生素D的作用。
2.硫糖铝、氢氧化铝可减少维生素D的吸收。
3.正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应慎用本品。
4.大剂量钙剂或利尿药(一些降血压药)与本品同用,可能发生高钙血症。
5.大量含磷药物与本品同用,可发生高磷血症。
6.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良反应】长期过量服用,可出现中毒,早期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发热、头痛、呕吐、便秘或腹泻、恶心等。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慎用: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胆固醇血症、高磷血症、对维生素D高度敏感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2.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必须按推荐剂量服用,不可超量服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二、药物名称:维生素D3注射液
药物别名:烟碱酸胺;胆骨化醇维生素D3
英文名称:Vitamin D3 Injection
药物说明:注射液:1ml:7.5mg(30万单位);1ml:15mg(60万单位)。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维生素D3
性状特征: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
功能主治:1、、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
如:绝对素食者、肠外营养病人、胰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合征、肝胆疾病(肝功能损害、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胃切除等。
2、用于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骨软化症、家族性低磷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
3、用于治疗急、慢性及潜在手术后手足搐搦症及特发性手足搐搦症。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7.5-15mg(30-60万单位),病情严重者可于2-4周后重复注射1次。
1、短期内超量摄入或长期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3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
2、中毒引起的高钙血症,可引起全身性血管钙化、肾钙质沉淀及其他软组织钙化,而致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上述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高钙血症和伴有高磷血症时。
儿童可致生长停滞,屡见于长期应用维生素D3每日1800单位后。
中毒剂量可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但每日应用5万单位超过6个月后,对正常人亦可致毒性反应。
维生素D3中毒可因肾、心血管功能衰竭而致死。
3、治疗维生素D3过量,除停用外,应给以低钙饮食,大量饮水,保持尿液酸性,同时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如高钙血症危象时需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增加尿钙排出,必要时应用利尿药、皮质激素或降钙素,甚至作血液透析,并应避免曝晒阳光,直至血钙浓度降至正常时才改变治疗方案。
1、治疗低钙血症前,应先控制血清磷的浓度,定期复查血钙等有关指标;除非遵医嘱,避免同时应用钙、磷和维生素D制剂。
2、由于个体差异,维生素D3用量应依据临床反应作调整。
3、对诊断的干扰:维生素D3可促使血清磷酸酶浓度降低,血清钙、胆固醇、磷酸盐和镁的浓度可能升高,尿液内钙和磷酸盐的浓度亦增高。
4、下列情况应慎用: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胆固醇血症、高磷血症;对维生素D高度敏感及肾功能不全;非肾脏病用维生素D3治疗时,如患者对维生素D3异常敏感,也可产生肾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