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25_二羟维生素D3的免疫调节作用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SIRT1、GATA-3表达及气道炎症水平的影响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SIRT1、GATA-3表达及气道炎症水平的影响引言: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的气流受限。
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扮演着关键角色。
维生素D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哮喘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中SIRT1、GATA-3的表达及气道炎症水平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使用50只雄性BALB/c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分别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低剂量组、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中剂量组、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高剂量组。
2.建立哮喘模型:使用椭圆球蛋白(OVA)致敏刺激小鼠鼻腔和喉咙,增强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3.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处理:在建立哮喘模型的同时,对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处理组进行给药处理,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
4.样本采集:在实验结束后,采集小鼠气道组织样本,进行分析。
结果: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哮喘小鼠SIRT1的表达明显下调。
而在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处理组,SIRT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2.哮喘小鼠GATA-3的表达在哮喘模型组中呈现显著上调的趋势,而在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处理组,GATA-3的表达水平有所下调。
3.气道炎症水平方面,哮喘小鼠模型组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
而在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处理组中,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哮喘小鼠SIRT1、GATA-3表达及气道炎症水平具有明显影响。
SIRT1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分子,其下调可能使哮喘小鼠易受炎症刺激。
而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的处理能够提升SIRT1的表达水平,从而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25-(OH)_2维生素D_3对稽留流产患者蜕膜产生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临床研究·2012年10月第9卷第29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基金项目]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科技计划项目(FZ2011058)。
江苏省卫生国际交流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颂平(1979.6-),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
维生素D 的活性成分1,25二羟维生素D 3[1,25-(OH )2D 3]是一种维持骨代谢及矿物质平衡的脂溶性激素。
维生素D 3通过与细胞核的维生素D 3受体(VDR )结合发挥作用[1]。
在人类胎盘和蜕膜存在VDR 和各种酶包括维生素D 羟化酶,并已经证实局部存在维生素D 3复合物均提示这一激素在生殖功能中的重要性[2-4],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发现其作为母胎免疫调节活动中的一个潜在的免疫调节分子的行为[5]。
稽留流产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部分患者病因不明,考虑与母胎界面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研究显示,1,25-(OH )2D 3抑制树状细胞产生白介素-12(IL-12),促进其产生IL-10,这些影响使细胞因子模式偏向Th2表型[6-7]。
根据最近的研究,子宫内膜和蜕膜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模式部分受到子宫内膜与蜕膜前哨树状细胞的控制,其频率和亚型在不同动情周期和妊娠时期受到不同调节[8-9]。
因此,本文笔者对维生素D 3对不明原因稽留流产患者蜕膜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组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12周以内稽留流产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夫妇双方和(或)胚胎染色体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②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和(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排除患者器质性病变和生殖器官解剖畸形;③月经周期正常,基础体温双相,超声监测排卵正常;④男方精液分析正常;⑤性激素、甲状腺功能、血糖、胰岛素等内分泌检查均正常;⑥排除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⑦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病原体检查IgM 均为阴性。
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早期角膜移植小鼠Th1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早期角膜移植小鼠Th1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吴静;张瑾;侯光辉;崔裕波;王超;陈剑【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摘要】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C57BL/6小鼠作为受体,BALB /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
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μg 1α,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干预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大豆油。
在裂隙灯活组织镜下观察角膜移植物的透明情况,评估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取角膜移植物做病理学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周血中RORγt及IL-17的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和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
结果:1α,25-二羟维生素D3显著地抑制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同时减少了角膜移植物的炎性渗出。
应用1α,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后,小鼠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降低;外周血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被下调。
结论:1α,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小鼠同种异体角膜排斥反应的作用与IL-17及相关细胞因子RORγt细胞调节密切相关。
【总页数】6页(P2226-2231)【作者】吴静;张瑾;侯光辉;崔裕波;王超;陈剑【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632;珠海市人民医院眼科,广东珠海51900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R77【相关文献】1.1,25-二羟维生素D3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J], 王超;吴静;侯光辉;陈剑;齐文娟;崔裕波;张瑾2.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气道重塑小鼠模型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 [J], 宋颖芳;洪景芳;柳德灵;林庆安;赖国祥3.1,25-二羟维生素 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J], 顾悦;刘莉侠;杨明珍;曾庆曙;黄震琪;吴炜;安福润4.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Th17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 [J], 顾磊;徐庆;曹晖5.1,25-二羟维生素D3对小鼠成骨细胞OPG和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 [J], 田庆显;黄公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25 2羟 维生素d3结构

1 25 2羟维生素d3结构1, 25-二羟维生素D3结构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D3,也称为胆骨化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维生素D3在人体内主要通过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下合成,也可以通过饮食摄入。
维生素D3的结构化学式为C27H44O。
维生素D3的结构中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单元,即1,25-二羟基结构。
这个结构单元在维生素D3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它使维生素D3具有了一些特殊的功能。
1,25-二羟基结构使维生素D3具有了促进钙吸收的能力。
维生素D3在肠道上皮细胞中被代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3,然后通过结合维生素D受体进入肠道上皮细胞,促进钙的吸收。
这对于骨骼的发育和维持钙平衡至关重要。
1,25-二羟基结构还使维生素D3具有了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维生素D受体不仅存在于肠道上皮细胞中,还广泛分布于免疫细胞中。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从而调节免疫反应。
1,25-二羟基结构还使维生素D3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功能。
维生素D受体在很多细胞中都有表达,包括肌肉细胞、神经元和乳腺上皮细胞等。
1,25-二羟基维生素D3通过结合维生素D受体,调节这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维生素D3在人体内的合成和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人体需要暴露在紫外线下,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被紫外线照射后转化为预维生素D3。
然后,预维生素D3在皮肤内和肝脏中被进一步代谢为维生素D3。
最后,在肾脏中,维生素D3被代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3的合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紫外线照射的强度、皮肤色素含量、年龄和季节等。
在日照充足的夏季,人体可以较好地合成维生素D3;而在日照不足的冬季,人体合成维生素D3的能力会减弱。
此外,一些特定人群,如老年人、黑皮肤人群和孕妇等,也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3。
维生素D3的缺乏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骨软化症,即佝偻病。
维生素D对抵抗感染与减少炎症的影响

维生素D对抵抗感染与减少炎症的影响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对人体健康有着广泛的影响。
除了维持骨骼健康和钙磷代谢,研究表明维生素D还具有抵抗感染和减少炎症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维生素D对抵抗感染和减少炎症的影响,并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维生素D与免疫系统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来感知和利用维生素D。
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3能够结合到VDR上,从而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研究发现,在免疫应答中,维生素D可以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如促炎因子IL-6、IL-1β和TNF-α等,同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
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平衡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二、维生素D对感染的影响1. 抗菌作用维生素D对许多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直接的抗菌活性。
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够增强宿主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伤能力。
此外,维生素D还能增强抗菌蛋白的合成,如防御素。
2. 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D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来间接影响感染。
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增加抗病毒细胞因子的产生,如干扰素(IFN-γ),并抑制病毒复制。
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提高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三、维生素D对炎症的影响1. 抗炎作用维生素D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如IL-6、IL-8和TNF-α等,同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
这种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护组织免受炎症损伤。
2. 炎症调节作用维生素D通过调节炎症细胞的活性和迁移来调节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和破坏。
此外,维生素D还可以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四、补充维生素D的途径人体可以通过阳光照射、饮食摄入和补充剂等途径获取维生素D。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鼠宫颈癌免疫作用的研究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鼠宫颈癌免疫作用的研究张凤;邢丽娜;马艳伟;刘晓;王明坤;宋士刚;陈敏【期刊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49)1【摘要】目的探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裸鼠宫颈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制备BALC/c裸鼠皮下宫颈癌模型20只,随机分为4组:1,25-(OH)2D3组、单纯放疗组、1,25-(OH)2D3+放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
观察各组裸鼠肿瘤的生长情况、裸鼠的一般情况,测量肿瘤直径并计算瘤体积。
断颈处死裸鼠,天平称量肿瘤的重量。
测定引流淋巴结中单个核细胞中CD4+、CD4+CD25+含量。
结果 1,25-(OH)2D3组及单纯放疗组对肿瘤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二者联合作用抑制更显著。
1,25-(OH)2D3组、单纯放疗组及1,25-(OH)2D3+放疗组抑瘤率分别为34.8%、52.1%、54.1%。
1,25-(OH)2D3干预后CD4+、CD4+CD25+含量与对照组及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D4+CD25+/CD4+在1,25-(OH)2D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25-(OH)2D3+放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结论 1,25-(OH)2D3+放疗对对裸鼠移植瘤宫颈癌生长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为宫颈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1,25-二羟基维生素D3;宫颈癌;免疫调节作用【作者】张凤;邢丽娜;马艳伟;刘晓;王明坤;宋士刚;陈敏【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R73-36【相关文献】1.鼠尾草酸联合1,25-二羟基维生素D_3诱导HL-60细胞分化作用的研究 [J], 安慧萍;任立红;陈娟娟2.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和维生素K_2联合诱导HL-60细胞分化及凋亡的研究[J], 任立红;曲辉;李钰;冯玉芝;刘晓阳3.肉鸡日粮中1α-羟基维生素D_3与1,25-二羟基维生素D_3的生物学效价比较[J], 瞿红侠;王建国;陈冠华;张金龙;韩进诚;闫永峰;王志祥;郑永祥4.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纤维化进程的抑制作用 [J], 李艳芳;唐夕岚;凌文华5.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喉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J], 卢连军;查定军;薛涛;邱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25 2羟 维生素d3结构

1 25 2羟维生素d3结构1,25(OH)2维生素D3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D3代谢产物,它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D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皮肤合成和食物摄入来获得。
在维生素D3进入肝脏后,经过两次羟化反应,生成1,25(OH)2维生素D3。
本文将从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合成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1,25(OH)2维生素D3进行介绍。
1,25(OH)2维生素D3的分子式为C27H44O3,它的结构中包含着一个环戊二烯骨架和一个端酮基团。
这种结构使得1,25(OH)2维生素D3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能够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
维生素D受体位于细胞核内,与1,25(OH)2维生素D3结合后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DNA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1,25(OH)2维生素D3在人体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
它能够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骨骼中钙和磷的沉积,提高钙离子在血液中的浓度。
此外,1,25(OH)2维生素D3还参与免疫调节、细胞分化和增殖等生理过程。
研究发现,1,25(OH)2维生素D3还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自身免疫等药理作用。
1,25(OH)2维生素D3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维生素D3通过皮肤合成或食物摄入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转运至肝脏。
在肝脏中,维生素D3被羟化为25(OH)维生素D3,生成的25(OH)维生素D3可作为储存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接着,25(OH)维生素D3进一步在肾脏发生羟化反应,生成1,25(OH)2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
1,25(OH)2维生素D3在肾脏中的合成受到多种调节因子的影响,包括钙离子浓度、甲状旁腺激素和纤维生长因子等。
1,25(OH)2维生素D3在临床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调节钙磷代谢的功能,1,25(OH)2维生素D3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低钙血症、骨质疏松症、肾性骨病等疾病。
此外,研究还发现1,25(OH)2维生素D3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
1,25-二羟维生素D3的免疫抑制及抗肿瘤作用

接调控基 因的表达 。 J 肿瘤 的发 生发 展与 机体 的 免疫 功能 有 着密 切 的关 系 。 肿瘤细胞可通过 多种方 式逃避 免疫 攻击 ,其 中一种 方式就 是激活机体 的一些 抑制机 制 ,如活 化调节 性 T细胞 ,抑制 抗肿瘤免疫应答 的产生 ,使 机体处 于对 肿瘤低 应答 或无应
后发挥免疫抑 制作用 。因此 ,12 ( H)D ] ,5 O 3的免 疫抑 制 与抗肿瘤作用具有密切 的联系 。
1 12 (H)D ,5 0 2 3的免 疫 抑 制 作 用
成熟起着重要 的作用 。具体机 制如下 :当 12 ( H) ] ,5 O : 与 V R结合后 ,使 V R与 D D ( 视黄醛酸 x受体 a )结合
武警医学院学报
・
第1 8卷第 l 期 1
’
2O 年 1 O9 月
Jn 2 O a .0 9
72 ・
A t c d mie Me iia 附 ca A a e a dcn e C
V0.8 N . 11 o 1
12 . ,5二羟维生素 D 的免疫抑制及抗肿瘤作用 3
I mu amp r  ̄ie a d a t—u l r e e t f1, 2 - i y r x v t mi m n p e v n n it n o f cs o 5 dh d o y i a n
刘海玲 ,张新 昌 综述 ,李贤慧 审校 ( 警医 院 子 物 教 , 津3 1 ) 武 学 分 生 学 研室 天 0 6 02
关键词 :12 O : 3 ,5( H)0 ;免疫抑制 ;抗肿瘤
【 文章编号】 1 8 o12o)1 02 4 【 0 . 4(o90. 7 0 中图分 类号】 R 9.1 【 05 0 - 321 文献标识码 】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 外与 肠内 营 养 Parentera l& Enteral Nutrition
1 05
Vo.l 13 No. 2 M ar. 2006
综述
1, 25- 二羟维生素 D3 的免疫调节作用
祁晓平综述, 黎介寿审校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02)
摘要: 1, 25二羟维生素 D3 [ 1, 25 d ihydroxyv itam in D3, 1, 25 ( OH ) 2D3 ]是维生素 D3的活性形式, 是第 二甾体类激 素, 它除了调节机体的钙和骨代谢外, 还参与免疫系统的分 化与调节。 1, 25 ( OH ) 2 D3是通过 与它的特 定受体 维生素 D 受体相互作用来实现它的大部分基因效应的, 抗原呈递 细胞和 T 细胞是 它作用的靶 细胞, 它的作 用主要 是诱导产生基因耐受性 树突细胞, 抑制致病性 T 淋巴细胞, 促进调节性 T 淋 巴细胞的 增生。 1, 25 ( OH ) 2 D3及其类 似物已经在许多实验模 型中被证明能够抑制自身免疫性 疾病和移 植排斥 反应, 这是一 个复杂 和丰富 的研究 领域, 可能让我们发现一种新 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方法。
1 1, 25 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物合成
1, 25 二羟维生素 D3 [ 1, 25 d ihydroxyvitam in D3, 1, 25 ( OH ) 2 D3 ] 是维生素 D3的活性形式, 属于第二甾
体类激素。维生素 D3可以从食物中摄取, 也可以由 皮肤中的 7脱氢 胆固 醇经 紫外线 照射 异构 而成。 1968年, 有学者提出维生素 D3 本身是没有生物活性 的, 必须经过代谢激活才能发挥生物效应 [ 1] , 因此引
到 Ca2 + 在鸡十二指肠细胞的转运 [ 4] 。如此迅速的 生物学效应是不可能通过 基因的活化或抑 制完成 的。 1989年, L ieberher 等提 出存 在功 能性膜 VDR 介导 1, 25 ( OH ) 2 D3快速效应的假设。 2000年, 有 学者报道从刚孵化的小鸡上皮细胞中发现一种相对 分子质量为 64 500的蛋白质, 它能与 1, 25 ( OH ) 2D3 特异性结合, 并认为这种蛋白质是膜维生素 D 受体 ( mVDR )中的一种 [ 5] 。另一种认为, 1, 25 ( OH ) 2 D3 能够引起快速反应的机制, 是有研究人员观察到 1, 25 ( OH ) 2D3能够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 并且解释这 种反应是由于它的亲脂性以及类似胆固醇的结构造 成的。近年来, 已经发现 1, 25 ( OH ) 2D3通过作用于 C a2+ 通道、蛋白激酶 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等 发挥非基因组机制 [ 2] 。目前, 认为甾体激素的非基 因效应是作用于各种免疫细胞的始动阶段, 可能对 核受体介导的后续基因组效应起重要的调控和辅助 作用 [ 6] 。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 D3; 免疫调节效应
中图分类号: Q 565.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810X ( 2006) 02 0105 04*
Imm unom odu latory effects of 1, 25 dihydroxyvitam in D3
Q I X iao ping rev iew ing, L I Jie shou check ing (R eseach Institute of G eneral Surgery, N anjing G eneral H osp ital of N anjing M ilitary C omm and, PLA, N anjing 210002, J iangsu, China )
第 2期 祁晓平, 等 1, 25- 二羟维生素 D3的免疫调节作用
1 07
P40亚基 mRNA的表达和转录速度, 因此, 它是在转 录水平调节 IL 12 的分泌 [ 11] 。 IL 12 对于辅助性 T 淋巴细胞 ( Th1 ) 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25 ( OH ) 2 D3对粒细胞 巨 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M CSF) 的抑制是通过配体 维素 D 受体复合体募集具有抑制功能的核辅助蛋 白, 有选 择作 用于 GM CSF 两个基 因成 分: 即 NF AT 1的结合位点和 Jun Fos位点, 这两个位点是 GM CSF 启动和增强激活所必需的, 所以, 通过竞争结合 位点, 阻止了 NF AT 1 /AP 1活化, 最终下调 GM CSF 的转录 [ 12] 。 3. 2 1, 25 ( OH ) 2D3对 T 淋巴细胞的直接作用 3. 2. 1 T 淋巴细胞 在发现激活的 T 淋巴细胞有 VDR 的表达后, 1, 25 ( OH ) 2D3即被证明能够抑制抗 原诱导性 T 淋巴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1, 25 ( OH ) 2 D3有选择地抑制 T h1 细 胞, 尤其是 T h1 型的细胞因子已经被证明是 1, 25 ( OH ) 2D 3的直接 目标, 如 IL 2和 干扰素 ( IFN ) 。 T 淋巴细胞活 化后产生表达的第一个基因就是 IL 2基因, IL 2通 过活化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IL 2R并且相互作用而发 挥 免 疫 效 应, 这 是 免 疫 应 答 初 始 阶 段 的 重要 步 骤 [ 13] 。 1, 25 ( OH ) 2 D3是通过阻止 IL 2转录因子活 化 T 淋巴细胞核因子 ( NF AT ) 复合体的形成, 抑制 IL 2的分泌, 在人类 IL 2的启动子中, 配体 VDR复 合体的结合位置与 NF AT 的末梢重叠, 两者产生结 合竞争。 1, 25 ( OH ) 2 D3还能特异地 抑制 IFN 的 分泌, IFN 主要由活化的 T 淋巴细胞分泌, 除了对 清除细胞内的病原体有重要作用外, 它还能调节自 身免疫病理。配体 VDR 复合体能与 IFN 启动子 区的 VDRE结合。因此, 1, 25 ( OH ) 2 D3直接抑制它 的表达。进一步地研究揭 示: IFN 启动子上游含 增强子成分的区 域, 也能被 1, 25 ( OH ) 2D 3负性调 节 [ 14] 。然而, 有一些体内试验的结果不支持配体对 T 淋巴细胞产生 IFN 有直接的影响 [ 15] 。 3. 2. 2 IL 4 是 T h2 型的细胞因子, 1, 25 ( OH ) 2 D3 对 IL 4 产 生 的 调 节, 文 献 报 道 不 一 致。 Boonstra 等 [ 16] 认为, 1, 25 ( OH ) 2 D3直接作用于 T h2细胞, 促 进 IL 4、IL 5和 IL 10的产生, 1, 25 ( OH ) 2D3的效应 是通过 IL 4 介 导 的。还 有 学者 认 为, 由于 1, 25 ( OH ) 2D3诱导 IL 4和 TG F 表达上调, 从而抑制了 Th1 型的 炎 症 反应, 而不 是 降 低 T h1 型 细 胞 因子 IFN 和 TN F 的水平。因为 1, 25 ( OH ) 2D3对 IL 4先天 缺 陷 小鼠 的 多 发 性 硬 化症 无 免 疫 调 节作 用 [ 17] 。也有报道认为, 1, 25 ( OH ) 2 D3对 IL 4的产 生没有影响, 甚至下调 IL 4[ 18 ] 。这些结果可能因为
Abstract: 1, 25 dihydroxyv itam in D3, the activated fo rm o f v itam in D, is a secostero id horm one. In ad d it ion to its centra l funct ion in ca lcium and bone m etabo lism, 1, 25 d ihydroxyv itam in D3 has im portan t effects on the grow 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imm une system. 1, 25 d ihydroxyv itam in D3 in teracts w ith its specific receptor, the v itam in D3 receptor ( VDR ) . APC s and T cells can be d irect targets of the hor m one, lead ing to the inh ib ition o f pathogen ic effector T ce lls and enhanc ing the frequency of T ce lls w ith regu latory properties, largely v ia induction o f to lerogen ic DC s. 1, 25 d ihydroxyv itam in D3 and its ana logs have been shown to inh ib it auto immune d iseases and graft rejection in several experim en tal m ode ls. It is a comp licated and fertile area of investigation. By the investigation m ay im portant new therapies em erge for auto imm une d isease and graft rejection. K ey w ord s: 1, 25 dihydroxyv itam in D3; Immunom odu latory e ffect
3 1, 25 ( OH ) 2 D3的免疫调节效应
3. 1 1, 25 ( OH ) 2 D3诱导致耐受性树突细胞
3. 1. 1 树突细胞 ( dendritic ce lls, DC s) 是一种高 度专一的抗原呈递细胞, 对于启动 T 淋巴 细胞介导 的免疫反应必不可少。诱导 T 淋巴细胞反 应需要 激活 TCR以及 DC s与 T 细胞两者产生的共刺激分 子相互作用。目前, 已经发现 DC s在体内处于成熟 过程的 不 同阶 段, 未 成熟 DC s具 有致 耐 受性 [ 7] 。 1, 25 ( OH ) 2D3能够影响 DCs生命周期中所有的主 要阶段, 包 括阻碍单核 细胞分化 成 DC s; 阻止 幼稚 DC s向成熟 DC s分化, 导致 DCs下调主要组织相容 性复合体 ( MH C) 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 CD40的表 达, 减少 D Cs分泌 IL 12和增加 IL 10的产生 [ 8] , 从 而诱导出具有致耐受性表型和功能的 DC s。未成熟 DC s的致耐受性与 T 淋巴细胞的耐受性相关。在抗 原激活过程中, 被 1, 25 ( OH ) 2 D3抑制的 DC s, 仍然 能激活 CD4+ T 淋巴细胞, 同时将 致耐受性传递给 被抗原激 活的受体细胞, 这种传递 过程是以 IL 10 依赖的方式进行的 [ 9] 。目前, 临床用来治疗移植排 斥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许多免疫抑制剂虽然都能够诱 导具有耐受 表型 和功 能 DCs, 但 这些 药物 中只 有 1, 25 ( OH ) 2D3和它的类似物能够提高 DCs表达和 分泌 IL 10[ 10 ] 。 3. 1. 2 1, 25 ( OH ) 2D 3 是通过不 同的机制 诱导 DC s产 生 基因 耐 受 的。 它 能够 抑 制 核 转 录 因 子 ( NF B) 信号转导通路, 使 NF B 蛋白活 性下调, 减少 与基 因 P40 B 序列 的 键合, 从 而抑 制 IL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