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受浸润诊断详述
2016WHO睾丸肿瘤分类简介

2016WHO 北京大学医学部贺慧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huiyinghe@ 137********睾丸肿瘤新分类简介生殖细胞肿瘤分类变化性索间质肿瘤分类变化【【目录原位生殖细胞肿瘤原位生殖细胞肿瘤原位生殖细胞肿瘤( Germ Cell Neoplasia In Situ, GCNIS)睾丸GCT 前驱病变 历史用名:Skakkebaek et al, Lancet, 1972: “possible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testis”CIS (原位癌):并不是癌;IGCNU (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未分类型): 未分类?未分化?定义:由精原细胞瘤样的细胞组成,胞浆丰富透明,核大(10–11 µm)成角,染色质粗块状,单层排列于曲细精管靠近基底部,表达胚胎性生殖细胞的标记。
限于精原干细胞龛(spermatogonial niche )。
一般无生精现免疫组化:相似于胚胎性生殖细胞和精原细胞瘤PLAP 、Oct3/4、SALL4、NANOG 、CD117、D2-40(+)Oct 3/4多见于•隐睾;性腺发育不良;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生殖细胞肿瘤病史可见于绝大多数青春期后的生殖细胞肿瘤(90%)•GCNIS 支持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与下列病变无关✓皮样/表皮样囊肿✓儿童畸胎瘤、卵黄囊瘤✓精母细胞肿瘤GCNIS 可以paget 样的方式播散至睾丸网,偶尔可以达附睾甚至输精管GCNIS 是青春期后睾丸GCT 的前驱病变GSNIS→浸润性GCT◆睾丸活检标本中在活检标本中诊断GCNIS 是患者需要治疗的确切指征在活检标本(无精症、发育不良)中仔细寻找GCNIS ,必要时应用免疫组化(Oct 3/4 等)◆鉴别诊断生精细胞成熟延迟—不成熟GCNIS•精原细胞样的细胞位于小管的中心部•Oct3/4 + ,PLAP+,CD117-小管内生殖细胞肿瘤✓介于GCNIS 和浸润性生殖细胞肿瘤之间的中间状态✓有时不能完全排除浸润性生殖细胞肿瘤累犯小管✓小管失去正常结构(无Sertoli 细胞)✓小管内精原细胞瘤:见于约30%的精原细胞瘤和15%的非精原细胞瘤✓小管内非精原细胞瘤:仅见于约15%的非精原细胞瘤,以小管内胚胎性癌(常伴有小管内的坏死和钙化)最常见。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李霞;徐文漭【摘要】随着肿瘤治疗手段的日新月异,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临床对肿瘤病理诊断结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限于病理诊断名称,而应包含肿瘤组织学分型,细胞核分级,免疫表型特征,血管、淋巴管受累情况等,对临床病理分期、选择治疗手段以及判断预后均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旨在建立一种共识,强调临床与病理的联系,尽可能找到更科学的肿瘤病理诊断报告方式,更好地服务于肿瘤的临床诊治.【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24)005【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病理学,临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诊断;治疗【作者】李霞;徐文漭【作者单位】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650032,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R737.1;R737.2众所周知,病理诊断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
临床常将病理学诊断作为确诊、选择治疗方案及预测疾病结局的主要依据。
病理学诊断被称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1]。
现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病理诊断报告如下。
1 肾癌病理分期是肾癌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2]。
依据2002年TNM临床分期标准[3],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 pT1a、pT1b、pT2、pT3a~c、pT4 期肾癌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90% ~100%、80% ~90%、70% ~80%、40% ~60%、0~20%,有淋巴结转移者为0~20%,有远处转移者则为0~10%。
影响肾癌预后的其他病理因素包括:瘤细胞核分级、组织学亚型、瘤组织有无坏死、瘤组织中肉瘤样成分所占比例。
有无微小血管和集合系统受侵是影响局限性肾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1.1 肿瘤体积及部位肿瘤局限于肾脏,直径≤7 cm,TNM临床分期为T1,其中直径≤4 cm 为T1a,直径4~7 cm为T1b,直径>7 cm为T2。
双侧隐睾1例报告

双侧隐睾1侧恶变形成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作者:吴利华【关键词】双侧隐睾1侧恶变形成精原细胞瘤患者男性,43岁。
半月前无意中发现其下腹一鸡蛋状大小的肿块,入院.患者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及呕吐,无腹痛及腹胀,无便血及大便习惯性改变。
肿块不随体位变动改变大小。
近半月以来,肿块无增大,患者无明显体重下降。
以往无类似疾病发作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史。
体检:神志清,浅表淋巴结未及,皮肤无黄染.体温:37℃,血压:120/8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全腹平,右下腹扪及肿块5cm×5cm,表皮无红肿,质硬,轻度压痛,表面欠光滑,活动度差,肠鸣音正常.阴囊内未扪及双侧睾丸。
CT检查:右下腹部髂窝内见一90mm×80mm×80mm大小的软组织密度的肿块,边缘光整,平扫CT值约35HU(图1),增强后动脉期可见一小区域有强化及少许条状血管样强化影(图2),静脉期及延迟后病灶有轻度强化,CT值约58HU(图3、4)。
周围结肠袢受压推移。
周围组织间隙清晰。
腹膜后及肿块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腹腔内及盆腔内未见水样密度影。
所见膀胱充盈正常。
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右下腹,大小约95mm×70mm×60mm,包膜完整,带蒂游离,蒂内可触及和看到输精管。
结合病史,考虑有隐睾引起的右睾丸恶变可能,遂行右侧睾丸及肿瘤切除术。
病理检查:瘤细胞散在分布,体积比较大,胞浆淡染,染色质丰富,可见核分裂,包膜见浸润,精索切缘未见浸润,诊断为睾丸精原细胞瘤。
讨论:在受孕后12周至7个月间,睾丸由腹膜后腰部经腹股沟下降至阴囊。
下降过程中睾丸停留在其行径任何部位,就形成睾丸下降异常,临床上称为隐睾或睾丸未降。
体检阴囊内不能触及睾丸,常在腹股沟、腹内、外环处触及大小不等的肿物。
单侧或双侧发病。
睾丸肿瘤并不常见,仅占全身肿瘤的1%,隐睾是睾丸肿瘤发生公认的危险因素,隐睾的肿瘤发生率约为正常睾丸的20~40倍,腹内型隐睾肿瘤发生率则高达22.7%[1],腹内型隐睾恶变率明显高于腹股沟或外环处。
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病理诊断报告模板------肾脏肿瘤(一般为大标本)1.肾积水(左/右侧)肾脏肾盂及肾盏粘膜慢性炎,大部分粘膜上皮脱失,固有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肾实质萎缩,肾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及大体检查所见,符合肾积水之改变。
2.肾脏良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中/下极(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腺瘤,嗜酸细胞腺瘤,后肾性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大小为× × cm,周围肾组织未见著变。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Leu7( ), EMA( )。
胶质铁染色()。
3. 肾细胞癌(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经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集合管癌,肾髓质癌,多囊性肾细胞癌,肉瘤样癌……。
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侵犯/未侵犯肾盂,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D10( ), CK8( ), CK18( ), Vimentin( ), SMA( ), S-100( ), HMB45( ), Ki-67(+ %)。
胶质铁染色()。
4. 肾盂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肾盂/肾盏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Ⅰ、Ⅱ、Ⅲ级,鳞状细胞癌,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肾盂层,并侵犯/未侵犯周围肾实质,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内见/未见肿瘤,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5. 其余肾脏恶性肿瘤(左/右侧)肾脏上极/下极/中部(前面/后面)(被膜下/皮质区/髓质区/肾门区)肾母细胞瘤,多囊肾瘤,透明细胞肉瘤,恶性横纹肌样瘤,肿瘤大小为× × cm,侵犯/未侵犯肾被膜,累及/未累及肾脂肪囊,累及/未累及肾上腺,侵犯/未侵犯肾盂,肾静脉内见/未见癌栓,输尿管断端未见/见肿瘤,肾周围淋巴结内未见/见转移癌( / )。
睾丸肿瘤的MSCT诊断

淋 巴瘤 4例 , 呈 类 圆 形 , 瘤 直 径 3 1 ~ 均 肿 .9
4 9 c 病变 边缘 清楚 3例 , 清 楚 1例 , 扫 密度 . 8m, 不 平
4 4 3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1 0 2年第 2 2卷 第 3期 JM e maigVo. 2N . 0 dI gn 12 o 32 1 2
大 . 同病 理 类 型 的睾 丸肿 瘤 有 其 各 自的 影 像 特 点 。 结论 睾 丸 肿 瘤 的 MS T表 现 有 一 定 特 征 性 . CF对 其 诊 断具 有 不 C MS
重 要 的 价值 。
【 键 词】 睾 丸 肿 瘤 ; 层 摄 影 术 , 关 体 x线 计算 机 ; 断 . 别 诊 鉴
Chi a n 2 .De parm e 厂Ra ilg t nt0 d oo y.Li o i g 了u rHo p t l h n a g 1 0 4 a nn 、mo s ia ,S e y n 0 2,P. Chn 1 R. i a
.
[ src] Obe t e Toiv siaet eMS h r ce it so h e tc lrt mo n O etmaet ev leo C' Ab ta t j ci v n e t t h CT c a at r i f etsiua u ra dt si t h au fMS I g sc t 、
作 者 简介 : 莹 莹 (9 2) 女 , 龙 江 省肇 源 县人 , 士 , 张 1 8一 , 黑 博 主治 医 师 , 要从 事影 像 学 诊 断 工作 主 通 讯 作 者 : 荣 天 教 授 . 任 医 师 E ma : u o gi @ 徐 主 — i xyntn l a
y a . e eh n t
白血病

(2)感染
常见的为呼吸系统感染,如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齿龈炎、口腔溃疡、皮肤疖肿、肠炎、肛周炎也颇常见。临床上所见的无明显感染病灶的发热,多由内源性细菌(肠道口腔内的细菌等)和外源性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所致。
4.感染
引起感染的细菌,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副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近年来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有增多趋势,其他还有粪链球菌、克雷白杆菌、阴沟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粘质沙雷菌、弗氏枸橼酸杆菌等条件性致病菌和厌氧菌。除了细菌感染外,还常见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CMV)、疱疹病毒等引起多脏器损害、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水痘等。此外还有霉菌感染,常见的霉菌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等,可引起鹅口疮、肛周霉菌症、霉菌性肠炎、肺炎。在粒细胞低下时还可发生卡氏肺囊虫肺炎,表现为高热、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高碳酸血症,因缺乏呼吸系统疾病的物理体征,如不及时积极治疗常导致缺氧死亡。上述各种感染可单独发生也可混合感染,临床常表现为不规则或弛张性发热。
(2)ANLL形态亚型中免疫表型的特异性不如AlL明显,目前已认识的与ANLL相关的McAb是:
1)髓系:CD13、CD33、CD14、CD15、CD16、CD11、CD45、MPO。
2)红系:CD71、血型糖蛋白。
3)巨核系:CD41、CD42、CD68、血 板糖蛋白Ib、Ⅱb/Illa.
4.其他项目检查
肝肾功能,肝炎三对半,丙肝抗体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脑电图检查等。
5.脑脊液检查
在每次做预防性鞘注“三联”化疗时,抽取脑脊液做常规、生化和沉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若离心标本中白细胞数超过0.005x10*9/L,白细胞形态为幼稚细胞,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有诊断意义。
睾丸良性肿瘤的术前诊断(附四例报告)(精)

睾丸良性肿瘤的术前诊断(附四例报告)睾丸良性肿瘤临床少见。
我们近4年内收治4例,报告如下。
本组4例,年龄10~42岁,平均21岁。
因偶然发现阴囊内肿物入院2例,发现睾丸肿物9年入院1例,发现睾丸肿物1年半入院1例。
体检:可触及睾丸肿物3例,肿物全位于右侧,右睾丸较左睾丸大1例,轻压痛1例。
B 超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清楚或欠光滑之占位,直径1.0~2.5cm。
表皮样囊肿可见回声不均,睾丸成熟畸胎瘤可伴强回声团,睾丸腺瘤样瘤之低回声区内伴形态不规则之强回声光条,后方伴声影。
彩超示肿物内无血流,周边少许血流,但睾丸腺瘤样瘤例外,其肿物内有丰富血流。
血AFP,β-HCG均正常。
病理报告:表皮样囊肿2例,腺瘤样瘤1例,成熟畸胎瘤1例。
其中1例表皮样囊肿者因病早期,怀疑为睾丸恶性肿瘤行根治切除,其余3例均经术中冰冻证实为良性后行肿物剜除保留睾丸。
随访4个月~3年,无复发及转移。
讨论睾丸肿瘤恶性度高,术中探查易致肿瘤扩散,因此不能常规行探查及术中冰冻。
而睾丸良性肿瘤又高发于青壮年,保留其睾丸对其生育、性功能及心理都非常重要。
鉴于此,术前提示其良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下述特点应考虑良性的可能:(1)中年以下男性,睾丸肿块逐渐增大,病史达1年以上[1];(2)肿物位于睾丸实质内,直径<2.5cm,质地较硬,局限性地突出睾丸表面[1](即非浸润于整个睾丸,也即睾丸无沉重感;(3)B超及CT示肿物边界清晰,尤其是B超有明显的强回声壁,内部呈低回声包绕的强回声核心[2,3];CT示高密度影;(4)α-FP、β-HCG均正常[4]。
对睾丸良性肿瘤主张单纯肿物切除[5]。
良性病变者术中冰冻证实则行单纯肿物切除,若为恶性则行高位精索睾丸切除术。
而对术前无提示者,因术中冰冻有误诊可能,且易致肿瘤扩散,故应按恶性处理。
作者单位:袁久洪、徐峰极(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李元德(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医院外科)参考文献1,王立忠,严友农,刘润华,等.睾丸表皮样囊肿6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6,17∶559.2,Maxwell AJ. Son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testis. J ClinUltrasou nd , 1990,18∶188.3,Cohen EL, Car L, Mandel E, et al. Epidermoid cysts of testicle; Ultrson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Urology, 1984,24∶79.4,范医东,蒋晓刚,方笑雷.睾丸表皮样囊肿2例报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13:432.5,Reinberg Y, Manivel JC, Llerran J, et al. Epidermoidcyst(monodermal teratoma) of the testis. Br J Urol, 1990,66∶648.(收稿:1999-08-16)。
睾丸的症状有哪些

睾丸的症状有哪些睾丸炎症,是威胁男性健康的常见问题,而且睾丸炎又分有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还有慢性非特异性睾丸炎,会引起睾丸肿痛、阴囊发红、睾丸呈慢性肿大的症状。
★ 1、急性非特异性睾丸炎发病原因:在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和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感染经淋巴或输精管扩散至附睾引起附睾睾丸炎,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等。
但睾丸血运丰富,对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病理:主要是睾丸增大、充血、紧张,切开睾丸时见有小脓肿。
组织学见局灶性坏死,结缔组织水肿及分叶核粒细胞浸润,生精小管有炎症、出血、坏死,严重者可形成睾丸脓肿及睾丸梗死;诊断依据:临床上为高热、寒战、睾丸肿痛、阴囊发红、水肿等症状来确诊,。
注意:与急性附睾炎、腮腺炎睾丸炎、精索扭转、嵌顿疝相鉴别。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予以抗生素,去除病因是保护日后良好功能的重要手段。
少数睾丸炎,经治愈后,由于纤维化及生精小管的损害,可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生育力。
★2、慢性非特异性睾丸炎发病原因:慢性睾丸炎多由非特异性急性睾丸炎治疗不彻底所致,也可因霉菌、螺旋体、寄生虫感染造成,如睾丸梅毒,既往有睾丸外伤者,可发生肉芽肿性睾丸炎。
睾丸局部或全身放射性同位素磷照射,也可发生睾丸炎症,破坏睾丸组织;病理:看睾丸肿大或硬化萎缩,生精小管的基底膜呈玻璃样变及退行性变,生精上皮细胞消失。
生精小管周围可能有硬化,也可形成小的增生灶。
诊断依据:睾丸呈慢性肿大,质硬而表面光滑,有轻触痛,失去正常的敏感度。
有的睾丸逐渐萎缩,严重者几乎找不到睾丸,显示附睾相对增大;注意:多数病例炎症由附睾蔓延至睾丸,二者界限不清。
双侧慢性睾丸炎者常可造成不育。
治疗上主要针对慢性睾丸炎的病因。
★ 3、急性腮腺炎性睾丸炎发病原因:流行性腮腺炎,约20%腮腺炎患者并发睾丸炎,多见于青春期后期;病理:肉眼可见睾丸高度肿大并呈紫蓝色。
切开睾丸时,由于间质的反应和水肿,睾丸小管不能挤出,组织学观察见水肿与血管扩张,大量炎细胞浸润,生精小管有不同程度的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睾丸受浸润诊断详述
*导读:睾丸受浸润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1、B超或CT检查可发现睾丸受到浸润。
2、睾丸白血病早期可以无任何表现,仅在睾丸活组织检查中发现。
明显的睾丸白血病病人呈无痛性肿大,局部变硬,可以呈结节状,阴囊皮肤色泽改变,多呈棕黑色或青黑色,透光试验阴性。
3、睾丸肿大多数为单侧性,也可以双侧肿大,即使是单侧肿大,另一侧通常也有亚临床的显微镜下改变。
因此,睾丸白血病实际上常侵犯双侧睾丸。
此外,少部分病人可有睾丸肿大伴胀痛、下坠感。
4、睾丸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对于急性白血病病人,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人,当出现睾丸肿大,如病理证实有白血病细胞浸润即可确诊。
如组织检查失败,可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染色和电镜检查,这对于一些微小睾丸浸润灶的诊断很有帮助。
睾丸受浸润的鉴别诊断:
1、睾丸淋巴瘤:睾丸淋巴瘤较为罕见,约占睾丸肿瘤的5%。
DoLL 等总结了7743例睾丸肿瘤,其中原发于睾丸的恶性淋巴瘤360例,占4.6%。
本病是60岁以上年龄组中最常见的睾丸肿瘤。
2、睾丸炎:睾丸炎(Orchitis)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睾丸本
身很少发生细菌性感染,由于睾丸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液供应,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强。
细菌性睾丸炎大多数是由于邻近的附睾发炎引起,所以又称为附睾一睾丸炎。
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病毒可以直接侵犯睾丸,最多见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这种病原体主要侵犯儿童的腮腺,引起"大嘴巴"病,但是,这种病毒也嗜好于侵犯睾丸,所以往往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不久,出现病毒性睾丸炎。
第一,水果是人们不可缺少,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增加维生素C等成分摄入,以提高身体抗炎能力。
第二,有多吃,自然有少吃。
少吃猪蹄、鱼汤、羊肉等所谓的“发物”,以免因此而引起发炎部位分泌物增加,睾丸炎进一步浸润扩散和加重症状。
第三,当然还有不要吃的。
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吸烟喝酒,不要久站久坐,不要过度性生活,不要频繁手淫等。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睾丸受浸润的诊断,睾丸受浸润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睾丸受浸润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